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复习题_填空题部分

毛概复习题_填空题部分

毛概复习题_填空题部分
毛概复习题_填空题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题(填空题)

(涵盖该课程1-15章所有填空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填空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3、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决定的。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形成了两大历史性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7、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9、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

10、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密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1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1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5、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6、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7、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1999年又写入宪法。

1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历史方位的变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2、新世纪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23、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24、1989年,邓小平对江泽民等新的中央领导作出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

25、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6、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7、2001年,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

2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

29、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2004年写入宪法。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33、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34、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5、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3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7、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填空题

1、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2、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5、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6、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7、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题,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那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11、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填空题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有时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由属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

义革命的一部分。

5、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6、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7、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8、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9、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著名论断。

10、在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1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2、1948你那,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1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兽药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14、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15、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16、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17、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1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

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22、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阶级。

23、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24、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25、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26、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是革命性,二是摇摆性,因此对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7、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28、区别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的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

29、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0、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31、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32、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3、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34、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36、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7、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新民族主义的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38、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9、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40、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现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4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

42、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43、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他们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4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它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45、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46、坚持党的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新型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7、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48、中国特殊的革命环境决定了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49、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4、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6、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

7、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它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9、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11、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12、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过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1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采取了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发展阶段。

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我们党创造性地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

1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三个发展阶段。

16、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1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改造采取了“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

18、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

19、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由《共同纲领》代行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2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填空题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原则。

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要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

3、陈云在社会建设时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

4、邓小平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5、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论断。

6、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7、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填空题

1、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的阶段。

2、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3、党的十五大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就是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7、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8、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0、党的最高纲领是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1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2、党的十三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填空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3、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4、邓小平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5、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6、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发。

7、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8、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基本立足点。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0、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11、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填空题

1.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邓小平

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2.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提出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

3.党的十四大明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5.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6.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7.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9.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的又一个重大战略。

12.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点。

13.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1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6.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17.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18.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目标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填空题

1.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

5.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6.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8.党的十七大提出政协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9.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了这种制度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1.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筒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是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14.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党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15.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6.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的人权。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填空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5、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

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填空题

1、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3、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4、2005年,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

6、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二、问答题(页码为2010年最新修订版《毛概》)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P276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78-239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P281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原则P281-282

5、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P283-284

6、如何加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284-289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填空题

1、“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2、“一国两制”构想最好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港澳问题。

3、新世纪的三代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将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填空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中国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5、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6、胡锦涛总书记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7、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填空题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3.、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4、在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统一整体中,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5、统一战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6、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7、民族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革命组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8、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9、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0、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其中革命化是第一位的。

11、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军事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填空题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5、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6、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7、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就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8、国情、党情和世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9、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0、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及题库(含答案哦)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及题库(含答案哦)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 D、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关系 109.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领导,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稳步前进 110.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原则是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B、稳步前进的原则 C、说服教育的原则 D、依靠贫下中农兴办合作社的原则 111.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A、集体经济 B、国营经济C、混合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12. 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113. 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A、土地革命总路线 B、过渡时期总路线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14. 在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了政策。A、统购包销 B、经销代销C、加工订货 D、委托加工 1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11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117. 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8.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19.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6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年 年 年 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国民经济恢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合作化 D.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答案:B 参见教材66页。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生活上给出路 D.剥夺生产资料 答案:B 参见教材63页。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东南大学2015年毛概期末复习试题答案高分答案

考试时间:6月18日(周四)18:30-20:30 题型题量:简答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 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题20分,2题,共40分); 材料题(每题30分,1题,共3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和2,4相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成果的过程。 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方展理论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 怎样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①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和5相似)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了解)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是什 么? (第一章,简答题,字数超50)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试卷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吴茜_试卷类型:(A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答案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括号内。)10,628 1.在中共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党的七大上 C.党的八大上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4.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为()。 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以下不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必由之路 B.根本保障 C.根本方向 D.本质属性 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统筹兼顾 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发展 8.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全面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 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 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 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 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 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 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A )

毛概期末重点大题答案

六、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先是毛泽东思想,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形成了各自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贯穿在这些内容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而制定并贯彻了合乎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p64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必备客观条件:国民革命的影响。重要客观条件:继续向前的革命形势。 必备主观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最主要主观条件: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他政策的正确。 P87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毛概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1.结合实际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答: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都是与我们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场”和“排头兵”,在改革开放30年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我将结合深圳改革实践来论述: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经济总量跃居中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一个罕见奇迹。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深圳成功的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经济特区,没有特区今天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开放,完全可以较快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未来希望。一项一项的新措施,一种新的经济体制,以深圳为龙头开始在全国实施开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开放从对内到对外,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进程波澜壮阔。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众多的事实雄辩再一次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这方面道理也要讲够。”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因此现在我们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937字)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答: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错误的把共同富裕认为是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平均主义大行其道,严重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最好的教训,它让我们明白了这种错误的认知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也违背了中国的国情,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即共同富裕不是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更不可能是完全平均,而是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必然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讲到依靠什么手段致富的问题。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个大政策强调的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的财富才是受法律认可和保护的财富。这就对人们正确的认识“富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这样,先富的人和后富的人才能就共同富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共同富裕才是可达到的目标。而要达到共同富裕,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虽然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但共同富裕绝不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的政策不但与共同富裕不矛盾,而且还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所以,无论是先富还是后富,都要了解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不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毛概期末复习简答题标准答案

毛概期末复习简答题答案

————————————————————————————————作者:————————————————————————————————日期: 2

2013毛概复习材料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 3、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及其意义2 4、按劳分配的定义,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2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哪些要求?2 6、我国有哪些基本外交政策及主张3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3 8、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 9、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3 10、怎样正确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4 11、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 1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4 13、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5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依据?5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意义?5 16、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 17、法律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什么作用?6 18、市场经济下,为什么要注重加强到的建设?6 19、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名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6 20、如何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6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及其意义

毛概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揭秘毛概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理论成果? 答:原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哪些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 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

2017年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毛概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分析

毛概复习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革命信息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D、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与时俱进B党的先进性C、执政为民D、执政兴国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二、多选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 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房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毛概期末复习题及模拟试卷答案

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而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4)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毛概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为什么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科学真理具有指导指导意义,但将这些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确实极其艰巨的任务。特别是面对我国特殊的国情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原理更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生产力。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根本宗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的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未来路人民,发展艺考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 为什么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意义是什么?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2为什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如何进行理论判断?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判断认识和理论是否真理不能以主观而定,而是依靠客观上的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的,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所得!

2018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2015年毛概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期末考试 单选题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本质的区别是( B )A.革命的对象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动力不同 2.在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 D ) 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和森D.毛泽东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B ) A.社会主义道路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B )A.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D )A.革命B.改制C.改良D.改革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C )A.社会主义道路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当家作主D.市场经济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C )A.独立的社会形态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D.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8.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 A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 9.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被誉为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的时间是( D )A.1978年B.1991年C.1989年D.1992年 10.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B.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 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人们的思想境界 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B C D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A B C D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E.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3.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含义有( A C D )A.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多种所有制经济、分配方式并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