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科技能考核标准

针灸科技能考核标准

针灸科技能考核标准
针灸科技能考核标准

第6章针灸科技能

6.1 毫针刺法

【适应症】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的常见病。

【禁忌症】自发性出血、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及孕妇腰骶腹部均禁针。【器械】毫针、消毒棉球、镊子等。

【操作方法及步骤】

一、针刺前的准备

(一)针具的选择

1、现临床多用不锈钢制成的针具,应按有关要求仔细检查针具的质量。

2、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胖瘦、针刺的部位和不同疾病等因素,而选择适宜的针具。

(1)男性、体壮、形胖,皮厚肉丰之处和针刺宜深的腧穴,且病变部位较深者——稍粗、较长的毫针;

(2)女性、体弱、形瘦,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且病变部位较浅者——较短、较细的毫针。

临床上选针时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的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出皮肤上少许为宜。

(二)体位的选择

体位选择的原则——1、便于医者能正确取穴,针刺施术;

2、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

3、尽量选用一种体位,使所选取的穴位都能操作治疗。

4、凡体质虚弱、年老.精神过度紧张和初诊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卧位。在针刺和留针过程中应嘱患者切不可移动体位。临床常用的体位基本上有两种,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

(三)消毒

针刺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消毒包括针具器械消毒、医者手指和施术部位的消毒。

1、针具器械的消毒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列1种方法,其中以高压蒸气消毒法为佳,已被广泛采用。

(1)高压消毒: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或装在试管、针盒里,放在密闭的高压消毒锅内,一般在1.2kg/㎝2的压力,120℃高温下保持15min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2)煮沸消毒:将毫针等应用器械放置清水中,加热待沸腾后,再煮10~15min。

(3)药物消毒:将针具放在75%的乙醇内浸泡30min,取出擦干使用。直接与毫针接触的针盘、镊子等也应该进行消毒,已消毒的毫针必须放在消毒的针盘内。此外,对某些疾病宜采用一次性针具。

2、医者手指消毒医者的手在针刺前,须先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75%乙醇棉球,或0.5%的碘伏(碘一聚醇醚溶液)棉球涂擦,然后方可持针施术。

3、施术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上,用75%的乙醇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拭擦即可,擦时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拭擦。采用三棱针放血时,最好先用2%碘酒涂擦局部皮肤,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消毒之处须避免接触污物,以防重新污染。

二、刺法

(一)进针法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

“刺手”——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

“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临床常用的进针法有:

1、单手进针法——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其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透皮肤。挟持针柄、挟持针身进针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端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二指挟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4)舒张进针法: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管针进针法

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人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图5—17)。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二)行针

1、基本手法

(1) 提插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

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 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做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

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2、辅助手法

(1)循法

(2)刮柄法

(3)弹柄法

(4)搓柄法

(5)摇柄法

(6)震颤法

出针方法;在行针施术或留针后即可出针。出针时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防出血。若用徐疾、开阖补泻时,则应按各自的具体操作要求,将针起出。出针后病人应休息片刻方可活动,医者应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注恿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二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对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囱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宣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体检时,可见患侧胸部肋间隙变宽,叩诊呈过清音,气管向健侧移位,听诊时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火。X线胸部透视,可见肺组织受压情况等而可确诊,对此症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

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的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考核标准】lO分

1、根据病情,辨证选穴…O.5分(对病情不熟悉得0.25分:不了解得O分)。

2、针具准备…1分(不完善得0.5分;未准备得0分)。

3、穴位定位…1分(不准确得0.5分;错误得0分)。

4、针具选择…0.5分(选用无锈蚀弯曲、无起钩的针灸针得O.5分;选用不合格针得O 分)。

5、选择正确体位得O.5分;体位不当得0.25分。

6、穴位区域,医生持针的手指应消毒,消毒合格得0.5分;仅消毒患者穴位区的皮肤,持针之手未消毒得0.25分:穴位未消毒得0分。

7、进针…1.5分(基本无痛,注意进针的角度、方向、深度得1.5分;方向不准确得1.2分;深浅不当得1分;重要脏器区域穴位不当得O.5分)。

8、行针…1.5分(运用手法,以得气为度得1.5分;运针而无针感得l_0分:未问针感,未观察患者反应得O.5分)。

9、出针…0.5分(基本无痛,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得0.5分:无压迫而出血得0分)。

10、针刺过程异常情况处理及时得当得1.5分;处理不当得0.5分;未处理得O分。

6.2头针刺法

【适应症】1、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

2、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

3、针刺麻醉。

【禁忌症】

l、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一般一周内禁针刺)。

2、高血压危象。

3、合并严重心力衰竭者。

4、颅脑手术(去骨瓣)后的部位、囟门未闭之处,不能直接针刺。

【器械】毫针、消毒棉球、镊子等。

【操作方法及步骤】

1、体位:明确诊断,选定刺激区,取得病员合作后,让病员采取坐位或卧位,分开头发,常规消毒,选用28—30号,1.5—2.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2、快速进针: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然后沿刺激区快速推进(不捻转)到相应的深(长)度(或用捻转法进针)。

3、快速捻转:术者肩、肘、腕关节、拇指圈定,食指呈屈指状,用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捏住针柄,然后以食指指掌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来回快速旋转200次/分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约0.5—1分钟,然后留针20一30分钟,再重复捻转,用同样的方法再捻转两次,即可起针。快速运针患者的针感较强,有些病例可提高疗效,捻转时或留针时,家属协助患者(或患者自己)活动肢体,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疗效。一般3—5分钟刺激后,部分患者在病变部位(患肢或内脏)会出现热、麻、胀、凉、抽动等感应,这种病人的疗效常比较好。也可用电针代替手捻针进行治疗。

4、起针方法: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缓出针,起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注意事项】

1、头部因长有头发,须做到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毫针推进时术者手下如有抵抗感,或患者觉疼痛时,应停止进针,将针往后退,然后改变角度再进针。

3、由于头针的刺激较强,刺激时间较长,术者须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防晕针。

4、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凡并发有高热、心力衰竭等症时,不宜立即采用头针治疗。

【考核标准】10分

1、明确适应症、禁忌症,得1分。

2、检查毫针的质量,包括针尖、针身、针根、针柄,得O.5分。

3、选择正确的体位,得1分:体位不当,得O.5分:出现晕针,得0分;定位不准,得0.5分;明显错误,得O分。

4、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刺激点,定位准确,得2分。

5、穴位皮肤、医生手指消毒,得1分;消毒不严格,得0.5分;未消毒,得O分。

6、进针要求基本无痛,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与深度,得1.5分;方向错误,得0.5分。

7、行针与留针:掌握头针的快速捻转法,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施予电针,以及留针的时间,患者有针感,得2分。

8、出针:要求无疼痛,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得0.5分;出血未压迫,得0分。

9、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进针时有抵抗感,患者觉疼痛等,应停止进针,将针后退,改变方向、角度,再进针,得O.5分。

6.3电针治疗法

【适应症】1、各种痛症、瘫症、痿症。

2、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

3、癫狂。

4、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

5、针刺麻醉。

【器械】毫针、电针仪、消毒棉球、镊子。

【操作方法及步骤】

l、配穴处方:与毫针刺法治疗大致相同。但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1一3对穴位(即是用1—3对导线)为宜,不可过多,过多则会刺激太强,患者不易接受。

2、电针方法:针刺穴位有了治疗所需的“得气”感应后(神志失常、感觉麻木、小儿患者例外),将输出电位器调至“O”度,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有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接两支针柄),然后拨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5—20分钟左右,针刺麻醉可持续更长时间。如感觉减轻,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后再行通电。如果病情只需用一个穴位,可把一根导线接在针柄上,另一根导线接在一块约25厘米大小的薄铝板上,外包几层湿纱布,平放在离针稍远的皮肤上,用带子固定。这样,针刺部位的电刺激感应很明显,作用较集中,而铝板部位因电流分散,感应微弱,作用很小。

3、电流的刺激强度:当电流达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如电流强度再稍增加,患者会突然产生刺痛感。能引起疼痛感觉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的“痛阈”。脉冲电流的“痛阈”强度因人而异,在各种病态情况下差异也较大。一般情况下,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治疗最适宜的刺激强度。但此区间范围较窄,须仔细调节,超过“痛阈”以上电流强度,患者不易接受,应以病人能耐受的强度为宜。

【禁忌症】

严重器质性病变。

[注意事项]

l、电针仪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良好,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修后再用。干电池使用过一段时间,如电流输出微弱,就需换新电池。

2、电针仪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一毫安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直流电或脉冲直流电有电解作用,容易引起断针和灼伤组织,不能作电针仪的输出电流。

3、调节电流量时,应从小到人,切勿突然增强,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

4、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过大,以免发生意外。孕妇慎用。

5、温针灸用过的毫针,针柄表面因氧化而不导电;有的毫针枘是用铝丝绕制而成,并经氧化处理镀成金黄色,氧化铝绝缘不导电。以上两种毫针应将电针仪输出线夹持在针体上。

【考核标准】10分

1、明确适应症,禁忌证…1分(不熟悉适应症0.5分:不了解禁忌症10分)。

2、检查毫针的质量…0.5分(包括针尖、针身针柄、针根得0.5分:选用锈蚀、弯曲针0分)。

3、选择正确的体位…1分(根据具体病情选用正确体位1分:体位不当O.5分)。

4、穴位定位…2分(定位准确2分:不准确1分:错误0分)。

5、消毒…1分(范围、顺序正确、熟练1分;范围、顺序正确但不熟练0.5分;范围、顺序错误、不熟练0分)。

6、进针…1·5分(快速、无痛,深度、方向、角度正确1.5分:进针疼痛,方向、深度、角度正确1分;疼痛、方向、角度、深度不准确0.5分:进针点超出消毒范围0分)。

7、行针与留针…1分(行针得气,留针时间适当1分;不得气0分)。

8、刺激量…1.5分(波型、频率选用适当,电流量由小到大1.5分:频率、波型不适当1分:电流强度未由“0”开始0分)。

9、出针…O·5分(先关电针仪再解除电线,拔针时压迫针孔防出血0.5分;未关机而拔针0分)。

6.4三棱针疗法

【适应症】各种实症、热症、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禁忌症】各种虚症、严重心力衰竭、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白血病。

【操作方法及步骤】

l、施针前在局部皮肤用2%碘酒的棉球进行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

2、针刺方法分为点刺法、散刺法、泻血法三种:

(1)点刺法:此法多用于指趾未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常规消毒。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对准已消毒的部位或穴位,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2)散刺法: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

(3)泻血法(刺络法):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

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0.5一1分深左右),即将针迅速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

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毫

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有再刺入5毫米左右深,将

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挑刺法常用于治疗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注意事项】l、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点刺、散刺时,手法宜轻、宜浅、宜快,泻血法一般出血不宜过多,注意切勿刺伤深部大血管。

3、虚证、妇女产后及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考核标准】10分

1、针前掌握适应症…2分(适应症准确2分;不对症O分)。

2、刺激量…2分(根据病情选用刺激量适当2分;刺激过强得1分;病人出现晕针O分)。

3、刺激法…2分(掌握点刺、散刺、泻血刺法2分;不熟悉1分)。

4、消毒…2分(范围、顺序正确、熟练2分;范围、顺序正确但不熟练1分;范围、顺序错误、不熟练O分)。

5、术中无菌观念…2分(无菌观念强2分;一般1分;差0分)。

6.5穴位注射法

【适应症】

1、运动系统疾病:痹症、腰腿痛、扭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症。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

5、心血管疾病:心悸、心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胆石症、胆道感染、麻疹、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疾病:阴挺、催产。

9、儿科疾病:小儿肺炎、小儿腹泻。

lO、用于外科手术、五官科手术的麻醉。

【禁忌症】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穴。

【器械】五号注射器及针头一付、注射药物、消毒棉球、镊子。

【操作方法及步骤】

1、器械:l、

2、5、10、20毫升注射器,一般穴位用牙科五号针头或一般七号针头,或5—6号半针头,深部穴位可用9号长针头。

2、选穴处方:根据病情选择有效主治穴位。选穴须精炼,一般以2—4穴(针)为宜。并宜选择肌肉较丰满处的穴位,也可选择阿是穴,或检查时触到的结节、条索状等阳性反应点。

3、注射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过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l/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O.3—0.5毫升:耳穴可注射0.1毫升;四肢部可注射l一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如用5—10%葡萄糖液可注入10一20毫升。

4、操作:首先使病人取舒适的体位,用经过严密消毒的所需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好药液,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液注入。注入的速度可根据治疗的需要,实热证,注入宜速:虚寒症,注入宜缓。

【注恿事项】

l、必须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药物的质量、有效期、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先作皮试。若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2、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物也必须控制剂量,注射宜缓慢。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3、药液不宜注入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一般药物不能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胸腔、腹膜腔。如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等反应;如误入脊髓腔,会损害脊髓。

4、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不宜用水针。年老体弱者,选穴须少,药剂量须酌减。

5、注射器、针头、注射的部位消毒必须严格。注射器如有漏气,针头有钩毛者,均不能用。

6,须注意预防晕针,弯针,折针,如果发生晕针等情况,处理方法同毫针刺法。

【考核标准】10分

l、掌握适应症、禁忌症…2分(掌握病情、禁忌症2分;不熟悉1分;不了解0分)。

2、药物选择…2分(药物对症2分;基本对症1分;不对症0分)。

3、消毒…2分(范围、顺序正确、熟练2分;范围、顺序正确但不熟练1分;范围、顺序错误、不熟练0分)。

4、部位选择…2分(穴位定位正确、明确禁忌部位、进针深度2分;不熟悉1分;违反药物禁忌、或误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内、于禁针部位进针0分)。

5、操作…2分(明确进针部位、进针深度、回抽无血2分;无回抽1分:部位错误O分)。

6.6拔火罐法

【适应症】

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

腹痛、胃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目赤肿痛、

毒蚊咬伤及丹毒、红丝疗、疮疡初起未溃时。

【禁忌症】1、高热、抽搐、痉挛。

2、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

3、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多毛处。

4、孕妇腰骶部及腹部。

【器械】火罐(竹罐或玻璃罐)、棉球、95%酒精、止血钳、火柴。

【操作方法及步骤】

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使火在罐内旋转1—3圈(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

可吸附在皮肤上。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

起罐时,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考核标准】10分

l、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2分(详细了解2分;不熟悉1分;不了解0分)。

2、体位及部位…1分(体位适当、部位选择准确1分;体位适当、部位选择不当0分)。

3、选罐…1分(选择火罐大小、数量准确1分:不准O分)。

4、点火…2分(酒精棉球干湿适中、不烧热火罐口2分;罐吸不牢1分:烧热火罐口导致烫伤皮肤0分)。

5、留罐时间…2分(根据病情、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操作时必须迅速,部位留罐时间适当2分:不当导致起水泡O分)。

6、起罐…1分(顺序正确1分;不正确0分)。

7、异常情况处理…1分(处理正确1分;处理不合适或未处理0分)。

6.7艾灸法

【适应症】

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哮喘等虚证、阴证、寒证。用于多种皮肤病及胎位不正等。

【禁忌症】l、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均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器械】艾条或艾绒、火柴。

【操作方法及步骤】

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

艾条灸的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l、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感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和防止烫伤。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旋转施灸。雀啄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人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

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此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值得推广。

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1) 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①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②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土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约如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①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②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③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④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注意事项】

施灸治病,除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施灸的先后顺序:《千金要方》:“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炷是先小而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

2、施灸的补泻方法:对艾灸的补泻,《灵枢·背俞》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支,须其火灭也”。这是古人对施灸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腧穴性能,酌情运用。

【考核标准】10分

l、物品准备充分得1分;不完备得0.5分;未准备得O分。

2、选准穴位、体位得2;体位不当得O.5分;定位不准得0分。

3、按要求方法施灸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得4分。非直接灸出现烫伤得0.5分;灸法与施灸部位不符合得0.5分(如面部不能直接灸);灸法错得0分。

4、艾灸时无艾绒脱落2分,出现烧毁衣物者得0分。

5、艾灸时观察患者表情,防止意外得1分;未询问得0.5分。

6. 8皮肤针法

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

目的的方法,叫皮肤针法。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是以多支短针组成,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皮肤针法源于古代的“半刺”、“毛刺”、“扬刺”等刺法。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皮肤针,具有刺激面广、刺激量均匀、使用简便等优点。

(一)操作方法

1.叩刺部位

皮肤针的叩刺部位,一般可分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3种。

(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各经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穴位叩刺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

(3)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2.刺激强度与疗程

刺激的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3种。

(1)轻刺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

(2)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

(3)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

叩刺治疗,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

3.操作

(1)叩刺针具和叩刺部位用75%酒精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刺激强度。

(2)滚刺是指用特制的滚刺筒,经75%酒精消毒后,手持筒柄,将针筒在皮肤上来回滚动,使刺激范围成为一狭长的面,或扩展成一片广泛的区域。

(二)适应范围

皮肤针的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三)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毛钩,针面是否平齐,滚刺筒转动是否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疼痛。

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

4.叩刺局部和穴位,若手法重而出血者,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防止感染。

5.滚刺筒不要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或出血。

常用穴位

头面部——神庭、百会、印堂、人中、承浆、四白、太阳、颊车、风府、风池、听宫、翳风

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内关、列缺、合谷、后溪、十宣(井穴)

下肢——环跳、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丰隆、光明、绝骨、三阴交、足临泣、太冲、太溪、照海、申脉、公孙

胸腹部——膻中、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归来

背腰部——大椎、天宗、风门、脏腑背俞穴

常用穴位

头面部——神庭、百会、印堂、人中、承浆、四白、太阳、颊车、风府、风池、听宫、翳风

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内关、列缺、合谷、后溪、十宣(井穴)

下肢——环跳、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丰隆、光明、绝骨、三阴交、

足临泣、太冲、太溪、照海、申脉、公孙

胸腹部——膻中、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归来

背腰部——大椎、天宗、风门、脏腑背俞穴

针灸科技能考核标准

毫针刺法

【考核标准】lO分

1、根据病情,辨证选穴…O.5分(对病情不熟悉得0.25分:不了解得O分)。

2、针具准备…1分(不完善得0.5分;未准备得0分)。

3、穴位定位…1分(不准确得0.5分;错误得0分)。

4、针具选择…0.5分(选用无锈蚀弯曲、无起钩的针灸针得O.5分;选用不合格针得O 分)。

5、选择正确体位得O.5分;体位不当得0.25分。

6、穴位区域,医生持针的手指应消毒,消毒合格得0.5分;仅消毒患者穴位区的皮肤,持针之手未消毒得0.25分:穴位未消毒得0分。

7、进针…1.5分(基本无痛,注意进针的角度、方向、深度得1.5分;方向不准确得1.2分;深浅不当得1分;重要脏器区域穴位不当得O.5分)。

8、行针…1.5分(运用手法,以得气为度得1.5分;运针而无针感得l_0分:未问针感,未观察患者反应得O.5分)。

9、出针…0.5分(基本无痛,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得0.5分:无压迫而出血得0分)。

10、针刺过程异常情况处理及时得当得1.5分;处理不当得0.5分;未处理得O分。

头针刺法

【考核标准】10分

中医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一)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病例:1床,某某,男性,45岁,诊断:腰痛(风寒湿型);医嘱:拔罐(腰背部)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法 (一)目的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3、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二)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病例:1床,某某,女性,20岁,诊断:呕吐(寒邪犯胃);医嘱:穴位按摩,选穴:合谷、内关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穴位按摩法 (一)目的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三)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病例:1床,某某,男性,30岁,诊断:中暑;医嘱:刮痧;刮治部位:背部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刮痧法 (一)目的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禁忌证 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三)注意事项 1 、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医疗技能考核标准

一,病历采集(标准) 20分 1,问诊的方法、主诉、病史采集 问诊重点突出、准确, 主诉三要素明确(时间、部位、性质) 一,现病史,二,既往史, 三,全身情况等 5分 2,口腔检查准备 一,医患体位正确,二无菌观念强, 三爱伤观念强 2分 ** 3,诊断及鉴别诊断 ①运用现病史, 体征检查及正确选用辅助检查经过综合分析, 作出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五分 4,治疗设计包括常用处方 正确医嘱基本无误 &nb sp; 4分 5,病历书写 格式规范,用语合理,文字通顺,条理性强,书写工整,标点符号正确 4分 值得强调的是今年考试

此项内容可能有所变动 表格形似填写的可能性较大 值得注意 具体表格见下图: 2008年口腔实践技能考试——检查表 口腔检查表使用说明 正面 1.表格各项不能有空白,末检查及阳性体证者(/)表示 2.1)缺失牙或末萌牙者(-)表示 2)龋齿者用1.2.3.4.5表示 3)完好充填体者(F)表示 4)不良充填体者(X)表示 5)非龋性牙体缺损者(D)表示 6)全冠者(C)表示 7)瘘管者(O)表示 3.松动度:0度Ⅰ度Ⅱ度Ⅲ度 叩痛:(-)无疼痛(±)感觉不明确或酸痛(+)轻度疼痛(++)疼痛介于 + —+++ 之间(+++)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 扪痛:无0 有1表示 牙石:无0 有1表示 背面 4.口腔其他情况可用V表示 异常用牙位表示 1)口腔颌面部 2)口腔软组织

3)义齿修复 a.无 b.有 4)发育异常 5)阻生齿 6)其他 口腔检查表1_5度龋指的是: 第一度为釉质龋,破坏在釉质内,色黑浸状、白垩状;形表面缺损,卡住探针;质松软、粗糙 第二度为牙本质浅龋,洞底在牙骨质浅层; 第三度为牙本质深龋,洞底在牙本质深层,但未引起牙髓及根尖病第四度为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或已穿髓,牙髓已感染或坏死; 第五度为残根以及牙冠全部或绝大部分破坏,非龋所致的残根不包括在内。 这是2008年使用的! 2009年的待定: 二,无菌操作(洗手及口腔粘膜消毒) 1,洗手 1分钟 1分 双手肥皂揉搓 0﹒3分 吸收前需剪指甲,清楚甲垢,①掌心②交叉掌心③掌心对手背④手尖⑤手尖对手掌⑥大拇指虎口⑦手腕

中医八项护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 一、耳针法(耳穴埋豆) (一)、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二)、禁忌证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二、艾条灸法 (一)、目标 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三、拔火罐法 (一)、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评分标准)中医操作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简述舌诊的方法。(30分) (1)光线:正对光源,充足的自然光(5分) (2)姿势:常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自然伸舌,充分暴露(5分) (3)顺序:先观察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再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舌色)、胖瘦、老嫩(舌形)、动态(舌态)等;部位从舌尖看到舌根(15分) (4)饮食或药物:某些食物和药物可以使舌象发生变化,应注意鉴别。 (5分) 二、简述合谷的定位、主治病症和操作方法。(50分) 1、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10分)2主治病症: 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10分)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10分) 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10分) 3、操作: 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10分)三、简述晕厥的选穴和治疗方法。(20分) 1、选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10分) 2、治法:苏厥醒神(10分) 考核时间:年月曰考核者签名:

考核时间:年 月曰 考核者签名: 一、 .简述脉诊的操作方法。(40分) 1、 诊寸口脉时,中指先定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食指关前定寸,无名 指关后定尺,指端齐平,用指目诊脉(10分) 2、 浮取(轻取、举法)、中取、沉取(重取、按法)(10分) 3、 运用中指的指力时,三指沿脉管向左右和轴向上下挪移推寻,辨别脉 象形态特征(10分) 4、 先总按(三指同时用力),后分别了解寸、关、尺脉的脉象(5分) 5、 小儿诊脉可用一指定三关”(5分) 二、 简述水沟的定位、主治病症和操作方法。(30分) 1、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5分) 2、 主治: ① 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 一( 5 分) ② 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5分) ③ 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 5分) ④ 闪挫腰痛(5分) 3、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5分) 三、 简述晕针的处理方法。(30分) 1、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7分) 2、 让患者仰卧,头部放低, (7分) 3、 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 足三里,涌泉等穴,即可恢复。 4、 更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科室: 姓名: 得分: 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轻者即可恢复 指掐针刺水沟,素醪,内关,合谷,太冲, (9 分)

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一、考核项目 1、专业项目:视唱、声乐、钢琴、舞蹈、手工制作、简笔画、玩教具制作。 2、其它项目:说课、朗读与演讲(讲故事)、课件制作、实践活动(含演出或表演实践、作品展、社会实践等内容)。 二、考核标准 (一)视唱考核办法 1.具体操作方法: ①测试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 ②每人在规定的试卷中抽取,唱一条简谱视唱和一条五线谱视唱; ③抽到试卷后,准备两分钟时间,前一考生唱完之后,下一同学立即视唱,依次进行; ④单音、节奏、音乐短句的模唱; ⑤要求节奏准确,富有表情,根据学生视唱的连贯程度进行测评。 2.评分标准

①优秀80—90分; ②良好70—79分; ③及格60—69分; ④不及格59分以下; (二)声乐考核办法 1.考核标准 ①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 ②以自然声区为基础,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声自如。 ③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歌唱,基本做到咬字吐字准确、清楚。 ④严格按照作品要求进行演唱,音准、节奏要准确。 ⑤在演唱本年级的作品时,要注意理解、分析歌曲,表现歌曲。 2.评分标准 ①优(85分以上)表情自然大方,速度均匀,力度准确,音准、节奏准确,歌唱姿势基本正确,基本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音色圆润、饱满、丰富自然,吐字、咬字正确。歌曲演唱完整,流畅优美,歌曲风格把握得好。 ②良(75—85)表情自然大方,速度均匀,力度准确,音准、节奏准确,歌唱姿势基本正确,初步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音色圆润、吐字、咬字正确。歌曲演唱完整,流畅,歌曲风格把握得较好。 ③合格(60—75)表情自然大方,速度均匀,力度适中,音准、节奏基本准确,歌唱姿势基本正确,初步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吐字、咬字基本正确。歌曲演唱较完整,流畅,基本把握歌曲风格。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目录 技术1 耳针法 (2) 技术2 艾条灸 (6) 技术3 拔罐法 (9) 技术4 穴位按摩法 (12) 技术5 刮痧法 (15) 技术6 湿敷法 (18) 技术7 涂药法 (20) 技术8 熏洗法 (23)

技术1 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 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中医护理技术八项操作

耳穴压豆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 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艾条灸 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针。 2、颜面部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 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穴位按摩 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刮痧法 禁忌症: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护理及注意事项 1、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湿敷法 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 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涂药法 禁忌症: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中医操作技能规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技能操作告知规程 1、艾灸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护士:马丽,您好,因为您腹胀,现在根据医嘱给您进行足三里(合谷)穴的穴位艾灸,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以前做过这个治疗吗? 病人:做过 护士:艾条燃烧时有异味,这是属于正常的。您这样睡着舒服吗?我能看一下您艾灸部位的皮肤吗?因为操作需要一点时间,请问您需要我协助您上洗手间吗? 病人:这样睡着可以,我已经上了洗手间了。 护士:(艾灸部位的皮肤完好,无破损,环境符合操作要求)我现在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一下。 操作后评估: 护士:马丽,您好,我现在已经给您做完穴位艾灸的治疗了,请问您这样躺着舒服吗?您艾灸部位的皮肤无水泡,没有烫伤。如果艾灸部位的皮肤出现小水泡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请您不用担心,床头铃我放在床旁,如您有任何不适,请随时按铃,我也会经常过来看你的,谢谢您的配合。(患者经过艾灸后,自觉症状缓解,无特殊不适,艾灸部位的皮肤无水泡,没有烫伤,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2、穴位按摩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当班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护士:马丽,您好,因为您呕吐剧烈,现遵医嘱给您合谷穴的穴位按摩,以减轻您的呕吐症状,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以前做过这个治疗吗? 病人:做过 护士:请问您这样睡着舒服吗?我能看一下您按摩部位的皮肤吗?因为操作需要一点时间,请问您需要我协助您上洗手间吗? 病人:这样睡着可以,我已经上了洗手间了。

中医八项护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 一、耳针法(耳穴埋豆) (一)、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二)、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二、艾条灸法 (一)、目标 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三、拔火罐法 (一)、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技能考核标准

一,病历采集(标准)20 分 1,问诊的方法、主诉、病史采集问诊重点突出、准确,主诉三要素明确(时间、部位、性质) 一,现病史,二,既往史,三,全身情况等 5 分 2,口腔检查准备一,医患体位正确,二无菌观念强,三爱伤观念强 2 分** 3,诊断及鉴别诊断 ① 运用现病史,体征检查及正确选用辅助检查经过综合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和鉴别诊 断 五分 4,治疗设计包括常用处方 正确医嘱基本无误&nb sp; 4 分 5,病历书写格式规范,用语合理,文字通顺,条理性强,书写工整,标点符号正确 4 分 值得强调的是今年考试此项内容可能有所变动

表格形似填写的可能性较大 值得注意 具体表格见下图: 2008年口腔实践技能考试一一检查表 口腔检查表使用说明 正面 1?表格各项不能有空白,末检查及阳性体证者(/)表示 2.1 )缺失牙或末萌牙者(-)表示 2) 龋齿者用12345表示 3) 完好充填体者(F )表示 4) 不良充填体者(X )表示 5) 非龋性牙体缺损者(D )表示 6) 全冠者(C )表示 7) 痿管者(O )表示 3?松动度:0度I 度U 度川度 叩痛:(-)无疼痛(土)感觉不明确或酸痛 (+ )轻度疼痛 疼痛介于+ — +++之间(+++ )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 扪痛:无0有1表示 牙石:无0有1表示 背面 4.口腔其他情况可用V 表示 异常用牙位表示 1) 口腔颌面部 2) 口腔软组织(++ )

3)义齿修复a.无b.有 4)发育异常 5)阻生齿 6)其他 口腔检查表1_5度龋指的是: 第一度为釉质龋,破坏在釉质内,色黑浸状、白垩状;形表面缺损,卡住探针;质松软、粗糙 第二度为牙本质浅龋,洞底在牙骨质浅层; 第三度为牙本质深龋,洞底在牙本质深层,但未引起牙髓及根尖病 第四度为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或已穿髓,牙髓已感染或坏死;第五度为残根以及牙冠全部或绝大部分破坏,非龋所致的残根不包括在内。 这是2008年使用的! 2009年的待定: 眄!■■ I*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艾灸法操作流程图 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证的临床症状。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施灸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及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炷、凡士林、打火机、镊子、弯盘、间接灸时加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等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腧穴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选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五、施灸→腧穴上涂凡士林,点燃艾炷,灸5~7壯,必要时隔姜、附子饼。 六、观察→局部皮肤红而不起泡为度,防止艾绒掉落。 七、灸毕→镊子镊起艾炷姜片等,清洁皮肤,协助取舒适卧位, 整理用物及病床。 八、洗手后记录→实施艾灸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代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 准备用物:95%酒精棉球、石蜡油、镊子、弯盆、棉签、打火机、艾条另备姜、蒜、附子盐、酒等。艾条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距皮肤0、5~1寸,灸3~5分钟。 禁忌: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

考核者: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目标: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疼、虚寒性咳嗽等或用以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拔罐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巾2条、万花油、火罐、95%的酒精、血管钳、 打火机、小口瓶。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 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五、拔罐→检查罐口无破损后,点燃酒精棉球深入火罐中下端绕罐 1~2圈后,迅速吸附穴位不动并留罐。 六、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七、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整理用物及病床,协助穿衣。 八、洗手后记录→拔火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待注意事项。

口语技能考核标准.doc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五年制专科层次教师培养 教师口语技能考核与评价方案 一、教师口语技能基本功考核的内容 教师口语技能基本功考核的内容包括:一般交际口语技能和教师职业口语技能的考核。一般交际口语技能包括朗诵、讲故事、演讲三个内容,考核的时候,从中任意抽取一个内容考核;教师职业口语技能包括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两个部分,考核的时候,从中任意抽取其中的一个内容考核。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般交际口语技能 1.朗诵 对指定的诗歌和抒情散文朗诵篇目进行有感情的朗诵。 (1)徐志摩《再别康桥》 (2)戴望舒《雨巷》 (3)余光中《乡愁》 (4)舒婷《致橡树》 (5)叶挺《囚歌》 (6)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7)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8)陈然《我的自白书》 (9)朱自清《匆匆》九义教材第十二册 (10)郑振铎《别了,我爱的中国》 考核的时候抽签决定考核的篇目。朗诵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5分钟。 2.讲故事 故事材料由学生自行收集。每个学生准备5个故事。考核时把5个故事题目提交主考教师,教师当场指定一个故事作为考核内容。 材料要求: (1)长度在500—800字之间。

(2)内容积极健康,趣味性强,发人深思。 3.演讲 确定5个演讲题目的类别,学生从中任选3个做准备,具体题目自拟,学生自己完成演讲稿参加考核。演讲稿的长度以500—800字为宜,演讲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1)演讲稿的要求 题目:贴切、简洁、鲜明、生动. 开场白:抓住人心。 主题:集中,紧扣命题,角度要小,思想要深。 材料:议论性材料论据真实而充分,记叙性材料论富有感染性。 结束语:耐人寻味。 (2)演讲题目类别 a.环保方面 b.教师职业方面 c.学习方面 d.品德修养方面 e.社会现象方面 (二)教师职业口语技能 1.教学口语 (1)任选小学语文三——六年级课文3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包括各个教学环节教师所运用的语言),并做试讲。考核时主考教师可视学生表达情况适时打断。 (2)小学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英语各专业方向选择其学科某个知识内容。(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己学科选择完成。) (3)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2.教育口语 设想小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或行为问题——例如:娇气、懒惰、损坏公物、骄傲、不团结同学、爱打闹、乱花零钱、不遵守纪律等,运用得当的教育口语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学生抽签选定一个主题,假设问题情景,参加考核。考核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二、考核的标准和办法 (一)一般交际口语技能的考核:

员工知识、技能考核规范

员工知识/技能考核管理规范 一、目的 正确地把握员工应有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及工作效率,为员工谋求晋升、调动、奖惩的合理与公正,逐步完善公司的激励体系。 二、考核组的组成和职责 1.考核组成员由行政人事部人员及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和间接上级组成。 2.考核组成员不允许凭个人感觉进行员工考核,所有考核内容均按考核标 准执行。 三、员工知识/技能考核标准 1.通用知识:公司制度、企业文化(使命、理念、经营方针、价值观、质 量方针、质量目标、选才观、育人观、用人观)、质量体系、6S常识、表单应用。 2.技能考核标准

●班长考核标准 1.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富有主动好学的精神; 2.无条件服从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 3.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必须熟悉,当员工问起时能对答如流; 4.不违反公司纪律,能以身作则; 5.必须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做,除旧辟新; 6.能提高公司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7.能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安排员工(岗位)工作; 8.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9.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奖罚分明,不以公谋私; 10.必须熟悉及认识公司产品及公司元器件; 11.必须通过技术员岗位技能考核; 12.必须对公司的所有工具的保养、维护、状态及数量了如指掌; 13.能帮助或协助员工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 14.能全面了解下属员工的基本状态、想法、有益观点并做出详细记录; 15.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随时能控制问题的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问题在萌芽状态前处理掉; 16.不做有损公司利益、信誉之事。 ●仓管员考核标准 1.熟悉公司所有产品的测试(包括外来产品的检测:; 2.公司新产品投产后,仓管员和生产管理人员一样必须提前学会测试; 3.可独立做账且一定要细心,出入账目必须登记清楚且有条理; 4.公司所有产品(包括外来产品)的品名、型号必须背下来,型号和品名以当前最新的产品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目录 技术1 耳针法 (1) 技术2 艾条灸 (5) 技术3 拔罐法 (8) 技术4 穴位按摩法 (11) 技术5 刮痧法 (14) 技术6 湿敷法 (17) 技术7 涂药法 (19) 技术8 熏洗法 (22)

技术1 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支撑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②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③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④心理状况。 2、目标 ①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得临床症状。 ②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 的。 3、禁忌症 ①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②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④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②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③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部、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④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⑤施灸中英几十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⑥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⑦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⑧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②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 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绩效考核]技能考核标准

(绩效考核)技能考核标准

壹,病历采集(标准)20分 1,问诊的方法、主诉、病史采集 问诊重点突出、准确, 主诉三要素明确(时间、部位、性质) 壹,现病史,二,既往史, 三,全身情况等5分 2,口腔检查准备 壹,医患体位正确,二无菌观念强, 三爱伤观念强2分** 3,诊断及鉴别诊断 ①运用现病史, 体征检查及正确选用辅助检查经过综合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五分 4,治疗设计包括常用处方

正确医嘱基本无误 4分 5,病历书写 格式规范,用语合理,文字通顺,条理性强,书写工整,标点符号正确4分 值得强调的是今年考试 此项内容可能有所变动 表格形似填写的可能性较大 值得注意 具体表格见下图: 2008年口腔实践技能考试——检查表 口腔检查表使用说明

正面 1.表格各项不能有空白,末检查及阳性体证者(/)表示 2.1)缺失牙或末萌牙者(-)表示 2)龋齿者用1.2.3.4.5表示 3)完好充填体者(F)表示 4)不良充填体者(X)表示 5)非龋性牙体缺损者(D)表示 6)全冠者(C)表示 7)瘘管者(O)表示 3.松动度:0度Ⅰ度Ⅱ度Ⅲ度 叩痛:(-)无疼痛(±)感觉不明确或酸痛(+)轻度疼痛(++)疼痛介于+—+++之间(+++)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 扪痛:无0有1表示 牙石:无0有1表示 背面 4.口腔其他情况可用V表示 异常用牙位表示 1)口腔颌面部 2)口腔软组织

3)义齿修复a.无b.有 4)发育异常 5)阻生齿 6)其他 口腔检查表1_5度龋指的是: 第壹度为釉质龋,破坏于釉质内,色黑浸状、白垩状;形表面缺损,卡住探针;质松软、粗糙 第二度为牙本质浅龋,洞底于牙骨质浅层; 第三度为牙本质深龋,洞底于牙本质深层,但未引起牙髓及根尖病 第四度为洞底于牙本质深层,或已穿髓,牙髓已感染或坏死; 第五度为残根以及牙冠全部或绝大部分破坏,非龋所致的残根不包括于内。 这是2008年使用的! 2009年的待定:

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及要求

陕西西北发电检修有限责任公司检修岗位各专业考核标准及要求 2008年2月28日发布 2008年1月1日实施

1.锅炉本体检修工 初级 知识要求: ①识图的基本知识。 ②电力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③锅炉的型式、作用、主要参数和简单结构。 ④锅炉本体设备有关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的名称、作用和结构。 ⑤锅炉本体设备有关发蒸汽、给水、燃烧系统的名称和布置方式。 ⑥锅炉受热面管子磨损、蠕胀、外部腐蚀和内部腐蚀等常见缺陷的检修方法和控制标准。 ⑦锅炉受热面管子常见的损坏形式和修复方法。 ⑧配管的方法、管子焊接坡口制作的方法和受热面管子焊接对口的技术要求。 ⑨平面弯头的弯制方法和受热面弯管椭圆度的规定。 ⑩锅炉受热面管子常用的焊接方法。 ?刮刀、绞刀、深度千分尺和内外径千分尺卡等常用工具和量具的名称、规格和使用、保养知识。 ?坡口机、弯管机和水压泵等自用机具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规则和保养知识。 ?常用金属材料、填料、垫料和润滑剂等材料的名称、规格和用途。 ?锅炉检修工艺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规定。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及消防规程中与本岗位有关条约的规定。 ?钳工初步知识。 ?电焊、气焊和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锅炉运行的一般知识。 ?电工及热工初步知识。 ?质量管理初步知识。 技能要求 ①看懂锅炉蒸汽、给水和燃烧系统图,锅炉本体一般设备的零件图、 部件图。 ②绘制简单的零件草图。 ③正确填写测量数据、设备缺陷处理情况等检修技术纪录。 ④进行管子磨损量和腐蚀量、管子弯头椭圆度、弯头弧长等的简单测 量和计算。 ⑤正确使用和保养常用工具和量具。 ⑥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电锯、角向磨、砂轮割管机等自用的手动、 电动工具和机具。 ⑦正确使用常用的金属材料、填料、垫料和润滑剂等材料。 ⑧进行锅炉受热面的清扫和一般检查工作。 ⑨拆装和修理炉墙护板、各种门孔、膨胀指示器等锅炉本体的一般设 备。

幼儿园五项技能考核标准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五项技能考核标准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培养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选拔和造就一批优秀幼教人才,全面提升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现决定在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中开展“五项技能”考核活动,即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幼儿教师必备的五项基本技能进行考核,以追求刻苦训练,精益求精,人人达到技能过关、过硬的目标。 二、考核目标 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项技能”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与毕业证挂钩。 三、考核对象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四、考核内容与标准 (一)会唱一首歌 任选以下其中之一: 1、自选一首成人歌曲,伴奏方式自定(钢伴或伴奏带)。 2、自选一首儿童歌曲,自弹自唱。 要求: 1、歌唱的发音规范、字正腔圆,演唱出歌曲的所要求的情感。 2、音准准确,不走调。节奏节拍正确无误,不拖拍、不抢拍。演唱曲目要完整。

3、能熟练弹唱幼儿歌曲。音准、节奏基本无误,演唱连贯,能较好地表现歌曲内容。 4、面对观众,表情自然大方。 完全达到以上要求为优秀,一般为良好,能够勉强完成为合格,有明显缺陷为不及格。 (二)会弹一首曲 任选以下其中之一: 1、自选成人曲目一首演奏。 2、在规定范围内任选儿童歌曲一首,即兴伴奏。(考试曲目参考《钢琴实用教程(下)》后面的幼儿歌曲集。曲目全部脱稿完成。)要求: 1、弹奏熟练、流畅,基本把握曲目内容,奏出基本情感基调。 2、弹奏时节奏节拍准确,不弹错音。 3、即兴伴奏歌曲,和弦编配准确,伴奏音型把握准确,对歌曲的情绪色彩把握准确。 4、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演奏。 完全达到以上要求为优秀,一般为良好,能够勉强完成为合格,有明显缺陷为不及格。 (三)会跳一支舞蹈 自编舞蹈一个,成人舞蹈与幼儿舞蹈不限,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要求: 1、动作协调,情绪表现丰富,有表情地表演。 2、能够用动作表现舞蹈主题,并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中医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一)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法 (一)目的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3、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二)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选穴:合谷、关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穴位按摩法 (一)目的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三)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刮痧法 (一)目的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禁忌证 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三)注意事项 1 、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

收银员五级操作技能考核统分记录表 考生姓 名考号考评 员1 考评 员2 考评 员3 平均 分 1余珊140630010010200000188909190 2高艳侠140630010010200000278818280 3苏可140630010010200000384848785 4黄京生140630010010200000471747473 5魏瑜萍140630010010200000589888487 6李妍140630010010200000687908888 7李梦雯140630010010200000790909090 8郑慧林140630010010200000888898989 9龚书杰140630010010200000987869389 10黄庆超140630010010200001087878988 11刘家其140630010010200001178788681 12李昌珂140630010010200001286888285 13杨梅140630010010200001375747474 14陈艳140630010010200001476827879 15韩福艳140630010010200001587888587 16罗京140630010010200001686898587 17肖甜甜140630010010200001787858586 18唐晓娟140630010010200001889919291 19罗田140630010010200001996959796 20冉雪140630010010200002083888585 21魏芳芳140630010010200002189898989 22岳欢欢140630010010200002283858283 23程翔140630010010200002383858384

中医操作评分表

中医及康复治疗操作评分表 1、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2、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 3、耳穴压豆操作评分标准 4、穴位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 5、中药沐足(手)法操作评分标准 6、穴位敷贴(天灸) 7、推拿捏脊 8、穴位放血 9、夹板固定 10、中药外敷 11、艾灸 12、结肠透析 13、中药灌肠 14、部位推拿手法操作评分标准(康复治疗部) 15、言语功能评定表(康复治疗部) 16、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康复治疗部) 17、截瘫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部)

1、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工号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禁忌证(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5)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 拔火罐的适宜部位:应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治疗部位。以肌肉丰厚处为宜,常用肩、背、腰、臀、四肢近端以及腹部等。

2、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一、预防:1.保持治疗室空气通畅,环境舒适。2. 施针时尽量嘱患者卧位进行,进针时手法宜稳、轻、快、准,克服患者的畏惧心理。3.让患者了解并说明进行针刺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反应。二、处理:如发生晕针时,先将所施针数尽快拔出,嘱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并注意防寒保暖,安慰患者,根据晕针时的严重程度作如下处理:1.出现轻微晕针,表现为头晕、心悸、汗出、视物模糊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口服50%葡萄糖适量,并于百会、足三里处施于艾灸。2.症状较剧,出现晕厥或休克,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作及时处理。断针的预防及处理:一、预防:1.嘱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最好让患者在卧位施针,使其肌肉完全放松。2.施针前检查针具状态:针体弯曲理直后待消毒再用,有折痕及针尖倒刺者禁用。3.施针过程中嘱患者体位自然,不要移动或摆动,行针刺补泻手法时要注意让患者作好配合,以防折针,出针时要仔细清点施针数量以防漏针。4.每次针具消毒前,检查针体是否弯曲、是否有折痕,针尖是否有倒刺。对弯曲的针体应理直,对有折痕及针尖有倒刺的应丢弃。二、处理:1.明确施针时所发生断针的部位,并向患者分析说明发生断针的原因。2.嘱患者静卧、保持放松体位,不要随意走动,避免因肌肉牵造成针体移动。3.及时对患者断针部位进行X片检查,掌握断针的部位、深浅和断针的大小。4.请专科取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