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f11624291.html,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作者:袁雪

来源:《商情》2016年第04期

【摘要】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其在履行职能时由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通过对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中央银行调控职能的发挥,取得的效果并及时根据经济形势调整货币政策。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对策

一、人民银行资产项目分析

(一)总体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

1.资产规模快速增长,2006-2015年,人民银行的资产总额由128574.69亿元增加到317836.97亿元,增长了147.20%,绝对值增加了18926

2.28亿元。

2.在资产业务中,国外资产所占比重极大。而在国外资产中,以外汇的占比较多。

3.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其占总资产的比例呈逐年下降之势。

4.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券,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在2006-2014年,逐年下滑。

(二)具体分析

1.国外资产

从图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外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先上升后下滑,但基本维持在82%。

其中,2006-2015年,人民银行的国外资产总额由85772.64亿元增加到253830.67 亿元,增长了195.93%,净增量为168058.03亿元。

由图1可知,人民银行的国外资产中以外汇为主,从2006年的98.35%到2015年的

97.13%,占比相当大且稳定,近几年一直维持在97%左右,2008~2013年,外汇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除2012年),逐年攀升,但自从2013年后逐年下滑。

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报告课题: 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解释我国央行资产的膨胀原因,并分析其利弊。 报告结构: 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二、我国央行资产膨胀的原因 三、资产巨无霸的利与弊 四、“最大”如何变成“最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的对策 五、附录:2016年4月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特点 中央银行资产主要分为贷款和投资两大类。其中,贷款又可分为对政府的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是商业银行),投资可分为对政府的投资和对外国官方机构的投资。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项目有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纸币和硬币)、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等)和借入资金(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例如央行票据等)。 具体地,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具有以下特点: 1)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世界第一,截止4月末,人民银行总资产规模为32万 亿元,折合约5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为4.5万亿美元。 2)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持续处于扩张状态,但增速相比之前有所放缓。 3)外汇:人民银行国外资产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4月末,国外资产规模为24万亿元,占资产总额 71.8%。近四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外汇占款规模仍然较大。后将细述。 4)对政府债权:2016年4月末对政府债权1.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6%。 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再贴现等融 资形成的债权。2016年4月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4.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4.4%。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因而人民银行对存款性公司的这类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非常高。近十多年来该比重大幅回落的原因与外汇占款项目的迅速上升有关,反映了基础货币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银行更多从市场融资,而非依赖于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项目占比下降,反映了中央银行减少了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其他金融公司债权”数额和比重均呈下行走势,说明中央银行运用资金方式对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存款金融机构调控力度在减弱。 6)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人民银行负债项目中,最主要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1993-2014年6月 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从36.9%提高到65.7%。随着经济发展,存款类金融资产和银行体系资产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银行体系准备金存款的增长,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成为央行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重要工具。 7)货币发行:2002年以后货币发行占总负债的比重持续下滑,2008年降至17.9%的低点。2009年以 后该比重小幅回升,稳定在20%左右。 8)政府存款:政府存款的规模在负债项目中居第三位。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要求预算单位将经常性存款 逐步集中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单一账户中,导致“政府存款”科目余额走高。 9)发行债券: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主要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来对冲,导致发行债券余额有所下降。2.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特点 1)自启动超常宽松的量化宽松项目后,截至2016年4月末,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膨胀至4.5 万亿美元。 2)公开市场购入的资产是美联储资产的最主要部分。截至2016年4月末,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购入 的资产规模高达4.4万亿美元,占到其资产规模的97%以上,是金融危机以前的四倍多。 3)基础货币大幅增长。2008年以后,在“联邦储备的存款”项目的占比增长迅猛。主要是由于2008 年10月美联储改变了存款准备金零利息的做法,宣布给存款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储备金账户付息,支付的利率高于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鼓励银行将更多的资金留在美联储统一调配使用。 这项政策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在美联储的超额储备的膨胀。美联储通过扩张基础货币,为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做了资金准备。 4)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 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浦发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公司简介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国有控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公司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高达21,62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4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7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90.76亿元。浦发银行将继续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上市以来,浦发银行连续多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人民币和外币信用卡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部分:财务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

1、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 长期:

分析:2014年度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率为94.37%,这一比率较大,表明浦发银行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不仅对债权人不利,而且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的好处,降低财务风险。 2、运营能力分析

最新央行资产负债表

央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定义 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样,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使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货币金融运行状况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金融统计数据按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适当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编印《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刊物,以相对同一的口径向人们提供各种成员国有关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其中之一,称作“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主要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格式和口径,从而使各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与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最主要项目构成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简化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货币单位: 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包括: 1.流通中货币 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和收购黄金外汇投入市场,成为流通中货币,成为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 2.各项存款 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作为国家的银行,政府通常会赋予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职责,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由中央银行办理。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金融机构存款包括了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和用于票据清算的活期存款。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浦发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公司简介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国有控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公司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12 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高达21,62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4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7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90.76亿元。浦发银行将继续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上市以来,浦发银行连续多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 国上市公司100强"。 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人民币和外币信用卡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部分:财务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

1、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 长期:

浦发银行2013-2015年度资产负债率表 分析:2014年度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率为94.37%这一比率较大,表明浦发银行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不仅对债权人不利,而且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的好处,降低财务风险。 2、运营能力分析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及对比 在次贷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中,在危机不断加深、变广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危机的影响。中央银行,作为负责金融体系稳定的货币政策当局,在危机中自然是首当其冲,展开了大规模的救市活动。作为美国货币政策当局的美联储首当其冲没在常规货币政策—降息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以及向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实体企业提供融资等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用于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以期提振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增长。“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防止了市场崩溃和经济急速衰退。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中国受危机影响相对有限,中国政府亦高度警惕,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中国人民银行也做出了降息等政策反应。两国货币政策的差异对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同影响,彰显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各自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也存在较大不同。 资产负债表项目构成不同,从资产项目来看,中美两国央行总资产大体可以分为:国内信贷、国外资产和其他资产,但具体构成却并不完全相同。首先来看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构成,其国外资产包括外汇、货币性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国内信贷包括对政府(基本上是中央政府)、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和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再来看美联储的情况。对其总资产作类似的分类,国外资产来自于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和黄金账户;国内信贷包含的项目较多,包括证券、回购协议、对各种机构的贷款以及几家公司的债权;其他资产包括硬币、银行房产等余项。 从负债项目来看,中美两国央行总负债大致包括:国内债券、国外债券、其他负债和自有资金。主要不同体现在国内负债项目上,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国内负债包括储备货币、发行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准备金存款、发行债券、政府存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国内负债包括:流通中现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支票存款与现金、联邦政府负债。 危机之后项目比重,结构变化不同。从资产规模上看,危机发生至2009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增长了68%,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增幅则高达150% 从资产组成和贡献比重看,人民银行总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外汇储备,从2007年底的68%上升至2009年底的77%,而美联储总资产中比重最大的是国内信贷,从2007年的83%上升至2009年的90%。 从负债组成和比重上看,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比重在60%左右,发行债券在20%左右,而美联储基础货币占比一直保持在90%以上 首先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人行总资产自2007 以来的增长相比之前数年并没有出现跳跃,实际上是以前年份里增长的延续。在国外资产中,货币性黄金是一个持续稳定的量;外汇和其他外国资产是国外资产增长的原因,而它们的增长则源于国际储备中外汇储备的增加,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96。相对而言,国内信贷变化较小。第三项是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其变动正好跟前二项的升势相反,反而在下降。最后一项是对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这一项数额相对很少,并且在2008 年1月进一步下降到44.12亿元。总的来讲,国内信贷中只有对政府的债权在观察期里有所增加,其他几项之和基本上是在下降。因此,综合来看,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资产持续增加的最重要的来源。

中国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一、公司简介 1、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5日。 2、1953年10月27日,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 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3、1979年 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 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 4、2004年8月26日,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银行整体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5、2006年5月,中国银行成功发行了29,403,878,000股H 股普通股(包括悉 数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部分),并于2006年6月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 二、主要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摘要单位(万元) (1)趋势分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一直呈增长趋势。从数值来看,2011年末的总资产值比2007年末增长了1.97倍。可见中国银行这几年的扩张能力是很强大的,继续保持资产的扩张趋势的几率很大。 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货币资金呈基本保持上涨趋势,其中 2010年增长率最大。其次增长较快的是2011年的。对比总资产增长情况,可见货币资金的增长总体是随总资产增长而增长的,特殊情况则为保持流动性会有所增加。从数值来看,2011年末的货币资金是2007年末的2.4倍,可见中国银行的增长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银行的固定资产从2007年末到2011年末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11年末的固定资产净额是2007年末的1.7倍,这与总资产增长是差不多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无形资产从2008年开始基本没有变化。从中国银行的无形资产增长情况来看,中国银行的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并没有有效的提升。 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客户存贷款都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总体来说,中国银行的客户存款2011年末比2007年末增加了2倍,客户贷款增加了2.23倍。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客户存款与贷款的差值有扩大趋势。

近五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近五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摘要:人民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及金融发展的心脏,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的变动会对我国的经济乃至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主要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操作来调节市场的流动性、维持市场的稳定、控制市场的风险。而资产负债表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人民银行的调节手段、力度及方向。因此通过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我国经济及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征、科目变动、及近十几年的数据变动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发现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个人解决方案。 关键词:资产负债袁;特征;外汇;流动性;货币发行 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1.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1994年人民银行第一次根据IMF的要求,依照相关方面要求的格式进行编制资产负债表,展示中央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并按期向社会发布。下表显示了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科目设置 总资产总负债 国外资产 外汇 货币黄金 其他外国资产 对政府债券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券对非金融公司债券 其他资产储备货币 货币发行 金融性公司存款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其他金融公司存款 非金融性公司存款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债券发行 国外负债 政府存款 自有资金 其他负债

1.2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结构分析 1.2.1资产 中央银行资产方记录的是中央银行资金运转,包括外国资产和债权,从中体现出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经济的职能。分析资产方数据和结构,可以看出中央银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以及调控模式。 国外资产:指的是一国的国外净资产,由国外资产减去国外负债所得,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往来头寸净值、外汇储备和黄金等。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请求而发放的信用贷款、再贴现等类似性质的融资。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是指中央银行为其他存款性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公司发放的专项贷款等。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是指中央银行为贫穷困难的地区经济建设等所发放的专项贷款。 1.2.2负债 中央银行负债方体现的是其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国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自有资金等。 储备货币: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现金,各金融机构按照人行法的要求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自愿缴存的超额储备,邮政储蓄转存款和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机关团体等财政性存款。 发行债券: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和中央债券等。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35项主要财务科目详解!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35项主要财务科目详解 (一)资产端:贷款、证券投资、与同业资产三足鼎立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顾名思义,该科目主要由现金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两部分构成。现金主要为该银行在报告时点的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主要包括三项,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以及财政性存款等。此处的财政存款为一个会计科目,由于一部分财政存款会存放在商业银行中,商业银行不能随意使用,需要定期缴存中央银行,因此在资产端会将这部分财政性存款录入到该科目中,与其他资产进行区别。正如上面的分析,从银行是否可以使用该科目下资金进行其他资产投资的标准进行划分,也可以将该科目划分为非限制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以及限制性资产(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财政性存款)两大类。 超储率是衡量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与资金利率的走势非常相关。观察16家上市银行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发现,其历史趋势表现为05年之后出现急升,从9%上行至15%左右,随后稳步上升至11年前后,达到17%-18%的水平,之后便步入一个震荡下行走势,目前稳定在15%-16%的水平;同时,超储率也从3%-5%左右的平台下降至如今1%-3%左右的平台上,这也是造成近年来资金利率中枢上行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科目资产规模可以衡量银行可以使用的资金规模,因此在大部分时间内其占总资产比重与超储率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阶段,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规模会发生一定变化,会导致该科目占总资产比重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对超储率产生相反的影响。比如,11年升准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但超储率下降;12年降准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下降但超储率上升。 2.发放贷款及垫款。该科目主要包括本行按规定因办理承兑汇票、开出保函、开出信用证以及其他业务而发生的各项垫款、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本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等资产。可分为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和票据贴现三大类,公司贷款主要包括一般贷款、融资租赁、贸易融资等,个人贷款主要包括信用卡及透支、小微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

金融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目录 一、正文 (2) (一)资产负债表意义 (2) 1资产 (2) 2负债 (2) 3所有者权益 (3) (二)我国商业银行种类 (3) (三)银行简介 (3) 1.中国银行 (3) 2.民生银行 (4) 3.江苏银行 (4) (四)银行内部资产负债对比 (4) 1.中国银行 (4) (1)中国银行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4) (2)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 (5) (3)资产负债表分析 (6) 2.民生银行 (7) (1)民生银行资产负债表 (7) (2)资产负债表分析 (8) 3.江苏银行 (9) (1)江苏银行资产负债表 (9) (2)资产负债表分析 (10) (五)资产负债表总结 (11) (六)三家银行资本结构对比分析 (11) 1.资产负债率 (12) 2.股东权益比率 (12) 3.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 (13) 4.资本充足指标 (13) 二、总结 (14)

一、正文 (一)资产负债表意义 资产负债表是公司最主要的综合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一张平衡表,分为“资产”和“负债+股本”两部分。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反映企业的各类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一般按变现先后顺序表示。负债部分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Stockholder's Equity)两项。其中,负债表示公司所应支付的所有债务;股东权益表示公司的净值(Net worth),即在偿清各种债务之后,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解释如下: 1资产 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资产、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4种。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适销证券、应收帐款、存货和预支款项,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现金包括公司所有的钞票或银行里的活期存款。当公司现金过多而超过需要的持有量时,公司就把超额部分投资于短期的适销证券或商业票据。应收帐款是由于赊销或分期付款引起的。存货包括原料、再加工产品和制成品。生产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原材料、再加工品和成品,而零售企业则只有成品库存。流动资产的作用可用营运资金循环图来说明。 2负债 负债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流动负债与长期债务。流动负债是指一年以内到期的债务,主要包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费用和应付税款。应付帐款表示公司由于赊购而欠其他公司的款项。应付票据表示公司欠银行或其他贷款者的债务。它通常由公司的短期或季节性资金短缺而引起的。应付费用包括员工的工资和薪水、到期的利息和其他类似的费用,它表示公司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应付费用的情况。应付税款表示公司应缴纳税款的金额,它与公司的所得税法有密切的联系。长期债务指一年以上到期的债务,它包括应付债务、抵押借款等项目。一般而言,公司通常借入短期资金来融通长短期资产,如存货和应收帐款等。当存货售出或应收帐款收回时,短期负债就被偿清。长期债务通常用来融通长期或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短期负债权利率通常比长期的要低,原因之一是短期贷款所涉及的风险较小。因此,当长期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并预计不久将会下降时,企业可能会先借入短期资金周转,等利率下降后再借入所需的长期资产,以便降低筹资的费用。

近五年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近年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金融专业-雷明-20114995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样,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 二、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 2011年1月末,中国央行的总资产高达26.9万亿元(合美元4.09万亿),远大于美联储2.45万亿美元总资产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大央行。十年来,中国央行总资产规模扩张了7.3倍,其中国外资产规模更是扩张了14.8倍。然而,中国央行成为“世界老大”后,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忧而不是喜。以下是2006年到2010年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 变化: 近五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一)、外汇储备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汇储备过多,则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偏低的人民币汇率是重要原因。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有些过低。理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加之人为炒作,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暴,汇率严重扭曲,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即贸易收支连续10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2)过度引进外资是另一个原因。在我国,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片面理解利用外资的含义,不论条件地滥用外资。有些地方为引进外资竞相放宽条件,肆意降低地价,越权减免税赋,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有的部门将引资数量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诱使一些单位不择手段、不讲效益,盲目引进外资。 (3)国际游资的不断渗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预期资金套利几率剧增的状况下,国际游资的渗入对我国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中一些迹象也明显反映出国际“热钱”正在悄悄流入国内。从宏观上看,连续4年的贸易顺差并不都是以前出口未收回的外汇。从微观上看,一些地方出口项下预收货款金额猛增,有的外贸企业转口贸易的收益率高达40%以上,有些居民个人突然收汇、结汇多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诸如此类的异常现象,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国际游资正在以各种隐秘的方式不断渗入我国。 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1、加大通膨压力,影响货币独立性。外汇储备的增加,促使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2、延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3、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二)、银行贷款分析

近五年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近五年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单位:亿元、项 目 外汇银行贷款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份 2006 84360.81 6516.71 29138.7 48223.9 2007 115168.71 7862.8 32971.58 68094.84 2008 149624.26 8432.5 37115.76 91894.72 2009 175154.59 7161.92 41555.8 102280.67 206766.71 9485.7 48646.02 136480.86 2010 一、外汇储备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汇储备过多,贝U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偏低的人民币汇率是重要原因。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时确定的8.7 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有些过低。理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加之人为炒作,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暴,汇率严重扭曲,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用1 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 元人民币在国内所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差异分析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报表项目Items 规模(亿元)增速(%)规模(亿元)增速(%) 规模(亿 元) 增速(%) 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其他资产-总资产 Total Assets-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 性公司存款 -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其他负债-总负债-

首先,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构成不同,中美央行总资产大体可以分为国内信贷,国外资产和其他资产,但具体构成不完全相同。 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外资产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和其他国外资产;美联储的国外资产来自于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和黄金账户。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内信贷包括对政府,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和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美联储的国内信贷主要是国债和联邦机构债。 中美央行总负债大体包括国内债券,国外债权,其他负债和自有资金,主要不同体现在国内负债项目上,人民银行国内负债包括储备货币,发行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准备金存款,发行债券,政府存款;美联储国内负债包括流通中现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支票存款与现金,联邦政府负债。 从资产组成和贡献比率看,人民银行总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国外资产,而美联储总资产中比重最大的是国债和联邦机构债从2009年的%上升至2010年的%。 从负债组成和比重上看,人民银行储备货币比重在60%以上,呈上升趋势;而美联储美钞比重在40%左右,比较稳定。 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来看,人民银行国外资产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呈增长趋势,其余减少。储备货币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呈增长趋势,自有资金稳定不变,发行债券和其他负债明显减少,国外负债2012年增速高达%。 美联储的黄金,美钞,其他负债比较稳定,国债和联邦机构债增速明显,外国资产和其他资产明显减少。

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最新文档资料

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今年3 月末,我国央行资产余额为33.74 万亿元,较今年1 月末下降近1.1 万亿元,之后关于我国央行“缩表”的讨论引发 了市场的关注。笔者发现,央行在《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 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阐述了“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由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不仅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及其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此准确分析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央行货币政策,以及预判资金面走势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尝试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变化 通过观察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截至 2017 年5 月底,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累计有37 个月曾出现过资产余额环比下降的情况。其中,2011 年前的“缩表”均是偶然发生,且次数少,较为分散。2011 年至今,央行资产余额曾有 27 个月出现环比下降,期间有两个时期相对集中,分别为2011 年11 月至2012 年4 月(其中有4 个月环比下降)、2014 年12 月至2016 年3 月(其中有12 个月环比下降)。这两段“缩表” 周期均为降准周期,由于降准会推升货币乘数,所以当时资金面较为宽松。其他时间点如2013 年7 月、2013 年12 月、2014 年 2 月以及2016 年8 月至今的央行资产规模下降过程均出现在紧

缩周期(见图1)。 历史数据显示,在降准周期较容易出现央行连续“缩表”, 而降准周期往往是货币政策偏宽松周期,如2015 年。正如《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指出的,“中表'并不一定 国央行‘缩 意味着收紧银根,比如在资本流出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 '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而央行“扩表”也并不意味着宽松,如2013年至2014 年上旬,央行整体资产负债表扩张,但资金面偏紧较为明显。 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 一)要理解央行是如何“扩表”和“缩表”的 2002年之后,央行的“扩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 年之前,外汇占款是央行“扩表”的主要方式。2014年5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达到峰值27.30 万亿元,较之2002 年初增加了25.50 万亿元,与此同时,央行资产规模增加了28.37 万亿元。 第二阶段:2014 年之后,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成为央行扩张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途径。2014 年之后,随着外汇占款的下降,央行主要通过MLF PSL、逆回购等工具扩张?产负债表。 截至2017年5月底,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资产由2014年5月 的1.39 万亿元增加至8.58 万亿元,累计增加7.19 万亿元;外汇占款下降5.75 万亿元,净增加1.44 万亿元。同期,央行资产规模增加 1.35 万亿元(见图2)。

2010年央行资产负债表

国外资产 Foreign Assets 1 8 8 2 1. 7 5 1 8 9 5 5 8. 2 6 1 9 2 1 1 8. 9 6 1 9 5 8 6 1. 8 1 9 6 8 6 8. 8 2 1 9 8 3 5 6. 3 4 2 1 4 1. 7 7 2 2 5 3 3. 9 3 20 48 10. 61 210 087. 98 21273 3.80 215419.60 外汇 Foreign Exchange 1 7 7 8 6 9. 1 4 1 7 9 4 1 2. 3 8 1 8 2 3 1 0. 8 4 1 8 6 5 8. 1 1 8 7 1 7 7. 6 3 1 8 8 7 3. 9 9 1 9 5 0. 7 9 1 9 2 8 3 3. 3 4 19 52 22. 49 200 640. 26 20377 4.39 206766.71 货币黄金 Monetary Gold 6 6 9. 8 4 6 6 9. 8 4 6 6 9. 8 4 6 6 9. 8 4 6 6 9. 8 4 6 6 9. 8 4 6 6 9. 8 4 6 6 9. 8 4 66 9.8 4 669. 84 669.84 669.84 其他国外资产 Other Foreign Assets 9 4 8 2. 7 7 9 4 7 6. 4 9 1 3 8. 2 8 9 1 3 3. 8 6 9 2 1. 3 5 8 9 8 2. 5 1 8 9 7 1. 1 4 9 3 0. 7 5 89 18. 28 877 7.88 8289.5 7 7983.06 对政府债权 Claims on Government 1 5 6 6 1. 9 7 1 5 6 2 5. 8 9 1 5 6 2 5. 8 9 1 5 6 2 1. 1 9 1 5 6 2 1. 1 9 1 5 6 2 1. 1 9 1 5 6 2 1. 1 9 1 5 5 8 3. 11 15 55 1.8 5 155 51.8 5 15421. 11 15421.11 其中:中央政府 Of which: Central Government 1 5 6 6 1. 9 7 1 5 6 2 5. 8 9 1 5 6 2 5. 8 9 1 5 6 2 1. 1 9 1 5 6 2 1. 1 9 1 5 6 2 1. 1 9 1 5 6 2 1. 1 9 1 5 5 8 3. 11 15 55 1.8 5 155 51.8 5 15421. 11 15421.11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Claims on Other Depository Corporations 7 1 2 7 1 8 8 6 1 8 7 1 8 8 2 8 9 6 9 2 9 9 91 36. 40 912 0.95 9318.3 5 9485.70

透过财务报表的中国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透过财务报表的中国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断完善,大型商业银行居于主导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快速发展。同时,外资银行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以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国内外针对单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多。 现有的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多是直接建立指标体系或运用数理统计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并计算评分来对银行竞争力及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对银行财务报表进行多角度分析而研究其核心竞争力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以中国银行为研究对象,透过财务报表分析其核心竞争力,并就中国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商业银行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如下: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维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最基础的、不可替代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整合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文化塑造、组织机构管理、技术进步、资产质量提高、资本结构优化、收入创造、成本控制、客户维护、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国银行经营的战略与环境分析为财务分析的逻辑出发点,首先对中国银行的外部竞争环境以及自身背景和战略定位进行分析。接下来,本文对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依次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再采用衡量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指标进行比率分析。文中选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作为比较对象。通过对中国银行财务报表的多角度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强,但盈利性明显弱于同业竞争对手。 具体而言,中国银行的优势在于:较强的负债管理能力;国际化、多元化,中间业务能力较突出;资本的安全性以及资产的流动性较好。中国银行存在的问题有:资产较多地配置在客户贷款上,而证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效率受到高杠杆率以及过度依赖客户存款的资本结构的制约;资产获得收入的能力偏低而经营成本偏高;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稳定影响到盈利质量及经营的稳定性;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经营受外界环境影响程度较大。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本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 ——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一、引 言 近几十年来,纵观世界各国,许多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在遭遇到经济金融危机时,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出手,采取各种措施对危机进行控制和救助,市场无形之手总会向政府有形之手做出让步。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Bernanke ,2008)认为,要准确地评估危机管理的效果有多大是非常困难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介入, 危机要严重得多,影响也会深远得多。 金融危机会导致经济萧条,中央银行一般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常规的方法有: 第一、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或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援助。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常规手段主要是通过参与市场供求运作,提供短期的流动性。一般来说,中央银行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流动性供给过程中其所承受的风险,会要求借入资金的金融机构提供合格资产作为抵押。最后贷款人是现代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责, 中央银行随时准备为出现流动性短缺的银行体系注入高能货币。 第二、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中央银行可以降低贴现利率或再贷款利率。有能力调控的短期利率有隔夜同业拆借利率、证券市场回购利率和逆回购利率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接近中央银行的目标利率。以美国为例,联邦基金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也是基准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最大的参加者,其作用机制应该是这样的:美联储降低其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就会转向商业银行与美联储之间,因为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都将随之下降。(2)降低商业银行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放松融资条件,为商业银行提供成本更低和数量更多的资金,由此来支持经济成长。 然而,在发生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在政策上面临到一些非常规的障碍。第一, ?本研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XNJ014)的支持。 196

如何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和负债 资产:是指银行的贷款和投资。贷款包括短、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委托贷款等;投资包括公司证券投资,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等。 负债:是指银行的自有资本、存款负债、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证券等。 其中银行固定资产,经营准备金是不能参与流动的,经营准备金是维持银行最低运营的基础,是不能动的。银行赢利主要是靠能生息的那部分资产和负债,即高息的现金、有价证券投资与低息吸收储蓄的差额。因此,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就是对这部分有价的、可流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析。 §2.2效益性分析 效益性是银行最为重要的经营指标,传统上银行是通过计帐方式记录银行的收益,即使现在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只是将手工记录过程计算机化,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联带关系,并没有考虑资产负债结构对效益性的影响。 因此,效益性分析就是通过建立与资产和负债相关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将每日、每月、每季、每年银行的盈利、或亏损状况以数据的形式显示给银行经营管理者,使管理者们在决策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决策的失误。 效益性分析是通过现金折现率,确定银行投资收益现值、融资成本现值、利润现值,来反映银行的收益、成本和利润与资产总量、资产结构、负债总量和负债结构之间的数量关系。 §2.3流动性分析 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所关心的流动性就是银行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流动性的好坏可以向市场证明该银行是安全的,有能力偿还它的负债,可以避免资产售让而产生的损失,可以降低购买资金所必须承受的风险贴水等。 在这里,我们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资产的运用,用"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负债的运用,再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和"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的比来表述资产和负债的流动关系,定义为"资产负债平均流动比率",用d表示,它反应了资产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的对称关系。 d>1表明资产运用不足,银行可以延长资产的运用期限。 d<1表明资产的运用期限超过了负债的来源期限,银行应当减少长期资产或增加长期负债。 d=1表明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基本对称 §2.4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避免经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包

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金融五班陈娟2013520542 一、国外资产分析: 从下面图表中可以看出,2004年到2015年这十年我国中央人民银行的国外资产从46960.13增长到了262214.61,所占比重从59.70%增长到80.42421%,呈现不断增长状态,其中,“外汇(储备)”这个项目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黄金”的增加不一定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 二、外汇储备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从2004年的45939.99增加到了2015年的25342.37,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加,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汇储备过多,则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1、加大通膨压力,影响货币独立性。外汇储备的增加,促使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2、延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三、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黄金储备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黄金储备的管理意义在于实现黄金储备最大可能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之一,黄金储备在流动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因此应考虑其适度规模的问题。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我国黄金储备呈增长趋势,从2004年的337.24增加到2015年的2207.71,所占比重2004年到2008年下降,2008年到2009年上升,2009年到2014年缓慢下降,2014年到现在急剧上升。近年来央行的黄金储备持续增加,对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