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用)专题六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2010.10

(课用)专题六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2010.10

(课用)专题六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2010.10
(课用)专题六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2010.10

专题六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

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

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了行踪。史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

④明初: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外矛盾尖锐,甚至发展为侵略反侵略斗争。郑和下西洋,其最主要目的是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政治目的为主),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它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使这一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2)明后期—清前期(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

明中期,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配合抗倭,取得胜利。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时,在雅克萨大败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缺乏广泛的外贸需求(主要原因);也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扰和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明中后期开始实行的闭关政策在清初继续实行,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并规定由“公行”(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统一管理外贸事务。

2.从区位角度总结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内容

(1)古代中国与东亚的关系

①与日本的关系:

秦汉时期:徐福东渡的故事;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时期:遣唐使;贸易往来频繁;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

②与朝鲜关系:

秦汉时期:秦汉之际,燕、齐、赵等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三韩多次派人赴汉,会见光武帝;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号;从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等;中国输出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

隋唐时期: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

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铜、制瓷技艺等;新罗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2)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

①与印度半岛的关系:

汉朝: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隋唐时期: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交流加强,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玄奘从陆路到达天竺研究佛学。义净从海路到天竺研究佛学,后来到印度尼西亚等地。

②华侨开发南洋

南洋:泛指东南亚地区。

过程: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诸岛定居,成为华侨。

作用:他们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3)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关系

①陆上丝绸之路

开辟条件: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西域都护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敦煌一疏勒一大宛一安息一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海上丝绸之路

开辟:汉武帝以后。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一印度支那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沿岸一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问的联系。

③郑和下西洋

目的:弘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

条件: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

过程: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路线: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局限性: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生命力。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便悄然结束。

(4)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关系

秦汉时期: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期: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人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宋元时期: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

明清时期: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1685年和1686年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1553

年,葡萄牙租占澳门。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关系

秦汉时期: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隋唐时期:唐朝对外往来密切,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唐朝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宋元时期:元朝时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3.中国文化的外传(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①原因: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②表现:中华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和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①原因: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现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

②表现: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纺织即使传入朝鲜、阿拉伯;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中国儒家经典、佛教传入日本。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①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②表现:一是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世纪)→日本(7世纪)→阿拉伯国家(8世纪)→欧洲、非洲(12世纪)→美洲(16世纪)→大洋洲(19世纪)。二是活字印刷术外传,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三是指南针外传,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四是火药外传,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

4.外来文化的内引(西学东渐、外物内引)

(1)农作物品种: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2)生产技术:唐朝时,波斯的织锦法、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3)科技: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4)宗教: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游古印度;伊斯兰教在唐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

(5)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1)条件: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政府的对外政策,政局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等,也是其重要条件。

(2)内容:反对外来侵略、援助邻邦国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政府使节互访、对外政策等。

(3)目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上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4)特点: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前四点又是中国古代贸易的特点。)

(5)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实现;四是通过战争。

(6)古代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①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②表现:政治军事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③影响: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

(7)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的认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8)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2.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

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1)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第二次高潮)。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3.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①是清朝政治需要: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统治阶级必然引起汉民族人民的反对,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威胁统治为防范中外结成反清联盟;②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清前期工商业比较发达,但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仍占领重要地位,使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往来滋事;③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④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必然;⑤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

(2)影响:①积极方面,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政治侵略,暂时延缓了殖民侵略,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发展;

②消极方面,几乎隔绝了中外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各时期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交往的主要史实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政策分析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方面的联系是高考的冷点。

3.应高度关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复习与训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先秦 【阶段特征】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是我国的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由于原始社会的内容不列入高考范围,故本单元主要涉及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完成期间的历史变化。其间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期,其特点有:1、夏朝、商朝和西周(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这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表明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商朝奴隶制文明有新的发展;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走向强盛。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展开广泛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B大国争霸。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C分封制瓦解。D 民族融合。(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私田扩大A 井田田制瓦解。B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C 封建经济初步繁荣。(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

第二部分秦汉【阶段特征】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了。B 封建中央和地方官制初步建立。C 统治思想:秦朝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是道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期用儒家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秦朝的措施和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及东汉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E 选官制度的进步:废除世卿世实禄的制度。秦朝:按军功授爵;两汉是察举制和皇帝征召。2.经济上:①基本特征: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经济重心在北方);④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⑤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3.民族关系:A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开拓。B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方:主要是与匈奴的关系,以战争为主。西方:与西域的关系,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南方和西南:主要是越族和西南夷,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4.对外关系:A 对外交往初步发展,

最新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填空训练---中国古代史

最新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填空训练---中国古代史 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________的山洞里,距今约___________年,过着______生活,能够制造和使用________,会使用________火,还会保存火种。 2.距今约________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___流域,住________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使用________石器,用________耕地,种植________。 3.距今约________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___流域,住___________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________,使用________石器,会制造________陶。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和______的国家。 5.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________流域的部落首领,后来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 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__。 6.相传,黄帝建造_______,制作______,还教人们挖井,发明________,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 。 称________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__________” 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________。周天子把________和平民、奴隶,分给________、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________,平时镇守疆土,战时________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________ 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________、大发展时期。具体表现:经济上,________和________的推广,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政治上,争霸和变革。 (1)春秋时期:________逐步瓦解,________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诸侯________局面出现,齐桓公是春秋 第一个霸主。 (2)战国时期:形成____、楚、燕、韩、赵、魏、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 (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思想上,出现_________局面,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的出现,新兴____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初期,秦国比较落后, 秦孝公广纳人才,变法图强。 5.公元前356年,商鞅在________支持下开始变法。经济上,国家承认________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________。政治上,奖励______,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 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________得到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Ⅰ.①秦汉之际,大量中国人往朝鲜半岛避难。汉时,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见武帝、光武帝。其中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 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朝鲜输檀弓、果下马入中国,中国传给铜镜、漆器、 铁器等。 Ⅱ.①西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遣使经朝鲜半岛赴汉。②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遣使朝汉,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中国传给铁器、铜器、丝帛等。Ⅲ.两汉时期中越联系密切,越南输象牙、犀牛、珍珠入中国,中国传给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 Ⅳ.①西汉以前,中国丝绸少量转贩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使西域后,汉与西域联系渐频,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②丝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交佛教经中亚由丝路传入中国。③汉武帝时“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自广东沿海始,西至孟加拉湾沿岸,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Ⅴ.西亚安息国经陆上丝路与汉频繁交往,又经海上丝路在汉与大秦之间转贩丝绸,大获其利。 Ⅵ.①丝路西端的大秦(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想直接交往,但受安息等国之阻。 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往使,至条支海(波斯湾)则止,不达。②后大秦经海上间接地与汉进行丝绸贸易。《后汉书》载,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于166年来汉,献象牙、犀角等物给桓帝。这是正史所载中欧最早的直接往来。★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汉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大。 ②政策:汉 的对外政策。 ③交通:张骞、班超开辟发展了中西交通。 ④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这与对外关系发展互为因果。 Ⅰ.隋唐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多国。 海路自登州、扬州出,东到韩国、日本;自广州出,西至波斯湾。 Ⅱ①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往来频繁,来唐留学生以新罗人为多,如崔致远。许多城市中设有“新罗馆”“新罗坊”。②新罗立国参用唐制,设国学,教儒学。③新罗人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制铜技术。新罗受唐文化影响很大。 Ⅲ.①隋时,中日互使。自贞观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归国的人策动了大化改新,多法唐制。都城建造,效仿长安。学校教授儒学。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③对中日交往贡献突出者,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Ⅳ.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互使,交换土特产品。炀帝曾遣使马来半岛。唐中期骠国王子携歌舞团来唐。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计数法传到天竺。③对中印交往贡献突出者,有唐玄奘、义净。 Ⅴ.①隋唐时,中亚一些国家频繁来使,带来名马、异药等。②隋时已和波斯互使;唐时波斯受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设“波斯店”。③唐高宗时大食始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也在唐时传到大食。④唐和东罗马(拂菻)通使,其医术、杂技传入中国,中国的大量丝绸、瓷器运往欧洲。⑤史载唐朝和非洲也有往来。唐人杜环到过非洲。索马里使者于高宗时来中国。非洲出土过当时中国的陶瓷残片。★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隋唐经济繁荣, ②政策: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表现在:a.欢迎外人来华; 出访;c.尊重外人生活习俗; 待他国。 ③交通: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步。 ④文化:隋唐时科技文化居世界领先水平,对外吸引力大。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隋唐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答案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一) 1、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种植粟,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后人尊称黄帝、炎帝为“人文始祖”。相传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当选部落首领的。 2、禹建立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4、春秋五霸:__齐桓公__;___宋襄公__;__晋文公__;___秦穆公__;___楚庄王___。首先称霸的是:____齐桓公____ 。首先称霸的原因:①任用___管仲__为相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提出了“___尊王攘夷__”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标志:公元前651年,在___葵丘___举行诸侯盟会,确立了霸主地位。 战国七雄:东___齐___;西、___秦___;南、____楚__;北、___燕___;中间、__赵魏韩_____。 5、大思想家家、大教育家、儒家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收集在《论语》一书①思想: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政”、“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无类”等。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 6、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开始变法,称为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_铁器牛耕________引发社会变革,地主______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内容有:体现顺应历史潮流的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体现法家思想的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富国的措施是: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的措施是:奖励军功。 影响:秦国通过变法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外交史1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外交史1

中国古代外交史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 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

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 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唐朝人杜环在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时期 考点一:原始社会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山洞里,懂得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母系氏族 ①半坡遗址:陕西西安。 ②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2.父系氏族公社(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①龙山文化遗址:也称为“黑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已出现私有财产,有明显的贫富分化。考点二:夏商周时期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的记历分法,流传至今。 家天下: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采用父子兄弟相传的世袭制。 二里头文化:青铜爵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后母戊鼎: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定都镐京(今西安)。牧野之战: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封制:西周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周公吐脯: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褒姒。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解救宋国之围,在城濮击败了楚成王的军队。 退避三舍:晋文公。 卧薪尝胆:勾践。 楚王问鼎:楚成王。 (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注: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仅为大纲版;新课标版未单列中国古代外交,仅零星散见于新人教版必修ⅱ的中国古代商业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框题。本专题含中国古代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外交往概况。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x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

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及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②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 辉煌的时期。 (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兴的儒学。 ①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②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 (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 学”。王阳明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 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一统法家 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 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 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 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 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填空、判断 1、国学:专为统治阶级贵族子弟所设的学校 2、乡学:专为统治阶级下层子弟所设的学校 3、辟雍:是天子设立的大学 4、清代学塾: ①教馆或坐馆,有钱人聘请教师在家教读子弟; ②家塾或私塾,教师在家设馆教授生徒; ③义学或义塾,地方出钱聘请教师在公用场所设馆教授贫寒子弟; ④书院: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大体形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与官学、私学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书院具有:藏书、供祀、讲学等功能。 5、北宋初年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石鼓书院 6、成年礼仪:包括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可以追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我国先前的成年礼仪以服饰 改变为最大特征 7、封禅礼仪:皇帝祭祀天神、地袛活动中最隆重的典礼。封指筑土为坛祭天,泰山上祭祀上帝;禅指祭地,在泰山下小山举行。 8、三纲五常: ①三纲: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的学说,班固将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正式概括为“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 ②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种道德原则。仁——是儒家思想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核心;义——是仁的具体规范之一,即价值标准;礼——具有政治和道德原则;智——即知,指由智慧的知识,具有鉴别是非善恶能力,智从属于仁,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信——诚实不欺,是为人立身的根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一项基本道德原则。 9、七出:古代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僻、嫉妒、恶疾、口舌、盗窃 10、三不去:亦称三不出,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要求与妻子离婚的三种情况,即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11、泮宫:是诸侯国设立的大学 12、太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即以传授儒家经典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目地的中央官学。它的建立为封建统治者奠定一条根据自己需要选拔官吏的道路。太学的首创是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等人的建议而设立的,置五经博士为教官,太学生称为“博士子弟”,学习内容为“五经”。 13、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时在洛阳鸿都门设立的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等技艺,是一所专科性质的学校,在我国艺术教育史上有一定的贡献。 14、三舍法: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兴学内容之一。将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凡始入太学的学生为外舍,以后每月每岁考试其业,成绩优异者依次升舍。上舍生按科举的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官职。这种学校与科举相结合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祭祀的对象是天神、地袛、人鬼,包括封禅礼仪、郊祀礼仪、祭社礼仪等;凶礼——主要有丧、荒、吊、桧、恤五种礼仪;宾礼——主要指觐见礼;军礼——主要指战事礼仪,也包括田猎,建造城邑等大规模活动礼仪;嘉礼——指冠、婚、睦、敬等。 16、辽宁兴城:明代著名的“宁远城”,清称“宁远州”,明宣德五年(1430)始建,明末袁崇焕镇守宁远 时重修,为明清两代著名的古城。 17、高句丽王城:中国古代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高句丽墓葬群大约有2300 多年历史,其中一些保存着生动的壁画。 18、辽宁九门口长城: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 19、五不取:亦称五不娶,是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女子不能聘娶,即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20、帝服十二章:帝王服饰最具代表性的冕服是玄衣和纁裳。玄衣即黑色质料的衣服,纁裳是红色围裳,上面皆绣十二章纹。玄衣饰品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纁裳饰品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黻、黼。帝王十二章是礼仪典服必须具备的饰品。 21、朝臣补服:文官朝服补子为鸟,武官朝服补子为禽,定九品制。

中国外交史大纲

《中国外交史》大纲 一、教学目标和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熟悉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外交事件,掌握中国政府在处理各类外交问题时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外交外事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内容和关键词 《中国外交史》主要讲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当代外交现状。本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系统地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史实。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美关系、中苏(俄)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一边倒”、“中间地带”、“三个世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 三、教学提纲 第一讲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建立 一、确立对外立场和总政策 二、“另起炉灶”与谈判建交 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四、“一边倒”与中苏结盟 第二讲抗美援朝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二、从战争爆发到中国决定出兵之前的中国的外交活动 三、中国决定参战及参战期间的外交斗争 四、抗美援朝的意义及影响 第三讲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 一、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 二、日内瓦会议谈判的症结与中国代表团的贡献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四、“求同存异”与万隆会议的成功举行

五、万隆会议后中国同亚非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四讲两次台湾海峡危机与对台政策的转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三、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初设想 第五讲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双重国籍问题 一、建国初期边界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 二、中国同缅甸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三、中国同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国谈判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 问题 四、中印边界冲突 五、中国与印尼谈判解决双重国籍问题 第六讲中苏关系恶化 一、50年代上半期中苏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二、苏联的外交新战略和中苏战略利益的分歧 三、中苏两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分歧和论战 四、反对苏联在军事上控制中国的无理要求 五、两国关系全面恶化 第七讲“文革”前后的中国外交 一、中法建交 二、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筹备及其无限期延期 三、“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的严重干扰 四、改变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和同许多国家修复和改善关系 第八讲中美大使级会谈与中美关系的缓和 一、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由来 二、大使级会谈的内容及意义 三、“三个世界理论” 四、中美关系的解冻与《上海公报》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①秦始皇;②郡县制;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唐太宗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促进了什么历史局面的形成? 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贞观之治;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 (3)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行省制度 材料四: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 (4)材料四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利用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做君主,但是却不能只用武力来治理国家,含义是指要用文、用德、用科学的管理... (5)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者是谁?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②秦始皇(1分)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久而久之,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 (2)隋朝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选官依据发生了怎样变化?除选官之外,还给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革? ①科举制。(1分)②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转变;凭才学做官;③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答对其中的一点即可得1分) 材料三:1368年至1848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史前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 直立人:云南元谋人(最早的人类)、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和北京山顶洞人 .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群居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四、五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基本要素: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畜牧业 母系氏族: 黄河流域:陕西半坡和河南仰韶文化。半坡居民已种栗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去打猎,捕鱼。已经开始有彩陶了。使用的工具有骨耜,石铲,石斧等。河南仰韶种植水稻。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共同特征 原始种植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父系氏族: 山东大汶口文化,开始出现了私有制,有了贫富之分 三、古史传说 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高阳氏,绝地天通改革)、帝喾(高辛氏)、尧、舜(有虞氏)

第二章、夏商西周 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建立,从此,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商朝的王盘庚曾迁都到殷,史称“盘庚迁殷”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周武王牧野之战杀商纣王,灭商,国号周 西周:周朝实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指的是庙宇和祭祀。 二里头文化: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于1959。 第三章、春秋战国 一、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位)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历史生平王东迁前为西周,后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有一说法:最后两位是吴王和越王勾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禅让制(民主推选首领) 2、奴隶社会: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 3、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朝),科举制(隋朝)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㈠发展历程: 1、萌芽:战国、法家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初步建立: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3、正式建立:秦朝表现:政治上“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 设郡县制”,思想上“焚书坑儒”。 4、巩固: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儒思的正统地位。 5、完善:隋唐⑴实行“三省六部制”。⑵实行“科举制”(创立:隋炀 帝,进士科。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考诗赋。衰落:明朝八股取士。废除:清朝。影响: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6、新发展:宋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7、强化:明清⑴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中央废中 书省、丞相,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削藩、迁都北京。⑵清朝: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㈡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三:清明统治(封建治世)1、文景之治(西汉):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以德化民。2、贞观之治:勤政爱民;轻徭薄赋; 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人才和重视纳谏。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4、开元盛世: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5、康乾盛世。 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1、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 统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注: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仅为大纲版;新标版未单列中国古代外交, 仅零星散见于新人教版必修Ⅱ的中国古代商业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框题。本专题含中国古代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外交往概况。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

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x 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166 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的最早记载(《后汉书》)。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③隋唐:隋唐经济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了行踪。史载东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