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何为基准物质

1、何为基准物质

1、何为基准物质
1、何为基准物质

何为基准物质

能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熔液的物质叫做基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纯度应高于优级纯试剂,并符合下列要求:

(1)纯度高,杂质含量少至可以忽略(例如碳酸钙的基准试剂的纯度为99.99%)。

(2)组成一定与化学式完全一致(包括结晶水等),并易于干燥便于精确称量。

(3)性质稳定,不被空气氧化,在使用时无副反应产生,不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4)其克当量应尽量大些,以减少称量误差。

如何选用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纯度越高,包装单位越小,价格越贵。因此,应根据分析任务、分析方法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配制一般溶液,可选用二、三级试剂;标定标准溶液时,应选用基准试剂或根据有关分析方法的要求选用试剂。例如,在配位滴定中,为了防止试剂中的杂质金属离子封闭指示剂,配制一般溶液时,应选用二级试剂;在分光光度分析中,要求使用较高纯度的试剂,以降低试剂的空白值。

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志与适用范围

化学试剂的等级是以其中所含杂质多少来划分的,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常用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志与适用范围见表所示。

此外,还有高纯试剂、基准试剂和光谱试剂等。基准试剂的纯度相当于或者高于保证试剂,常用作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质,也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光谱纯试剂(符号S·P) 的杂质含量用光谱分析法已测不出或杂质含量低于某一限度,主要用来作光谱分析中的标准物质。

如何选用滤纸

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根据紧密程度的不同,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又各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由于定性滤纸含有较多的灰分,所以多用于沉淀或残渣不需要进行灼烧称量的过滤。在沉淀重量分析中用的是定量滤纸。由于定量滤纸经过了盐酸和氢氟酸处理,灼烧后,灰分含量极少,可忽略不计,所以又叫无灰滤纸。

滤纸的选用:一般说来,非晶形沉淀[如Fe(OH)3、Al(OH)3]的过滤可选用较为疏松的快速滤纸,以免过滤速度太慢;对于像CaC2O4、BaSO4这样的细晶形沉淀,则应选用紧密的慢速滤纸,以防沉淀漏失。中等大小的晶形沉淀,如K2SiF6、SiO2等,可选用中速滤纸。滤纸的大小应根据沉淀物的多少进行选择,在水泥及其原材料分析中,选用园形的,直径9~11cm的即可。

定量滤纸的分类、标志及使用范围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是定量滤纸,这种滤纸经盐酸、氢氟酸处理过,其中所含大部杂质已被除去,灼烧后灰分极少,可忽略不计。它分快速、中速及慢速三种。

各滤纸规格大小通常有∮9厘米、∮11厘米、∮12.5厘米。定量快速滤纸盒上标有白条,适用于过滤无定形沉淀(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铝)。

定量中速滤纸盒上标有兰条,适用于过滤一般沉淀,如二氧化硅。

定量慢速滤纸盒上标有红条,适用于过滤微细晶形沉淀如硫酸钡。

何谓溶液、溶质、溶剂、溶解、结晶

(1) 溶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均匀体系称为溶液。溶液有固、液、气三种

状态。通常说的溶液,指的是液态溶液。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以水作溶剂的水溶液。

(2) 溶质、溶剂: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凡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凡是被

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3) 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由于本身不停地运动,并受到溶剂分子的吸引,克服了溶

质内部分子间的引力离开了溶质表面,通过扩散运动逐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称为溶解。

(4) 结晶:在溶质溶解的同时,还有一个相反的过程,即由于已溶解的溶质粒子不停地

运动,不断与未溶解的溶质碰撞,可能被固体表面所吸引,重新回到固体表面上来,这个过程叫做结晶。

常用溶液浓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叫溶液的浓度,常用分析溶液的浓度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体积比浓度:

即1体积浓溶液与x 体积水混合所制成的浓度,用符号(1:X )表示。如1:2HCl ,表示溶液由l 体积浓HCl 与2体积水混合。

(2)体积百分比浓度:

即100毫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毫升表示,用符号V V 1??

??

?%表示,如5%的盐酸,表示由5毫升浓HCI 用水稀释至100毫升而得。

(3)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 即100毫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常用W V ?? ??

?%表示。如1%的硝酸银溶液,是指称取l 克硝酸银溶于适量水中,再以水稀至100毫升。

(4)重量百分比浓度:

即100毫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用符号W W 1?? ??

?%表示。市售的酸、碱常用此法表示,例如37.0%的盐酸溶液即100克溶液中含37克纯HCI 和63克水。

(5)摩尔浓度:

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用符号M 表示

M ==溶质摩尔树溶液体积(升)溶质重量溶质摩尔质量溶液体积(升)

/ (6)当量浓度:

l 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用符号N 表示。

N ==溶质克当量数溶液体积(升)溶质重量溶质摩尔质量溶液体积(升)

/ (7)滴定度;

1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克数,常用T M1/M2表示。

例如:T CaO/EDTA =0.5603毫克/毫升,表示每毫升EDTA 标准溶液相当于CaO 0.5603毫克。

(8)比重d :

比重系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与单位体积内标准物质的质量之比,也就是物质的密度与标准物的密度之比。

用比重表示浓度的主要是酸,氨水等液体试剂。

(9)重量体积浓度:

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常用W V ?????

?表示。经常以毫克/毫升,或微克/毫升表示或ppm 、ppb 表示。(ppm 称为百万分率,l ppm 就是说百万之一或者是1微克/毫升,ppb 称为十亿分率,l ppb 就是说十亿分之一或0.001微克/毫升)。

溶液浓度如何换算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比例浓度、百分浓度、摩永浓度、当量浓度、滴定度。

(1) 缓冲溶液是一种对溶液酸度起稳定作用的溶液。如果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或

者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生成的少量酸或碱,或将溶液稍加稀释,缓冲溶液都能使溶液的酸度基本上稳定不变。

(2) 缓冲溶液通常由弱酸及其盐(如HAC 和NaAC ),弱碱及其盐(如NH 4HO 和NH 4Cl ),

以及不同碱度的酸式盐的水溶液组成。

如何计算缓冲溶液的pH 值

以HAC —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为例:

HAC ? H + + AC —

NaAC ? Na ++AC

当上述电离达到平衡时,则: Ka HAC AC H =-+]

[]][[ ]

[][][-+=AC HAC Ka H 由于弱电解质HAC 的电离度很小,溶液中又存在着NaAC 电离出来的大量的AC —离子,对HAC 的电离起着抑制作用,使HAC 电离的更少,所以上式中的[HAC]可以近似地认为是

HAC 的原始浓度,写成[酸];AC —有水解倾向,但因溶液中有大量的HAC 分子存在,其水

解也受到了抑制,所以也可以近似地认为[AC —]是NaAC 的原始浓度,写成[盐]。因此,

[H +]=][][盐酸Ka

将该式两边取负对数,得:

-lg[H +]=-lgKa-lg ]

[][盐酸 pH=PKa-lg ]

[][盐酸

或 pH=PKa+lg ]

[][酸盐 上式是弱酸及其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 值计算式。

同理可导出的弱碱及其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 计算式如下:

pH=PK w —PK b +1g ]

[][盐碱 式中:Kw ———水的离子积;在22℃时,PKw=14。

例如,称取42.3g 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80mL 冰乙酸,然后用水烯释至1L ,求此溶液的pH 值。

解:

① 80mL 冰乙酸稀释至1L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38.01000

8073.1][=?

=HAC mol /L 式中的1.73是冰乙酸物质的量浓度。 ② 42.3g 无水乙酸钠溶于1L 溶液中,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52.0103

.823.42][=?=NaAC mol /L 式中的82.3是无水乙酸钠的摩尔质量。

③ 查表得乙酸的电离常数Ka=1.8×10—5,Pka=4.74,因此, pH = PKa-1g ]

[][NaAC HAC = 4.74—0.42 = 4.32 缓冲溶液的作用及其缓冲原理

缓冲溶液的作用,在于它具有抵御外来酸碱及稀释影响pH 变化的能力。缓冲溶液一般由一定浓度的共扼酸碱对所组成。如[HAC -NaAC]等,它的缓冲原理,现以HAC -NaAC 所组成的缓冲溶液为例来说明:HAC 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NaAC 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完全电离:

HAC == H ++AC — (1)

NaAC == Na ++AC — (2)

如果在此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则加的H +与溶液中的AC —结合成HAC 分子,

反应(1)式向逆方向进行,溶液中的[H +]增加不多,pH 变动不大。如加入少量碱,则

加入的[OH — ]与溶液中的H +结合生成水分子,从而引起HAC 继续电离(即反应向右进行)以补充消耗了的H +离子,因此,溶液中的(H +)降低不多,pH 变动不大。如果将溶液稀释

(体积变化),虽然[H +]降低了,但[AC —]也降低了,同离子效应减弱,促使HAC 的

电离憎加,即产生的H +离子可维持溶液的pH 基本不变。

广泛试纸测定氯化铵缓冲溶液为什么偏高

配制pH10的NH 4OH —NH 4Cl 缓冲溶液时,将67.5gNH 4C l 溶于水中,加570mlNH 4OH ,然后用水稀释至1L ,为什么用广泛试纸测定pH 值不是pH10,而是pH10以上,有时达到pH13

答: pH10 NH 3-NH 4Cl 缓冲溶液主要用于钙镁含量的络合滴定,其溶液的pH 值要求在10左右。测定溶液pH 值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用广泛试纸蘸取缓冲溶液,然后迅即与pH 值色板对照,试纸浸湿部位颜色与色板上最相近的那个颜色所对应的pH 值数值就是溶液的pH 值。本题中所讲配制pH10 NH 3-NH 4Cl 缓冲溶液;用广泛试纸测定pH 值不是pH10,其原因如果不是强碱引入溶液(器具上粘有强碱,未洗净或由于意外原因引入强碱),则问题出在氨水浓度和广泛试纸的操作这两方面。

在试验中,pH 为10的缓冲溶液是控制溶液酸度的一种缓冲溶液。因为缓冲剂本身浓度

较大,因此对计算结果也不要求十分准确,其数值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加之氨水浓度不固定,一般在26%~28%之间波动,所以配制的缓冲溶液其pH值也不一定很准,pH值大于10

就是非常可能的。另外,以广泛试纸检验pH值,应在蘸取缓冲溶液半秒钟(0.5s)之内对照色板,如果时间长了再对比也有偏高的可能。即便用pH值计来测定,用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测得的pH值在碱性范围内也不十分准确。只有选用适合在碱性区域内使用的电极测定才会比较准确。如果经检测溶液pH值略大于10,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点尽管放心使用。但如果经检测溶液pH值太大,远远超过10,象题中所说达到pH13以上,则应查明具体原因,反复检测几次,若仍为pH13以上,则应弃之重新配制。

根据缓冲溶液的缓冲机理,一般来说,如果氨水的浓度变化对溶液pH值影响不十分显著,误差原因通常是化验员在操作时,广泛试纸蘸取缓冲溶液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半秒钟)以内对照色板,或缺乏经验,对照不准而造成了误差,有的甚至将pH10误差为pH13,凡属这种情况,化验员应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后即可减少此类误差。

配制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时为何要加硫酸

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后会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弱碱)沉淀:

Cu2+ + 2H2O ——→Cu(OH)2 + 2H+

当加入硫酸后,溶液中H+离子浓度增大,上述水解平衡被破坏,反应向左进行,促使了Cu(0H)2沉淀的溶解,因而配出的溶液清澈透明,浓度稳定。

配制、标定及使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1)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

①称量好KMnO4应先放在1000毫升烧杯中溶解,加热煮沸0.5~1小时,而后放在棕

色瓶中置于暗处,放置7~10天使MnO2沉淀完全。

②用砂芯漏斗过滤,除去MnO2沉淀,滤液盛于棕色瓶中,稀释到要求体积,摇匀,

放置暗处待标定,且勿阳光直接照射。

(2)标定时注意事项:

①基准试剂Na2C2O4应预先在130oC烧干2~3小时。

②标定时溶液应在70~80℃温度下,强酸(H2SO4)性溶液中进行,因温度过高,酸度

太大Na2C2O4易分解,使标定浓度不正确。如温度过低,酸度太小,易生成MnO2沉淀,造成结果不正确。

③标定时,初始1~2滴,滴定速度要慢,待有MnO2出现,紫色褪色后,才能逐渐滴

定。

④正确判断终点,KMnO4滴定至粉红色半分钟不消失,再生一滴即为终点(因KMnO4

滴定终点不稳定,容易褪色)。

(3)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KMnO4溶液应盛于带黑色或兰笆罩的棕色瓶中,防止阳光直射。

②滴定时要使用棕色滴定管。

③使用久放后的KMnO4溶液要重新标定其浓度。

化学分析所用溶液分类及其含意

化学分析所用溶液分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基准溶液、标准比对溶液和普通溶液五类。

(1)标准滴定溶液:指确定了准确浓度的、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例如,EDTA标准滴定溶液等。

(2)标准溶液:指由用于制备溶液的物质而准确知道某种元素、离子、化合物或基团浓度的溶液。例如,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时所用氟标准溶液,火焰光度法测定钾、钠时所用钾、钠标准溶液。

(3)基准溶液:指由基准物质制备或用多种方法标定过的溶液,用于标定其他溶液。例如,配位滴定法中用于标定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碳酸钙基准溶液。

(4)标准比对溶液:指已准确知道或已规定有关特性(如色度、浊度)的溶液,用于评价与该特性有关的试验溶液。例如,标准比色溶液,标准比浊溶液等。它可由标准

滴定溶液、基准溶液、标准溶液或具有所需特性的其他溶液配制。

(5) 普通溶液:指由各种固体或液体试剂配制而成的溶液,如一般的酸(或碱)溶液、

指示剂溶液、缓冲溶液等。

硫酸溶液的配制举例

试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90%(d 1=1.819)与40%(d 2=1.307)的H 2SO 4,配制60%(d 3=1.503)H 2SO 4的100ml 。(计算结果取一位小数)

答:

(1)计算:

设:C 1=90% d 1=1.819 所用体积为V 1 m1;

C 2=40% d 2=1.307 所用体积为V 2 =100-V 1 ml ;

C3=60% d 3= l.503 所用体积为V 3=100ml ;

据:d 1V 1C 1 + d 2V 2C 2 =d 3V 3C 3

解得: V 1 =34.0(ml ) V 2 =100-34.0=66.0 (ml )

(2)配制:

① 取100ml 量筒一支,用毛刷蘸自来水和蒸馏水各清洗两次,最后用90%的H 2SO 4

刷洗两次。

② 用洗好的量筒准确量取90%的H 2SO 4 34.0ml ,沿玻璃棒慢慢倒入200ml 的烧

杯中。操作时,玻璃俸应斜靠到烧杯的底边。

③ 量筒再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二次,最后用40%的H 2SO 4洗涤二次。

④ 用洗好的量筒准确量取40%的H 2SO 4 66.0ml 沿玻璃棒慢慢倒入200ml 的烧杯

中。

⑤ 用玻璃俸充分搅拌均匀,即得60%(d=1.503)的H 2SO 4

溶液酸度对配合物稳定性有何影响

(1)配位剂的酸效应

EDTA 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可用如下简式表示:

-

---++?→←?→←?→←?→←?→←?→←++++++432234526Y HY Y H Y H Y H Y H Y H H H H H H H 从电离平衡可以看出,当溶液的酸度减小时,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Y 4—增加,EDTA

的配位能力增强;当溶液的酸度增大时,平衡向左移动,溶液Y 4—减少,EDTA 的配位能力

降低。这种因溶液酸度的改变而使配位剂的配位能力受到的影响,叫做配位剂的酸效应。

在溶液中,EDTA 总是以H 6Y 2+、H 5Y +、H 4Y 、H 3Y —、H 2Y 2—、HY 3—、Y 4—等七种形式

存。我们以[Y ’]表示EDTA 七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以[Y 4—]表示其阴离子Y 4—的浓度,则:

]

[][4'-=Y Y ay ay 称为配位剂EDTA 的酸效应系数。ay 在一定pH 下是一个常数,它的大小与EDTA

的总浓度无关,而是由溶液的酸度决定的。ay 越小,表示参加反应的EDTA 的有效浓度[Y 4—]

越大,EDTA 的配位能力增强,反之,EDTA 的配位能力降低。

(2)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

酸度对配位平衡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44--+

?+n n MY Y M

+++-H H ???????+?→←--+223Y H HY H

当溶液的酸度增高时,配位剂EDTA 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Y 4—的浓度降低,因而金属

离子与EDTA 配位平衡向左移动,促使了配合物的离解,从而降低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因为: ]

[][4'-=Y Y ay ay Y Y ][][4--

=

将它代入配合物稳定常数式中得:

]

'][[][]][[][4444Y M ay MY Y M MY K n n n n MY n +--+-==-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游离金属离子浓度[M n+]、未配位的配位剂的总浓度[Y ’]和配合物浓度

[MY n-4]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式,令:

ay K Y M MY K n n MY n n MY 44]

][[][''4--==+- 式中K'MY n -4叫做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在数值上它等于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除以配合剂的酸效应系数。它表示配合物在一定pH 下的实际稳定程度。对一定的配位剂来说,在一定的pH 值,ay 是一个常数。因此,对某一配合物而言,其表观稳定常数K'MY n -4也是一个常数。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写成对数形式:

ay K K n n MY MY lg lg 'lg 44-=--

(3)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

有些金属离子在较低的酸度下容易水解,在未生成氢氧化物沉定以前,会水解生成M(OH)、M(OH)2等各种羟配合物,如Fe(OH)2+、Fe(OH)2+等,从而使游离金属离子浓度降低,其配位能力减弱甚至导致配位反应进行不完全。这种影响,叫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

(4)混合配位效应

金属离子与EDTA 配位时,一般生成MY 型正配合物,当溶液的酸度较高时,有些金属配合物进一步生成MHY 酸式配合物;溶液的酸度较低时,有些金属离子则会进一步生成MOHY 、M(OH)2Y 型碱式配合物,这就使正配合物MY 的浓度降低,促使配位平衡向生成正配合物的方向移动,使其稳定性增强。这就影响,叫做混合配位效应。

以上讨论说明,在配位滴定中,控制好溶液的酸度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调整不同当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已知有20000毫升NaOH 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0.2456,欲使该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 =0.2500如何调整?

解: 0.2456<0.2500

∴该标准溶液稀了,需加固体NaOH 。

(l )首先计算出稀溶液中有V 毫升无NaOH

V =-?025000245602500

...20000=352(毫升) (2)计算出352毫升水中加多少克NaOH 使N=0.2500

已知1000毫升水加入10克氢氧化钠可配成0.2500N 氢氧化钠溶液。352毫升水应加x 克NaOH ,才能配成0.2500N 。所以1000:10=352:X

X =352?10÷1000=3.52克

称取3.52克氢氧化钠,溶于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摇匀,再按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方法继续标定,直至N =0.2500±0.0005即符合要求。

如何简便快捷地配制和标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测定生料碳酸钙滴定值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由于用量较大,配制次数甚多。为了计算生料碳酸钙滴定值的方便,通常把标准溶液浓度予以固定,即把盐酸配制成0.5mol /l 浓度,把氢氧化钠溶液配成0.25mol /1浓度。一次配成的标准溶液,其浓度不可能正好达到上述浓度要求,因而必须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浓度。由于配制的标准溶液体积往往在数升至数十升,而根据第一次标定所得的浓度进而调整其浓度(通过加入溶剂或加入溶质)时,必须准确知道标准溶液的体积。实际上,标准溶液的准确体积是无法准确测定的,因而给调整浓度带来较大的误差。一次标定后,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反复调整、标定才能达到要求。如何既简便、又快捷地配制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呢?根据以往经验和当前具体情况,提出如下方法,其步骤是:

① 加入稍过量溶质,使配制成的标准溶液浓度比所需浓度稍高一些;

②将标准溶液取出一部分进行标定,标得溶液浓度为C1(mo1/l),体积为V(ml);

③准确加入体积为?V(ml)的溶剂于标准溶液中,充分摇匀,准确吸出同体积[即?V (ml)]标准溶液,对吸出的标准溶液进行第二次标定,标得溶液浓度为C2(mol/l),体积仍为V;

由“溶液稀释时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以下两个关系式:

C1V=C2(V+?V)(1)

C2V=C(V+?Vx)(2)

式中:?Vx——配制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时应加入的溶剂体积,m1;

C——需要配制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1。

由上式(1)可求出标准溶液的实际容积q

V=

C V

C C

2

12

?

-

(3)

把式(3)代入式(2),可得:

C C V

C C

C

C V

C C

V

X

2

2

12

2

12

?

-=

-

+

?

?

?

?

?

??

?

?=

--

??

V

C V C C

C C C

X

22

12

()

()

这就是说,将体积为?V x ml的溶剂加入原标准溶液中充分摇匀,就得到所需浓度为C 的标准溶液。配制结束后,要将标准溶液妥善保存。

山东金乡第二水泥厂史仍震、孙艳华,对水泥厂化验室过去经常使用的0.50NHCL标准溶液和0.25N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找到了一种简便准确方法。此法采用一次标定,可求出两种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且省时、方便、易于掌握,虽然当量浓度这一概念已被淘汰,但这一方法可能还有借鉴意义,特摘录于下:

准确称取在105℃下烘干1.5~2h的高纯CaCO30.3g左右,置于2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从滴定管中准确加入HCl标准溶液25ml,用少量水洗瓶口和瓶壁,然后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沸0.5min。在加热过程中,要将锥形瓶摇荡2~3次,以促进试样分解完全。取下稍冷,用少量水冲洗瓶口及瓶壁,加入5~6滴1%酚酞指示剂,用配好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在30s内不消失为止,记下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毫升数即可(可作四次平行标定,计算时取平均值)。

HCL标准溶液与NaOH廊准溶液体积比K的标定:

从滴定管中缓慢准确地放出10mlHCl标准溶液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在30s内不消失为止。记下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毫升数。

K=

V

V

HCl

NaOH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N

W

V V K E HCl NaOH

=

-??

1000

()

式中:N-HCL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

W——称取的高纯CaCO3的质量,g;

V HCl——加入HCL标准溶液体积,m1;

V NnaOH——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1;

K-HCL标准溶液与NaOH标准溶液体积之比;

E-CaCO3毫克当量质量。

E=

100

21000

?

=0.05mg/mmo1

温度的变化对标准溶液将产生什么影响

查阅饱和水的热物理性质可得知,水在0℃时的密度是999.9kg/m3,这就是说,在0℃下,1m3饱和水,其重(质量)应为999.9kg;饱和水在20℃时的密度是998.2kg/m3,即在20℃下,1m3饱和水重998.2kg;饱和水在40℃时的密度是992.2kg/m3,即40℃下1m3饱和水质量为992.2kg。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规律,水在体积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重量;反之,在水的质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水溶液,情况就不一定相同,原因是不同溶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有的溶质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有的溶质则恰好相反,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例如EDTA钠盐,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实例。但它的标准溶液在长期的使用和贮存时期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剂会大量蒸发,致使实际浓度与标定浓度不一致,有偏高现象。

曾有人在20℃室温条件下配制0.5000N(当时采用当量了依度N、现已采用物质的量浓度)盐酸标准溶液,然后使大气温度上升到24℃,测定浓度下降到0.49925N,相当于CaCO3滴定值上升0.15%;又使大气温度下降到16℃,测定浓度上升到0.50075N,相当于CaCO3滴定值下降0.15%,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盐酸标准溶液中的HCl(氯化氢)由于温度升高易于挥发,使浓度变稀;二是温度下降溶剂体积缩小,使浓度变浓。

综上所述,温度的变化,将对标准溶液的浓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率提高。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由于温度的变化,就会导致标准溶液浓度的变化。因此,要想使所配制的标准溶液浓度在贮存和使用期限内不发生变化,必须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室温环境。在测试过程中当出现较大的误差时,要想到检查一下标准溶液的浓度是否发生了变化,而这一点恰恰是容易遗忘的。

如何快准标定控制分析中的EDTA标准溶液

氧化钙的快速测定法已经在水泥企业的生产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方法是用盐酸(1+1)溶解试样,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根据GB176-8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EDTA标准溶液通常用碳酸钙标准溶液标定,虽方法较为繁琐、费时,但在以溶量法为主的水泥化学全分析中仍不失为经典的方法。

然而在例行控制分析中,由于氧化钙的测定与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采用仪器及实验方法差别,且标定步骤较为繁琐,可能导致误差的环节较多,因而超差的机会较多。故有许多工厂的化验室常常使用标准试样来确定EDTA的滴定度,这种作法是不严格的,误差较大,容易把人为的误差合理化。安传君等总结出一种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准确称取0.07g已在105~110℃烘干2h的碳酸钙(高纯试剂),加入6~7ml盐酸溶液,微热使试样分解后,煮沸1~2min。稀释后,加适量CMP混合指示剂,加氢氧化钾溶液(20%)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10ml,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呈现稳定的粉红色为止。平行测定数次,剔除异常值,取其余结果的平均数。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G——称取碳酸钙重量,mg;

V——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56.08、100.08——分别为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分子量;

T CaO——1ml EDTA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

将上述方法在控制分析中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标定方法简便,无需再对移液管、容量瓶等进行麻烦的校对,并避免了由此而带来的误差,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在确定了EDTA的滴定度后,用标准试样验证,每次测定结果与标准值比较都在误差内,并且与标准值极其接近。由此可以证明,该法完全可以取代以碳酸钙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

溶液的繁琐方法以及标准试样标定EDTA 标准溶液的不严格作法。

用硝酸处理并以KCl 饱和过的氟化钾溶液,为何不能用玻璃漏斗过滤

氢氟酸是一种较弱的酸(Ka=6.6×10-3),因此,氟化钾可以看成是强碱弱酸盐。它在溶液中会水解:

-

++→F K KH

+

+-+?H OH O H 2

HF

溶液未酸化前,其中HF 的浓度很小,当加入硝酸后,H +与F —

离子结合生成了弱酸HF ,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大,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F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遇HF 会产生如下反应:

O H HF HF SiO 24222+=+

生成的四氟化硅(SiF 4)进而与溶液中钾氟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由上可知,当以玻璃漏斗过滤用硝酸处理的氟化钾溶液(150g /L )时,氟化钾溶液中的氢氟酸会腐蚀漏斗而产生氟硅酸钾,致使测定结果偏高,尤其是一瓶溶液用到后半部分时,因氟硅酸钾沉淀的增多,会使试验失败。 何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克数,叫做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9克,即在20℃时,溶液达到饱和时,100克水中氯化钠的溶解量为35.9克。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在不同溶剂中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溶解度时,应指明温度和溶剂。 何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

通常把在常温下,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克至10克之间的物质,称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1克以下,0.1以上的物质,称为微溶物质;解度在0.01克以下的物质,叫做难溶物质或不溶物质。

何谓化学平衡常数

以可逆反应:

qD pC nB mA +?+

为例,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正反应速度: V 正=K 1[A]m [B]n

逆反应速度: V 逆=K 2[C]P [D]q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 正=V 逆,则:

K 1[A]m [B]n =K 2[C]p [D]q

21]

[][][][k k B A D C n m q p = 式中足K 1、K 2分别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它们都是常数,所以两个常数的比值仍为常数,用K 表示,则:

K B A D C n m q

p =]

[][][][ 式中K 叫化学平衡常数,它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不同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有不同的数值。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的叫法也不同,例如,在酸碱平衡中,它叫电离常数(弱酸的电离常数用Ka 表示,弱碱的电离常数用Kb 表示);在沉淀平衡中,它叫溶度积(K SP );在配位平衡中,它叫稳定常数(K MX )。

何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在溶液中,金属离子M n+与配位剂Y 4的配位反应如下:

M n+ + Y 4 ? M Y n-4

当配位反应达到平衡时:K My =]

][[][44-+-Y M MY n n 式中:][4-n MY ——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浓度;

[Y 4-]——未配位的EDTA 阴离子的浓度;

[M n+]——未配位的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浓度。

K My 是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也叫形成常数。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表示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由于稳定常数只考虑了溶液中金属离子(M n+)、配位剂阴离子(Y 4)和配合物(MY n-4)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没有考虑酸度等因素对配位平衡的影响,因此,它不能说明配合物的实际稳定程度。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数值通常很大,为了方便,常用其对数值表示。例如:

69.842210]][[][2==-+--

Y Mg MgY K MgY 69.8lg 2=-MgY

何谓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是指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滴定溶液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 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滴定溶液与被测物质恰好按化学计量点定量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何谓试验室样品、试样、试料,如何保证试样的代表性

试验室样品:从整批物料中,按科学方法选取一小部分能代表其平均组成的样品来进行处理,这部分样品叫做实验室样品。

试样:由实验室样品经过反复破碎,缩分,最后过筛而制得的用于分析的样品叫试样。 试料:用以进行测定所称取的一定量试样叫做试料。

为保证试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采取、制备原燃材料、半成品试样等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取样

① 矿山取样:一般沿开采面取样,每lm 3敲取或铲取约50克样。

② 车船取样:每车(船)取3~5个样,粉状、块状要按比例选取。若是一队小型车辆运送同一批物料,可每隔3~5车取一个试样。

③ 在已进厂的原燃样堆取样:应分品种分批次取。在料堆的四周和顶部每隔0.5m 用铁铲划一条横线,再隔1~2m 划一条竖线,在横竖线的交点作为一个取样点。取样时,将表面一层刮去,小铲深入0.3~0.5m 处挖出约50克左右,若有块状物时,用小铁锤砸取一小块。

④ 生产流程线上取生料、干粘土、熟料、出磨水泥等样时,也要遵循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粒度(块度)和外观质量按比例抽取的原则。

(2)取到的试样装入干燥、洁净、牢固、常温下不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中。

(3)试样制备

① 需粉碎后才能检测的样必须先烘干。

② 破碎:大颗粒、块状试样应经破碎设备或人工砸碎,注意不使物料飞溅。

③ 缩分:即从较多的试样中取出少量样品,但其代表性不受影响。缩分前,先将样品充分拌和,使其均匀,后用锥形或挖取法缩分到需要的份量。

④ 磨细:需磨细的样品,应经粉磨设备或研钵磨细,用刷子刷净粘在壁上的细粉,必要时过筛、用磁铁除去铁屑,将样品保存于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

粉磨熟料样品要认真操作。要用标准试验磨,要及时补球、清球,要控制粉磨时间。有些熟料样品被砸成片状,看测定数据比表面积也不大,筛余也不小,强度却很高,但用此熟料生产的水泥的强度却不怎么高,这说明熟料样品的磨细不规范。

何谓天平的稳定性、正确性、灵敏性、示值变动性

(1) 稳定性:天平的稳定性是指在空载和负载的情况下,当天平横梁受到轻轻扰动时,

经若干次摆动后指针仍能回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天平的稳定性取决于感量铊的位置,感量铊下降,其稳定性增强,反之稳定性减弱。所以,如果天平的稳定性不好,可适当将感量铊下移。

(2) 正确性(即不等臂性):天平的正确性是指天平横梁两臂相等(或固定比例)的精确

程度,以及三个刀刃的等距、平行的精确程度。影响天平正确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温度的影响,它能引起天平横梁长度的改变。其次是两边承重刀刃距支点刀刃是否相等,以及同支点刀刃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三个刀刃是否平行。如果三个刀刃不平行,或者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或不等距,则天平的稳定性就很差了。

(3) 灵敏性(或称灵敏度):天平的灵敏性是指在天平任一边增加一个小小的质量后,引

起指针的偏斜程度。E=p

n γ,式中:E ——天平的灵敏度;n ——指针偏斜的分度数;γ——标牌上一个分度的宽度mm ;p ——某一盘中添加的小砝码的质量,rng 。比值E 越大,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在实际工作中,可用感量来表示灵敏度,感量也叫名义分度值,它是指指针偏移一格所需的毫克数。感量=1/E (me /分度或格)。例如,TG328B 型阻尼分析天平的灵敏度为2.5格/mg ,则其感量=1/2.5 = 0.4mg /格。TG328B 型分析天平的感量为0.1mg /格,则其灵敏度=1/0.1;10格/mg 。

(4) 示值变动性:它是指天平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多次开关天平,平衡点变化的情况。

天平的示值变动性表明天平称量结果的可靠程度。示值变动性的大小除与天平横梁的重心有关外,还与温度、气流、震动以及横梁的调整状态、刀刃的锐利程度等因素有关。

何谓水解反应,氯化铵的水溶液为何呈酸性

盐和水作用生成弱酸或弱碱的反应,叫做水解反应。例如,氯化铵(NH 4Cl )的水溶液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NH 4Cl → NH 4+ + Cl

+

H 2O → OH — + H +

由于NH 4+与水电离出来的OH —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 3·H 2O 分子,溶液中OH

离子浓度相对减小,当水解达到平衡时,[H +]>[OH —],因此溶液呈酸性。 何谓酸碱指示剂、酸碱混合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大多是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它们与H +或OH —作用,

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颜色也随之而改变。例如,酚酞是一种很弱的有机酸(Ka=4×10-10),以通式HInd 表示,在溶液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

Hind ? H ++Ind —

(无色) (红色)

从电离平衡式可知,当溶液的H +增大时,平衡向左移动,酚酞主要以HInd 形式存在,

呈无色(或红色褪去);当溶液中H +离子浓度减小时,平衡向右移动,酚酞主要以Ind —形式

存在,使溶液呈红色。酸碱滴定过程本身不发生任何外观变化,其终点的到达,是利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随溶液中H +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点来指示化学计量点的达到的。

(2)酸碱混合指示剂

酸碱混合指示剂是由两种电离常数相近的酸碱指示剂,或由一种酸碱指示剂与一种惰性染料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物。其特点是变色范围较窄,颜色变化明显,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例如,甲基橙由红色变为黄色,或由黄色变为红色,中间都要经过橙色,化学计量点的判断是根据橙色的出现。这种颜色的变化不明显,尤其在灯光下更难确定。当把0.1%的甲基橙溶液与0.2%的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使用时,颜色变化就非常明显。靛蓝二磺酸钠是一种染料,本身为蓝色,它与甲基橙混合后,对甲基橙变色起衬托作用。 红色 + 蓝色 ? 橙色 + 蓝色 ? 黄色+蓝色

紫色pH <4 灰色(pH=4) 绿色(pH >4)

三种颜色的色差很大,变化非常明显,在灯光下观察也很清楚。

何谓重量分析

重量分析,容量分析都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所谓重量分析:它是根据生成物的重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组分含量的方法。即先使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成分的含量。

根据使被测成分与试样中其他成分分离的不同途径,通常应用的重量分析有“沉淀法”和“气化法”。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成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的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重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就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例如,测定煤中的含硫时,其简要步骤如下:

4过虑洗涤灼烧4(沉淀)BaCl 42(熔融)CO Na MgO BaS O BaS O S O Na 试样232???→?????→???????→?+

根据BaSO 4的重量即可算出煤样中的含硫量。

气化法:用加热或其他方法使试样中被测成分气化逸出,然后根据气体逸出前后试样重量之差来计算被测成分的含量。有时,也可以在该组分逸出后,用某种吸收剂来吸收它,这时可以根据吸收重量的增加来计算被测物的含量。

何谓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是指分析和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是以误差大小表示的。精密度是指多次测定结果互相接近的程度,通常用偏差(算术平均偏差或标准偏差)来表示的,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来决定,而精密度是由偶然误差所决定。

在分析过程中,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但精密度高,却不一定准确度高,因此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何为滴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

标准滴定溶液从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的过程,称为“滴定”。滴加的标准滴定溶液恰好与被测物质反应完全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化学计量点一般通过所加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确定,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在实际分析工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可能完全相符,由此而引起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何为水的离子积、溶液的pH 值

(1)水的离子积:

纯水是一种很弱的电解质,其电离式如下:

H 2O ? H + + OH —

在一定温度下,当电离达到平衡时,水中的H +离子和OH —

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用Kw 表示: K w = [H +][OH —

] (2)溶液中酸碱性与[H +]和[OH —

]的关系:

当溶液中[H +] > [OH —]时,则溶液为酸性;

当溶液中[H +] = [OH —]时,则溶液为中性;

当溶液中[H +] < [OH —]时,则溶液为碱性。

(3)溶液的pH 值:

溶液中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H +]和[OH —]的相对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统一用[H +]来表示。

但是,用[H +]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由于数值太小,运用不便,因此,在化学中通常用pH 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 值就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

pH = - lg[H +]

例如,[H +]=10-2mol /L ,则pH = - lg-2 = 2。

同理,溶液中的OH —离子的浓度也可以用pOH 表示,即 ,

pOH = - lg[OH —]

在22℃时,纯水中[H +] = [OH —] = 10-7mol/L ,因此,pH + pOH = - lgl0-7 + (-lg-7) = 14

pH = 14—pOH 。

例如,溶液中[OH —] = 10-2mol/L ,则该溶液中:

pOH = -lg[OH—] = - lgl0-2 = 2

p0H = 14—pOH = 14—2 = 12

何为同离子效应

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向溶液中加入构成沉淀的某离子的溶液,沉淀的溶解度就减小。这种影响,叫做同离子效应。

例如,在测定三氧化硫时,如果加入等量的沉淀剂(Ba2+),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时,则溶液中:

[Ba2+][SO42-] = 1.1?10-l0

因[Ba2+] = [S042-],则:

[SO42-] =

-10

10

1.1?=1.05?10-5 mol/L

式中:1.1?10-10是BaS04的溶度积。

设溶液的体积为200mL,BaS04的分子量为233.5,此溶液中BaS04的溶解量为:1.05?10-5?233.5?200 = 0.5mg,这个损失量已大大超过了分析天平称量的允许误差(0.2mg),达不到重量分析的要求。如果利用同离子效应,即向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溶液中的BaCl2的浓度达到0.01mol/L,则此时溶液中[S042-] = 1.1?10-10/10-2 = 1.1?10-8mol/L,溶液中BaS04的溶解量:1.1×10-8?233.5?200 = 5?10-4mg。这样的溶解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认为沉淀是完全的。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复习课程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通用化学试剂的规格和标志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阳离子分组的方法。 2、掌握两酸两碱分组的组试剂及分离操作方法。 二、阳离子系统分析简介 由于阳离子种类较多,共28种,又没有足够的特效鉴定反应可利用,所以当多种离子共存时,阳离子的定性分析多采用系统分析法,首先利用它们的某些共性,按照一定顺序加入若干种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地分批沉淀出来,分成若干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阳离子的系统分析方案已达百种以上,但应用比较广泛,比较成熟的是硫化氢系统分析法和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依据的主要是各离子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氯化物、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组试剂将阳离子分成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不足之处是硫化氢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 两酸两碱系统是以最普通的两酸(盐酸、硫酸)、两碱(氨水、氢氧化钠)作组试剂,根据各离子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将阳离子分为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两酸两碱系统的优点是避免了有毒的硫化氢,应用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两酸两碱,但由于分离系统中用的较多的是氢氧化物沉淀,而氢氧化物沉淀不容易分离,并且由于两性及生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共沉淀等原因,使组与组的分离条件不容易控制。 硫化氢系统分析与两酸两碱系统分析各有利弊。我们今天练习的是两酸两碱系统分组。 三、两酸两碱分组及鉴定简图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到底啥关系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到底啥关系 基准物质是分析化学中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滴定分析中操作溶液浓度的物质。基准物质应符合五项要求:一、纯度(质量分数)应≥%;二、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如,含有结晶水,其结晶水的含量均应符合化学式; 三、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不易失水、吸水或变质,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及二氧化碳反应;四、参加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地进行,没有副反应;五、要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时的相对误差。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到底啥关系文章里有。。。 先来认识下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在各种滴定分析方法中都要用到标准溶液,可根据溶质的性质、特点,按不同方法配置,配制方法有直接配置法和间接配置法。 基准物质:能用来配制标准溶液或测定标准溶液浓度的物质。 应具备如下条件: 1、组成恒定并与化学式相符,若含结晶水,其结晶水的实际含量也应与化学式严格相符。 2、纯度足够高(达%以上),杂质含量应低于分析方法允许的误差限。 3、性质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分解,不易被空气氧化。 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时的相对误差。 5、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严格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如何配制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是滴定分析中进行定量计算的依据之一。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离不开标准溶液。因此,正确地配制标准溶液,确定其准确浓度,妥善地贮存标准溶液,都关系到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直接配制法 用分析天平准确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于适量水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或基准试剂,它也是用来确定某一溶液准确浓度的标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试剂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一般要求其纯度在%以上,所含的杂质应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2)物质的实际组成与执业医师网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若含有结晶水(如,硼砂Na2B4O7·10H2O),其结晶水的数目也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3)试剂应该稳定。例如,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易被空气氧化,加热干燥时不易分解等。 4)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这样可以减少称量误差。常用的基准物质有纯金属和某些纯化合物,如,Cu, Zn, Al, Fe和K2Cr2O7,Na2CO3, MgO, KBrO3等,它们的含量一般在%以上,甚至可达%。 应注意,有些高纯试剂和光谱纯试剂虽然纯度很高,但只能说明其中杂质含量很低。由于可能含有组成不定的水分和气体杂质,使其组成与化学式不一定准确相符,致使主要成分的含量可能达不到%,这时就不能用作基准物质。 一些常用的基准物质及其应用范围列于表中: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滴定分析中常用的一些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及应用范围列于下表。 2、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需要用来配制标准溶液的许多试剂不能完全符合上述基准物质必备的条件,例如:NaOH极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纯度不高;市售盐酸中HCl 的准确含量难以确定,且易挥发;KMnO4和Na2S2O3等均不易提纯,且见光分解,在空气中不稳定等。因此这类试剂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只能用间接法配制,即先配制成接近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物质的标准溶液)来测定其准确浓度。这种确定其准确浓度的操作称为标定。 例如欲配制L HCl标准溶液,先用一定量的浓HCl加水稀释,配制成浓度约为L的稀溶液,然后用该溶液滴定经准确称量的无水Na2CO3基准物质,直至两者定量反应完全,再根据滴定中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和无水Na2CO3的质量,计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是滴定分析中进行定量计算的依据之一。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离不开标准溶液。因此,正确地配制标准溶液,确定其准确浓度,妥善地贮存标准溶液,都关系到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直接配制法 用分析天平准确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于适量水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或基准试剂,它也是用来确定某一溶液准确浓度的标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试剂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一般要求其纯度在%以上,所含的杂质应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2)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若含有结晶水(如硼砂Na 2B 4 O 7 ?10H2O),其结晶水的数目也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3)试剂应该稳定。例如,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易被空气氧化,加热干燥时不易分解等。 (4)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这样可以减少称量误差。常用的基准物质 有纯金属和某些纯化合物,如Cu, Zn, Al, Fe和K 2Cr 2 O 7 ,Na 2 CO 3 , MgO , K BrO 3 等,它们的含量一般在%以上,甚至可达% 。 应注意,有些高纯试剂和光谱纯试剂虽然纯度很高,但只能说明其中杂质含量很低。由于可能含有组成不定的水分和气体杂质,使其组成与化学式不一定准确相符,致使主要成分的含量可能达不到%,这时就不能用作基准物质。一些常用的基准物质及其应用范围列于表中。

表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完整版)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解析.docx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基准物质 干燥后的组成 干燥条件 (O C) 名称 分子式 标定对象 碳酸氢钠 NaHCO 3 2 3 270-300 酸 Na CO 碳酸钠 Na 2 3· 2 2 3 270-300 酸 CO 10H O Na CO 放在装有氯化钠和 硼砂 Na 2 4 7· 2 2 4 7· 2 饱和蔗糖溶液的密 酸 B O 10H O Na B O 10H O 闭器皿中 碳酸氢钾 KHCO 3 2 3 270-300 酸 K CO 二水合草酸 H 2 2 4 · 2 2 2 4· 2H 2 O 室温空气干燥 碱或 KMnO 4 C O 2H O H C O 邻苯二甲酸氢钾 KHC 8 4 4 8 4 O 4 110-120 碱 H O KHC H 重铬酸钾 K 2 2 O 7 2 2 O 7 140-150 还原剂 Cr K Cr 溴酸钾 KBrO 3 KBrO 3 130 还原剂 碘酸钾 As 2 O 3 As 2O 3 130 还原剂 铜 Cu Cu 室温干燥器中保存 还原剂 三氧化二砷 As 2O 3 As 2O 3 室温干燥器中保存 氧化剂 草酸钠 Na 2 2 O 4 2 2 4 130 氧化剂 C Na C O 碳酸钙 CaCO 3 3 110 EDTA CaCO 锌 Zn Zn 室温干燥器中保存 EDTA 氧化锌 ZnO ZnO 900-1000 EDTA 氯化钠 NaCl NaCl 500-600 AgNO 3 氯化钾 KCl KCl 500-600 AgNO 3 硝酸银 AgNO 3 AgNO 3 220-250 氯化物 氨基磺酸 HOSO 2 NH 2 2 2 在真空 H 2SO 4 干燥 碱 HOSO NH 中保存 48h 铂坩埚中 500~ 氟化钠 NaF NaF 550O C 下保存 40~ 50min 后, H 2SO 4 干燥器中冷却

最新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1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2 通用化学试剂的规格和标志

3 4 5 6 7 8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阳离子分组的方法。 2、掌握两酸两碱分组的组试剂及分离操作方法。 二、阳离子系统分析简介 由于阳离子种类较多,共28种,又没有足够的特效鉴定反应可利用,所以当多种离子共存时,阳离子的定性分析多采用系统分析法,首先利用它们的某些共性,按照一定顺序加入若干种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地分批沉淀出来,分成若干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阳离子的系统分析方案已达百种以上,但应用比较广泛,比较成熟的是硫化

氢系统分析法和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依据的主要是各离子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氯化物、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组试剂将阳离子分成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不足之处是硫化氢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 两酸两碱系统是以最普通的两酸(盐酸、硫酸)、两碱(氨水、氢氧化钠)作组试剂,根据各离子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将阳离子分为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两酸两碱系统的优点是避免了有毒的硫化氢,应用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两酸两碱,但由于分离系统中用的较多的是氢氧化物沉淀,而氢氧化物沉淀不容易分离,并且由于两性及生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共沉淀等原因,使组与组的分离条件不容易控制。 硫化氢系统分析与两酸两碱系统分析各有利弊。我们今天练习的是两酸两碱系统分组。 三、两酸两碱分组及鉴定简图

(基准物质)

Analytical Chemistry T est 3 There is only ONE best answer to each of the questions.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in the brackets. (2×10=20 points) 1. The analysis is called ( ) when the weighed sample is larger than 0.1g. A. macro analysis B. semimicro analysis C. trace analysis D. micro analysis 2. Which one can be used as a primary standard (基准物质) to standardize Na2S2O3 solution? ( ) A.H2O2 (AR) B. K2Cr2O7 (AR) C. KMnO4 D. K2Cr2O7 (CP) 3. T o eliminate the systematic errors, the analyzer can ( ) A. Calibrate the instrument B. Increase th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C. Increase the sample amount D. Improve his experimental skills 4. 0.1340 g of Na2C2O4 was dissolved in acidic medium and titrated(滴定)to stoichiometric point by KMnO4 solution, requiring 20.00 mL. The concentration of KMnO4 solution is(). Mr(Na2C2O4)=134.0 A. 0.02000 mol.L-1 B.0.01500 mol.L-1 C.0.03000 mol.L-1 D.0.04000 mol.L-1 5. The pH of pKa of 0.10 mol/L Na3A solution is ( ) (p K a1=3.90,p K a2= 6.00,p K a3=10.02) A. 8.01 B. 10.02 C. 11.51 D. 12.51 6. Which acid can be accurately titrated with 0.1 M NaOH by direct titration?() A. 0.1 M of HCOOH (pK a= 3.45) B. 0.1 M of H3BO3 (pK a = 9.22) C.0.1 M of NH4NO3 (pK b = 4.74) D.0.1 M of H3AsO3 (pK a = 9.24) 7. The conjugated base of HPO42- is ( )

1、何为基准物质

何为基准物质 能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熔液的物质叫做基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纯度应高于优级纯试剂,并符合下列要求: (1)纯度高,杂质含量少至可以忽略(例如碳酸钙的基准试剂的纯度为99.99%)。 (2)组成一定与化学式完全一致(包括结晶水等),并易于干燥便于精确称量。 (3)性质稳定,不被空气氧化,在使用时无副反应产生,不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4)其克当量应尽量大些,以减少称量误差。 如何选用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纯度越高,包装单位越小,价格越贵。因此,应根据分析任务、分析方法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配制一般溶液,可选用二、三级试剂;标定标准溶液时,应选用基准试剂或根据有关分析方法的要求选用试剂。例如,在配位滴定中,为了防止试剂中的杂质金属离子封闭指示剂,配制一般溶液时,应选用二级试剂;在分光光度分析中,要求使用较高纯度的试剂,以降低试剂的空白值。 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志与适用范围 化学试剂的等级是以其中所含杂质多少来划分的,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常用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志与适用范围见表所示。 此外,还有高纯试剂、基准试剂和光谱试剂等。基准试剂的纯度相当于或者高于保证试剂,常用作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质,也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光谱纯试剂(符号S·P) 的杂质含量用光谱分析法已测不出或杂质含量低于某一限度,主要用来作光谱分析中的标准物质。 如何选用滤纸 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根据紧密程度的不同,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又各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由于定性滤纸含有较多的灰分,所以多用于沉淀或残渣不需要进行灼烧称量的过滤。在沉淀重量分析中用的是定量滤纸。由于定量滤纸经过了盐酸和氢氟酸处理,灼烧后,灰分含量极少,可忽略不计,所以又叫无灰滤纸。 滤纸的选用:一般说来,非晶形沉淀[如Fe(OH)3、Al(OH)3]的过滤可选用较为疏松的快速滤纸,以免过滤速度太慢;对于像CaC2O4、BaSO4这样的细晶形沉淀,则应选用紧密的慢速滤纸,以防沉淀漏失。中等大小的晶形沉淀,如K2SiF6、SiO2等,可选用中速滤纸。滤纸的大小应根据沉淀物的多少进行选择,在水泥及其原材料分析中,选用园形的,直径9~11cm的即可。 定量滤纸的分类、标志及使用范围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是定量滤纸,这种滤纸经盐酸、氢氟酸处理过,其中所含大部杂质已被除去,灼烧后灰分极少,可忽略不计。它分快速、中速及慢速三种。 各滤纸规格大小通常有∮9厘米、∮11厘米、∮12.5厘米。定量快速滤纸盒上标有白条,适用于过滤无定形沉淀(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铝)。 定量中速滤纸盒上标有兰条,适用于过滤一般沉淀,如二氧化硅。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教学文案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通用化学试剂的规格和标志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阳离子分组的方法。 2、掌握两酸两碱分组的组试剂及分离操作方法。 二、阳离子系统分析简介 由于阳离子种类较多,共28种,又没有足够的特效鉴定反应可利用,所以当多种离子共存时,阳离子的定性分析多采用系统分析法,首先利用它们的某些共性,按照一定顺序加入若干种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地分批沉淀出来,分成若干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阳离子的系统分析方案已达百种以上,但应用比较广泛,比较成熟的是硫化氢系统分析法和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依据的主要是各离子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氯化物、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组试剂将阳离子分成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不足之处是硫化氢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 两酸两碱系统是以最普通的两酸(盐酸、硫酸)、两碱(氨水、氢氧化钠)作组试剂,根据各离子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将阳离子分为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两酸两碱系统的优点是避免了有毒的硫化氢,应用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两酸两碱,但由于分离系统中用的较多的是氢氧化物沉淀,而氢氧化物沉淀不容易分离,并且由于两性及生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共沉淀等原因,使组与组的分离条件不容易控制。 硫化氢系统分析与两酸两碱系统分析各有利弊。我们今天练习的是两酸两碱系统分组。 三、两酸两碱分组及鉴定简图

四、两酸两碱分组及鉴定有关反应方程式 五、注意事项 1.AgCl白色沉淀加含HCl的水洗一次。含HCl的水配制:1ml2H O加1滴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

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 2.2.1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是滴定分析中进行定量计算的依据之一。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离不开标准溶液。因此,正确地配制标准溶液,确定其准确浓度,妥善地贮存标准溶液,都关系到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2.2.1.1直接配制法 用分析天平准确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于适量水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或基准试剂,它也是用来确定某一溶液准确浓度的标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试剂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一般要求其纯度在99.9%以上,所含的杂质应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2)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若含有结晶水(如硼砂Na2B4O7?10H2O),其结晶水的数目也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3)试剂应该稳定。例如,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易被空气氧化,加热干燥时不易分解等。 (4)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这样可以减少称量误差。常用的基准物质有纯金属和某些纯化合物,如Cu, Zn, Al, Fe 和K2Cr2O7,Na2CO3 , MgO , KBrO3等,它们的含量一般在99.9%以上,甚至可达99.99% 。 应注意,有些高纯试剂和光谱纯试剂虽然纯度很高,但只能说明其中杂质含量很低。由于可能含有组成不定的水分和气体杂质,使其组成与化学式不一定准确相符,致使主要成分的含量可能达不到99.9%,这时就不能用作基准物质。一些常用的基准物质及其应用范围列于表2.1中。 表2.1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通用化学试剂的规格和标志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阳离子分组的方法。 2、掌握两酸两碱分组的组试剂及分离操作方法。 二、阳离子系统分析简介 由于阳离子种类较多,共28种,又没有足够的特效鉴定反应可利用,所以当多种离子共存时,阳离子的定性分析多采用系统分析法,首先利用它们的某些共性,按照一定顺序加入若干种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地分批沉淀出来,分成若干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阳离子的系统分析方案已达百种以上,但应用比较广泛,比较成熟的是硫化氢系统分析法和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依据的主要是各离子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氯化物、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组试剂将阳离子分成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不足之处是硫化氢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 两酸两碱系统是以最普通的两酸(盐酸、硫酸)、两碱(氨水、氢氧化钠)作组试剂,根据各离子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将阳离子分为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两酸两碱系统的优点是避免了有毒的硫化氢,应用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两酸两碱,但由于分离系统中用的较多的是氢氧化物沉淀,而氢氧化物沉淀不容易分离,并且由于两性及生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共沉淀等原因,使组与组的分离条件不容易控制。 硫化氢系统分析与两酸两碱系统分析各有利弊。我们今天练习的是两酸两碱系统分组。 三、两酸两碱分组及鉴定简图 四、两酸两碱分组及鉴定有关反应方程式 五、注意事项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通用化学试剂的规格和标志

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阳离子分组的方法。 2、掌握两酸两碱分组的组试剂及分离操作方法。 二、阳离子系统分析简介 由于阳离子种类较多,共28种,又没有足够的特效鉴定反应可利用,所以当多种离子共存时,阳离子的定性分析多采用系统分析法,首先利用它们的某些共性,按照一定顺序加入若干种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地分批沉淀出来,分成若干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阳离子的系统分析方案已达百种以上,但应用比较广泛,比较成熟的是硫化氢系统分析法和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依据的主要是各离子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氯化物、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组试剂将阳离子分成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不足之处是硫化氢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 两酸两碱系统是以最普通的两酸(盐酸、硫酸)、两碱(氨水、氢氧化钠)作组试剂,根据各离子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将阳离子分为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它们的差异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两酸两碱系统的优点是避免了有毒的硫化氢,应用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两酸两碱,但由于分离系统中用的较多的是氢氧化物沉淀,而氢氧化物沉淀不容易分离,并且由于两性及生成配合物的性质,以及共沉淀等原因,使组与组的分离条件不容易控制。 硫化氢系统分析与两酸两碱系统分析各有利弊。我们今天练习的是两酸两碱系统分组。 三、两酸两碱分组及鉴定简图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到底啥关系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到底啥关系? 基准物质是分析化学中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滴定分析中操作溶液浓度的物质。基准物质应符合五项要求:一、纯度(质量分数)应≥99.9%;二、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如,含有结晶水,其结晶水的含量均应符合化学式; 三、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不易失水、吸水或变质,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及二氧化碳反应;四、参加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地进行,没有副反应;五、要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时的相对误差。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到底啥关系?文章里有。。。 先来认识下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在各种滴定分析方法中都要用到标准溶液,可根据溶质的性质、特点,按不同方法配置,配制方法有直接配置法和间接配置法。基准物质:能用来配制标准溶液或测定标准溶液浓度的物质。 应具备如下条件: 1、组成恒定并与化学式相符,若含结晶水,其结晶水的实际含量也应与化学式严格相符。 2、纯度足够高(达99.9%以上),杂质含量应低于分析方法允许的误差限。 3、性质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分解,不易被空气氧化。 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时的相对误差。 5、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严格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如何配制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是滴定分析中进行定量计算的依据之一。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离不开标准溶液。因此,正确地配制标准溶液,确定其准确浓度,妥善地贮存标准溶液,都关系到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直接配制法 用分析天平准确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于适量水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或基准试剂,它也是用来确定某一溶液准确浓度的标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试剂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一般要求其纯度在99.9%以上,所含的杂质应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2)物质的实际组成与执业医师网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若含有结晶水(如,硼砂Na2B4O7·10H2O),其结晶水的数目也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3)试剂应该稳定。例如,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易被空气氧化,加热干燥时不易分解等。 4)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这样可以减少称量误差。常用的基准物质有纯金属和某些纯化合物,如,Cu, Zn, Al, Fe和K2Cr2O7,Na2CO3, MgO, KBrO3等,它们的含量一般在99.9%以上,甚至可达99.99%。 应注意,有些高纯试剂和光谱纯试剂虽然纯度很高,但只能说明其中杂质含量很低。由于可能含有组成不定的水分和气体杂质,使其组成与化学式不一定准确相符,致使主要成分的含量可能达不到99.9%,这时就不能用作基准物质。 一些常用的基准物质及其应用范围列于表中: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滴定分析中常用的一些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及应用范围列于下表。 2、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需要用来配制标准溶液的许多试剂不能完全符合上述基准物质必备的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