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画像中鱼的解读

汉画像中鱼的解读

汉画像中鱼的解读
汉画像中鱼的解读

汉画像中鱼的解读

在汉画像石里,鱼是常见的物像之一。鱼纹饰,以生动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刚健、灵活多变的艺术风格及富有特色的艺术品质,为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文化处于上升时期思想活跃、精神蓬勃进取、艺术大胆创新的实物见证。从中可以看出汉代艺术在思想观念与表现形式上的继承与发展,是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代表形象之一。

鱼,早在远古时期就成了人类除稻、谷之类主食以外的副食品之一。许多新、旧石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鱼骨和渔具,由此可知,在旧石器时期人类已开始了捕鱼活动;分布在今天河南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还出土了彩陶,彩陶上绘有人面鱼纹和鹳鸟啄鱼图案,到大量汉墓画像和其中放置的明器内发现有鱼骨、谷物等,都可表明鱼不仅仅是古人的主要肉食,还产生了对鱼的崇拜。

到了汉代,人们对鱼不仅喜爱,还对鱼的内涵展开了丰富而神秘的想象,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加工,物象的写实性、象征性和比喻性等手法在汉画像石中被大量地运用。

一、鱼的实用和景象

王建中先生在《汉代画像石通论》的第十一章,介绍了江苏邳县缪宇画像石墓前室西横额上,左边的山下有鱼鹰,旁边一椭圆的圈子里有一条游鱼;顾森先生在《秦汉绘画史》

的第六章所收录的《收获弋射》图,介绍了四川大邑安仁乡出土的画像砖,上部有二人弋射,旁边有数条鱼游动。这些都表明了鱼的出现,是河流和水的示意物,使人联想起眼前就有清澈的河水荡漾。

因为古人有?鬼犹求食?以及祈求祖灵护佑的观念,因此人们就为先人献上鱼、肉、鸡等祭品,以享鬼神,神喜则会降福后代。山东平阴试验中学发现的12块汉画里,有4块是石祭案,案上有刻盘,盘内放鱼;《徐州汉画像石》中的?鱼盘图?,是一长方形的石祭案,案上有三个鱼盘,盘内各盛放一条鱼,是放置于祠堂前的祭祀用具。众多汉画中的庖厨场面,厨房上面大多悬挂着鱼或正在剖洗鱼的景象,此时的鱼则是人们所喜爱的美味佳肴的象征,也暗示了生活的富裕。

二、鱼形象的乐舞图

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出土的?乐舞百戏图?画像石中,有?鱼龙曼延?之戏,即由艺人饰为鱼、龙、象等,来表演节目,供人们娱乐。《汉书〃西域传赞》作?鱼龙曼衍?。颜师古注:?曼衍者,即张衡《西京杂记》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曼延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虽然此时的鱼只是由人扮演的道具,然而可以看出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水榭观钓图是山东微山祠堂画像中出现较多的内容,大多是由水榭、垂钓者、鱼类、捕鱼者和观鱼者等组成画像。

水榭观钓图是山东微山祠堂画像中出现较多的内容,大

多是由水榭、垂钓者、鱼类、捕鱼者和观鱼者等组成画像。以往虽然有学者对此作了考证,但仍然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汉画中经常出现的捕鱼图有的是表现生产活动,而有的垂钓场景则是如同人们观看百戏一样的性质,可能当时有此项垂钓的娱乐活动,令墓主喜爱眷恋。汉画中的构图都是为墓主而罗列的,因此每一画像大都有它的刻画意义并有主次区分。《山东汉画像石选》图版40中,是微山两城出土的汉画像石。图分二格,上格是仙人骑兽,下格是水榭、垂钓者、观鱼者、二人六博等。在汉代,富商和贵族是不会从事体力劳动去垂钓的,此格又明显比上格占据的空间大,可以发现,此格是要突出的重点,而观钓者才是此图所要描绘的主要人物,乃在刻画墓主临榭观鱼和六博的闲情逸致。

三、多子多孙的象征意义

《史记〃五帝本纪》说:?其民析,鸟兽字微。?就是说人民分散在野外耕作,鸟兽也在为生育而交尾。所以汉画中也经常出现鸟兽交尾或交颈的形象,应该是表达其相亲相爱与生殖的意图。同样道理,汉画中常出现两两相对的鱼,是与鸟兽交尾一样的表达方式。鱼多卵子,有着旺盛的繁殖力;汉代人同样期待像鱼一样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并视为他们的理想。《三辅黄图校注》引《汉书〃成帝纪》:?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后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应勋曰:???画堂,画九子母。?汉代的甲观画堂是太子宫

的产房, 绘一母九子壁画, 是取多生贵子之意。另外,两两相对的大多是鲤鱼,也可能兼负着沟通阴阳之间亲人的作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鲤鱼被当时人视为传达书信的信使,以达到?长相思,勿相忘?的意愿,反映了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后来则有因以鲤鱼作书信的代称,独孤及《送何员外使湖南》诗中就有:?王程傥未复,莫谴鲤鱼稀?的句子。

四、吉祥的象征

朱锡禄先生编著《武氏祠汉画像石》的武梁祠中,有一块天井石,其中一格刻画了其形如鲤的白鱼,下方为比目鱼;另有铭文曰:?白鱼,武王渡孟津,入于王舟。?信立祥先生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四章中说:?周武王伐纣,历来被儒家视为正义之举,故白鱼跃入王舟也被说成是天降祥瑞??只有最高统治者英明睿智, 洞察一切, 上天才会降赐比目鱼这种祥瑞。?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汉代,人们期盼政治清明、衣食无忧和天下太平。?鱼?与?余?谐音,为借物言情。《小雅〃无羊》载:?牧人乃梦, ??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是说牧人做梦,见水中有许多鱼,于是请术士占梦;术士告诉他:梦中见鱼,乃是丰收之意。不仅如此,《汉元嘉刀铭》中也有:?宜王侯,大吉羊?的铭文;古代?羊?通?祥?,吉祥之意。所以山东肥城大留汉墓门楣上,

有的刻画着双鱼,有的则刻画羊头画像,大约就是取吉祥富贵和连年有余并有祈求墓主在地下仍能够衣食无忧之意。河南永城酂阳发现的2座汉代石椁画像墓,其中一座墓室的西壁刻画了?细腿长颈的鹳鸟两只,一只低头啄食鲤,另一只用一足站立, ??其前后各有一鲤鱼在欢乐地游动。鹳鸟啄食鱼,应该是天赐鲤鱼而丰衣足食的意愿表达。此外,人们企盼?吉祥有余?的心理,还反映在日常生活器具中,并使这种风尚延续到后世。比如,汉代出土的铜洗,?有以左鱼右鹤为饰者,有双鱼之外,又有两兽者, ??铭文多作吉祥语, 如‘宜王侯’,‘大吉昌’?。《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戚姬使旧赵王内傅赵媪傅之,号其室曰养德宫,后该为鱼藻宫。?戚姬取名为鱼藻宫的意思就是希望赵王能得到刘邦的支持, 像周武王一样成就大业。所以,有时汉画中的鱼也会是人们乞求得到先祖的庇护,能够使后代子孙飞黄腾达。河南伊川县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的?双鱼纹海棠花形金盏?和?双鱼大雁纹鎏金银盘托?,以及明清时期流行的鱼纹瓷盘等,均是喻示吉祥和富贵有余之意。所以说,汉画中的?鱼?有表示?吉祥富贵?和?年年有余?的意义。

五、仙界世界的象征。

河南南阳王庄汉画像石墓墓顶画像中有一幅图中刻绘四条大鱼曳引一车,车上高树华盖,一驭者双手挽缰,河伯端坐在车上。河南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北主室顶部画像,曾

有七鲤形象,前面有三条鲤鱼,后面四条鲤鱼,中间模糊不清。墓顶象征天空或仙界,鱼拉之车,则表示仙界与人间的牛马拉的车有区别,所以墓顶出现的鱼成为仙界的标志。信立祥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四章说,徐州铜山县洪楼村出土的东汉祠堂的两块天井石,是反映仙界的场景,其中一块画像上有三条神鱼拉的云车左行,其下方还有数颗星星点缀,说明了此是发生在仙界(也是天界)的现象。信先生还对苍山元嘉元年汉墓题记中?僮女随后驾鲤鱼,前有青龙白虎车,后即被轮雷公君,从者推车,平理冤狱。?的考证中认为:墓室顶部原来配置有雷公天罚图。更进一步表明鲤鱼又在为天神效力,成为神鱼和为天神驾车的?牲口?,以及天界的象征。在同书中作者还从此汉墓的铭文?上卫桥,尉车马,前者功曹后主簿,亭长骑佐胡使弩,下有流水多鱼者,从儿刺舟渡诸母?,找到与铭文相对应的画像石,画像中刻画了墓主夫妇在乘车、乘船和过桥,向阴间进发。画像中的桥梁和渡船、鱼,就成了阴间的符号性的标志。在古代, 阴间又称为?黄泉?。《后汉书〃范式传》记载,范式梦中见到好友张劭给其托梦说:?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黄泉为水为阴,所以鱼代表了黄泉。

综上所述,鱼的形象在汉画中的频频出现,足以说明:智慧的汉代先民把一种物像同时赋予它多种含义,使其成为符号或神化;既有真实的表现,也有虚幻的一面;既有写实的手

法,又有写意的笔触。回溯历史,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国传统绘画在两汉时期的辉煌。

武氏祠汉画像石布局对美术构图教学的启示最新教育文档

武氏祠汉画像石布局对美术构图教学的启示 现代美术教学中以西方绘画构图框架为基础,在美术教学与创作中占有主流地位.这种美术教学方式,引起了美术教育工作 者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在构图教学中融入中国数千年形成的传统绘画布局、章法等艺术方式,把中国传统绘画中恰当安排物像和处理物像之间的关系,与西方绘画中关于黄金分割、透视、几何型构图等方法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绘画中受到中国传统绘画优良元素的影响.武氏祠汉画像石为我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研究图鉴,给我们绘画构图教学以启示。 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一书中写到:“汉代的石刻,以石刻画像最为发展。所谓石刻画像,并不是一种画面造型的立体雕刻,而是表现于平面上的一种浮雕。” 嘉祥城南约十五公里的东汉中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墓群石刻--武氏祠画像石 为山东画像石之最。武氏祠画像石不论是从构图、造型、表现手法还是艺术风格等都是当今美术界学术研究的课题。从布局的角度对武氏祠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手法探微,对我们的美术构图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1 繁密均衡之美 武氏祠画像石是以构图繁密细微为特征的,也是其古拙画风的一种表现。其繁密风格主要表现在:仿青铜器的满和空间的满的处理上。

仿青铜器的满--如后石室第一石《海神出战图》在海神车马随从间填满鱼、龟、兽;第二石《东王公西王母》中,人物车马的四周填满卷曲的流云纹,在流云间填满羽人、飞鸟;第三石《仙人出行》中人物车马四周的流云蔓草间填满羽人、龙、麒麟及飞鸟;第四石的《风云之神出行》、《雷神出行》除以上填充之物以外还添加了仙人飞扬的飘带、神兽等。这几件作品都以其纤丽、劲利的曲线刻划,使笨拙的石头变得清丽,其画面构图特点是丰满的纹样化与空间充满点与线的名称化与主体呼应,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这种处理手法会使作品减少一些单薄,增加一分厚重。 空间的满--武氏祠石刻在有限的壁面空间追求最大限度的充实,其画面构图特点是主体以外的空间充满了点与线,并呼应主体,如后石室第四石第四层的《北斗与帝车》,画面上除主体形象外又填充了一个个完整独立的形象。北斗七星点缀排列构建画面,四颗星组成车斗,三颗星连成车辕,都为兽头蛇身云轮托浮;天帝头戴高冠坐于斗车面向前方,车后三人宽袖长袍,足踏兽头云纹,双手举笏,躬身护送;车前方四人面君朝拜,其后有车马和树;在空白处又填上一些飞鸟、龙、羽人之类的物象,但如此庞杂的物象排列并没有丝毫挤压感,主次分明,观之透气舒畅。 前石室第六石、后石室第七石两处的《水路攻战图》也是以空间“满”布局而成佳作。水上,桥上,地面;步兵,水兵,骑兵;车马,战船,兵戈,混战一团;各种形象达四、五十之多。

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特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e9289596.html, 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特征研究 作者:张明月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1期 摘要: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是中国造型艺术之大宗,其中人物造型高度概括简化, 充分表现出一种整体、深沉而雄大的恢宏气势,是艺术创作中形神兼备的高度体现。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艺术表现力,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成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画历来强调的以形写神、意韵生动的艺术理念在这里找到了最早的源头。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人物造型;概括;简化;整体 0 引言 在一次艺术考察中,我在洛阳艺术博物馆近距离观看真实的画像石拓片以及墓室中的画像石,接触到汉代画像石,被其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和极具动感的夸张表现深深地吸引。其人物形象,整体大气,动势夸张,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审美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造型手法及艺术价值两方面对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进行深入研究。 1 概念 画像石就是汉代的像石,是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产生与西汉,生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称汉画像石。 ——范迪安[1]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系在石棺平面利用雕刻技法并施涂彩色制作的特殊壁画,用以嵌饰祠堂和墓室,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在世界其他地区中不见与之完全相同的艺术品。 ——杨泓[1] 通过广泛学习,综合诸多概念我了解到,“画像石”,顾名思义,石上的画像,也可以说是一种石刻绘画。因其形象塑造大多使用雕刻技法,所以,就其成型技术而言,属于雕刻艺术。但就其整体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而言,又与绘画极为一致,因此称为画像石。画像石艺术在我国汉代时期发展至高峰阶段,所以一般意义上的画像石就是指汉代画像石。 2 画像石中人物造型手法 2.1 高度概括和简化

徐州汉画像石

引论 从内容上看,画像石所表现的几乎无所不包,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汉代社会而且表现了一个想象奇异的神话世界,把汉朝人脑子里所想的,所需求的都揭示出来了。事隔两千年左右,社会的变化很大,当我们在欣赏这些刻在石头上的画面时,有的虽已不明其意,也有的并不陌生。譬如那些礼仪和宴会上的场面,庖厨和杂技,以及耕田者,纺织人和打铁的人。有些生活和生产的方式仍然继续。由此也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脉络是难以割断的。它的变化正是说明文化的生命力,源远流长不等于一成不变,有变化才有活力,有活力才能发挥前进,所以说,事隔两千年左右,我们回头看那些画像石时,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懂。可以说是很自然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画像石进行“解读”和“诠释”。 一、徐州汉画像石的历史和发掘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清同治《徐州府志》碑碣考中就有徐州沛县发现汉画像石的记载。民国年间,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张伯英(徐州人)也收藏、保存了一些汉画像石,但这些都是未经科学发掘的零星发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铜山县的茅村、洪楼、苗山、白集、利国、柳新、汉王,睢宁县的张圩、邳州市的燕子埠、新沂市的瓦窑、沛县的栖山等乡镇,保护性发掘了一批汉画像石墓。目前,徐州地区保存的汉画像石共有1300多块,其中,大部分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内,现在实际对外展出的有600多块。 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从雕刻技法、艺术风格和题材内容上看,不同于河南南阳、陕北、晋西、四川一带的汉画像石,而和山东南部一些地区的汉画像石极为相似,因为这两个地区在汉代同属徐州刺史部,经济、文化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形成了同一风格。 汉代画像石艺术是在当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厚葬之风盛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和艺术渊源,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那精美的画面不仅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使我们得以窥见汉代社会风貌。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两汉时期一直为封建王朝所重视。西汉初期,刘邦封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地方广大,有薛郡、东海、彭城等共36个县,西到河南,东至大海,南达淮河,北到今山东的临沂和泰安的汶河一带,今天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皆以今徐州为中心,徐州无疑成为“五省通衢”的重要门户。两汉四百年间,这里共有楚王、彭城王十八代,至于其荫封的王子侯孙、豪族世家就更多了。豪强之家生时恣意享乐、极尽其欲,死后则崇仰厚葬,加之崇仰鬼神,迷信之风甚盛,多爱把自己所崇拜、爱慕的东西在墓中雕刻成画。豪族贵戚如此,一些中小地主也竞相效仿。同时,徐州地区盛产石灰岩、青石,为营造汉画像石墓提供了充足的石料来源。因此,众多的汉画像石墓便在徐州一带兴盛了起来。 二、汉画像石中的社会活动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就会十分的困难。目前看来,对画像石的分类多根据直观的印象进行分类。主要的学术分类有:李发林将其分为4类:(1)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的图像,(2)刻画自然风景的图像,(3)反应社会现实生活的图像,(4)描绘历史人物故事的图像。吴文祺和蒋英炬将其分为4类:(1)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2)描绘社会生产的内容,(3)表现神话传说及鬼神信仰的内容,(4)描写历史故事的内容圆。日本学者土居淑子将其分为7类:(1)具有故事情节的画像,(2)关于祭祀礼仪的画像,(3)有关天象和然现象的画像,

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有感

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有感 今天我们在李老师的组织下参观了徐州汉画像石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云龙山风景区内,东依苍翠郁郁的云龙山,西畔碧波浩渺的云龙湖,依山面水,环境幽雅。该艺术馆是一座以陈列、收藏、研究汉画像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江苏省序徐州汉画像石保管组”和后来的“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陈室”。1986年徐州市人民政府开始筹建汉画馆,1987年6月8日正式成立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1旧馆989年10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接待观众。我喜欢历史,所以很期待进入汉画像石馆。终于等到我班可以进入了,我们在建筑学院坐上游2公车一路欢声笑语着,很快就到了徐州汉画像石馆。只见徐州汉画像石馆的大门为仿四川雅安的子母石阙,用青石建成,据说馆名由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亲笔题写。展区以大殿为中轴线,依着对称的原则,建有南、北、中三组院落。整体建筑廊房相连,白墙、黛瓦、赭柱,与山石峭壁、松林绿叶相映生辉。 刚进入汉画像石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汉王朝----石上史诗”几个鲜明的大字。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自述平生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法国看印象派大展,第二次是看西安霍去病墓前石雕,第三次是参观南阳汉画馆。他说:“我简直要跪倒在汉代先民的面前。”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以“大汉王朝——石上史诗”作为陈列主题,以神道天路、祠堂敬祖、天工神韵、汉石春秋、千秋地宫、碑刻题铭等六个方面为主线,将600余件汉画像石串联起来,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大气磅礴的大汉帝国,被汉画像的气象所震撼。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南阳汉画馆的姊妹馆,以此设想,若吴冠中来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参观,一定也会激动不已。跟着解说员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块块的大石头陈列在大厅里,这时我便糊涂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石头陈列在大厅里呢?走近一看,哦!原来上面还刻这画那的。仔细端详这些石画,慢慢地,会发现上面有许多的人和动物,再继续看,我似乎看懂了什么,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一个小故事,只有专心致志地看,才能看明白。继续往里走,还是一块块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雕刻得很精致,不管是大是小,不管是人是马,不管是神是鬼,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都是真的一样,把我深深得吸引住了,我真佩服古人的技艺,真可谓是鬼斧神工!虽然有解说员的解说,但是对于一个对汉画像石知之甚少的我来说,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不过,光看着这些神奇古怪的图案,听着那些动人的故事,就觉得汉画像石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我在回来的路上便决定回去翻阅书籍,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汉画像石艺术。以下内容是我在这次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课下对汉画像石艺术的深入了解所体会到的关于汉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艺术特色。 吴冠中先生对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从内容到形式曾予以精辟的论述:“其艺术的气撅皇立,已够令人惊心动魄了。那粗犷的手法,准确扼要的表现,把繁杂的生活场景与现实形态概括、升华成艺术形象,精微的细节被统一到大胆的几何形与强烈的节奏感中。其中许多关键的、基本的艺术法则与规律,正是西方后期印象派开始探求的瑰宝。”从吴冠中先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汉画像以“石”为载体,以一套独立而成熟的“外形内势”的造型方式体系描绘客观世界,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作为汉画像的核心,是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的实践者,汉代匠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艺术化塑造,揭示了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汉画像在表现形式上带有“装饰性”,却不等同于一般的装饰,它非常注重塑造物象外形,即整体形态的外轮廓。在整体造型中,形象简练概括而有气势;在面面相交之处强调结构线,从结构转折处入手,使对象更具形象感和力度,这种以线造

汉画像中鱼的解读

汉画像中鱼的解读 在汉画像石里,鱼是常见的物像之一。鱼纹饰,以生动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刚健、灵活多变的艺术风格及富有特色的艺术品质,为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文化处于上升时期思想活跃、精神蓬勃进取、艺术大胆创新的实物见证。从中可以看出汉代艺术在思想观念与表现形式上的继承与发展,是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代表形象之一。 鱼,早在远古时期就成了人类除稻、谷之类主食以外的副食品之一。许多新、旧石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鱼骨和渔具,由此可知,在旧石器时期人类已开始了捕鱼活动;分布在今天河南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还出土了彩陶,彩陶上绘有人面鱼纹和鹳鸟啄鱼图案,到大量汉墓画像和其中放置的明器内发现有鱼骨、谷物等,都可表明鱼不仅仅是古人的主要肉食,还产生了对鱼的崇拜。 到了汉代,人们对鱼不仅喜爱,还对鱼的内涵展开了丰富而神秘的想象,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加工,物象的写实性、象征性和比喻性等手法在汉画像石中被大量地运用。 一、鱼的实用和景象 王建中先生在《汉代画像石通论》的第十一章,介绍了江苏邳县缪宇画像石墓前室西横额上,左边的山下有鱼鹰,旁边一椭圆的圈子里有一条游鱼;顾森先生在《秦汉绘画史》

的第六章所收录的《收获弋射》图,介绍了四川大邑安仁乡出土的画像砖,上部有二人弋射,旁边有数条鱼游动。这些都表明了鱼的出现,是河流和水的示意物,使人联想起眼前就有清澈的河水荡漾。 因为古人有?鬼犹求食?以及祈求祖灵护佑的观念,因此人们就为先人献上鱼、肉、鸡等祭品,以享鬼神,神喜则会降福后代。山东平阴试验中学发现的12块汉画里,有4块是石祭案,案上有刻盘,盘内放鱼;《徐州汉画像石》中的?鱼盘图?,是一长方形的石祭案,案上有三个鱼盘,盘内各盛放一条鱼,是放置于祠堂前的祭祀用具。众多汉画中的庖厨场面,厨房上面大多悬挂着鱼或正在剖洗鱼的景象,此时的鱼则是人们所喜爱的美味佳肴的象征,也暗示了生活的富裕。 二、鱼形象的乐舞图 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出土的?乐舞百戏图?画像石中,有?鱼龙曼延?之戏,即由艺人饰为鱼、龙、象等,来表演节目,供人们娱乐。《汉书〃西域传赞》作?鱼龙曼衍?。颜师古注:?曼衍者,即张衡《西京杂记》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曼延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虽然此时的鱼只是由人扮演的道具,然而可以看出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水榭观钓图是山东微山祠堂画像中出现较多的内容,大多是由水榭、垂钓者、鱼类、捕鱼者和观鱼者等组成画像。 水榭观钓图是山东微山祠堂画像中出现较多的内容,大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风格赏析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风格赏析 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徐州标志性的文化底蕴之一,徐州汉画像石代表了中国汉画像石的最高艺术成就,其数量和质量以及艺术形式在全国均首屈一指。作为研究汉代文化的重要依据,汉画像石无论是从构图、造型、雕刻手法还是装饰特色等方面将成为当今美术考古与学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一、内容题材 汉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作为全国四大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的徐州,对汉画像石题材的选择,可谓丰富多样,天上人间,历史现实,无奇不有,囊括了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主要归纳有以下几类:一是生产活动类。主要是表现汉代的生产劳动场面。二是社会生活类。反映现实封建贵族及墓主人生前钟鸣鼎食、舒适安逸生活,这类题材在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中出现较多。三是历史故事类。四是远古神话类。五是祥瑞图像类。六是天文星象类。七是装饰图案类。汉画像石丰富多样的题材正是对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民俗、愿望。 (瑞兽行云图东汉) 二、夸张精练的造型 “造型是运用艺术手段依循美的规则,将处于变化运动中的事物予以概括、综合、凝聚、固定的物化与升华的过程;创作过程中对形象的提炼、加工以至必要的夸张、变形,都是为了更有效地突出形象本身审美特点;造型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而是揭示艺术主题的一种手段。”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造型”与“传神”两者相辅相成。在汉画像石的图像造型是对形象外部形貌和特征的把握与刻画,在以线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刻。

三、饱满均衡的构图 构图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也是艺术家传达艺术的第一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又称为“章法”、“布局”、“经营位置”,被认为是“画之总要”等。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上,恰当地安排和处理图像之间的位置和关系,非常之重要。汉画像石的出现,使中国美术产生了一次质的升华。汉画像石的构图章法、布局排列有序,已形成独立的构图。徐州汉画像石构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散点透视、、分层分格、饱满均衡、对称呼应。 (羽人捣药图东汉) (百宴图西汉)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 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汉画像石的发现和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金石学阶段、考古资料积累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为金石学阶段,时间上大体从北宋末年到二十世纪初。作为一种明显的地理标志,矗立在墓地中的汉代石祠堂、石墓阙及其画像,最先受到战争史家和地理学家的注意。东晋末年,戴延之在《西征记》中首次记载了今山东地区鲁恭墓前的石祠堂、石庙及其画像。北魏末年,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了今山东、河南南阳等地李刚、鲁峻、胡著等人的石祠堂及其画像。但是这些石祠堂及其画像,都是作者在记述地理形势和河川时作为地理标志而写进著作中的,还算不上是汉画像石的学术性著录。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兴起,一些金石学家开始有目的地收集和著录汉画像石。北宋末年,金石学家赵明诚“访求藏蓄凡二十年”,积累了大量金石铭刻拓片资料,著成《金石录》三十卷,前十卷为目录,后十卷为跋尾,对藏品进行评论和考订,其中汉画像石拓片占了相当比重。书中首次著录了今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该书由于主观欣赏的比重远远超过客观研究,因此对画像石记述非常简略,使读者很难通过其描述了解画像的具体内容。真正意义上的汉画像石著述,始于南宋洪适的《隶释》和《隶续》。《隶释》一书不仅收录了比《金石录》更多的汉画像石的题榜刻铭,而且对画像内容有了更详尽的描述和考证。在《隶续》中,收录摹写了包括武氏祠在内的山东、四川等地的大量汉代石祠堂、墓碑、墓阙上的画像,在汉画像石研究中首开摹录图象的先例。元明时期,学术废弛,金石学日衰,有关汉画像石的著作寥若晨星。进入清代以后,随着乾嘉学派的兴起,金石学复兴,汉画像石也重新进入金石学家的视野。 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资料主要来自未经科学调查和发掘的零散画像石,大多数学者甚至只以收集的拓片为资料,因此研究对象几乎都是地面上散存的石祠堂、墓碑和墓阙的画像,墓室画像石几近于无;二是著录和研究偏重题榜铭刻文字和历史故事画像内容的考证,对大量无文字题榜的画像石则很少加以注意。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使金石学家没有、也不可能对汉画像石作全面的、科学的考察。 第二个阶段约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是一个用近代考古学方法积累汉画像石资料的阶段。1907年,法国考古学家沙畹和日本古建筑学家关野贞分别调查了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代石祠堂、石墓阙及其画像,并出版了印制精美的图录;1914年,法国考古学家色伽兰等人调查了四川嘉陵江和岷江流域的汉代崖墓、石阙及其画像。在调查中,他们用考古学的科学方法进行了测量和记录,从而使汉画像石的研究开始走出金石学家的狭隘书斋,进入到考古科学的庭院。1933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主持发掘了山东滕县的一座大型画像石墓——传曹王墓。与此同时,河南南阳地区的汉画像石也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30年和1937年,关百益和孙文青相继出版了《南阳汉画像集》、《南阳汉画像汇存》,南阳汉画像石的风貌开始为世人所知。抗日战争期间,撤往四川的原中央研究院和中国营造学社的部分学者,分别调查了四川彭山、乐山和重庆附近的汉代画像石阙及崖墓画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傅惜华将所收集的大量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拓片,编辑出版了

汉画像石的考古研究分析

汉画像石的考古研究分析 汉画像石的历史价值 在我国,汉画像石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大的区域:一是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地区;二是豫南、鄂北地区;三是陕北、晋西北地区;四是四川、重庆、滇北地区。全国范围内汉画像石的发现数量,大概在六千余石。现代研究汉画像石的学者,把这些汉画像石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主要有生产活动、社会生活、历史故事、远古神话、天文星象、祥瑞辟邪、图案装饰等,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画像石以不同的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科技和法律,成为形象化的汉代史料、汉代百科全书。 1973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王寨汉画像石墓出土一块画像石,上刻一彗星图。此图刻绘在前室石梁下面,画像左边刻有背负日轮的一只阳乌,东边刻一满月,月中有蟾蜍。画像表现的是日落月升的傍晚,日月之间刻有六星连线组成的“∪”形,是省略化的天庙星。月亮右边又有六星也有线相连,是与天庙星相邻的东欧星。东欧星上下各刻一彗星,两彗星皆彗尾向东,彗头向西。依照古代星图,天庙、东欧为南宫朱雀十七度张宿统辖的二星。《后汉书?天文志》载:“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张为周地。星孛于张,东南行即翼、轸之分。翼、轸为楚,是周、楚地将有兵乱。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俱攻破南阳……光武兴于河北,复都洛阳,居周地,除秽布新之象。”研究者魏仁华先生认为,此图所绘,即是新莽地皇三年出现于张宿的彗星,而且较《后汉书》的文字记载更为形象

生动。文图相映,为历史做了最好的注解。在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的画像石中,首次发现了一幅描绘汉代刑徒的画像。“画面周围有执笏而坐的官吏,中间在腰佩弓箭手执长刀的武士围绕中,有一群蓬头散发的人,其状悲惨,有的被一个或两个手执长刀或三角刀形器的武士揪住乱发,有的匐伏地上,有的没有头发,这些人就是汉代的刑徒。 古人不剃发须,剃掉发须是判罪的刑罚”,这幅画像就表现了对刑徒髡发的情景。汉代刑徒是官府手工业的重要劳动力,还从事国家的各种劳役,是和农民、手工业工人一起创造汉代物质文化的大军。研究者认为刑徒画像是研究汉代阶级关系、政治、法律等的珍贵形象资料。除此之外,全国各地出土的有纪年的汉画像石刻,则以直接的方式、可靠的形式把历史的瞬间清晰地刻录在了石头上。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全国有纪年文字的汉画像石刻有七十多处。南阳也有发现,如唐河郁平大尹墓主室中柱上刻“郁平大尹冯君孺久始建国天凤五年十月十七日癸巳葬千岁不发”,天凤五年即公元18年。纪年汉画像石刻准确地提供了墓主人的姓名、官职、下葬时间、地点等,对研究画像石墓的断代、汉代职官制度、民情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汉画像石作为一种成熟的石刻艺术品,在中国美术史、雕塑史上的地位也不可小觑。由于年代久远,汉画像石成为保存下来的研究汉代绘画的实物资料。由汉画像石可以看出汉代绘画的特色:题材多样,形式独特。石刻与绘画相结合,既表现了汉代美术的多样化,也表现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其吸引力和震撼力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画是在汉画石刻

武氏祠

(武氏祠的一个陈列室) (李铁英摄) 武氏祠:该如何来爱你 ——一次参观考察的感悟 李铁英 考察,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一个很新鲜的名词,然而,想不到在大学时期,竟可以将它实践为动词。5月份,历史系组织了一批同学到嘉祥县武氏祠做了一次简单的参观考察。相比于去时的兴奋,回来的路上,更多了一份沉思:武氏祠,该如何来爱你。 在嘉祥县城南有一座武翟山(又称武宅山,旧称紫云山),武翟山附近在商代就有人类居住。时商贵族武丁后裔便在此聚族而居。直至东汉末年,因为武氏家族居此,所以临近的山取名武宅山,后演变为武翟山。后人在此立村,村名也取名武翟山。在武翟山村北就是武氏墓群石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最晚在宋代发现,由于历代研究者不同而命名有所不同。南宋研究者洪适将武氏祠命名为“武梁祠堂”,清朱彝尊《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亦称“武梁祠堂”,道光时瞿中溶作《武梁祠画像考》,称“武梁祠”,当地群众也习惯于这一简单称呼,但“武梁祠堂”或“武梁祠”是不确切的。它仅是四个石室中的一个,因此正确的称呼为“武氏祠”或“武氏石室”。这组珍贵的文物也称为“武氏墓群石刻”。 武氏祠与“三孔”有所不同。“三孔”闻名遐迩是因为孔子。而武氏祠的主人武氏一家,并不出名,史书上也无记载。仅可以从碑文记载得知,武氏,为东汉晚期的一个官僚贵族 之家。墓主人之一的武梁,曾做过从事(刺史佐吏),武弟吴开明,官至吴郡丞(郡守佐吏),

开明长子武班,官至敦煌长史(佐太守之官,仅次于太守),开明次子武荣,更先后做过州的书佐和郡的书吏、主薄、督邮、五官椽及统辖京师步军的执金吾丞等。由此可知,武氏世代为官,势力煊赫,家财宏富,他们有能力修建如此富丽堂皇的大型石室。然而武氏祠的闻名,却靠自身的史料价值及艺术价值。 谈起史料价值,武氏祠画像石比较细致全面地展示汉代的生活,如武氏墓群石刻中看到大量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它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以及当时的意识形态,成为透视汉代生活的重要史料。另外,武氏祠画像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武氏祠的画像石,大多用减地阳刻法。即在石面上先使欲刻的轮廓之外凹下来,将要刻的地方凸出来,然后再在凸出的地方进行雕琢。这种刻法生动形象,立体感强,比印刻复杂得多。欧洲绘画重视阳刻向背,我国古代绘画则重在描线。用界限代替阴刻,显得雄壮质朴,用力小而收效大。像曹沫、专诸、荆轲、秦王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集雕刻、绘画、文字于一身的武氏祠涵盖了汉代画像艺术中得绝大多数表现题材大量的经史故事、神话传说、现实生活场景等以视觉化图像形式记录下来,历经千年,透视出历史文化精神,不仅使我们对我国一千八百多年前就有的高超的艺术而赞叹不已。 武氏祠是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三孔”“故宫”等地位相当。时至今日,武氏祠存有阙室、画像石展厅和西长廊三个陈列室。汉画像石四十六块,汉碑两块,清碑十一块,石狮、石阙各一对。另外,嘉祥县出土其他汉画像石七十七块,隋碑一通,清墓志铭四盒,黄庭坚书法刻石四块。然而,武氏祠的现状却依然令人忧心不已:有好些石刻杂乱的排放在室内,有些仅用铁栏杆护住,乍看起来,颇有监狱的味道,就是画像石展厅里的汉画像石也仅仅是用玻璃罩住,视线并不好。 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发武氏祠,将武氏祠打造为与其地位相当的旅游景点,实现武氏祠汉画像石文化的共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武氏祠自身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艺术性较强,不懂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很难体味出其中的价值;二是,历史性较强,汉画像石上的故事都是以历史为体裁的,历史性颇强,像“专诸刺王僚图”“王陵母故事图”,如不懂这几段历史,就不懂汉画像石的表现内容;三是,参与性差,在旅游上只有参与性强的景点,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武氏祠本身就深沉、难懂,若没有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活动,其吸引力可想而知。武氏祠旅游景点的开发,简单来讲就是超越武氏祠自身的几个特性,建立完善的风景保护与开发体系,提高旅游接待设施的接待能力和档次,建立合理的风景游览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将武氏祠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使旅游业成为景区的支柱产业,将武氏祠景区建设成为个性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功能完善、具有独特吸引力的观光与度假相结合的体验性景区,让武氏祠景区的开发足够激起游客的兴趣,使游客来此一游,那么这就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开发。 武氏祠的旅游景区的开发对嘉祥县甚至是整个济宁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嘉祥县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县内有众多的石雕企业。而武氏祠本身就是石雕艺术的综合体,武氏祠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会带动县内石雕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使石雕业成为嘉祥的支柱产业之一。另外,大而沉重石雕石刻特色工艺品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完善相应的送货的服务设施,建立联系全国的运输体系,促进物流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整个嘉祥经济的发展。武氏祠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会带动济宁旅游文化的发展,形成“三孔”“武氏祠”“曾子庙”三足鼎立的旅游局面,旅游上的近距离的“三足鼎立”将会促成三方旅游景点的共同发展,形成一整个儒孝文化大圈,进一步凝聚济宁的文化气息,形成特色的儒孝文化圣地,大大提高济宁的旅游知名度。

中国动画赏析报告

中国动画发展史及经典动画赏析报告 学院:美术学院 院系:数码设计 指导老师:宗世英 班级:09级十班 学号:210941016 姓名:李盼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中国动画一共经历了六个时期 一.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 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同时也是亚洲第一部长动画片,比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世界第一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只晚了四年,该片以精湛的动画技术和卓越的艺术性被载入世界动画电影史册。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日本动画片《铁壁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 2. 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3. 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 4.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7年、1969年和1970、1971年这4年时间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停产闹革命”。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共摄制动画片17部。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如《小号手》(1973)、《小八路》(1973)、《东海小哨兵》(1973)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为世界动画片的百花园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1976~1989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二个繁荣时期。 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 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全国共生产电影动画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鹿铃》(1982)、《山水情》( 1988),

东汉画像石的具体分析

西关嫦娥奔月画像石的美丽传说 嫦娥是中国古典神话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间更是广为流传,成为我国十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古籍中有不同的记载,如《归藏》日: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外八篇》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嫦娥原名姮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遂改为嫦)。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嫦娥奔月画像石于1964年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市小西关汉墓,现藏于河南南阳汉画馆,创作时间为东汉。画面左上方刻一月轮,一只蟾蜍蹲坐月中。其右刻一女子为嫦娥,头梳高髻,人首蛇身,身着宽袖长襦,双手前伸,臀部有双爪,后拖曲尾,面向月轮,作翩然升腾状。画面周圈云气妆点缭绕,大小不等的九星散布其间,象征九个星宿环绕周边,渲染了嫦娥奔月的神秘气氛。画面丰美,繁而不乱,云气以优美的圆弧线环绕整个画面,形象饱满,充满神秘感和艺术美感,嫦娥飘然飞天的形象得到完美呈现。 汉代崇尚厚葬,古墓画像石文化应运而生,而嫦娥奔月图则是这一时期画像石的精品之作,侧面反映了汉代艺术的空前繁荣。中国邮票总公司曾以画像石为题材发行过一套共六枚邮票,其中第六枚就是嫦娥奔月图。该画像石还是国家一级文物,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曲阜旧县门阙庭院画像石的地主生活 曲阜旧县门阙庭院画像石出土于山东省曲阜旧县村,创作时间为东汉,雕刻手法采用平面浅浮雕,现藏于山东曲阜文化管理委员会。画面用鸟瞰式散点透视刻画了一座汉代封建地主庭院的布局结构和一般地主家庭的娱乐活动。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东汉产生了一些强大的地主家族,被史书称为“大姓”、“著姓”和“名族”, 加上政权建立之初的放任态度,东汉时地主大量囤积土地,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曲阜旧县门阙庭院画像石就直面地反映了地主的奢华的生活。画面中分为左右两院,右边前面为大门,左右有双阙,右侧门虚掩,后一露半身的守门人;前门与堂屋之间的宽敞院落,堂屋敞开,有伎人正在表演乐舞百戏;中门半掩,后一人露半身看向院内。左边为侧院,以侧门连接中庭;侧院有一人向左低头跪拜,旁边一人立。后院与前院楼阁相连,楼上一人抚琴,一人相对而坐。 曲阜旧县门阙庭院画像石内容生动丰富,符合汉画像石事死如生的纪实特征,其庭院结构也反映汉代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地主家庭豪华深重的住宅生活,对汉史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武梁祠汉画像浅谈

本科生课程论文 题目武梁祠汉画像浅谈 姓名刘古雪学号2010413907 院系书法学院 专业美术学(篆刻) 指导教师陈鑫职称讲师 2012年6月20日 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武梁祠汉画像浅谈 专业: 美术学(篆刻)学号:2010413907 姓名:刘古雪 指导教师:陈鑫依托课程:篆刻理论 摘要:位于山东省嘉祥县的武梁祠是我国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其内部装饰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画像石,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处画像遗存。它从宋代起就受到赵明诚、欧阳修等金石学家的重视。 关键词:武梁祠汉画像艺术特点 武梁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其内部装饰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画像石,且带有榜题,是我国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处画像遗存。 早在宋代就有人开始注意、研究这座家祠,清代更是达到研究顶峰,近代不但中国美术、历史、考古学家继续研读,国外的一些学者也加入考研的队伍,小小家祠因为汉代石刻画像而闻名世界。

祠堂包括屋顶内壁上刻满了画像。现存画像石6块。其中由于年代久远,屋顶画像剥蚀残损严重,画像与榜题模糊难辨。根据文献记载,屋顶前坡祥瑞内容为黄龙、白虎、麒麟、神鼎、六足兽等。后坡为白鱼、玄圭、赤熊、玉马、白鹿、金胜、比目鱼、比翼鸟、比肩兽、木连理、璧流离等。这些都是当时人们认为最珍贵罕见的宝贝神物。 祠堂的主要内容安排在正面的后壁和左右两壁。从设计意图看,作者将东西后三面墙壁的画像分成上中下三大部分。上层位于左右两壁的山墙尖顶三角部分,是神仙的世界,东王公和西王母高高在上,各居一方;中层是古圣先贤和历史故事;下层主要是表现墓主现实生活的出行拜谒画面,同时也夹有部分历史故事。三层之间以联弧、菱形等花纹区分出不同时空。整个画面以一座带双阙的楼阁为中心,将现实生活放在下部,神仙之类放在上部,中间穿插着历史故事和人物,祥瑞则安排到祠顶。 从内容看,神话类的主要形象是西王母和东王公,而人身蛇躯的伏羲女娲则被安排到黄帝神农的阶层,与古圣先皇齐名并列。此后依次是祝融、神农、黄帝“三皇”和颛顼、帝喾、尧、舜、禹“五帝”。大禹的后边还安排了一个“夏桀”。荒淫无度的夏桀坐在两个跪伏着的女人背上。三皇五帝与西王母被共同安排在西壁。 历史故事类画像按其不同内容而被相对集中在一起,与三皇五帝共处一个空间的是表现孝义、节烈的人物和故事。与墓主人前后左右鸡犬相闻的则是忠臣烈士。孝义方面有“丁兰刻木”、“老莱子娱亲”、“闵子骞敬事后母”、“曾参孝母”、“邢渠哺父”、“伯俞伤亲”、“董永佣耕养父”、“孝子魏汤”、“杨伯雍义浆”、“孝孙原毂”、“三州孝人”、“休屠王敬母”等某种名孝子贤孙的故事;节烈人物和故事是“京师节女”、“齐义继母”、“梁节姑姊”、“楚昭贞姜”、“无盐丑女”、“鲁义姑姊”、“秋胡妻”、“梁高行”。忠臣义士则有为国家或故主舍身尽忠的“荆轲刺秦王”、“专诸刺王僚”、“曹子动桓”、“聂政刺韩王”、“豫让刺赵襄子”、“要离刺庆忌”、“蔺相如完璧归赵”以及“范睢和须贾”和终解仇怨故事。 正面墙壁主要位置的画像是有关社会现实生活的宾客拜谒、庖厨和车马出行。画面正中是一楼二阙,主要痊居高楼,楼上两位夫人,楼下一位主人。一个主人和两痊夫人的形式,反映的是阴阳合和的传统思想;主人和夫人身躯高大于他人的做法,则反映了主仆间地位的高下。在主人的左侧是车马出行,右侧是庖厨。庖厨在西而车马居东,也是当时庭院布局的一般形式。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武梁祠画像中笼罩着十分浓郁的“忠”、“孝”思想。所以要这么做,其根本目的恐怕在于教育和戒示后人。希望后人们象丁兰那样,视死如生;象老莱子那样,活到老,孝敬到老。另外,对于还活着的妻妾们,也希望她们效法秋胡妻、楚昭贞姜那样,从一而终,以身守节。至于那些宾客仆从们,也要效法荆轲、豫让们,忠贞不二,必要时以身报主。 这种苦口婆心的教育意识,反映了东汉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留恋,也同时折射了东汉晚期社会的动荡与人们思想观念的骚动不安。子孙的不孝、妻

徐州汉画像石装饰图像艺术探究

徐州汉画像石装饰图像艺术探究 汉画像石是汉代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内容丰富的石刻艺术形式,它寄托了古人对升天的愿望,主题表现更是代表性极强的装饰图像。通常在墓室、祠堂、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主题是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形态更符合人们的审美原则,是实用与装饰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了装饰造型上的基本问题,而且还能够全面遵循艺术形式美的规律。 前言 汉画像石艺术是依托汉代的丧葬观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遗存之一,一种雕刻于石上的文字与图形,描绘了器物、制度等方面的历史真实,它反映了当时的人文背景、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出汉代人幻想中的不解世界,体现出很高的装饰艺术水准。 徐州汉画像石的源起 徐州汉画像石发展始于西汉末、东汉初,兴盛于东汉中、晚期,结束于魏晋。汉代的建立,使得徐州成为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和丰厚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为徐州“汉代三绝”。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明清看北京、先秦看西安、两汉看徐州”。徐州汉画像石从其发展的规律来看,其艺术风格有继承、有

创新、稳定中有渐变、多样中又统一。 徐州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 从徐州地区现存汉画像石来看,数量众多,题材丰富,内容涉及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神话传说等方面。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汉代生活及当时的宗教、哲学和审美意识,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汉代人心目中的神仙世界。 1.主体装饰题材 徐州的汉画像石主体装饰题材分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两类。现实性主题以刻画人世间的现实生活,墓主生前的生活场景。以及起到宣教、劝诫作用的历史故事,此类画像石画面较大,雕刻精美、造型生动、构图完整。人物和故事树立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义、智、信等内容,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在社会中起到以古鉴今、扬美惩恶的宣教和劝诫作用。 非现实性题材表现的是汉代人意向中的神仙世界和代表祥瑞的珍禽异兽。墓葬形式代表着这一个时代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式的背后除了物质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非现实性主题刻画了许多神仙世界和表示祥瑞的珍禽瑞兽。 2.边饰图案题材 汉画像石主体图案的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边饰图案艺术。所有民族的原始文化中,都曾出现十分广泛的运

造型艺术之汉画像石

造型艺术之汉画像石 【摘要】从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角度,浅析汉画像石中题材与生活的联系,从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中寻找与篆刻技法的相似之处,验证艺术相通的道理。通过对汉画像石的研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希望提升大家对汉画像石及其它没落艺术的关注度。呼吁大家重视传统的艺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创新并将之发扬光大。 【关键词】汉画像石题材雕刻技法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然今之学者,以墨守成规者居多,改变创新者少矣。死读书,读死书,不擅变通。殊不知艺术源于一体,皆有可相通之处。若能心细如丝,善于观察,必将站在华山之巅,得世外桃源之妙。 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一种造型艺术所绘之物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代画家张璪也曾提出“师造化”理论,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今以汉画像石为例,浅谈造型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及篆刻与画像石雕刻技法的相似之处。 一、汉画像石的概念 汉画像石是在砖石的平面上先经过绘画,然后再进行雕刻,一般都是浅浮雕和线刻的形式。以石为地,用刀代笔的绘画,多见于墓室、石享祠、石棺、石阙、石碑、崖墓等石质建筑中。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汉画像石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从绘画角度看,它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与浮雕、线雕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石刻画由于受材料和工具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绘画那样作历历具足的描绘,也不能像圆雕那样作面面俱到的塑造,因而石

刻画难以对形象的细部及内在的精神思想、感情性格作出细腻的刻划,所以它都是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来反映所要表现的内容。重动势、重气势、重大体、重大貌就成了这种艺术的共同特点。虽然各个地区的画像石具有不同的风格,但在形象刻划上都是取其大貌,不拘小节,依从大动势来表现,造成强烈的气势,形成紧张的力度,从而构成了汉画像石所特有的奔放飞动之美。 二、汉画像石的题材 1、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 图 1庄稼收获图 此图表现了汉代农业的繁荣,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间三位男子正在低头辛勤的劳作,右二举起劳作工具准备砍下的姿势也被描绘的栩栩如生,右一停下了劳作的动作,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呼喊声正转头向后看去,原来是他的妻子来给他送饭了,左一明显是一位妇人,肩上挑着担子,右手提着食盒,正在深情的呼喊着远处的丈夫,深厚的伉俪之情教人羡慕不已。当然这幅画也表现出了很浓重的生活气息。汉人收获庄稼时的样子跃然纸上,生动形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