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滇东北生态旅游资源

滇东北生态旅游资源

滇东北生态旅游资源
滇东北生态旅游资源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市境内,总面积26186.65公顷。保护区是由分别建立于1984年和1998年的海子坪、三江口和朝天马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护区群,地处长江流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乌蒙山区保存面积较大而完整,类型结构典型,并具有云贵高原代表性的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2013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审定,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海拔在3000米—3200米,总面积3150公顷,是中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2005 年云南大山包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山包旅游

一、观鸟游,

二、高原草甸风光

三、鸡公山

大山包在旅游开发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交通不完善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吃、住)

三、景区管理不完善(没有垃圾桶)。

?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曲靖市会泽县。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大桥片区和长海子片区二个片区组成。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的湿地的生态环境,属于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有12910.64公顷,2006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这片区域在二○一○年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其做过总体规划,在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现状下发展生态旅游

?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药山因盛产中药材而得名。总面积20141公顷。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对象为森林,草甸,珍稀动植物及中药材。如巧家五针松、红豆杉、金雕等

巧家五针松被喻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全球仅有34棵,都在药山。红豆杉是一种药材。

药山旅游

未开发,主要问题是交通不便,路况不好,除了药山外没有比较有吸引力的资源。

一、天星森林公园(1993年评上):

天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昭通市威信县最北部,离县城扎西40公里,茫茫林海从三面环抱了旧城70%的区域。主要景点在天星、八字山两个林区内,经营面积38614亩,有林地24528亩,森林覆盖率63.5%。由八字山、天星、坛厂的10余亩人工林组成。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有63个杉木品种,还有红豆杉,是全国杉木林种资源之最,是名符其实的杉木王国。

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有1200亩成片群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蕨2000多株,里面有

天星欢迎您、百亩竹园、茶园风情、绿茵草坪、观峰望霞、湖光山色、神龙碧泉、凉亭、迎客亭、植物园、动物园、天星水库(20亩)等景点组成。公园内还建有别墅、疗养院、宾馆,非常适合科考、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活动。票价30元/人。

二、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

位于曲靖富源县内,地处乌蒙山支脉,县城南部的十八连山山区,距富源县城120公路,罗平68公里。景区面积10多平方公里。景区有丰富的森林景观,上万亩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四。古木参天,山峦叠嶂,气势壮观。十八连山是花卉的世界,一年四季花果争香斗妍。十冬腊月山茶花,随之是锦簇团团的马樱花发,清明时节如火如萘的杜鹃花,五六月猕猴桃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十八连山还有险奇峻峭的地貌奇观。景区南侧岩羊沟是深400米、底宽5-50米的溪水峡谷,4公里内有瀑布10余处,有的落差达40米,峡谷两侧峭壁悬崖,野猴成群游戏。

景区内还有棋盘星、三棵桩滴水岩等瀑布群,为林海系上银色的项链。此外,还有燕子洞、模儿洞、仙人洞等溶洞景点。十八连山居住着彝族、汉族和水族,每年三月彝族举行祭祀庆典;三月三水族对歌;六月二十四日彝族欢度火把节,杀牛祭天、打火把。民俗文化象一块闪光的宝石在原始森林中,把自然生态的生机和人类生活的生机结合起来。十八连山有各种珍稀动植物,林木葱茏,九曲回肠的小道,陡峭绝壁的峡谷,变幻莫测的岩溶洞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三、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曲靖市沾益县城北50公里的马雄山东麓,从马雄山顶下至半山腰,上下两个洞口流水潺潺,即是珠江之源。最高点海拔2444米,属喀斯特地貌,是国家4A级旅游区,有山、水、树、洞、花五大奇观。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有野兔、野鸡、松鼠、麂子等野生动物。“一水滴三江”:以马雄山主峰为分水岭,水流分别朝东、西、北三个方向自然流淌,形成隶属长江水系的牛栏江,隶属珠江水系的南盘江、北盘江。

当地政府依托马雄山的“山、水、树、洞、花”五大优势,投巨资在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先后完成工程造林3007公顷,封山育林673公顷,并先后建成了珠江源石牌坊、珠源洞、珠江第一瀑、珠源碑记、珠源第一罗盘、霞客草堂、珠源禅寺等众多绚丽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点,使这里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门票五元,节假日有旅游专线客运班车。四、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评上):

位于昭通市水富县太平乡,距水富县城70公里,公园中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100多种观赏植物、珍奇植物,2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罗汉竹…...)。铜锣坝国家森

林公园中有5条溪流、18个盆地、108座山峰、7个湖泊(平水坝、白寨坝、铜锣坝、五里坝……)

,是滇东北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整个景区集雄、奇、险、幽、秀于一体,风光优美,是休闲旅游的好场所。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内山林奇景美不胜收,景区群峰如林,万亩林海郁郁葱葱。鸽子谷中,数株珙桐集中排列,花开之时,象千万只白鸽林间起舞。更有千年象鼻树,古树盘根错节,形象逼真。茶山岭,杜鹃林,花开之时,一片绚烂,让人目不暇接。登上景区中部山顶,晨观日出,夕赏晚霞,雨后观云海雾潮,令人心旷神怡。隆冬时还有雪景冰挂。森林公园内幽谷游泉四季不竭,有水帘壁、瀑布群、仙女池、关山滩水帘洞、向寒坝墨石潭等景点。铜锣坝电站形成了林中湖泊,二道坝又将铜锣坝、平水坝、五里坝、花红坝、三星坝、白寒坝、鸡心湾几十条小箐连成一大片水域,山水相连,湖光山色,一望无垠。

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公路8公里,步行道3公里,木栈道2公里;给排水和供电设施;垃圾收集转运站2个,厕所3座,游客中心600平方米,停车场3000平方米。

五、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

位于罗平县罗雄镇大凹子村及周围一些村寨,距罗平县城10余公里,主要是三叠纪(距今2.38~2.39亿年)的海洋生物化石、陆地植物化石及少数陆地动物化石,共发现化石上万件,该地质公园主体是罗平古生物化石群地质遗迹,辅以锥形喀斯特地貌及河流、温泉、瀑布群、溶洞景观(观音洞、龙马洞……)、岩溶峡谷(黄泥河鲁布革岩溶峡谷)、峰林、峰丛(金鸡山峰丛、十万大山)。

2011年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成功,2014年建成罗平生物群地质公园旅游公路并通车,正在完善沿途安保工程设施建设,政府比较重视其旅游发展。

一、东川红土地

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千米的新田乡,有一个叫“花石头”的地方,这里方圆近百公里的区域被认为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云南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世界上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而其景象比巴西更为壮观。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淀下来,逐渐形成了这炫目的色彩。

东川主要产马铃薯、青稞、小麦和其他农作物,常年都是一部分红土翻耕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已经种满绿油油的庄稼,远远看去,就像画家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斑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色。如果遇上小麦夏收季节,除去红绿颜色之外,还要添上碧蓝的天河黄色的麦浪,那时的视觉感受最为丰富和震撼。

二、罗平油菜花

罗平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结合部,素有“滇东门户”之称,324国道

南昆铁路经罗平县城过境。罗平历史悠久,山奇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深沟峡谷纵横,盆岭相间,碳酸盐岩广布,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自然景观有11类87个景点、人文类景观有5大类41个景点,景区面积144.7平方千米。

罗平是我国油菜生产基地,每年2、3月份,20万亩油菜花在罗平坝子竞相争放,放眼望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异常的美艳、震撼。

三、罗平九龙瀑布群

九龙河是罗平的母亲河。位于罗平县城东北22千米处的以堵勒村旁的九龙十瀑,是九龙河上颇具盛名的大瀑布群。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蚀,在此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级宽112米,高56米,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号称九龙第一瀑。九龙瀑布群因其瀑布众多,景点密集而形成其独有的观赏特点,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素有“九龙十瀑,南国一绝”的美誉。九龙瀑布群还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第四名“。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罗平还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汪洋大海。有九条黑龙和一条白龙从珠江源的荷花塘来到大海。为争夺这片大海,黑龙与白龙谁也不让谁,争夺十分激烈。

白龙使出一计,独占了大海。但是,九条龙不服,就分头从海底打洞,把整个罗平海子的水都撤干了,变成了干坝子。白龙没有了安身之处,气死在海边,于是变成了千古雄立的白腊山。随后,有8条黑龙,各开了一条河灌溉了罗平一方土地,唯独黑龙们的大哥胡作非为,弄得当地干旱无雨,颗粒无收。阴府的皇帝得知,便差风神、雨神、雷公前来整治,一时间罗平风雨大作,电闪雷鸣,黑龙被整治得昏沉沉落入水底。随着一声巨响,黑龙修炼的长河被劈成了三台陡潭,后人称之为三台叠水,最高的一台就是今天的大叠水,也就是九龙瀑布。

四、曲靖马雄山

云南曲靖市是中国南部第一大河——珠江的发源地。云南曲靖沾益县东北的马雄山便是珠江的正源。曲靖马雄山海拔2444米,是云南省曲靖市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的分水岭,故有“一水滴三江”的美称。马雄山东麓的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远观云南曲靖马雄山,恰似一匹悠闲斜卧在高原台地上的骆驼。顺曲靖南盘江向南,东岸陡峭,怪石崚峋,异峰突起,溶洞四伏,西岸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林密路稀。从马雄山山脚至山顶,层层密林,丛丛灌木,遮天蔽日。山间林荫潮湿,伴着松涛鸟语,景致悠然。由于山顶大风的作用,这里的松树演变成了藤状,是顺着地表石头长的。

公园已建成了七大景区,即入口区、源头区、休闲区、果园区、运动区、山林区和探源怀古区。七大景区各具特色,风格迥异,能够满足游客吃、住、娱乐、购物、游览、观光、探险、运动等需求。景区拥有山、水、树、洞、花五大奇观,珠江正源、大树杜鹃花区、伏地松、龙溪涧、天下第一棋盘、天下第一罗盘、珠源禅寺、珠源第一瀑、霞客草堂等二十余个景点,组成了珠江源绚丽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景区森林茂密,溪流淙淙,有“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春夏时节,漫山遍野的马樱花如火如荼,鲜艳夺目。马樱花和伏地松、天下第一罗盘、天下第一棋盘、珠江源石牌坊、珠源第一瀑、霞客草堂、珠江禅寺等组成了珠江源绚丽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龙鱼洞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国家森林公园、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关天星国家森林公园、西山森林公园 2、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云杉坪、牦牛坪、黄草岭、大海草山 3、荒漠生态旅游资源:元谋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湖泊生态旅游资源:滇池、程海、泸沽湖、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洱海、浴仙湖 2、温泉生态旅游资源:安宁温泉、下关温泉、云县小定西沸泉、龙陵邦腊掌温泉、新滩坝温泉、腾冲热海 3、河流生态旅游资源:金沙江(万里长江第一湾、小江泥石流)、澜沧江(西双版纳橄榄坝)、怒江(三江并流)、南盘江(三江口)、元江、伊洛瓦底江 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一)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田园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石屏杨梅、蒙自石榴 2、牧场生态旅游资源:迪庆那青波牧场、扎西牧场、丽江甘海子牧场、念瓦洛牧场、小中甸牧场、南宝牧场 (二)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1、中国园林:勐巴娜西珍奇园 (三)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1、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丽江高山植物园 2、天然野生动物园:西双版纳野象谷公园、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011届毕业生:存档号: 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青海乡村旅游的发展 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班级:景区09(01)班 学生姓名:布音白力格 指导教师:张晓兰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物、文化传统、风情风俗、体育娱乐等四大类型。生态旅游资源是: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物,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Abstract: tourism resources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mainly includ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and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ing mountains, canyons, lakes, rivers, forests, volcano, beach, hot spring, wildlife, climate, landform, hydrolog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iological climate.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chievements, eating, shopping, arts and culture,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can be summarized as humanitarian scenery, cultural traditions, customs,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in four categorie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 taking ecological beauty attracts tourists, tourism industry by. I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on, can produc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tourism integrated benefit, have a high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 of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activities on the matter, for ecological tourist perception, experience, enjoy the natur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resources.(把底纹去掉)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resources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摘要 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录 1 绪论 (1)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 3 生态旅游现状 (3)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 4.1 陆地生态旅游 (5) 4.1.1 森林生态旅游 (5) 4.1.2 草原生态旅游 (5) 4.1.3 荒漠生态旅游 (6) 4.1.4 湿地生态旅游 (6) 4.2 水体生态旅游 (6) 4.2.1 海洋生态旅游 (6) 4.2.2 河流生态旅游 (7) 4.2.3 湖泊生态旅游 (7) 4.2.4 温泉生态旅游 (7) 4.3 人工生态旅游 (8) 4.3.1 农业生态旅游 (8) 4.3.2 城市生态旅游 (8)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 4.4.1 宗教生态旅游 (8) 4.4.2 民俗生态旅游 (9)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 总结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2008-2015年) 一、发展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旅游与生态环境相互关联,互相促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旅游业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因此,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强劲的发展势头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映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重新审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公园等生态资源单位不断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生态旅游发展环境日渐优化,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带来良好条件和发展机遇。

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发展尚存在需要引起重视的突出问题。一是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不高,保护主动性不足;二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三是生态旅游规划滞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五是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现象,一些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环境恶化状况依然存在。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产业,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源的非消耗性利用,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引领绿色消费、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在很多生态敏感地区,生态旅游是重要的替代产业,是开拓生态补偿机制的新渠道。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塑造生态友好旅游产业形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完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着力强化生态环境教育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发展原则 1、严格保护原则 立足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始终坚持保护第一

生态旅游资源介绍

第五讲生态旅游资源 第一节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关于资源的概念 1、资源的形成 资源的概念源自经济学科,是作为生产实践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提出来的(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1983)。资源一度被定义为“人类财富的来源”,不断地被某一主体利用。资源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是指可以成为人的资产或利益的外界物。如作为物质资源的矿产,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具有经济实用性。但是矿产也具有文化价值,古代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让我们联想起人类早期的文化史,至此,物质资源上升为精神资源。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物质资源,但我们把他们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物质资源有了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资源。 2、资源的类型 实际上,资源是一种关系概念,表示某物对某一主体有价值。资源还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有机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和能量形式。对人类来说,资源就是能在个人及社团两个水平上,满足生理、社会经济和文化需求的任何一种物质或能量形式。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产的要素,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源泉。通常情况下,资源可被分成两大类,不可更新资源是依赖于有限贮存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物燃料等;可更新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换句话说是从生命有机体生物量中获得的资源。然而资源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同时资源又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利用却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森林和草地、湿地以及荒漠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林、副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美学、户外休闲以及文化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资源的动态 我们分析一下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或技术文化功能作用,就不难发现,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涉及到物质的转化(生命有机体是通过代谢活动,人类社会是通过工业过程),这种转化是能量不断(连续)流动和消耗的结果(生物圈能量来源于太阳,技术文化能量来源于化石燃料)。这种考虑又使我们提出资源的另一个定义,正如已经提到的,资源是出现在生态圈初级(primary)能量的各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而且,它也可定义为生命有机体需要的任何东西。在这个定义下,能量、物质、空间、时间和多样性都是资源,即所有的基本生态因子都是资源,不可再生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是指那些化石能源和生物能源。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基本生态因子,可以直接对生物发生作用的某一环境下的典型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都可称为基本生态因子或资源。所以说资源亦属于生态学的范畴。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1.旅游资源定义 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并在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认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定义: (1)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生态旅游现状情况 (一)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二)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

我国生态旅游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旅游形式,且承担了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双重责任,提倡让置身原始自然的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美好感受,为保护环境尽自己所能。论文对近十年来的生态旅游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了解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并阐述了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Abstract】Ecotourism is a form of tourism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it shoulders the d ual responsibility of maintaining the local people’s life and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t advocates that people who are exposed to primitive nature to experience the good feeling brought by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o their bes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ecotourism research in recent ten years are made in this paper,so as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And the paper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touris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關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旅游现状 我国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最具有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多达2588个,有28处自然保护区加入在“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30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包括长白山、神农架、武夷山、青海湖、内蒙古达赉湖、张家界、九寨沟、黄龙和高丽贡山等,总面积约14944万公顷。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游客,一些自然保护区正式开办生态旅游,然而,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23%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业导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了自然环境的退化,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我国在资源开发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多由旅游部门在管理上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而且旅游收入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才会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中去。因此,我们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用实际可行的方案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生态旅游客源分析 一些学者曾对在我国的旅游市场研究方面的个别热点城市游客的时序分布做出了相应的研究预测。保继刚选取距离、经济发展程度、文化教育水平三因素指标,首次将引力模型运用于北京市国内游客的预测,建立了预测全国各省、区到北京游客数量的数学模型[1]。张凌云介绍了在旅游地引力模型的方面国外学者所做的工作,并且展望了发展趋势[2]。韩德宗翻译介绍了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游发生模型[3]。邢道隆通过进行游客抽样调查,对北京市国内旅游市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形象定位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形象定位 2013年06月13日15:32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8期作者:刘玉姝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48 摘要:伴随时代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生态旅游在这个全民都注重低碳环保的今天被人们所欢迎。属于绿色消费的生态旅游可以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绿色消费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也可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日后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针对生态旅游绿色消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向。 关键词:生态旅游,绿色消费,发展 课题名称:基于产业融合的黑龙江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24125)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绿色消费,更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地球只有一个,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具有不可逆的特性,也就是说一旦枯竭,也就意味不能再生,哪怕是人造景观,再生也不能保留原来的文物价值。然而,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更加依赖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也是旅游产业所独有的性质。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时不考虑环境因素的消费者仍旧占了很大一部分,为此,更应该提倡生态旅游这种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定义 要兼顾两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不能只为满足自己这一代人自身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的要求,就不顾及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为此,作为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就此产生,并为广大人们所接受。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是消费时的首选,消费的过程中产生垃圾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合理处理垃圾为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再逐步将原有的消费观念转变珍爱自然、注重健康的消费观念,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是要注重环保,节能减排,让购买绿色产品成为人们的最终选择,实现可持续消费。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等方面,便是环保专家概括的绿色消费中的5R。 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各国在联合国环境会议中对将原有的不可持续消费转变为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达成共识,将是各国日后的正式发展议程。坚持适度消费、节制消费、消费正义的实现以及坚持可持续消费就是生态消费模式下所提倡的消费活动。过度消费和不足消费都会影响个体基本的生存而且也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结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的情况适度消费。始终秉着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不能因为要满足人们的自身欲望或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过度消费。 消费正义否认消费是一种私人化行为的同时,也否认了消费的纯粹经济性质,但提倡消费活动中的责任及公平意识,强调消费享受和代价之间的公平性。 不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可持续消费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考量标准,考虑人们现阶段的经济活动所包括的消费活动对子孙后代的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初,罗毕会议上阐述了由布兰抡特女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延伸得到的可持续消费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为随着这一理念进一步阐述及延伸,涵盖的氛围也扩大延伸到人与地球非人类成员、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承担力的情况下,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引文 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_类型和评价体系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 袁书琪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摘 要 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国内外对生态旅游资源基本问题的研究还在深化 的过程中。笔者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新国家标准在长期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提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这些基本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特性,类型,评价 中图分类号 Q 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4)02-0109-05On the characteristic ,type and evaluatin system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Y UAN Shuqi (Fu -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4,23(2):109~113. Ecological tourism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world tourism .T he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issues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weak .Based on the action of our country 's tourism resource classifica tio n and evaluatio 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natio nal standard and the abundant ex perience of long -term practice research ,the author put forw ard the char -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 stem of ecology ical tourism resource put fo rward .T he essence issues have special sig nificance to w ester n China who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weak in our country . 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ty pe ,evaluatio n sy stem .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R ].北京.2)国家环保局.2002.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R ].北京.*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310011)。**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02-10-09 改回日期:2002-12-10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应当引起旅游学界对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的足够重视。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新国家标准,国内外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正处在深化的过程中,而对相对较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还存在不少问题[2,5]。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讨论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是否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3]。迄今为止,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并没有单独列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因子只涉及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而未涉及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亟待研究。2.1 生态旅游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取决于生态旅游的特性。 我国正在研制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对生态旅游涵义的界定,是一切生态旅游管理规范的前提2) 。 诚然,迄今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国内外不同看法很多,但共识的成份比较大,且趋同的态势明显[4]。2.1.1 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从旅游发展的吸引力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在于依赖人(包括游人)与环境的和谐。这里所谓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但也包括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而一般旅游吸引力来自景观美或某种兴趣活动的便利。2.1.2 生态旅游的场所 从旅游活动场所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处于环境质量优越的自然环境。当 今地球上纯自然环境已经不多了,且远离人类社会。所以这里所谓的自然环境包括部分人化自然(如人工林地),以及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乡村社区。2.1.3 生态旅游的目标 从旅游开发的目标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侧重生态效益。生态旅游地的开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 logy 2004,23(2):109~113 DOI :10.13292/j .1000-4890.2004.0059

乡村旅游资源生开发与整合策略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 我国当今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但是因为市场机制及法律问题,其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资源开发不合理,当地农民受益少,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必要进行资源的生态开发与整合。 一、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从而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到当地民生与经济,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乡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其吸引大量游客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可复制性特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必须严格保护。 (二)注重田园风光的维护。田园风光是区别城市的重要特色,其乡村性是区域旅游的核心组成,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农村景观的特有风光,同时也是原始农村生产活动的体现,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核心,因此应当全力保护农村的田园风光。 (三)要注重保护乡村村落景观。乡村的文化特色一般通过建筑体现,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其建筑是其村落发展的活化石,这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 二、以当地实际为基础,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乡村特色,而对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基础,也是设计好的旅游发展项目的基础,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点: (一)乡村性特征,乡村旅游的灵魂便是乡村,是基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形式,这种乡村性也是区别名省旅游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性,乡村的景观与人文特征沟通构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气息,其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虽然也为生计所忙碌,但是乡村有着其特殊的农耕文化气息,同时大部分乡村居民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三)生态性特征,乡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特别是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开始在周末逃避城市,选择乡村生态旅游。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还应当注重体验性,特别是农耕文化体验及乡土风情的体验,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注重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资源分配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不同地区都开始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特别是一些城郊乡村及特色乡村,但是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特色化不明显等,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还应当注重合理规划与资源合理配置。 (一)注重旅游特色的体现,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两个角度体现,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乡村应该在其中甄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建立特色化旅游。 (二)科学规划,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应当建立在严格的规划基础上,特别是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乡镇之间应当采取差异化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三)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在资源的开发中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从而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的意义范文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类别,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Abstract:B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tegories in our country,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类别,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The key wo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ategori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对于环境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把它与会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独特的展示之路。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 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集蓝天、大海、海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滨风光。盐城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鲜明。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现代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的故乡也在盐城市境内。 坚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重视建设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通过实施新课程计划来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注重开发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校本课程、综合活动课程、劳动实验课程等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各地各有关学校特别是四星级高中,要充分发掘老区特有的人文底蕴,在弘扬老区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振兴淮剧艺术,开发海盐文化和滩涂文化等不同方面注重收集整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主题系列,形成区域文化建设基地,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层次。要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营造生机勃勃的有个性的校园景象,让学生在各种特色文化中接触、感受先进的鲜活的文化滋润,抑制和抵制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升钟湖旅游规划与开发 学生:××××××× 学号:×××××××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指导老师:××××××× ××××× 二O一二年五月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对生态旅游的真正涵义缺乏认识和理解,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资源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本文在以家乡—南充市南部县升钟湖的发展与规划为例,重点对旅游地本身的开发设计进行了规划,并归纳出生态旅游规划模式,以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升钟湖,规划,开发

ABSTRACT Ecological tourism as the solution to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 ways and mean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developing quickly, But because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connotations of lack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ny resources damage,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NanBuXian rise in home nanchong citySheng ZhongHu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tself to the design planning, and summarized the ecological tourism planning mode, in order to promote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s,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tourism,Sheng ZhongHu,Planning,develop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