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第一次课) 两相流动压降

第四章(第一次课) 两相流动压降

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 规律 工程流体力学以流体为对象,主要研究流体机械运动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应用到有关实际工程中去。涉及流体的工程技术很多,如水力电力,船舶航运,流体输送,粮食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等,这些部门不仅流体种类各异,而且外界条件也有差异。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属于流体输送,它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空气的流动将粉尘或粒状物料输送到指定地点。由于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是借助空气的运动来实现的,因此,掌握必要的工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是我们研究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原理和设计、计算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理论基础。 本章中心内容是工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主要是空气的基本特性及运动时的基本规律。 1.1 空气的基本特性及流动的基本概念 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由液体分子和气体分

子组成,分子之间有一定距离。而我们在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中所接触到的流体(主要是空气)可视为连续体,即所谓连续性的假设。这意味着流体在宏观上质点是连续的,其次还意味着质点的运动过程也是连续的。研究证明,按连续质点的概念所得出的结论与试验结果是很符合的。因此在工程应用上,用连续函数来进行流体及运动的研究,并使问题大为简化。 1.1.1 空气的基本特性 1.密度和重度 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空气质量称为空气密度,用符号ρ表示。其表达式为: (1-1) 式中:ρ——空气的密度(kg/m3); m——空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空气重量称为空气重度, 用符号表示。其表达式为: (1-2) 式中:——空气的重度(N/m3); ——空气的重量(N); ——空气的体积(m3)。 对于液体而言,重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而对于气体而言,气体的重度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改变。 由公式(1-2)两边除以 ,可以得出空气的密度与重度存在如下关系; (1-3) 式中:——当地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1(m/s2)。 2.温度

气液两相流基础概念

Two phase flow fundamental (vapor-liquid, gas-liquid) ● Static quality, is the fraction of vapor in a saturated mixture. No flow or closed system. g g g st g l g g l l M A x M M A A ρρρ==++ ● Flow quality, or vapor quality in two phase flow, it’s convenient to use flow quality instead of the static quality. Open system. g g g g g l g g g l l l m u A x m m u A u A ρρρ==++ ●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quality (thermodynamic vapor quality). It can be used only for single-component mixtures (e.g. water with steam), and can take values x<0 (for sub-cooled fluids) and x>1 (for super-saturated vapours) m l g l h h x h h -=- All of the quality above coincide if the two phases are at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i.e. HEM). Once taking subcooled boiling model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quality is not equal with flow quality. ● The void fraction i. T he fraction of the channel volume that is occupied by the gas phase. This void fraction is known as the volumetric void fraction. g V g l V V V α=+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2.2 流动流体的基本规律 2.2.1 流动的基本概念 流体和连续性假设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气体和液体的共同点是不能保持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而其不同点表现在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几乎不可压缩;而气体可以压缩。 当所研究的问题并不涉及到压缩性时,所建立的流动规律,既适合于液体也适合于气体,通常称为流体力学规律;此时通常不明确区分气体和液体而泛称为流体。当计及压缩性时,气体和液体就必须分别处理。 空气是由分子构成,在标准状态下(即在气体温度15℃、一个大气压的海平面上),每一立方毫米的空间里含有2.7×1016个分子。空气分子的自由行程很小,大约为6×10-6cm。当飞行器在这种空气介质中运动时,由于飞行器的外形尺寸远远大于空气分子的自由行程,故在研究飞行器和大气之间的相对运动时,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即把空气看成是连续的介质。这就是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常说的连续性假设。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的密度越来越小,空气分子的自由行程越来越大。当飞行器在40km以下高度飞行时,可以认为是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这时空气可看成连续的。在120~150km高度上,空气分子的自由行程大约与飞行器的外形尺寸在同一个量级范围之内;在200km高度以上,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有好几千米。在这种情况下,大气就不能看成是连续介质了。 运动的转换 在空气动力学中,为了简化理论和试验研究,广泛采用运动的转换原理 运动的转换原理,是根据加利略所确定的运动的相对原理而建立的。相对原理,即如果在一个运动的物体系上附加上一个任意的等速直线运动,则此附加的等速直线运动并不破坏原来运动的物体系中各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也不改变各物体所受的力。 利用运动的转换原理,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设飞机以速度v∞在静止空气中运动(图2.2.1),根据相对原理,可以给该物体系(飞机与周围空气)加上一个与速度v∞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这样得到的运动是,飞机静止不动,无穷远处气流以速度v∞流向飞机。这两种情况下,空气作用在飞机上的力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运动的转换原理。也就是说,空气作用在飞机上的力,并不决定于空气或物体的绝对速度,而决定于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在风洞试验时,为了模拟飞行器在天空中的飞行情况,可以让模型固定不动,让气流吹过,这样就大大简化了试验技术。

气液两相流

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理论的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气液两相流的识别理论,探讨了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划分方法。叙述了两相流流型软测量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图像处理识别、在线流型技术识别、神经网络、基于压差波动理论、混沌理论等识别流型的新方法。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 0 引言 相的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系统中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成分,各相之间有明显可分的界面。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可以把自然界的物质分为三种,即:气相、液相和固相。单相物质的流动称为单相流,如气体流或液体流。所谓两相流(Two-Phase Flow)或多相流(Multiphase Flow)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相的物质的流动。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出精度较高的油气水三相流量在线测量仪,以便掌握各个油井的生产动态。然而,多年来尽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没有彻底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油气水三相混合物的流动型态。在现今的多相流检测技术领域中,流型的识别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1 两相流流型 由于存在一个形状和分布在时间和空间里是随机可变的相界面,而相间实际上又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相对速度,致使流经管道的分相流量比和分相所占的管截面比并不相等。这就导致了两相流动结构多种多样,流型十分复杂。流型是影响两相流压力损失和传热特性的重要因素。两相流各种参数的准确测量也往往依赖于对流型的了解。因此为了对两相流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必须了解它们的流型。 1.1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流型 (1)、泡状流(Bubbly Flow):气泡以不同尺寸的小气泡形式随机离散分布在流动的液体中。显然,此时气体为离散相,而液体为连续相。随着气速的增加,气泡尺寸会不断增大。 (2)、段塞流(Slug Flow):在气泡流动中当气泡的浓度增高时,气泡聚合为直径接近于管内径的塞状或炮弹状气泡,气泡前端部分呈现为抛物线形状。在这些塞状气泡之间可带有小气泡的液团。当气泡快速上升时,液体在气泡与管内壁间的间隙中流动。 (3)、混状流(Churn Flow):当气泡速度进一步增大时,段塞流中的气泡速度也随之增加并产生破裂、碰撞、聚合和变形,与液体混合成为一种不稳定的上下翻滚的湍动混合物。此时气液两相界为离散相。 (4)、环状流(Annular Flow):液流沿着管道的内壁形成一层液体薄膜,而气流则在管道中央流动。这样,气液两相都变成了连续相。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管道中央的气体通常还夹带着一些液滴一起流动。 (5)、液丝环状流(Wispy-Annular Flow):当气液两相流为环状流时,继续增加液相流量,管壁的液膜将加厚且含有小气泡,中心的液滴浓度增加,被中心

工程流体力学公式

第二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密度 ρ = m /V 7.压缩系数 T p V V ???? ? ?-=δδκ 体积模量 6.体胀系数 P V T V V ??? ??=δδα 9.牛顿内摩擦定律 h Av F /μ= dy dv x μ τ= 动力黏度:μ 运动黏度 ρμν= 第三章 流体静力学 重点:流体静压强特性、欧拉平衡微分方程式、等压面方程及其、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意义及其计算、压强关系换算、相对静止状态流体的压强计算、流体静压力的计算(压力体)。 1. 01=??-x p f x ρ 01=?-p ρf 2. 压强差公式 )(dz f dy f dx f dp z y x ++=ρ 等压面:dp =0 3.重力场中流体的平衡 4.帕斯卡定理 ()gh p z z g p p ρρ+=-+=000 5. 真空度 p p p a v -= 6. 等加速直线运动容器内液体的相对平衡 7.等角速度旋转容器中液体的相对平衡 C z g r g p +??? ? ??-=222ωρ 外加边界条件确定C 如:0,0,0p p z r === V P V K ??-=κ1

自由液面上某点的铅直坐标:g r Zs 22 2ω= 8.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 9.静止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水平方向的作用力:z x ghdA ghdA dF dF ρθρθ===cos cos 垂直方向的作用力 x z ghdA ghdA dF dF ρθρθ===sin sin 总压力 22y x F F F += z x F F tg = θ 第四章 流体运动学基础 1..欧拉法 加速度场 简写为 当地加速度: 迁移加速度 2. 拉格朗日法: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的拉格朗日描述为 3.流线微分方程: 4.流量计算: 单位时间内通过d A 的微小流量为 d q v=u d A 通过整个过流断面流量 平均流速 5. 水力半径 :总流的有效截面积与湿周之比 χ A R h = 6. ???' =V dV N ηρ 连续性方程 对于定常流动 r 1A 1u 1= r 2A 2u 2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r1 = r 2 =c A 1u 1=A 2u 2= q v υυ)(????==A A u q q d d v v

气液两相流

热物理量测试技术1 概述 两相流广泛应用于热能动力工程、核能工程、低温工程以及航天领域等许多领域。所谓两相流,广义上讲是指一种物质或两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流动,其中气体和液体一起流动称为气液两相流。对于两相流中的气液混合物,它们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即汽—液(如水和水蒸气),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即气—液(如水和空气混合物)。气液两相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在单相流中,经过一段距离之后,就会建立一个稳定的速度场。但对于两相流,例如蒸汽和水,则很难建立一个稳定的流动,因为在管道流动中有压降产生,由于此压降作用会产生液体的蒸发,所以在研究气液两相流时必须考虑两相间的传热与传质问题。 两相流学科还处于半经验半理论阶段,对于两相流的流动和传热规律进行研究时,除了依靠各种数学物理模型外,还要依靠实验,这就需要两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 2 两相流压降测量[1] 压降,即两相流通过系统时产生的压力变化,是两相流体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保持两相流体流动所需的动力以及动力系统的容量和功率就取决于压降的大小。一般说来,两相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压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摩擦阻力压降、重位压降、加速压降,管道系统出现阀门、孔板等管件时,还需测量局部压降。目前,常用差压计或传感器来测量两相流压降。 2.1 利用差压计测量压降 应用差压计测量气液两相流压降的测量原理图如图1所示。所测压降为下部抽头的压力与上部抽头压力之差。在差压计的Z1截面上可列出压力平衡式如下: (2.1)式中,为取压管中的流体密度;为差压计的流体密度。 由(2.1)可得: (2.2)由上式可知,要算出压降的值,必须知道取压管中的流体密度和差压计读数。 当管中流体不流动时:

气液两相流 整理

第一章概论 相的概念:相是体系中具有相同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一部分,与体系的其它均匀部分有界面隔开 两相流动的处理方法:双流体瞬态模拟方法和精确描述物理现象的稳态机理模型是多相管流研究的主要方法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1、多相流问题未得到解析解;2、油气水三相流的研究不够深入;3、水平井段变质量流动研究较少;4、缺乏向下流动的综合机理模型;5、缺乏专用研究仪器 气液两相流的分类:1、细分散体系:细小的液滴或气泡均匀分散在连续相中 2、粗分散体系:较大的气泡或液滴分散在连续相中 3、混合流动型:两相均非连续相 4、分层流动:两相均为连续相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特征: 1、体系中存在相界面:两相之间也存在力的作用,出现质量和能量的交换时伴随着机械能的损失 2、两相的分布情况多种多样:两相流动中两相介质的分布称为流型 3、两相流动中存在滑脱现象:相间速度的差异称为滑脱,滑脱将产生附加的能量损失 4、沿程流体体积流量有很大变化,质量流量不变 气液两相流研究方法: 1、经验方法:从气液两相流动的物理概念出发,或者使用因次分析法,或者根据流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式,得到反映某一特定的两相流动过程的一些无因次参数,然后依据实验数据整理出描述这一流动过程的经验关系式。 优点:使用方便,在一定条件下能取得好的结果 缺点:使用有局限性,且很难从其中得出更深层次的关系 2、半经验方法:根据所研究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假设和简化,再从两相流动的基本方程式出发,求得描述这一流动过程的函数关系式,最后用实验方法确定出函数关系式中的经验系数。 优点: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应用广泛 缺点:存在简化和假设,具有不准确性 3、理论分析方法:针对各种流动过程的特点,应用流体力学方法对其流动特性进行分析,进而建立起描述这一流动过程的解析关系式。 优点: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可以得到解析关系式 缺点:建立关系式困难,求解复杂 研究气液两相流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不能简单地用层流或紊流来描述气液两相流 2、水平或倾斜流动是轴不对称的 3、由于相界面的存在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4、总能量方程中应考虑与表面形成的能量问题 5、多相流动中各相的温度、组分的浓度都不是均匀的,相之间有传热和传质 6、各相流速不同,出现滑脱问题,是多相流研究的核心与重点 流动型态:相流动中两相介质的分布状况称为流型或两相流动结构 流型图:描述流型变化及其界限的图。把流型变换的实验数据加以总结归纳后,按照两个或多个主要的流动参数绘成曲线,便可以得到流型图。 影响流型的因素:1、各相介质的体积比例2、介质的流速3、各相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密度、粘度界面张力等)4、流道的几何形状5、壁面特性6、管道的安装方式 流型分类:1、根据两相介质分布的外形划分;垂直气液两相流:泡状流、弹状流、段塞流、环状流、雾状流。水平气液两相流:泡状流、团状流、层状流、波状流、冲击流、环状流、雾状流。 2、按流动的数学模型或流体的分散程度划分为:分散流、间歇流、分离流。 两种分类方法的比较:第一类划分方法较为直观;第二类划分方法便于进行数学处理 气液两相流的特性参数: 质量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质量,kg/s, 气相质量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气体质量,kg/s, l g G G G+ =

化工原理习题第一部分流体流动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第一部分 流体流动 一、填空 1.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4 倍。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包括 H-Q 曲线、 η-Q 和 N-Q 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 转速 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能。 3.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是 静止的 、 连通着的 、 同一种连续的液体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 皮托 流量计测量。 4.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τ=μ,其应用条件是 牛顿型流体层(滞)流流体。 5.如果流体为理想流体且无外加功的情况下,写出: 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g p g u z E ρ22 ??????????????; 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常数=++=p u gz E 22 ρρ????????????; 单位体积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常数=++=g p g u z E ρ22???????????; 6.有外加能量时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的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为 z 1ρg+(u 12ρ/2)+p 1+W s ρ= z 2ρg+(u 22ρ/2)+p 2 +ρ∑h f ,各项单位为 Pa (N/m 2) 。 7.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加 ,水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降低 。 8.流体在变径管中作稳定流动,在管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能 减小 。 9.并联管路中各管段压强降 相等 ;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 小 。 10 在离心泵工作时,用于将动能转变为压能的部件是____泵壳__________。 11.测流体流量时,随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 增加 ,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将 不变 。 12. 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两种: 填料密封 和 机械密封 。 13.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 降低,流量减小,效率降低,轴

气液两相管流计算

气液两相管流计算 1基本要求 .从能量平衡微分方程出发,与压降等经验关联式联立,得出了油气集输管线沿程温降的计算公式,并编制大型计算程序。 2 数学模型 2.1 热力计算能量平衡方程 假设两相之间没有温度滑移, 并不计油品的径向温度梯度,这样气液两相混合物沿管线的能量微分方程可写成: dx dv v g dx dH dx dq ++=θsin (1) q —垂直于管壁方向的热流量;H —混合物焓;v —混合物平均速度; θ—管轴线与水平面夹角;g —重力加速度。 由于混合物焓H 依赖于它自身的压力P 和温度T f , 这样dH dx 可下式来表示: dH dx H P dP dx H T dT dx C dP dx C dT dx Tf f P f J pm Pm f =+=-+()()????μ (2) 其中μJ 为焦耳-汤普森(Joule-Thompson)系数, 其物理意义是流体每单位压力变化引起 的温度变化,C Pm 为混合物定压比热。由(1)式和(2)式可得: dx dP dx dv v g dx dq C dx dP dx dH C dx dT J Pm J pm f μθμ+--=+= )sin (11 (3) 式中单位长度热流量 dq dx r k T T o f s =--2π() (4) 负号表示散热,T s 为环境土壤温度, k 为传热系数。将(4)式带入(3)式,整理得 dT dx T T A B f s f =-+ (5) 式中 A C r k Pm o =2π , B dP dx g C v C dv dx J Pm Pm =-- μθsin 。 式(5)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对应的边界条件为: 在出油管口处,当 x =0时 T f =T f0

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节 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规律

流体力学基础第一节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规律 一、流体力学基础第一节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节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规律 工程流体力学以流体为对象,主要研究流体机械运动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应用到有关实际工程中去。涉及流体的工程技术很多,如水力电力,船舶航运,流体输送,粮食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等,这些部门不仅流体种类各异,而且外界条件也有差异。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属于流体输送,它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空气的流动将粉尘或粒状物料输送到指定地点。由于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是借助空气的运动来实现的,因此,掌握必要的工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是我们研究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原理和设计、计算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基础。 本章中心内容是叙述工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主要是空气的物理性质及运动规律。 一、流体及其空气的物理性质 (一) 流体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涉及的流体主要是空气。 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由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但在流体力学中,一般不考虑流体的微观结构而把它看成是连续的。这是因为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的宏观运动规律它把流体分成许多许多的分子集团,称每个分子集团为质点,而质点在流体的内部一个紧靠一个,它们之间没有间隙,成为连续体。实际上质点包含着大量分子,例如在体积为10-15厘米的水滴中包含着3×107个水分子,在体积为1毫米3的空气中有2.7×1016个各种气体的分子。质点的宏观运动被看作是全部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忽略单个分子的个别性,按连续质点的概念所得出的结论与试验结果是很符合的。然而,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把流体看成是连续的。高空中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达几十厘米,这时空气就不能再看成是连续体了。而我们在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中所接触到的流体均可视为连续体。所谓连续性的假设,首先意味着流体在宏观上质点是连续的,其次还意味着质点的运动过程也是连续的。有了这个假设就可以用连续函数来进行流体及运动的研究,并使问题大为简化。 (二)密度 流体第一个特性是具有质量。流体单位体积所具有流体彻底质量称为密度,用符号ρ表示。 在均质流体内引用平均密度的概念,用符号ρ表示:

电压降计算方法80181

电缆电压降 对于动力装置,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配置的电力电缆,当传输距离较远时,例如900m,就应考虑电缆电压的“压降”问题,否则电缆采购、安装以后,方才发觉因未考虑压降,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而因此造成工程损失。 一.电力线路为何会产生“电压降”? 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正因为此,所以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10%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后果的。 二.在哪些场合需要考虑电压降? 一般来说,线路长度不很长的场合,由于电压降非常有限,往往可以忽略“压降”的问题,例如线路只有几十米。但是,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如果忽略了电缆压降,电缆敷设后在启动设备可能会因电压太低,根本启动不了设备;或设备虽能启动,但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时间长了损坏设备。 较长电力线路需要考虑压降的问题。所谓“长线路”一般是指电缆线路大于500米。 对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压降。 三.如何计算电力线路的压降? 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 1.计算线路电流I 公式:I= P/1.732×U×cosθ 其中: P—功率,用“千瓦”U—电压,单位kV cosθ—功率因素,用0.8~0.85 2 .计算线路电阻R 公式:R=ρ×L/S 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

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 S—电缆的标称截面 3.计算线路压降 公式:ΔU=I×R 举例说明: 某电力线路长度为600m,电机功率90kW,工作电压380v,电缆是70mm2铜芯电缆,试求电压降。 解:先求线路电流I I=P/1.732×U×cosθ=90÷(1.732×0.380×0.85)=161(A) 再求线路电阻R R=ρ×L/S=0.01740×600÷70=0.149(Ω) 现在可以求线路压降了: ΔU=I×R =161×0.149=23.99(V) 由于ΔU=23.99V,已经超出电压380V的5%(23.99÷380=6.3%),因此无法满足电压的要求。 解决方案:增大电缆截面或缩短线路长度。读者可以自行计算验正。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 I=P/1.732*U*COS?=30/1.732*0.38*0.8=56.98A R=ρL/S=0.018*800/70=0.206欧 △U=IR=56.98*0.206=11.72<19V (5%U=0.05*380=19) 符合要求。 电压降的估算 1.用途

能源系统中的气液两相流-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考试题型: 1. 名词解释 2. 选择题 3. 简答题 4. 推导题 5. 计算题 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两相流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1. 质量含气率x (热平衡含气率)、容积含气率β、截面含气率α、滑移比S 的定义及计算式。 2. 气液两相的真实速度(W ''、W ')、折算速度(g J 、f J )、漂移速度(gm W 、fm W )和漂移通量(gm J 、fm J )的定义及计算式。 3. 循环速度和循环倍率的概念;为什么蒸汽发生器的循环倍率应大于4- 4.5? 4. 两相介质的流动密度m ρ和真实密度o ρ、两相介质的比容m υ的表达式。 5. 两相流特性参数的分类。 6. 证明α、β和x 、S 之间的关系式。 7. 对于均匀加热通道,如何确定沸腾段的长度? 第二章 两相流的流型和流型图 1. 什么叫流型?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 垂直上升不加热管中的流型有哪五种?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3. 垂直上升加热管中的流型有哪些?与不加热垂直上升管的区别? 4. 水平不加热管中的流型有哪六种?试说明弹状流和塞状流的区别。 5. 什么叫淹没起始点?液体全部被携带点?流向反转点?淹没消失点? 第三章 两相流的基本方程 1. 什么叫分相流模型?其基本假设是什么? 2. 什么叫均相流模型?其基本假设是什么? 3. 几点规律: (1)在单相流和均相流模型中,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各项对应相等且含义相同;而分相流模型中,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各项不相等且含义也不同。 (2)对于分相流模型,动量方程中的摩阻项只表示流体与管壁间由于摩擦产生的机械能损失,而能量方程中的摩阻项既包括与壁面间的摩阻,也包括截面上由于汽液摩擦产生机械能损失。 (3)对于绝热流动的等截面通道,加速压降为0。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4 倍。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包括 H-Q 曲线、 η-Q 和 N-Q 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 转速 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能。 (3)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是 静止的 、 连通着的 、 同一种连续的液体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 皮托 流量计测量。 (4) 如果流体为理想流体且无外加功的情况下,写出: 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 + =g p g u z E ρ22 ???少乘一个g ???????????; 单位体积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常数=++ =p u gz E 2 2 ρρ????????????; 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常数=+ + =g p g u z E ρ22 ???????????; (5) 有外加能量时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的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为 z 1ρg+(u 12 ρ/2)+p 1+W s ρ= z 2ρg+(u 22ρ/2)+p 2 +ρ∑h f ,各项单位为 Pa (N/m 2) 。 (6)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加 ,水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降低 。 (7) 流体在变径管中作稳定流动,在管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能 减小 。 (8)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是 u 1A ρ1= u 2A ρ2=······= u A ρ ;适 用于圆形直管的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 u 1d 12 = u 2d 22 = ······= u d 2 。 (9) 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 ,则真空度为 395mmHg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2105mmHg 。 (10) 并联管路中各管段压强降 相等 ;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 小 。 (11) 测流体流量时,随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 增加 ,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将 不变 。 (12) 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两种: 填料密封 和 机械密封 。 (13) 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是指 静风压 与 动风压 之和,其单位为 Pa 。 (14) 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 降低,流量减小,效率降低,轴功率增加。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 沉降面积 和 颗粒沉降速度 有关,而与 高度 无关。 (15) 分离因素的定义式为 u t 2 /gR 。 (16) 已知旋风分离器的平均旋转半径为0. 5m ,气体的切向进口速度为20m/s ,则该分离器的分离因数为 800/9.8 。 (17) 板框过滤机的洗涤速率为最终过滤速率的 1/4 。 (18) 在层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2 次方成正比,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0.5 次方成正比。 二选择

流体流动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1-41一敞口贮槽中装有油(密度为917kg/m 3 )和水,液体总深度为3.66m ,其中油深为3m 。试计算油水分界处及贮槽底面的压力,分别用绝压和表压表示。(当地大气压为) 解:油水分界处: 表压:kPa gh p 0.27381.9917111=??==ρ 绝压:kPa p 12810013.1107.2541=?+?= 贮槽底面的压力: 表压:kPa gh p p 5.3366.081.91000107.242212=??+?=+=ρ 绝压:kPa p 13510013.110347.3542=?+?= 1-42用U 形压力计测量容器内液面上方的压力,指示液为水银。已知该液体密度为900kg/m 3 ,h 1=0.3m ,h 2=0.4m ,R=0.4m 。试求: (1)容器内的表压; (2)若容器内的表压增大一倍,压力计的读数R ‘ 。 解:(1)如图,1-2为等压面。 )(211h h g p p ++=ρ gR p p a 02ρ+= gR p h h g p a 021)(ρρ+=++ 则容器内表压: kPa h h g gR p p a 2.4781.97.090081.94.013600)(210=??-??=+-=-ρρ (2)当容器内的表压增大一倍时,此时 2 '2' 2 R R h h -+= )2 ()('21' 02' 1' 0'R R h h g gR h h g gR p -++-=+-=ρρρρ表 整理得 2 /) 2/(021' g g R h h g p R ρρρ--++= ‘表 m 77.02 /81.990081.913600)2/4.07.0(81.9900102.4723=?-?-??+??= 1-43如图所示,用复式压差计测量某蒸汽锅炉液面上方的压力,指示液为水银,两U 形压差计间充满水。相对于某一基准面,各指示液界面高度分别为z 0=2.0m, z 2=0.7m, z 4=1.8m, z 6=0.6m, z 7=2.4m 。试计算锅炉内水面上方的蒸汽压力。 习题1-42 附图

浅析气液两相流及其应用

浅析气液两相流及其应用 浅析气液两相流及其应用 摘要:气液两相流存在于石油、天然气、动力、化工、水利、航天、环境保护等工业中,其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前沿学科。本文概要性的描述了气液两相流的应用背景、流动型式,并介绍了气液两相流参数检测的手段和两相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流动型式参数检测计算方法 1.气液两相流的应用背景 近些年来,石油、天然气、动力、化工、水利、航天、环境保护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气液两相流的研究和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凝析天然气简化的看作气相为甲烷,液相为水的气液两相流[3]。为了在实现天然气井口对凝析天然气气、液两相流量的实时在线测量,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研究。再如,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汽水分离、蒸发管中的汽水混合物的流动都属于气液两相流问题[1]。 2.气液两相流的流动型式 气液两相流中气液两相的分界面多变,其流动结构受各相的物理特性、各相流量、压力、受热、管道布置等影响。在不同的流型下,两相流的流体力学特性不同,因此为了研究两相流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其运动型式。 在水平管道中,气液两相流常见流动形态如图1所示。 图1 水平管道中气液两相流流型 水平管中,气泡流的特征为液相中带有散布的细小气泡,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气泡多位于管子上部。随着泡状流中的气相流量的增加,气泡聚结成为气塞,气塞一般较长,且多沿管子上部流动。当气、液两相流速均较小,会受到重力分离效应产生分层流,而当分层流动中气相速度较大时,气液的交界面将产生扰动波形成波状流。若气相速度再增大,则气液分界面由于剧烈波动将有一部分与管道顶部接触,分隔气相成为气弹,从而形成弹状流,大气弹则将在管道上部高速运动。

流体流动试题集

流体流动试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按照化工单元操作所遵循的基本规律的不同,可将单元操作分为 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 2、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能量守恒定律。 3、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时,测得某体系的表压为100mmHg,则该体系的绝 对压强850mmHg为真空度为-100mmHg. 4、液柱压力计量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的测压装置,用U形管压强计测压时, 当压强计一端与大气相通时,读数R表示的是表压或真空度。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5、转子流量计的设计原理是依据流动时在转子的上、下端产生了压强差。 6、静止液体中两处压力相等的条件是连续、同一液体、同一水平面。 7、流体体积流量用Q=uS来计算;质量流量用G=Qρ来计算;而流体流速用 u=Q/S来计算。 8、当流体的体积流量一定时,流动截面扩大,则流速减少,动压头减少,静压头增加。 9、柏努利方程实验中,在一定流速下某测压管显示的液位高度为静压头,当流速再增大时,液位高度降低;因为阻力损失增大, 10、理想流体是指没有粘性或没有摩擦阻力而实际流体是指具有粘性或有摩擦力。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具有粘性。

11、压头转换实验中,在一定流速下某测压管显示的液位高度为静压头值,流速再增大时,液位高度降低;因为阻力损失增大 12、P/(ρg)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流动系统某截面处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称为静压头。mu2/2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流动系统某截面处1kg流体具有的动能。 13、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Re=duρ/μ。当密度ρ=1000kg/m粘度μ=1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00mm,以流速为1m.s在管中流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10其流动类型为湍流 14、流体在圆直管内流动,当Re≥4000时的流型称为湍流, 其平均速度与最大流速的关系为Wm=0.8Wmax Re≤2000的流型称为滞流,其平均速度为Wm=0.5Wmax。 15、流体在圆管内作稳定连续流动时,当Re≤2000时为滞流流动,其摩擦系数λ=64/Re;当Re≥4000时为湍流流动。当Re在2000-4000之间时为过渡流。流体沿壁面流动时,有显著速度梯度的区域称为流动边界层。在管内呈湍流时,摩擦系数λ与Re; ε/d有关。当Re继续增大到大于某一定值时,则流体流动在完全湍流区,当ε/d为一常数时,其λ值为常数。 16、当密度ρ=1000kg/m,粘度=1(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5mm,以流速为0.1 m/s在管内流动时,雷诺数等于1500,流动类型为层流。 17、当20℃的水(ρ=998.2kg/m,μ=1.005 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圆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1.0 m.s时,其雷诺数Re为9.93×10,流动型态为湍流。 18、管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1.0管入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0.5. 19、计算流体局部阻力损失的方法有当量长度法;阻力系数法;其相应的阻力损失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

[1] 通常用毕托管直接测得的是管道内流体的( B )。 (A)平均速度 (B)点速度 (C)流量 (D)压力 毕托管又名测速管,直接测得的就是某一点的流速 [2] 用测速管测得管道中心的速度为uc,管径为d,则流量Vs为( D ) (A)d^2×uc×(1/4) (B)0.5譽c譫^21(1/4) (C)0.82譽c譫^21(1/4) (D)k譽c譫^21(1/4),k为系数 对层流k=0.5,对湍流k≈0.82。 流体在管内流动存在速度分布,管中心速度最大,所以测得的是最大速度uc,计算流量应取平均速度um,对于层流um=uc/2,对于湍流um≈0.82uc,所以应先判别流动型态,再计算Vs=um× d^2×(1/4) [3] 在层流流动的范围内,流速增大,摩擦因数1(B ),阻力损失( B )。 (A)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 (C)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 层流时,1=64/Re,流速增大,爰跣1,但根据范宁公式:Wf=胱(l/d)1(u^2/2)=(64/Re)1(l/d)1(u^2/2)∝u,即层流时阻力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故流速增大,阻力损失增大。 [4] 雷诺数Re=馾u/1=馾u2/靧表征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流体的速度_A____或粘度______,Re便大,表示惯性力占主导地位;若流体的速度______或粘度_____,Re便小,表示粘度占主导地位。 (A) 大,小,小,大 (B)大,小,大,小 (C)小,大,大,小 (D)小,大,小,大 雷诺准数反映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对于圆管中流体,ρdu2与单位面积的惯性力成正比,μu/d与流体内的剪应力成正比,于是ρu2/(μu/d)=Re就表征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若流体的速度小或粘度大,Re便小,表示粘度力占主导地位。 [5] 孔板流量计的主要缺点是( C )。 (A)结构复杂 (B)不能测量流速 (C)阻力损失过大 (D)价格过高 孔板流量计的主要缺点是阻力损失大。如动画所示,流体通过孔板后并不能立刻充满缩小后的截面,而是继续缩小,经过一最小截面后,才逐渐充满小管整个截面,同时产生大量漩涡,机械能损失很大。孔板流量计可以间接测得流速。 [6] 牛顿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流体层之间的剪切应力在(B )。 (A)管中心最大

简单明了的告诉你—电缆线路的压降计算方法及案例

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 1.计算线路电流I 公式:I= P/1.732×U×cosθ 其中:P—功率,用“千瓦”U—电压,单位kV cosθ—功率因素,用0.8~0.85 2 .计算线路电阻R 公式:R=ρ×L/S 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 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 S—电缆的标称截面 3.计算线路压降 公式:ΔU=I×R 线路电压降最简单最实用计算方式线路压降计算公式:△U=2*I*R I:线路电流 L:线路长度。 1、电阻率ρ铜为0.018欧*㎜2/米 铝为0.028欧*㎜3/米 2、I=P/1.732*U*COS? 3、电阻R=ρ*l/s(电缆截面mm2) 4、电压降△U=IR<5%U就达到要求了。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 求?I=P/1.732*U*COS?=30/1.732*0.38*0.8=56.98A R=Ρl/电缆截面 =0.018*800/70=0.206欧 △U=2*IR=2*56.98*0.206=23.44>19V (5%U=0.05*380=19) 不符合要求。 2、单相电源为零、火线(2根线)才能构成电压差,三相电源是以线电压为标的,所以也为2根线。电压降可以是单根电线导体的损耗,但以前端线电压380V(线与线电压为2根线)为例,末端的电压是以前端线与线电压减末端线与线(2根线)电压降,所以,不论单相或三相,电压降计算均为2根线的 就是欧姆定律:U=R*I 但必须要有负载电流数据、导线电阻值才能运算。铜线电阻率:ρ=0.0172,铝线电阻率:ρ=0.0283 例: 单相供电线路长度为100米,采用铜芯10平方电线负载功率10KW,电流约46A,求末端电压降。求单根线阻: R=ρ×L/S=0.0172×100/10≈0.17(Ω) 求单根线末端电压降: U=RI=0.17×46≈ 7.8(V) 单相供电为零、火2根导线,末端总电压降: 7.8×2=15.6(V)

导线压降计算方式

导线压降如何计算 解决思路: 1、已知电缆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可求出电缆电阻 2、已知电缆电阻,供电电压,可求出电缆额定电流 3、已知设备工作电流,电缆额定电流,可求出线路总电流 4、已知线路总电流,电缆电阻,可求出电缆压降 5、推导电缆压降计算总公式 详细分析: 1、电缆电阻计算 根据电阻公式:R=ρ×l/s.其中ρ为电阻率,l为长度,s为横截面积.由此便可求铜导线得电阻.注意,电阻与温度也有关系,不过这里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常温.故暂不考虑温度影响. 铜的电阻率ρ=0.01851Ω.mm2/m,这个是常数. 物体电阻公式:R=ρL/S 式中: R为物体的电阻(欧姆); ρ为物质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 mm2/m)。 L为长度,单位为米(m) S为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m2) 这样距离是L(米)的单条线缆的电阻为 R(导线)=ρ*L /S 2、电流计算公式I=U/R(I表示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已知导线电阻,供电电压,求导线额定电流--I(导线)=U(12V)/R(导线) 3、集中供电各设备为并联关系,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线路总电流I(总)=I(设备1)+I(设备N)+I(导线)

4、电压计算公式 U=IR 电线上的电压降等于电线中的电流与电线电阻的乘积 U(导线)=I(总)*R(导线) 5、电缆压降计算总公式 推导 U(导线)=I(总)*R(导线)=【I(设备1)+I(设备N)+I(导线)】*【ρ*L/S】=【I(设备1)+I(设备N)+U(12V)/R(导线)】*【ρ*L/S】 ={I(设备1)+I(设备N)+U(12V)/【ρ*L/S】}*【ρ*L/S】 最后结论 U(导线)={I(设备1)+I(设备N)+U(12V)/【ρ*L/S】}*【ρ*L/S】 考虑供电构成回路,使用的是相同的线缆。对于两条电缆来说在线路中的电压损耗是 U(导线)=I(总)*R(导线),再乘以2就是实际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