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最新整装锅炉安装通用工艺规程

最新最新整装锅炉安装通用工艺规程

最新最新整装锅炉安装通用工艺规程
最新最新整装锅炉安装通用工艺规程

整装锅炉安装通用工艺规程

日期制

日期查

日期准

修改记录: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整装锅炉安装工程的施工。

在进行锅炉安装前,应检查该锅炉安装前如下有关资料,并查对手续是否办妥、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锅炉安装工程合同;

锅炉安装申请表审批情况;

锅炉安装现场作业人员审批表;

锅炉出厂资料;

锅炉房平面图、设备布置图、管线流程图等工艺资料;

开工报告。

锅炉安装前应与业主或客户进行设备开箱验收,填写“开箱验收记录”(Form6-11)和“设备移交清点记录”(Q/G13J-B-05-08-P1)。

基础检查和划线

锅炉及辅助设备就位前,应检查基础尺寸和位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

锅炉安装前,应划出纵向和横向安装基准线和标高基准点。

锅炉基础划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应互相垂直。

相应两柱子定位中心线的间距允许偏差为±2mm。

各组对称四根柱子定位中心点的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5mm。

实测数据记入“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基础检查记录”(Q/G13J-B-05-08-P2)和《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对不符合基础要求的,应给予补救和修整。

有管道地沟的锅炉,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与用户联络或另行开挖。

锅炉本体就位和找正

锅炉本体如用移动方法就位时,利用“道木”运输必须高于基础平面,

保证基础不受损坏。

锅炉本体运输利用滚杠或吊车移至基础上后,应对锅炉进行找正,使锅炉的纵向和横向中心线与基础的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吻合,水平方向距离的允许偏差为±5㎜。锅筒标高允许偏差为±5㎜。

将锅炉平稳地落在基础上,底座均匀楔入垫铁,使锅炉平稳。

在就位过程中,可能使锅炉发生位移,应反复校正,达到允许偏差。锅炉水平找正:

水位表标高找正。利用透明胶管找正锅炉在左右两个水位表标高的水平偏差≤2㎜。

烟管找正。打开前后烟箱门盖,利用透明胶管,找正烟管前后端标高偏差≤2㎜。

锅筒全长的纵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

锅炉找正符合要求后,将垫铁与底座焊牢,以防松动。锅炉的底座应预留膨胀间隙。

水压试验

锅炉的汽、水压力系统及其附属装置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

主汽阀、出水阀、排污阀和给水截止阀应与锅炉一起作水压试验;安全阀单独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的压力符合下表规定:

水压试验的压力(MPa)

水压试验前进行下列检查:

对锅筒、集箱等受压部(元)件进行内部清理和表面检查。

装设的压力表不少于2只,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级;额定工作压力为2.5MPa的锅炉精度等级不低于1.5级。压力表经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其表盘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3倍,最好为2倍。

要装设排水管道和放空阀。

水压试验按Q/G13J-A-10-08《压力试验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

水压试验不合格时,要进行返修,返修后重做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后,及时将锅炉内的水全部放尽,当立式过热器内的水不能放尽时,在冰冻期要采取防冻措施。

仪表的安装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安装须符合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的规定。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前须进行检查和校验,达到精度等级并符合现场使用条件。

压力管道和设备上的取源部件及一次仪表的安装须符合下列要求:

在压力管道和设备上要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风压管道上可用火焰切割,但孔口应磨圆锉光。

当在同一管段上安装取压装置和测温元件时,取压装置要装在测温元件的上游。

测温装置安装时,须符合下列要求:

测温元件应装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应装在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

温度计插座的材质应与主管道相同或近似。

温度仪表的外接线路的补偿电阻,应符合仪表的规定值,线路电阻的允许偏差:热电偶为±0.2Ω;热电阻为±0.1Ω。

压力测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力测点选择在管道的直线段,即介质流速稳定的地方。取压装置端部不应伸入管道内壁。

当就地压力表所测介质温度大于60时,二次门前应装U型管或环形管。当就地压力表测量波动剧烈的压力时,在二次门后应安装缓冲装置。

锅筒压力表表盘上应标有表示锅筒工作压力的红线。

风压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风压的取压孔径应与取压装置管径相符,且不应小于12mm。

安装在炉墙和烟道上的取压装置应倾斜向上,并与水平线所成夹角宜大于30°,且不应伸入炉墙和烟道内壁。

压力表的安装

压力表安装前应到指定校验单位进行校验,有检定合格证,注明下次校验日期,铅封。

压力表精确度不低于2.5级,表盘直径不小于100㎜,表盘刻度极限为工作压力的1.5-3.0倍,最好选用2倍。压力表的刻盘上应划红线指示工作压力。

除锅筒空间装设压力表外,下述部份也应装压力表:

给水调节阀前;

燃油锅炉油泵进、出口;

燃气锅炉气源入口;

分汽缸的汽空间上;

蒸汽外管道的母管上。

蒸汽空间设置的压力表应装设存水弯管,存水弯管为钢管时,内径不小

于10㎜,在压力表和存水弯管之间应装设三通旋塞,锅炉上的三通旋塞阀的排汽口应装有连接管直通至排污池或安全地点。

压力表的安装应在便于观察和吹洗的地方。

压力表的安装应填写“弹簧式压力表安装记录”(Q/G13J-B-10-08-P4)。

水位表的安装

水位表在安装前检查如下各项:

各汽水通道是否有杂物堵塞;

玻璃夹板是否平整、严密、必要时进行研磨和拧紧螺栓;

各汽水门密封填料是否严密,开关是否灵活;

经上述检查符合要求后,检验结果填入《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

水位表应装有放水阀和连接管,放水管集中接到排污池中,放水管布置应排列整齐、美观、安全。

玻璃管(板)式水位表的标高与锅筒正常水位线允许偏差为±2mm。

电接点水位表应垂直安装,其设计零点应与锅筒正常水位相重合。

锅筒水位平衡器安装前应核查制造尺寸和内部管道的严密性;安装时应垂直;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并使平衡器的设计零位与正常水位线重合。

水位表经锅炉调试和初运行后,应在每个水位表上标明“高水位”、“正常水位”、“低水位”的红线或黄线。

水位表的安装应填写“水位表安装记录”(Q/G13J-B-10-08-P5)。

信号装置的动作应灵敏、可靠,其动作值应按要求进行整定,并作模拟试验。

热工保护及联锁装置应按系统进行分项和整套联动试验,其动作应正确、可靠。

阀门安装

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质量和密封性检查,通常用清水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1.25倍,以阀瓣和填料密封面不漏水为合格,必要时要进行研磨或更换填料,检验结果记入“阀门试验记录”(Form6-6)。

严格按工艺流程图的要求安装和设置阀门,额定蒸发量≥1t/h或额定蒸汽压力≥0.7MPa的锅炉排污管应装两个串联的排污阀,排污管应尽量减少弯头,保证排污畅通并接到集中排污池或安全地点。

阀门安装应注意介质流动方向和开关方向,阀门手轮(手柄)应处于便于操作的地点。

蒸汽锅炉安全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9.1条进行严密性试验合格。

锅筒和过热器的安全阀始启压力的整定应符合下表规定,锅炉上必须有一个安全阀按表中较低压力进行整定。对有过热器的锅炉,按较低压力进行整定的安全阀必须是过热器上的安全阀,过热器上的安全阀应先开启。

蒸汽锅炉安全阀的始启压力(MPa)

安全阀必须垂直安装,并应装设有足够截面的排汽管,其管路应畅通,并直通至安全地点;排汽管底部应装有疏水管;省煤器的安全阀应装排水管。

锅筒和过热器的安全阀在锅炉蒸汽严密性试验后,必须进行最终调整;省煤器安全阀始启压力为装设地点工作压力的1.1倍;调整应在蒸汽严密性试验前用水压的方法进行。

安全阀应检验其始启压力、起座压力和回座压力。

在整定压力下,安全阀无泄漏和冲击现象。

安全阀经调整检验合格后应做标记。

安全阀的调整可委托有资格的专门机构进行。

热水锅炉安全阀安装的要求:

按9.1条进行严密性试验合格。

安全阀起座压力的整定规定:起座压力较低的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2倍,且不小于工作压力加0.07MPa;起座压力较高的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4倍,且不小于工作压力加0.1MPa;锅炉上必须有一个安全阀按较低的起座压力进行整定。

安全阀必须垂直安装,并装设泄放管。泄放管应直通安全地点,并有足够的截面积和防冻措施,确保排泄畅通。

安全阀经调整检验合格后,应做标记。

安全阀的安装应填写“安全阀安装记录”(Q/G13J-B-10-08-P5)。

烟囱安装

烟囱就位于烟囱基础上,连接要求严密牢固,每节烟囱连接处可用?10石棉绳作填料密封。

当锅炉房与厂房建筑物相近或相邻时,锅炉烟囱高度应比相邻建筑物高出1.5m以上。

当烟囱总高度若超过周围建筑物时,应安装避雷针和地(网)线,测量对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在烟囱适当高度安装拉紧绳,最少三根,拉紧绳距地面一定高度处(一

般不小于3米)安装绝缘球,再连接地锚,拉紧绳与地锚间用花兰螺栓拉紧。锚点的位置要合理。

烟囱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0㎜,全高不超过20㎜,检查和调整拉紧绳的松紧程度,达到垂直度要求,最后拧紧基础螺栓。

当烟囱直接落在锅炉本体时,应使烟囱自重支承于楼面上,而不得落在锅炉支座上,支承点一般不少于三处,同时安装防雨罩。

烟囱在锅炉房内部分,应进行保温。

水处理设备安装

安装前,检查和核对发货清单和使用说明书等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检查设备的表面质量和配套情况,符合要求方可安装。

按平面布置图确定其位置后,按设计要求建好基础或修好地面,以符合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按出厂技术文件要求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找正或找平,无基础和地脚螺栓的设备应采取措施保证其支架和设备的平稳牢固。管道连接时均按正确的施工规范进行,不得损伤交换器本体。

安装完毕应作初步试运行,检查管道连接、阀门连接、交换器本体有无渗漏,阀门是否灵敏可靠,合格后作好记录。

日用油箱和软水箱及油罐的安装

油箱或水箱的支(托)架安装应平稳牢固,位置正确,水泥基础平整。油箱或水箱安装标高允许±10㎜,平面水平度允许偏差每米≤2㎜,垂直度允许偏差2/1000㎜。

油箱或水箱均应在适当位置安装排污阀和排污管,排污管布置走向合理,并接到排污池或室外地沟。

重油日用油箱还需安装蒸汽管和疏水管、排水管,蒸汽管道应保温,疏

水管或排水管应接到排污池或室外安全地点。

安装完毕,软水箱及其管路应充水检查不渗漏,油箱及其管道的连接,必须注意管螺纹连接的密封可靠性,必要时应选用密封胶,防止渗漏油现象。

对油罐的安装还要求防静电可靠接地。

分汽缸的安装

按锅炉房平面图要求布置分汽缸,建好基础或修整地面,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按设计要求固定分汽缸,并留有热膨胀的空隙,当排污口在一侧时,分汽缸应朝流水出口有3:1000的坡度,以利于排净冷凝水。

分汽缸最低点,应按工艺管线图要求安装疏水器和旁通管路,疏水器引出管和冷凝水管接到排污池或室外安全地点。

分汽缸应安装接到室外安全地点的排汽管,排汽管一般应以防蒸汽伤人。分汽缸及其连接的蒸汽管道必须进行保温。

疏水器的安装

在蒸汽系统的分汽缸或在较长的外管道上,为排除冷凝水和防止管路汽代过程导致管路的振动(水击现象),应在最低点处安装疏水器。

疏水器的前后端一般应装设截止阀,但冷凝水直接排入大气时例外,安装疏水器时一般应装设旁道管道,以便排除积水,旁通管道也应装截止阀。

热门动力式疏水器应沿直安装,并按介质流向,其位置应尽量靠近排水点,管路若水平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

螺纹连接的疏水器,应装活接头,以便于拆卸和更换。

鼓风机、引风机试运转

风机试运转应分两面步起进行,第一步机械空载试运转。第二步为设计负荷试运转。

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润滑油名称规格,加注数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冷却水管路系统供水正常;

电动机的转向应与风机转向相符;

盘动机转子时,应无卡住和磨擦现象;

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关闭进气调节门;

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均符合转动要求。

风机在额定转速试运转下,应不少于2小时。

风机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风机运转时均应经一次起动,立即停止。运转时的试验,检查转子与风机壳等确无磨擦和不正常声音后,方可继续运转;

风机运转达到额定转速后,应将风机调整到最小负荷,进行机械运转至规定时间,然后逐步调整到设计负荷下检查原动机是否超过额定负荷,如无异常现象,则继续运转至所规定的时间为止;

风机运转时,地脚螺栓应无震动及松动,滚动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

风机运转时,应间隔一段时间检查轴承温度,冷却水温度,水量,风机风量,风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等测量数值是否符合规定,并做好记录。

电动给水泵试运转

电动给水泵试转前,应作下列检查: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

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得松动;

水封、轴承的附属管道应冲洗干净,保持畅通;

盘车灵活正常;

泵起动前,泵的出入口与阀门应处在下列开头位置;

入口阀门,全开。

出口阀门,全关。

起动前,泵及管道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起动;

起动后,应检查压力表指示压力数值,并缓慢开启出口阀门;

电动给水泵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动给水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小于2小时,压力、流量、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铭牌)的规定;

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

各密封部位不应泄漏;

各坚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滑动轴承的温度≤70℃;滚动轴承温度≤80℃;

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填料宜小量的泄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

电动机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

泵体电动机无明显震动。

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

锅炉烘炉、煮炉合格后,按下列步骤进行严密性试验:

升压至0.3~0.4MPa,并对锅炉范围内的法兰、人孔、手孔和其他连接螺栓进行一次热状态下的紧固。

继续升压至额定工作压力,检查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和垫料等处的严密性,同时观察锅筒、集箱、管路和支架等的热膨胀情况。

有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应采用蒸汽吹洗过热器。吹洗时,锅炉压力宜保持在额定工作压力的75%,同时保持适当流量,吹洗时间不小于15分钟。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应对安全阀进行最终调整,调整后的安全阀应立即加锁或铅封。

安全阀调整后,锅炉带负荷连续运行2~24小时,运行正常为合格。应填写“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记录”(Q/G13J-B-05-08-P3)。

锅炉安装应有相关的检查记录,检查项目有专用表格的使用专用表格,无专用表格的检查项目使用“检验记录”(Form12-1)表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