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级实训四

等级实训四

等级实训四
等级实训四

电子技术等级实训Ⅳ教程

实验要求及步骤

1、预习及焊接

在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看懂实验电路图、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内容和步骤。

然后在通用电路板上焊接实验电路,焊接前应先对元器件作简易测量;阅读理解参考实验程序,编

写实验程序。

2、检查仪器设备、联接线路

实验时首先应检查本次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然后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联接电路和仪

器并检查。

3、接通电源、调试电路和程序

线路与仪器的联接经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对硬件电路和程序进行调试,然后断开电源,但不拆线,以备重作。

4、审查数据,拆除线路

当审查数据齐全、现象合理之后,即可拆除实验电路与仪器的联接线。

5、编写实验报告

安全操作知识

在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止设备、人身事故。

1、对电源要分清电压数值,还要分清正、负极性。

2、对仪器设备要弄清楚规格型号、额定值,并熟悉其用法。

3、实验电路接好后并检查无误后才能接通电源。实验过程中,如电路和仪表有发热、发光、声

音、气味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检查故障原因。

4、实验过程中,养成不触摸金属裸露部分的良好习惯,即使在低电压情况下也不例外(注意:

大于24V 的电压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确保人身安全。

5、作实验后应随即断开仪表电源。

6、与本实验无关的其他仪器设备不许乱动。

7、保持安静。

8、服从实验室工作人员指挥。

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学生做完实验后必须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结果和实验情况

完整地和真实地表达出来。

1、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实验电路和测试电路。必要时需简要地介绍实验电路或测试电路的工作原理。

3

(3)实验用的仪器、主要工具。有时可附实验所用的元件清单。

(4)实验情况记录。要用简明的语言或提纲式地给出进行实验具体步骤;在实验指导书设计的

图表中填写实验中所记录的原始数据;反映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经过;若在实验中对原定实

验方案进行了调整,则应给出调整方案的理由和调整情况。

(5)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用数值或曲线表示。曲线一般用来表示连续变化的、需直

观显示并加以比较的测量结果。在需要时,应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6)实验小结

实验小结即总结实验完成情况,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

析,简单叙述实验的收获和体会。

2、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是:结论正确、分析合理、讨论深入、文理通顺、简明扼要、符号标准、字迹端正、图表清晰。在实验报告上还应注明:课题、实验者、实验日期、使用仪器编号等内容。

电路安装工艺评分标准

一、安装技术

1、电路板装配正确。

2、元件插装规范,电路内的元器件摆放合理,并风格一致。

3、元器件安装到位,无松动现象。

二、焊接质量

1、焊点形状良好,周围清洁。

2、锡量适中、不露黄。

3、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三、效果及外观

1、电路板功能正常,工作稳定。

2、电路板无烫伤现象

3、各种接口标示清楚

四、技能熟练水平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4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系统”任务说明

一、实训任务和要求

(1)实现对2 路模拟量信号的巡回检测,并用数码管显示;

(2)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与计算机的通信,使数据显示在计算机串口调试工具的

界面上;

(3)了解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现代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一般结构,提高电子系

统的软硬件设计水平;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作风,为今后从事电子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任务分解

1. 单元一:准备阶段

2. 单元二:硬件线路安装

3. 单元三:显示模块软硬件设计与调试

4. 单元四: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与调试

5. 单元五:ADC 模块软硬件设计与调试

6. 单元六:多路巡回检测软件设计与调试

7. 单元七:串行通信硬件设计与调试

8. 单元八:串行通信程序设计与调试

9. 单元九:系统测试及验收

5

单元实践一准备阶段

一、实验内容

1、按照硬件原理图(见附件Ⅰ)所示,准备、整理全部实践过程所用器件。

2、识别各个器件,对有明确标称值的器件列出标称值(识别方法见附录),对电阻、

电容可通过万用表测出实际值。列出所有器件清单,并对器件及数量进行确认。

3、针对所用电路板,对电路元件进行布局。

二、原理说明及步骤

自动化工业或大型设备中,经常需要对生产过程或运行状态的各种工作参数进行实

时检测、监视并报警,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本次实训,拟设计一“多路数据巡回

检测系统”,拟检测的二路模拟信号(一路0~5V,另一路0~0.5V)分别用不同的直流电

压信号代替。

各模拟参数的要求如下:

1、设计、调试、仿真多路数据巡回监测、显示电路;

2、多路数据为模拟信号,是可变电阻上的直流电压(VDC);

3、采样数据的巡回显示;

4、采样数据传送到上位计算机显示(串口调试工具界面)。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开关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 转换器,单片机、通信接口电路等组成。整个系统框图如图1-2 所示,完整参考电路如

图1-3 所示:

ADC RS-232 串行

接口电路

图1-2 多路巡回检测系统原理框图

LED

显示器

信号

调理电路

信号1

信号1

采样/保持

电路

信号

调理电路

采样/保持关

电路

信号n

。。。

6

单元实践二硬件线路安装

一、实验内容

根据附件1 参考电路图焊接并安装电路,常见元件规格参见附录2。

二、硬件安装及调试步骤

1、硬件安装注意事项

(1)所有集成芯片、LED 数码管都安装在集成插座上;

(2)元器件布局时要注意,在8951 单片机旁为仿真插头预留一定的空间位置;

2、硬件初步调试

(1)首先检查VCC、GND 之间无短路才能接通电源;

(2)接通5V 电源后,应检查所有集成插座上电源是否连接正常;

(3)插座上电源检查正常后断开电源,安装集成芯片、LED 数码管等,注意各集成芯片和LED 数码管的方向。LED 数码管在装入前要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

逐个检查,检查是否能正常点亮。

7

单元实践三显示模块软硬件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内容

1、显示模块的硬件调试;

2、了解数码管显示器的动态控制原理,编写程序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二、说明及步骤

1、数码管

本次实训的数码显示部分采用的是4 位共阳8 段LED 数码管,内部结构如图3-1 所示

图3-1: 4 位共阳LED 数码管内部接线图

实物图如图 3-2

图3-2 4 位共阳LED 数码管实物图

2、数码管显示原理

1)使用时,当共阳数码管的公共端12、9、8、6 接高电平,而显示字段端接低电平时,

这样对应的字段就被点亮了,而当显示字段接高电平时,该显示字段又被熄灭了。8

2)通常我们把公共端叫做位选端,把显示字段叫做段选端。由于每个显示字段显示通

常需要十到几十毫安的驱动电流,因此显示控制信号必须经过驱动电路才能使显示器正

常工作。

3)该电路工作原理(动态扫描显示法):在硬件电路上,各个数码管的显示字段控制端

并联在一起,由一个8 位并行输出口控制,各个LED 数码管的公共端作为显示位

的位选

线,由另外的输出口控制。动态显示时,各个数码管分时轮流的被选通,即在某一时刻

只有一个数码管被选通,并送出相应的字符,并且让该数码管短暂的显示一段时间,在

下一刻选通另一位数码管,再送出相应的字符码,并保持一段时间,如此循环下去,就

可以在各个数码管上显示需要的字符。虽然这些字符是在不同时刻分别显示的,但是由

于人的眼睛存在着视觉上的暂留效应,所以我们看起来会是连续显示的感觉。4)LED 数码管与单片机的连接:P2.4-P2.7 控制位选端,P0 口控制段选端。3、硬件电路调试

(1)先不要插上单片机芯片或仿真器。接通5V 供电电源,检查单片机插座各引脚

对地电压,特别是连接5V 电源的管脚,电压是否正常。如正常,进行下一步,否则检

查电路。

(2)位选择部分硬件调试:这部分调试需充分利用单片机集成插座,使用短路插

线。

将单片机集成插座上对应P0 口(即段码)的一个或数个引脚的插座口用短路线和

地相连(连到任何集成插座的地脚皆可),然后用一短路线将P2.4-P2.7 对应的4 个引

脚轮流对地短接,观察4 位数码管的各位是否有相应的段轮流亮起,如正常,进行下一

步。

(3)段码部分硬件调试:拆除刚才的引线,然后将P2.4-P2.7 对应的4 个引脚全

部对地短接,用一短路线轮流将P0 口各脚对地短接,观察4 位数码管的各位对应的段

是否同时亮起,如是则进行下一步。

4、软件部分调试

(1)拆除刚才的短路线,插上单片机芯片或仿真器,用示波器检查单片机30 脚(ALE)

是否有方波输出,如有,进行下一步,否则,检查电路(重点检查晶振和供电电源部分)。

(2)编写并调试显示输出程序,观察数码管是否能按程序控制的那样显示。

9

单元实践四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内容

1、对照指导书硬件原理图,完成0~5V 模拟量信号输入到ADC 的硬件电路调试;

2、对照指导书硬件原理图,完成0~0.5V 模拟量信号的放大,并输入到ADC 的

件电路调试。

二、说明及要求

1、被测模拟信号

本实训使用电位器和电阻对5V 电源进行分压,获取的直流电压信号来模仿被测模

拟信号,通过调节电位器可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

取样信号电路及信号调理电路如下所示。

10

9

8

U3C

LM324

5

6

7

U4B

LM324

+12

-12

R21

R23 R24

2k

R22

2k

Port1

Port2

3

2

1

4 11

U3A

lm324

SW2

4.7K

Rw1

4.7k

+5V

R20

100

采样信号1

采样信号2

图4-1 信号调理电路

调试步骤:

(1)不要安装集成芯片(即所有集成插座都不要插集成芯片)

(2)接通5V 电源,调节RW1,使采样信号1 在0~5V 内变化;

(3)计算R21 的阻值,使全量程调节RW2 时,采样信号2 在0~0.5V 范围内变化。

2、信号调理电路

信号调理电路由信号放大电路和输入缓冲电路两部分组成。

(1)信号放大电路

采样信号1 的信号变化为0~5V,在ADC0809 的量程范围内,直接经输入缓冲电路

输入到A/D 转换器进行转换,输入缓冲电路设计与调试见说明(2)。

10

采样信号2 的信号变化范围为0~0.5V,需要放大后,才能经输入缓冲电路输入到A/D 转换器进行转换。参见图4-1 硬件电路,选择合适的R24 电阻阻值,将信号放大到

0~5V 范围。

(2)输入缓冲电路

这部分电路由LM324 构成的跟随器来实现。

调试步骤:

(1)先不插上LM324,接上±12V 电源,用万用表测量2 个LM324 集成插座的4

脚和11 脚的±12V 对地电压是否正常,如正常,进行下一步,否则检查电路连接。

(2)关闭电源,插上LM324,在接通电源(注意。以后插拔集成时都必须关闭电

源!)。再次检查4 脚和11 脚的±12V 对地电压是否正常。

(3)测量LM324 各输出脚直流电压,是否等于输入的前级分压电压,如是,则进

行下一步,否则检查电路。

(4)调整电位器,并记录缓冲后输出的各路模拟电压值范围,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输入信号最小电压(V) 最大电压(V) 缓冲电路输出电压范围

采样信号1

采样型号2

11

单元实践五ADC 模块软硬件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内容

1、了解ADC0809 芯片的功能及控制方法,完成ADC 模块的硬件调试;

2、编写并调试程序控制ADC0809 读入两路模拟量数据;

3、编写并调试程序完成对ADC 读入数据的处理。

二、原理说明及步骤

1、ADC0809 介绍

ADC0809 是八通道的八位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由单一的5V 电源供电,片内

带有锁存功能的8 选1 的模拟开关。由C、B、A 的编码来决定所选的模拟通道。转换

时间为100us。转换误差为1/2LSB。

它的引脚的排列及其功能,其引脚图见5-1

图5-1 ADC0809 的引脚图

IN7~IN0 :八个通道的模拟输入量。

ADDA、ADDB、ADDC:模拟通道地址线。当CBA=000 时,IN0 输入,当CBA=111 时,IN7 输入。

ALE:地址锁存信号。

START:转换启动信号,高电平有效。

D7~D0:数据输出线。三态输出,D7 是最高位,D0 是最低位。

OE:输出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

12

CLK:时钟信号,频率范围为10~640KHz。

EOC:转换结束状态信号。上升沿后高电平有效。

Vcc:+5V 电源。

Vref:参考电压。

2、ADC0809 时序图及其接口电路

ADC0809 的时序图如图3.11 所示:

图3.11 ADC0809 的时序图

其工作过程是:ALE 的上升沿将A、B、C 端选择的通道地址锁存到8 位A/D 转

器的输入端。START 的下降验启动8 位A/D 转换器进行转换。A/D 转换开始使EOC 端

输出低电平。A/D 转换结束,EOC 输出高电平。该信号通常可作为中断申请信号。OE

为读出数据允许信号。OE 端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出转换的数字量。硬件电路设计时,

需根据时序关系及软件进行设计。

请仔细阅读参考电路中该部分的电路,并说明原理,写在实验报告中。

2、ADC 部分调试

(1)插上ADC0809 之前,先通电检查集成插座对应电源、地的引脚电压是否正

常。

(2)插上ADC0809,先检测ADC0809 第10 脚(clock)是否有约10kHz 的脉冲信号,如有,则进行下一步。

(3)编写并调试ADC 转换程序。

调试步骤:调节RW 电位器分别改变2 路采样信号电压值,运行并调试程序,检查

ADC 读回的数字量值,填入下表,判断与理论值是否相符。

13

输入信号电压(V)

ADC 数字量

(实际)

ADC 数字量

(理论)

与理论值

相符否

采样信号1

采样型号2

(4)编写程序,将电压值显示在数码管上。

14

单元实践六多路巡回检测软件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程序,完成对两路模拟量信号的定时采集和分时显示。每500 毫秒采集一路模拟量信号,每路显示时间为3 秒。

二、实验步骤

1、定时采集程序设计要点

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和定时时间,并启动定时,使每隔500 毫秒启动ADC0809 转换一次。

2、分时显示程序设计要点

以500 毫秒为定时时基,配合一个单元对500 毫秒计数,每记6 次即3 秒到,显示另一路采集信号的值。

试编程。

15

单元实践七串行通信硬件设计

一、实验内容

1、了解RS-232C 总线标准和接口特点;

2、设计并调试电路,完成单片机与计算机串行口以RS-232C 通信的硬件设计。

二、原理说明及步骤

1、RS-232C 通信接口介绍

RS-232C 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推荐的串行通信总线标准,其全称为“使用二进制进

行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当前几乎所有计算机

都使用

符合RS-232C 传输协议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大多数计算机使用9 针D 型连接器与外

界进行串行通信,9 针D 型连接器信号说明如下表:

引脚信号名称简称方向信号功能

1 接收线路信号检测DCD DTE←DCE 已接收到远程信号

2 接收数据RXD DTE←DTE 接收串行数据

3 发送数据TXD →DCE DTE 发送串行数据

4 数据终端就绪DTR →DCE DTE 准备就绪

5 信号地信号地

6 数据传送设备就绪DSR DTE←DCE 准备就绪

7 请求发送RTS →DCE DTE 请求切换到发送方式

8 清除发送CTS DTE←DCE已切换到准备接收(清楚发送)

9 振铃指示RI DTE←通知DTE,通信线路已通

串行通信基本信号引脚TXD、RXD、SG。

TXD:发送数据引脚,输出。数据传送时,数据位由该引脚发出;不发送数据时,

该引脚维持逻辑“1”。

RXD:接收数据引脚,输入。发送器发出的数据位由该引脚进入接收设备。SG:信号地。

另外,RS-232C 标准采用负逻辑EIA 电平。逻辑“1”电平为-3V~-15V,逻辑“0”

电平为+3V~+15V;传输距离在15m 之内;数据传输速率局限在20Kb/S 以下,其传输

速率主要有:50、75、11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b/s。

16

所以RS-232C 的EIA 电平与TTL 电平是不相同的,必须进行电平转换。

2、RS-232C 接口芯片介绍

常见用于EIA 电平与TTL 电平转换的芯片是MAX232 芯片。MAX232 芯片是MAXIM 公司生产的使用+5v 单电源供电的电平转换芯

片。MAX232 引脚如图7-1 所示。

(1)电源供电:

VCC、GNG:电源(+5V)、地。

(2)电荷泵电路

在1和3、4和5、6和15、2和16引脚之间分别接一0.1

微法的电容,产生+12V 和-12V 两个电源,提供出

RS-232C 标准的EIA 电平,详细见硬件连接图。

(3)数据转换通道。

MAX232具有两组EIA 电平与TTL 电平转换的数据通道,由7、8、9、10、11、

12、

13、14脚构成。其中13脚(R1IN)、12脚(R1OUT)、11脚(T1IN)、14脚(T1OUT)为

第一数据转换通道;8脚(R2IN)、9脚(R2OUT)、10脚(T2IN)、7脚(T2OUT)为第

二数据转换通道。

TTL/CMOS 数据从T1IN、T2IN 引脚输入转换成RS-232数据,由T1OUT、T2OUT 引脚送到计算机RS232C 接口的DP9插头;DP9插头的RS-232数据从R1IN、R2IN 引脚

输入转换成TTL/CMOS 数据后,从R1OUT、R2OUT 引脚输出到单片机串行口引脚。

3、RS-232C 通信接口电路

RS-232C 通信接口电路见附件2。

图7-1 MAX232 引脚图

17

单元实践八串行通信程序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内容

1、了解单片机串行口的控制方法和程序设计要点;

2、编写并调试程序,完成串口调试工具单片机与计算机的通信,最后将采集的两

路模拟量数据发送到串口调试工具界面显示。

二、原理说明及步骤

1、串口调试工具介绍

在网上下载一个通用串口调试工具程序,安装运行后会出现如图8-1 所示界面,在

“串口设置”栏设置通信的必要参数,然后在发送框输入要发送的数据,按“发送”按

钮,就可以将数据发送出去了。接收到的数据也将显示在接收框中。

2、MCS-51 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控制

串行通信的控制的要点是对串行口工作方式、帧格式、串行通信的波特率进行设置。

为了能使51 单片机与计算机能进行串行数据交换,必须使两机发送、接收的帧格式和

波特率完全一致。比如设两机均工作于10 位一帧的数据格式,波特率为9600bps。

51

单片机串行口寄存器的设置应该是:

SCON=50H

PCON=00H

图8-1 串口调试工具界面

18

TMOD=2XH(“X”为T0 的控制,按系统需要设置)

TH1=F3H

TL1=F3H

3、制定上下位机的串行通信协议

为保证通信过程的可靠和有条不紊,计算机与单片机通信时,必须遵守一定的通信

约定,称为通信协议。一般通信协议都有一定的标准,协议较完善,但很复杂。这里仅

设计几条最基本的协议。

(1)计算机发00H 命令(一字节)—获取所有路(2 路)采样数据

单片机应答(四字节),格式如下表:

采样数据 1 整数采样数据1 小数采样数据2 整数采样数据2 小数

(2)计算机发01H 命令(一字节)—获取第1 路采样数据

单片机应答(二字节),格式如下表:

采样数据 1 整数采样数据1 小数

(3)计算机发02H 命令(一字节)—获取第2 路采样数据

单片机应答(二字节),格式如下表:

采样数据 2 整数采样数据2 小数

单片机上传的采样数据是各采样电压值。

4、编程控制串行口接收命令。

请编程实现上述通信协议,获得各路采样数据值。

19

单元实践九系统测试及验收

实验内容

1、系统完善、测试及验收;

2、考核。

20

附录1

电子技术等级实训Ⅳ课程介绍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电子技术等级实训Ⅳ

课程代码:3010214060

课程总学时:34 学时[理论:0 学时;实验:34 学时]

课程总学分: 1 学分

面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子技术等级实训”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能力训练和能力考核与评价的重要环节,是电子技术动手实验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整个实训分为等级I、II、III、IV

四个等级,《电子技术等级实训IV》是“电子技术等级实训”中的第四门课程,同时也

是对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认证的第四个等级。

本课程将通过一个完整的电子系统——“多路数据巡回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制作和调试,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电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水平,了解以微处理器为中心

的现代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一般结构,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

础。

二、课程教学实施

本课程共36 学时,实验安排每次4 学时,共计4 学时×9 次=36 学时;课程安排在

第10 周开始。

三、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成绩包含实验态度、实物验收、能力考核、综合实验报告四部分。满分:100 分,其中:实验态度占10 分,实物验收40 分,能力考核占20 分,综合实验报告占30

分。

四、综合实验报告或论文格式及要求

综合实验报告以完整论文的形式,以每次实验为单元,分阶段撰写,格式参见如下:

21

论文题目(宋体二号)

作者(含姓名、学号、班级)(宋体五号)

(以下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1.5 倍)

课题名称

课题任务及要求

课题分解

论文正文

单元一:

1、任务

2、结构及原理

3、设计及制作过程,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4、测量及数据分析

5、效果及分析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单元五:

单元六:

单元七:

单元八:

单元九:

总结

体会

附件2:系统原理图

2

附件3:信号采集和调理电路

附件4:系统元器件清单

器件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1 USB转23

2 转换头1

232 连接器母1

2 4位LED 显示器共阳1

3 集成芯片89C52 1

LM324 1

ADC0809 1

MAX-232 1

4 通用实验板15*10 1

5 三极管9012 4

6 集成插座40P 2

28P 1

16P 1

14P 1

7 电阻10KΩ 4

4.7KΩ 2

2KΩ 2

1KΩ 4

220Ω8

36KΩ 1

5.6KΩ 1

20KΩ 1

8 电位器多圈4.7KΩ 2

9 电容涤纶0.1μ 4

电解电容10μ/10V 1

瓷片电容33P 2

10 晶振11.0592MHz 1

11 导线多芯软线两色各200 米所有套单芯硬线两色各300 米所有套__

胜任力素质分级指标

胜任力素质分级指标

————————————————————————————————作者:————————————————————————————————日期: ?

胜任力分级素质词典(通用素质部分) 第一部分词典介绍 该分级素质词典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经透彻研究后最好的胜任力素质词典。它集二十多年素质研究之精华,在世界范围内的上乘、杰出者身上得到过验证,其有效性经历过多种经验式素质模式的不断确认。各素质的级别经不断修改,变得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可靠、越来越有效。其中,所有的素质都已通过最严格的研究测试和专业标准测试。每一核心素质都在许多企业组织的管理者评估过程中得到了可靠地鉴别表现证实。 收录在该词典里的通用核心素质,标准系列共有18个素质,通常被用来推导出一个人的素质模式:即每一行为事件访谈都会用这18个素质进行分析。而真正透彻研究的模式往往皆包括这18个为一组的素质(也许以18个素质的改进版为一组)

第二部分通用素质(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成就导向(ACH): 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其标准可以是某个人自己过去的业绩(力求改进之);或一种客观衡量标准(只论结果);或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即竞争性);或某人自己设定的挑战性目标;或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改革性)。因此一种独特的成就也可定为ACH。(是否考虑要满足并超过既定目标?为达所期好处肯冒一定风险?) 这种人: 1)要把工作做好:努力把工作做好或做对。也许有对浪费或低效率的受搓感(即抱怨所浪费的时间、表示想做得更好),却没有带来具体任何改进。 2)自创杰出衡量标准:面对他人强加的杰出标准,采用自己具体衡量结果的方法。也许表现为专注于某些新的或更确切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目标。(那种对结果或业绩优秀衡量 标准有自然兴趣者需具体分析)。 3)业绩有改善:对某系统或自己个人工作方法作出具体改变以改进业绩(即把某事做得更好、更快、更省、更有效;改善其质量、客户满意度、精神面貌、收益),而没有预先 设定任何具体目标。(业绩的改进应该是明显的且可测量的。即使结果尚不知道或改进率低于所期望的,仍要计分。) 4)为达到有难度的目标而努力:“有难度”即仅有百分之50的机会达到目标、有百分之50的可能失败。其努力肯定是超常的,却又不时不实际或不可能的。或者,以最初某 基线业绩表现对照投入努力后的更高业绩表现:即“在我接手时,工作效率为20%,现在提高到了85%。”(如果目标不太难也不知达到与否,可作为2级计算分析?作为于传统标准相竞争的证据。如果计为4级,那么一个人同样的行为或事件便不宜计为3。) 5)有做成本-效益分析:在仔细计算过投入和产出的基础上做决定、定先后或选定目标:对潜在利润、投资盈利率或成本效益分析做详细明确考虑。家对商业结果做分析。(计 算分析时,这人应:1)具体提到过成本和2)效益和3)基于成本效益考虑的决定。 6)明知有风险仍一往无前:为提高效益调动最大资源和/或时间(明知不一定成功),(即改进业绩,达到一个有大难度的目标,等)。如计算分析时为6级,应注意计算低级的 ACH作为证据以充分抓住访谈者ACH的深度及广度。 2.演绎思维(AT): 喜把事物拆分成小块小块来理解,或用步步推进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解剖。演义思维包括对问题、局势等系统地、组织结构地理解;进而对不同特性或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理性地制定出先后对策;确定时间秩序,因果关系或如果这样?便会那样的关系。(这人是否理解因果关系链?) 这种人: 1)拆分问题:把问题拆分成一系列小任务或活动,不强调其价值。列小项目时没有特别轻重缓急排列或先后秩序排列。 2)可见基本关系:把问题拆分成小块。用一个链把个小块联系起来:A导致B;可分为两部分:正面和反面。根据重要性把各任务列出轻重缓急来。 3)可见多重关系:把问题拆分成小块。划分出多重因果链来:事件的几个潜在原因,行为的几个必然结果,或事件的多方因果关系链(A导致B导致C导致D)。对一 个问题或局势的诸多方面分析其相互关系。对障碍有前瞻性、提前考虑该进行的步骤。(如对访谈者所拆分的问题或局势的复杂性把握不准,可简单地计算为2级)。 4)作出复杂的计划或分析:采用几种分析技巧把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各种组成部分。再利用几种分析技巧确定出几个解决方案并权衡其利弊。(4级者不仅仅是问题的线性拆分, 而是多重原因?引导因素导致一个以上的解决方案)。

等级保护基础知识

等级保护基础知识 1.等级保护分为哪几级?哪些系统属于这些等级?这些等级都有哪些要求? 回答:1-5级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不需要备案,也没人管。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需要备案,必须至少测评一次。典型客户有:地级市委办局(处级)、小国企、二甲医院、普通高校、普教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需要备案,至少每年测评一次,每年都会在安全检查的范围内。典型单位有:厅局级以上单位、金融、运营商、大国企、三甲医院、部属高

校、公共平台、有大量(10万以上)会员信息的网站等。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特别重要的才有,省里一般很少,比如人民银行网站、12306等都是四级。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没有制定出对第五级的要求,所以也没有系统是五级,这个级别是预留的。 2.如何确定系统等级? 系统等级是通过该系统被破坏后造成的影响决定的,跟系统的安全防护程度、连不连互联网没关系,是看系统被破坏后,破坏的是他们本单位的利益还是公共利益(所以某化妆品网站里存储了大量的会员信息,这个如果遭到破坏,损失的就是公共利益)还是国家安全(这个一般很少见),然后破坏程度是一般、严重还是非常严重。当然具体等级的时候,可以根据

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行业属性进行参考。 3.等级保护有哪些相关标准,作用是什么?国务院147号令:首先提出分等级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的概念,提出了既不要不保护,也不要过保护,而是要分等级保护。GB17859,国家针对等级保护的一个强制标准,对等级保护的关键技术提出要求。《基本要求》针对等级保护技术和管理共10个方面要满足的内容做出具体的要求。《实施指南》规定了等级保护项目实施的流程。 《定级指南》规定了一个系统应该如何完成定级。 《测评准则》规定了测评中心进行测评的时候应该如何操作。 网络安全法草案规定了国家实行等级保护制度是法律要求。 第十七条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

等级保护测评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测试范畴的是(C) A.结构安全B.便捷完整性检查C.剩余信息保护D.网络设备防护 2、下列关于安全审计的内容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情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C.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D.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审计记录可以随意删除、修改或覆盖 3、在思科路由器中,为实现超时10分钟后自动断开连接,实现的命令应为下列哪一个(A) A.exec-timeout 10 0 B. exec-timeout 0 10 C. idle-timeout 10 0 D. idle-timeout 0 10 4、用于发现攻击目标(A) A.ping扫描 B.操作系统扫描 C.端口扫描 D.漏洞扫描 ping扫描:用于发现攻击目标 操作系统识别扫描:对目标主机运行的操作系统进行识别 端口扫描:用于查看攻击目标处于监听或运行状态的。。。。。。 5、路由器工作在(C) A.应用层 B.链接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6、防火墙通过____控制来阻塞邮件附件中的病毒。(A) A.数据控制 B.连接控制 C.ACL控制 D.协议控制 7、与10.110.12.29 mask 255.255.255.224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B) A.10.110.12.0 B.10.110.12.30 C.10.110.12.31 D.10.110.12.32 8、查看路由器上所有保存在flash中的配置数据应在特权模式下输入命令:(A) A.show running-config B.show buffers C. show starup-config D.show memory 9、路由器命令“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1”的含义是:(B) A.不允许源地址为192.168.1.1的分组通过,如果分组不匹配,则结束 B.允许源地址为192.168.1.1的分组通过,如果分组不匹配,则结束 C.不允许目的地址为192.168.1.1的分组通过,如果分组不匹配,则结束 D.允许目的地址为192.168.1.1的分组通过,如果分组不匹配,则检查下一条语句。 10、配置如下两条访问控制列表:

《GB∕T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试卷答案

《GB∕T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要求》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安全测评通用要求中安全物理环境的测评对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机房__________设在地下室。 3.二级测评通用要求对机房设置防盗报警系统或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__________ (有或没有)作要求。 4.三级测评通用要求机房电力供应设置__________电力电缆线路。 5.三级测评通用要求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业务高峰期的要求,可通过查看网络设 备的__________使用率和__________使用率。 6.边界防护中,__________级测评要求内外网的非法互联进行检测和限制。 7.云计算安全测评扩展要求云计算基础设施位于__________。 8.工业控制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应划分为__________个区域。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三级测评通用要求机房出入口应__________。 A.安排专人值守B.放置灭火器 C.安装玻璃门D.配置电子门禁系统 2.三级测评通用要求防雷击除了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还要 求设置__________。

A.照明灯具B.过压保护器 C.防雷保安器D.空气清新剂 9.身份鉴别要求采用__________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鉴别技术。 A.动态口令B.数字证书 C.生物技术D.设备指纹 10.三级测评通用要求安全计算环境中,访问控制的粒度应达到主体为__________。A.端口级B.用户级 C.进程级D.应用级 11.安全管理中心是《GB∕T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新增加 的内容,三级测评通用要求安全管理中心内容包括__________。 A.系统管理B.审计管理 C.安全管理D.集中管控 12.工业控制系统内使用广域网进行进行控制指令或相关数据交换的应采用加密认证技术 手段实现__________加密传输。 A.身份认证B.访问控制 C.数据D.以上都不是 三、简答题(共40分) 3.三级测评通用要求数据备份恢复有哪些内容?(8分)

科室分层次培训计划内容

科室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内容 轮转护士(每月4次)≤5年护士(每月1次)6年及以上护士(每季度1次) 第一个月 (1)规章制度(护理部下发的所有制度每月有计划进行培训) 1、查对制度 2、交接班制度 3、执行医嘱制度 4、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2)基本知识 1、基础护理相关知识(如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各种引流管的应用 及护理) 2、科室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 3、抢救物品的种类及放置位置 (3)基本技能 1、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2、静脉输液技术 3、静脉采血技术及各类标本的留取 4、各种特检的配合 (4)专科知识 1、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2、科室常用药物的应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3、专科技能 (5)应急预案(根据下发的应急预案及科室特点进行培训) 1、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 2、患者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 3、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4、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的应急程序 5、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程序 (6)抢救程序 科室常见的抢救程序 (7)医院感染知识 1、手卫生执行 第二月起(同第一月,培训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护师及高年资护士6----10年N3级护士主管护师N4级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内容侧重于新业务、新技术应用,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突发事件处理、人文关怀等。 2、担任下级护士的培训。 护士分层次培训要求及目标 1、护士长选定总带教老师及分带教老师;护士长负责教学及护士分层次培训的管理与督导。 2、总带教老师在护士长指导下,负责科室分层次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考核及修订工作。 3、护士长负责督导N4(主管)级护师自学,总带教老师负责N3级护士培

水土保持各种分级标准表及指标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重计算之。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沙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石漠化程度评价表 降水酸度(酸雨)分级标准

注:降水酸度是用降水pH 值的年平均值表示。降水酸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每次降水的pH 值换算H+浓度后,再以雨量加权求其平均值,得到pH 年均值。以氢离子浓度来划分降水酸度等级。 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 各因素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注:Xi 为影响因子i 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方法得到。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比较重要时,Xi 为 1;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明显重要时,Xi 为3;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绝对重要时,Xi 为5。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

临界水位深度 注:土地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注: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 注: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及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的。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

等级保护测评题型及考题

1.cisco的配置通过什么协议备份: A.ftp B.tftp C.telnet D.ssh 2.交换机收到未知源地址的帧时: A.广播所有相连的设备 B.丢弃 C.修改源地址转发 D..... 3.功能测试不能实现以下哪个功能: A.漏洞 B.补丁 C.口令策略 D.全网访问控制策略 4.等保3级别中,而已代码应该在___进行检测和清除 A.内网 B.网络边界 C.主机 D..... 5.____是作为抵抗外部人员攻击的最后防线 A.主机安全 B.网络安全 C... D... 6.按照等保要求,第几级开始增加“抗抵赖性”要求: A.一 B.二 C.三 D.四 7.哪项不是开展主机工具测试所必须了解的信息: A.操作系统 B.应用 C.ip D.物理位置 8.查询sql server中是否存在弱口令的sql语句是: A.select name from xx_logins where password is null B.... C..... D.... 9.Oracle查看是否开启审计功能的sql语句是: 10.linux查看目录权限的命令: A. ls -a B.ls -l C. dir -a D. dir -l 不定项: 1.应用的审计日志应包括: A.日期 B.时间 C.时间描述 D.事件结果 E... 2.鉴别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鉴别信息就是用户名 B.鉴别信息时明文的 C.鉴别信息时加密的 D.xxx 3.鉴别信息一般包括: A.知道什么 B.具有什么 C.第三方信息 D... 4.以下哪些可以用来对oracle数据库进行配置管理: A.sqlplus B.手工修改实例名_init.ora C... D... 5.按照等保3级要求,应实现对网络上html,_______,pop3,smtp等协议命名级控制 A.ftp B.TELNET C.ssh D.tftp 6.一段cisco的命令信息,结合日志输出,给出4个选项的描述判定 判断题: 1.按三级要求,应对非法接入客户端进行检查、定位。 2.按三级要求,并对重要数据、鉴别信息等实现存储保密性。 3.sybase数据库中,未启用xxx则不具备审计功能 4.oracle数据库不能对密码进行复杂度进行设置 5.windows 的power users组具有对事件日志的删除权限 6. 给主机动态分配IP的协议是ARP协议 简答题: 1.给出一张检查表,有8条不符合项目,请结合等级保护要求,及你的理解,描述存在的风险,并给出解决建议 2.回答工具测试接入点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3.回答你对安全审计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安全审计的部署(必要时可画图)

助产士分层级培训计划

2016 年助产士分层级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 科室全员掌握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合格率100%(合格分 80 分)。 2. 理论考核、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理论 80 分,技术操作 90 分)。 3. 熟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理论考核合格率100%(合格分 80 分)。 4. 全员掌握产科危、急、重症的急救预案及流程,合格率100%。 二、培训形式 1. 参加医院、护理部、科室组织的三基理论、业务学习、操作考核。 2. 参加外院的专业学习、培训、学术交流会。 3. 参加助产士群的业务学习,自学形式。 4. 自己制作课件,每人学习给科室人员讲课。 三、培训重点 1. 三基三严基本知识。 2. 产科专科理论、疾病护理常规。 3. 基础护理操作考核,专科操作考核。 4. 产科急救知识。 四、对各层级助产士具体培训要求 1. N1级助产士

a. 明确各班工作职责流程、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操作。 b. 准确计算预产期、划分三产程,正确判断临产。 c. 能独立完成责任班工作内容。 d. 能进行产房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及消毒方法。 e. 掌握催产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能够正确依宫缩调速 f. 能完成正常孕产妇的一般护理,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 g. 能进行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 h. 能进行正常产程观察及护理。 i. 完成顺产接生台下巡回工作。 j. 能进行孕产妇健康宣教。 N2助产士 除完成N1级助产士内容外,还应具备下列要求: a. 正确完成顺产接生工作,侧切缝合。 b. 正确评估产妇,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明确分娩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c. 正确书写护理文书,正确绘制产程图。 d. 掌握新生儿复苏。 e. 掌握相关院感知识。 N3级助产士 除完成N1、N2助产内容外,具备下列要求: a. 产程观察中及早发现难产、头位不正、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处理。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水土保持各种分级标准表及指标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沙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石漠化程度评价表

降水酸度(酸雨)分级标准 注:降水酸度是用降水pH值的年平均值表示。降水酸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每次降水的pH 值换算H+浓度后,再以雨量加权求其平均值,得到pH年均值。以氢离子浓度来划分降水酸度等级。 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 各因素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注:Xi为影响因子i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方法得到。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比较重要时,Xi为1;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明显重要时,Xi为3;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绝对重要时,Xi为5。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

临界水位深度 注:土地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注: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 注: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及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的。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

注:1、生态系统对酸雨的敏感性,是整个生态系统对酸雨的反应程度,是指生态系统对酸雨间接影响的相对敏感性,即酸雨的间接影响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相对难易程度,它主要依赖于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与地区的气候、土壤、母质、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等自然条件都有关系。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特征可由生态系统的气候特性、土壤特性、地质特性以及植被与土地利用特性来综合描述。本标准选用周修萍建立的等权指标体系,该体系反映了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我国酸雨区基本适用。 2、P为降水量,PE为最大可蒸发量。 3、A组岩石:花岗岩、正长岩、花岗片麻岩(及其变质岩)和其他硅质岩、粗砂岩、正石英砾岩、去钙砂岩、某些第四纪砂/漂积物;B组岩石:砂岩、页岩、碎屑岩、高度变质长英岩到中性火成岩、不含游离碳酸盐的钙硅片麻岩、含游离碳酸盐的沉积岩、煤系、弱钙质岩、轻度中性盐到超基性火山岩、玻璃体火山岩、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石灰砂岩、多数湖相漂积沉积物、泥石岩、灰泥岩、含大量化石的沉积物(及其同质变质地层)、石灰岩、白云石。 4、A组土壤:砖红壤、褐色砖红壤、黄棕壤(黄褐土)、暗棕壤、暗色草甸土、红壤、黄壤、黄红壤、褐红壤、棕红壤;B组土壤:褐土、棕壤、草甸土、灰色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白浆土、黑钙土、黑色土灰土、栗钙土、淡栗钙土、暗栗钙土、草甸碱土、棕钙土、灰钙土、淡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干旱盐土、砂姜黑土、草甸黑土。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性保护重要地区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分级表 注: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生态重要性在于整个区域对评价地区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及洪水调节作用。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在对区域城市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贡献来评价。

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计划

2012年神经外科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 一、责任护士:1-5年以内护士 (一)培训目标 使经过培训的对象,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任务,达到国家及医院规定的护士、护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二)培训方法 以临床实践、在职自学及科室训练为主,参加医院统一训练,依据不同学历(本科、大专、中专)分阶段进行培训。 1.护理本科毕业者1年,大专毕业者3年,中专毕业者5年(或5年以上)。 2.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本科、大专第1年、中专第1-2年):严格进行55项基本技术操作和中医10项技术操作训练,巩固 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国家执业护士合格标准。 (2)第二阶段(大专第2-3年、中专第3-4年):继续55项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并进行中医10项技术操作训练和理 论学习,考试合格;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护理知识, 进行部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3)第三阶段(中专第5年或5年以上):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 护理,了解国外护理专业新进展,适时学习专业外语

(三)、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 (1)严格执行《第一八一医院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树立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第一八一医 院及科室护理服务、专科操作规范流程》为患者提供主 动服务,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90%,全年无护理缺陷 发生。 (2)学心相关护理心理学、伦理学基本知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3)学习医院科科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 2.颅脑外科疾病专科知识 (1)〈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基础+颅脑专科。 (2)每月完成读书笔记、中医学习笔记各一篇,规范化培训结束时写心德体会一篇,上交护理部 (3)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如颅脑损伤、动脉瘤、引流管的护理,在主管护师、护师的指导下正确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进行护理,对自己所管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4)掌握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病人的护理,如特重型颅脑损伤、垂体瘤、脑出血、脑疝的观察。 (5)熟悉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和特殊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不

《GB∕T 2844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试卷答案

《GB∕T 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要求》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安全测评通用要求中安全物理环境的测评对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机房__________设在地下室。 3.二级测评通用要求对机房设置防盗报警系统或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__________ (有或没有)作要求。 4.三级测评通用要求机房电力供应设置__________电力电缆线路。 5.三级测评通用要求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业务高峰期的要求,可通过查看网络设 备的__________使用率和__________使用率。 6.边界防护中,__________级测评要求内外网的非法互联进行检测和限制。 7.云计算安全测评扩展要求云计算基础设施位于__________。 8.工业控制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应划分为__________个区域。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三级测评通用要求机房出入口应__________。 A.安排专人值守B.放置灭火器

C.安装玻璃门D.配置电子门禁系统 2.三级测评通用要求防雷击除了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还要 求设置__________。 A.照明灯具B.过压保护器 C.防雷保安器D.空气清新剂 3.身份鉴别要求采用__________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鉴别技术。 A.动态口令B.数字证书 C.生物技术D.设备指纹 4.三级测评通用要求安全计算环境中,访问控制的粒度应达到主体为__________。A.端口级B.用户级 C.进程级D.应用级 5.安全管理中心是《GB∕T 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新增加 的内容,三级测评通用要求安全管理中心内容包括__________。 A.系统管理B.审计管理 C.安全管理D.集中管控 6.工业控制系统内使用广域网进行进行控制指令或相关数据交换的应采用加密认证技术 手段实现__________加密传输。 A.身份认证B.访问控制 C.数据D.以上都不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初级测评师模拟试题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初级测评师模拟试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模拟考试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等级保护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国策。 B.是开展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方法。 C.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D.是促进信息化、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 2.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工作方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突出重要系统,涉及所有等级,试点示范,行业推广,国家强制执行。 B.利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综合工作平台使等级保护工作常态化。 C.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措施建设同步或分步实施。 D.加固改造缺什么补什么也可以进行总体安全建设整改规划。 3.以下关于定级工作说法不正确的是:(B)A A.确定定级对象过程中,定级对象是指以下内容:起支撑、传输作用的信息网络(包括专网、内网、外网、网管系统)以及用于生产、调度、管理、指挥、作业、控制、办公等目的的各类业务系统。 B.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仅仅是指确定信息系统属于五个等级中的哪一个。 C.在定级工作中同类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不能随着部、省、市行政级别的降低而降低。 D.新建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应确定等级,按照信息系统等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安全建设整改的目的是(D) (1)探索信息安全工作的整体思路;(2)确定信息系统保护的基线要求;(3)了解信息系统的问题和差距;(4)明确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目标;(5)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 A.(1)、(2)、(3)、(5) B.(3)、(4)、(5)

等级保护考试试题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试题集 一、法律法规 一、单选题 1.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A)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A.公安机关 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 2.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D)应当依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A.公安机关 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 D.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 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_______等因素确定。(B) A.经济价值经济损失 B.重要程度危害程度 C.经济价值危害程度 D.重要程度经济损失 4.对拟确定为(D)以上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请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5.一般来说,二级信息系统,适用于(D) A.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某些单位中不重要的信息系统。小型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信息系统。中小学中的信息系统。 B.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重要领域、重要部门跨省、跨市或全国(省)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重要信息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各部委官方网站;跨省(市)联接的信息网络等。 C.适用于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三级信息系统中的部分重要系统。例如全国铁路、民航、电力等调度系统,银行、证券、保险、税务、海关等部门中的核心系统。 D.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例如小的局域网,非涉及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等。

分层次培训考核计划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护士分层次培训考核方案护理人员培训是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激发护理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结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和护理人员临床能级(分层次使用)管理工作,为提高各阶段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保障护理安全,特制定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考核计划。 一、 N1、N2级护士 培训要求见我院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方案。 二、 N3、N4级护士 (一)培训目标 1、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熟练的专科护理技能。 2、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3、熟悉危重患者的观察方法,掌握急救技能,掌握配合专科抢救的知识和技能。 4、具有一定的带教临床实习生、进修生的工作能力。 5、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6、继续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 (二)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三)培训方法。

可采用导师带教、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四)培训考核时间 根据护理部和科室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来制定。 (五)培训内容 1、三基应知应会 2、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 3、护患沟通基本知识 4、护理文件书写(护理计划) 5、各类应急预案 6、个案护理 7、参加院内各类讲座和自学相结合 (六)考核要求 1、年度内完成护理部理论考核2次,技能考核4次,护理部质控10次。 2、科内每月一次理论考核、技术考核。 3、科室每季度一次临床共通部分考核。(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实习生带教能力、科室质控管理工作、CPR) 四、 N5、N6级护士 (一)培训目标 1、具有本专业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扎实的专科护理知识和处理本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 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初级测评师模拟试题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模拟考试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等级保护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国策。 B.是开展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方法。 C.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D.是促进信息化、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 2.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工作方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A.突出重要系统,涉及所有等级, 试点示范,行业推广,国家强制执行。 B.利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综合工作平台使等级保护工作常态化。 C.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措施建设同步或分步实施。 D.加固改造缺什么补什么也可以进行总体安全建设整改规划。 3.以下关于定级工作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确定定级对象过程中,定级对象是指以下内容:起支撑、传输作用的信息网络(包括专网、内网、外网、网管系统)以及用于生产、调度、管理、指挥、作业、控制、办公等目的的各类业务系统。 B.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仅仅是指确定信息系统属于五个等级中的哪一个。 C.在定级工作中同类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不能随着部、省、市行政级别的降低而降低。 D.新建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应确定等级,按照信息系统等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 安全建设整改的目的是(D ) (1)探索信息安全工作的整体思路;(2)确定信息系统保护的基线要求;(3)了解信息系统的问题和差距;(4)明确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目标;(5)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 A.(1)、(2)、(3)、(5) B.(3)、(4)、(5) C.(2)、(3)、(4)、(5) D.全部

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

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 篇一: 当今社会,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护理学科的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考验,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XX 年8月至20XX年8月,我院对在职护士的培训中,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从管理创新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在职护士系列化培训机制,较好地促进了护士知识技能更新和人才的成长,对提高我院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分层次在职护士培训机制的建立 1.1 进行严谨扎实的岗前培训,促进新护士角色转换多年来,一直坚 持严格扎实的新护士岗前培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时增加培训容,完善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包括基本素质教育、规章制度学习、护理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训练4项容,融汇职业道德教育、优质服务教育和计算机护士工作站学习等。培训时间3周,由护理部专人负责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岗前训练管理,培训结束前进行护理基础理论、护理管理制度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召开迎新大会,并举行授帽仪式。 1.2 进行严格规的见习期培训,培养临床合格护士 1.2.1 选用优秀教员临床带教,发挥传帮带作用:护理部规定,新护 士分配到科室后,护士长应安排服务优良、技术过硬、具有良好教学素质的护师以上人员进行3个月临床带教,便于新护士熟悉

各班工作程序、学习和掌握专科技能、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见习期由教师跟班带教并安排专题讲课,进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指导,3个月到期时进行专科基本理论和技术考核,护理部进行护理基础理论和规章制度考核,两轮考核合格者可作为见习期护士进行辅助临床工作,不合格者则继续带教1个月,再经考核后视成绩确认其资格。 1.2.2 建立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度,促进护理技能熟练规:从XX年 开始建立见习期护士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规定新护士在到院后的第1年见习期,必须通过无菌技术、输液法等15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考核。专门安排一位护士长负责此项工作,每年对近100名见习期护士进行逐项训练与考核。年底汇总个人15项基本技术的操作考核成绩,各项操作成绩均在90分以上者为合格,由护理部颁发合格证书。当年未合格的项目,第2年安排1次补考机会,护士必须在第2年争取通过所有操作项目的考核,否则,合同护士失去聘用机会。为促进此项工作的规化进行,护理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器材新产品的应用,编写出版《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图解》.该书以图为主,辅以文字,介绍26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重点测试题及护理操作质量评分标准,使学习者和主考者均有可靠的参考依据。 1.3 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1.3.1 严格三基培训,巩固专业基础:①坚持常规基础理论培训制 度,促进学习培训经常化。每年对全院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进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一、灰分产率级别: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三、发热量级别

四、磷含量级别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 MT/T803-1999)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 MT/T966-2005) 七、煤灰熔融性级别 1、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分级(MT/T 853.1)

十、褐煤及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级别 十一、理论精煤回收率级别 十二、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

十三、煤炭粒度分级(GB189—63) 十四、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GB MT/T825—2000) 十五、煤层瓦斯成分分带 十六、挥发份分级表(GB MT/T849—2000)

十七、烟煤粘结指数分级(GB MT/T 596—1996) 十八、煤全水分分级(GB MT/T850—2000)

煤质化验指标 一、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二、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三、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四、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五、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