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解: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 题 1-4已知在图P1-4中,u1=10sin ωt(V),R L =1k Ω,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 、电压u0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可以忽略。

解:波形见图。

◇ 习题 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内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a u 等各项参数,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解:动态内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即稳压性能愈好。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r Z 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温度系数a 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 习题 1-7 在图P1-7 中,已知电源电压V=10V ,R=200Ω,R L =1 k Ω,稳压管的U Z =6V

,试求: ①

稳压管中的电流I Z =?

② 当电流电压V 升高到12V ,I Z 将变为多少? ③当V 仍为10V ,但R L 改为2 k Ω时,I Z 将变为多少? 解:① mA mA mA k V

V V R U R U U I

L Z Z Z

1462016200610=-=Ω

-Ω-=--=

② mA mA mA k V

V V R U R U U I

L Z Z Z

2463016200612=-=Ω

-Ω-=--=

③ mA mA mA k V

V V R U R U U I

L Z Z Z

1732026200610=-=Ω

-Ω-=--=

◇ 习题 1-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仁政值均为6V ,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0.7V ,如果将它们用不同的方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解:如图所示,可有3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稳压值分别为:(a )12V

(b )6.7V (c )1.4V

◇ 习题 1-9 一个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见图 P1-9:

①试在图上求出U CE=5V,I C=6mA处的电流放大系数-

β、-

α、β和α,并时行比较。

②设三极管的极限参数为I CM=20mA,U(BR)CEO=15V,P CM=100mW,试在图P1-9的特性曲线上画出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解:

993

.0

04

.6

6

,

150

04

.0

6

=

=

=

E

C

B

C

i

i

i

i

α

β

993

.0

22

.3

06

.9

2.3

9

,

145

02

.0

06

.0

2.3

9

-

-

=

?

?

=

-

-

=

?

?

E

C

B

C

i

i

i

i

α

β

②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如图所示。

◇习题1-13 测得某电路中几个三极管的各极电位如图P1-13所示,试判断各三极管分别工作在截止区,放大区还是饱和区?解:图(a)中,U BE=0.7V,U BC=-4.3V,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图(b)中,U BE=-10V,U BC=-10V,即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

图(c)中,U BE=0.7V,U BC=-5.3V,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故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图(d)中,U BE=0.75V,U BC=0.45V,即发射结、集电结均正偏,故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

图(e)中,U BE=0.3V,U BC=5.3V,即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故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

图(f)中,U BE=-0.3V,U BC=0,即U CE=U BE,发射结正偏,集电结电压为0,故三极管工作在临界饱和状态。

图(g)中,U BE=-0.3V,U BC=8.7V,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故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图(h)中,U BE=-0.3V,U BC=3.7V,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故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习题1-14 已知图P1-14(a)~(f)中各三极管的β均为50,U BE≈0.7V,试分别估算各电路中三极管的I C和U CE,判断它们各自工作在哪个区(截止区、放大区或饱和区),并将各管子的工作点分别画在图P1-14(g)的输出特性曲线上。

解:(a )V

mA k u mA mA i i mA

V

k V V i CE B C B 5.325.321025.3065.050065.0200003.1207.02=?Ω-==?=≈=Ω

=Ω-≈

β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见下图中的A 点。

(b )V mA k u mA mA i i mA

V

k V V i CE B C B 35.5325.2210325.20465.0500465.02000003.92007.010=?Ω-==?=≈=Ω

=Ω-≈

β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见下图中的B 点。

(c )V

mA k u mA mA i i mA

V

k V V i CE B C B 5.3625.2321025.23465.050465.0200003.9207.010-=?Ω-==?=≈=Ω

=Ω-≈

β

以上计算出的iC 和uCE 的值是荒谬的,实质上此时三极管已工作在饱和区,故应为

V

U u mA k V i mA

V

k V V i CES CE C B 3.052/10465.0200003.9207.010≈==Ω≈=Ω

=Ω-≈

见下图中C 点。

(d )V V u i i V u CC CE C B BE

10,0,0,

2==≈≈-=

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见下图中D 点。 (e )V

V u i i V u CC CE C B BE

10,0,0,

0==≈==

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见下图中E 点,E 点和D 点基本重合。

(f )V

V u mA mA i i mA

V

k V V i CC CE B C B 10325.20465.0500465.02000003.92007.010===?=≈=Ω

=Ω-≈

β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见下图中的F 点。

第二章 习题与思考题

◆ 题

2-2 试画出P2-2中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设电路中的电容均足够大,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

解:

◆ 题 2-5 设图P2-5中的三极管β=100,U BEQ =0.6V ,V CC =12V ,R c =3k Ω,R b =120k Ω。求静态工作点处的I BQ 、I CQ 和U CEQ 值。 解:

CC BEQ b BQ c R V U R I R I C =++ CC BEQ b BQ c BQ CQ V U R I R I I =+++)(

mA

R R U V I c

b BEQ CC BQ 027.03

)1001(1206

.012)1(≈?++-=

++-=

β

mA mA I I BQ CQ 7.2027.0100=?=≈β V R I V U c R CC CEQ C

82.33)027.07.2(12≈?+-=-=

◆ 题 2-6 已知图P2-2(a)中:R b =510k Ω,R c =10k Ω,R L =1.5k Ω,V CC =10V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b)所示。① 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得是否合适;②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 U CEQ 提高到5V 左右,可以改变哪些参数?如何改法?③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 =2mA ,U CEQ =2V ,应改变哪些参数?改成什么数值? 解:① 先由估算法算出I BQ

A mA mA R U V I b

BEQ

CC BQ μ2002.0510

7

.010=≈-≈

-=

然后,由式

C c C CC CE i R i V u 1010-=-=,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其与横、纵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未(10V ,

0)和(0,1mA ),直流负载线与i B =20uA 的一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 1即为静态工作点。由Q 1可得,U CEQ ≈0.5V ,I CQ =0.95mA 。可见,Q 1点靠近饱和区,位置不太合适,容易产生饱和失真。

②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U CEQ 提高到5V 左右,可以改变的参数只有R b 和(或)R c ,有以下几种方法: 1)同时减小R b 和R c ,如图中Q 2点;2)R b 不变,减小R c ,如图中Q ’2点;3)R c 不变,增大R b ,如图中Q ’’2点;4)同时增大R b 和R c ,静态工作点在图中Q ’’2点以下。

③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 =2mA ,U CEQ =2V ,可以改变的参数只有R b 和(或)R c 。将i C =I CQ =2mA ,u CE =U CEQ =2V 的一点与横坐标轴上u CE =10V 的一点相连即可得到此时的直流负载线,此时集电极电阻为

Ω=Ω-=

-=

k k I U V R CQ CEQ

CC c 42

2

10,由图可见,Q 3点处I BQ =40uA ,则

Ω≈Ω-=

-=

k k I U V R BQ

BEQ

CC b 25004

.07

.010,因此,需要减小R b 和R c 为:R c =4k Ω,R b =250k Ω。

◆ 题 2-7 放大电路如图

P2-7(a)所示。试按照给定参数,在图P2-7(b)中:

① 画出直流负载线;② 定出Q 点(设U BEQ =0.7V);③ 画出交流负载线。

解:

① 直流负载线方程为C e c C CC e E c C CC CE

i R R i V R i R i V u 315)(-=+-≈--=,据此,过横、纵两个坐标

轴上两点(15,0)和(0,5)作一条直线,即为直流负载线。 ② 由给定电路的直流通路可得:

V V R R R U CC b b b BQ 3.315391111

211=?+=+≈

mA R U U I I e BEQ BQ EQ CQ 6.21

7.03.3=-=-=≈

则i C =I CQ =2.6mA 的一条水平直线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即为Q ,由图可知,U CEQ =7.2V 。 ③

Ω=

=k

R R R L c L 1//',交流负载线过Q 点且斜率为1/1'-=-L R ,如图所示。

◆ 题 2-8 在图P2-7(a)电路中,如输出电压波形为,试问:

① 电路产生截止失真还是饱和失真?② 应如何调整电路参数以消除失真? 解:① 电路产生饱和失真;② 应降低Q 点,为此可增大R b2或减小R b1。

◆ 题 2-14 在图P2-14的电路中,设β=50,U BEQ =0.6V 。① 求静态工作点;② 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③ 求电压放大倍数

.

u A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0。

解:

① 1)直流通路 2)计算Q

A

A R R U V I U V R I R I V R I U R I e

b BEQ CC BQ BEQ CC e BQ b BQ CC

e EQ BEQ b BQ μμββ202

514706

.012)1()1(≈?+-=

++-=

-=++=++

mA A I I I BQ CQ EQ 12050=?=≈≈μβ

V

V R R I V R I R I V U e c CQ CC e EQ c CQ CC CEQ 1.6)]29.3(112[)

(=+?+≈+-≈--=

② 1)交流通路2)微变等效电路

③ 1)Ω≈Ω=Ω?+=++=k I mV r r EQ bb be

6.11626)1

26

51300(26)

1('β

2)94.02)501(6.1)9.3//9.3(50)1()//(])1([)//()//(])1([)1('-≈?++?-=++-=++-==-=-=++=++=+=e

be

L c e

be

b

L c b i

o u L

c b L c o e be b e b be b e e be b i R r R R R r I R R I U U A R R I R I U R r I R I r I R I r I U βββββββ 三极管基极对地间的等效电阻:

Ω=Ω?++=++==k k R r I U

R e be b

i i

6.103]2)501(6.1[)1('β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Ω≈Ω==k k R R R i b i 9.84)6.103//470(//'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Ω==k R R c o

9.3

◆ 2-15 设图P2-15中三极管的β=100,U BEQ =0.6V ,r bb ’=100Ω,V CC =10V ,R c =3k Ω,R F =200Ω,R b1=33k Ω,R b2=100k Ω,负载电阻RL=3k Ω,电容C 1、C 2和C 0足够大。

① 求静态工作点; ②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③ 求

.

.

0.

i

U U A =

④ 设R s =4k Ω,求

.

.

0.

S

us U U A =

⑤ 求R i 和R o 。 解:

① 1) 直流通路 2)估算Q

V

V V R R R U CC b b b BQ 48.2)10100

3333

(211≈?+=+≈

mA

mA R R U U R R U I I F

e BEQ BQ F

e EQ EQ CQ 94.02

.08.16

.048.2=+-=

+-=

+=

V

V R R R I V R R I R I V U F e C CQ CC F e EQ C CQ CC CEQ 3.5)]2.08.13(94.010[)

()(=++?-=++-≈+--=

②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图中Ω≈Ω+?=+?=

=k k R R R R R R R b b b b b b b 8.24100

33100

33//212121

Ω≈Ω≈Ω++=++≈k I mV r r EQ bb be 9.262.2893]94

.026

)1001(100[)(26)

1('β

b F be F e be b i I R r R I r I U ])1([β++=+= )//('L

C b L c o R R I R I U β-=-= 5.62

.0)1001(9.2333

3100)1(//-≈?+++??-=++-==F be L

c i

o u R r R R U U A ββ

F

be b i i R r I U R )1(/'β++==

Ω

≈Ω?++?+?=

+++++?=

++==k k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F be b F be b F be b i b i 122

.01019.28.24)

2.01019.2(8.24]

)1([]

)1([])1(//[//'βββ

Ω==k R R c o 3

9.4875.4)5.6(41212-≈-=-?+=?+=?==u s i i

s

i i o s o us A R R R U U U U U U A ◆ 题 2-16 在图P2-16所示的射极输出器电路中,设三极管的β=100,V CC =12V ,R c =5.6k Ω,R b =560k Ω。 ① 求静态工作点;②分别求出当R L =∞和R L =1.2k Ω时的.

u A ;

③分别求出当R L =∞和R L =1.2k Ω时的R i ;④求R o 。

解:① 1) 直流通路 2)估算Q

CC e EQ BEQ b BQ V R I U R I =++ BEQ CC e BQ b BQ U V R I R I -=++)1(β

A

mA mA R R U V I e

b BEQ CC BQ μβ1001.06

.5)1001(5607

.012)1(=≈?++-=

++-=

mA A I I I BQ CQ EQ 110100=?=≈≈μβ

V

V R I V R I V U e CQ CC e EQ CC CEQ 4.6)6.5112(=?-=-≈-= ②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Ω≈Ω≈Ω++=++≈k I mV r r EQ bb be

9.22926]1

26

)1001(300[)(26)

1('β

4)求R L =∞时的

.

u A e

b e e o R I R I U )1(β+== ])1([e

be b e e be b i R r I R I r I U β++=+=

99.06.5)1001(9.26.5)1001()1()1(])1([)1(≈?++?+=+++=+++==e

be e e be b e b i o u R r R R r I R I U U A ββββ

5)求R L =1.2k Ω时的

.

u A )//()1()//(L

e b L e e o R R I R R I U β+==

)]//)(1([)//(L

e be b L e e be b i R R r I R R I r I U β++=+= 97.0)2.1//6.5()1001(9.2)2.1//6.5()1001())(1())(1()]//)(1([)//()1(≈?++?+=+++++=+++==L

e be L e L e be b L e b i o u R R r R R R R r I R R I U U A ββββ 由上可见,当RL 变化时,对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影响不大,即射极输出器具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6)求R L =∞时的R i

Ω=Ω?++=++==

k k R r I U R e be b

i

i

5.568]

6.5)1001(9.2[)1('

β

Ω≈Ω==k k R R R i b i 282)5.568//560(//'

7)求R L =1.2k Ω时的R i

Ω≈Ω?++=++==

k k R R r I U R L e be b

i

i 7.102)]2.1//6.5()1001(9.2[)//)(1('β Ω≈Ω==k k R R R i b i 8.86)7.102//560(//'

可见,当输出端RL 变化时,对射极输出器输入端的Ri 也有影响。

④不考虑Re 时,b e o

I I I )1(β+-=-=,而 be

b o r I U -=,则

Ω≈Ω+=+==k k r I U R be o

o o

7.2810019

.21'

β

考虑Re 时,Ω=≈=7.28//'

'o o e o

R R R R

◆ 题 2-21 在图P2-2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V DD =30V ,R D =15k Ω,R s =1k Ω,R G =20M Ω,R i =30k Ω, R 2=200k Ω,负载电阻R L =1M Ω,场效应管的跨导g m =1.5mS 。

① 试估算电压放大倍数

.

u A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

② 如果不接旁路电容C S ,则.

u A =?

解:

①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

gs i U U = )//()//(L d gs m L d d o R R U g R R I U -=-=

2.221000151000155.1)//(-≈+??-=-==L d m i

o u R R g U U A 4)输入电阻Ω=≈+=M R R R R R g g i 20)//(21

5)输出电阻Ω==k R R d o

15

②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

)1(S

m gs S d gs i R g U R I U U +=+= )//()//(L d gs m L d d o R R U g R R I U -=-=

9.81

5.111000151000

155.11)//(-≈?++??

-=+-==S m L d m i

o u R g R R g U U A ◆ 题 2-25 设图P2-25电路中三极管的β均为100,且r be1=5.6k Ω,r be2=6.2k Ω。

① 试估算R i 和R o ;② 设R L =∞,分别求出当R S =0和R S =20k Ω时的

.

us

A ;

③ 当R S =20k Ω时,如果去掉1

A 试与第②问的结果进行比较。

Ω

=Ω?+=++=++=k k r R R R r R r R be b b e be e be i 6.303)]2.6//91//30//5.7(1016.5[)

//////)(1()1(22221111/111'ββ

Ω=Ω==k k R R R i b i

5.252)

6.303//1500(//'1

Ω==k R R c o 122

② 1)当R S =0时

6.189)5.193(98.05.1932.61210098.06

.303298)1()1(2

1

2222

'

111'

111-≈-?=?==-≈?-==≈≈+++=u u u

us

be c u e be e u A A A A

r R A R r R A βββ 2)当R S =20k Ω时

7.175)6.189(20

5.2525.252-=-?+=+=u

S i i

us

A R R R A ③ 当RS =20k Ω时,如果去掉

1

S R U 和 直接加在第二级的输入端,此时

Ω≈Ω==k k r R R R be b b i 86.4)2.6//91//30(////22221

8.37)5.193(20

86.486.4-≈-?+=us

A 与第②的结果相比,此时的||us A 急剧减小,可见当信号源内阻较大时,采用射极输出器作为输入级可避免||

us

A 受到严重损失。 第四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4-1 在图P4-1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V ,

①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 和效率η。 解:①

W W R U V P L cem CC om

563.18

2)16(2)(2

2≈?-=-=

如忽略U CES ,则

W W R V P L CC om 25.282622

2

=?=≈

② W

W R V P L CC V 865.28

6222

2≈??=≈ππ

%55.54865

.2563.1≈==

V om P P η 如忽略U CES ,则

%53.78865

.225

.2≈==

V om P P η ◆◆ 习题 4-2 在图P4-1所示的电路中:

① 三极管的最大功耗等于多少?

② 流过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等于多少?

③ 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等于多少?

④ 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 om ,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大约等于多少? 解:①

W W P P om CM 45.025.22.02.0=?=> ② A A R V I L

CC CM 75.08

6==>

V

V V U CC CEO BR 12622)(=?=>

④ 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

1≈u

A ,而略小于1,故

V

V V U U CC

cem

i 24.42

62

2

≈=

习题 4-3 在图P4-3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V ,

① 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 和效率η。 将本题的估算结果与习题4-1进行比较。 解:①

W W R U V

P L

cem CC

om 25.08

2)13(2)2(22

=?-=-=

如忽略U CES ,则

W W R V P L CC om 5625.088682

2=?=≈

W W R V P L CC V 716.08

2622

2≈?=≈ππ

%92.34716

.025

.0≈==V om P P η 如忽略U CES ,则

%56.78716

.05625

.0≈==

V om P P η 可见,在同样的VCC 和RL 之下,OCL 电路的Pom 比OTL 电路大得多(大约为4倍)。同时OCL 电路的PV 也比OTL 电路大得多(也大致为4倍)。最终,两种电路得效率基本相同。

◆◆ 习题 4-8 试分析图P4-8中各复合管的接法是否正确。如果认为不正确,请扼要说明原因;如果接法正确,说明所组成的

复合管的类型(NPN 或PNP ),指出相应的电极,并列出复合管的β和r be 的表达式。

解:(a) 接法不正确。因i C1和i B2的实际方向正好相反,无法形成统一的电流通路。从输入端看,在b1和e2之间无论加上何种极性的电压,VT 1和VT 2两者之中总有一个管子的发射结将被反向偏置。 (b) 接法不正确。因i C1和i B2的实际方向正好相反,无法形成统一的电流通路。

(c) 接法正确。复合管为PNP 型。b1是复合管的b ,e1(c2)是复合管的e ,e2是复合管c ,复合管的r be 和和β分别为

212111

βββββ≈=)+(=,be be r r (d) 接法不正确。因i E1和i B2的实际方向正好相反,无法形成统一的电流通路。

第五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5-1 图P5-1是集成运放BG303偏置电路的示意图,已知V CC =V EE =15V ,偏置电阻R=1M Ω(需外接)。设各三极管的β均足够大,试估算基准电流I REF 以及输入级放大管的电流I C1、I C2。 解:V T4、VT3、R 组成镜像电流源,流过R 的基准电流IREF 为:

A A R U V V I BE EE CC REF μμ3.291

7

.01515=-+=-+=

A

I I I I REF C REF

C μβ

β3.292

1133=≈???→?+

=足够大

VT1、VT2为差分对管,则有:

A A I I I C C C μμ7.142

3

.292132

1≈≈==

◆◆ 习题 5-7 在图P5-7中,已知三极管的β=100,r be =10.3k Ω,V CC =V EE =15V ,R c =36k Ω,R e =27k Ω,R=2.7k Ω,R w =100Ω, R w 的滑动端处于中点,负载电阻R L =18k Ω,试估算:

① 静态工作点; ②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③ 差模输入电阻。

解:①

A

A R R R U V I V R R I U R I e W BEQ EE BQ EE e W

EQ BEQ BQ μβ6.2)

102722100

()1001(107.27

.015)22

)(1()22(

033≈??+?++?-=+++-=?-=+--- mA A A I I BQ CQ 26.02606.2100≈=?=≈μμβ

(对地)V

V R I V U C CQ CC CQ 64.5]3626.015[=?-=-=

)(7)107.2106.2(036对地-==mV

V R I U BQ BQ -≈???--

402

10

100)1001(3.107.22

18

//361002

)1(2

//3

-≈??

+++?

-=+++-=-W

be L

C d R

r R R R A ββ

Ω

=Ω?++?=+++=k k R r R R W

be id

36)05.01013.107.2(2]2

)1([2β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 习题 5-9 在图P5-9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V CC =V EE =9V ,R c =47k Ω,R e =13k Ω,R b1=3.6k Ω,R b2=16k Ω,R=10k Ω,负载电阻R L =20k Ω,三极管的β=30,U BEQ =0.7V 。

① 试估算静态工作点; ② 估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解:① V

V V V R R R U EE CC b b b R b 31.3)99(16

6.36

.3)(2111≈+?+=++=

mA mA R U U I I e BEQ R EQ CQ b 2.013

7.031.333

31

≈-=-=≈

mA mA I I I CQ CQ CQ 1.02.05.05.0321=?≈≈=

V

V R I V U U C CQ CC CQ CQ 3.4)471.09(121=?-=-==

A mA I I I CQ BQ BQ μβ

3.330

1

.01

21≈=

= ②

Ω≈Ω=Ω?+=+=++=-k I mV r I mV r r BQ bb EQ bb be 2.88179)103.326

300(2626)

1(3

''β

6.132

.810220

//47302//

-≈+?

-=+-=be

L

C d r R R R A β

◆◆ 习题 5-10 已知图P5-10中三极管的β=80,U BEQ =0.6V ,V CC =V EE =15V ,R c =20k Ω,R e3=7.5k Ω,R e4=750Ω,R c4=27k Ω 。

① 试估算放大管的I CQ 和U CQ (对地); ② 估算A d 、R id 和R o 。

③ 若要求静态时放大管的U CQ =12V(对地),则偏置电路的电阻R 应为多大? 解:① VT 3、VT 4为核心组成比例电流源,其基准电流为:

mA mA R R U V V I e c BE EE CC Rc 06.175

.0276

.01515444

≈+-+=+-+≈

A mA mA R R I I R R I e e Rc CQ e e CQ μ106106.0)5

.775.006.1(3444343

==?=≈=

A mA I I I CQ CQ CQ μ53106.05.02

1

321=?=≈

= V

R I V U U C CQ CC CQ CQ 94.132010531531121=??-=-===-Ω≈Ω?++=++≈++=-k I mV r I mV r r CQ bb EQ bb be 40]105326

)801(300[26)1(26)

1(3

11''ββ4040

2080-=?-=-=be C d r R A β

Ω=Ω?==k k r R be id 80)402(2 Ω=Ω?==k k R R c o 40)202(2

A

mA mA R U V I R I V U C CQ CC CQ C CQ CC CQ μ15015.020

12

151

1

1111==-=-=

?-=

mA

A A I I CQ CQ 3.0300)1502(213==?==μμmA mA I R R I R R I I R R I CQ e e Rc e e Rc CQ e e CQ 3)3.075

.05.7(34343444343=?=≈?≈=

Ω

=Ω--+=--+=?+-+≈k k R I U V V R R R U V V I e Rc BE EE CC c e c BE EE CC Rc 05.9)75.03

6.01515(444444

第六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6-1 在图P6-1所示的的各放大电路中,试说明存在哪些反馈支路,并判断哪些是负反馈,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直流反馈,哪些是交流反馈。如为交流反馈,试分析反馈的组态。假设各电路中电容的容抗可以忽略。

阻,哪些能够降低输出电阻。

解:(a)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e2和Ce 也引入第一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③ R e3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

馈,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

降低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④ R F 和C F 引入级间(整体)交流电压串联正反馈,故总体来说不能稳定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b)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 ② R e2和Ce 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 ③ R e3引入第三级的交直流负反馈,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 ④ R F 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c) ① R e1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本级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 ② R e2和Ce 引入第二级的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 ③ R F 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d) ① R e1引入第一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输入电阻,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 ② R F 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e) ① R e1引入第二级的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工作电流,提高本级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② R F 引入级间(整体)交直流负反馈,其中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而直流负反馈可稳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f) 本电路是在射极输出器的基础上,再从VT 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 3引导回一个交流电压并联正反馈。射极输出器本身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的作用。但若不接电容C 3,其输入电阻因受基极偏置电阻的影响,其值只能接近于Ri=Rb+(R1//R2)。现由C 3引回一个电压并联正反馈,由于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即VT

发射极

和基极的交流电位接近相等,则电阻R b 两端的交流压降很小,故流过Rb 的交流电流也很小,因而大大提高了电路的输入电阻。这种将输出电压通过电容引回到输入回路以提高输入电阻的措施为“自举”。 ◆◆ 习题 6-2 试判断图P6-2各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组态。

◆◆ 习题 6-3 在图P6-2所示的各电路中,试说明哪些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哪些能够稳定输出电流,哪些能够提高输入电阻,哪些能够降低输出电阻。 解:(a) R F 引入电压并联正反馈。

(b) ① R F1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② R F2引入电压串联正反馈。 (c) R F 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阻,降低输入电阻。 (d) R F 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提高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 (e) R F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 (f) R F 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降低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

◆◆ 习题 6-4 设图P6-1(b)~(e)的电路满足深负反馈的条件,试用近似估算法分别估算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b) R F 引入深度的电流串联负反馈,有

i

f U U ≈,

3

33

c o o c e R U I I I -=≈= o e F e c e e e e F e e e f U R R R R R R I R R R R R U ?++?-=?++?=)(3133133131 31313)(e e e F e c f

o i o uf R R R R R R U U U U A ?++-=≈= (c) R F 引入深度的电流并联负反馈,有

i

f I I ≈, s s i R U I ≈

2

1111211c o F e e o

F e e e F e e f R U R R R I R R R I R R R I ?+-=?+≈?+=

2

11c o F e e s s

R U R R R R U ?+-≈ s e F e c s

o usf R R R R R U U A ?+-≈=11

2)( (d) R F 引入深度的电压并联负反馈,有

i

f I I ≈, s s i R U I ≈

F o f R U I -= s F

s

o usf F o s s R R U U A R U R U -==?-=

(e) R F 引入深度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有

uu

uf F A 1≈

222

11R R F A R R R F F uu

uf F uu

+=≈?+=

◆◆ 习题 6-5 设图P6-2(c)~(f)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各电路均满足深负反馈条件,试分别估算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c) R F 引入深度的电压并联负反馈,有

i

f I I ≈

2R U I i i ≈ F o f R U I -= 22R R U U A R U R U F

i

o usf F o i -==?-=

(d) R F 引入深度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有

uu

uuf F A 1≈

F

uu

R R R F +=22

211R R F A F uu

uuf +≈=

(e) R F 引入深度的电流并联负反馈,有

i

f I I ≈ 1

R U I I

i ≈ c

o F e e o F e e e F e e f

R U R R R I R R R I R R R I +=

?+-≈?+-=

11)(R R R R R U U A R U R R R R U e F e

c I

o uf c o F e e I +==?+≈ ◆◆ 习题 6-8 在图P6-8中:

① 电路中共有哪些(包括级间反馈和局部反馈),分别说明它们的极性和组态。

② 如果要求R F1只引入交流反馈,R F2只引入直流反馈,应该如何改变?(请画在图上) ③ 在第②小题情况下,上述两路反馈各对电路性能产生什么影响?

④ 在第②小题情况下,假设满足深负反馈条件,估算电压放大倍数.

uf

A 。

解:

① (a) 局部反馈 Re1引入第一级电流串联负反馈;Re2引入第二级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b) 级间反馈 R F1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R F2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

② 如图,只需接入一个电容C F1与R F1串联,再用一个大电容C e2与R e2并联即可。

③ C F1与R F1引入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C e2与R e2引入直流负反馈可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④ C F1与R F1引入深度的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有

.

1uu

uf F A =

215.130********.

111=+=+=+==?+≈e F e F e uu

uf F e e uu R R R R R F A R R R F

在第②小题情况下,假设满足深负反馈条件,估算电压放大倍数.

usf

A 。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

20

)(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 习题 7-9 写出图P7-9(a)和(b)所示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标准答案)(第三版)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 A.83 B.91 C.100 (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1.3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 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 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4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 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

1.6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 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 2.6D D I V U R mA =-= 其动态电阻: /10D T D r U I ≈=Ω 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 i D I U r mA =≈ 1.7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1、两个管子都正接。(1.4V ) 2、6V 的管子反接,8V 的正接。(6.7V) 3、8V 的反接, 6V 的管子正接。(8.7V) 4、两个管子都反接。(14V ) (2)并联相接可得2种:0.7V ;6V 。 1、 两个管子都反接,电压小的先导通。(6V) 2.、一个正接,一个反接,电压小的先导通。(0.7V ) 1.8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8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优.选)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正电。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三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少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 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区及发射结和集电结组成的。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3、PN结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 扩散运动而不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PN结反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少子的漂移运动而不利于多子的扩散,这种情况下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4、PN结形成的过程中,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P向N区进行扩散,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N向P区进行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它们的交界处建立起一个空间电荷区,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空间电荷区的建立,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起削弱作用,对少子的漂移起增强作用,当这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PN结形成。 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面接触型硅晶体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在特性曲线的反向击穿区。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 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任意状态。 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 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 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E=2.1V,V B=2.8V,V 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A)。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反向击穿区。 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C)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四、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2、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①12V、管脚②3V、管脚③ 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 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 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 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 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 30V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2/2L LI W =可知,其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 ,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2/2C CU W =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 ,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 2、此电感元件的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是一个阻值等于12/3=4Ω的电阻元件。 3、根据dt di L u =L 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因此电感元件两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短路;根据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 U 3

C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C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世界坐标系简称__WCS_用户自定义坐标系简称__UCS_。 2、工作空间的切换:“工具”/“工作空间”或“工作空间”工具栏。 3、工具栏包括30种,系统默认的显示工具栏包括:“标准”、“属性”、“绘图”和“修改”等工具栏。 4、多线的对正方式有_上(T)_、_无(Z)_和_下(B)_。 5、文字标注包括标注单行文字和标注多行文字。 6、渲染环境是指在渲染对象时进行的雾化和深度设置。 7、漫游和飞行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来控制视图显示,并创建导航动画。 8、编辑实体的边的种类:压印边、复制边、着色边。 9、动态块是通过自定义夹点或自定义特性定义的块。在图形中使用动态块,用户可以随时对组成块的对象进行修改。 10、三维实体是具有体积、质量、重心、回转半径、惯性距等特征的三维对象。 11、在AutoCAD 2007中,用户可以创建的光源有电光源、聚光灯光源和平行光光源。 12、相切、相切、半径法是指:通过指定圆的两个切点和半径来绘制圆。 13、绘制圆环的步骤中,先输入圆环的内径和外径,后确定圆环的中心点。 14、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工程技术人员在CAD系统的辅助下,根据产品的设计程序进行设计的一项新技术。 15、菜单栏包括11种,每一种菜单中都含有四种显示情况:命令后跟右三角 、后跟省略号、后跟快捷键或功能键或命令呈灰色。 16、要对图形对象进行编辑就必须选中图形对象,在AutoCAD 2007中,选择对象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_直接拾取_、矩形框选择_、_不规则区域选择_和快速选择。 17、在设置显示精度时,如果设置的精度越高,即分辨率就越高,计算机计算的时间 也越长,显示图形的速度也就越慢。 18、三维基本实体的种类包括:多段体、长方体、楔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圆环体、棱锥面。 19、布尔运算中只留重复的一部分的运算是交集运算。从一个图形中去掉与另一个图形重复部分的运算是差集运算。

数据库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四、程序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对于教学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表 学生student (sno,sname,sex,sage,sdept) 学习sc(sno,cno,grade) 课程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 试用SQL语句表示:下列语句。 (1)"查询全男同学信息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ex='男'" (2)"查询选修了1号课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select sno,grade from sc where cno='1'" (3)"查询所有选修过课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及成绩" "select sname,cname,grade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7e9121072.html,o=https://www.doczj.com/doc/7e9121072.html,o" (4)"查询选修了数据库原理课的最高成绩" "select max(grade) as '最高成绩'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7e9121072.html,o=https://www.doczj.com/doc/7e9121072.html,o and cname='数据库原理'" (5)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同学的姓名" "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sno in (select sc.sno from sc where cno='1')" 2.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20分)供应商表S(SNO,SNAME,STATUS,CITY); 零件表P(PNO,PNAME,COLOR,WEIGHT); 工程项目表J(JNO,JNAME,CITY); 供应情况表SPJ(SNO,PNO,JNO,QTY);SPJ表 J表 S表 P表 请用关系代数完成如下查询: 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 SNO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吗SNO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1.∏sno(σJNO=‘J1’(SPJ)) 2.∏sno(σJNO=‘J1’ΛPNO=’P1’(SPJ)) 3.∏sno(σJNO=‘J1’(SPJ)∞σcolor=‘红’(P)) 4.∏jno(SPJ)-∏jno(∏sno(σcity=‘天津’(S))∞∏sno,jno (SPJ)∞∏jno σcolor=‘红’(P)) 5.∏jno, pno(SPJ)÷∏pno(σsno=‘s1’(SPJ))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 1. 学生运动会模型: (1)有若干班级,每个班级包括: 班级号,班级名,专业,人数 (2)每个班级有若干运动员,运动员只能属于一个班,包括:运动员号,姓名,性别,年龄

模拟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2.1 放大电路如图P 3.1所示,电流电压均为正弦波,已知Ω=600S R 、mV U S 30=、 mV U i 20=、Ω=k R L 1、V U 2.10=。求该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倍数及其分贝数和输入电阻i R ;当L R 开路时,测得V U 8.10=,求输出电阻R 。 解:1、 S i S i i U R R R U += Ω =-?=-=k U U R U R i S S i i 2.12030600 20 2、 6002.02 .1=== i O u U U A dB A dB A u u 6.3578.12060log 20||log 20)(=?=== 3、 uA R U I i i i 7.162.120=== uA mA A R U I L 12002.10012.01012 .1300===?== 9.717.161200=== i O i I I A dB A dB A i i 2.3786.1209.71log 20log 20)(=?=== 4、uW I U P i i i 334.07.1602.0=?== uW I U P 1440 12002.1000=?== 4311334.01440=== i O P P P A dB A dB A P P 9.3669.3104311log 10log 10)(=?=== 5、其等效电路如图P3.1.2: 根据等效电路可得: 8 .12.10?+= L L R R R Ω=k R 5.00

2.2 放大电路如图P 3.2.1所示,已知三极管100=β、Ω=200'bb r 、V U BEQ 7.0=。试: (1)计算静态工作点CQ I 、CEQ U 、BQ I ;(2)画出H 小信号等效电路,求u A 、i R 、 0R (3)求源电压增益uS A 。 解:1、 V V R R R V CC B B B B 315104010 212=?+=+= mA R R R V I E E BEQ B CQ 1.21.017 .032 1=+-= +-= uA I I CQ BQ 211001 .2== = β V R R R I V U E E C C CC CEQ 4.6)1.013(1.215)(21=++?-=++-= 2、H 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P3.2.2: Ω=?++=++=14501.226 )1001(20026) 1('0EQ bb be I r r β 9 .151.010145.13 //7.4100)1('1-=?+?-=++-=E be L u R r R A ββ []Ω=?+=++=k R r R R R E be B B i 73.4)1.010145.1//(40//10)1(////121β Ω≈=k R R C 30 3、 35.1451.073.473 .49.1500-=+?-=+==== S i i u S i u S i i S uS R R R A U U A U U U U U U A 2.3 放大电路如图P 3.3.1所示,已知三极管80=β、Ω=200'bb r 设各电容对交流的容抗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考试样题及答案笔试普通类

附件5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样题及答案(笔试)-普通类 院(系)专业级姓名学号分数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minute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10 short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A. The man doesn’t want to see Mr. Williams. B. Mr. Jones is in an inferior position than Mr. Williams. C. Mr. Jones used to be in charge. D. Mr. Williams doesn’t want to work tomorrow. 2.A. They need to make more efforts. B. They’ll have more work to do tomorrow. C. The others have done the greater part of it. D. They’ve finished more than half of it. 3.A. She was feeling very sorry. B. She felt a bit annoyed. C. She was in a hurry. D. She was in her office. 4.A. Jane was telling a lie. B. The woman wasn’t being sincere. C. Jane has already come back from Paris. D. Jane wasn’t in Paris that day. 5.A. The knife belongs to him. B. Bob should mind his own business. C. The man once borrowed Bob’s knife. D. Bob’s knife isn’t as good as that of the man. 6. A. He’ll miss the meeting that afternoon. B. He’ll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host. C. He won’t miss the meeting. D. He is very hardworking. 7.A. Because she won’t fulfill her promise. B. Because her mother would be very angry. C. Because she can’t finish the job ahead of schedule. D. Because she would be the last to finish the job. 8. A. He always talks on the phone for that long if it’s toll free. B. They have so much free time to talk on the phone for that long. C. They talked on the phone for too long.

开放英语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开放英语(1)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语音知识 ( 每题1分, 共5分) 比较下列各组单词的读音, 从A、 B、 C、 D中找出一个其划线部分与其它三个划线部分发音不同的选题。 1.( ) A. fast B. water C. dance D. ask 2. ( ) A. cup B. but C. rush D. during 3. ( ) A. food B. soon C. cool D. book 4. ( ) A. hear B. earn C. dear D. near 5. ( ) A. article B. sharp C. quarter D. harm 二、词语填空 ( 每题1分, 共5分)

6. The boy looked, but he could not ________ anything. A. look B. looked C. look at D. see 7. Speak loudly, please. I can’t ________ you. A. listen B. listen to C. hear D. heard 8. Lei Feng liked helping ________. A. some B. another C. other D. others 9. He was late ________ the bus.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for D. but 10. She can ________ English well. A. say B. talk C. speak D. tell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 1. 判断题:在问题的后面括号中打√或×。 (1)当模拟电路的输入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出端也会有变化。(√) (2)当模拟电路的输出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入端也会有变化。(×) (3)线性电路一定是模拟电路。(√) (4)模拟电路一定是线性电路。(×) (5)放大器一定是线性电路。(√) (6)线性电路一定是放大器。(×) (7)放大器是有源的线性网络。(√) (8)放大器的增益有可能有不同的量纲。(√) (9)放大器的零点是指放大器输出为0。(×) (10)放大器的增益一定是大于1的。(×) 2 填空题: (1)放大器输入为10m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A电流信号,增益是10S。 (2)放大器输入为10mA电流信号,输出为10V电压信号,增益是1KΩ。 (3)放大器输入为10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V电压信号,增益是0.01 。 (4)在输入信号为电压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大越好。 (5)在负载要求为恒压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大越好。 (6)在输入信号为电流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小越好。 (7)在负载要求为恒流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 (8)某放大器的零点是1V,零漂是+20PPM,当温度升高10℃时,零点是 1.0002V 。(9)某放大器可输出的标准正弦波有效值是10V,其最大不失真正电压输出+U OM是14V,最大不失真负电压输出-U OM是-14V 。 (10)某放大器在输入频率0~200KHZ的范围内,增益是100V/V,在频率增加到250KHZ时增益变成约70V/V,该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是0HZ,上限截止频率f H是250KHZ,通频带 f BW是250KHZ。 3. 现有:电压信号源1个,电压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万用表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信号源的 内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提示:按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定义完成,电流通过测电阻压降得到。 4. 现有:宽频信号发生器1个,示波器1个,互导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放大 器的通频带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及下限截止频率,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 提示:放大器输入接信号源,输出接电阻,从0HZ开始不断加大频率,由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做纪录,绘出通频带各点图形。 第2章习题答案

公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综合基础知识试卷(管理岗) 注意: 1.本试卷共100道试题,所有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2.从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政治理论知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B) A.消灭贫穷落后B.社会公平正义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2.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D A.又快又好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D.又好又快发展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C) A.社会是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B.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4.下列诗句中,与“风定花尤落,鸟鸣山更幽”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九天河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一古训蕴涵的哲理是(A)A.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变化总是从质变开始的,质变引起量变 C.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相互包含的 D.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相互区别的 6.党的群众路线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C) A.从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7.建设和谐文化,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 C.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平衡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同步 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示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D.新文化运动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用“√”表示,错误用“X”表示。每题1分,共20分) 1.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卖方在CIF术语下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要比FOB术语下的大。(X )2.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下,出口强制检验的费用都由卖方承担。(X )3.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按CIF术语成交,海运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卖方对货物的延误或灭失不承担责任,因此,合同中如果作出相反的规定是无效的。(X ) 4.按照FOB Under Tackle的规定,卖方的交货地点是买方指定船舶的吊钩所及之处。(X ) 5.在品质公差范围内的货物,买方不得要求调整价格。(√ ) 6.某商品每箱体积为30cm×40cm×50cm,毛重为62kgs,净重为59kgs,如果班轮运费计收标准为W/M,则船公司应按尺码吨计收运费。(X ) 7.海运货物保险中的战争险责任起讫不是采用“仓至仓”,而是仅限于“水面危险”。(√ ) 8.ICC恶意损害险不承保出于政治动机的人的行动所造成的货物的灭失和损害。(√ ) 9.不清洁提单是指带有宣称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状况的条款或批注的提单。如,提单上批注“货物由旧麻袋包装”。(X ) 10.航空运单和海运单都不是物权凭证,收货人都是凭到货通知提货。(√ ) 11.UCP500规定,信用证修改通知书有多项内容时,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不能只接受其中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 ) 12.UCP500规定,在分期装运中任何一期未按规定装运,则本期及以后各期均告失效。(√ ) 13.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买方没有利用合理的机会对所收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就是放弃了检验权,也就丧失了拒收货物的权利。(√ ) 14.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如果交易双方愿意将履约中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则必须在买卖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否则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X ) 15.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可以撤回,其条件是发盘人的撤回通知必须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前传达到受盘人。(X ) 16.在票汇业务中,收款人是持以银行为受票人的银行汇票办理提款手续,所以,票汇业务属于银行信用。(X ) 17.光票托收是指金融单据不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而跟单托收是指金融单据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X )18.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银行,而商业汇票的付款人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商号、个人。(√ ) 19.按国际招标惯例,如招标人在评标过程中认为所有的投标均不理想从而不想选定中标人,也可宣布招标失败,拒绝全部投标。(√ ) 20.卖期保值是指从事现货交易的商人为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在买进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同等金额、同一交货期的期货,然后再以多头进行平仓的做法。(X ) 二、选择题(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贸易术语中,(BC )只适用于水上运输。 A.DEQ B.FOB C.FAS D.DDU 2.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卖方交货数量多于合同规定的数量,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买方可以(ACD )。 A.接受全部货物B.拒绝全部货物C.只接受合同规定货物而拒绝多交部分D.接受合同规定数量及多交部分中的一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典型习题解答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1.1 电路如图P1.1所示,已知u i=5sin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u i 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1 解图P1.1 解:波形如解图P1.1所示。 1.2 电路如图P1.2(a)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2 解:u O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解图P1.2 1.3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3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图P1.3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1.4 已知图P1.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 别计算U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O 的值; (2) 若U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图P1.4 解:(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L O I L 5V R U U R R =?≈+ 当U I =3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U O =U Z =6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5 电路如图P1.5(a )、(b )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3V ,R 的取值合适,u I 的波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1.1 填空题 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 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若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 P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正向压降将减小。 5.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的。 6.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以正向电流就会发光的二极管。 7.光电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反向偏置电压。 8.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1 mA,正向压降为 V,该二极管的直流电阻等于 650 Ω,交流电阻等于 26 Ω。 1.2 单选题 1.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掺杂浓度 D.晶格缺陷

2.PN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 D )构成。 A.价电子 B.自由电子 C.空穴 D.杂质离子 3.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其大小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 B )。 A.减小 B.基本不变 C.增大 4.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增大,其直流电阻将( C )。 A.增大 B.基本不变 C.减小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主要用作( D )。、 A.整流 B.稳压 C.发光 D.可变电容器 1.3 是非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人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 )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二极管在工作电流大于最大整流电流I 时会损坏。( × ) F 4.只要稳压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就能起稳压作用。( × ) 1.4 分析计算题 =,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o值。1.电路如图T1.1所示,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on) =(6—V= V。 解:(a)二极管正向导通,所以输出电压U

数字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第1章 自测题 1.1填空题 1. 100011.11 00110101.01110101 11110.01 1E.4 2. 4 3. n 2 4. 逻辑代数 卡诺图 5.)(D C B A F += )(D C B A F +=' 6.))((C B D C B A F +++= 7. 代数法 卡诺图 8. 1 1.2判断题 1. √ 2.√ 3. × 1.3选择题 1.B 2.C 3.C 1.4 A F =1⊙B AB F =2 B A F +=3 1.5 1.6 C L = 1.7 AB C B A BC Y ++= 习题 1.1 当000012=A A A ,7A 到3A 有1个不为0时,就可以被十进制8整除 1.2 (a)AC BC AB F ++=1 (b )B A AB F +=2 (c)C B A S ⊕⊕= AC BC AB C ++=0 1.3略 1.4 (1) )(B A D C F ++=)(1 ))((1B A D C F ++=' (2) )(B A B A F ++=)(2 ))((2B A B A F ++=' (3) E D C B A F =3 DE C AB F =' 3

(4) )()(4D A B A C E A F +++=)( ))()((4D A C AB E A F +++=' 1.5 C B A F ⊕⊕= 1.6 (1) B A C B C A L ++= (2) D B C B D C A L +++= (3) AD L = (4) E ABCD L = (5) 0=L 1.7 C B A BC A C AB ABC C B A L +++=),,( 1.8(1) ABD D A C F ++=1 (2) BC AB AC F ++=2 (3) C A B A B A F ++=3 (有多个答案) (4) C B D C AB C A CD F +++=4 (5) C B A ABD C B A D B A F +++=5 (6) 16=F 1.9 (1) AD D C B B A F ++=1 (2) B A AC F +=2 (3) D A D B C B F ++=3 (4) B C F +=4 1.10 (1) C A B F +=1 (2) B C F +=2 (3) D A B C F ++=3 (4) C B A D B D C F ++=4 1.11 C A B A D F ++= 1.12 (1) D B A D C A D C B F ++=1(多种答案) (2) C B BCD D C D B F +++=2 (3) C B C A D C F ++=3 (4) A B F +=4 (5) BD D B F +=5 (6) C B D A D C A F ++=6(多种答案) (7) C A D B F +=7(多种答案) (8) BC D B F +=8(多种答案) (9) B D C F +=9 1.13 略 第2章 自测题 2.1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2.2 选择题 1.A B 2.C D 3.A 4.B 5.B 6.A B D 7.C 8.A C D 9.A C D 10.B 习题 2.1解:ABC Y =1

C#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模拟题 /////////////////////////////////////////////////// 1.— MSIL __________ 是独立于CPU的指令集,它可以被高效地转换为特定于某种CPU的代码. A.CLR B.CLS C.MSIL Microsoft 中间语言 D.XML Web Service 正确答案: C 2.在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7e9121072.html, 窗口中,在_________ 类视图______ 窗口中可以察看当前项目的类和类型的层次信息 A.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 B.类视图 C.资源视图 D.属性 正确答案: B 3.关于C#语言的基本语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C#语言使用using关键字来引用.NET预定义的名字空间; B.用C#编写的程序中,Main函数是唯一允许的全局函数; C.C#语言中使用的名称严格区分大小写; D.C#中一条语句必须写在一行内; 正确答案: A 、C 4.C# 中每个int 类型的变量占用_________ 个字节的内存. A. 1 btye(0---255) sbtye(-128---127) bool(ture,false) B. 2 short(-32768---32767) unshort(0---32767) char C. 4 int uint float D.8 lo ng ulo ng double 12 decimal 精确的十进制值 object不定(其他所有类型的基类型) stri ng不定(任意长度的Uni code字符序列) 正确答案: C 5.在C#中,表示一个字符串的变量应使用以下哪条语句定义? A.CString str; B.string str; C.Dim str as string D.char * str; 正确答案: B 6.在C#编制的财务程序中,需要创建一个存储流动资金金额的临时变量,则应使用下列哪条语句? A.decimal theMoney; B.int theMoney; C.string theMoney; D.Dim theMoney as double 正确答案: A 7. C# 中, 新建一字符串变量str, 并将字符串”Tom's Living Room ”保存到串中, 则应 该 使用下列哪条语 句? A. string str = 's“LTivoinmg Room ”; B. string str = “ Tom's Living Room ”; C. string str( Tom's Living Room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