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平行四边形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平行四边形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平行四边形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平行四边形练习题附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 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M作MP⊥OA,交AC于P,连接NP,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

(1)P点的坐标为多少(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NPC面积S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

(3)当x为何值时,△NP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P点坐标为(x,3﹣x).

(2)S的最大值为,此时x=2.

(3)x=,或x=,或x=.

【解析】

试题分析:(1)求P点的坐标,也就是求OM和PM的长,已知了OM的长为x,关键是求出PM的长,方法不唯一,①可通过PM∥OC得出的对应成比例线段来求;

②也可延长MP交BC于Q,先在直角三角形CPQ中根据CQ的长和∠ACB的正切值求出PQ的长,然后根据PM=AB﹣PQ来求出PM的长.得出OM和PM的长,即可求出P点的坐标.

(2)可按(1)②中的方法经求出PQ的长,而CN的长可根据CN=BC﹣BN来求得,因此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S,x的函数关系式.

(3)本题要分类讨论:

①当CP=CN时,可在直角三角形CPQ中,用CQ的长即x和∠ABC的余弦值求出CP的表达式,然后联立CN的表达式即可求出x的值;

②当CP=PN时,那么CQ=QN,先在直角三角形CPQ中求出CQ的长,然后根据QN=CN﹣CQ求出QN的表达式,根据题设的等量条件即可得出x的值.

③当CN=PN时,先求出QP和QN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PNQ中,用勾股定理求出PN 的长,联立CN的表达式即可求出x的值.

试题解析:(1)过点P作PQ⊥BC于点Q,

有题意可得:PQ∥AB,

∴△CQP∽△CBA,

解得:QP=x,

∴PM=3﹣x,

由题意可知,C(0,3),M(x,0),N(4﹣x,3),P点坐标为(x,3﹣x).

(2)设△NPC的面积为S,在△NPC中,NC=4﹣x,NC边上的高为,其中,0≤x≤4.

∴S=(4﹣x)×x=(﹣x2+4x)

=﹣(x﹣2)2+.

∴S的最大值为,此时x=2.

(3)延长MP交CB于Q,则有PQ⊥BC.

①若NP=CP,

∵PQ⊥BC,

∴NQ=CQ=x.

∴3x=4,

∴x=.

②若CP=CN,则CN=4﹣x,PQ=x,CP=x,4﹣x=x,∴x=;

③若CN=NP,则CN=4﹣x.

∵PQ=x,NQ=4﹣2x,

∵在Rt△PNQ中,PN2=NQ2+PQ2,

∴(4﹣x)2=(4﹣2x)2+(x)2,

∴x=.

综上所述,x=,或x=,或x=.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BCD =∠D =90°,E 是边AB 的中点.已知AD =1,AB =2. (1)设BC =x ,CD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2)当∠B =70°时,求∠AEC 的度数; (3)当△ACE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边BC 的长.

【答案】(1)()223

03y x x x =-++<<;(2)∠AEC =105°;(3)边BC 的长为

2或

117

2

. 【解析】

试题分析:(1)过A 作AH ⊥BC 于H ,得到四边形ADCH 为矩形.在△BAH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取CD 中点T ,连接TE ,则TE 是梯形中位线,得ET ∥AD ,ET ⊥CD ,∠AET =∠B =70°.

又AD =AE =1,得到∠AED =∠ADE =∠DET =35°.由ET 垂直平分CD ,得∠CET =∠DET =35°,即可得到结论.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EC =90°时,易知△CBE ≌△CAE ≌△CAD ,得∠BCE =30°, 解△ABH 即可得到结论.

②当∠CAE =90°时,易知△CDA ∽△BCA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到结论. 试题解析:解:(1)过A 作AH ⊥BC 于H .由∠D =∠BCD =90°,得四边形ADCH 为矩形. 在△BAH 中,AB =2,∠BHA =90°,AH =y ,HB =1x -,∴2

2221y x =+-, 则()223

03y x x x =

-++<<

(2)取CD中点T,联结TE,则TE是梯形中位线,得ET∥AD,ET⊥CD,

∴∠AET=∠B=70°.

又AD=AE=1,∴∠AED=∠ADE=∠DET=35°.由ET垂直平分CD,得∠CET=∠DET=35°,

∴∠AEC=70°+35°=105°.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EC=90°时,易知△CBE≌△CAE≌△CAD,得∠BCE=30°,则在△ABH中,∠B=60°,∠AHB=90°,AB=2,得BH=1,于是BC=2.

②当∠CAE=90°时,易知△CDA∽△BCA,又2224

AC BC AB x

=-=-,

2

2

4117

4

AD CA x

x

AC CB x

=?=?=

-

(舍负)

易知∠ACE<90°,所以边BC的长为117

+

综上所述:边BC的长为2或117

2

+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梯形中位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梯形中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3.已知Rt△ABD中,边AB=OB=1,∠ABO=90°

问题探究:

(1)以AB为边,在Rt△ABO的右边作正方形ABC,如图(1),则点O与点D的距离为.

(2)以AB为边,在Rt△ABO的右边作等边三角形ABC,如图(2),求点O与点C的距离.

问题解决:

(3)若线段DE=1,线段DE的两个端点D,E分别在射线OA、OB上滑动,以DE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DEF,如图(3),则点O与点F的距离有没有最大值,如果有,求出最大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5;(2)、62

2

+

;(3)、

321

2

++

.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如图1中,连接OD,在Rt△ODC中,根据OD=22

OC CD

+计算即可.(2)、如图2中,作CE⊥OB于E,CF⊥AB于F,连接OC.在Rt△OCE中,根据

OC=22

OE CE

+计算即可.(3)、如图3中,当OF⊥DE时,OF的值最大,设OF交DE于H,在OH上取一点M,使得OM=DM,连接DM.分别求出MH、OM、FH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试题解析:(1)、如图1中,连接OD,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AD=1,∠C=90°在Rt△ODC中,∵∠C=90°,OC=2,CD=1,

∴OD=2222

215

OC CD

+=+=

(2)、如图2中,作CE⊥OB于E,CF⊥AB于F,连接OC.

∵∠FBE=∠E=∠CFB=90°,∴四边形BECF是矩形,∴BF=CF=1

2,

3

在Rt△OCE中,

22

22

31

1

22

OE CE

????

+=++

? ?

???

??

62

+

(3)、如图3中,当OF⊥DE时,OF的值最大,设OF交DE于H,在OH上取一点M,使得OM=DM,连接DM.

∵FD=FE=DE=1,OF ⊥DE , ∴DH=HE ,OD=OE ,∠DOH=

1

2

∠DOE=22.5°, ∵OM=DM , ∴∠MOD=∠MDO=22.5°, ∴∠DMH=∠MDH=45°, ∴DH=HM=12, ∴DM=OM=22

, ∵FH=223DF DH -=, ∴OF=OM+MH+FH=2132++

=321++. ∴OF 的最大值为

321

++.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4.如图,ABCD 是正方形,点G 是BC 上的任意一点,DE ⊥AG 于E ,BF ∥DE ,交AG 于F .

求证:AF=BF+EF .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得出∠BAD 为90°,AB=AD ,进而得到∠BAG 与∠EAD 互余,又DE 垂直于AG ,得到∠EAD 与∠ADE 互余,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ADE=∠BAF ,利用AAS 可得出△ABF ≌△DAE ;利用全等三角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BF=AE ,由AF-AE=EF ,等量代换可得证. 【详解】 ∵ABCD 是正方形, ∴AD=AB ,∠BAD=90° ∵DE ⊥AG , ∴∠DEG=∠AED=90° ∴∠ADE+∠DAE=90°

又∵∠BAF+∠DAE=∠BAD=90°,

∴∠ADE=∠BAF . ∵BF ∥DE ,

∴∠AFB=∠DEG=∠AED . 在△ABF 与△DAE 中,

AFB AED ADE BAF AD AB ∠=∠??

∠=∠??=?

, ∴△ABF ≌△DAE (AAS ). ∴BF=AE . ∵AF=AE+EF , ∴AF=BF+EF .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DE 交x 轴于点E (30,0),交y 轴于点D (0,

40),直线AB :y =

1

3

x +5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交直线DE 于点P ,过点E 作EF ⊥x 轴交直线AB 于点F ,以EF 为一边向右作正方形EFGH . (1)求边EF 的长;

(2)将正方形EFGH 沿射线FB 的方向以每秒10个单位的速度匀速平移,得到正方形E 1F 1G 1H 1,在平移过程中边F 1G 1始终与y 轴垂直,设平移的时间为t 秒(t >0). ①当点F 1移动到点B 时,求t 的值;

②当G 1,H 1两点中有一点移动到直线DE 上时,请直接写出此时正方形E 1F 1G 1H 1与△APE 重叠部分的面积.

【答案】(1)EF =15;(2)①10;②120;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点E (30,0),点D (0,40),求出直线DE 的直线解析式y=-4

3

x+40,可求出P 点坐标,进而求出F 点坐标即可;

(2)①易求B (0,5),当点F 1移动到点B 时,1010=10;

②F点移动到F'的距离是10t,F垂直x轴方向移动的距离是t,当点H运动到直线DE

上时,在Rt△F'NF

中,

NF

NF'

=

1

3

,EM=NG'=15-F'N=15-3t,在Rt△DMH'中,

4

3

MH

EM

'

=,

t=4,S=1

2

×(12+

45

4

)×11=

1023

8

;当点G运动到直线DE上时,在Rt△F'PK中,

PK

F K'

=

1

3

PK=t-3,F'K=3t-9,在Rt△PKG'中,PK

KG'

3

1539

t

t

-

-+

4

3

,t=7,S=15×(15-7)=120.

【详解】

(1)设直线DE的直线解析式y=kx+b,将点E(30,0),点D(0,40),

300

40

k b

b

+=

?

?

=

?

4

3

40

k

b

?

=-

?

?

?=

?

∴y=﹣4

3

x+40,

直线AB与直线DE的交点P(21,12),

由题意知F(30,15),

∴EF=15;

(2)①易求B(0,5),

∴BF=1010,

∴当点F1移动到点B时,t=101010

÷=10;

②当点H运动到直线DE上时,

F点移动到F'10,

在Rt△F'NF中,NF

NF'

=

1

3

∴FN=t,F'N=3t,

∵MH'=FN=t,

EM=NG'=15﹣F'N=15﹣3t,

在Rt △DMH'中,

4

3MH EM '=, ∴

4

1533t t =-, ∴t =4,

∴EM =3,MH'=4,

∴S =

1451023(12)11248?+?=; 当点G 运动到直线DE 上时,

F 点移动到F'10, ∵PF =10 ∴PF'10t ﹣10, 在Rt △F'PK 中,

1

3

PK F K =', ∴PK =t ﹣3,F'K =3t ﹣9, 在Rt △PKG'中,PK KG '=31539t t --+=4

3

, ∴t =7,

∴S =15×(15﹣7)=120.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利用三角形的正切值求边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建立边之间的联系,准确确定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点F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CF AE =,连接DE ,DF ,EF . FH 平分EFB ∠交BD 于点H .

(1)求证:DE DF ⊥; (2)求证:DH DF =:

(3)过点H 作HM EF ⊥于点M ,用等式表示线段AB ,HM 与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

证明.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22EF AB HM =-,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性质, CF AE =得到DE DF ⊥.

(2)由AED CFD △△≌,得DE DF =.由90ABC ∠=?,BD 平分ABC ∠, 得45DBF ∠=?.因为FH 平分EFB ∠,所以EFH BFH ∠=∠.由于

45DHF DBF BFH BFH ∠=∠+∠=?+∠,45DFH DFE EFH EFH ∠=∠+∠=?+∠, 所以DH DF =.

(3)过点H 作HN BC ⊥于点N ,由正方形ABCD 性质,得

222BD AB AD AB =

+=.由FH 平分,EFB HM EF HN BC ∠⊥⊥,,得

HM HN =.因为4590HBN HNB ∠=?∠=?,

,所以22sin 45HN

BH HN HM ===?

.

由22cos 45DF

EF DF DH =

==?

,得22EF AB HM =-.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CD =,90EAD BCD ADC ∠=∠=∠=?. ∴90EAD FCD ∠=∠=?. ∵CF AE =。 ∴AED CFD △△≌. ∴ADE CDF ∠=∠.

∴90EDF EDC CDF EDC ADE ADC ∠=∠+∠=∠+∠=∠=?. ∴DE DF ⊥.

(2)证明:∵AED CFD △△≌, ∴DE DF =. ∵90EDF ∠=?, ∴45DEF DFE ∠=∠=?.

∵90ABC ∠=?,BD 平分ABC ∠, ∴45DBF ∠=?. ∵FH 平分EFB ∠, ∴EFH BFH ∠=∠.

∵45DHF DBF BFH BFH ∠=∠+∠=?+∠,

45DFH DFE EFH EFH ∠=∠+∠=?+∠, ∴DHF DFH ∠=∠. ∴DH DF =.

(3)22EF AB HM =-.

证明:过点H 作HN BC ⊥于点N ,如图,

∵正方形ABCD 中,AB AD =,90BAD ∠=?, ∴222BD AB AD AB =

+=.

∵FH 平分,EFB HM EF HN BC ∠⊥⊥,,

∴HM HN =.

∵4590HBN HNB ∠=?∠=?,

, ∴22sin 45HN

BH HN HM =

==?

.

∴22DH BD BH AB HM =-=.

∵22cos 45DF

EF DF DH =

==?

∴22EF AB HM =-.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函数,题目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函数.

7.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AD=6,点P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连接PA,PC过点P 作PE⊥PC交直线AB于E.

(1)求证:PC=PE;

(2)延长AP交直线CD于点F.

①如图2,若点F是CD的中点,求△APE的面积;

②若ΔAPE的面积是216

25

,则DF的长为

(3)如图3,点E在边AB上,连接EC交BD于点M,作点E关于BD的对称点Q,连接

PQ,MQ,过点P作PN∥CD交EC于点N,连接QN,若PQ=5,MN=72

,则△MNQ的

面积是

【答案】(1)略;(2)①8,②4或9;(3)5 6

【解析】

【分析】

(1)利用正方形每个角都是90°,对角线平分对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等角对等边等性质容易得证;

(2)作出△ADP和△DFP的高,由面积法容易求出这个高的值.从而得到△PAE的底和高,并求出面积.第2小问思路一样,通过面积法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根据已经条件证出△MNQ是直角三角形,计算直角边乘积的一半可得其面积.

【详解】

(1) 证明:∵点P在对角线BD上,

∴△ADP≌△CDP,

∴AP=CP, ∠DAP =∠DCP,

∵PE⊥PC,∴∠EPC=∠EPB+∠BPC=90°,

∵∠PEA=∠EBP+∠EPB=45°+90°-∠BPC=135°-∠BPC,

∵∠PAE=90°-∠DAP=90°-∠DCP,

∠DCP=∠BPC-∠PDC=∠BPC-45°,

∴∠PAE=90°-(∠BPC-45°)= 135°-∠BPC,

∴∠PEA=∠PAE,

∴PC=PE;

(2)①如图2,过点P 分别作PH ⊥AD,PG ⊥CD,垂足分别为H 、G.延长GP 交AB 于点

M.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P 在对角线上, ∴四边形HPGD 是正方形, ∴PH=PG,PM ⊥AB, 设PH=PG=a,

∵F 是CD 中点,AD =6,则FD=3,ADF

S =9,

∵ADF

S =ADP

DFP

S

S

+=

11

22

AD PH DF PG ?+?, ∴

11

63922

a a ?+?=,解得a=2, ∴AM=HP=2,MP=MG-PG=6-2=4, 又∵PA=PE, ∴AM=EM,AE=4,

∵APE S =11

44822

EA MP ?=??=,

②设HP =b,由①可得AE=2b,MP=6-b,

∴APE S

=

()121626225

b b ??-=, 解得b=2.4 3.6或, ∵ADF

S =ADP

DFP

S

S

+=

11

22

AD PH DF PG ?+?, ∴

111

66222

b DF b DF ??+?=?, ∴当b=2.4时,DF=4;当b =3.6时,DF =9, 即DF 的长为4或9; (3)如图,

∵E 、Q 关于BP 对称,PN ∥CD, ∴∠1=∠2,∠2+∠3=∠BDC=45°, ∴∠1+∠4=45°, ∴∠3=∠4,

易证△PEM ≌△PQM, △PNQ ≌△PNC, ∴∠5=∠6, ∠7=∠8 ,EM=QM,NQ=NC, ∴∠6+∠7=90°, ∴△MNQ 是直角三角形, 设EM=a,NC=b 列方程组

222252372 3a b a b ?+=?

?

?

??+= ?

???

, 可得12ab=56

, ∴MNQ

5

6

S

=

,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注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8.定义:我们把三角形被一边中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友好三角形”. 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友好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理解:如图①,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中线,那么△ACD 和△BCD 是“友好三角形”,并且S △ACD =S △BCD .

应用:如图②,在矩形ABCD 中,AB=4,BC=6,点E 在AD 上,点F 在BC 上,AE=BF ,AF 与BE 交于点O .

(1)求证:△AOB 和△AOE 是“友好三角形”;

(2)连接OD ,若△AOE 和△DOE 是“友好三角形”,求四边形CDOF 的面积.

探究:在△ABC中,∠A=30°,AB=4,点D在线段AB上,连接CD,△ACD和△BCD是“友好三角形”,将△ACD沿CD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CD,若△A′CD与△ABC重合部分的面

积等于△ABC面积的,请直接写出△ABC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2)12;探究:2或2.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得OE=OB,即可证得△AOE和△AOB是友好三角形;

(2)△AOE和△DOE是“友好三角形”,即可得到E是AD的中点,则可以求得△ABE、

△ABF的面积,根据S四边形CDOF=S矩形ABCD-2S△ABF即可求解.

探究:画出符合条件的两种情况:①求出四边形A′DCB是平行四边形,求出BC和A′D推出∠ACB=90°,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②求出高CQ,求出△A′DC的面积.即可求出△ABC的面积.

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AE=BF,

∴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

∴OE=OB,

∴△AOE和△AOB是友好三角形.

(2)∵△AOE和△DOE是友好三角形,

∴S△AOE=S△DOE,AE=ED=AD=3,

∵△AOB与△AOE是友好三角形,

∴S△AOB=S△AOE,

∵△AOE≌△FOB,

∴S△AOE=S△FOB,

∴S△AOD=S△ABF,

∴S四边形CDOF=S矩形ABCD-2S△ABF=4×6-2××4×3=12.

探究:

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如图1,

∵S△ACD=S△BCD.

∴AD=BD=AB,

∵沿CD折叠A和A′重合,

∴A D=A′D=AB=×4=2,

∵△A′CD与△ABC重合部分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

∴S△DOC=S△ABC=S△BDC=S△ADC=S△A′DC,

∴DO=OB,A′O=CO,

∴四边形A′DCB是平行四边形,

∴BC=A′D=2,

过B作BM⊥AC于M,

∵AB=4,∠BAC=30°,

∴BM=AB=2=BC,

即C和M重合,

∴∠ACB=90°,

由勾股定理得:AC=,

∴△ABC的面积是×BC×AC=×2×2=2;

②如图2,

∵S△ACD=S△BCD.

∴AD=BD=AB,

∵沿CD折叠A和A′重合,

∴AD=A′D=AB=×4=2,

∵△A′CD与△ABC重合部分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

∴S△DOC=S△ABC=S△BDC=S△ADC=S△A′DC,

∴DO=OA′,BO=CO,

∴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

∴A′C=BD=2,

过C作CQ⊥A′D于Q,

∵A′C=2,∠DA′C=∠BAC=30°,

∴CQ=A′C=1,

∴S△ABC=2S△ADC=2S△A′DC=2××A′D×CQ=2××2×1=2;

即△ABC的面积是2或2.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9.如图,抛物线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点B(,a)在抛物线上,点C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连接AB、BC,以AB、BC为邻边作□ABCD,记点C纵坐标为n,(1)求a的值及点A的坐标;

(2)当点D恰好落在抛物线上时,求n的值;

(3)记CD与抛物线的交点为E,连接AE,BE,当△AEB的面积为7时,

n=__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 A(3,0);(2)

【解析】

试题解析:(1)把点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a的值,令y=0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

(2)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求解;

(3)运用△AEB的面积为7,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1)当时,

由,得(舍去),(1分)

∴A(3,0)

(2)过D作DG⊥轴于G,BH⊥轴于H.

∵CD∥AB,CD=AB

∴,

∴,

(3)

10.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E 在⊙O 上,过点E 的切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连接BE ,过点O 作BE 的平行线,交⊙O 于点F ,交切线于点C ,连接AC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

(2)连接EF ,当∠D= °时,四边形FOBE 是菱形.

【答案】(1)见解析;(2)30. 【解析】 【分析】

(1)由等角的转换证明出OCA OCE ??≌,根据圆的位置关系证得AC 是⊙O 的切线. (2)根据四边形FOBE 是菱形,得到OF=OB=BF=EF ,得证OBE ?为等边三角形,而得出

60BOE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1)证明:∵CD 与⊙O 相切于点E , ∴OE CD ⊥, ∴90CEO ∠=?,

又∵OC BE ,

∴COE OEB ∠=∠,∠OBE=∠COA ∵OE=OB ,

∴OEB OBE ∠=∠, ∴COE COA ∠=∠, 又∵OC=OC ,OA=OE , ∴OCA OCE SAS ??≌(), ∴90CAO CEO ∠=∠=?, 又∵AB 为⊙O 的直径, ∴AC 为⊙O 的切线;

(2)解:∵四边形FOBE 是菱形, ∴OF=OB=BF=EF ,

∴OE=OB=BE ,

∴OBE ?为等边三角形, ∴60BOE ∠=?, 而OE CD ⊥, ∴30D ∠=?.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和圆中的计算问题,熟练掌握圆的性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中考数学备考之平行四边形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及答案解析(1)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6cm,D为边AB中点.动点P、Q在边AB上同时从点D出发,点P沿D→A以1cm/s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点Q沿D→B→D以2cm/s的速度运动,回到点D停止.以PQ为边在AB上方作等边三角形PQN.将△PQN绕QN的中点旋转180°得到△MNQ.设四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cm2),点P运动的时间为t(s)(0<t<3). (1)当点N落在边BC上时,求t的值. (2)当点N到点A、B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 (3)当点Q沿D→B运动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4)设四边形PQMN的边MN、MQ与边BC的交点分别是E、F,直接写出四边形PEMF 与四边形PQMN的面积比为2:3时t的值. 【答案】(1)(2)2(3)S=S菱形PQMN=2S△PNQ=t2;(4) t=1或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知:当点N落在边BC上时,点Q与点B重合,此时DQ=3;(2)当点N到点A、B的距离相等时,点N在边AB的中线上,此时PD=DQ; (3)当0≤t≤时,四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四边形PQMN;当≤t≤时,四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PQFEN. (4)MN、MQ与边BC的有交点时,此时<t<,列出四边形PEMF与四边形PQMN的面积表达式后,即可求出t的值. 试题解析:(1)∵△PQN与△ABC都是等边三角形, ∴当点N落在边BC上时,点Q与点B重合. ∴DQ=3 ∴2t=3. ∴t=; (2)∵当点N到点A、B的距离相等时,点N在边AB的中线上,

六安数学三角形填空选择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六安数学三角形填空选择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C =90°,BC =8cm ,AC =6cm ,点E 是BC 的中点,动点P 从A 点出发,先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A →C 运动,然后以1cm /s 的速度沿C →B 运动.若设点P 运动的时间是t 秒,那么当t =___________________,△APE 的面积等于6. 【答案】1.5或5或9 【解析】 【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点P 在AC 上时:当点P 在BC 上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详解】 如图1,当点P 在AC 上.∵△ABC 中,∠C =90°,BC =8cm ,AC =6cm ,点E 是BC 的中点,∴CE =4,AP =2t . ∵△APE 的面积等于6,∴S △APE = 12AP ?CE =12 AP ×4=6.∵AP =3,∴t =1.5. 如图2,当点P 在BC 上.则t >3∵E 是DC 的中点,∴BE =CE =4. ∵PE ()43=7-PE t t =-- ,∴S =12EP ?AC =12 ?EP ×6=6,∴EP =2,∴t =5或t =9. 总上所述,当t =1.5或5或9时,△APE 的面积会等于6.故答案为1.5或5或9.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是关键. 2.如图,平面内有五个点,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_____个三角形.

【答案】10 【解析】 【分析】 以平面内的五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在平面中依次选取三个点画出图形即可解答. 【详解】 解:如图所示,以其中任意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最多可以画10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几何图形的个数,我们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平分∠ABC,∠ACB=74°,∠ABC=46°,且∠BAD+∠CAD=180°,那么∠BDC的度数为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BA于E点,过D点作DF⊥BC于F点,根据BD是∠ABC的平分线可得出△BDE≌△BDF,故DE=DF,过D点作DG⊥AC于G点,可得出 △ADE≌△ADG,△CDG≌△CDF,进而得出CD为∠ACF的平分线,得出∠DCA=53°,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中考数学易错题题目(经典)

O G F B D A C E 1.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 cm .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 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3 如图,将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1 2 EF AB =;②BAF CAF ∠=∠; ③1 2 ADFE S AF DE =g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③S △AGD=S △OGD ;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2OG.是 .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 参考下面福 娃们的讨 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 贝 贝:我注意 s t O A s t O B s t O C s t O D A D C E F G B s 80 O v t 80 O v 80 O t v O A . B. C . D . 80 A D B F E 第20题图 D C B P A 函数2y x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左图, 如果x a =时,0y <;那么1x a =-时, 函数值( ) A .0y < B .0y m << C .y m > D .y m = x y O x 1 x 2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重点题)

平行四边形二次达标题 1、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长为6,其三条中位线长度总和为10,则底边长为 ______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30cm,△ABC的周长是22cm, 则AC的长为_________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过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若AB=4,BC=7,OE=3, 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是__________ 4.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序号是__________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④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8和6,则其边长a范围为____________ 6、如图,在?ABCD中,AB=,AD=4,将?ABCD沿AE翻折后, 7、在A B C中,AC=6cm,BC=8cm,AB=10cm,D、E、F分别是 AB、BC、AC的中点,则D E F的面积为__________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 交AD于F,再分别以B、F为圆心,大于BF的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点G,若BF=12,AB=10,则AE的长为_______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BC,BC=6cm,点 P、Q分别从A、C两点的位置同时出发,点P以1cm/s的速度由 点A向点D运动,点Q以2cm/s的速度由点C出发向点B运动.则 _______秒后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10、如图,△ABC的周长为28,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 垂足为Q,∠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 则PQ的长为___________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90C =o ∠,30B ∠=o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o ;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1:3DAC ABC S S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作图方式,可判断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再结合∠B=30°,可推导得到△ABD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这2个判定可推导题干中的结论. 【详解】 题干中作图方法是构造角平分线,①正确; ∵∠B=30°,∠C=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 ∴∠CAD=∠DAB=30° ∴∠ADC=60°,②正确 ∵∠DAB=∠B=30° ∴△ADB 是等腰三角形 ∴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③正确 在Rt △CDA 中,设CD=a ,则AD=2a 在△ADB 中,DB=AD=2a ∵1122DAC S CD AC a CD ?=??=?,13(CD+DB)22 BAC S AC a CD ?=??=? ∴:1:3DAC ABC S S ??=,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角平分线的绘制方法.

2.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S △ABC =7,DE=2,AB=4,则AC 长是( ) A .4 B .3 C .6 D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2,然后由S △ABC =S △ABD +S △ACD 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 【详解】 解: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 ∠EAD=∠FAD 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 ∴DF=DE , 又∵S △ABC =S △ABD +S △ACD ,DE=2,AB=4, 11742222 AC ∴=??+?? ∴AC=3.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ABC 中,∠A :∠B :∠C =1:2:3,最小边BC =4cm ,则最长边AB 的长为( )cm A .6 B .8 C 5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A =x , 则∠B =2x ,∠C =3x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 =x+2x+3x =180°, 解得x =30°,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附答案) 作者:学大教育编辑整理 来源:网络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word完整版)四年级《三角形试题分析及易错题分析》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考题分析与易错题分析 以盘龙区小学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四年级数学试题进行分析:三角形这一单元知识占11%,所考知识点主要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高的做法,会求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如: 近三年考题分析 4、请你想办法求出下面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考查目的:三角形内角和和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15.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考查目的:三角形高的含义,会正确画不同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掌握高的方法。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60°,其他两个内角各是多少度?这是()三角形。考查目的:综合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三角形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40分) 个钝角三角形,()个等腰三角形。 7、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一个是50度,一个是80度,这个三角形既是()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二、选择(18分) 1.下面第()组中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和7 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3 cm B.4 cm C.7 cm 3.下面各组角中,第()组中的三个角能组成三角形。 A.60°,70°,90° B.50°,50°,50° C.80°,95°,5° 4.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90°。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底角是75度,顶角是()。 A、75度 B、45度 C、30度 D、60度 6、下面长度的小棒中(单位:cm),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3.5、7.5、4 B . 5、2.8、6 C. 10、4.2、5.6 三、判断(8分) 1、一个内角是8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完整)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题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试卷 一、填空 1、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常见的四边形有()。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5、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11、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点。 12、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13、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15、()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6、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 18、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三、小法官,判一判。(每空1分) 1、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梯形的底和高一定是垂直的。()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平行四边形却有容易变形的特点。() 4、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能画出一条高。() 5、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6、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实践操作”显身手。(每空2分,第2题每空1分)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 . 2、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

4、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1)、分成两个梯形。(2)、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 1、一个直角梯形的一个内角是65。 (如图),这个直角梯形另一个内角是多少度?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8厘米,另一条边比这条边短3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下底的3倍,如果将下底延长6厘米,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 4、把两个边长分别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最小是多少?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不是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点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 、-1 B 、1 C 、0 D 、不存在 10、2 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2 1 D 、2 1 11、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0,则这两个有理数为( ) A 、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 D 、有一个为0 13、长方形的周长为x ,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2x B 、2(x-2) C 、x-4 D 、2·(x-2)/2 14、“比x 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 ) A 、-x-3 B 、-(x+3) C 、3-x D 、x+3 15、如果0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3),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横坐标介于() 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点A,B的坐标求出OA,OB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得出OC 的长,再比较无理数的大小确定点C的横坐标介于哪个区间. 【详解】 ∵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3), ∴OA=2,OB=3,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22 = 2+313 ∴AC=AB13, ∴OC132, ∴点C132,0), <<, ∵3134 <<, ∴11322 即点C的横坐标介于1和2之间,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弧与x轴的交点问题,掌握勾股定理、无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5cm 和 11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6cm B.21cm 或 27cm C.21cm D.27cm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5是腰时或当11是腰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详解】 解:当5是腰时,则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11是腰时,5+11>11,能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是5+11×2=27cm.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 C.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D.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A.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是真命题; B.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错误,是假命题; C. 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正确,是真命题; D. 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正确,是真 命题;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如图,在ABC ?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AC的中垂线交BC于E, 20 DAE ∠=o,则BAC ∠的度数为( )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题(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题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常见的四边形有()。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5、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 的长是()厘米。 8、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 1、下面错误的是() 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D、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3600 。 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 周长()。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长。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D、垂直线段 4、下面四边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5、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三、小法官,判一判 1、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 ) 2、梯形的底和高一定是垂直的。 ( )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平行四边形却有容易变形的特点。 ( ) 4、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能画出一条高。 ( ) 5、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 ) 四、“实践操作”显身手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测量底和高的长度。 底( )厘米;高( )厘米 3、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4 、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1)、 分成两个梯形。 (2)、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5、如图,要从东村挖一条水渠与小河相通,要使水渠最短,应该怎样挖?请在图上 画出来。

最新整理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 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 -(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第 18) A 1 A 2 A 3 A 4 图7 A D B C E F 易错题测试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4cm 2,相邻两边上的高分别为8cm 和9cm ,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 2. 分别将下列条件中的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①AB ∥CD ②AD ∥BC ③AB=CD ④AD =BC ⑤∠A=∠C ⑥∠B=∠D 3.如图,在 ABCD 中,E ,F 分别为AD ,CD 的中点,分 别连结EF ,EB ,FB ,AC ,AF ,CE ,则图中与△ABE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包括△ABE )共有的个数(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4.如图7,将n 个边长都为1cm 的正方形按如图7所示摆放, 点A 1、A 2、…、A n 分别是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中点,则n 个这样 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 A .41cm 2 B .4n cm 2 C .41 n cm 2 D .n 4 1( cm 2 5.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4,若将矩形折叠,使C 点和A 点重合,则折痕EF=_____. 6.如图,以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为对角线的四边形是( ) A .梯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矩形 7.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80cm?,?如果它的中位线与腰长相等,?它的高是12cm ,这个梯形的面积_________。 8.如图1,梯形ABCD 中,AB ∥CD, EF 是中位线,EF 分别交AC 、BD 于M 、N ,若AB=8,CD=6,则MN =_______. 9.三角形的周长为a ,分别过它的三个顶点作其对边的平行线,这三条直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10.如图,杨伯家小院子的四棵小E F G H 、、、刚好在其梯形院子ABCD 各边的中点上,若在四边形EFGH 种上小草,则这块草地的形状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菱形 11、如图,在△ABD 中,∠ADB =90°,C 是BD 上一点,若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DEF 的面积为3.5,则△ABC 的面积为 . A D H G C F B E 第10题 E F 第5题 第6题 第8题 第11题

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三角形易错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cm,AB=3cm,则BC=_________cm.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如图:a∥b,BC=4,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则a与b的距离是_________. 【 5.小亮家离学校1千米,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x千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6.已知△ABC两边长a,b满足,则△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_________. 8.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2中间小三角形的中点,得到图3.(若三角形中含有其它三角形则不记入) 、 (1)图2有_________个三角形;图3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 (2)按上面方法继续下去,第20个图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第n个图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用n的代数式表示结论) 9.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7,且有两边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10.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8.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内角和公式,设该多边形为n边形,内角和公式为180°?(n﹣2),因为最小角为100°,又依次增加的度数为10°,则它的最大内角为(10n+90)°,根据等差数列和的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设该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为=180?(n﹣2), 解得n1=8,n2=9, n=8时,10n+90=10×80+90=170, n=9时,10n+90=9×10+90=180,(不符合题意) 故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结合等差数列考查了凸n边形内角和公式.方程思想是解此类多边形有关问题常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注意凸n边形的内角的范围为大于0°小于180°. % 2.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cm,AB=3cm,则BC=2或3或cm.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按照AB为底边和腰,分类求解.当AB为底边时,BC为腰;当AB腰时,BC为腰或底边. 解答:解:(1)当AB=3cm为底边时,BC为腰, )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C=(8﹣AB)=; (2)当AB=3cm为腰时, ①若BC为腰,则BC=AB=3cm, ②若BC为底,则BC=8﹣2AB=2cm. 故本题答案为:2或3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关键是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5<x≤.

2016中考数学易错题整理

中考数学易错题整理(填空题、选择题) 填空题部分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另一边长为10,那么连结这个三角形各边的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恰是方程x 2-7x+12=0的两根,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3、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5cm 和3cm,公共弦为6cm,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4、⊙O 的半径为5cm ,弦AB ∥CD ,AB =6cm ,CD =8cm ,则AB 和CD 的距离为 5、已知⊙O 的直径AB 为13cm ,C 为圆上一点,CD ⊥AB ,垂足为D ,且CD =6cm ,则AD 的长为 6、已知一弓形的弦长为8cm ,该弓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5cm ,则此弓形的高为 7、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为矩形一边为1cm 和3cm 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 8、在半径为1的⊙O 中,弦AB 、AC 则∠BAC 度数为 9、一个已知点到圆周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5cm ,最小距离为1cm ,则此圆的半径为 10、已知m 是方程020082=--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 m -2的值等于 11、已知⊙O 1和⊙O 2相切,且圆心距为10,若⊙O 1半径为3,则⊙O 2的半径为 12、直线y=x-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ABC 为等腰三角 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坐标最多有 个 13、两个圆内切,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5,两圆的圆心距为2,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 14、已知5 x 2-7xy -6 y 2=0,则y :x 的值为 15、已知一次函数y =kx +1-k 不经过第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为 16、一次函数y =kx +b 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3≤x ≤6,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是 -5≤y ≤-2,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1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x ,6,且x 为整数.. ,则x= 18、已知m 为整数,且一次函数y =(m +4)x +m +2的图像不过第二象限,则m 值为 19、已知直线y =3x +b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则此直线解析式为

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精品

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继续、满足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cm,AB=3cm,则BC=_________cm.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如图:a∥b,BC=4,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则a与b的距离是_________. 5.小亮家离学校1千米,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x千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6.已知△ABC两边长a,b满足,则△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7.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_________. 8.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2中间小三角形的中点,得到图3.(若三角形中含有其它三角形则不记入) (1)图2有_________个三角形;图3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 (2)按上面方法继续下去,第20个图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第n个图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用n的代数式表示结论) 9.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7,且有两边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10.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8.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内角和公式,设该多边形为n边形,内角和公式为180°?(n﹣2),因为最小角为100°,又依次增加的度数为10°,则它的最大内角为(10n+90)°,根据等差数列和的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该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为=180?(n﹣2), 解得n1=8,n2=9, n=8时,10n+90=10×80+90=170, n=9时,10n+90=9×10+90=180,(不符合题意) 故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结合等差数列考查了凸n边形内角和公式.方程思想是解此类多边形有关问题常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注意凸n边形的内角的范围为大于0°小于180°.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易错题

一、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梯形的两倍 等底等面积的平行四边形,高是三角形的一半 等高等面积的平行四边形,底是三角形的一半 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则三角形的 面积是()平方米。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是20平方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米,三角形的 底是()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是()平方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4.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积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则平时四边形的高 是()厘米。 5.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底的2 倍,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在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6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 方分米。 8.把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4倍,面积()。 9.把梯形的高缩小2倍,则面积()。 10.把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8倍,高缩小两倍,则它的面积()。 二、已知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要先把它们乘以2,而平行四边形则可以直接除。 1.一个占地2平方千米的平行四边形茶园,底为4000米,高为多少米? 2.一个梯形西瓜地的面积是42平方米,上底是5米,下底是9米,这块西瓜地的高是多少米? 3.快乐农庄的草莓园是一个占地面积为6公顷的三角形,已知底是300米,则高是多少米? 4.把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面积减少60平方厘米,那么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0厘米,如果把上底延长5厘米就成了一个面积为12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原来梯形的高是多少?

备战中考数学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某中心城市有一楼盘,开发商准备以每平方米7000元价格出售,由于国家出台了有关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开发商经过两次下调销售价格后,决定以每平方米5670元的价格销售. (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 (2)房产销售经理向开发商建议:先公布下调5%,再下调15%,这样更有吸引力,请问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是否更优惠?为什么? 【答案】(1)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2)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解析】 【分析】 (1)根据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的要求,设出未知数,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两种方式的增长率,然后比较即可. 【详解】 (1)设平均每次下调x%,则 7000(1﹣x )2=5670,解得:x 1=10%,x 2=190%(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 (2)(1﹣5%)×(1﹣15%)=95%×85%=80.75%,(1﹣x )2=(1﹣10%)2=81%. ∵80.75%<81%,∴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2.解方程:2332302121x x x x ????--= ? ?--???? . 【答案】x= 15 或x=1 【解析】 【分析】 设321 x y x = -,则原方程变形为y 2-2y-3=0,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求y ,再求x . 【详解】 解:设321 x y x = -,则原方程变形为y 2-2y-3=0. 解这个方程,得y 1=-1,y 2=3, ∴3121x x =--或3321 x x =-. 解得x=15 或x=1. 经检验:x= 15或x=1都是原方程的解.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精选

易错题测试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4cm 2,相邻两边上的高分别为8cm 和9cm ,则这个平行四边 形的周长为_______ 2. 分别将下列条件中的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①AB ∥CD ②AD ∥BC ③AB=CD ④AD =BC ⑤∠A=∠C ⑥∠B=∠D 3.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AD ,CD 的中点,分 别连结EF ,EB ,FB ,AC ,AF ,CE ,则图中与△ABE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包括△ABE )共有的个数(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4.如图7,将n 个边长都为1cm 的正方形按如图7所示摆放, 点A 1、A 2、…、A n 分别是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中点,则n 个这样 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 A .41cm 2 B .4n cm 2 C .41 n cm 2 D .n 4 1( cm 2 5.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4,若将矩形折叠,使C 点和6.如图,以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为对角线的四边形是( ) A .梯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矩形 7. 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80cm?,?如果它的中位线与腰长相等,?它的高是12cm ,这个梯形 的面积_________。 8.如图1,梯形ABCD 中,AB ∥CD, EF 是中位线,EF 分别交AC 、BD 于M 、N ,若AB=8,CD=6, 则MN =_______. 9.三角形的周长为a ,分别过它的三个顶点作其对边的平行线,这三条直线围成的三角形的 周长为________ 10.如图,杨伯家小院子的四棵小E F G H 、、、刚好在其梯形院子ABCD 各边的中点上, 若在四边形EFGH 种上小草,则这块草地的形状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菱形 11、如图,在△ABD 中,∠ADB =90°,C 是BD 上一点,若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 △DEF 的面积为3.5,则△ABC 的面积为 . F 第10题 第5题 第6题 第8题 第11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