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自测题

吸收自测题

吸收自测题
吸收自测题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习题(学生)

第九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选择题 1-1 物质的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A.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B.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C. 分子的振动 D. 分子的转动 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 A. 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B.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的电子结构 D. 原子的电子结构 1-3 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 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 振动)和转动(E 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 A. E 电子>E 振动>E 转动 B. E 电子>E 转动>E 振动 C. E 转动>E 电子>E 振动 D. E 振动>E 转动>E 电子 1-4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 ) A. 增加、不变 B. 减少、不变 C. 不变、增加 D. 不变、减少 1-5 吸光度与透射比的关系是 ( ) 1-6 一有色溶液符合比尔定律,当浓度为c 时,透射比为T 0 ,若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光 率的对数为 ( ) 1-7 相同质量的Fe 3+ 和Cd 2+ 各用一种显色剂在相同体积溶液中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 定,前者用2cm 比色皿,后者用1cm 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两者配合物的摩尔吸 光系数为 ( ) 已知:A r(Fe) = 55.85,A r(Cd) =112.4

1-8 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ε,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 ) A. 入射光强度 B. 比色皿厚度 C. 配合物的稳定性 D. 配合物的浓度 1-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吸光度A 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 摩尔吸光系数ε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光率T 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D. 透光率T 随比色皿加厚而增大 1-10 下列表述中的错误是 ( A ) A. 比色法又称分光光度法 B. 透射光与吸收光互为补色光,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光 D. 吸收峰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1-11下面哪一种电子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最高? ( A ) (A) σ→σ * (B) n→σ * (C) π→π * (D) π→σ * 2 填空题 2-1 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__ , 用公式表示为___ ,式中各项符号各表示: , , , 。 2-2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当选用2.0 cm 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光率为T ,若改用1.0 cm 的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 2-3 一有色溶液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当使用1cm 比色皿进行测量时,测得透光率为80%,若使用5 cm 的比色皿,其透光率为 。 2-4 朗伯-比尔定律的吸光系数(a )和摩尔吸光系数(ε)值的单位各是 _和 __ _。 2-5 某金属离子M 与试剂R 形成一有色络合物MR ,若溶液中M 的浓度为1.0×10-4 mol.L -1 ,用1 cm 比色皿于波长525 nm 处测得吸光度A 为0.400,此络合物在525 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 2-6 桑德尔灵敏度(S )表示的是 ,单位是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Cd 2+ 时,已知ε520 = 8.8×104 L · mol -1 · cm -1 ,其桑德尔灵敏度 S 为_ ____。 已知:A r(Cd) = 112.4 2-7 在分光光度法中, 以 为纵坐标, 以 为横坐标作图, 可得 。 2-8 用分光光度法中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作图,可得 。 2-9 光度分析法中,引起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有 和 。 2-10 有色溶剂对光有选择性的吸收,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灵敏度,测定时选择吸收的波长应在 处,有时选择肩峰为测量波长是因为 。

原子吸收光谱参考答案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1 选择题 1-1 原子吸收光谱是 ( A) A. 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B. 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 C. 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D.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 1-2 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D) A. 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B. 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 C.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D.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1-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 C) A. 火焰 B. 氙灯 C. 空心阴极灯 D. 交流电弧 1-4 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D ) A. 大量的空气 B. 少量的空气 C.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D.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1-5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C ) A. 内充气体的压力 B. 阴极温度 C. 灯电流 D. 灯电压 1-6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条件是( B ) A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 B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且中心频率相同 C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大,且中心频率相同 D 发射线频率和吸收线的频率相同 1-6.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D ) (A) 控制燃烧速度 (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 (C)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D)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

1-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 A ) (A) 愈严重 (B) 愈不严重 (C) 基本不变 (D) 不变 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A ) (A)基体效应的影响 (B)光谱背景的影响 (C)其它谱线的干扰 (D) 电离效应 1-9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B ) (A) 直流放大 (B) 交流放大 (C) 扣除背景 (D) 减小灯电流 1-10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B ) (A)谱线干扰小 (B)试样用量少 (C)背景干扰小 (D)重现性好 2 填空题 2-1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2-2 原子吸收光谱是由气态基态原子对该原子共振线的吸收而产生的。 2-3 原子吸收分析法其独有的分析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能测定的元素多。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优点是:检出限低、取样量小、物理干扰小、可用于真空紫外区。 2-4 单道单光束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有四大部件组成,它们依次为光源(空心阴极灯) 、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器(光电倍增管) 。 2-5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选用能发射锐线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的阳极一般是钨棒,而阴极材料则是待测元素,管内通常充有低压惰性气体,其作用是导电、溅射阴极表面金属原子、从而激发金属原子发射出特征谱线。 2-6 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雾化器、混合室和燃烧器组成的。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能使试样蒸发原子化,将其中待测元素转变成基态气态原子,入射光束在这里被气态基态原子吸收。 2-7 试样在火焰原子化器中原子化的历程:喷雾、雾滴破碎、脱水、去溶剂、挥发成分子、原子化。 2-8 影响原子化效率的因素(火焰中)有:(1) 火焰类型与组成;(2) 控制合适的火焰

【精品】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九章概念自测题

基本概念自测题 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刚性构件用_________副或_________副联接而成,运动 副均为_________接触,压强较小,称为_________副机构,与点、线接触的高副机构相比能用于_________载和_________载荷。 2、只含平面回转副的四杆机构称为_________四杆机构,该机构按两连架杆是否 成为曲柄或摇杆分为_________机构、_________机构和_________机构.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出现在_________两个共线位置,该 两共线位置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_________。 4、曲柄摇杆机构急回运动特性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K为摇杆往返的_________ 比t1/t2或往返的v2/v1,它与极位夹角的关系式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5、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出现在以_________为原动件时_________与 _________两个共线位置,此时摇杆通过连杆传给曲柄的力通过曲柄回转副中心,不能驱使曲柄转动;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从动件会出现_________或曲柄正反转运动_________现象. 6、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构件质量和运动副中的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 于_________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_________间所夹的锐角,压力角越大,传动

效率_________,传动性能_________,甚至机构可能发生_________现象。实用上为度量方便,通常用压力角的余角=_________来判断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称为_________。 7、曲柄摇杆机构运动中传动角是变化的,为保证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一般机构 应使最小传动角min〉_________;以曲柄为原动件时,min出现在_________位置之一处,比较此两位置的的大小,取其中_________的一个. 8、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曲柄滑块机构最小传动角min出现在_________位置之一处。 9、以滑块为原动件时,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位置是_________位置。 10、行程速比系数K=1的曲柄摇杆机构,其摇杆两极限位置铰链中心和曲柄回转 中心必_________ 1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摇杆摆角_________。 1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增大连杆长度,则摇杆摆角_________。 13、铰链四杆机构存在一个曲柄的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另外两杆长 度之和;曲柄是最_________杆。 14、铰链四杆机构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演化成其他形式的

自测题9(第九章)肾功能不全

★★★单选题#尿毒症时不出现下述哪项变化()。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降低 ○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潴留 ○肾脏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钾代谢紊乱 』 ★★★单选题#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发生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 ○醛固酮生成增加 ○固定酸在体内蓄积 ○高钾血症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 H+、NH3障碍 』 ★★★单选题#少尿是指每天尿量少于()。 『 ○1000ml ○●400ml ○100ml ○600ml 』 ★★★单选题#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 ○急性肾炎 ○急性尿路梗阻 ○●休克 ○急性汞中毒 』 ★★★单选题#慢性肾功能不全较早出现的症状是()。 『 ○少尿 ○高钾血症 ○肾性骨营养不良 ○●夜尿 』 ★★★填空题#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其对生命的主要危害是对功能的损害。 『 ○高钾血症 ○心脏 』 ★★★填空题#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经过可以分为、和三期。 『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 』 ★★★填空题#慢性肾实质损害造成肾浓缩功能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时,患者出现尿;随着病情发展,当肾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均丧失时,患者出现尿。 『 ○低渗 ○等渗 』 ★★★名词解释#什么是氮质血症? 『 指肾排泄功能障碍时, 血中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大量增多。 』 ★★★名词解释#什么是肾性高血压? 『 由肾实质原发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 ★★★名词解释#什么是肾性骨营养不良? 『 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 包括幼儿的佝偻病与成人的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和骨硬化。其发病机制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高磷血症、低钙血症、PTH分泌增多、1,25-(OH)2D3 形成减少及酸中毒有关。 』 ★★★简答题#简述肾性高血压的机制。 『 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 引起血管收缩, 使外周阻力增加; ②肾脏对钠、水排出功能降低,钠、水在体内潴留, 导致血容量增加和心排血量增加; ③肾分泌的舒血管物质减少,使舒张血管降压作用减弱。 』 ★★★简答题#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 『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常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 其发生机制是: ①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大量PTH致使骨质疏松; ②维生素代谢障碍, 肾生成 1,25-(OH)2D3减少, 使钙吸收减少; ③酸中毒可促进骨盐溶解, 并干扰 1,25-(OH)2D3 的合成。 』 ★★★简答题#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简述其发生机制。 『 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主要是: ①GFR↓,肾排钾减少; ②组织损伤、坏死致分解代谢增强,钾释放↑; ③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外移↑;④低钠血症时远端小管钾-钠交换↓。 』 ★★★简答题#简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期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

原子吸收光谱法思考题与练习题

1.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是如何产生的?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特点。 2.解释下列名词:⑴ 谱线轮廓;⑵ 积分吸收;⑶ 峰值吸收;⑷ 锐线光 源;⑸ 光谱通带。 3.表征谱线轮廓的物理量是哪些?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原子吸收的测量为什么要用锐线光 源? 5.原子吸收光谱法最常用的锐线光源是什么?其结构、工作原理及最主要的工作条件是什 么? 6.空心阴极灯的阴极内壁应衬上什么材料?其作用是什么?灯内充有的低压惰性气体的 作用是什么? 7.试比较火焰原子化系统及石墨炉原子化器的构造、工作流程及特点,并分析石墨炉原子 化法的检测限比原子化法高的原因。 8.火焰原子化法的燃气、助燃气比例及火焰高度对被测元素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为什么要进行调制?有几种调制的方式? 10.分析下列元素时,应选用何种类型的火焰?并说明其理由:⑴ 人发中的硒;⑵ 矿 石中的锆;⑶ 油漆中的铅。 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非光谱干扰有哪些?如何消除这些干扰? 1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背景干扰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加以校正? 13.说明用氘灯法校正背景干扰的原理,该法尚存在什么问题? 14.在测定血清中钾时,先用水将试样稀释40倍,再加入钠盐至0.8mg/mL,试解释此操作 的理由,并说明标准溶液应如何配制? 15.产生原子荧光的跃迁有几种方式?试说明为什么原子荧光的检测限一般比原子吸收 低? 16.与测定下列物质,应选用哪一种原子光谱法,并说明理由: ⑴血清中的Zn和Cd(~Zn2mg/mL,Cd0.003ug/mL); ⑵鱼肉中的Hg(~xug/g数量级);

第九章自测题答案

第9章排序自测卷答案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比较(两个关键字的大小)和移动(记录或改变指向记录的 指针)。 2.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3次。(可约定为,从后向前比较) 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插入排序(到尾部);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 选择排序。 4.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堆排序;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快速排序。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 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 6.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O(n)。 8.设要将序列(Q,H,C, Y, P, A,M, S, R, D,F,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C, Q, P, A, M,S,R, D, F,X ,Y; 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一趟的结果是P, A, C, S,Q, D,F, X , R, H,M,Y; 二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Q, C,Y,A,P,M,S,D, R, F, X; 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F,H, C,D,P,A, M, Q, R,S, Y,X; 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A,D, C,R, F, Q,M, S, Y,P, H,X。 9.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 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堆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快速排序方法; 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 C)1.将5个不同的数据进行排序,至多需要比较次。 A. 8B.9C.10 D. 25 ( C)2. 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

实验4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标准曲线法)

实验四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标准曲线法) 一、目的与要求 1.加深理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和仪器的构造。 2.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技术。 二、方法原理 金属铬和其他杂质元素对铁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基本上没有干扰情况,样品经盐酸分解后,即可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 标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在数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成一定比例的标准溶液,用适当溶剂稀释至一定体积后,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加入标推溶液的质量(μg)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定标准曲线吸光度的相同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度(一般采用插入法测定,即将试样穿插进测定标准溶液中间进行测量),根据试样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即可查出试样溶液的含量,再换算成试样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铁元素空心阴极灯。 3.空气压缩机。 4.瓶装乙炔气体。 5.(1+1)盐酸溶液。 6.浓硝酸 7.铁标推溶液(储备液),·mL-1:准确称取高纯金属铁粉1.000g,用30mL盐酸(1+1)溶解后,加2~3mL浓硝酸进行氧化,用蒸馏水稀释至1L,摇匀。 8.铁标准溶液(工作液),100μg·mL-1:取上述铁标准溶液(储备被),用盐酸溶液(ω=稀释10倍,摇匀。 四、内容与步骤 1.试样的处理(平行三份) 准确称取o.2g试样于1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5mL,微热溶解,移入50 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取6个洁净的50mL容量瓶,各加入1+1盐酸5mL,再分别加入,,,,,铁标准溶液〔工作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3.仪器准备 在教师指导下,按仪器的操作程序将仪器各个工作参数调到下列测定条件,预热20min:分析线: 271.9nm 灯电流: 8mA 狭缝宽度: 0.1mm 燃器高度: 5mm 空气压力:1.4kg/cm2乙炔流量: 1.1L/min 空气流量:5L/min 乙炔压力: 0.5kg/cm2 4.测定标准系列溶液及试样镕液的吸光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 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 (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 (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 (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 (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 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 (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 (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 (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 (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 (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 离子线(谱线多) (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 (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 (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 (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 (12)灵敏度高中高 (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 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

第九章 自测题

第九章自测题 一、填空题 1 通常把作用时间知促的电信号称为。 2从广义上讲,一切非正弦的带有突变特点的电信号,统称为。 3脉冲信号的主要参数有、、、和。4脉冲电路中,三极管理工作在状态时,相当于开关,工作在状态时,相当于开关,所以,三极管可以作开关使用。 5RC微分电路的输出电压是从两端取出的,且要求 =RC t k (脉冲宽度)。 6反相器的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其中三极管处于状态,反相器输出信号为。 7自激多振荡器不需外加触发信号,就能自动的输出。 8单稳态触发器的主要用途是。 二、选择题 1 将矩波变换为正、负尖脉冲,需选用() a. RC微分电路; b. RC积分电路; c. 施密特电路。 2 将三角波变换为矩阵波,需选应用() a. 单稳态电路; b. 施密特电路; c. RC微分电路。 3 将矩形波变换三角波,需用() a. RC微分电路; b. RC耦合电路; c. RC积分电路。 4 下列电路中,能用于信号幅度鉴别、波形变换和整形的电路是() a. 双稳态电路; b. 施态特电路; c. 多谐振荡器。 三、判断题 1 分立元件构成的自激多谐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可以从任一管子的集电极取出,但 两边输出信号的极性相反。() 2 反相器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 i的大小成正比。() 3 反相器的加速电容可以使三极管截止的更可靠。() 4 多谐振荡器常作为脉冲信号源使用。() 5 射极耦合双稳态触发器有两个不依靠外加信号作用的稳定状态。() 6 数字电路中的脉冲信号都是由自激多谐振荡器直接产生的。() 7 只要改变多谐振荡器中R、C的值,就可以调节脉冲频率,通常用R作为粗调,C 作为细调。() 8 反相器中的箝位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开关速度。() 9 反相器是一种基本的电子开关电路,是构成多种脉冲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 10 脉冲参数占空比q是脉冲宽度与重复周期的比值。()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缺点

主要有以下优点: 1 选择性强。这是因为原子吸收带宽很窄的缘故。因此,测定比较快速简便,并有条件实现自动化操作。在发射光谱分析中,当共存元素的辐射线或分子辐射线不能和待测元素的辐射线相分离时,会引起表观强度的变化。 而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来说:谱线干扰的几率小,由于谱线仅发生在主线系,而且谱线很窄,线重叠几率较发射光谱要小得多,所以光谱干扰较小。即便是和邻近线分离得不完全,由于空心阴极灯不发射那种波长的辐射线,所以辐射线干扰少,容易克服。在大多数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产生干扰。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有时甚至可以用纯标准溶液制作的校正曲线来分析不同试样。 2、灵敏度高。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目前最灵敏的方法之一。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是ppm到ppb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10~10-14克。常规分析中大多数元素均能达到ppm数量级。如果采用特殊手段,例如预富集,还可进行ppb数量级浓度范围测定。由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使分析手续简化可直接测定,缩短分析周期加快测量进程;由于灵敏度高,需要进样量少。无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的试样用量仅需试液5~100l。固体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仅需~30mg,这对于试样来源困难的分析是极为有利的。譬如,测定小儿血清中的铅,取样只需10l即可。 3 分析范围广。发射光谱分析和元素的激发能有关,故对发射谱线处在短波区域的元素难以进行测定。另外,火焰发射光度分析仅能对元素的一部分加以测定。例如,钠只有1%左右的原子被激发,其余的原子则以非激发态存在。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只要使化合物离解成原子就行了,不必激发,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目前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测定的元素达73种。就含量而言,既可测定低含量和主量元素,又可测定微量、痕量甚至超痕量元素;就元素的性质而言,既可测定金属元素、类金属元素,又可间接测定某些非金属元素,也可间接测定有机物;就样品的状态而言,既可测定液态样品,也可测定气态样品,甚至可以直接测定某些固态样品,这是其他分析技术所不能及的。 4、抗干扰能力强。第三组分的存在,等离子体温度的变动,对原子发射谱线强度影响比较严重。而原子吸收谱线的强度受温度影响相对说来要小得多。和发射光谱法不同,不是测定相对于背景的信号强度,所以背景影响小。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待测元素只需从它的化合物中离解出来,而不必激发,故化学干扰也比发射光谱法少得多。 5、精密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精密度较好。在日常的一般低含量测定中,精密度为1~3%。如果仪器性能好,采用高精度测量方法,精密度为<1%。无火焰原子吸收法较火焰法的精密度低,目前一般可控制在15%之内。

第九章 概念自测题

基本概念自测题 一、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刚性构件用_________副或_________副联接而成,运动副均为 _________接触,压强较小,称为_________副机构,与点、线接触的高副机构相比能用于_________载和_________载荷。 2、只含平面回转副的四杆机构称为_________四杆机构,该机构按两连架杆是否成为曲柄或 摇杆分为_________机构、_________机构和_________机构。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出现在_________两个共线位置,该两共线位置 之间所夹的锐角θ称为_________。 4、曲柄摇杆机构急回运动特性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K为摇杆往返的_________比t1/t2 或往返的v2/v1,它与极位夹角θ的关系式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5、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出现在以_________为原动件时_________与_________两个共线 位置,此时摇杆通过连杆传给曲柄的力通过曲柄回转副中心,不能驱使曲柄转动;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从动件会出现_________或曲柄正反转运动_________现象。 6、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构件质量和运动副中的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 _________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_________间所夹的锐角,压力角越大,传动效率_________,传动性能_________,甚至机构可能发生_________现象。实用上为度量方便,通常用压力角α的余角γ=_________来判断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γ称为_________。 7、曲柄摇杆机构运动中传动角γ是变化的,为保证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一般机构应使最小传 动角γmin>_________;以曲柄为原动件时,γmin出现在_________位置之一处,比较此两位置的γ的大小,取其中_________的一个。 8、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曲柄滑块机构最小传动角γmin出现在_________位置之一处。 9、以滑块为原动件时,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位置是_________位置。 10、行程速比系数K=1的曲柄摇杆机构,其摇杆两极限位置铰链中心和曲柄回转中心必 _________ 1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摇杆摆角_________。 1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增大连杆长度,则摇杆摆角_________。 13、铰链四杆机构存在一个曲柄的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另外两杆长度之和; 曲柄是最_________杆。 14、铰链四杆机构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演化成其他形式的机构。 15、连杆机构运动设计归纳为实现从动件预期运动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问题,设计方 法有_______法、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 16、导杆机构中,滑块对导杆的作用力总是_________于导杆,传动角γ始终为_________,传 力性能最_________。 17、如摇杆长度和两个极限位置C1D,C2D已定,设计曲柄摇杆机构,选定曲柄中心A点后, 若lAC2>lAC1,则连杆长度为_________,曲柄长度为_________。 18、由两个四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而成的多杆机构不是八杆机构而是 六杆机构这是因为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入一个选定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 1、在以曲柄为原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出现在( )位置。

第3章_原子吸收光谱法(练习题)-2008级

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单选题: 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 (1)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2)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3)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4)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 2.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下列哪种原因产生的? (1)原子在激发态的停留时间;(2)原子的热运动;(3)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4)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3.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洛仑兹变宽是由下列哪种原因产生的? (1)原子在激发态的停留时间;(2)原子的热运动;(3)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4)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4.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1)磷酸;(2)硫酸;(3)钠;(4)镁。 5. 为了提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原子化阶段测量信号时,保护气体的流速应: (1)减小;(2)增大;(3)不变;(4)为零。 6.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食品中微量砷,最好采用下列哪种原子化方法? (1)冷原子吸收;(2)空气-乙炔火烟;(3)石墨炉法;(4)气态氢化物发生法。 7.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污水中微量汞,最好采用下列哪种原子化方法? (1)化学还原冷原子化法;(2)空气-乙炔火烟;(3)石墨炉法;(4)气态氢化物发生法。 8. 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原子荧光光谱法: (1)要求光源发射强度高;(2)要求光源发射线窄;(3)要求单色仪分辨能力更强;(4)更适宜测高浓度样品。 9. 消除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物理干扰一般用: (1)背景校正;(2)光源调制;(3)标准加入法;(4)加入缓冲剂。 10. 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分析,应该在下列哪一步记录吸光度信号: (1)干燥;(2)灰化;(3)原子化;(4)除残。 11. 作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消电离剂,最有效的是: (1)Na;(2)K;(3)Rb;(4)Cs。 12.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谱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1)阴极材料;(2)填充气体;(3)灯电流;(4)阳极材料。 13. 原子吸收分析中,吸光度最佳的测量范围是:

消化与吸收自测题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选择题 (一) A型题 1. 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 伸展性小 C. 收缩缓慢 D. 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 自律性频率较高且稳定 2. 胃肠平滑肌慢波的产生可能由于 A. Ca2+跨膜扩散 B. K+跨膜扩散 C. Cl?跨膜扩散 D. Na+跨膜扩散 E. 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3.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 K+外流 B. Na+内流 C. Ca2+内流 D. Cl?内流 E. K+内流 4. 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A. 慢波频率 B. 慢波的幅度 C. 动作电位的幅度 D. 动作电位的频率 E. 动作电位的时程 5. 胃肠平滑肌的慢波起源于 A. 粘膜层 B. 浆膜层 C. 环行肌 D. 纵行肌 E. Cajal间质细胞 6. 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 A. 2~4 L B. 3~5 L C. 4~6 L D. 5~6 L E. 6~8 L 7. 下列关于肠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是指消化道壁内的神经丛 B. 能独立行使其功能 C. 不受外来神经的调节 D. 含有大量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 E. 参与消化道运动和消化液分泌的调节 8. 下列有关胃肠激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所有胃肠激素都是肽类物质 B. 在化学结构上促胃液素和CCK属于同一家族 C. 食物的消化产物可刺激它们的释放 D. 所有胃肠激素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E. 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

9. 下列关于消化道外来神经作用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参于肠壁的局部神经丛反射 B.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加 C.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消化道运动加强 E.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10. 唾液中除有唾液淀粉酶和舌脂酶外,还有 A. 蛋白水解酶 B. 凝乳酶 C. 溶菌酶 D. 肽酶 E. 麦芽糖酶 11.下列哪项不是 ..唾液的生理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 A. 部分消化淀粉和麦芽糖 B. 清洁和保护口腔 C. D. 抗菌作用 E. 分解食物的中脂肪 12. 下列关于唾液分泌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 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减少 C. 唾液分泌初级中枢位于下丘脑 D. 睡眠时分泌增多 E. 使用阿托品后分泌减少 *13. 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发生在未吞咽时 A. 切断迷走神经后蠕动消失 B. 受激素调节 C. D. 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 E. 食团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 14. 下列关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环行肌极度增厚而形成 B. 其静息张力低于大气压 C. 食管蠕动波到达时舒张 D. 主要受激素调节 E. 由骨骼肌构成 15. 下列哪一项不是 ..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胃腺粘液细胞分泌大量粘液 A. 促进壁细胞分泌大量HCl B. C. 促进胃运动 D. 促进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生长 E. 轻度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16. 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是 A. 1.0~1.5 B. 2.0~3.0 C. 4.0~5.0 D. 6.0~7.0 E. 8.0~9.0 17. 下列哪种物质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

原子吸收光谱法思考题与练习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思考题与练习题 1. 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是如何产生的?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特点。 2. 解释下列名词:⑴谱线轮廓;⑵积分吸收;⑶峰值吸收;⑷锐线光源; ⑸光谱通带。 3. 表征谱线轮廓的物理量是哪些?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原子吸收的测量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5. 原子吸收光谱法最常用的锐线光源是什么?其结构、工作原理及最主要的工作条件是什么? 6. 空心阴极灯的阴极内壁应衬上什么材料?其作用是什么?灯内充有的低压惰性气体的作用是什么? 7. 试比较火焰原子化系统及石墨炉原子化器的构造、工作流程及特点,并分析石墨炉原子化法的检测限比火焰原子化法低的原因。 8. 火焰原子化法的燃气、助燃气比例及火焰高度对被测元素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为什么要进行调制?有几种调制的方式? 10. 分析下列元素时,应选用何种类型的火焰?并说明其理由:⑴人发中的硒;⑵矿石中的锆;⑶油漆中的铅。 1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非光谱干扰有哪些?如何消除这些干扰? 1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背景干扰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加以校正? 13. 说明用氘灯法校正背景干扰的原理,该法尚存在什么问题? 14. 在测定血清中钾时,先用水将试样稀释40倍,再加入钠盐至0.8mg/mL,试解释此操作的理由,并说明标准溶液应如何配制? 15. 产生原子荧光的跃迁有几种方式?试说明为什么原子荧光的检测限一般比原子吸收低? 16. 欲测定下列物质,应选用哪一种原子光谱法,并说明理由: ⑴血清中的Zn和Cd(~Zn 2μg/mL,Cd 0.003μg/mL); ⑵鱼肉中的Hg(~xμg/g数量级); ⑶水中的As(~0.x μg/mL); ⑷矿石La、Ce、Pr、Nd、Sm(0.00x~0.x%) ⑸废水中Fe、Mn、Al、Ni、Co、Cr(x μg/mL~x mg/mL)。 17. 镁的共振线285.21nm是跃迁产生的,试计算在2500K时,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数之比。 答案: 。 18.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Tl,使用丙烷—氧气火焰,其温度为2800K,分析线为377.6nm,它是由6P1电子跃迁至7S1产生的。试问火焰中Tl原子的激发态和基态数之比是多少? 答案: 。 1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倒色散率为1.6nm/mm,欲测定Si 251.61nm线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 251.43nm和Si 251.92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

金融学 第9章自测题(形考计分)答案

金融学第九章 1. ()是金融机构的传统功能,其对商品交易的顺利实现、货币支付与清算和社会交易成本的节约具有重要 意义。支付结算服务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这个时期是“大一统”金融机 构体系确立阶段。1953-1978年 3. ()的贷款对象只限于成员国财政金融当局,贷款用途只限于弥补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或用于经常项目的 国际支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以下不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是()。合作金融机构 5. 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 建立。中国人民银行 6. 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清算银行 7. 1994年,适应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需要,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我国相继成立了()政策 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8. 世界银行集团由()构成。世界银行, 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投资争端处理中心, 多边投资担 保机构 9. 根据保险的基本业务类型,可以划分为()。人寿保险公司, 财产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 10.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运作的特点主要有。( )集合理财、专业管理, 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 严格监管、信息透明, 独立托管、保障安全 11. 融资和提供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最基本的功能。()对 12. 我国在1984年形成了以财政部为核心,以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 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错 13. 小额贷款公司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其和商业银行一样,可吸 收公众存款。()错 14.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内生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需要。()对 15. 我国在1999年后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有所松动,出现混业趋势。()对

第九章 精馏学生自测题

第九章精馏学生自测题 一、选择与填空 1.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__________,但汽相组成__________液相组成。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若汽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汽相露点温度_____ 液相泡点温度。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3. 所谓理论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 4.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增加,则_______, ______。 A. 增加; B. 不变; C. 不确定; D.减小。 5.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对、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 ,则__________________。 6.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_________。 A. ; B. ; C. ; D. 不确定。 7.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 8.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减小,则有_________。 A. D增加,R减小; B. D不变,R增加; C. D减小,R增加; D. D减小,R不变。 9. 在塔的精馏段测得、、< (均为摩尔分率),已知, ,则第三层塔板的_________。 二、计算题 1.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 100 kmol/h,其组成为0.55(摩尔分率,下同);釜残液流量为45 kmol/h,其组成为0.05;进料为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6倍;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2.0。 (1)计算塔釜重组分的收率; (2)求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 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已知原料液的流量为100 kmol/h,组成为0.4(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6倍;操作条件下平均挥发度为2.4 ;测得现场操作数据:x n-1=0.270, x n=0.230 。若要求轻组分的回收率为97% ,塔釜残液组成为0.02 。试求: (1)塔顶产品的流量和组成; (2)操作回流比; (3)第n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铜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生化楼四楼年月日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铜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加深理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以消除基体效应及某些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学会铝合金样品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原理 铜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经常和容易测定的元素,在贫燃的空气~火焰干扰很少。为了消除铝基的影响,在绘制工作曲线时,标准溶液浓度系列可加入与被测试样溶液相近的铝量或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测定。 标准加入法是将已知浓度不同体积的标准溶液加到几个相同量的待测试样溶液中,然后一起

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将直线外推延长至与横轴相交,其交点与原点的距离所相应的浓度,即为待测试样溶液的浓度。这种方法是针对试样组成复杂,待测元素含量低,样品数量少的情况下可采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测定方法。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100mL容量瓶6个。 2.试剂 ⑴1000mg·L-1铜标准储备溶液⑵100mg·L-1铜标准工作液⑶20g·L-1铝标准⑷HCl(AR)1:1。⑸试样。 四、实验步骤 1.工作条件 铜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 3.0mA 波长324.8nm 光谱带宽0.4mm 燃烧器高度 6.0mm 燃气流量 2.0L/min 2.标准加入法 分别取试样溶液10.0mL四份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 mg·、L-1铜标准溶液0.0、0.5、1.0、2.0mL,10滴1:1HCl,(针对模拟样, 每份加20g·L-1铝标准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按以上条件测量各自吸光度。 五、数据处理 绘制标准曲线,将直线外推与横轴相交,其交点与原点的距离所对应的浓度,即为试液的浓度,从而可计算出试样中铜的百分含量。 六、注意事项 1.对不易溶解于硝酸的试样可先用高氯酸和硝酸的混合酸10~15mL分解处理,蒸发至冒高氯酸白烟,并保持1min左右,余下步骤与试样处理过程相同。 2.本法适用于铝合金中0.005~1.00%铜的测定。 七、思考题 工作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定量分析各有什么优点?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些方法? 答:工作曲线法适用于标准曲线的基体和样品的基体大致相同的情况,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当样品基体复杂时不正确。标准加入法可以有效克服上面所说的缺点,因为他是把样品和标准混在一起同时测定的,但他也有缺点就是速度很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