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2 ppt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8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地形特点。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
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成因及其后果。
4.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非洲黑人文化的了解,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重点1.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内容、产生原因、解决途径。
教学方法读图法、自主学习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非洲小朋友的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与我们相比他的外貌有什么不同,你知道黑人小朋友的故乡在哪里吗?(非洲)。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片神奇、充满生机,又有着绚丽多彩的文化和各异风俗习惯的土地,开始我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行。
二、新课学习(一)黑种人的故乡1.地理位置:请同学们对照图8.24,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特点。
(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
)2.地形:对照图8.26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
(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并能说出本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高原大陆,东部、南部高,北部、西部、中部低3.重要地理事物:要学生在图8.26投影片上找出并记住: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世界最长裂谷——东非大裂谷非洲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4.黑非洲:[问题] 提起非洲,同学们都熟悉非洲人是什么人种?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黑种人。
本区6亿多人,90%是黑人,所以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同学们在书上划“黑非洲”的概念。
这人种的差别也是本区与北非的重大差别之一,所以本区跟北非属于不同地理分区。
[问题] 北非是什么人种?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白种人。
因为他们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白人,跟前面已学习的中东地区人种是一样的,而且他们也有同样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所以称他们是阿拉伯世界。
[问题] 现在黑人出现在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等黑人较多,他们是怎么去这些地方的?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奴隶贸易,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抓黑人卖到美洲,大洋洲等当奴隶。
[问题] 本区90%人口为黑人,那另外10%的人为什么人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另外10%是移民,主要为白种人。
其中欧洲人为主,其次为阿拉伯人。
也有中国人,这片地区华人华侨人数不多,为几万。
合作探究:[问题]为什么非洲有那么多的外来移民?外来移民首先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从事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这些外来殖民主义者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1.教师出示非洲的主要物产分布图8.30,请同学们说出非洲比较丰富的物产有哪些。
(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2.教师出示图8.31。
(1)本区的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这种经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出口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2)教师出示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种经济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本区国家靠出口原料等初级产品,进口汽车、机械等工业制造品,由于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造品价格昂贵,差价十分大,所以本区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家经济收入低,国家贫穷。
3.解决途径:材料一:科特迪瓦1960年从法国统治下获得独立,经济上是一个以生产热带经济作物可可、咖啡为主的农业国家。
20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上可可、咖啡价格成倍上涨,科特迪瓦国家收入大增;70年代后期,人均年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以上。
国家利用赚取的外汇,换取工业品和粮食,办学校、建高速公路、修机场、发展城市建设,使科特迪瓦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人们说“科特迪瓦创造了奇迹”,是“非洲成功的经验”。
但是,80年代以来,世界可可、咖啡产量增多,价格下跌,科特迪瓦经济遇到很大困难。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科特迪瓦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乏种植油棕、菠萝、橡胶、甘蔗、椰子和水稻等多种作物,努力增产粮食;同时,还吸引外资,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工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初步改变了单一经济带来的种种问题,使科特迪瓦的民族经济得到了振兴和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非洲的成功的经验”。
结合材料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①科特迪瓦经济曾经是单一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有什么弊端?②科特迪瓦创造“经济奇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由材料知道,单一的商品经济受国际市场上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收入很不稳定。
只有大力努力发展民族工业,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才是本国经济的真正出路。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1.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对照图8.33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与其他大洲相比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教师出示非洲一家图,使同学们对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比较感性的认识。
(2)本区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它有什么气候特征?投影图《非洲的气候》给学生分析思考,老师总结:面积最大的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是全年气温高,干湿季非常明显。
若有的年份气候异常,干季延长,就会出现严重旱灾。
(3)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图8.34说出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易发生什么灾害?(4)教师出示非洲饥饿的难民图,通过出示具体的数据,让同学们认识到非洲存在的严重问题——粮食短缺。
并学会分析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有哪些?(5)出示非洲退化的草原和荒漠图,引导学生答出非洲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分析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荒漠化严重。
荒漠化十分严重,是本区又一大环境问题,除了气候的连续异常之外,如连续几年干旱,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为原因。
2.合作探究:材料一: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称,目前生活在全球33个国家的6000万人正面临不同程度的缺粮和饥饿问题。
其中非洲国家有16个,它们是:安哥拉、坦桑尼亚、布隆迪、利比里亚、塞拉里昂、肯尼亚、几内亚、刚果(金)、卢旺达、刚果(布)、乌干达、马达加斯加、索马里、厄立特里亚、苏丹、埃塞俄比亚。
而这16个国家全部是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材料二:非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陆,为2.4%,撒哈拉以南更高达3.0%,大大超过世界人口1.6%的平均增长水平。
人口的急剧增长给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使非洲的贫困相对地加剧,反过来,这又会导入“贫困会产生人口”的恶性循环之中。
非洲人口增长率超过了粮食增长率(人口为3%,粮食为1.9%),食品供应越来越短缺。
材料三:近40年来,非洲多次发生旱灾。
1968—1973年间,在西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旱灾。
此间该地区各国的年降水量布道正常年份的一半。
乍得湖由于水位降低而分割成若干小湖,大片耕地龟裂,庄稼失收,牧草大面积枯死,人畜大量死亡。
据统计,此次旱灾约有20万人丧生。
结合上面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①本区是最贫穷的大陆,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陆,这两个问题之间有没有联系?②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本区粮食供应不足?③本区旱灾严重,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人口急剧增长使非洲贫困加剧。
反过来,贫困产生人口,形成恶性循环。
粮食供应不足,除了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以外,本区旱灾十分严重,粮食产量非常不稳定。
本区旱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
通过上面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所以该如何解决本区严重的粮食问题,使非洲摆脱贫穷?下面有些促进非洲发展的建议,把下面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说理由。
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事物短缺问题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F.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三、结论总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列图表四、课堂练习1、小朋友拉姆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请问该人种的故乡位于()A、非洲B、北部非洲C、东部非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3、拉姆所在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A、气候终年干旱B、气候常年湿润C、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南风为旱季D、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4、从五带看,该主要位于A、热带B、亚热带C、北温带D、南温带5、洋洋在地图上查找出四个地形区名称,属于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是()①刚果盆地②东非裂谷③德干高原④乞力马扎罗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6、非洲最大的岛屿是()A、冰岛B、新几内亚岛C、火地岛D、马达加斯加岛7、非洲一些国家为改变“单一商品经济”,可采取的措施是()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B、大力进口外国工业产品C、扩大初级产品生产D、提高初级产品出口价格8、在非洲殖民统治期间,很多国家形成的经济模式是()A、“进口-加工-出口”经济B、“单一商品经济”C、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D、转口贸易经济9、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些地区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温带经济作物为主B、以粮食生产为主C、生产水稻和棉花D、盛产可可和咖啡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风过大、吹走地表土B、大量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C、农业为主的经济D、大量开发矿产,破坏土地11、下列符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是()A、农产品、矿产畜产或木材B、水稻和大豆等农产品C、电子电器、机械等工业制成品D、食品和服装、家电等产品1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家经济的根本出路是()A、申请国际援助B、提高可可价格C、扩大耕地面积D、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农业经济13、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是()A、粮食供应不足B、人口增长过快C、经济落后D、气候干旱参考答案:1、D 2、A 3、D 4、A 5、C 6、D 7、A 8、B 9、D 10、B 11、A 12、D 13、B五、作业布置1.收集、查找更多有关黑非洲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