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最新篇)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最新篇)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最新篇)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最新篇)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的“四个一定要”就是:

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四个一定要”,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把握、切实贯彻。

“四个一定要”,是在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观察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我国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着眼于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和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局面,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国际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没有变,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充分估计和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尽管我国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只有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才能不断推进事业的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很快,各方面知识更新也很快,昨天的理论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和经验,要始终跟上时代潮流和事业前进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必须坚持刻苦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做学习的楷模;要继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就必须埋头苦干、扎实苦干、创新苦干,不断把新知识、新经验运用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做改革创新的典范。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就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附送:

十七大报告解读: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七大报告解读: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在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系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多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搞多久。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历来是高度重视的。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我们党以往奋斗实践的一个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庄严承诺。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自己的一切奋斗就是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都高度

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全面规划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目标任务,并带领人民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政治发展成就,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人民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面向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和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内在关系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要求和社会基础,为我们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关系、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政策指导,对我们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回顾改革开放29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同整个改革进程相协调,扎实地向前推进的。我们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不断推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胜枚举。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是由政治体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决定的。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既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进程,而必须同这个总进程相协调、同步伐。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推进。必须清醒看到,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相比,还是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都还有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环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的部署,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总结和科学运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世

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是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就是要看: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是不是得到巩固和提高,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是不是得到保持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是在有序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是不是在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不是在不断发展。只有正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了以上要求,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

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就是大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要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

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四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五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道德标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应当加强民主政治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一是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意识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

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二是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一般认为,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是最低道德标准,道德属于法定义务以上行为规范。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通过加强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质,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标,更为理性地对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诉求,做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读: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不容回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可宝贵的探索成就。因此,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二. 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读: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实践中形成的,就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的意义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找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所在,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世界走向振兴更加自信的光明坦途。但是,事业愈是伟大,就愈是挑战重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回答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给予科学解答。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科学回答。 三.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读: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四. 四位一体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读:这正是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

2020年十七大报告解读 四个一定要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的“四个要”就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四个一定要”,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开创 ___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把握、切实贯彻。 “四个一定要”,是在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观察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我国新期待的基础上,着眼于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和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局面,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国际 ___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没有变,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 ___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充分估计和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确保 ___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尽管我国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只有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才能不断推进事业的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很快,各方面知识更新也很快,昨天的理论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和经验,要始终跟上时代潮流和事业前进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潮流的前

十七大报告解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十七大报告解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 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对工业化也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且还丰富和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抓住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依法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

和产品,坚决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二是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等。目前,我国服务业与过去相比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既有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的问题(如2006年,我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只有39.5%和32.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有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以及整体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要消除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障碍和政策限制,统一和规范服务业市场,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加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在全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日子里,半月谈记者特从中选择海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15个新观点,结合党代表、专家学者的热议和点评,予以权威解读。 新观点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专家点评]李崇富: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宽广的道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新观点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

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专家点评]林毅夫:党代会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 易宪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繁荣了,但是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劳动力要素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获得的收入分配比例始终不高。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表明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已经摆上中央重要议事日程。 刘伟: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充裕的人口大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尽管有相当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取的,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是确保在初次分配途径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能够得到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再分配途径劳动报酬的协调上升,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观点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代表热议]尚福林:这个新提法,引起了我很大兴趣。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涉及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等,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我们要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阐述修订稿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阐述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最新阐述 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集中并且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最新阐述。 首先,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集中而全面地回答了当年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这就是报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如实地指出了经济、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指出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工作体现。 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29年伟大历程的回顾,深刻揭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依据。报告概括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着的成绩和成就、最突出的标志,说明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对深化改革中产生的一些困惑和疑问、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难题的明确回答,既有鲜明的针对性,又令人信服。 另外,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经验总结,深刻说明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报告用十个“结合”的简洁语言,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并把这些宝贵经验作了十分准确的归结。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开辟这条道路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我们开辟这条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孙大力) 作者:孙大力来源: 人民论坛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阐述定稿版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阐述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最新阐述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集中并且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最新阐述。 首先,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集中而全面地回答了当年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这就是报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如实地指出了经济、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指出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工作体现。 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29年伟大历程的回顾,深刻揭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依据。报告概括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绩和成就、最突出的标志,说明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对深化改革中产生的一些困惑和疑问、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难题的明确回答,既有鲜明的针对性,又令人信服。 另外,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经验总结,深刻说明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报告用十个“结合”的简洁语言,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并把这些宝贵经验作了十分准确的归结。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开辟这条道路付出的艰辛和取得

的成就,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我们开辟这条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孙大力) 作者:孙大力来源: 人民论坛

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党员主体地位 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氛围,创造党内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般认为,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是党的事业和建设的主体,党员应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积极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党员的意志和权利。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在党的事务与决策中发挥主体作用,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 从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要在党内生活和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的各项决策和政策都能充分代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从党员的角度来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需要广大党员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和活动,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在认真履行党员各项义务的同时,积极行使党员的各项权利,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长期以来,重视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一直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积极稳妥地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深化对党内民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路线和途径。首先,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并通过修改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一系列措施来落实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其次,2004年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权利作了更加具体、规范的规定,对党员权利的保障措施作了进一步完善,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作了明确界定,使党员的主体地位有了制度保障。此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而在今年6月25日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进一步将尊重党员民主地位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对于扎实稳妥地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博士赵世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适时地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未来,也关系到百姓民生和社会稳定。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1、社会事业,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医疗、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2、社会建设基本制度,指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包括城乡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3、社会公平与公正;4、社会秩序与规范; 5、社会管理水平。当前,社会管理水平集中体现在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和优化社会资源上。 十七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五有”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七大报告解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客观要求、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虽然也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实力和总体水平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尊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规律,在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功夫,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要加强对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的引导,对体现主流意识形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最新篇)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 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的“四个一定要”就是: 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四个一定要”,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把握、切实贯彻。 “四个一定要”,是在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观察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我国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着眼于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和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局面,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国际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没有变,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充分估计和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尽管我国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只有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才能不断推进事业的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很快,各方面知识更新也很快,昨天的理论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和经验,要始终跟上时代潮流和事业前进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必须坚持刻苦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做学习的楷模;要继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就必须埋头苦干、扎实苦干、创新苦干,不断把新知识、新经验运用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做改革创新的典范。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就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学习贯彻十七大分析报告认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认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作者:————————————————————————————————日期: 2

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认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牛涣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通常是指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发展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已经和正在改变社会组织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客观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是抓住和利用当前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发展社会组织,是增强发展协调性的必然选择,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首先,社会组织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逐渐显现。到2006年底,我国各类社会组织的总量已经达到35.4万个,据不完全统计,吸纳工作人员425万,固定资产总规模约669.5亿元,总收入约635亿元,总支出约450亿元。从国际上看,非营利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一般占到本国GDP的5-10%,吸纳就业约占服务业人口的10%。但我国这两项比例分别约占0.3%和1.2%,发展潜力还很大。其次,社会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企业自我管理、行业中观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是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保证,是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活跃着5.9万个行业协会,积极提供政策咨询,反映合理诉求,平衡各方利益,调解贸易纠纷,加强市场交流,促进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第三,社会组织是强化市场监管的重要力量。通过行业协会来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行业协会把企业组织起来,订立行规行约,规范同业竞争,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精品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建议、道路、思路、环节、条件、动力、前提、空间、领域、效益、质量、模式、增长、行动、运行、传统、地方、认识、问题、矛盾、亮点、战略、体制、机制、有效、密切、深入、继续、整体、现代、平衡、和谐、文明、民主、富强、公正、公平、健康、快速、持续、开拓、加大、合作、执行、保持、提升、统一、发展、建设、建立、提出、合力、措施、位置、突出、支撑、网络、内涵、情绪、意识、理想、思想、成果、地位、精神、要素、基础、需要、权威、利益、权利、环境、政策、活力、途径、倾向、职能、资源、重点、体系、能力、需求、制度、方式、渠道、差距、特色、作用、标准、比重、结构、水平、体制机制、内在要求、总体布局、任务、形势、反映、速度、力度、关系、增强、化解、简化、惠及、履行、疏导、激发、凝聚、弘扬、把握、逐步、形成、拓展、尊重、树立、保护、满足、整合、管理、监督、贯彻、优先、确保、服务、帮助、支持、发挥、教育、解决、优化、调整、改善、加快、完善、方向、保障、促进、加强、扩大、创新、改革、适应、实现、提高、转变、协调、健全、推动、推进、基本建立、规范、高举旗帜、积极稳妥、民主监督、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新期待、新要求、新形势、内心、核心、关心、决心、创造性、积极性、战略性、时代性、民族性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在全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日子里,半月谈记者特从中选择海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15个新观点,结合党代表、专家学者的热议和点评,予以权威解读。 新观点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