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高效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方法的建立

简易高效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方法的建立

简易高效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方法的建立
简易高效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方法的建立

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elisa试剂盒使用

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elisa试剂盒使用说 明书 Elisa kit规格:48孔配置/96孔配置 标准品稀释液:1.5ml×1瓶 酶标试剂:3 ml×1瓶(48)/6 ml×1瓶(96) 【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试剂盒】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试剂盒组成: 封板膜:2片(48)/2片(96) 说明书:1份 密封袋:1个 标准品:2700ng/L 0.5ml×1瓶0.5ml×1瓶2-8℃保存 酶标包被板: 1×48 1×96 2-8℃保存 样品稀释液: 3ml×1瓶 6 ml×1瓶2-8℃保存 显色剂A液: 3ml×1瓶 6 ml×1瓶2-8℃保存 显色剂B液: 3ml×1瓶 6 ml×1瓶2-8℃保存 终止液: 3ml×1瓶6ml×1瓶2-8℃保存 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平。用纯化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再与HRP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浓度。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含量。 服务承诺: 供货期:款到发货。 工作时间内免费的技术咨询和指导。请来电咨询 为客户提供来样检测服务,最大限度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免费代测)。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试剂盒保存:2-8℃| 有效期:6个月 【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试剂盒】样本处理及要求: 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精编版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 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 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 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

生物标志物:一个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译

生物标志物:一个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摘要 生物标志物的使用已经被证明在心血管医学中具有实用性,并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应用需要相当精确的思考和方法。许多混杂因素可以影响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和研究。然而,深思熟虑的和批判性的使用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发现新的致病途径,识别新的治疗靶点,并在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建立联系。生物标志物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预后的工具。 谨慎应用生物标志物还可以帮助设计和指导临床试验,以建立新的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结局。床旁检测,微流体、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发展以及“组学”的方法等都有希望提高生物标志物对发现科学、转化、临床试验和心血管医学的实践的潜在的贡献。 “生物标志物”一词在心血管疾病会议中被普遍提及。然而,关于生物标志物的定义、应用、检验和价值有很大的困惑。幸运的是,1998年出版的NIH共识声明给出了生物标志物的一组定义,即使经常不被注意到,但它至今仍是有用的。一个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是一个指标,是指常规的生物过程、致病过程或是对治疗干预的药物反应过程的指标,具有可以被客观测量和评价的特性。有些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替代终点“。替代终点是一种可以替代临床终点的生物标志物。临床终点是一个特征或变量,其反映患者的感觉,功能或生存期的特性或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生物标志物的正式定义并不等同于常听到的“替代标志物”。在一系列有关心血管生物标志物文章的基础上,本文前言提出了生物标志物在使用和临床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我们列举的是心血管领域中的例子,但这些原则适用于医学的许多方面。NIH工作组通常用血液或其他体液来测量生物标志物,将生物标志物的定义扩展到体外诊断之外。常规测量的临床变量如血压,血氧饱和度或心率等也被归为生物标志物。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冠状动脉钙化,心室大小等。本文主要就血液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分析考虑 血液生物标志物的使用需要注意预分析。抽血方式需要特别注意。例如,血小板中的标记物水平会因血液样本的提取和处理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静脉穿刺时不激活血小板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赵)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 1.概述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是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内表面的一种单层扁平上皮细胞。EC极薄,厚度约为0.1~1μm,长约25~50μm,宽约10~15μm,在体内呈梭形,相邻细胞之间借少量粘合质彼此嵌合,细胞长轴与血流方向平行。其超微结构特点是在胞质中含有的特殊颗粒,称Weibel-palade小体(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的缝隙相连。EC除了能保持血管壁内表面的光滑和通透性外,还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维持正常的血液流动性,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细胞生长,改变脂质代谢,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调节血管张力和选择性通透性以及免疫调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EC功能的异常,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扩散,免疫疾病都有密切关系。体外培养中的EC形态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长满后呈接触抑制现象。 2.培养方法EC生长在血管内表面,由于其所处的独特位置不利于观察和研究,所以体外培养EC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已有多种种属(人、牛、猪、兔、大鼠等),多种组织(脐带动脉、静脉、肺动脉、主动脉、脑毛细血管、心脏毛细血管等)的EC能在体外培养成功。人们将培养器皿预先用明胶或纤连蛋白或胶原等粘附蛋白包被后,形成人工的EC下基质层,可促进EC的粘附与生长。 2.1 方法原理用酶消化法,酶消化+机械刮脱法或单纯刮脱法将EC分离下来,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贴壁并长成致密单层。 2.2 介绍几种主要EC的分离 2.2.1 酶消化法大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 2.2.1.1 人脐带动、静脉(或其它大血管) a.在37℃水浴中,预热培养用的所有无菌溶液,备用。 b.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分娩后新鲜的婴儿脐带(25cm左右,不超过6h),选择无夹痕、无扭曲、无凝血阻塞的部分,放入含有100 U/ml的青霉素和100 μg/ml链霉素的D-Hanks液中,在脐静脉或脐动脉的两端插入磨平的注射器针头用丝线扎紧,用注射器从一端注入D-Hanks液冲洗血管,直到流出的液体无血迹。 c.注入0.1%胶原酶(1型)溶液,待血管内残留的D-Hanks液流尽后,用注射器封注另一端针头,继续注入胶原酶溶液,致血管充盈,放入37℃无菌的D-Hanks液中,消化15min 后取出。 d.收集血管内酶溶液,并且注入含20%小牛血清的M199培养液(pH 7.2)冲洗血管收集合并于同一容器内,以1000r/min离心7~10min。 e.去上清液,加入20%小牛血清的M199培养液重新悬浮细胞备用。 f.其它大血管如牛主动脉,猪主动脉等,可在无菌下分离,然后用线结扎血管各分支,再依上述步骤分离EC。 2.2.2 酶消化法小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 2.2.2.1 兔主动脉,大鼠主动脉因血管较小,分支极细,不能采用上述方法消化。 a.将动物主动脉取出后放D-Hanks中,将血管外的脂肪细组织分离干净,用丝线结扎血管一端,然后用探针顶住该端,将整条血管翻转,使内膜翻在外面。将另一端折入腔内0.5cm,并用丝线结扎紧,以防外膜外露及避免酶液进入外膜腔内。 b.用D-Hanks液清洗干净外翻的内膜面,然后血管浸泡在含0.1%胶原酶溶液的小瓶内,盖上瓶盖在37℃水浴中轻轻摇荡消化,使EC离散下来,消化15~20min后,见酶液稍有混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产品说明: 为使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研发的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注意事项: 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产品简介: 1、产品名称:C57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ous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2、组织来源:C57小鼠心肌主动脉 3、产品规格:5×105cells / 25cm2培养瓶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简介: 心肌主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自正常C57小鼠心肌主动脉,呈单层扁平分布。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接口。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至最少的微血管。 本公司生产的C57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采用混合酶消化而来,细胞总量约为5×105cells/瓶,CK-18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且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瘀证(一)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瘀证(一) 50年代以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仅看作是血管内壁的屏障。目前现代医学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而且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它能合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从小分子气体的一氧化氮(NO)到肽类大分子内皮素(ET-1)与缓激肽,对血管的舒缩功能与血液的流动性有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对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有重要的生理意义(1)。本文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说明内皮细胞损伤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原因,研究活血化瘀可从调理内皮细胞功能着眼。 脉与血瘀 关于脉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脉是容血和行血的器官。经云:“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指出脉的功能是“令无所避”,脉道通利是血液运行的重要条件,故经云:“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另外,《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气在脉中化以为血,说明脉在血液的生成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中医学也认识到脉的解剖形态学特点,《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将其分为经脉,络脉,孙络,血络,浮络。络脉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贯通营卫的功能(2)。 脉一旦受到某种影响而闭塞不通或损伤破裂,从而造成血在脉中的循行不畅或瘀塞不流以及血液外溢,《灵枢.经脉》云:“脉不通则血不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 可见,脉的功能正常是保证血液循行正常的重要条件,脉的功能受损必然与血瘀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瘀 中医学所认识的脏象多是功能概念,中医之“脉”与现代医学之“血管内皮”虽不能等同,但较之其他脏腑组织有更大的相关性。血管内皮细胞既有促栓促凝功能,也有抗栓抗凝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EC)表面不会形成血栓,这是因为正常EC具有抗栓抗凝的缘故。EC表面可生成前列环素(PGI2),EC的PGI2合成酶能利用在EC附近或在EC上的血小板所释放的内过氧化物合成PGI2,使PGI2/TXB2的比值维持在一定的平衡水平,PGI2的主要作用使抑制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拮抗血栓烷A2,使血管扩张。PGI2可转变为6-酮-PGF1α,PGI2及6-酮-PGF1α可转变为6-酮-PGE1存在于正常血浆内,也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和扩血管作用。EC是体内合成NO的主要细胞,NO除了松弛平滑肌以外,进入血液的NO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层的胶原等基质,使聚集的血小板解聚。血小板在受损血管内皮下的粘附及积聚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NO和PGI2对抑制血小板激活有协同作用。EC还能生成13羟十八碳二烯酸(13-HODE),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对抗TXA2的作用。 EC可生成抗凝血酶的物质,如粘多糖、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物(EPI)。硫酸乙酰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加速ATⅢ对凝血酶等凝血因子的灭活;血栓调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促凝活性降低并使凝血酶激活蛋白C的速率大幅度提高,激活的蛋白C与蛋白S结合成复合物后具有很强的抗凝活性,能灭活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激活的蛋白C有促内皮细胞释放出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和灭活PAI 的作用。 EC可合成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使纤溶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溶酶,将已生成的纤维蛋白或血块中的纤维蛋白溶解。 EC不仅具有抗凝抗栓功能,还具有促凝促栓功能。EC可产生粘附蛋白如P-选择素(Ps,又称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心脏生物标志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刘梅颜 近年来,精准医学颇受关注。作为是医疗保健领域中的新策略,精准医学旨在提高患者特异性和个性化诊断、医疗决策及临床预后,即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等精准医疗服务 [1-2]。精准医学的实施中整合基因组学、计算机生物学分析、临床信息学、疾病特异性动态标志物等技术非常重要[3-4]。尤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结合生物学标志物,了解表观遗传学、代谢组学以及患者临床特点(包括主诉、症状、体征、生化、影像及计算程序)等方面的信息,将极大的改善患者预后[5]。 众所周知,心脏标志物能让心血管患者在现代技术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中的益处增加,除了有助于临床风险评估、临床疗效监测、不良反应预警之外,还可作为临床研究的替代终点,提高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和治疗效率[6]。 精准医疗策略的重点在于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体现出在医疗发展中的重要趋势[7]。对于同类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往往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特定的治疗方案如抗凝抗栓和降脂治疗往往只能让部分患者受益。心血管标志物在初筛患者、药物选择和疗效监测上对发挥较大作用。

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药物研发成本巨大,成功率低,主要原因在于药物在早期临床研发阶段宣告失败时已经历时多年并且耗资巨大;或是药物在投入临床后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增多告停。现认为,如果采用心脏标志物对于特定患者分层,其中特定层级的患者治疗成功率会增加。而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分层排除掉大量的混杂因素,避免了“稀释效应”产生的负性结果。 例如,通过冠状动脉的钙化数字评分系统与冠心病患者的基因谱或蛋白质谱相关联,结合特异性的心脏标志物如高敏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和B型钠尿肽等指标,可评估冠心病风险和动态变化[8]。对临床医师而言,点击任意临床表型能同时找到与之相关的基因或蛋白信息,并通过这种方式指出疾病分子机制,治疗敏感性,耐药性,潜在监测系统,判断预后等,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在心血管新药研发中,精准医学的应用有三项原则包括人类疾病中特异性生物数据库、靶向依赖的下游药理学及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其中需要精准监测心血管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是精准医学实施的必要因素之一,监测治疗策略的成效,预测疾病预后风险中起重要作用[9]。 生物标志物广义的概念是指分子能代表或反映生物学过程的改变。人们对心血管标志物的认识经历了60余年。1954年首先报道血清谷氨酸转移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诊断心肌梗死,到1965年特异性更高的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直至1990后年肌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体外培养 1.概述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是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内表面的一种单层扁平上皮细胞。EC极薄,厚度约为0.1~1μm,长约25~50μm,宽约10~15μm,在体内呈梭形,相邻细胞之间借少量粘合质彼此嵌合,细胞长轴与血流方向平行。其超微结构特点是在胞质中含有的特殊颗粒,称Weibel-palade小体(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的缝隙相连。EC除了能保持血管壁内表面的光滑和通透性外,还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维持正常的血液流动性,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细胞生长,改变脂质代谢,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调节血管张力和选择性通透性以及免疫调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EC功能的异常,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扩散,免疫疾病都有密切关系。体外培养中的EC形态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长满后呈接触抑制现象。 2.培养方法EC生长在血管内表面,由于其所处的独特位置不利于观察和研究,所以体外培养EC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已有多种种属(人、牛、猪、兔、大鼠等),多种组织(脐带动脉、静脉、肺动脉、主动脉、脑毛细血管、心脏毛细血管等)的EC能在体外培养成功。人们将培养器皿预先用明胶或纤连蛋白或胶原等粘附蛋白包被后,形成人工的EC下基质层,可促进EC的粘附与生长。 2.1 方法原理用酶消化法,酶消化+机械刮脱法或单纯刮脱法将EC分离下来,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贴壁并长成致密单层。 2.2 介绍几种主要EC的分离 2.2.1 酶消化法大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 2.2.1.1 人脐带动、静脉(或其它大血管) a.在37℃水浴中,预热培养用的所有无菌溶液,备用。 b.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分娩后新鲜的婴儿脐带(25cm左右,不超过6h),选择无夹痕、无扭曲、无凝血阻塞的部分,放入含有100 U/ml的青霉素和100 μg/ml链霉素的D-Hanks液中,在脐静脉或脐动脉的两端插入磨平的注射器针头用丝线扎紧,用注射器从一端注入D-Hanks液冲洗血管,直到流出的液体无血迹。

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 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产品说明: 为使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研发的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注意事项: 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其他相关小鼠原代细胞: 小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小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内皮细胞 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小鼠骨细胞 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小鼠滑膜细胞 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骼肌细胞 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表皮细胞 小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 小鼠肺大静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破骨细胞 小鼠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皮肤肥大细胞 小鼠肺大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前脂肪细胞

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2009年第36卷第6期中国肿瘤临床?353? ?综述。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l: 摘要经典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主要包括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血管发生(vaseulogenesis)、均依赖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的增殖、迁移、黏附而形成管腔。CECs不仅与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播散有关,还可能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点和反映疗效的标志物。循环内皮细胞膜上可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在从幼稚到成熟及活化过程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不同阶段细胞表达的表面分子有所不同。各表面分子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可靠的分子标志物量化CECs尤其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activatedcirculatingvascularendothelialcells。aCECs),来判定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且已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要。 本文就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做一综述。 关键词血管生成血管发生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 doi:10.3969/j.issn.1000-8179.2009.06.014 RecentProgressinClassification.MarkersandFunctionofTumor-related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 XUWenjing,LIKai Correspondingauthor:LIKai,E-mail:likai5@medmail.com.cn DepartmentofThoracicOncology,CancerInstituteandHospitalof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300060,China Grantsupport:WUJieping’sFoundationSpecialforClinicalResearch(No.04101002) AbstractTwomajorprocessesbywhichtumorbloodvesselsaredevelopedandremodeledarebasedontheproliferation,migration,andadhesionofcirculatingendothelialcalls(CECs).CECsthereforecontributetotumorneovasculogenesisandpossiblytotheprogressionandmetastasisoftumors.CECsarepossibletar-gets forantiangiogenictherapyandpredictorsoftreatmentefficacy.Inthisreview。wediscusstheclassifica-tion.markersandfunctionoftumor-relatedCECs. KeywordsAngiogenesis;Vasculogenesis;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 Endothelialprogenitorcalls(EPCs) 外周血巾的血管内皮细胞称为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包括源于现有血管壁的成熟内皮细胞和源于骨髓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成熟CECs由正常组织血管的内皮细胞经肿瘤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凶子激活后进入循环中形成,转变为“活化内皮细胞”(activatedcirculatingvascularendotheliMcells,aCECs),脱落到皿中并迁移到肿瘤部位,参与形成新生血管。另一部分CECs从EPCs分化而来,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活化的不同阶段,表达不同标志。aCECs是形成新生血管的主要成分,在肿瘤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故了解其特异标志,以监测血管内皮细胞水平可能有助于反映新生血管生成状态及预测抗血管生成疗效,已成为临床之亟需。 1成熟CECs标志物 ‘成熟CECs呈CD45、CD3、CD4、CDl4、CDllh、CDll7、CDl33等阴性表达和CDl46、CDl05、CD31、CD34、CDl44、CD54、CDl06、vWF、CD62E、VEG--FR一2等阳性表达¨-s]。其中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aCECs)呈CD45一、CDl46+、CD54+、CD62E+、CDl05+或CDl06+等表达¨’4】。 1.1共有标志 1.1.1CDl46又名P1H12、S—Endo一1,是粘附分子,表达于所有【ffL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脐血前体细胞和内皮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f5J】。尽管其无特异性,但可与CD31等阳性表达及泛白细胞标志物、造血干细胞标志物等阴性 ?本文课题受吴阶平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资助(编号:04101002)通讯作者:李凯likai5@medmail.corn.cn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产品说明: 为使客户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研发的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注意事项: 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客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客户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客户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Mouse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 组织来源:小鼠正常淋巴组织(小鼠品系客户可以指定,常规我们一般用C57)产品规格:5×105cells / 25cm2培养瓶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简介: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主要功能: 1) 调节体液、蛋白和组织压力平衡 2) 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与主要病生理变化: 1) 囊肿型淋巴管瘤 2) 淋巴管炎 3) 淋巴结核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范婧尧聂绍平 基金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重点项目(Z14110700251401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714100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以及梗死的病例现象,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ACS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1]。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体系,对ACS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生物标志物在ACS病人的诊断、预后检测及危险分层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证明的最早的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是谷草转氨酶,Ladue报道[2]在心肌梗死几小时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超过参考值范围,随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经历了从谷草转氨酶到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到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的发展过程,近来又有很大发展。除了对传统血浆蛋白的检测,还包括了对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等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与研究。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作一简要综述。 1、肌钙蛋白与高敏肌钙蛋白 1.1 研究背景 肌钙蛋白由3个亚单位组成,原肌凝蛋白亚单位(Troponin T, TnT)、肌动球蛋白-ATP酶抑制亚单位(Troponin I, TnI)以及与钙结合的亚单位(Troponin C, TnC)。TnT和TnI同时存在于心脏和骨骼肌。心脏特异TnT(Cardiac troponin T, cTnT)及心脏特异TnI(Cardiac troponin I, cTnI)对心肌损伤表现出高敏感性和特异性[3,4]。心脏肌钙蛋白复合体位于收缩单位细肌丝上,在调节心脏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4]。在急性心肌损伤时,cTnT及cTnI作为完整蛋白质及降解产物从坏死心肌组织中释放入血,可定性并定量的衡量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作为心肌受损的生物学治疗,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007年国际心脏病学术组织对心肌梗死进行了重新定义,建议使用cTn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诊断指标之一,并以cTn第99百分位值及其动态变化作为主要判断

毛细血管(二)

毛细血管(二) 毛细血管(capillary)是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它们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图8-8)。各器官和组织内毛细血管网的疏密程度差别很大,代谢旺盛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骼肌、心肌、肺、肾和许多腺体,毛细血管网很密;代高血压较低的组织如骨、肌腱和韧带等,毛细血管网则较稀疏。 图8-8 人胃粘膜血管铸型扫描电镜像示毛细血管网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 毛细血管管径一般为6~8μm,血窦较大,直径右达40μm。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细的毛细血管横切面由一个内皮细胞围成,较粗的毛细血管由2~3个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基膜外有少许结缔组织。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细胞突起紧贴在内皮细胞基底面,称为周细胞(pericyte)(图8-9,8-10)。周细胞的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们主要起机械性支持作用;也有人认为它们是未分化的细胞,在血管生长或再生时可分化为平滑肌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图8-9 毛细血管扫描电镜像示周细胞 P 周细胞胞体 1、2周细胞突起

图8-10 毛细血管电镜像 左图连续毛细血管,中图有孔毛细血管,右图毛细血管扫描电镜像示内皮孔 E 内皮细胞,P周细胞,↑内皮细胞孔 (二)毛细血管的分类 光镜下观察,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毛细血管结构相似,但在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等的结构特点,可以将毛细血管分为三型。 1.连续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的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甚薄,含吞饮小泡较少(图8-10)。 2.有孔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的特点是,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图8-10)。许多器官的毛细血管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厚4~6nm,较一般的细胞膜薄。内皮细胞基底面有连续的基板。此型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肾血管球的内皮细胞的孔没有隔膜。 3.血窦血窦(sinusoid)或称窦状毛细血管(sinusoid capillary),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血窦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故又称不连续毛细血管(discontinuous capillary)。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常有较大差别,某些内分泌腺的血窦,内皮细胞有孔,有连续的基板;有些器官如肝的血窦,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隙较宽,基板不连续或不存在。脾血窦又不同于一般血窦,其内皮细胞呈杆状,细胞间的间隙也较大。 (三)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 毛细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很大,体重60kg的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m2。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并与周围的细胞相距很近,这些特点是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利条件。 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能力称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毛细血管结构与通透性关系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的孔能透过液体和大分子物质,吞饮小泡能输送液体,细胞间隙则因间隙宽度和细胞连接紧密程度的差别,其通透性有所不同。基板能透过较小的分子,但能阻挡一些大分子物质。另外一些物质,如O2、CO2和脂溶性物质等,可直接透过内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综述了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的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VEC功能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VEC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策略。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心血管疾病 现已证明VEC除了完成血液和组织液的代谢交换以外,还是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1】,可以产生和分泌十余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血液的正常状态和动态平衡等作用,并通过其屏障和分泌功能,影响着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VEC功能紊乱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AS)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血管内皮细胞功能【2】 VEC的功能极其重要和复杂。1维持血管内膜的光滑,防止血小板及白细胞粘附,防止有害物质侵入血管壁。2具有半透膜的作用,维持血液、组织液中物质的交换。3合成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PGI2,,内皮素(ET)等,调节血管张力,维持正常血压。4合成致栓及抗栓物质,维持其动态平衡,如肝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等。5 合成胶

原基底膜及血管平滑肌保护层。6合成血管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EC)。7影响血管壁对脂蛋白等物质的代谢。 2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标志物质【3~5】 2.1 一氧化氮(NO)。NO由血管EC释放,EC以L一精氨酸和分子氧作为底物,在NO合酶作用下生成NO 继之进入邻近的平滑肌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分解GTP使c—GMP增加,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NO还有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3.5】。基础状态下,EC作为血藏感受器,转化血液切变力的机械信号为化学剌激,促使NO释放,维持血管张力和血流量相对恒定。乙酰胆碱、5_羟色胺、P物质,缓激肽、凝血酶、腺苷、TXA2、组胺{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以及内毒素,都能促使NO释放。 2.2 PGI2。EC通过环氧化酶及前列环素合成酶途径代谢花生四烯酸产生PGI2,再通过第二信使cAMP发挥生物学效应。凝血酶、缓激肽、组胺,腺苷、高密度脂蛋白、TXA2、白三烯、血小板生长因子、组织缺氧和血流动力学应激等,促使EC释放PGI2。PGI2和NO 协同扩张血管,防止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5】。 2.3ET1988年Yanagisawa【6】从猪主动脉EC中分离提纯出21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称内皮素。ET 受体中B型主要分布在EC,激活后可使EC释放NO、PGI2,但其舒血管效应常被A型受体兴奋所致平滑肌细胞强烈而持久的收缩所掩盖。有实验表明,给大鼠持续滴注ET1 后血液浓缩,微动脉和微静脉收缩,微循环血流量减少,血栓形成;

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产品说明: 为使客户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研发的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注意事项: 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客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客户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客户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Mouse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组织来源:小鼠冠状动脉 产品规格:5×105cells/25cm2培养瓶 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简介: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离自正常小鼠冠状动脉组织,呈单层扁平分布。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接口。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至最少的微血管。 本公司生产的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采用混合酶消化获得,细胞总量约为 5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 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 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 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其他villin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间皮瘤也经常为villin阴性表达,因此在一些情况下Villin还可以作为鉴别间皮瘤和腺癌使用抗体的一种。 但是也有一些非胃肠道来源的肿瘤可表达villin,如子宫内膜样腺癌、卵巢粘液性癌、肾细胞癌和小部分肺癌。也有一些专家报道Villin在部分宫颈内膜腺癌病例中表达。 肝癌的诊断: Vill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显示出毛细胆管结构,因此它也可能在表达部分肝癌的管状结构上很有用。多克隆CEA是用于此目的的第一种试剂,而且CD10 (CALLA)在表达肝癌的该结构上也非常有用。多克隆CEA、villin和CD10 (CALLA)在肝癌病例上的表达,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冲突,因此如果怀疑肝癌的可能性,建议将这三种抗体共同使用以协助疑难病例的诊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