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节欧洲西部俄罗斯(第3课时)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五节欧洲西部俄罗斯(第3课时)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五节欧洲西部俄罗斯(第3课时)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五节欧洲西部俄罗斯(第3课时)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五节 欧洲西部 俄罗斯(第 3 课时)

撰稿人:朱学芹 审稿人: 王龙

日期 17.03.16

【课前预习案】

【复习目标】

一、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经度:大致位于 与 180°之间;纬度: 与 70°N 之间,位于中高纬度, 大部分处于北温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部隔 A 与北美洲为界,西临 B ,西南临C 、D ,北临 E 。

3、邻国 陆地边境线漫长,面积较大的邻国有① 、② 、③ 、④ 。 二、自然地理环境

1. 地形: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

ft 脉:A ;B___;C____平原;D ____平原;E___高 原;F____ft 地 ( 2 ) 俄 罗 斯 主 要 地 形 特 征 :

2. 河流:

贝加尔湖: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

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 地壳断裂下陷(地堑)而成。

结合上图,找出并识记主要河流及注入的海洋,主要湖泊及成因。

河流 特 点

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河流,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 利 .

、 ③_ 、 ④

位于亚洲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 ,下游沼泽广布,

航运价值低.

3.

(1) 气候类型分布:

(2) 气候特点:

考点点击:

目标解读

1. 俄罗斯的位置、主要地形区、气候

类型及特点、主要河流和湖泊。

2. 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3. 俄罗斯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工业 1. 把握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分析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 2. 重点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

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

3. 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的特点,说出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

济的实例。

和交通的关系。

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气候特点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 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 40°-60°大陆中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35°N —55°N 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自然资源:

(1)特点: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

之一。许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分布不均匀,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但开采利用很少。

(2)森林资源:世界上最丰富

(3)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4)水能资源:伏尔加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三)人文地理环境:

1、传统的欧洲国家:面积:1700 多万千米,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5 亿;;民族:100 多个,主要为俄罗斯人;通用语言:俄语。

(1)分布特点:3/4 的人口集中在欧洲部分(东欧平原),而亚洲部分人口集中

在南部。

(2)原因:东欧平原中南部,气候温和,又有伏尔加河和顿河流经,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好;而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

候较温暖。

2、农业:

(1)生产条件:

优势:(同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高;

劣势: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农业带及农作物:

东欧平原中南部的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为该国主要的农业区,以喜温凉的春小麦、甜菜、

马铃薯、亚麻等作物为主(商品谷物农业)。

3、林业: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4、工业:

(1)工业结构:

工业基础较好,以重工业为主。

(2)发展条件:

①资源丰富,能自给。森林、水能、石油、天然气、

煤、铁等。②科技③市场④劳动力⑤政策。

(3)主要工业区:

a、工业区,

b、工业区,

c、工业区,

d、工业区。

(4)工业部门:

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工业

部门地位突。

5、交通:

俄罗斯交通运输以为主。

水运不占主要地位。

铁路主要分布在和

5.主要城市:

: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

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北冰洋沿岸不冻港。

【课堂探究案】

1、试分析俄罗斯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凌汛现象产生的原因?沼泽地广布的原因(从地形、气温、河流等方面分析)

2、俄罗斯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3、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冰洋沿岸,但终年不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析俄罗斯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原因?(从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方面思考)

5、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6、出俄罗斯气说候类型东西、南北方向的变化,并分析原因。(从位置、洋流、地形等角度分析)

7、俄罗斯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是什么?

8、俄罗斯工业分布与日本有何不同?为什么?

9、俄罗斯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分析其原因?( 水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10、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ft,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ft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11、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的地理意义?分析在最东端未修成直线的原因?

12、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典型例题】

1、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 7 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

因(8 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

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 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 分)

2、第聂伯河是欧洲第三大河,发源于海拔 200—350 米的分水岭上。从源头至乌克兰的基辅为上游,习惯上称之为第聂伯河,长约 333km,从基辅至河口为中下游,长约 952km,习惯称为下第聂伯河。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

(1)描述第聂伯河流域内水资源的时空分

布特点。

(2)分析乌克兰成为“欧洲粮仓”的原

因。

2015 级地理导学案世界地理·第三章

【测评达标】

俄罗斯联邦通称俄罗斯或俄国,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读下面“俄罗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俄罗斯1 月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0℃—-40 摄氏度

B. 气温从东西两侧向大陆中东部地区递减

C. 东西两侧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

D. 中东部为内陆ft地,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低

2.图中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其原因不包括

A.西部、南部低于辽阔,开发潜力巨大

B. 西部、南部工业、农业发达,经济较好

C. 西部、南部自然资源丰富,开发较早

D. 西部、南部气候较温和,更加适宜居住

3.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航运价值大,其原因不包括

A.伏尔加河流程较长,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

B. 河流流经丘陵、平原,流速较快,易于航行

C. 流域内人口和工业集中,运输需求量较大

D. 河流封冻期相对较短,河流的通航时间较长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 月封冻,冰厚可达90 厘米,图12 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4--5 题。

4.贝加尔湖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ft谷导致冰层深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5.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据此回答 6—9 题。

6.俄罗斯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7.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气候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极地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8.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太少

B.常年气温过低

C.森林面积过大

D.灌溉水源不足

9.有关俄罗斯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是主要农业区

C.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区

D.农业生产稳定,大量出口农产品

10.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 11 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依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俄罗斯的工业结构特征。

(2)俄罗斯西伯利亚有大面积的平原,但是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要大量进口,原因是什么?

(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水运不占

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11、从地理角度分析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

道经过乌克兰的原因。

———6———

2015 级地理导学案世界地理·第三章

【质疑反思】

1、俄罗斯气候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

2、俄罗斯低温、干旱等灾害频繁,土地风蚀严重,导致粮食生产很不稳定。近年来,许多农场在发展

种植业的同时,尝试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实现了农业收入的稳定提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俄罗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好处。

第五节欧洲西部俄罗斯(第 3 课时)导学案答案

【课堂探究案】答案

1、分析俄罗斯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凌汛现象产生的原因?沼泽地广布的原因?

水文特征:结冰期长,有春汛(为主)、夏汛和凌汛现象,含沙量小。

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沼泽广布: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冻土层发育,不利地表水下渗;④ 河流多自南向北流,多凌汛,易积水。

2、俄罗斯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三河位于中、东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河流封冻期长,且流经地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故航运价值不高。

3、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冰洋沿岸,但终年不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明显。

4、分析俄罗斯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纬度高,大部分在50°N 以北,气温较低(气温);

②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最北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气温);

③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使北冰洋寒冷气流的影响加大,并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影响气温、降水)

5、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到的太阳辐射少;且日照时间短;(纬度位置)

②深居大陆内部,受强冷高压的控制(海陆位置);

③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地形);

④海拔较高,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 米以上(地形)。

6、出俄罗斯气说候类型东西、南北方向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明显,温带大陆性气候较中东部弱,西南部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

东部沿海:受千岛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及ft地地形阻挡的影响,温带季风气候仅在沿海地区,范围较小;

北部地区:北冰洋沿岸是常年寒冷的极地苔原气候;

南部: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气候的大陆性最典型

7、俄罗斯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是什么?

东部沿海受千岛寒流及ft地地形的影响,温带季风气候面积狭小。

8、俄罗斯工业分布与日本有何不同?为什么?

俄罗斯工业主要接近原料产地(资源型)。日本工业分布在靠近港口和海运便利的沿海地区(临海型)。俄罗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矿产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过分依赖国际市场;沿海港湾众多,海运

便利;平原集中在沿海,地形平坦。

9、俄罗斯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分析其原因?( 水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原因:①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

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

②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

③虽海岸线漫长,但多数港口封冻期长,海运不便;

④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加上东西向货物运距长,公路运输成本高;而铁路运输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运量大,运速快,运费低。

10、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ft,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ft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自然原因:①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②北部有冻土层,建设难度大,安全系数低。社

会经济原因: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11、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的地理意义?分析在最东端未修成直线的原因?

地理意义:①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②加强东西部国土的联系;③巩固国防。

原因:受国境线影响,不可能修成直线;避开地形复杂地区。

12、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自然原因:西部、南部气候温暖;自然资源丰富。人为原因:西部、南部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农业发达。【典型例题】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

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

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

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6.(1)时空分布很不均匀;(2 分)上第聂伯河流域分布集中,下第聂伯河流域分布较少;(2 分)春季

最丰富,秋季较多,而夏季和冬季较少。(2 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2 分)地处东欧平原,耕地面积广,利于种植业发展;(2 分)世界著名黑土区,土壤肥沃;(2 分)众多河流流经,水

源丰富;(2 分)欧洲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2 分)地广人稀,

适合大规律机械化作业,重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2 分)

【测评达标】答案

1.C

2.A

3.B

4.D

5.C

6.A

7.B

8.B

9.C

10.(1)俄罗斯铁矿资源、能源丰富,因此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纬度高,农产品相对不足,发展轻工业的原料相对短缺,因而轻工业欠发达。(2 分)

(2)纬度高,气侯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生长困难;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冻土沼泽广布,耕作困难;人

口多,消费量大;低温干旱等灾害频繁、土地风蚀严重等。(3 分)

(3)俄罗斯面积广大,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铁路运输适合远距离运输,且运量大,运费较低,因此以铁路运输为主;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

东西向,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俄罗斯东部沿岸地区经济欠发达,北部沿岸地区冰封期长,西部海岸线较短;除北冰洋外,各海域沿海港口与外洋之间的联系都需要经过别国海域,水运欠发达。(5 分)

11、①位于欧洲其他国家和俄罗斯之间,地理位置重要;②是通往欧洲最近管道的必经之地;③纬度低气温高,冻土少,利于铺设;④地形平坦,便于施工。

【质疑反思】答案

1、(区域地理P56)

2、抵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增加收入;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看电视word导学案

5 看电视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 学生分析】 、学生都喜欢看电视,对电视很感兴趣: 但在家里当惯“小公主” 、“小皇帝”,以自己为中心, 掌握家中电视遥控器的主权。 2、基本掌握一些识字方法: 熟字相加变新字,熟字加偏旁,组词造句,生活中见过 等,自己会借助拼音来学习汉字。 3、在网络环境下能自主浏览网页,但仍有一些学生不听指挥,可能会浏览其他的网页;对一些感兴趣的文章会读,但不大喜欢读出声。 4、能使用拼音输入法在留言版上发言,但速度不是很快, 错别字还是很多。 课时安排】 本课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人互相关心、谦 让品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用自己的方法认识生字。 2、布置学生回家了解爸爸、妈妈等长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 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关、完、写、 全、爸、家”)。 2、会自主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3、会为刚学过的生字出字谜,组词造句。 『教学过程〗 、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 板书:电视 2、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 出示图片。 老师问:“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呀?你们猜一猜?” 学生各自猜 说并说明原因(根据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猜)。 你们猜得对吗?请你们快速读一读课文《看电视》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欧洲西部》导学案

《欧洲西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指出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材料,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分析欧洲西部河流的水文特征。 3.说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它的影响因素;根据材料,分析欧洲西部工业发展特征和人口增长特征。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基础知识填图 读图1 “欧洲西部海陆分布模式图”,填图并 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所示的经纬线的度数。 (2)填出欧洲西部主要的海洋、海湾、海峡、半岛、 岛屿、山脉、平原的名称。 (3)结合上述(1)(2)题,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 位置。 图1 学习主题二: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1.欧洲西部的地形 读图2 “欧洲西部地形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地势特征。 图2 2.欧洲西部的气候 (1)读图3 “欧洲西部四地的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a.上述几个地点大致在什么纬度?按照五带的划分方法属于什么带? b.该区域的气温年较差向哪个方向减小?为什么? c.该区域的年降水量向哪个方向减少?为什么? d.根据上述两个问题的分析,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什么的影响?

图3 (2)读图4,说出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并结合图5,说明欧洲西部乙、丙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图5 图4 (3)图6所示为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对比说明,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与北美洲相比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图6

读图7“欧洲西部的河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为什么欧洲西部河网较稠密?为什么该区少长河、 大河? (2)在图上标出欧洲西部的重要河流。并以莱茵河为 例,分析其水文特征。 (3)莱茵河被称为“欧洲的黄金水道”,试分析其航 运价值大的原因。 图7 欧洲西部河流示意图 学习主题三:欧洲西部的人文地理特征 1.欧洲西部的农业 (1)结合刚刚学习的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下列材料,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材料一:菊苣是原产于荷兰、比利时等国的一种牧草。它属于半耐寒性植物,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湿润的环境,播种后如果土壤水分不足,会延迟发芽出苗的时间。在光照方面,该作物在“促成软化栽培”阶段还需要相对黑暗的条件。 材料二:欧洲西部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2001年) 材料三:法国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座村庄,一种奶酪”。由此可见,法国奶酪品种和口味的丰富。 作为法国美食的象征之一,奶酪在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说,有95%的法国 人每周至少吃一次奶酪,许多人则习惯一日三餐中有两顿都要吃奶酪。 (2)欧洲西部还有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它主要的作物种类有葡萄、无花果、油橄榄、柑橘等,这种农业地域类型被称为“地中海农业”。回答以下两题。 a.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如何?并据此推测,为适应环境,这些农作物的果皮(或树皮)、根系有什么样的特点? b.法国和西班牙都是发展时鲜业的重要国家,两国都拥有有水果、蔬菜、花卉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结合两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法国和西班牙发展时鲜业 的区位条件有何不同?

完整版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练习题

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下图是沿北纬60 °勺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1?2题。 1.图中①处的名称是( ) A .北海 B .黑海 C .地中海 2 .符合图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是 ( A . E 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 产、 B .②?⑤各河皆属于大西洋水 系 C . F 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地 D . G 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在建筑 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 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据此回答 3?4题。 3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 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差逐渐变小 B ?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C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 .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4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 化,该变化所体现出的规律为 ( ) A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 ?非地带性 D ?垂直地带性 读世界某国部分示意图,回答 5?7题。 5.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C ?东南高西北低 6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 在() A .①地 B .②地 7 .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 主要因素不 A .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C .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读下图,回答8?10题。 8. L 位于俄罗斯的哪个地形区 ( E 30** ①② 60* G 130 " ?度(m) 2 000 1500 I 000 gr D .波罗的海 ) 军事工业的集中区 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 ) B .中间低四周高 D .北高南低 从气候特点来看,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 C .③地 D .④地 包括( ) B ?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D ?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第二节导学案》word版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主备:刘波涛备课(教研)组长:审核: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获得原电池概念和组成条件的基础上,能设计出一些原电池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 在探究设计原电池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 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②.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原电池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②.赞赏原电池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原电池的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 对研究成果以及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与反思 【问题导学】 (请大家复习原电池原理,完成以下三个小题) 1、原电池是一种将的装置 2、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 (1) (2) (3) (4) 3、原电池中负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正极发生___________反应 (填氧化或还原),电子从极流向极,电流从极流 向极。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42-44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完成练习册P24发展中 的化学电源部分) 2.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原电池中,一般来说活动

性较强的金属作为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为极。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比较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即:作为负极材料的金属的活动性作为正极材料的金属。 【合作探究】 一.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并展示讨论成果: (老师订正部分答案) 二.小组合作讨论: (请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小组展示,其他小组随机发问、点评) 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设计多种电池,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等。 原电池中,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从理论上分析,任何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1.(完成练习册P24探究讨论2) 2.现有铜棒、碳棒、银棒、硝酸银溶液。请根据原电池原理,设 计一原电池,画出装置图,标出电子流动方向、电流方向,写出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老师最后给出答案并比较小组讨论结果) 【当堂检测】 教材 P45 3.5 练习册 P25 4.5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欧洲西部导学案时教案

欧洲西部导学案时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淄河中学六年级地理下册学科导学案序号: 课题第八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执 教 人 学习 目标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 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2.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本区 工业区的分布特征。 备 课 人 刘桂军 审 核 人 备 课 时 间 2010 重点 1.欧盟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2.欧盟主要成员国及分布。 3.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 上 课 时 间 难点 1.众多国家的名称及分布。 2.各种图表的判读与分析。 课 时 数 2______1学案内容 学习随笔(教师、 学生活动及设计 思路) ◆课内准备:1.自备欧洲旅游胜地图片若干张。2.自制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 ◆课堂导学:[导入新课]电脑显示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请同学们辨认这是世 界上的哪一地区学生齐答:欧洲西部。板书:第二节欧洲西部 学生活动:将提前印制好的欧洲西部空白图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64页图欧 洲西部的国家找出欧盟15个成员国并填注在空白的图上,同时记忆各国首都名称。 板书:主要国家、首都、位置 师生共动:老师指投影(欧洲西部空白图)学生齐说国家名称及首都。 提出问题:①欧洲西部面积仅500万平方千米,但国家数量(众多),人口(稠 密)。②从填注的国家来看,经济上大多属于(发达国家)。 老师讲述:欧洲西部地区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 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过渡:当今世界,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以其经济上联合的优势, 与美、日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美、日,同时还在不断地发展 扩大。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运行使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更加重 要,与中国的联系也越加紧密。板书:对成员国的影响(老师介绍欧盟的历史和概 况) 学生活动:学生读63页图“欧盟成员国密切的联系示意图”,让学生采用抢答形式描 述欧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板书: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学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65页活动2图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 (1998年)(老师提示:此图强调了对外贸易分进口、出口两个方面,二者是衡量一个国 家和地区外贸水平的共同标志,不可偏废) 提出问题:为什么以轮船的图形表示本区进出口比重呢(提示学生结合本区地理位 置考虑)(本区三面临海,伸入海洋,海运发达) 过渡:经济发达首先表现为工业发达,我们接着要了解的是本区工业的特征及工业中 心的分布。(板书:工业) 学生活动:师生共读课本60页图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

欧洲西部与德国、法国导学案

欧洲西部与德国 法国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目标要求1.欧洲西部位置、范围.2、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3.人文地理的特征; 4.德国、法国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文特征; 5.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 预习案:填图 1.在图中绘制0°经线、50°N 纬线,40°N 纬线, 其交汇点位于 海峡和 半岛。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1)岛屿:A 、B (2)半岛:C 、D 、 E 、F (3)山脉:G 、H (4)河流:I 、J 、K (5)海域:L 、M (6)平原:N 、O 、P 阅读左图: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B 、C 、 D 、E 、F 、G 、H 、I 、J 、K 2.图中被北极圈穿越的国家是 、 、 、 。 德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海域:① 、② 欧洲地形 N O P 欧洲西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2)河流、运河:③ 、④ 、⑤ 、⑥ (3)城市:⑦ 、⑧ 、⑨ 2、德国北面的邻国为 ,西面的邻国主要有 、 、 、 ,南面的邻国主要有 、 等,东面的邻国主要有 、 。 法国: 1、在图中填出主要海域: 北海、大西洋、地中海、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 2、在图中填出主要地形区: 导学案:欧洲西部 1. 地理位置及范围 经纬度: °W ~ °E, °N ~ °N 1.地理位置 大部分位于 带,无热带,处于西风带 海陆位置: 西半部,北临 ,西临 ,南临 2.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 、 为主,世界平均海拔 的大洲,深受_______作用的影响。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 平原、以西 平原 山地:北部 、南部 ,博朗峰本区最高 ⑵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多 、 、海峡、内海和海湾; 主要半岛北部有 、南部有 、 、 ,主要岛屿有 和 ,主要内海有北部的 、南面的 、东南面的 ,边缘海有 , 是著名的海湾 (3)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显著气候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为 气候,东部为 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 气候,南部是 气候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 ,年温差逐渐 。 分布

阅读电视word导学案

阅读电视word导学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 【学生分析】 1、学生都喜欢看电视,对电视很感兴趣: 但在家里当惯“小公主”、“小皇帝”,以自己为中心,掌握家中电视遥控器的主权。 2、基本掌握一些识字方法: 熟字相加变新字,熟字加偏旁,组词造句,生活中见过等,自己会借助拼音来学习汉字。 3、在网络环境下能自主浏览网页,但仍有一些学生不听指挥,可能会浏览其他的网页;对一些感兴趣的文章会读,但不大喜欢读出声。 4、能使用拼音输入法在留言版上发言,但速度不是很快,错别字还是很多。 【课时安排】 本课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人互相关心、谦让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用自己的方法认识生字。 2、布置学生回家了解爸爸、妈妈等长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关、完、写、全、爸、家”)。 2、会自主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3、会为刚学过的生字出字谜,组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 板书:电视 2、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 出示图片。

老师问:“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呀?你们猜一猜?” 学生各自猜说并说明原因(根据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猜)。 你们猜得对吗?请你们快速读一读课文《看电视》。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学本课生字。 2、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把字连成词。 把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并交流认字方法。 4、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正音): 本课易错的字音有: 全、精、关 ⑵出示词语: 开火车朗读。 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如: 精彩、没完没了 ⑶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认记。 5、学写生字,重点指导写“家”: 读字音。 分析字形。

2019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一轮复习导学案(无答案)精品教育.doc(最新整理)

)大西洋、北冰洋、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北极圈5.西欧以莱茵河为主干道,以各运河为辅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你能说出其发达的原因吗? 6.德国被称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你能回忆出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吗? 7.德国的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你能简要说出慕尼黑发展的区位条件吗? 二、对学 1.对子间相互检查,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2.对子间找出并总结都有疑惑的问题。 三、群学 针对独学、对学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长组织组内讨论。 四、展示 1.小组长统计组内存在的问题,按照老师要求组织组内准备展示。 2.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补充或者质疑哦。 五、学习反馈 1.课堂小结 用知识框架图或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欧洲西部导学案第一课时教案

◆课内准备:1.自备欧洲旅游胜地图片若干张。2.自制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 ◆课堂导学:[导入新课]电脑显示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请同学们辨认这是世 界上的哪一地区?学生齐答:欧洲西部。板书:第二节欧洲西部 学生活动:将提前印制好的欧洲西部空白图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64页图欧 洲西部的国家找出欧盟15个成员国并填注在空白的图上,同时记忆各国首都名称。 板书:主要国家、首都、位置 师生共动:老师指投影(欧洲西部空白图)学生齐说国家名称及首都。 提出问题:①欧洲西部面积仅500万平方千米,但国家数量(众多),人口(稠密)。 ②从填注的国家来看,经济上大多属于(发达国家)。 老师讲述:欧洲西部地区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 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过渡:当今世界,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以其经济上联合的优势, 与美、日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美、日,同时还在不断地发展 扩大。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运行使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更加重 要,与中国的联系也越加紧密。板书:对成员国的影响(老师介绍欧盟的历史和概况) 学生活动:学生读63页图“欧盟成员国密切的联系示意图”,让学生采用抢答形式描 述欧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板书: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学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65页活动2图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1998 年)(老师提示:此图强调了对外贸易分进口、出口两个方面,二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 地区外贸水平的共同标志,不可偏废) 提出问题:为什么以轮船的图形表示本区进出口比重呢?(提示学生结合本区地理 位置考虑)(本区三面临海,伸入海洋,海运发达) 过渡:经济发达首先表现为工业发达,我们接着要了解的是本区工业的特征及工业中 心的分布。(板书:工业) 学生活动:师生共读课本60页图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 学案内容 学习随笔(教 师、学生活动及 设计思路)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一轮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欧洲西部与德国 学习内容我的收获【学习目标】 1.说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根据影响气候形成因素||,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及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以莱茵河为例||,分析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4.以德国鲁尔区和慕尼黑为例||,分析工业区位条件||。 【学习重点】 1.气候成因的分析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工业区位条件||。 【知识链接】 芬兰——千湖之国||,荷兰——风车之国、鲜花王国||,瑞士——钟表王国、巧克力之国||,奥地利——音乐之邦||,德国——酒花之国||,瑞典——欧洲锯木场||,挪威——半夜太阳国||,冰岛——冰火之国||。 【学习流程】 一、独学 1.填图 (1)大西洋、北冰洋、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 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2)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3)结合地图册找出0°经线、40°N、北极圈 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 2.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3.结合欧洲西部地形图||,描述该区地形特征||。 4.你能结合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广布的原因吗?这种气候对欧洲西部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5.西欧以莱茵河为主干道||,以各运河为辅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你能说出其发达的原因吗? 6.德国被称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你能回忆出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吗? 7.德国的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你能简要说出慕尼黑发展的区位条件吗? 二、对学 1.对子间相互检查||,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2.对子间找出并总结都有疑惑的问题||。 三、群学 针对独学、对学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长组织组内讨论||。 四、展示 1.小组长统计组内存在的问题||,按照老师要求组织组内准备展示||。 2.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补充或者质疑哦||。 五、学习反馈 1.课堂小结 用知识框架图或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2.当堂检测 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 理界线||。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C等温线?影响其分 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图5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word导学案

第6课设计页面 教师寄语:在word2000中尽情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常用的纸张类型,掌握设置页面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页面的基本设置,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设置等基本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养成规范使用的好习惯。 【操作探究、知识梳理】 一、设计版面 1、常用的纸张类型,并举例A4大小_________,16开大小___________,A3与A4关系。 2、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并将新建文件名名为“学号姓名.doc” 3、设置A4纸张,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详见教材P26 图6-1。 [加油站]:页面设置影响整个文档的板式,一般来说应当在开始编排一篇文章之前就进行页面设置,以使该文档符合实际要求。 二、用图片美化封面 1、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并合理布局,详见教材。 2、探究嵌入式与其环绕方式的区别。 三、用艺术字设计标题 1、用艺术字设计标题,详见教材。 2、用艺术字设计刊号、时间、出版社等杂志元素。 3、思考艺术字设计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模仿教材设计封面。 2、提高要求:自已设计封面。

第7课编辑文字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2、技能目标:掌握字体、段落设置,学会运用符号、首字下沉的美化文档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页面合理布局的能力。 【操作探究、知识梳理】: 一、设置文字,编辑段落,图文混排,详见教材 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并将新建文件名名为“学号姓名编辑文字.doc” 2、设置A4纸张,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 3、从班级博客中选择一篇文章,分别用普通粘贴和选择性粘贴完成,比较它们的区别。 4、在一张页面,合理设置文字,设置行距。 5、设计标题,合理布局插图,详见教材第6课。 二、设置项目符号,运用“首字下沉”格式。 1、设置项目符号。 2、设置“首字下沉”格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图文混排中环绕方式的不同效果。 2、小组讨论项目符号应用的范围。 3、提高要求:试一试,将项目符号由文字符号更改为图片类型

第九节 欧洲西部 学案答案

第九节欧洲西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定位 1.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欧洲西部主要国家、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2. 能够说明欧洲西部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3. 能够结合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特点,说明其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4. 能够分析欧洲西部主要工业区及其发展的条件。 二、区域认知导学: 读地图册中“欧洲西部地图”识记: 1.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冰岛,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荷兰,丹麦,希腊等; 2.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日德兰半岛; 3.大西洋,北冰洋,波罗的海,地中海,亚得里亚海,黑海,北海,挪威海,巴伦支海,比斯开湾,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丹麦海峡,土耳其海峡; 4.波德平原,西欧平原;斯堪的那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 三、考点导学 (一).地形地势——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南高西北低 1.欧洲地形总特点: ①.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②.以平原和山地为主;③.地势南北高,中间低;④.冰川地形广布. 西欧自然环境各要素关系 2.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貌。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思考探究: 1、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挪威)西海岸多幽深曲折的U形峡湾原因是: (二).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1、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北冰洋沿岸为亚寒带针叶林

《老师领进门》word导学案

《老师领进门》教学参考案例 学习目标预设: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恭恭敬敬”等词语的意思。 3、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部分句子的含义。 4、摘录、感情朗读文中描写“我”专心听课,尊敬老师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流程预设: 一、课前谈话 师:昨天晚上,我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家人都问我找啥。你们说我找啥?能找到吗?还好过了十年,二十年,也搬了很多次家,竟然还能找到我的宝贝。知道是什么吗?都是很早前我和我的老师们,我和我的学生们的照片、贺卡、信件什么的。看着一张张照片,读着一封封发黄的信,我感觉,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但还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这也是《老师领进门》这篇课文带给我的感受。齐读课题。 二、学生谈感受 师: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是不是感觉挺简单易懂的?谁来简单地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 1、感受有深浅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文章,读出自己的感受 来。请你再读读课文,在你脑海里是否会印下几幅难忘的画面呢? 2、你脑海里留下了几幅画面?哪几幅?交流:一幅画面,是一年级开学第一天, 老师上课的情景。另一幅画面,是时隔四十年后的一天,师生相遇的情景。 3、你能给自己描述的(脑海中的)画面取个名字吗?板书上学上课路 遇(敬礼)四、品读第二大段 1、上课画面中的小男孩,也就是作者,当时多大了?六岁。按理说,很多记忆都会随着岁月流逝渐渐淡忘,甚至完全消失。但是,这四十年前的第一课却还深深地印在一个中年男子的心里。让我们一起回味这难忘的一课,建议你再读课文

欧洲西部导学案(精品)

欧洲地形 N O P 高二地理 DL-SJDL-13 《欧洲西部》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 审核:高二地理组 编写时间:2015年09月25日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识读欧洲西部主要半岛、岛屿等地名称 2、掌握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与主要河流特征 【自主学习案】 一. 欧洲西部位置与范围 (一) 【读右图训练】 1.在图中绘制0°经线、50°N 纬线,40°N 纬线,其交汇点位于 海峡和 半岛。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1)岛屿:A 、B (2)半岛:C 、D 、E 、 F_________ (3)山脉:G 、H (4)河流:I 、J 、K (5)海域:L 、M 完成等级 更正等级

(6)平原:N 、O 、P (二)位置与范围 1、热量带:大部分位于中的_____带,小部分属于____带 2、半球位置:_______ (南、北半球,位于 (东半球、西半球)。 3、海陆位置:北临 ,西临 ,南隔 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 海峡与____洲相望。 4、范围:欧洲西部有30多个国家,国家众多 填写左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及首都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二、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 (一)冰川作用下的平原和山地 1.地形以_____和_____为主,世界平均海拔____的大洲 平原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以 _______ 河为界,以东为______,以西为______ 山地分布北部和南部,北部有__________; 南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欧洲西部最高峰(4807米) 2.冰川作用在地形中的表现 波德平原、东欧平原:地表波状起伏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岸的峡湾 欧洲西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完整word版)欧洲西部和德国学案(整理好)

欧洲西部 考纲要求: 1、欧洲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2、欧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填图在欧洲西部图上填注: 1、主要经纬线:40°N,北极 圈,本初子午线,30°E 2、岛屿:A B C 半岛:D E F 山脉:H G 平原: 河流:J K 海、海湾: M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经纬度:°W~°E, °N~°N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带,无热带,处于西风带 海陆位置:西半部,北临,西临,南临 2.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为主,世界平均海拔的大洲 主要地形: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为平原、以西为平原分布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本区最高 (2)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多、、海峡、内海和海湾; (3)冰川地貌广布;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②冰川作用为主的(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2.气候

(1)特征: 特征显著 东西差异:西部为 气候,东部为 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 气候,南部是 气候 (3)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可从影响气候的因素综合分析本区气候的特点、成因。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 ,年温差逐渐 。3.河流与湖泊 (1)河流特征:河网 ,水量 ,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2)主要河流: ①多瑙河:全长2850 m 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注入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主要流经的国家有哪九个? ②莱茵河:源自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流经德国 工业区,向北注入 (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③运河:莱茵—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3)湖泊:主要分布在 (多为 作用形成)。千湖之国是 (4) 分析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三.人文特征 1、国家和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 (2)居民: 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 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2、欧洲经济发展的条件: 有利: 不利: 3农业 (1)乳畜业 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原因: (2) 地中海式农业,园艺业 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 、 、 和葡萄等果树的栽培,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 (3)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 交汇)—— 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英雄的舞蹈》word导学案

英雄的舞蹈(路翎)1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路翎及其作品和创作风格。 2.领会《英雄的舞蹈》的内容与主旨。 3.把握小说展现的社会环境。 学习重难点:领会小说的主旨,把握小说展现的社会环境。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一、知人论世(勾画出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作品以及创作风格) 路翎(1923-1994),男,原籍安徽省无为县,生于江苏苏州,两岁时徐家迁至南京。原名徐嗣兴。汉族。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 路翎2岁时生父就病故了,从母姓。路翎的外公家是苏州巨富,童年路翎经常在外公家生活。耳闻目睹舅妗一辈争夺家产,为他日后创作著名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留下了痛切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路翎曾向胡风倾诉:“在小学的时候,我就有绰号叫拖油瓶,我的童年是在压抑、神经质、对世界的不可解的爱和憎恨里度过的,匆匆度过的。” 路翎少年时代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1935年入江苏省立江宁中学后,常读上海文学杂志和屠格涅夫的作品。但是,路翎的求学道路并不平坦。1937年冬天,路翎随家入川,就读于国立四川中学,但因思想左倾,在高中二年级时,被学校开除。年仅十六岁的路翎就离开了学校。路翎没有完成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他读过的文学书籍却比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多得多。 1938年,路翎写了一首长诗《妈妈的苦难》,向胡风主编的《七月》投稿,没有发表,但他得到了胡风的鼓励。1939年,路翎的短篇小说《要塞退出之后》被胡风采用。发表在1940年的《七月文丛》。这时用“路翎”作笔名。(“路翎”的笔名,是为了纪念初恋对象李露玲。) 胡风称其为“一个疯狂的文学天才”。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崛起的作家中,路翎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批评家曾唐湜这样称赞路翎:“路翎无疑是目前最有才能的,想象力最丰富而又全心充满着火焰似的热情的小说家之一。虽然他的热情像是到处喷射着的,还不够凝练。但也正因为有这一点生涩与未成熟,他的前途也就更不可限量。”李健吾这样形容路翎的风格:“路翎先生让我感到他有一股冲劲儿,长江大河,漩着白浪,可也带着泥沙……他有一股拙劲儿,但是,拙不妨害冲,有时候这两股力量合成一个,形成一个高大气势,在我们的心头盘桓。” …………………………………装……………………………订………………………………线…………………………

欧洲西部导学案(精品)

高二地理DL-SJDL-13 《欧洲西部》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审核:高二地理组编写时间:2015 年09 月25 日班级: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完成等级更正等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识读欧洲西部主要半岛、岛屿等地名称 2、掌握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与主要河流特征 【自主学习案】 一. 欧洲西部位置与范围 (一) 【读右图训练】 1.在图中绘制0°经线、50°N纬线,40°N 纬线, 其 交汇点位于海峡和半岛。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1) 岛 A 、B 2) 半 岛: C 、D 、E 、F_ 3) 山 脉:G 、H 4) 河 流:I 、J 、K 5) 海 域:L 、M

6)平原:N 、O 、P (二)位置与范围 1、热量带:大部分位于中的带,小部分属于带 2、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位于(东半球、 西半球)。 3、海陆位置:北临,西临,南隔海 与非洲相望,东南隔海峡与洲相望。 4、范围:欧洲西部有30 多个国家,国家众多 填写左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及首都 A B C D 欧洲西部 E F G H I J K L M N O 二、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一)冰川作用下的平原和山地 1.地形以__ 和___ 为主,世界平均海拔___ 的大洲 平原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以_______ 河为界,以东为_____ ,以西为____ 山地分布北部和南部,北部有_________ ; 南部主要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 ____ 。 ________ :欧洲西部最高峰(4807 米) 2.冰川作用在地形中的表现波德平原、东欧平原:地表波状起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岸的峡湾 阿尔卑斯山系中的众多湖泊 二)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1 气候类型分布:

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练习题

、选择题 F 图是沿北纬60 °勺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1?2题。 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练习题 E ①② ----------- ⑤ 21XX) I 500 I 000 500 I5(r 1?图中①处的名称是( ) A .北海 B .黑海 C .地中海 2 .符合图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是 ( A . E 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军事工业的集中区 B .②?⑤各河皆属于大西洋水系 C . F 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地 D . G 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 D .波罗的海 ) 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据此回答 3?4题。 3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 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差逐渐变小 B .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C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 .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4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 化,该变化所体现出的规律为 ( ) A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 .非地带性 D .垂直地带性 读世界某国部分示意图,回答 5?7题。 5.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 B .中间低四周高 C .东南高西北低 D .北高南低 6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 从气候特点来看, 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 在() A .①地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7 .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 包括( ) A .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C .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读下图,回答8?10题。 B .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D .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8. L 位于俄罗斯的哪个地形区 ( ) A .乌拉尔山 B .西西伯利亚平原 C .中西伯利亚高原 D .东西伯利亚山地

《MicrosoftOffice》导学案

第三章排版与打印 【本章目标】 1、熟练掌握设置字符格式、间距、边框、底纹和中文版式的技巧。 2、能够熟练运用格式刷复制各种样式。 3、熟练掌握设置段落对齐方式和缩进格式的方法。 4、灵活运用设置段落间距和行间距的方法。 5、能够使用格式复制功能快速设置格式。 6、掌握分栏排版的技巧。 7、掌握设置边框与底纹的方法。 8、掌握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的方法。 9、能够熟练打印各种格式的文档。 【本章重点】 1、设置字符格式。 2、设置段落格式。 3、设置页面格式。

【学习目标】 1、能够设置字体、字形、字号、文字的颜色、下画线、着重号及其他效果。 2、能够对字符进行缩放,设置字符的间距及动态效果。 3、掌握给字符添加边框和底纹的技巧。 【学习重点】 1、字体、字形、字号和文字颜色的设置。 2、添加边框和底纹。 【学习课时】 6课时。 第一讲设置字体格式 【学法指导】 字符格式就是字符的外观。设置字符格式,可以用格式工具栏操作,可以用右键快捷菜单操作,也可以用菜单栏的命令进行操作。在学习时,我们必须先弄清字体、字形、字号和字符效果的含义,再参照书上的示例,找出适合于自己操作的快捷方法。 【自学交流】 阅读教材第51至53页,思考下列问题: 1、字符包括哪些?字符格式又是指的哪些? 2、输入文本与设置字符格式的先后顺序通常是怎样的? 3、设置字体格式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操作? 【上机释疑】 打开《陋室铭》,进行如下设置: 1、字体设置:标题为黑体,作者为隶书,诗文为楷体,“简介”二字黑体,简介正文仿宋。 2、字形设置:标题为加粗倾斜,“简介”二字加粗。 3、字号设置:标题为三号,作者为小三号,诗文为四号,简介为小四号。 4、字体颜色设置:标题红色,作者深红色,“简介”二字为蓝色,简介正文为紫罗兰。 5、下划线设置:标题加双下划线,下划线颜色为蓝色;简介中最后一句话“本文通过对自己……思想情趣。”加红色波浪线。 6、着重号设置:“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一句加着重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