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氧生物流化床

好氧生物流化床

好氧生物流化床
好氧生物流化床

好氧生物流化床技术研究进展*

(1.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46;2.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决策支持系统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对好氧生物流化床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简介,重点阐述了部分新型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并对好氧生物流化床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做了研讨。

关键词: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erobic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CHEN Tai1,2,HE Bing-yu1,LIU Zhi-hui1,2 ,SUN Zhi-hua1,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al Scienc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2. DSS laboratory, Oasis Ecology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working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Aerobic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ABFB), and introduc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new types of ABFB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nalyzed the problems at present and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uture at end.

Keywords: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wastewater treatment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的新兴技术,根据反应器内是否需氧,可将其分为厌氧生物流化床和好氧生物流化床。好氧生物流化床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机结合并引入化工流态化技术的一种新型生化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它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抗冲击能力强、设备紧凑、占地少等优点,因而引起了环境工程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研究,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生物处理工艺之一。目前研究和应用最普遍的是好氧生物流化床,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和讨论好氧生物流化床。

1. 好氧生物流化床特点

1.1 比表面积大

由于采用了小粒径固体作为载体并且载体呈流化状态,提供了巨大的表面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绿洲生态实验室开放课题(040079); 新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081075508)

积,因此流化床的比表面积比一般生物膜法大得多,几种生物膜法比表面积见表1[1]。比表面积大是生物流化床具有高负荷、高去除率的根本原因。

表1 几种生物膜法比表面积

处理工艺比表面积(m2/m3)

普通生物滤池40-120

生物转盘120-180

接触氧化130-1600

好氧生物流化床3000-5000

1.2 容积负荷率与污泥负荷率高

由于生物流化床的容积负荷率α值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倍以上,阶段曝气池的10倍以上,生物滤池的38倍以上[2],因此在相同进水浓度下,采用生物流化床处理污水,可以使反应装置的容积大量减小,从而显著地降低占地面积及工程投资。

表2 不同处理工艺的α,β值比较[2]

工艺名称α(kgBOD/m3?d)β(kgBOD/kgVSS?d) 普通活性污泥法0.264-0.720 0.216-0.456

阶段曝气法0.360-1.272 0.192-0.360

生物滤池0.090-0.360 --

好氧生物流化床 3.635-9.192 0.204-4.320

1.3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由于生物流化床采用填料载体微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双重作用,其生物量非常大,载体与混合污泥的流化状态提高了有机物和氧气的传质效果并保持流化床内良好的混台流态,使废水一旦进入,就能很快得到混合、稀释,从而对负荷突然变化的影响起到缓冲作用,这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所不及之处。

2. 好氧生物流化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1 外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

外循好氧生物环流化床(如图1)的底部由气体分布器和液体分布器组成,气、液、固三相混合物向上流动。在给定气速下,液体速度超过一定值,颗粒被

夹带到流化床顶部的分布器。在此,气体自动溢出,液固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液体流回到储水槽,固体颗粒进人到颗粒储料罐。反应器的流化受水流和气体流速的控制。

焦伟堂[3]等人运用外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污水,结果显示,在水利停留时间为3h时,反应器的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1%和96.6%。

图1 外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

2.2 气升式内循环生物好氧流化床

气升式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如图2所示,由反应区、和沉淀区组成。反应区由内筒和外筒两个同心圆柱体组成,微孔曝气装置设在内筒的底部。反应区内填充陶粒等载体,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很大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单位容积内的生物量。当压缩空气由曝气装置释放进入内筒升流筒时,由于气体的推动作用和压缩空气在水中的裹夹与混合作用,使水与载体的混合液密度减小而向上流动,到达分离区顶部后以大气泡逸出,而含有小气泡的水与载体混合液则流人外筒降流筒。由于载体处于循环流化状态,从而大大加快了微生物和废水之间的相对运动,强化了传质作用,同时又可有效地控制生物膜的厚度,使其保持较高的生物活性,污水被处理后经沉降区分离沉降后通过出水堰排出。

图2 气升式内循环生物好氧流化床

2.3 光催化好氧生物流化床

光催化好氧生物流化床反时在反应器中间增加石英冷阱装置,内置紫外光源[4];反应器载体为粗孔硅胶负载TiO

,负载型TiO2不仅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催化

2

活性,而且与粗孔硅胶的结合强度较高,可满足流化状态下的湍动要求,为光催化提供良好条件,该反应器在实现了光、空气、固体催化剂和溶液的有效接触、提高传质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催化剂的回收、回用的问题,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反应温和、可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这种反应器对水中浓度较低、难以转化的污染物有很好的净化能力,适用于废水的后期深度处理。

图3 光催化好氧生物流化床

2.4 其它形式的好氧生物流化床

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基础上,把内导流筒改成三段或多段,实现多重循环,极大地改善了反应器的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使氧的利用率大为提高,能满足高负荷废水处理的需要且节能降耗。任源[5]等人用这种反应器,选用新工艺处理洗涤废水,使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亚宜等[6]针对好氧生物流化床载体流失和污泥回流等问题,提出了批序式好氧生物流化床,其结合了好氧生物流化床和批序式活性污泥法(SBR)的特点,使好氧生物流化床的工艺过程呈批序式进行,研究表明:批序式好氧生物流化床具有很好的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悬浮固体的能力。

2.5 改进型气升式好氧生物流化床

针对传统气升式好氧生物流化床出水固液分离效果不理想的现象,笔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在反应器中心筒顶部增加一个三相分离器,升流区的载体混合物在气流的推动下上升到中心筒顶部,在三相分离器及其外档板、导流板的共同作用下,在降流区又形成螺旋流状态,利于脱气及泥水分离。

对改进型好氧生物流化床进行了半年生活污水处理试验,试验表明改进型气

升式好氧生物流化床在保证原有处理效率的同时流化床的出水SS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好氧生物流化床类型。

图4 改进型气提式好氧生物流化床

3. 好氧生物流化床前景与展望

好氧生物流化床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十分迅速,但还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在工程放大设计上的基本参数也很不够,使得好氧生物流化床的自身性能和应用范围均存在较多局限,同时流化床体内的流动特征尚无合适的模型描述,在进行放大设计时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将来应在如下方面加深研究:

1、运用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好氧生物流化床的流态和传质特性,以便探索反应器的放大设计参数。

2、加强对载体的应用研究,选择更易流化、附着性更好、脱膜容易、应用范围广、低价耐用的生物载体,并对载体的粒径、级配、形状、强度以及载体上生物膜的厚度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3、由于好氧生物流化床对一些难降解有机污水的处理效率还不是太高,需要结合其它的生物处理技术来补充净化,开发新型适用的复合生物流化床和好氧、厌氧组合处理流程就尤显必要。

参考文献

[1] 费庆志,于波,许芝.好氧生物流化床技术探讨[J].净水技术,2004,23(2):28-30.

[2] 晏波,蒋文举,谢嘉.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应用进展[J].四川环境,2001,20(3):5-9.

[3] 焦伟堂,冯旭东,李丽.外循环三相流化床污水处理特性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37(3):186-189.

[4] 刘涛,邱廷省.废水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现状[J].能源环境保护,2005,19(1):22-24.

[5] 任源,吴海珍等.新型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工程应用分析[J].环境工程,2002,20(1):7-9.

[6] 王亚宜,李探微等.序批式气提循环反应器处理污水的实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2,28(1):48-50.

好氧生物流化床设计方案

好氧生物流化床技术研究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的新兴技术,根据反应器内是否需氧,可将其分为厌氧生物流化床和好氧生物流化床。好氧生物流化床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机结合并引入化工流态化技术的一种新型生化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它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抗冲击能力强、设备紧凑、占地少等优点,因而引起了环境工程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研究,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生物处理工艺之一。目前研究和应用最普遍的是好氧生物流化床,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和讨论好氧生物流化床。 1. 好氧生物流化床特点 1.1 比表面积大 由于采用了小粒径固体作为载体并且载体呈流化状态,提供了巨大的表面积,因此流化床的比表面积比一般生物膜法大得多,几种生物膜法比表面积见表1[1]。比表面积大是生物流化床具有高负荷、高去除率的根本原因。 表1 几种生物膜法比表面积 处理工艺比表面积(m2/m3) 普通生物滤池40-120 生物转盘120-180 接触氧化130-1600 好氧生物流化床3000-5000 1.2 容积负荷率与污泥负荷率高 由于生物流化床的容积负荷率α值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倍以上,阶段曝气池的10倍以上,生物滤池的38倍以上[2],因此在相同进水浓度下,采用生物流化床处理污水,可以使反应装置的容积大量减小,从而显著地降低占地面积及工程投资。 表2 不同处理工艺的α,β值比较[2] 工艺名称α(kgBOD/m?d)β(kgBOD/kgVSS?d) 普通活性污泥法0.264-0.720 0.216-0.456 阶段曝气法0.360-1.272 0.192-0.360

生物滤池0.090-0.360 -- 好氧生物流化床 3.635-9.192 0.204-4.320 1.3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由于生物流化床采用填料载体微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双重作用,其生物量非常大,载体与混合污泥的流化状态提高了有机物和氧气的传质效果并保持流化床内良好的混台流态,使废水一旦进入,就能很快得到混合、稀释,从而对负荷突然变化的影响起到缓冲作用,这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所不及之处。 2. 好氧生物流化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1 外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 外循好氧生物环流化床(如图1)的底部由气体分布器和液体分布器组成,气、液、固三相混合物向上流动。在给定气速下,液体速度超过一定值,颗粒被夹带到流化床顶部的分布器。在此,气体自动溢出,液固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液体流回到储水槽,固体颗粒进人到颗粒储料罐。反应器的流化受水流和气体流速的控制。 焦伟堂[3]等人运用外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污水,结果显示,在水利停留时间为3h时,反应器的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1%和96.6%。

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膜法: 好氧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吸附和转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以繁衍增殖。迄今为止,属于好氧生物膜处理法的工艺有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和生物流化床等。 简介: 好氧生物膜法是利用固着生长的微生物——生物膜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主要适用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性有机物和少量悬浮物被生物膜吸附降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等)。 好氧生物膜结构: 好氧生物膜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黏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黏附在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带黏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好氧生物膜在滤池内的分布不同于活性污泥,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动,废水自上而下淋洒在生物膜上。水滴从上到下与生物膜接触,几分钟内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逐级被生物膜吸附。滤池内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生物膜所得到的营养不同,致使不同高度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不同。微生物相是分层的,若把生物滤池分上、中、下3层,则上层营养物浓度高,生长的全是细菌,有少数鞭毛虫。中层微生物得到的除废水中营养物外,还有上层微生物的代谢

产物,微生物的种类比上层稍多,有菌胶团、浮游球衣菌、鞭毛虫、变形虫、豆形虫、肾形虫等。下层有机物浓度低,低分子有机物较多,微生物种类更多,有菌胶团、浮游球衣菌外,有以钟虫为主的固着型纤毛虫和少数游泳型纤毛虫,如檐纤虫和漫游虫,另外还有轮虫等。 好氧生物处理: 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定义: 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原理: 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理。 应用: 污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目录 第一节水解(酸化)工艺与厌氧工艺 (3) 一、基本原理 (3) 二、水解-好氧工艺的开发 (4) 三、水解(酸化)工艺与厌氧发酵的区别 (5) 第三节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特点 (7) 1、水解池与厌氧UASB工艺启动方式不同 (7) 2、水解池可取代初沉池 (8) 3、较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 (9) 4、水解过程可改变污水中有机物形态及性质,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 (9) 5、在低温条件下仍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10) 6、有利于好氧后处理 (10) 7、可以同时达到对剩余污泥的稳定 (11) 第四节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机理 (11) 一、有机物形态对水解去除率的影响 (11) 二、有机物降解途径 (12) 三、水解池动态特性分析 (13) 四、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 (14) 第五节水解工艺对后续好氧工艺的影响 (19) 1、有机物含量显著减少 (19) 2、B/C比值和溶解性有机物比例显著增加 (20) 3、BOD5降解动力学 (20) 4、污泥和COD去除平衡 (21) 第六节水解工艺的污泥处理 (22) 一、传统污泥处理的目的和手段 (23) 二、污泥有机物的降解表 (24)

三、污泥脱水性能及处理 (24) 第七节水解池的启动和运行 (26) 一、水解池的启动方式 (26) 二、配水系统 (28) 三、排泥 (31) 四、负荷变化对水解池处理效果的影响 (32) 第八节水解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33) 一、芳香类化合物的去除 (34) 二、奈的去除 (34) 三、卤代烃的去除 (34) 四、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 (34) 五、高悬浮物含量废水的水解处理工艺 (35) 六、水解工艺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36) 第九节水解-好氧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38) 一、厌氧处理应用的经济分析 (38) 二、水解-好氧系统设计参数 (39) 第十节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设计指南 (41) 一、预处理设施 (41) 二、水解池的详细设计要求 (41) 三、反应器的配水系统 (42) 四、管道设计 (45) 五、出水收集设备 (45) 六、排泥设备 (46)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论述与研究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王志盈, 袁林江, 彭党聪, 刘超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 要: 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DBFB ),分别在高浓度氨和低溶解氧条件下 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高浓度游离氨对硝化菌选择性抑制所获得的亚硝酸盐积累是不稳定的;在0.5~1.0mg/L 溶解氧下,DO 成为增殖的限制基质,可实现亚硝酸盐的稳定积累;当进水N H 3-N 为300mg/L 时,出水N H 3-N <20mg/L ;在保证氨氮去除率>90%的前提下,使出水硝态氮中亚硝酸盐比例稳定在80%以上。亚硝化选择过程完成后亚硝酸菌成为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群。 关键词: DBFB ; 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生物脱氮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602(2000)04-0001-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lection Characteristic of Nitrif ication in Dow n -Flow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DBFB) WAN G Zhi 2ying , YUAN Lin 2jiang , PEN G Dang 2cong , L IU Chao 2xiang (School of Envi ron.and M unic.Eng.,Xi ’an U niv.of A rchitec.and Tech.,Xi ’an 710055,Chi na ) Abstract : A DBFB reactor was used to discuss the stability of nitrozation under high concentra 2tion of ammonia and low concentration of DO res 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ite accumulation obtained from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free ammonia to nitrifier was unstable.DO became growth -limiting substrate ,and nitrite accumulation could be realized at DO concentration of 0.5~1.0mg/L.When N H 3-N concentration in influent was 300mg/L ,that in effluent was lower than 20mg/L.Under prerequisite for ammonia removal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90%,the ratio of nitrite to the sum of nitrite and nitrate in the effluent was above 80%.Nitro 2somonas dominated in the biofilm after accomplishment of nitrozation selection. K eyw ords : DBFB ; nitrification ; nitrite accumulation ;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78042) 在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中,从硝酸盐(NO -3)或亚硝酸盐(NO -2)都可以进行反硝化,而硝化过程中由NO -2转化为NO -3要消耗一定的溶解氧,然后在反硝化过程中NO -3再转化为NO -2的重 复转化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碳源。如果控制这一转化过程,使NO -2全部或大部分不转化成NO -3,由NO -2直接反硝化,就形成了所谓的短程硝化—反硝 化。其优点有:①需氧量减少了25%左右,可降低 中国给水排水 2000Vol.16 CHINA WA TER &WASTEWA TER No.4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介绍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介绍 发表时间:2019-09-21T22:55:42.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刘曼 [导读] 摘要: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来源广泛、利用方式多样化、能源产品多元化、综合效益显著的特点。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来源广泛、利用方式多样化、能源产品多元化、综合效益显著的特点。生物质锅炉供热具有清洁环保经济适用的特点,一是技术比较成熟,工艺简单;二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较少,生物质燃料锅炉燃烧排放SO2浓度较低,安装除尘设施后锅炉烟尘、氮氧化物排放可达到轻油排放标准,以林业剩余物为主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可达到天然气标准;三是经济可行,生物质燃料价格较低,生物质锅炉供热有着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四是分布式供热,直接在终端消费侧替代燃煤供热,分散布局,运行灵活,适应性强,满足多元化用热需求。目前国内生物质燃烧的锅炉有往复式炉排炉、水冷振动式炉排炉、循环流化床锅炉、联合炉排锅、链条炉等等。其中链条炉和循环流化床运行较为广泛。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和链条炉进行分析比较,为生物质锅炉选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链条炉;技术性能比较;经济性比较 引言 生物质是清洁、稳定、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的利用符合能源转型、碳减排、清洁环保及治理雾霾的能源发展战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国家先后发布多个文件,大力支持生物质发电技术应用推广。生物质发电技术包括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混合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等。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生产过程比较简单,设备和运行的成本相对较低,是现行的可以大规模推广利用的技术。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因其强烈的传热、传质、低温燃烧、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整范围宽、燃烧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质发电。本文从生物质燃料的特点出发,介绍生物质直燃流化床锅炉的技术特点及相关技术问题。 1生物质燃料特性 1.1几种典型的生物质燃料 固体生物质燃料取材广泛,主要包括木本原料,即树木和各种采伐、加工的残余物质;草本原料,如农作物秸杆、草类及加工残余物;果壳类原料,如花生壳、板栗壳等;其他混杂燃料,如生活垃圾、造纸污泥等。 1.2生物质燃料灰分特性 生物质灰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矿物质成分,如: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与磷酸盐等,灰的组成对生物质的热解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且硅酸盐、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存在易引起管路系统的结渣、堵塞。为了安全、高效地运行,需对生物质灰的主要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组成进行全面的分析。 2生物质CFB锅炉技术开发 2.1国内外生物质发电技术应用 我国生物质能目前主要以农林废弃物为主,农业废弃物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生物质发电产业通常包括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混燃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国外烧秸秆及其它生物质的新建机组一般都采用了炉排燃烧的小型锅炉。秸秆通常被打成标准尺寸的大捆,应用专用设备打捆、装卸和运输。秸秆通过螺旋送料机,送进炉膛,在炉排上燃烧。 2.2生物质CFB锅炉技术介绍 CFB锅炉的燃烧方式、高温床料、特殊的物料循环系统,低温燃烧、燃料的适应性广等特性,使其更适合生物质燃料的复杂多变及低氮排放要求。锅炉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段蒸发系统,炉膛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壁,炉膛内内置屏式三级过热器和水冷屏,以提高整个过热器系统的辐射传热特性,使锅炉过热汽温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旋风分离器采用汽冷结构,回料阀为非机械型,回料为自平衡式。炉膛、分离器、回料阀组成了物料的热循环回路,分离后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尾部烟道采用三烟道型式,下行的一烟道内布置低温过热器、上行的二烟道内布置中温过热器和高温省煤器,下行的三烟道内布置低温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一、二烟道为膜式壁的包墙过热器,三烟道采用护板结构。低NOx燃烧技术和炉内脱硫,可有效控制NOx和SOx的排放,满足环保要求。同时为进一步超低排放,在分离器入口烟道预留SNCR.接口。 2.3相关配套设备 由于生物质燃料堆积密度小、比重轻,自密封性差,给料设备的选型尤为重要。可以采用两级螺旋给料系统或两级挡板给料系统。生物质锅炉沾污问题较重,一整套性能良好、质量可靠、数量足够的吹灰设备能在锅炉运行时保持尾部烟道内的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受热面的清洁。由于生物质燃料灰分低、成灰特性差,可以考虑增加在线加料系统,以补充循环灰量的不足并能稀释碱金属浓度,降低结焦的风险,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3流化床锅炉尾部排放NOx生成原理 3.1热力型和快速型 通过资料得知,1500℃是热力型NOx生成临界点。当温度<1500℃时,NOx不易生成;当温度>1500℃时,NOx生成量猛增。由于实际生产中本厂炉膛温度处于600-850℃,因此热力型不是本厂NOx的生成原因。另外快速型NOx由于其产生特点,实际生产中通常也不作为控制方向。 3.2燃料型 燃料型NOx是由燃料中的氮元素在燃烧时形成的。炉膛温度约为600℃-800℃时,燃料型NOx就能生成。研究发现空气系数是最重要的原因,转化率随空气系数增加而增大。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得知,燃料型NOx是主要元凶,也是最主要的控制方向。在曲线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当两侧空气系数升高时,NOx的生成量快速升高;当两侧空气系数降低时,NOx的生成量快速下降。因此控制合适的空气系数是重中之重。 4生物质锅炉生产中 NOx的控制方法(1)加强上配料精细化管理,燃运分部制定好当天的上配料方案,并按上配料方案提前做好干湿燃料的混合工作。上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条件.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条件 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过程: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三分之一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三分之二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细胞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后者就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长部分,通常称其剩余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又称生物污泥。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污泥经固—液分离后,需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优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分为三部分进行:部分转化为CH4,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还有部分被分解为 CO2、H20、NH3、H2S等无机物,并为细胞合成提供能量;少量有机物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的组成部分。由于仅少量有机物用于合成,故相对于好氧生物处理法,其污泥增长率小得多。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对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 000mg/L)可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

TBF三相生物流化床

TBF三相生物流化床 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是以生物膜法为基础,吸取了化工操作中的流态化技 术,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是生物膜法的重要突破。其基本特征是以砂、陶粒、活性碳、焦碳等颗粒状物质作为载体,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巨大的表面积,一般可达到2000-3000m2/m3。废水或废水和空气的混合液由下而上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床层时使载体流化,生物栖息于载体表面,形成由薄薄的生物膜所覆盖的生物粒子,生物固体浓度可达普通活性污泥的5-10倍。由于生物载体、废水、空气三相间的密切接触,大大改善了传质状态,使有机物去除速率增快,所需反应器容积减小。 多管气提生物流化床是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的一种,是在外循环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升流区和降流区组合在一起,使反应器结构更紧凑。迄今为止,已应用于石化废水、生活污水、淀粉废水、含酚废水、制药废水、针织废水、煤气化废水、含铜废水、丙烯酸废水等多种废水处理,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显示了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优越性。 多管气提生物流化床不仅保持了传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所具有的:反应器内混合性能好、传质速率快、污泥浓度大、有机物负荷高的优点,同时具有以下新特点: 1)可控制生物膜厚度的过度增长。 在传统三相生物流化床中,气速和液速均不能很大,如果大大地超过载体的终端沉降速度,则由于载体只作单项上流运动,生物粒子将大量进入沉淀分离区,因此极易带出反应器外。为了防止载体的流失,反应器内流体的剪切力不能有效地控制过度增长的生物膜。而在循环式流化床中,由于气、液、固在升流区和降流区之间循环流动,循环速度很大,载体却不易被带出反应器外,在一般情况下,循环速率远大于载体终端沉速,流体造成的剪切作用可有效地控制生物膜厚度,以避免过厚的生物膜引起的内传至阻力增大,使循环式流化床中生物膜保持较高的活性。 2)载体流失量少。 由于循环式流化床的紊动剪切及摩擦可使过厚的生物膜自行脱落,因此可防止载体的大量流失。 3)载体流化性能好。 传统三相生物流化床为保证载体的充分流化,在不进行回流的情况下必须采用较大的高径比,即反应器的直径必须较小,高度较大,而循环式生物流化床只要升流筒直径合适(过小会引起气泡聚合),并保证一定的表观气速,就可实现

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生物质改造

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 改造纯烧生物质锅炉工程示范项目 一、概述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加大了对排放超标的燃煤锅炉的治理,各省及当地政府相继出台秸秆禁烧和清洁能源补贴相关文件,许多城市已逐步对中小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改燃烧生物质清洁燃料),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造的锅炉具体情况 1、现有装机容量、发电能力、供暖面积: 1)生物质锅炉:75吨循环流化床2台 2)汽机:15000千瓦抽凝机1台 3)发电机:18000千瓦发电机1台、年供电能力1亿度 4)循环水供暖换热站1座,2010年供暖面积30万平米,2011年预计80万平米,能力200万平米。 2、改造背景:2007年因燃煤亏损停产;2013年进行生物质发电改造 3、改造技术:2013年由沈阳汇丰生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清华 大学863计划国家清洁燃烧重点实验室的生物质改造技术, 对锅炉本体、受热面、上料系统、除尘器等进行了改造。 4、改造成果: 1)、燃料:100%棉杆、树皮、树根等生物质 2)、机组运行数据: 锅炉蒸汽温度480度;锅炉出力75吨;发电机负荷15000 千瓦;锅炉排烟温度 110 度;锅炉排渣含碳量 0.72 %;锅

炉热效率 90 %;发电标杆单耗810克;厂用电率11 %。各 项排放指标均达到环保标准;与燃煤相比,二氧化硫排放大 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零,锅炉热效率提高2-3%。 三、改造公司简介--沈阳汇丰生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介 沈阳汇丰生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参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引进秸秆直燃发电燃烧炉运行优化调试研究》、国家“863计划”《生物质掺烧发电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成捆层燃生物质锅炉国际合作开发》等项目,开发了“成捆层燃秸秆供暖锅炉”及“燃煤锅炉生物质改造”等项目,获得了低成本利用生物质能的整套技术,并且通过了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了大量的生物质改造、供暖、燃烧技术,获得了发明专利:“燃烧成捆秸秆的层燃锅炉”(ZL2.8)、实用新型专利:燃烧成捆秸秆的层燃锅炉(ZL2.9)、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生物质燃烧设备(ZL2.0)、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液态排渣生物质燃烧装置(ZL2.9)、发明专利:一种液态排渣生物质燃烧装置及方法(ZL2.5)、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生物质链条炉燃烧装置(ZL2.6)及国际可再生能源蓝天奖的提名奖项等。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本着高起点高品质的要求,秉承“持续改良、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企业经营方针,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开拓市场;以最先进的技术、最完善的服务打造生物质行业一个领先品牌。 四、改造内容简介 1、上料系统: 1)、新增1#生物质上料系统(采用德国先进技术),包括入料口振

生物流化床知识总结

生物流化床 一、简述 生物流化床,也简称MBBR,也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因其兼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和传统的流化床技术的优点而得名。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采用机械搅拌、曝气或者回流水作为动力,使流体内的载体流化,载体上附着大量微生物,这样微生物与水中的营养物质就能充分接触,从而达到高效率的去除的效果。生物流化床工艺有两大技术点:反应器,填料。 二、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MBBR根据生物膜特性可分为好氧和厌氧两大类;按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按床内物相分为两相和三相。 1、厌氧生物流化床(AFB) 厌氧生物流化床(AFB)与UASB同属于第二代厌氧反应器,依靠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来保留厌氧污泥,提高反应器内的生物量。反应器内载体呈流化状态,可以有效避免滤料堵塞。载体的流化状态可采用两种方式维持:①机械搅拌;②通过回流提高废水的上升流速。缺点:①维持载体流化的能耗较大;②系统的设计及运行要求较高。 厌氧生物流化床工艺图 2、好氧生物流化床——内循环式三相生物流化床 关于好氧生物流化床目前开发和应用较多的是带导流筒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也称内循环式三相生物流化床。为规范其应用,环保部已经制定了内循环好氧

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1-2012)。 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流程图 表1 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 3、曝气生物流化池 在固定床的基础上改变而来,所选用的固定微生物的载体平均密度与水十分接近,载体在水中呈悬浮状态。该成果列入2002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002年国家技术创新计划。 适用范围:炼油、化工、煤化工、印染、酿造波革和造纸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合高中浓度有机物、氨氮、硫化物等污染物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旧城市与工业污水厂出水水质不达标的改造以及河湖微污染水体的就地修复。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其它工艺水处理教案

第五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3)——其它工艺 第一节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也称氧化渠,又称循环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是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Pasveer 首先设计的;最初一般用于日处理水量在5000m 3以下的城市污水。 一、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1、氧化沟的工艺流程 图1 氧化沟及氧化沟系统平面图 图2 以氧化沟为主的废水处理流程 2、氧化沟的特征 ① 池体狭长,(可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池深度较浅,一般在2米左右; ② 曝气装置多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竖轴、横轴曝气器都可以; ③ 进、出水装置简单; ??构造上的特征 ④ 氧化沟呈完全混合?推流式;沟内的混合液呈推流式快速流动(0.4~0.5m/s ),由于流速高,原废水很快就与沟内混合液相混合,因此氧化沟又是完全混合的; ⑤ BOD 负荷低,类似于活性污泥法的延时曝气法,处理出水水质良好; ⑥ 对水温、水质和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⑦ 污泥产率低,剩余污泥产量少; ⑧ 污泥龄长,可达15~30d ,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3~6倍; ⑨ 世代时间很长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能在反应器内得以生存,从而使氧化沟具有脱氮的功能。 二、氧化沟的几种典型的构造型式 原废水 格栅 氧 化 沟 出水

目前主要的氧化沟形式有: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工作式 氧化沟、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等四种。 1、Carrousel 式氧化沟(图3) Carrousel 式氧化沟又称平行多渠形氧化沟;是60年代末荷兰DHV公司开 创的。采用竖轴低速表面曝气器;水深可达4~4.5m,沟内流速达0.3~0.4m/s; 混合液在沟内每5~20min循环一次;沟内混合液总量是入流废水量的30~50倍; BOD5去除率可达95%以上,脱氮率可达90%,除磷效率可达50%;应用广泛,最大规模为650000m3/d;在国内主要有昆明兰花沟污水处理厂、上海龙华肉联厂、桂林市东区废水厂等。 2、Orbal氧化沟(图4) Orbal氧化沟又称同心圆型氧化沟,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圆形或椭圆形的沟渠,能更好地利用水流惯性,可节省能耗; ②多沟串联可减少水流短路现象; ③最外层第一沟的容积为总容积的60~70%,其中的DO接近于 零,为反硝化和磷的释放创造了条件; ④第二、三沟的容积分别为总容积的20~30%和10%,而DO则 分别为1和2mg/l; ⑤这种沟渠间的DO浓度差,有利于提高充氧效率; Orbal氧化沟在国内的主要工程实例有:①抚顺石油二厂废水处理站(28,800m3/d);②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新建废水处理厂(60000m3/d);③成都市天彭镇污水处理厂。 3、交替工作氧化沟 交替工作氧化沟由丹麦Kruger公司所开发的,有二沟和三沟式两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其中的每一条沟均交替用做曝气池和沉淀池,而无需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但其中的曝气转刷的利用率较低,D型二沟只有40%,三沟式则提高到了58%; 图5:VR型氧化沟图6:D型氧化沟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那么好氧生物处理原理是怎样的呢?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 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理。另,在充足供氧条件下,好氧段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 ,进而为厌氧异养菌提供NO3-。 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①溶解氧(DO):约1~2mg/l;

② 水温: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增殖速率也加快;细胞的组成物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很敏感,温度突升或降并超过一定限度时,会有不可逆的破坏;最适宜温度 15~30°C;40°C 或10°C后,会有不利影响。 ③ 营养物质:细胞组成中,C、H、O、N约占90~97%;其余3~10%为无机元素,主要的是P;生活污水一般不需再投加营养物质;而某些工业废水则需要,一般对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应按BOD : N : P = 100 : 5 : 1 投加N和P;其它无机营养元素:K、Mg、Ca、S、Na等;微量元素:Fe、Cu、Mn、Mo、Si、硼等; ④pH值:一般好氧微生物的最适宜pH在6.5~8.5之间;pH 4.5时,真菌将占优势,引起污泥膨胀;另一方面,微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混合液的pH值。

⑤有毒物质(抑制物质):重金属;氰化物;H2S;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酚、醇、醛等; ⑥有机负荷率:污水中的有机物本来是微生物的食物,但太多时,也会不利于微生物; ⑦氧化还原电位:好氧细菌:+300 ~ 400 mV,至少要求大于+100 mV;厌氧细菌:要求小于+100 mV,对于严格厌氧细菌,则-100 mV,甚至-300 mV。

2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

异氧微生物 第二章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 2.1 基本概念 2.1.1 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物过程 所谓“好氧”: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气(O 2)的存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包括大部分微生物、动物以及我们人类; 所谓“厌氧”:是能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生化反应方程式: ● 分解反应(又称氧化反应、异化代谢、分解代谢) CHONS + O 2 CO 2 + H 2O + NH 3 + SO 42- +?+能量 (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 合成反应(也称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C 、H 、O 、N 、S + 能量 C 5H 7NO 2 ● 内源呼吸(也称细胞物质的自身氧化) C 5H 7NO 2 + O 2 CO 2 + H 2O + NH 3 + SO 42- +?+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微生物细胞物质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可用下列实验式来表示: 细菌: C 5H 7NO 2; 真菌: C 16H 17NO 6; 藻类: C 5H 8NO 2;原生动物: C 7H 14NO 3 分解与合成的相互关系: 1) 二者不可分,而是相互依赖的; a . 分解过程为合成提供能量和前物,而合成则给分解提供物质基础; b .分解过程是一个产能过程,合成过程则是一个耗能过程。 2) 对有机物的去除,二者都有重要贡献; 3)合成量的大小, 对于后续污泥的处理有直接影响(污泥的处理费用一般可以占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 微生物 异氧微生物

40~50%)。 不同形式的有机物被生物降解的历程也不同: 一方面: ● 结构简单、小分子、可溶性物质,直接进入细胞壁; ● 结构复杂、大分子、胶体状或颗粒状的物质,则首先被微生物吸附,随后在胞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液 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入细胞内。 另一方面:有机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其降解过程也会不同: 如: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2.1.2 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1)溶解氧(DO ): 约1~2mg/l 2)水温:是重要因素之一, a .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增殖速率也加快; b . 细胞的组成物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很敏感,温度突升或降并超过一定限度时,会有不 可逆的破坏; 最适宜温度 15~30?C ; >40?C 或< 10?C 后,会有不利影响。 3)营养物质: 细胞组成中,C 、H 、O 、N 约占90~97% 其余3~10%为无机元素,主要的是P 。 生活污水一般不需再投加营养物质; 而某些工业废水则需要, 一般对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应按BOD : N : P = 100 : 5 : 1 投加N 和P 。 其它无机营养元素:K 、Mg 、Ca 、S 、Na 等; 微量元素: Fe 、Cu 、Mn 、Mo 、Si 、硼等; 4)pH 值: 一般好氧微生物的最适宜pH 在6.5~8.5之间; pH < 4.5时,真菌将占优势,引起污泥膨胀; 另一方面,微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混合液的pH 值。 5)有毒物质(抑制物质) 主要有: 重金属 蛋白质的沉淀剂(变性;与-SH 结合而失活) 氰化物 H 2S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酚、醇、醛 使蛋白质变性或脱水 染料等; 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TCA 循环

生 物 流 化 床 填 料

生物流化床填料 产品特点 活性生物悬浮填料(流化床填料)是一种新型生物活性载体,它采用科学配方,根据不同水质需求,在高分子材料中融合不同种类有利于微生物快速成附着生长的微量元素,经过特殊工艺改性、构造而成,具有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好、流动性好、生物活性高、易挂膜、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主要特点: 特殊配方及加工,加速填料挂膜; 有效比表面积大,生物附着量多; 依靠生物膜处理,可省污泥回流; 高效脱碳除氨氮,提高出水水质; 低能耗节省占地,缩短工艺流程。 二、产品技术核心 1、按流体力学设计几何构型、强化表面附着能力 2、填料比表面积大、附着生物量多 3、无需支架、易流化、节省能耗 4、节省占地,通过增加填充率提升处理能力及效果,无需新增构筑物 (1)按流体力学设计几何构型、强化表面附着能力 填料外部膜更新快活性强,内部膜受到充分保护,微生物生长状态良好,改变传统填料外部生长的方式,使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更高。 特殊的结构使水中空气气泡和污染物可自由穿过填料内部,增加生物膜与氧气污染物的接触机率,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传质效率,提高生物的降解活性。 填料内部生物菌群生命周期长,菌种丰富,特别适合硝化菌的生长,并兼有厌氧好氧的特点,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 (2)填料比表面积大、附着生物量多 足够大的载体表面积适合微生物的吸附生长,有效生物浓度高,处理能力强。 较高的生物浓度使来水的水质波动得到充分的分散,并迅速被消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科学的配方使得微生物更容易附着在填料上,使得对难降解和易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共同生长,生物丰富,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3)无需支架、易流化、节省能耗 恰当的比重(挂膜前0.97~0.98.挂膜后~1),使填料在停气时成漂浮态,曝气直处于悬浮流化态,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 填料自由通畅的旋转,增加对水中气泡的撞击和切割,破碎大的气泡,延长水中停留时间,氧的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有效的降低了供拉能耗, (4)节省占地,通过增加填充率提升处理能力及效果,无需新增构筑物 活性生物填料生物膜工艺只需在原池基础上增加填料投配量,即可满足提升进水负荷或提

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物过程

一、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物过程 所谓“好氧”: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气(O2)的存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包括大部分微生物、动物以及我们人类; 所谓“厌氧”:是能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生化反应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又称氧化反应、异化代谢、分解代谢) 异氧微生物 CHONS + O2 CO2 + H2O + NH3 + SO42- +?+能量 (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②合成反应(也称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C、H、O、N、S+ 能量C5H7NO2 ③内源呼吸(也称细胞物质的自身氧化) 微生物 C5H7NO2 + O2CO2+ H2O + NH3 + SO42- +?+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微生物细胞物质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可用下列实验式来表示:细菌:C5H7NO2;真菌:C16H17NO6;藻类:C5H8NO2;原生动物:C7H14NO3 分解与合成的相互关系: 1)二者不可分,而是相互依赖的;a、分解过程为合成提供能量和前物,而合成则给分解提供物质基础;b、分解过程是一个产能过程,合成过程则是一个耗能过程。 2)对有机物的去除,二者都有重要贡献;3)合成量的大小,对后续污泥的处理有直接影响(污泥的处理费用一般可以占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40~50%)。 不同形式的有机物被生物降解的历程也不同: 一方面:结构简单、小分子、可溶性物质,直接进入细胞壁;结构复杂、大分子、胶体状或颗粒状的物质,则首先被微生物吸附,随后在胞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液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入细胞内。 另一方面:有机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其降解过程也会不同,如:糖类;脂类;蛋白质 二、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①溶解氧(DO):约1~2mg/l; ②水温: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增殖速率也加快;细胞的组成物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很敏感,温度突升或降并超过一定限度时,会有不可逆的破坏;最适宜温度15~30?C;>40?C或< 10?C后,会有不利影响。

生物流化床的类型及特点secret

生物流化床的类型及特点 摘要:应用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日益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是由于该法具有如下特点[1]:带出体系的微生物较少;基质负荷较高时,污泥循环再生的生物量最小,不会因为生物量的累积而引起体系阻塞;生物量的浓度较高并可以调节;液一固接触面积较大;BOD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关键字:生物流化床流化床生物量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 Abstract:Different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 us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re presented and their construction,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s as well as effects of treatm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which are centering on summing up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aerobic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 and anaerobic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with the way forwar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 in future pointed out. Key word: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membrane;fluidization 应用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日益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是由于该法具有如下特点[1]:带出体系的微生物较少;基质负荷较高时,污泥循环再生的生物量最小,不会因为生物量的累积而引起体系阻塞;生物量的浓度较高并可以调节;液一固接触面积较大;BOD 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流化床,按其生物膜特性等因素可分为好氧生物流化床和厌氧生物流化床两大类,随着对流化床的不断研究与开发,当前已出现了许多新类型的流化床,本文总结了国内生物流化床的研究成果,以期对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1 好氧生物流化床 1.1 好氧生物流化床的结构组成 好氧生物流化床是以微粒状填料如砂、焦炭、活性炭、玻璃珠、多孔球等作为微生物载体,以一定流速将空气或纯氧通人床内,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通过载体表面上不断生长的生物膜吸附、氧化并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2]。

MBBR工艺

MBBR工艺背景介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人口急剧的膨胀,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 点之一,目前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活 性污泥法从20世纪初英国开创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革新已经拥有多种运行方式,同时由于其极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而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比较成熟的工艺;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上的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一种工艺,近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从多年的运行实践来看,活性污泥法虽较为成熟,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高、基建费用高等,同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等。鉴于上述因素,这种污水处理方法逐渐被后来的生物膜法所取代。生物膜法弥补了活性污泥法的很多不足,如它的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无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生物膜法也有其特有的缺陷,如生物滤池中的易堵塞、需周期性反冲洗、同时固定以及下曝气设备的更换较困难、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的载体颗粒只有在流化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工艺的稳定性较差…等。介于以上两种工艺的缺点和不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oving-bed-biofilm-reactor,简称MBBR)应运而生。MBBR法在80年代末就有所介绍并很快在欧洲得到应用,它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处理方法。其核心部分就是以比重接近水的悬浮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而处于流化状态,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漂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作为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MBBR法兼具两者的优点:占地少——在相同的负荷条件下它只需要普通氧化池20%的容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所以不需活性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载体生物不断脱落,避免堵塞;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所以出水水质稳定;水头损失小、动力消耗低,运行简单,操作理容易;同时适用于改造工程等。 在过去十几年的研究中,MBBR法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屠宰、炼油等中,同时也可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城市与的混合污水。许多工程实例表明,用MBBR法处理污水效果良好。MBBR工艺的原理 更新时间:09-4-22 08:52 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