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

GB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

GB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
GB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526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枇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称准公共广播系统工裎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608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526 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5(1、2)、3.5.6、3.5.7⑴、4.2.4、4.2.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年五月三十一曰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和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有关技术及其指标进行了论证和实验验证,并在全国范围内向有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经审査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曰常管理,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以及相关资料奇送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地址:北京743信箱,邮编:100015、E-mail:aesc@https://www.doczj.com/doc/7717996371.html,),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耍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主编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笫三研究所广东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广州大学声像与灯光技术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

广州声雅音响器材有限公司杭州嘉声视听料技有限公司上海飞乐电声器件有限公司北京益泰电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艺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易思奥达声光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桂林市申氏专业音响弱电工程设计安装部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广州天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做到安全适用,节省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保证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广播系统电声工程部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与公共广播系统相关的建设工程,应满足建筑声学特性要求。

1.0.4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公共广播

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等。

2.0.2 公共广播系统

为公共广播覆盖区服务的所有公共广播设备、设施及公共广播覆盖区的声学坏境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0.3 公共广播设备

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寻呼设备、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

2.0.4 紧急广播

公共广播系统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向其服务因发布的广播。包括警报信号、指导公众疏散的信息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指挥的命令等,

2.0.5 业务广播

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听众收听的曰常广播。包括发布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报时等。

2.0.6 背景广播

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包括环境模拟声)等。

2.0.7 广播扬声器布点

将广墦扬声器配置到公共广播服务区现场各个具体位置的设计和施工。

2.0.8 传输线路

将公共广播信号从信号处理设备(含放大器)或机房,传输到广播服务区现场广播扬声器的线路,包括各种导电线缆、光纤网络等,

2.0.9 传输距离

由公共广播传输线路输入端到负载端的线路长度。

2.0.10 额定传输电压

传输线路始端的额定电压,也即是传输线路配接的广播扬声器(或其他终端器件)的标称输入电压。

2.0.11 应备功能

公共广播系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2.0.12 广播优先级

广播信号源播出的优先等级。

2.0.13 传声器优先

赋予传声器具有最高广播优先级的功能。

2.0.14 语声文件

预先录制的语声广播词。

2.0.15 热备用

指紧急广播系统的一种待机方式。系统平时作为业务广播系统或背景广播系统运行,在紧急警报信号触发下,能自动转换为紧急广播系统。

2.0.16 ―键到位

只需操作一个键(或一个按钮、或一个开关〕,就能进入指定工作状态。

2.0.17 寻呼

寻人、寻物或寻求帮助的广播;或根据现场需要临时向指定的广播区发布的广播。

独立于广播主机以外的,可以进行分区寻呼操作的设备。

2..0.19 强插

强行用某些广播内容覆盖正在广播的其他信号;或强行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共广播系统,发布紧急广播。

2.0.20 分区管理

把公共广播服务区分割成若干个广潘分区分别进行管理。各个广播分区可分别选通、关闭或全部选通、关闭。

2.0.21 矩阵分区

以矩阵方式进行分区。各个广播分区不仅可以分别选通或关闭,而且可以同时在两个或多个分区播放不同的信号。

2.0.22 分区强插

有选择地向某个或多个广播分区进行强插而不影响其他广播分区的运行状态。

2,0,23 远程监控

在公共广播机房(或公共广播系统本身的控制中心〉以外,监控公共广播系统运行。

2.0.24 应备声归

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服务区内,应能达到的稳态有效值广播声压级的平均值。

2.0.25 声场不均匀度

公共广播服务区内各测萤点测得的声压级的最大差值。

2.0.26 漏出声衰减

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与服务区边界外30米处的声压级之差。

2.0.27 系统设备信噪比

从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声频信号输入端,到广播扬声器声频信号激励端的信号噪声比。

2.0.28 语言传输指数

基于语言信号调制指数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而导出的,评价语言可僙度的客观参量。

2.0.29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

语言传输指数的一种简化形式,用于客观评价扩声系统(包括公共广播系统〉的语言传输质量。

2.0.30传输频率特性

公共广播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服务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相对于公共广播设备信号输入电平的幅频响应特性。

2.0.31无源终端

不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

2.0.32 有源终端

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

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应在安全、环保、节能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

3.1.2 公共广播设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3C认证。

3.1.3 公共广播应为单声道广播。

3.1.4 公共广播系统应拫据用途和等级要求进行设计。

3.1.5 一个公共广播系统可同时具有多种广播用途,各种广播用途的等级设置可互相不同。

3.1.6 易燃易易爆区域内的公共广播系统,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坏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的有关规定。

3.1.7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文件:

1 系统结构图及其说明文件.

2 广播传镝线路敷设路由及广播扬声器布点平面图。

3 控制中心及其设备规场配置图。

4 设备清单。

3.2 应备功能

3.2.1 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实时发布语声广播,且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

3.2.3 业务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3.2.4 背景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3.2.5 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

警报信号触发的10S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

2 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dB。

3 紧急广播系统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具有定时自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

4 紧急广播系统应具有应急备用电源,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S应急备用电源应能

满足20min以上的紧急广播。以电池为备用电源时,系统应设置电池自动充电装置。

5 紧急广播音量应能自动调节至不小于应备声压级界定的音量。

6 当需要手动发布紧急广播时,应设置一键到位功能。

7 单台广播功率放大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失效。

8 单个广播扬声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

9 紧急广播系统的其它应备功能尚应符合表3.2.5的规定。

3.3 电声性能指标

3.3.1 公共广播系统在各广播服务区内的电声性能措标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紧急广播的应备声压级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2.5条第2款的规定。

3.3.2 公共广播系统配置在室内时,相应的建筑声学特性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 50356和《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GJ/T 131的有关规定。

3.4 系统构建

3.4.1 公共广播系统的用途和等级应根据用户需要、系统规模及投资等因素确定。

3.4.2 公共广播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无源终端方式、有源终端方式或无源终端和有源终端相结合的方式构建。

3.4.3 广播分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紧急广播系统的分区应与消防分区相容。

2 大厦可按楼层分区,场馆可按部门或功能块分区,走廊通道可按结构分区。

3 管理部门与公众场所宜分别设区。

4 重要部门或广播扬声器音量需要由现场人员调节的场所,宜单独设区。

5 每一个分区内广播扬声器的总功率不宜太大,井应同分区器的容量相适应。

3.4.4 公共广播系统监控中心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级公共广播系统的监控中心可由系统的广播功率放大器或广播前置放大器兼任。

2 一级和二级公共广播系统的监控中心宜设在监控室(或机房)内,监控主机的性能应满足本规范

3.2节的规定。

3 必要时,可设罝主控中心和若干分控中心。分控中心对为二级监控主机或寻呼台站。

3.5 传输线路

3.5.1 公共广播信号应通过布设在广播脤务区内的有线广播线路、同轴电缆或五类线缆、光缆等网络传输。

3.5.2 公共广播信号可用无线传输,但不应干扰其他系统运行,且必须经当地有关无线电广播(或无线通信)管理部门枇准或许可。

3.5.3 当传输距离在3km以内时,广播传输线路宜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当传输距离大于3km,且终端功率在千瓦级以上时,广播传输线路宜采用五类线缆、同轴电缆或光缆传送低电平广播信号。

3.5.4 当广播扬声器为无源扬声器,传输距离大千100米时,额定传输电压宜选用70V、100V;当传输距离与传输功率的乘积大于1k m·kw时,额定传输电压可选用150V、200V、250V。

3.5.5 公共广播系统室内广播功率传输线路,衰减不宜大于3dB(100Hz)。

3.5.6 火灾隐患地区使用的紧急广播传输线路及其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阻燃材料。

3.5.7 具有室外传输线路(除光缆外)的公共广播系统应有防雷设施。公共广播系统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3.6 广播扬声器

3.6.1 广播扬声器的重放声场,应符合本规范表3.3.1的规定。

1 广播扬声器宜根据分片覆盖的原则,在广播服务区内分散配罝。

2 广场以及面积较大且高度大于4米厅堂等块状广播服务区,也可根裾具体条件选用集中式或

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广播扬声器。

3 广播扬声器的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应符合声场设计的要求。

3.6.4 室外广播扬声器应具有防潮和防腐的特性。

3.6.5 广播扬声器的外形、色调、结构及其安装架设方式疢与环境相适应。

3.6.6 当采用无源广播扬声器,且传输距离大于100米时,宜选用内置线间变压器的定压式扬声器。定压式扬声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与广播线路额定传输电压相同。

3.6.7 用于火灾隐患区的紧急广播扬声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广播扬声器应使用阻燃材料,或具有阻燃后罩结构。

2 广播扬声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208的有关规定。

3.7 广播功率放大器

3.7.1 驱动无源终端的广播功率放大器,宜选用定压式功率放大器;定压式功率放大器的标称输出电压应与广播线路额定传输电压相同,

3.7.2 非紧急广播用的广播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其所驱动的广播扬声器额定功率总和的1.3倍。

3.7.3 用于紧急广播的广播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宇不应小于其所驱动的广播扬声器额定功率总和的1.5倍;全部紧急广播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总容量,应满足所有广播分区同时发布紧急广播的要求。

3,8 公共广播信号源设备

3.8.1 公共广播信号源设备可包括广播传声器、寻呼器、警报信号发生器、调谐器、激光唱机、语声文件录放器、具有声频模拟信号录放接口的计算机及其他声频信号录放设备等,应根据系统用途、等级和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3.8.2 广播传声器及其信号处理电路的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广播传声器应符合语言传声特性,

2 广播传声器的频率特性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应急声系统》的有关规定。

3 广播传声器宜具有发送提示音的功能;当用作寻呼台站时,应配备分区选通功能。

4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

4.1 一般规定

4.1.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施工安全和劳动保护的规定。

4.1 2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图纸应齐全,并已经过审査和批准。

2 施工区域具备进场条件,应能保证施工安全和用电安全。

3 施工人员应熟识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电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4.1.3 新工程的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应与土建施工协调进行;预埋线管、支撑件,预留孔洞、沟槽及其他预埋件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1.4 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査勘现场情况,査勘现场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与传输线路有关的道路(包括横跨道路)的情况。

2 允许同杆架设传输线路或同杆架设广播扬声器的杆路及自立杆路的情况。

3 公共广播传输线缆预留管道及允许共用的线缆、管道的情况。

4.1.5 影响公共广播传输线缆及广播扬声器架设的障碍物应提前处理。

4.1.6 公共广播设备安装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施工设备、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进场应填写本规范表A.0.1。

2 规格、型号、数量以及3C认证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本规范要求。

3 有源部件均应通电检查。广播功率放大器和广播扬声器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其实际功能和技术指标应与产品标称相符。

4 进口产品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提供进口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朋及安装、

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

5 对不具备现场检侧条件的产品,可要求工厂出具检测报告。

2 由系统承包商编制的用户应用软件,除进行功能测试外,还应进行容量、可靠性、安全性、可恢

复性、兼容性、自诊断等多项功能测试,以及软件的可维护性检査,

3 所有自编的、在通用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应提供完整的文档。

4.1.8 稳蔽工程应进行随工验收,并应填写本规范表A.0.2。

4.2 广播传输线路敷设

4.2.1 传输线缆应经检脚合格后再敷设。

4.2.2 室外广播传输线缆应穿管埋地或在电缆沟内敷设;室内广播传输线缆应穿管或用线槽敷设。

4.2.3 公共广播的功率传输线路不应与通信线缆或数据线缆共槽。

4.2.4 除用电力教波方式传输的公共广播线路外,其他公共广播线路均严禁与电力线路共管或共槽。

4.2.5 公共广播功畢传输线路的绝缘电压等级必须与其额定传输电压相容;线路接头不应裸露:电位不等的接头必须分别进行绝缘处理。

4.2.6 公共广播传输线缆宜减少接驳;需要接驳时接头应妥善包扎并安置在检査盒内,

4.2.7 公共广播传输线路敷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现范》GB 50200的有关规定。

4.2.8 公共广播室外传输线路的防雷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4.3 广播扬声器安装架设

4.3.1 广播扬声器安装架设地点应符合本工程布点设汁的规定。

4.3.2 广播扬声器的安装架设高度及其水平指向和垂直指向,应根据声场设计及现场情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广播扬声器的声辐射应栺向广播服务区。

2 当周闹有高大逑筑物和髙大地形地物吋,应避免产生回声。

4.3.3 广播扬声器与广播传输线路之间的按头必须接触良好,不同电位的接头应分别绝缘;接驳宜用压接套管和压接工炅进行施工。冷热端有区别的接头应正确予以区分。

4.3.4 广播扬声器的安装固定应安全可靠。安装广播扬声器的路杆、支架,墙体、棚顶和紧固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4.3.5 广播扬声器安装完毕后.应对扬声器表面进行清洁,并应逐个广播分区进行检测和试听。室外广播扬声器应采取防雨、雪措施。

4.4 其他设备安装

4,4.1 除广播扬声器和传输线路外,公共广播系统的其他设备,有监控室(或机房)时,应安装在其控制台、机柜或机架上;无监控室(或机房)时,应安装在安全和便于操控的场所。除广播扬声器和传输线路外,公共广播系统的其他设侪的安装,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的有关规定。

4.4.2 一级和二级公共广播系统的监控室(或机房)的电源应设专用的空气开关(或断路器〕,且宜由独立回路供电,不宜与动力或照明共用同一供电回路。

4.4,3控制台或机柜、机架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不砬与供电系统的零线直接相接。

4.5 系统调试

4,5.1 公共广播系统调试应在系统设备安装完毕、通电正常之后进行。

4.5.2 各个广播分区应分别进打音质试听,并应根据试听的结果进行初步调整,使系统能够扩声。

4.5.3 各个广播分区以及整个公共广播系统应进行功能检杳、并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使系统的应备功能符合本规范第3.2 节的规定,

4.5.4公丼广播系统的电声性能,应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测,并应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系统的电声性能指标达到本规范3.3节的规定。

4.5.5系统调试应做好记录。

4.6 系统试运行

4.6.1 公共广播系统谰试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行,并应按本规范表B.0.1填写试运行记录。

2 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在系统操作界面上进行“误操作”,“误操作”结果不应危

及设备安全,并不应导致不可逆的程序混乱。

4.6.3 试运行的加电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4h

5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

5.1.1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仪器,应经国家认定的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并应在计量有效期内使用。

5.1.2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楚,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1 系统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 测量点现场的信噪比不应小于15dB。

3 测量时,有关广播分区的广播扬声器应全部开启。

5.1.3 测量结果应按本规范表B.0.4做好记录。

5.2 测量点选择

5.2.1 在广播服务区内测量电声性能时,测量点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点距地面高度应为1.2米?].5米;与墙体的距离应大于1.5米。

2 测量点应有代表性,应处于广播服务区内公众经常活动的地方,并宜在被测广播服务区内均匀分

布;但应避免选在广播扬声器附近且在其声辐射轴线上的地点。

3 当公共广播服务区为室内时,每50m2应至少有一个测量点,且測量点总数不宜少于3个。

4 当公共广播服务区为广场时,每20mX 20m应至少有一个测量点,且测量点总数不宜少于3个。

5 当室内和广场的空间结构以及广播扬声器的布局为轴对称时,可只在中线及其一侧选取测量点。

6 当公共广播服务区为走廊、通道时,应在走廊的轴线上选取测量点。在走廊、通道的中点附近和

所有端点、拐角附近均应设测量点,两测量点的距离不大于5米时可合并;当走廊、通道的直线长度大于80米时,应毎隔20m?30m追加一个测量点,当走廊、通道内广播扬声器的布局相同时,追加的测量点可不超过5个。

5.3 传输频車特性测遍

5,3.1 传输频率特性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广播系统服务区内的每一个厅堂或每一个房问应分别测量。

2 在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线路输入端口,输入宽带粉红噪声电信号〔图5.3.1),其电平应等于设备

标称的额定输入电平。

3 应调节公共广播系统增益,并使广播服务区内测定的声压级达到本规范第5.1.2条第2款的要求。

4 应采用具有1/3倍频程频谱分析功能的Ⅰ型声级计,在广播服务区内选定的测量点测量其传输频

率恃性曲线。

5.3.2 传输频率特性测量结果的判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以测得的传输频率特性曲线上的最大声压级为如0dB,该曲线的幅度变化不超过图3.3.1中相应

等级规定的容差域范围时,应判定该测量点合格。|

2 当每一个厅堂或毎一个房间有2/3以上(含2/3)的测量点合格时,应判定该被测广播服务区的传输频率特性符合规定。

5.4 声场不均匀度测量

5.4.1 声场不均匀度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广播系统服务区内的每一个厅堂或毎一个房间应分别测量,

5.4.2 声场不均匀度测量结杲的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广播服务区内各测量点之间宽带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应为该广播服务区的

声场不均匀度。

2 声场不均匀度符合表3.3.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时,应判定该被测广播服务区的声场不均匀度符合规

定,

5.5 应备声压级测量

5.5.1 应备声压级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本规范第5.3.1条第2款的规定输入测量信号。

2 应调卞公共广播系统增益使系统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并在广播服务区内选定的脷量点,应测量各

点的宽带稳态有效值声压级。

5.5.2 应备声压级测盘结果的处理和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测置点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的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箅:

式中:L N---各侧量点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的平均值(dB);

L T---测量点全的宽带稳态有效值声压级(dB);

N---测最点数(个)

2 各测量点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的平均值应为被测广播服务区的应备声压级。

3 当各测量点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的平均值符合本规范表3.3.1中的应备声压级规定吋,应判定该广

播服务区的应备声压级符合规定。

5.6 漏出声衰减测量点

5.6.1 漏出声衰减测量点,应选择在被测公共广播服务区边界外30米处;东南西北方位应各选一个最靠近广播扬声器或处于广播扬声器辐射轴线方向上的测量点。

5.6.2 漏出声衰减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本规范第5.5节测得系统的应备声压级。

2 应按本规范笫5.3.1条第2款的规定输入测量信号,然后调节公共广播系统增益使系统达到额定输

出功率,并应在本规范笫5.6.1条规定的測量点上,测量宽带稳态有效值声压级,并取其中的最大值。

5.6.3 漏出声衰减测显结果的处理和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漏出声衰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1——漏出声衰减(dB);

La――被测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dB);

Lm――按木章规定测得的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的最大值(dB);

2 当漏出卢衰减符合本规范表3.3.1中相应等级的漏出声袞减规定吋,应判定该公共广播系统的漏

出声衰减符合规定。

5.7 系统设备信噪比测量

5.7.1 系统设备信噪比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以广播分区为单位,分别进行测量;

2 应按本规范第5.3.1条第2款的规定输人测量信号。

3 应调节公共广播系统增益,使系统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并在广播区内任一个广播扬声器的输人端,

測量广播扬声器输人信号的电平。

4 应按本规范图5.3.1,采用600Ω电阻置换公共广播系统设备输人端的粉红噪声信号发生器,在同

一个广播扬声器的输入端,测量该广播区的本底噪声电平〈A计权〉。

5.7.2 系统设备信噪比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设备信噪比应为广播扬声器输人信号的电平与本底噪声电平的分贝差。

信噪比符合规定。

5.8 扩声系统语肓传输指数测量

5.8.1扩声系统语肓传输指数测量点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5.2 节的规定。

5.8.2测试声源应经计量校准,且在消声室内测得测试声源本身的语言传输指数值应等于或大于0.97。

5.8.3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测最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广播服务区应以广播分区为肀位,分別进行测量;室内广播眼务区每一个厅堂和每一个房间应分别测量。

2测量系统应按图5.8.3进行配置,

3 测试声源应输出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测试信号。应调节测试声源的输出,并使广播传声器输入

的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等于80dB。

4 应调节公共广播系统增益,并使测萤现场信噪比等于或大于15dB。

5 每一个測甸点应测运3次,并应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值。

5.8.4 当每一个被测广播服务区中有2/3以上(含2/3〉的测量点的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值符合本规范表3.3.1相应等级的规定时,应判定该广播服务区的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符合规定。

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

6.1 一般规定

6.1.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宜在系统试运行稳定后,进行验收。

6.1.2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1系统工程经试运行达到设计、使用要求,并已出具系统试运行报告系统试运行记录表应符合本规范表B.0.1的规定。

2 竣工验收文件齐全。

6.1.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应包括设备品质、系统功能、系统电声性能、工程施工质量和竣工文件等项目。

6.1.4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可按检验-测试一检奄文件的完整性一评审一签字一移交的顺序进行。

6.1.5 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验收机构应在验收结论中明确指出问题所在与整改要求,

6.1.6 检验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6.2 竣工验收

6.2.1 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文件:

1 工程合同,

2 设计任务书,

3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共同签署的深化设计文件。

4 竣工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系统拓扑结构图(或原理图),

2)系统平面布置图。

3〕管线图。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设备器材清单(包括安装位置)

6〉设备、器材的检测报告及认证证书。

8〕工程和设备变更审核单,

9〉系统调试记录。

5 系统试运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备功能检验记录。

2)电声特性渕试记录。

3〉试运行记录。

6.2.2 工程设备安装验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对照竣工验收文件,检査系统设备配置,包括设备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及安装位罝。

2 按本规范表B.0.2列出的相关项目与要求,采用现场观察、核对施工图、抽査等方法,对工程设

备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观感质量验收,并做好记录。

6.2.3 系统应备功能的验收应对照设计任务书和合同相关条款的要求,进行逐项功能演示。并应按本规范表B.0.3做好记录。

6.2.4 系统电声性能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照设计任务书和合同相关条款的要求进行测试。

2 系统电声性能测试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

3 应按本规范表B.0.4做好记录。

6.2.5 应审查竣工文件是否齐全,并应按本规范表B.0.5填写验收结论。

6.2.6 竣工验收文件应一式两份,签字盖章后应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附录A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记录表

A.0.1 施工设备、材料进场应按表A.0.1的要求填写报验。

A.0.2 隐蔽工程应进行随工验收。并填写表A.0.2。

附录B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表

B.0.1 系统试运行纪录应按表B.0.1的要求填写

B.0.2 公共广播工程设备安装设备验收报告表

B.0.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应备功能验收报告应按表B.0.3的要求填写。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2 从广义上说,公共广播系统工程包括电声工程和建筑声学工程两个部分。本规范主要是针对其中的电声工程部分,仅在必要的地方引用了建筑声学工程的有关规范和规定,但对于建筑声学工程来说,这仅是必要的而不是充分的。

2 术语

本章所有术语及其定义均只适用于本规范。

本规范的术语定义,只为说明本规范有关条文的含义,而不一定是该术语完整的科学定义。为了便于操作,其中有一些术语直接采用了我国公共广播行业的习惯用语。

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

3.1 一枝规定

3.1.2 3C是我国按照有关国际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实施的“中国强制认证”的英文(China CompulsoryCertification)缩写,是我国的市场准入认证,也是使用安全和保护环境所必须。在公共广播系统中,有许多设备是必须通过3C认证的,也有一些设备不必通过3C认证、至于具体那些设备必须通过3C认证,应按《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查总局令(第5号)的要求执行。

3.1.3公共广播原则上是单声道广播而不是立体声广播,例如,不可能或不必要在一条林荫道上,或在整个大型的候机楼内配置立体声的公共广播系统。但是,在个別特殊场合,例如小型会议室,如果允许增加额外投资,则不排除设置一个具有立体声效应的广播分区。

3.1.4 不同的公共广播用户对系统的用途、功能、档次、投资有不同的要求,有必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加以区分。

3.1.5 公共广播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其中每一类广播系统均可按其功能的完善程度分成三个等级。一个公共广播系统可以同时具有三类功能,但不一定必须;而且同一个公共广播系统中的不同类别功能,可以具有相同的等级,也可以是不同的等级,例如,一个具有紧急广播和背景广播两类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其紧急广播部分是一级系统,而其背景广播部分可以是三级系统。

3.1.6 建立在易燃易爆区域内的公共广播系统,必须防范由于设备过热或意外的电火花引起燃烧或爆炸。

3.1.7广播传输线路敷设路由和广播扬声器布点,均应结合广播服务区平面图绘制;设计应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进行。

3 2 应备功能

3.2.1 用传声器实时发布语声广播是所有公共广播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是必需的,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员甚至需要打断警笛,实时发布命令。

3.2.3 业务广播系统。

1 本条规定是就业务广播系统对第3.2.1条的补充。

2 关于定时误差不应大十10S的规定,应以当地标准时间为准。10S包括累积误差,因此,如果系统的计时误差会累积,则应能自动清除,否则可能产生难以接受的后果。例如,一个每小时相对误差为10S的定时器,一周的累积误差将会接近半小时,如果用以管理作息信号,显然不能接受。

3.2.4 本条规定是就背景广播系统对第3.2.1条的补充。

3.2.5 本条规定是就紧急广播系统对笫3.2.1条的补充,且与《应急声系统》GB/T 16851-1997的相关条款相容。

1 10S包括接通电源及系统初始化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系统接通电源及初始化所需要的时间超过

10S,则相应设备必须支持24h待机,才可能满足要求。

2 应佔箅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现场环境的噪声水平.,以确定紧急广播的应备声压级。由于坏境的差

异,在符合本条(以及表3.3.1)规定的前提下,同一个系统(甚至同一个广播区)内,不同区域的紧急广播声压级可以不同。例如一个覆盖相当长通道的广播分区,其出入口附近人流密集,所以出入口附近的紧急广播声压级理应大于通道其他区域的声压级。

3 根据本规范的定义,“热备用”是指紧急广播系统平时作为业务广播系统或背景广播系统经常运行,

而不是简单的带电待机。只有这样,才能够随时暴露系统故障,便于及吋处理。如果系统不是处.

于本规范所定义的热备用状态,则必须定时自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以免应急时贻误响

压电源需给出十分强大的电流,引线和接线端子都难以适应。随着220V UPS后备电源的成熟,220V 后备(由UPS提供或由第二供电回路提供)逐渐成为首选。但这些后备电源不一定能实现无缝切换,因此有必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规范切换时间。

5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有些广播分区和个别广播扬声器可能处于关闭或低音量状态,紧急广播设

备应能在紧急信号触发下,自动开启有关广播区并调节至最大的(与应备声压级相当的)音量。

6 在需要发布紧急广播时,情况可能十分紧急和混乱,系统应便于应急操作,做到“一键到位”。

7、8这两款规定与《应急声系统》GB/T 16851 —1997的相关条款相容。不允许失效是不现实的,关

键是个别环节一旦失效不应影响全局。否则应有自动切换的备份设备,或能及时发现故障。

9 本款旨在对不同档次的紧急广播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

3.3 电声性能指标

3.3.1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厅堂扩声系统设汁规范》GB 50371—2006、《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GJ/T 131 —2000等有关庁堂、场馆的声学特性指标。考虑到公共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声学环境、器材设备、投资和用户需求等方面同厅堂、场馆扩声系统有许多差异,从而作出了有别于它们的规定。

1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指标的核心,是保证音量足够和扩声清楚(即重放语声的可懂度足够高)。

2 所谓音量足够是相对于背景噪声而言,通常信噪比须达到12dB?15dB。伹如果仅仅对信噪比作

出规定而不规范系统的应备声压级,则将难以操作。因为广播服务区的环境噪声是会随时变化的,不能简单地以测量作业时段的情况作为根据。

3 公共广播系统主要是语声广播,对动态范闱的要求不高。为节约资源利尽可能减少对听众的听力

损害,尽可能减少对广播服务区外的干扰,应备声压级指标比厅堂扩声系统的最高声压级指标低很多足合理的。

4 音量足够是播音淸楚和重放语声清哳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允分条件,为了便于操作,本规范引用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作为公共广播系统重放语声可懂度的客观指标。这是国际标准化組织IEC近年推荐的一项新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考核扩声系统(含公共广播系统)的语音质量;

而没有采用主观音质评价的方法,是由于用它进行评价时,既费时又费事,难以在公共广播系统中广泛应用。

5 公共广播系统使用的广播扬声器数量通常较多,而且同―个广播服务区可能覆盖不同的环境,因而

不—定方便使用均衡器;同时,广播扬声器的价格水平和性能也低于同档次的专业扬声器系统。因此,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同专业厅堂、场馆相比,适当放宽了要求。

6 规范漏出声衰减,主要是为了引计设计者尽可能把电声功率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于广播服务区内,减

少对服务区外的干扰。

7 在保证具有一定的应备声压级和语言可懂度的前提下,声场均匀度以及传输频率特性对亍室外广播

服务区来说已不十分重要。相反,对于同一个广播服务区(尤其是室外)的不同地段,背景噪声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对这些不同地段提供不同的广播声压级而不是均匀的声压级是合理的。

3.3.2 室内重放声的质量同相关建筑物的建筑声学特性密切相关,所以有必要予以规范。

3.4 系统构建

3.4.2 由定压式广播功率放大器驱动功率传输线路,直接激励无源广播扬声器放声的系统,是典型的无源终端系统(图1)。

经由信号传输线路激励有源广播扬声器放声的系统,是典型的有源终端系统(图2)。

在具有主控中心和分控中心的系统中,分控中心通常是主控中心的有源终端;而由某些分控中心管理的子系统则可以选用图1的无源终端方式或图2的有源终端方式构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有源终端和无源终端相结合的系统(图3)。

3.4.3 广播分区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其次也考虑到分散运行风险和避免设备的容量太大。

3.4.4 公共广播系统应有监控中心,以便于对系统实行统一管理,三级公共广播系统的档次较低,功能也较简单,所以其监控中心可以由系统的广播功率放大器或前置放大器兼任。

3.5 传输线路

3.5.1 公共广播通常是有线广播。

3.5.2 打算使用无线系统的有关方面应注意相关法规。

3.5.3 当传输距离不远时,采用无源广播扬声器,并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是最可靠和最节约的选择。但长距离、大功率传输必须认真考虑线路衰耗、高频损失等问题,这时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就不一定是可靠的和节约的。当传输里程大于3Km,且终端功率在千瓦级以上时,用五类线缆、同轴电缆或光缆作为低电平广播信号(俗称弱电信号)传输线,由有源终端放声,不仅便于保障传输质量,且利于节约投资。

3.5.4 由于公共广播系统的功率传输线路一般比厅堂扩声系统的传输线路长得多,所以通常使用髙电压、小电流的方式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功率放大器和广播扬声器一般都属“定压式”而不是“定阻式”的。本条规定对“定压式”系统的额定电压进行了规范,其级差大致为3dB。

3.5.5 公共广播传输线路可能有多种。有驱动无源广播扬声器用的声频电功率传输线;有传输数据或低电平信号用的信号传输线或网络。本条规定专指目前用得最多的室内声频电功率传输线:就公共广播工程的使用效果而言,只要其应备声压级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则线路袞减本可不予限定。但是,推荐一个衰减标准,会为线路设计提供方便。

传输距离、负载功率、线路衰减和传输线路截面之问的关系,可按公式(1)计算:

式中:S—一传输线路截面(mm2)

ρ—一传输线材电阻率(Ω·mm2/km)

L—一传输距离(km);

P——负载扬声器总功率(W);

U——额定传输电压(V);

γ一一线路衰减(dB)。

当今公共广播服务区的覆盖范围曰益扩大,成千瓦、上千米的线路十分寻常。如果把线路衰减定得过于严格,将会大大增加工程负担。基于同样理由,本规范对室外线路衰减不予限定。

可简化为式(2)

式中:S—一传输线路截面(mm2);

L—一传输距离(km);

P—一负载扬声器总功率(W)。

3.5.6 用于火灾隐患区的紧急广播设备,应能在火灾初发阶段播出紧急广捶,且不应由于助燃而扩大灾患。

3.5.7 室外导电传输线可能引雷,导致雷击,所以相关系统应有防雷设施。

3.6 广播扬声器

3.6.1~3.6.3 广播扬声器选型、布点,是保障广播服务区重放声场达标和适当控制投资的关键,是系统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的。公共广播系统的其他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广播扬声器的数量、质量指标和现场配置方案来进行设计的。

分散配置广播扬声器(或广播扬声器群组〕是为了分片覆盖。由于广播扬声器的覆盖边界不可能非常明确,相邻广播扬声器的覆盖难免互相重叠,但宜尽可能减少重叠,尤其是应避免多个广播扬声器的覆盖互相重叠,以免发生严重的梳状效应。

3.6.4~3.6.5原则上应视环境选用不同品种规格的广播扬声器。例如在有天花板吊顶的室内,可用嵌入式无后罩的天花扬声器,因为天花板相当于扬声器的半空间隔板;而在仅有吊架而无天花板的室内,则宜用有后罩的、或有音箱的广播扬声器;在室外则应选用防雨雪、防雾的广播扬声器。此外,广播扬声器的品位,也宜同环境相适应。

3.6.6 即宜采用髙电压、小电流的“定压”式广播扬声器;同时,额定传输电压、广播功率放大器的标称输出电压、广播扬声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互相匹配。

3.6.7用于火灾隐患区的紧急广播设备,应能在火灾初发阶段播出紧急广播,且不应由于助燃而扩大灾患。发生火灾时,自动喷淋系统将会启动,广播扬声器依靠自身的外壳防护,在短期喷淋条件下应能工作。

3.7 广播功率放大器

3.7.1 本条规定与“高电压、小电流”的传输方式相容。

3.7.2 广播功率放大器的功宇容量略大于其负载(广播扬声器〕的功耗,对于保障适度的动态范围和运行稳定是有好处的。

3.7.3本条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汁规范》GB50116-98 的有关规定相容。但须注意,紧急广播功率放大器若只考虑驱动几个相邻分区的广播扬声器,显然不能充分应对大面枳的突发公共亊件,所以规定“应满足所有广播分区同时发布紧急广播的要求”。

3,8 公共广播信号源设备-

3.8.1公共广播信号源设备是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一个部分,本条是对这一部分的综述,

3.8.2传声器及其信号处理电路的品质对语言扩声极为重要,何其选型和设计容易被忽视,所以有必要予以规范。

4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

4.1 ―般规定

4.1.1 必须特別注意施工安全。广播扬声器的数量可能很多,并且常常需要髙架,所以广播扬声器安装架设的施工安全尤其值得注意。

4.1.3 注意同土建工程之间的协调,掌握适当的施工进场时机。

4.1.6应杜绝不合格的和不完整的设备进入安装程序。

4.1.7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软件侵权、保障软件运行安全可靠,以及便于日常操作维护。

4.1.8隐蔽工程可能被其他后续工程掩蔽,所以应随工验收。

4.2 广播传输线路敷设

4.2.3 公共广播的功率传输线路的额定传输电压较高、线路电流较大,与通信线或数据线共管、共槽时,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视频监控技术规范书 第一章概述与总体技术要求 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系统级联方式、监控图像传输、显示、存储及应用,以及系统测试、验收和维护管理的相关规则。 1.1.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报警与监控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技术,构建具有信息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控的监控综合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对需要防范和监控的目标实施有效的视频监控、报警处置,并可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 2.监控设备。用于监控的信息采集、编码、处理、存储、传输、安全控制等设备。 3.监控资源。监控设备和各类监控系统提供的图像、声音、报警信号和业务数据等资源信息,主要分为社会监控资源和公安监控资源。社会监控资源,指社会各企事业、个人主导建设的监控资源。公安监控资源,指公安机关主导建设的监控资源。 4.监控平台。对联网系统内的资源进行集成和处理,对设备和网络进行管理,提供相关业务服务的平台。用户通过调用监控平台的服务来进行监控管理、业务处理。 5.监控中心。对各类报警与监控资源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和指挥调度的场所。 6.用户。是资源使用者,通过共享平台的接口访问,来使用共享平台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进行监控管理和业务处理。主要包括用户终端和应用系统。 7.视频专网。专用于承载监控系统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网络,并且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 8.流媒体。能以一定策略控制、可连续传输、以稳定的码流速率输出、可连续实施播放的数字视频、音频数据流。 9.卡口监控系统。利用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通信等技术对经过卡口的车辆图像和车辆信息进行全天候实时采集、识别、记录、比对、监测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完成布/撤控、报警、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10.卡口前端车辆图像捕获率。卡口前端摄像机记录的有效车辆数与实际通过卡口的车辆数的百分比。11.号牌捕获率。号牌被自动识别的车辆数与号牌信息有效的车辆总数的百分比。 12.SIP协议。由IETF组织制定的多方多媒体通信的框架协议。它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 13.SIP设备。支持通信协议SIP的监控资源和设备,主要有网络摄像机、编码器、报警、出入口控制与存储设备等。 14.SIP网关。负责在SIP网络和非SIP网络之间协议转换,以实现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用于不同标准的监控系统之间对接的协议转换。 15.边界接入平台。保证与监控平台不在同一安全域内的监控资源接入监控平台的安全性,不在同一个安全域内的资源的系统不能直接接入和进行访问,需要通过边界接入平台才能进行IP方式的接入。 16.高清视频。由美国影视工程师协会确定的高清标准格式,指经过视频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1080P 以上(含)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像素的监控图像。 17.高清摄像机。指摄像机图像分辨率达到1080P以上,本规范未指明的均为1080P以上的高清摄像机。18.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是拥有独立的IP地址和嵌入式的操作系统从而实现网络监控的智能化产品,它可以通过LAN,或者是无线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网络上。 1.1.2 符号及缩略语 720P 分辨率为1280×720逐行扫描的视频图像

公共广播系统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方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前言: ? 一套完整的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 正文: 一、公共广播设计思想 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广播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需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府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

调试以及对甲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容后付上授权证书)这一点是国际国内工程招标项目重点考核的关键条件之一。 二、公共广播设计原则及依据 设计原则 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T 50314-2015 2. 《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JGJ/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2007) 5. 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摘录)》 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7.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GB9003 8.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有关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知识考试题

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知识考试(答案)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充题(每格2分) 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标准编号是GB 50526-2010 ,发布日期为2010-05-31 ,实施日期为2010-12-1 。 2、《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除确立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外,必将起到规范市场、保护国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用户合法利益以及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 3、《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将公共广播定义为: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用于进行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 4、《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将公共广播系统划分为3 类,它们的名称分别为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 5、各种类、各等级的公共广播系统均应具备一定的“应备功能”,“应备功能”是指公共广播系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6、所有各种类、各等级的公共广播系统都应有的应备功能是应能实时发布语声广播,且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 7、业务广播1级系统的应备功能包括:传声器优先,编程管理,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矩阵分区;分区强插;广播优先级排序;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支持寻呼台站;支持远程监控。 8、一级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包括在规范的第3.2.1 条和第3.2.5 条以及表3.2.5 之中。 9、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 dB。 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首次引入《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作为系统语言可懂度的客观评价指标。 1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了6项电声性能指标,其中有3 项与厅堂音响系统显著不同,它们是应备声压级、漏出声衰减和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12、应备声压级的定义是: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服务区内,应能达到的稳态有效值广播声压级的平均值。 13、除紧急广播外,各种类、各等级的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都是≥83dB。 14、公共广播系统主要按应备功能和语言可懂度划分等级。 15、《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除用电力载波方式传输的公共广播线路外,其它公共广播线路均严禁与电力线路共管或共槽。 16、公共广播系统可以有3种构建方式:无源终端方式、有源终端方式或无源终端和有源终端相结合的方式。 17、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安装完毕后,各个广播分区以及整个公共广播系统应进行功能检查,并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使系统的应备功能符合《规范》第3.2节的规定。 18、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计划地反复模拟正常的运行操作,操作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在系统操作界面上进行“误操作”,“误操作”结果不应危及设备安全,并不应导致不可逆的程序混乱。 二、是非题(每题2分) 1、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参编单位。×

安防监控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弱电系统(安防监控子系统)施 工 工 艺 232018 2年月日

1.施工工艺描述 1.1 施工技术总则 1.1.1严格按照批准后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 1.1.2接到任务书,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和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1.1.3审核施工图后,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讲解本次施工的要点、要求和注意事项, 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更好的,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1.1.4遵守国家或部委颁发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1.1.5严格执行国家或部委颁发的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或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 定,以及省电信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 1.1.6施工质量要以施工质量第一位宗旨,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监督,严格执行 施工规范。做到施工工艺精良,各种测试项目齐全、记录清楚、文字端正、数据准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做到文明施工、文明生产。施工中做好防火、防电、1.1.7 防雷、防化学气体、防事故等预防性的工作,做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设备材料的安全。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内蒙古兴泰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鉴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全目标责任状的相关规定”。 1.2 安全操作技术一般规定 1.2.1注意施工环境,检查作业范围内有无危险地段和可能坠物地带及其它障碍物。作 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用品、用具。 1.2.2所有支架安装等外部设备要符合监控设备载重要求,包括安装面是否适合承重 等。 1.2.3所有监控线路安装均符合公司及国家标准,保证强电和弱电线路分开。尽量使用 带屏蔽层的电源线,控制线。网线符合国家标准。 1.2.4机柜摆放位置和接地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实用文档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技术要求 XXXX公司 O—四年十月

文案大全

招标项目技术要求 说明:对于招标文件中标有“ * ”下画线的条款,投标人必须满足;对这些条款的偏 离可能会导致废标。 1适用范围及工程概况 1.1适用范围 本项目要求书适用于 10kV & 0.4 kV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 所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满 足实现高、中、低压设备智能化监控的集成。 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变电所为10kV 变电站和0.4 kV 变电所,工程内容为 10kV 变电站增加一台高压配电设 备,0.4kV 变 电所增加相应的一套低压配电设备。 投标单位需将0.4 kV 变电所按照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进行系统集成,具体要求如下: 1.2.1按要求提供系统后台硬 件及软件,软件必须有免于买方第三方侵权起诉的完整知识产权。 1.2.2设计并实施系统综合布线,该布线内容除网络布线外尚需包含低压柜等智能设备的通讯网络系 统的二次接线设计、端子排布置设计和供货及现场接线等。 1.2.3*提供智能仪表 YYEL2000系列硬件和配套的通讯接口软件,并接入监控系统,要求监控系统完 整采集中标设备可提供的有关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 1.2.4提供系统所需的操作台、椅、控制柜等。 2供货范围及工程要求 *投标方必须是施耐德公司电力配电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商,并且须具有相关的授权书资质; 近三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电力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业绩。 2.1 *低压开关柜上的多功能智能型电力参数测量仪必须为 液晶显示屏、 10 模块、通讯接口等。 2.2设备的生产制造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卖方责任范围 负责提供所供系统(设备)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要求,配合相关的接口设计。 提供所供系统(设备)的技术文件、拓扑图、技术资料及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设计。 YYEL2000系列,每台仪表应配置大屏幕 2.3 设备的包装及运输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4 设备的交货地点:XXXXX 工地。 2.5 设备的交货日期:合同签订生效后 1个月内。 2.6 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现场条件具备后进场。 3.1 负责监控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 3.2 3.3 3.4 负责对买方技术人员的培训。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公共广播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设计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2) 1.1项目概况 (2) 1.2项目需求 (2) 二、方案设计 (2) 2.1设计原则及依据 (2) 2.2设计思想 (3) 2.3系统介绍 (4) 2.4设计效果 (4) 三、方案配置 (5) 3.1系统配置 (5) 3.2系统功能 (8) 四、设备参数 (9)

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少年宫大楼。 1.2项目需求 1),背景音乐广播 主要作用是掩盖本地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背景音乐扬声器呈均匀布置,无明显声源方向性,且音量适宜,不影响人群正常交谈。 2),业务呼叫广播 可以起到商业宣传、播放通知、寻人等作用。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的声场强度略高于背景音乐,以不影响两人对面讲话为原则。 3),应急事故广播 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当火灾或紧急状态发生时用以指挥和疏散人群,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利用其提供足以使建筑物内可能涉及的区域的人群能清晰的听到警报、疏导的语音。 方案设计 2.1设计原则及依据 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 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 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设计原则: 1. 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 2. 先进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了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 过早被淘汰; 3. 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重要信息不致破坏和丢失;

机场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机场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方 案 介 绍 广州宣言科技限公司 一、系统需求分析 公共广播系统是机场航站楼必备的重要公共宣传媒体设备,是机场管理部门播放航空公司航班信息、特别公告、紧急通知等语言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旅客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系统由基本广播,自动广播,消防广播三部分组成,广播系统应采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矩阵切换器,对各种音源进行管理和分配,并限定他们的广播范围和广播权限,使所有的广播呼叫站都在设定的范围内工作,避免越权广播。 系统有自动语言合成功能,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语言信号播出,合成后的语音应标准、自然、流畅。语种为中文普通话和英语。 系统有自动广播功能,在航班信息或航班动态信息的控制下,按时间顺序和不同的广播分区进行广播,勿需操作人员的干预自动地进行。同时,航班信息的广播可与航班信息的显示同步。 系统设有噪声控制处理器,设置地点应包括国际、国内办票大厅;迎客大厅;国际、国内候机厅,通过获取现场噪声信号自动调节音量和提高声调,增加语言的清晰度。 功放应设有自检热备份倒备机功能,系统能自动检测功放故障,并自动将故障功放单元的负载切换至备用功放上,并显示报警。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使广播不致中断。 广播分区划分应结合工艺流程,按照建筑物的自然隔断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域来划分。 二、系统组成

xx机场航站楼公共广播系统由基本广播、自动广播、消防广播三部分组成。(一)基本广播 基本广播即是广播系统的基本硬件设备,设置于一楼的广播机房内,主要设备如下: 1. 广播用音源设备: LD激光唱盘 数字录音卡座 循环放音卡座 收音模块 智能话筒 呼叫站话筒 计算机合成语音 提示性音响 2. 矩阵切换器 3. 噪声检测及音量自动控制设备 4. 功率放大器 5. 功率放大器故障检及自动切换设备 6. 扬声器回路故障检测设备 7. 广播系统工况记录显示设备 8. 功率输出接线排 (二)自动广播 自动广播由计算机和语音合成模块组成。计算机通过以太网络与航站楼 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相连接。接收预先编制的航班信息表,按时间段及不同的广播分区顺序自动播出、或按动态航班信息播出。

工业防爆摄像机监控系统施工技术规范

工业防爆摄像机监控系统施工技术规范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工业防爆摄像机监控系统也越来越被许多有着特殊行业背景和特殊安全需求的企业和单位广泛应用。在我国诸如石油、化工、煤炭和国防等许多工业部门,在生产、加工、运输和贮存的各个过程中,经常可能会有泄露或溢散出各种各样的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各种粉尘及纤维情况的出现。这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可能成为具有爆炸危险的混合物,当混合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一旦出现火源即会引起爆炸和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在这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各种设备都必须是经过专业机构认证的具有防爆性能的防爆产品,所有设备的使用都要经过具有丰富经营的工程公司严格按照防爆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安装调试后才能投入实际生产使用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要求。在爆炸性危险环境中工业电视系统的安装施工除了要遵守通用工业电视系统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外,还要遵照有关的爆炸性危险环境电气设备的安装标准与规范,在二者出现矛盾之处应以爆炸性危险环境电气设备安装标准执行。下面就工业防爆摄像机监控系统在实际施工工程中的一些技术标准和施工经验加以汇总说明:防爆摄像机线缆的敷设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施工经验,在易燃易爆环境车间内的配电线路设计一般都以桥架为主,钢管与电缆沟的敷设为辅,所有使用的电缆应

使用阻燃电缆。线缆敷设的路由应尽量远离爆炸源和爆炸性物质输送的管道。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应考察易燃易爆气体的比重,如果危险气体的比重比空气轻,线缆应尽量敷设在下面(沿墙或地埋);而对于危险气体比空气轻的环境,线缆应尽量敷设在上面(沿墙或架空)。 正常情况下,在±0.01m平面,先由室外桥架引入,进入室内后至设备附近沿墙或柱引下至电缆沟(敷设完毕后封死,以防进水和白蚁侵害),然后穿管沿地面敷设至设备旁,再用防爆挠性管接入到防爆摄像机.防爆云台以及防爆解码器组成的防爆监控系统中去。对于高出±0.00m的平面上,电气线路基本上都是由桥架架空引入,然后由桥架穿管架空敷设至防爆设备旁,再用防爆挠性管接入防爆监控系统中。敷设电气线路的沟、桥架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空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如100#水泥砂浆或防火胶泥)严密堵塞。电缆线路不应有接头,穿线钢管应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钢管。管道连接处需套丝连接,32以下管径至少需要套接5扣,32以上管径至少需要套接6扣。防爆线路敷设需要全部配用镀锌钢管,钢管与钢管连接需要镀锌管接。每5根镀锌管处需加装防暴接线盒。镀锌管末端与防爆箱、防爆云台和防爆摄像机连接时需用防爆挠型管连接。一般理论上4分镀锌管内可以穿入2到3颗一平方以下的线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镀锌管末端与防爆箱、防爆云台和防爆摄像机连接时由于在连接位置设备管径的限制,每一4分挠型管只能有一颗线穿入。因此在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中,应尽量选用6分以上管径的镀

某某某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一、立项根据 1)我国是大众广播大国,大众广播工程遍布中国大地。 2)但大众广播暂无国家标准,也没有国际标准。 市场呼唤《标准》! 3)老牌的外国音响公司力图用自己的产品构架规范中国市场,损害我国用户和厂家的合法利益。 因此,在大众广播领域建立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迫在眉睫。4)在上述背景下,信产部标准定额站和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大力支持和促进立项编写国家标准—— 《大众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经费由建设部拨款、迪士普公司出资和参编单位赞助解决。 5)《大众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除确立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外,必将起到规范市场、保护国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用户合法利益以及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 合法; 安全适用; 环保、节能、节约资源; 技术先进且确实可以操作。 发扬民主、 充分收集和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1)从2006年6月至今发布,历时四年。 2)主编单位2个: 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3)参编单位共13个、参编人员16名,涵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造商、工程商和经销商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4)编制组成员先后撰写调研、论证、验证论文和调查、实验报告共34篇。其中,已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13篇。

5)先后成稿12次,中间修改不计其数。 6)大小审议讨论会议不下12次(主编人员内部磋商除外)。 7)先后面向全国专家共收集意见 821 条,完全采纳的 234 条,酌情采纳的 42 条,误解、互相冲突或须进行解释和商榷的 545条。 8)先后向信产部标准定额站及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报送草案及有关材料,包括会议纪要、调研论证实验验证文件、意见反馈及其处理等12批次。 9)先后送审3次。 10)在迪士普公司支持下,先后到外国进行参观考察多次。到过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德国、俄罗斯、迪拜、美国、澳州、东南亚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机场如:希斯罗、戴高乐、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迪拜、莫斯科、三藩市、底特律、拉斯维加斯、东京成田、首尔仁川、新加坡、悉尼、凯恩斯等。因为机场广播系统理应十分典型和十分重要;还有许多著名学府,如牛津(英)、斯坦福(美)、莫斯科(俄)、麦科里(澳)等。

安防监控系统施工工艺标准.doc

弱电系统(安防监控子系统) 施 工 工 艺 2018 年 2 月 23 日

1.施工工艺描述 施工技术总则 严格按照批准后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 接到任务书,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和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审核施工图后,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讲解本次施工的要点、要求和注意事项,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更好的,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遵守国家或部委颁发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严格执行国家或部委颁发的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或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以及省电信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 施工质量要以施工质量第一位宗旨,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监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做到施工工艺精良,各种测试项目齐全、记录清楚、文字端正、数据准确。符合相关技 术要求。 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做到文明施工、文明生产。施工中做好防火、防电、防雷、 防化学气体、防事故等预防性的工作,做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设备材料的安全。 鉴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内蒙古兴泰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 全目标责任状的相关规定” 。 安全操作技术一般规定 注意施工环境,检查作业范围内有无危险地段和可能坠物地带及其它障碍物。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用品、用具。 所有支架安装等外部设备要符合监控设备载重要求,包括安装面是否适合承重等。 所有监控线路安装均符合公司及国家标准,保证强电和弱电线路分开。尽量使用带屏蔽层的电源线,控制线。网线符合国家标准。 机柜摆放位置和接地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2. 材料、设备要求 、前端部分:解码器、长延时录像机或硬盘录像机、画面分割器、监视器、计算机、系 统软件、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 、传输部分:光/电转换器、交换机、光缆、电源线、控制线等。 、终端部分: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防护罩、支架、红外灯、避雷接地装置等。 、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合同文件及设计要求选型,设备、材料和软件进场应验收,并 填写验收记录。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CCC”认证标识等。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合格 后方可安装。 、其他材料: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塑料胀管、 机螺钉、平垫圈、弹簧垫圈、接线端子、绝缘胶布、各类接头等。 3.机具设备 安装器具:手电钻、冲击钻、电烙铁、电工组合工具、对讲机、网线钳、尖嘴钳、剥线 钳、光缆接续设备、脚手架、梯子等。

技术规范书

1、。 1.1 招标货物一览表 2项目概况 2.1 建设背景 现场作业的安全主要依靠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及现场作业人员的自律,由于现场作业点多面广,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及违章操作现象,从而造成或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及图形化实时监控措施的研究是为了根治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如现场出现有操作不规范或安全隐患的信息,立刻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以确保现场作业的安全运行、规范操作,为电力现场作业人员提供有效的人身安全监控与防护手段,对于预防或减少电力系统人身等恶性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2 现状分析 安全监控困难:现场作业的安全主要依靠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及现场作业人员的自律,由于现场作业点多面广,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及违章操作现象,从而造成或引起安全事故发生。 不能指挥多个现场作业:现场作业地点分散,现场管理人员只能对一个现场作业进行监督,不能做到同时指挥多个现场进行作业,费时、费力,难以保证现场作业的进度。 2.3 建设目标 通过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及图形化实时监控系统,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实时将现场作业的视频传输到监控中心,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与掌握作业现场安全工作的部署,监控中心能够同时指挥多个现场进行作业,实现现场作业视频文件的存储与回放。 2.4 建设原则 根据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及图形化实时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和系统建设的目标,本项目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经济性原则 项目设计过程中,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网络等设施类环境资源;最大限度依托并整合现有技术应用、数据信息等资源体系;在可用性的前提条件下充分保

证系统建设的经济性,提供投资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2、成熟性原则 本系统的设计应该尽量的采用经过市场证实的成熟的技术,减少技术风险。 3、可扩展性原则 为适应发展要求和系统自身建设需要,本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应用动态变化因素,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规划设计,充分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以适应系统需求的变化,支持迭代开发。 4、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业务、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和实施进行初步设计,充分体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5、安全性原则 安全体系建设是本项目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的有关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有关政策、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使信息系统在网络、应用、数据信息等多层面获得有力的安全保障。并且采用业界成熟的安全技术,切实避免系统破坏和数据泄密。 6、先进性原则 立足先进技术,采用主流技术,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使系统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水平。 7、开放性原则 采用的技术均为开放技术、利于移植,这样有利于降低采购价格,保证服务质量。 8、易用性原则 本系统使用涉及电业局各个层面的用户,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使用者的应用水平,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保障本系统建成后的应用与推广。 2.5 建设内容 软件系统应实现以下的基本内容: 1.图像管理:监控中心可对作业现场所选摄像头实时图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显 示、抓拍等操作。 2.现场监督:现场作业与安全监控相结合,通过图形化方式直观显示现场作业 动态。 3.现场复查:图像实现自动保存,工作人员可随时调取图像资料,对现场作业 人员的工作行为、工作内容及流程进行分析。

广播系统设计规范资料

公共广播背景音响系统 一、系统叙述 广播音响系统涉及面很广,从商场、学校、宾馆、车站、码头、广场到会 场、影剧院、体育馆等无不与之有密切关系。 1.1 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广播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A、面向公众区(商场、车站、码头、商场、餐厅、走廊、教室等)和停车场等的公共广播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语音广播,因此清晰度是首要的。而且,这种系统往往平时进行背景音乐广播,在出现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又可转换为紧急广播。 B、面向宾馆客房的广播音响系统。 这种系统包括客房音响广播和紧急广播,常由设在客房中的床头柜放送,客房广播含有多个可供自由选择的波段,在紧急广播时,客房广播即自动中断,自动切换为紧急广播。 C、以礼堂、剧场、体育馆为代表的厅堂扩声系统。这是专业性较强的扩声系统,它不仅要考虑电声技术问题,还要涉及建筑声学问题。两者都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这类广播系统往往有综合性多用途的要求,不仅可供会场语言扩声使用,还常用于文艺演出等,对于大型现场演出的音响系统,电功率少则几万,多的达数十万瓦,故要用大功率的扬声器和功率放大器,在系统的配置和器材选用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应注意电力线路的负荷问题。

D、面向会议室、报告厅等的广播音响系统。这类系统一般也是设置成公共广播提供的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两用的系统,但因其特殊性故也常在会议室和报告厅单独设置会议广播系统。对要求较高或国际会议厅,还需另行设计诸如同声传译系统,会议表决系统以及大屏幕投影电视等的专用视听系统。 从上面介绍可知,对于各种大楼、宾馆及其他民用建筑物的广播音响系统, 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是公共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 System 简称PA),这种是有线广播系 统,它包括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功能,通常结合在一起,平时播放背景音乐或其 他节目,出现火灾等紧急事故时,转换为报警广播。这种系统中的广播用的话筒 与向公众广播的扬声器一般不处同一房间内,故无声反馈的问题,并以定压式传 输方式为其典型系统;二是厅堂扩声系统,这种系统使用专业音响设备,并要求 有大功率的扬声器系统和功放,由于传声器与扩声用的扬声器同处于一个厅堂 内,故存在声反馈乃至啸叫的问题,且因其距离较短,所以系统一般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

前言: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施工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通过案例分析一下 正文: 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兼顾背景音乐功能和紧急广播功能,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成为系统施工追求的目标,也是系统施工的重点、难点所在,下面就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施工重点、难点 1.线路敷设过程中,确保线路不出现短路、断路及接地的情况。 2.扬声器布点的均匀性、美观性。 3.系统的调试。 处理方法 4.所有接头采用焊接方法,任何裸露线头采用热缩管保护,所有音频线、检测线及控制线只在扬声器、LSB及音量控制器端进行端接,其它任何地方不进行端接。 5.根据现场实际长度、装修情况,灵活布点。 6.现场安排经验丰富工程师进行安装、调试。 系统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1)安装环境的检查 7. 8. 9.

2)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安装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 控制室的温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要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扬声器、音量控制器的安装要求天花吊顶、房间装修完成。设备的检查 10.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11.设备单个通电检查,无异常情况; 12.小范围内控制系统通电联合检查,各个设备无异常情况。 3)线缆的检查 13.线缆的布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4.线缆的通断检查; 15.线缆的短路检查; 16.线缆接地检查; 17.线缆的标识应正确; 4) 5)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 设备安装区域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并具备必要的保安措施。设备的安装要求 扬声器 所选扬声器的技术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18.能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19.扬声器自带变压器,具有100V或70V可选抽头。

视频监控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图像监视系统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买方: 卖方: 2016 年 12 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技术要求 (1)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1) 2.2 环境条件 (2) 2.3 系统规模 (3) 2.4 技术性能要求 (3) 2.5 图像监视系统要求 (6) 2.6屏体要求 (7) 2.7 基本技术指标 (8) 3. 技术服务 (11) 3.1 项目管理 (11) 3.2 技术文件 (11) 3.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13) 3.4卖方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 (13) 3.5 其它 (14) 4. 买方工作 (14) 5. 工作安排 (14) 6.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5) 6.1 备品备件 (15) 6.2 专用工具 (15) 7. 质量保证和试验 (15) 7.1 质量保证 (15) 7.2现场试验 (16) 8. 包装运输和储存 (16) 附件1 货物需求一览表 (17) 附件2 卖方应填写的技术参数表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和本公司光伏电站集控系统。它提出了图像监视系统、集控系统及其元器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范书只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备的基本配置提出最低要求,卖方应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设备完整性、功能的先进性负责。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技术规范书众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 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GBJ115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nJ79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流程

一、一般规定 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可按检验-测试-检查文件的完整性-评审-签字-移交的顺序进行。 2.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系统工程经试运行达到设计、使用要求,并已经出具系统试运行报告。系统试运行记录表应符合本规范表 B.0.1的规定 ②竣工验收文件齐全 二、竣工验收 (一)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文件: 1.工程合同 2.设计任务书 3.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共同签署的深化设计文件 4.竣工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系统拓扑结构图(或原理图) 2)系统平面布置图 3)管线图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设备器材清单(包括安装位置) 6)设备、器材的检测报告及认证书 7)系统使用说明书(含操作和日常维护说明) 8)工程和设备变更审核单 9)系统调试记录 5.系统试运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备功能检验记录 2)电声特性测试记录 3)试运行记录 (二)编制依据《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6-2010) (三)工程设备安装验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对照竣工验收文件,检查系统设备配置,包括设备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及安装位置 2.按本规范B.0.2(公共广播工程设备安装验收报告表)列出的相关项目与要求,采用现场观察、核对施工图、抽查等方法,对工程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观感质量验收,并做好记录 (四)系统应备功能的验收应对照设计任务书和合同相关条款的要求,进行逐项功能演示。并应按本规范表B.0.3“公共广播系统工程应备功能验收报告表”做好记录 (五)系统电声性能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照设计任务书和合同相关条款的要求进行测试 2.系统电声性能测试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 3.应按本规范表B.0.4即“公共广播系统工程电声性能测量记录表”做好记录 (六)应审查竣工文件是否齐全,并应按本规范表B.0.5“工程验收结论汇总表”填写验收结论 (七)竣工验收文件应一式三份,签字盖章后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风机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讲解

国电优能宿松风电有限公司二期百子洲风场风机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2016年4月

目录 一、技术规范 (1) 二、供货要求 (15) 三、技术资料 (17) 四、现场施工 (18) 五、售后服务 (18) 六、差异表 (19) 七、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19) 2

国电宿松优能风电有限公司一期风机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一、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本规范书对投标方提供的风机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技术及其相关方面的要求,它包括系统方案设计、设备配置、系统性能、供货、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投标方的投标文件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安防工程二级或以上资质证明。 1.3.2该风机视频监控系统所包括的所有硬件设备、软件、服务、有关图纸资料和设备技术参数。所提供的设备必须是有成功运行经验的成熟产品,并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关业绩证明。 1.3.3 该风机视频监控系统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配置、设计方案、网络拓扑、功能说明、通讯接口、系统性能以及设计及供货所依据的规范及标准等。 1.3.4 如果投标方的投标书与本规范书有偏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对每一点都作详细说明。如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招标方认为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1.3.5 正常运行三年所需的备品备件清单。 1.3.6 本规范书中所要求的其它说明、资料等。 1.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 2.1 工程规模 国电优能宿松风电有限公司现已有一期华港风电场、二期百子洲风电场共计50台2MW风电机组投入运行。其中一期华港风电场已建成一套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海康威视网络高清平台(其中综合管理软硬件平台分别为

【设计规范】公共广播系统设计规范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规范 摘要: 智能建筑的广泛应用,给公共广播系统带来了新的课题。本设计规范旨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规范。并对日后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作用。 由于时间及编者水平有限,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国标规范。 关键词: 节目源设备、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设备、传输线路和扬声器系统 关于本文: 烽火科技集团·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部

本文目录 1 总则 (1) 1.1 系统概述 (1) 1.2 广播系统分类 (1) 2 术语 (3) 3 系统架构设计 (6) 3.1 设计原则: (6) 3.1.1先进性和扩展性 (6) 3.1.2科学性和规范性 (6) 3.1.3安全性和可靠性 (6) 3.1.4音质优化 (7) 3.1.5消防联动 (7) 3.2 系统组成: (7) 3.3 系统组网结构: (8) 4 系统配置设计 (11) 4.1 设计顺序 (11) 4.2 声场设计 (11) 4.2.1集中供声 (12) 4.2.2分散式供声 (13) 4.2.3分区式供声 (16) 4.3 广播分区的设置 (17) 4.4 公共广播系统监控中心 (17) 4.5 扬声器的配置 (17) 4.6 传输线路设计要求 (18) 4.7 功放配置要求 (19) 5 系统功能要求 (20) 5.1 功能技术要求 (20) 5.2 功能要求规范 (20) 5.2.1业务广播 (21) 5.2.2背景广播 (21) 5.2.3紧急广播 (21) 6 系统电声性能指标 (23) 7 系统重点技术参数 (25) 7.1 传声增益 (25) 7.2 声音清晰度 (26) 7.3 最大声压级 (27) 8 公共广播发展历程 (29)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1. 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兼顾背景音乐功能和紧急广播功能,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成为系统施工追求的目标,也是系统施工的重点、难点所在,下面就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1..1 施工重点、难点 1.线路敷设过程中,确保线路不出现短路、断路及接地的情况。 2.扬声器布点的均匀性、美观性。 3.系统的调试。 1..2 处理方法 所有接头采用焊接方法,任何裸露线头采用热缩管保护,所有音频线、检测线及控制线只在扬声器、LSB及音量控制器端进行端接,其它任何地方不进行端接。 根据现场实际长度、装修情况,灵活布点。 现场安排经验丰富工程师进行安装、调试。 4.2 系统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4.2.1 安装环境的检查 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安装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 控制室的温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要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扬声器、音量控制器的安装要求天花吊顶、房间装修完成。

4.2.2 设备的检查 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设备单个通电检查,无异常情况; 小范围内控制系统通电联合检查,各个设备无异常情况。 4.2.3 线缆的检查 线缆的布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的通断检查; 线缆的短路检查; 线缆接地检查; 线缆的标识应正确; 4.2.4 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 4.2.5 设备安装区域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并具备必要的保安措施。 4.3 设备的安装要求 4.3.1 扬声器 所选扬声器的技术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能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扬声器自带变压器,具有100V或70V可选抽头。 扬声器具有6W、3W、1.5W可选抽头。 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必要时增加防尘罩。 天花扬声器开孔孔径为182mm,采用压扣吸顶安装方式。 15W号角扬声器采用壁挂安装方式,安装高度为2800mm,角度根据现场实际空间及建筑结构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