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美育问思录-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大学美育问思录-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大学美育问思录-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大学美育问思录-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大学美育问思录

(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旭曙)

摘要:当代中国大学生有充分的审美辨别、考量、选择的能力。社会文化精英的审美应承载引导、批评、建设之功能。大学美育课应强调摩挲经典,体会生活,而不要把美育简单地理解为看几次艺术展。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大学美育教学

Reflection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bstracts:Contemporyry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ample aesthetic judgements of investig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selection.Cultural

and socialélites should be charged with the responsiblities for

guidance,criticism and construction.Aesthet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ought to lay emphasis on reading classics,having deep

experience in daily life,but not to realize arsthetic practice only

as appreciating art exhibitions.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aesthetic practice;aesthet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国家教育方针原先说的学生全面发展指“德智体”,后来又加进了美育;目前,中国的大学正轰轰烈烈地推行通识教育,审美教育之功能和地位似乎变得更加显豁了。不过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怎样富有成效地开展,而不只是设立一门课,敦促学生进几趟艺术馆、音乐厅就算了事,的确还是有待研讨、实施的艰巨课题。笔者在高校从事美学与文艺理论教学多年,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审美活动现状和大学美育教学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这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经验体会和看法,与高校教育界的同行专家交流。

一、大学生的审美趋向是什么?

在大众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的今天,世俗审美活动的娱乐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等而下者为收视率而一味媚俗,跟着公众趣味走,似乎有陷入极端感官享乐主义的危险。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彰显个性,自主性、参与性高,富于青春活力,有人著文,从部分大学生热衷于参与诸如“选秀”一类的活动而得出结论,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审美趋向概括为娱乐性、物质性、媚俗性。这说明人们非常关注大学生群体,说明学校不是象牙塔,大学生的日常审美活动不是在蒸馏器中进行的。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就我多年的高校执教经历,耳濡目染,我敢断言,这样的评判反映出论者对大学生的现实审美状况比较隔膜,至少不全面不准确,流于皮相。

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言行看,考虑问题普遍地很现实、自信满满、有个性、自主意识强,当然不排除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追求名牌、吃苦耐劳精神差等弱点。这些情况有些是青年成长期的共性特征,有些则打下了当代社会生活的烙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简单地拿一把好或不好的尺子衡量。比如大学生追星就不如中学生那般疯狂得近乎不可理喻,再比如有不少大学生喜欢参与甚至迎合趋媚诸如超男超女选秀、网络恶搞,芙蓉姐姐之类所谓“热点”。但在我看来,当代大学生表面上好象对一些社会现象追捧起劲得很,实际上他们大多抱着一种短暂的游戏起哄心态,所谓大众审美狂欢未见得就真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思想上

的本质影响,不过生活层面的调剂而已。分析下来,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大学生处于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面临着各种比如身体、心理、家庭、世界观形成多方面的困扰、考量、选择,生存和生理心理压力都比较大,于是他们需要个人情绪宣泄的渠道;第二,对当下社会的某些话语霸权的现状不满意又无可奈何,一些看似很“酷”的言行下面普遍存有的一种逆反心理。第三点也很重要,大学是一个人的知识增长、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营获自由自主的空间,彰显青春活力,乐于参与表现自我等等是这一时期青年的共性特点,并不是坏事。当代大学生其实大多都已经有一套接近定型的思想价值体系和评判事物的准绳,如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职业的规划设计,个人理想的追求等等方面,都如此。我上“东西方美学思潮”课,给同学们看根据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白鲸记》改编的同名电影,要求他们从电影中(结合小说)探索西方哲学美学精神,与中国哲学美学精神作对比。同学们的热情、疑问、干劲、水平出乎我的意料。这说明真正有价值的经典的东西,他们还是喜欢接近、有能力也用心对待的。我接触过的一些大学生的阅读量、自信心、思考问题之成熟令我很吃惊。当然,精英主义的审美不应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代名词,孤芳自赏,对大众娱乐不屑一顾的偏狭精英立场当然要不得;超越道德底线,将审美沦为单纯感官欲望的肆意狂欢更加有害。通俗不等于庸俗。一字之隔,霄壤之别。据我的了解,市面上的所谓身体化写作在大学生中没有多少市场,他们对选秀、80后之类所谓的热点现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关注,甚至不屑一顾,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在我与他们交往过程中我看到,他们特别反感说教,以老自居,大叹一代不如一代的苦经,仿佛年纪大多吃几碗饭就是握有真理话语权的标志似的。我很认同!!我深切地感到,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身的不可选择的生存处境以及所由而来的或苦难或丰润的或平淡或精彩的生活给自身打下的烙印,它们是受用不尽的人生财富还是自怨自艾的精神负担,全靠个人的消化、领悟、转递、升华。师长与大学生之间需要的是对话、交流,平心静气地,互相汲取对方的滋养。

二、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美育教学?

2002年以来,我一直在复旦大学主讲综合教育课“东西方美学思潮”(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和“大学美育”。我特别主张应把美学理解为一本三大美学传统(中国、印度、西方)的“思者”们对宇宙、人生、自然、生命之奥秘的永不懈怠的沉思、追问、解答而书写、铭刻的“天地神人之大书”——智慧。在此前提下,审美教育就不单指课堂上灌输、传递一些美学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更不是展示几幅名画、播放几支名曲,作些通俗化的点缀,更要紧的是引领同学们进入人类文明铸造的辉煌的审美殿堂,触发他们思考一些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有关的大问题,这样或许才有由识转智之可能。我是学文科的,在课堂上还着重要求文科学生多接触些理科的知识,因为我发现,一般来讲,文理科同学除了知识结构、背景、兴趣有差异外,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角度、甚至表达方式也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当然我不排除有少数学生两者兼得)。审美教育不能光讲理科生接触、感知、欣赏艺术,文科生学点自然科学知识,更应该深透一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浸润人类共有的伟大的思想成果,接受思想大师之超凡智慧的教诲、薰陶,逐步提高抽象思维和质疑问辨的能力。我们都知道,相较于西方思想传统,中华民族的逻辑思辩传统不够发达。当代中国学生进大学前,周而复始的考试就是生活的全部,系统的思维训练几乎为空白。就我对学生的接触体会,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怀疑创新精神、抽象思辩能力普遍不太够。大部分同学对理论课感到隔膜、神秘,甚而视为畏途。这当然不怪他们。但做教师的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同学们打消对理论的高深莫测感,把东西方美学和艺术传统的菁华提炼、传达给同学。我很强调读经典。当然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经典,在推荐给同学的阅读书目中我就有意识地加进一些与美学有些关联的理科经典。就这门课而言,我规定学生必须读一本我推荐的美学艺术经典,撰写读后

感。先不要问能不能读懂看懂听懂,重要的是走进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课堂上我甚至说过,倘若复旦的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涯就在背诵教材应付考试中度过,而没有读过本专业的一、二本经典,那他应该愧对那张金灿灿的毕业证书。一般来说,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教条式的灌输效果不佳。我上课非常注重形象化的感官体验教学,引导同学多看、多听、多体会,把美育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过适当的硬性规定也不能少,如我就规定,选课的同学必须去一次艺术展或听一场音乐会,作为考量平时成绩的重要参照。总之,我把这门课概括为“尊重选择、积极引导、亲灸经典、体会生活”十六字。当然做得好不好,还要由同学们评判,要靠师生的精诚配合和不懈努力。

三、大学美育的真髓何在?

中国是个宗教感很淡的国度,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初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有宗教之利而无宗教之弊,是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作为底蕴的。穷毕生之力追求“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孔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辅以“游艺”(艺指礼乐书数射御,不仅指所谓艺术),着重掌握技能时的愉悦感受,“吾与点也”“不改其乐”之身心全面自由的人格锻铸也离不开源发自内在欲求的自由感觉。现代中国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有本出名的书《美学散步》,“双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著宇宙文章”的林语堂认为,中国精神的本质就是对生活艺术的敏锐感受和透彻见解。这自由自在的审美行动(散步)似乎与着重严整的逻辑体系构造的西方哲学美学精神不相通融,但我以为,两方面并非水火不容,而勿宁说各自把握了人类审美实践的不可或缺的不同阶段。如果说那些美学艺术的典制华章是人类思想大师们的殚精苦虑的结晶,那么它们的动力源泉就来自无拘无束的听松观泉、翱翔天地的“逍遥游”。试想象一下,倘若我们有能力也愿意保持对世界万有变故的敏感,专一真诚地倾听内心生命之流的奔腾,思考爱、自由、幸福、美德等等一些人类基本经验之真谛,就像印度大哲克里希纳穆提在《人生中不得不想的事》一书中倡导的那样,这将会是一件何等丰盛、幸运、至美、至纯的人生境界!想有这样的选择旁人替代不了,只能靠自己的一双慧眼;坚守这样的选择更要靠你愿意也善于开放内心,倾听体味圆融生命之整体的不朽节律和伟大召唤。在我的心目中,这似乎才是大学审美教育之三昧所在。

参考文献:

杜和戎《讲授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国俊主编《讲授艺术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92年。

(印度)克里希纳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叶文可译,群言出版社,2004年。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临床肿瘤学概论___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毛概范文1及评语

2008年中国新农村建设进程调查报告 何爱国 2008年2月11——18日,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赴江西东北部东乡、余江、余干3个县、5个乡镇、52个村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农民个人、家庭、自然村、村委会、乡镇。既含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庄(往往是临近城镇的村庄),也包括非试点村庄。全面调查(对 村领导进行系统访谈,并对每家每户进行上户全面调查)的村庄有招贤沅何村、河山村、桂家山村。其他村庄为部分抽查或个案抽查。调研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与组织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另外,还通过对农民工的随机访谈调查了湖南、湖北、广西、四川、安徽等省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 成绩:环境普遍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路、电、电话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村乡之间一般都连通了水泥公路,但村与村之间很多地方尚没有连通水泥公路。农村个人交通工具主要为自行车与摩托车,其中摩托车越来越普及。乡县之间全部有公交系统,但乡与乡之间尚无公交系统直接相连。电话普及率在95%以上。靠近城镇的农村有的也连通了宽带网络。 制度与组织建设方面,村民自治基本实现;宗教组织发展迅速,特别是基督教组织,信教群众一般约占当地人口的3%——9%之间,不同村庄比例差异较大,有些家庭是全部信教。据调查,招贤沅何村人口数约为320人,信基督教者约为28人,有1个教堂。河山村委会约2600人,信基督教者约为120人,有3个教堂。 经济建设方面,农村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有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由木材、草、糠逐渐为电与燃气取代。农民全年总支出一般在万元以上,多则达30000——4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多则有达8000元以上,少的也有在1000元以下,甚至500元以下。农业人口中农民工比例高,农民外出打工比例一般占当地总人口的40%以上,占青壮年劳动力的70%以上,务农农民在农闲时一般也在当地打工,打工收入一般占农民家庭收入的80%以上,纯粹靠务农收入的家庭已不多见。据调查,招贤沅何村外出打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81%,桂家山村为23%,河山村为50%多。往往离城镇越远,打工人口比例越高。打工的主要城市为上海、广东深圳、东莞、广州、福建厦门、泉州、浙江温州、宁波、义乌等地。打工的主要行业集中在建筑装潢、家电、纺织服装、酒店餐饮等。打工者月工资一般在1000——1500元左右。也有600——800元之间者,甚至500元以下者。也有农民在沿海城市自主创业,有的办公司,有的从事各种零售、家具制造、发艺与餐饮服务。自主创业者的收入一般年人均在2万元以上。 社会建设方面,住房条件大有改善,80%以上的农民住上了钢筋水泥砖头房,住房面积达到当地一般标准。普遍参与合作医疗,大部分村庄的参合率在95%以上。低保制度基本建立,原五保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农村老龄化尚不严重,一般以子女养老为主。据调查,河山村委会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当地人口比例)约为8%,河山村为8.4%,桂家山村约为15%,招贤沅何村约为12.5%。政府对耕地实行补贴,每亩平均100元左右。 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民工普遍受到发达地区思想文化风气的影响,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有更乐观的预期。义务教育完成达标率一般在80%以上,有许多村庄达到100%,也有少数贫困村庄达标率极低,甚至只有10%左右。 生态建设方面,农村环境普遍得到改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人均耕地面积在0.8——2亩之间不等。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数量日益增多,也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就业工资较高,去沿海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也居高不下,致使农村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减轻,环境逐渐好转。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本科生课程学习手册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大数据学院本科生培养模式 (3) 2.1培养理念 (3) 2.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培养模式 (4) 第三章课程体系 (4) 3.1“2+2”培养体系 (5) 3.2卓越计划 (10) 第四章主要课程简介 (12) 4.1专业必修课程 (12) 4.2专业选修课程 (19) 第五章未来发展 (25) 5.1 未来深造 (25) 5.2 就业前景 (27)

第一章前言 大数据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应运而生, 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行业企业等数据的大量汇聚使得数据演化为重要的生产力,逐渐成为经济的新资源、发展的新引擎、信息的新矿山、科研的新依据、决策的新源泉。大数据的存取、交换、分析、应用对相关学科带来了诸多新挑战,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计算数学的内涵与外延:从硬件到软件、从存储到超算、从数据库到数据安全、从网络传输到并行计算、从数据分析到统计建模、从科学计算到优化方法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15年批准新增设立的本科专业。数据科学植根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但是在研究对象、方法论、学科体系等方面又与这些学科有显著不同。数据科学的内涵包含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来源多样、结构各异、规模巨大、传输高速、应用广泛的大数据为研究对象,解决大数据在获取、处理、分析、展示与应用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库、统计计算等领域;第二个层次则是以大数据为研究手段的数据交叉科学,如生物信息、精准医疗、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也在解决这些学科计算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近一步的发展。由此可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内涵已经超出了传统学科的范畴,而是通过将统计分析、系统计算、交叉科学等有机整合,形成一套面向大数据分析全流程、大数据应用全产业链的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大数据复合型人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能够积极应对全球工业4.0时代所特有

大二学生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二学生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展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增强和完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理解国情,加深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能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注重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升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实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实行即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实行,绝大部分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实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实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实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实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在《应用伦理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之际,我们一方面感到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大家肯定和认可的欣慰,另一方面意识到这一荣誉是对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鞭策和激励。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下面是我们新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 计划设想。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和较强的教研能力。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加强课程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学法,探索教学规律,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把《应用伦理学》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已成为《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些年来,《应用伦理学》课程注重开展实践教学,以课题调查研究为把手,连续八年多发动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学期不仅举行优秀调查研究报告交流展示活动,而且还编印累计八本《复旦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汇编》(详见本网站“实践教学”、“教学视频”栏目以及“教学展示”栏滚动照片)。在新一轮的《应用伦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活动中,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亮丽特色,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开展“课

毛概演讲稿

毛概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代表我们小组为大家进行展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打好一场保胃战》。 2013年3月3日,为期10多天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两会审议并通过了众多代表们的提案,选举了国家领导人,并就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今年两会的热点关注更多的倾向于人民切身利益与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衣食住行无不涉及。其中食品安全问题引来与会代表们以及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食品的重要性,食品是人生存的首要物质前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而食品质量则是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关键,因此,食品安全事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它的意义在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秩序的稳定;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更在于人的生命安危!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拨动着所有消费者敏感的神经。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忆一下那些让我们心惊肉跳的食品安全大事件。首先是双汇瘦肉精事件。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在这里让我想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瘦肉精。“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除此之外还有染色馒头事件。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染色”馒头进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另外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各种奶粉牛奶事件。

复旦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规划.doc

校园网二期工程规划 1. 97年度校园网规划 继96年度校园网正式开通并完成一系列基本网络设施和应用的建设后,97年度的校园网工作任务将以更大、更快和更多为主要目标,覆盖骨干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服务、系统运行四大方面。骨干网络建设工作将以即将完工的邮电电话计算机网光缆铺设和以前的小规模的网络骨干网主体为基础,大规模延伸骨干网,进一步扩大外围网的组网规模,提高网络整体运行效率,加强骨干网安全和网管功能。应用系统建设将依托Internet和上海市教育网、科技网和邮电网,以网络数据库为核心,开拓有我校特色的高速先进网络应用。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资料的信息电子化问题。规范服务管理、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被列为本年度的另一重点工作方向。服务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将用规范化,制度化,专人化来改变目前的服务混乱状况。 二期工程拟于1997年4月~1999年4月。计划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整个高速网络覆盖 复旦校园的所有大楼。 2.二期工程框架 2.1网络结构 校园网二期工程采用分级的网络结构。 一级网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提供一个高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及最重要的 信息资源,由三个主要节点(一级中心点)和高速网络组成。 二级网络包括各院系大楼的局域网。由45个分支节点(二级中心点)和中 速的网络构成。

光纤布线已于1997年2月完成。 2.2节点内部网络 2.2.1 主节点(一级中心点) 主节点是一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主节点分别是逸夫楼、新行政楼,文科图书馆。主节点提供校园网的主要信息服务功能,因此各主节点的局部网络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 高速、交换式的网络,155M ATM。 (2) 按全网平均在线用户数2000计算,每个用户端口带宽需求约为10Kbps。 (3) 主干网任意点吞吐能力不应小于20Mbps. (4) 具有容量大、处理能力强、容错的、有备份功能的服务器,并独立接入高 速主干网,提高服务器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5) 交换设备支持至少64个虚网的划分功能,可以为MAC base或port base。 (6) 交换机具备简单路由功能,能完成虚网之间的路由交换。 (7) 主干网上的各用户接入端口是应是可管理的,并能提供多种网络互连规 范。 (8) 重要的端口及网络线路是冗余的。 (9) 关键性设备具备单点故障解决能力。 (10) 具有高速的对外接口。 2.2.2 分支节点(二级中心点) 分支节点包括45幢大楼内的局域网。每个局域网应该有以下特点: (1) 具有高速端口与主干网相联。 (2) 连接设备具有光纤端口,可通过光纤与主交换设备直连。 (3) 网络设备可以接受网管平台的管理。 (4) 服务器和管理系统组成的局域网为高速交换式网络。其余的局域网可为非 交换式网络。 (5) 最终用户基本上以以太网方式接入主干网。

第二章 弗雷格:现代逻辑之父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张庆熊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 【提要】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阐述了三条基本原理,这三条原理一方面说明他为什么要构造他的人工语言系统,另一方面说明算术何以能够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这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论证他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基础。 弗雷格(Gottlob Friedrich Ludwig Frege,1848-1925)于1897年发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Begriffsschrift,eine der arithmetischen nachgebildete Formelsprache des reinen Denkens)。这本薄薄的书可谓现代逻辑的开山之作。它奠定了数理逻辑中的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基础。然而,对于这本逻辑史上划时代的专著,在当时却少有人问津。弗雷格反思其原因,认为除人们对那陌生的符号系统望而生畏外,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构造这一系统的理由。他在1884年发表了专著《算术基础》(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在这本书中,他没有使用数理逻辑的符号,而是哲学理论上论证他所构造的人工语言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必要性;强调决不要忘记概念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对当时所流行的逻辑学和数学中的心理主义展开批判。他认为逻辑是数学的基础,数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逻辑的类的概念,而类则被看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算术基础》一书是弗雷格在哲学的方面为他的数学基础研究中的逻辑主义的方案奠定基础。 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所提出的原理一共只有三条,下面我们就结合考察这三条原理来评述弗雷格的逻辑和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逻辑规律的客观性 在弗雷格所处的时代,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占支配地位。按照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逻辑推理是一种思维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是一种心理的活动,所以逻辑的规律可以还原为心理的规律,逻辑的真理是一种主观的真理。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的观点就如压在逻辑和数学成长之树上的巨石一样,为使逻辑和数学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必须搬开这块巨石。为此,他在《算术哲学》导言中所列出的第一条原理就是: “严格区分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1 弗雷格认为,这种心理主义的观点混淆了逻辑本身和从事逻辑推理的心理活动。一个人在从事逻辑推理的时候,确实发生心理的活动。这种心理的活动是主 1G. Frege,Die Grundlage der Arithmetik. Eine Logisch-mathematische Untersuchung über den Begriff der

复旦大学选修课给分情况不完全总结

复旦大学选修课给分情况不完全总结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近纲:1.高晓林:不错的。 2.杨宏雨:从来不点名,期中会有一篇论文。不按书讲,布置影片,但是不想发言的可以不看。据说给分很好B+无限。 思修:1.陈果。众人皆知什么都好。 2.邵晓莹。同上。什么都好。 3.王贤卿。人挺好。给分一般。 马基:1.刘学礼:无可挑剔刘学礼。不点名。上课轻松。B+无限。不写论文。考试划重点。 2.瞿晓敏:人好。 毛概:1.孙谦:人挺好的,感觉比较随便。作业少。 应用伦理学:1.瞿晓敏:同马基。 体育课程 网球:1.陈琪:唯一的体育教授。不是很难。 剑术:1.陆根秀:完全无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大胆的选。就是南区食堂有点远。而且不能迟到。计算机课程 张向东:人好。考试简单。考前复习。 李大学:平时完全没作业。考试巨难。上课过于激情。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六大模块 科技: 1.材料科学与社会是不错的 2.微电子技术:考试很方便,但只有pass和fail,注意绩点的同学慎选。 3.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老师严重歧视电脑盲。慎选。 生态环境: 1. 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人多好混。 2. 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这老师挺好的。朱伟&瞿晓敏都很好。 3. 生物力学与人类健康:闭卷考试,但是很简单。且每次都要签到。不给B-以下。艺术审美: 1. 影视剧艺术:龚金平。考试写影评。老师超级有魅力。有才华。给分好。但是也有人说考试不太好考。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2. 中外音乐审美:钱武杰注:此人为女老师。从来不点名。上课轻松。给分好。喜欢自己傻笑。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1. 犯罪与文明、:汪明亮,老师长得很可爱,讲课很搞笑。从来不点名。一学期有两次小作业。期末考试开卷,听过课,看过PPT就够了。

复旦大学2020年招生政策解读

复旦大学2020年招生政策解读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广大考生对复旦大学的招生政策、培养模式等方面有诸多疑问,为帮助同学们填报志愿,顺利报考复旦,复旦大学招办主任来回答考生最关心的7个问题。 2020年复旦大学招生录取政策有何特点 复旦大学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优化招生录取政策,吸引最优秀的、适合复旦人才培养理念的才俊报考。整体而言,复旦大学今年招生录取政策有如下6个特点: 1.今年复旦大学本科安排35个招生专业(类)招生,涵盖了79个专业,为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提供了更宽的口径,为考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2.今年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纳入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大类)、口腔医学3个招生专业。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西班牙语、护理学(助产士方向)等专业一样,它们都是近年来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新增,且广受考生关注的专业与方向。 3.随着复旦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入开展,招生与培养环节贯通,如新闻传播学类(卓越新闻人才计划)、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经济学类(含数理经济拔尖项目、经济学专业国际项目和复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2+2双学位项目)、经济管理试验班、数学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自然科学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技术科学试验班(卓越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保密技术(国家保密学院)、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临床医学(8年制本博连读)(卓越医生计划)、临床医学(5年制)(卓越医生计划)等专业(类)人才培养能级不断提升,均是社会反响热烈、考生关注度较大的招生专业(类)。 4.复旦大学进一步深化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理念,在部分省市提前批设置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等招生大类。此举有利于传播通识教育理念,大幅提高考生录取几率,有效满足专业志愿。 5.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今年继续分代码招生,国标代码为19246,在教育部及各省级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名为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学历、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统一为复旦大学。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2019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正式启动。复旦大学医学人才培养开启了新的篇章。 6.为保护高考统招考生的利益,保送生、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含浙江三位一体)、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均不占用现公布的高招计划数。 复旦大学本科教育有什么特点及优势 复旦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掌握未来的复旦人。复旦紧紧围绕一流育人质量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巩固本科

复旦大学选修课程给分情况不完全总结

复旦大学选修课程给分情况不完全总结 复旦大学选修课程给分情况不完全总结 09606Bobers课程经验不完全总结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近纲:1.高晓林:不错的。 2.杨宏雨:从来不点名,期中会有一篇论文。不按书讲,布置影片,但是不想发言的 可以不看。据说给分很好B+无限。 思修:1.陈果。众人皆知什么都好。2.邵晓莹。同上。什么都好。3.王贤卿。人挺好。给分一般。 马基:1.刘学礼:无可挑剔刘学礼。不点名。上课轻松。B+无限。不写论文。考试划重点。2.瞿晓敏:人好。 毛概:1.孙谦:人挺好的,感觉比较随便。作业少。应用伦理学:1.瞿晓敏:同马基。 体育课程 网球:1.陈琪:唯一的体育教授。不是很难。 剑术:1.陆根秀:完全无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大胆的选。就是南区食堂有点远。而且不能迟到。 计算机课程 张向东:人好。考试简单。考前复习。 李大学:平时完全没作业。考试巨难。上课过于激情。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六大模块 科技: 1.材料科学与社会是不错的 2.微电子技术:考试很方便,但只有pass和fail,注意绩点的同学慎选。 3.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老师严重歧视电脑盲。慎选。生态环境: 1.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人多好混。 2.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这老师挺好的。朱伟&瞿晓敏都很好。 3.生物力学与人类健康:闭卷考试,但是很简单。且每次都要签到。不给B-以下。艺术审美: 1.影视剧艺术:龚金平。考试写影评。老师超级有魅力。有才华。给分好。但是也 有人说考试不太好考。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2.中外音乐审美:钱武杰注:此人为女老师。从来不点名。上课轻松。给分好。喜欢自己傻笑。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1.犯罪与文明、:汪明亮,老师长得很可爱,讲课很搞笑。从来不点名。一学期有两 次小作业。期末考试开卷,听过课,看过PPT就够了。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1.影视艺术审美:老师很有气质。讲的也很好。只不过又要考试、又presentation、 又论文。所以建议大家旁听吧。

复旦大学乐昕毛概a 中国梦--课后阅读素材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他又在国内外很多重要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干部群众畅想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1.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反抗。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历经上下求索、千辛万苦,中华民族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在想全面小康买进的跨越。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国崛起被国际媒体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历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在《应用伦理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之际,我们一方面感到教学改革成果得 到大家肯定和认可的欣慰,另一方面意识到这一荣誉是对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 鞭策和激励。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下面是我们新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 计划设想。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 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的说服 力和实效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 独特的教学风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和较强的教研能力。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加强课程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学法, 探索教学规律,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把《应用伦理学》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已成为《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些年来,《应用伦理学》课程注重开展实践教学,以课题调查研究为把手,连续八年 多发动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学期不仅举行优秀调查研究报告交流展示活动,而且还编印累计八本《复旦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汇编》(详见本网站“实践教学”、“教学视频”栏目以及“教学展示”栏滚动照片)。在 新一轮的《应用伦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活动中,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亮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毛概社会实践活动分析报告

毛概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作者:————————————————————————————————日期:

毛概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013年5月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的意义: “关乎人文,化成天下”,在这里引用红河学院人文学院的这句学院口号。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内部正发生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内部调节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杀人事件等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亟需正确的心理引导,故我们选择和制定此活动及活动方案,通过调查问卷和免费发放心理辅导资料等。 我国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考验,文化危机,精神层面的东西跟不上物质层面的发展,文化改革浪潮正迎面袭来,站在时代前缘的我们理应接受时代的考验亲身去实践,发扬社会正气,摈弃不良之风,树立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形象,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一个学校的发展,从一个大的层面讲,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进行此项内容的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关键是我们必须去用于实践,而并非是一纸空文,不然的话,“纸上谈兵”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沈括的那个失败下场,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效:我们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一个细致的调查,要将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和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以系统整理、分析

研究,而后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充分正确的认识其本质,而后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且通过此活动引导部分学生转入正轨,调整好心态,愉悦的在大学学习。 以下是调查的具体情况: 调查时间:2013年4月---2013年5月 调查对象: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过程: 首先进行调查研究,没有对工作的调研,就形成不了写工作报告的意图,也掌握不到鲜活的一手资料,这也是调查报告写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具体实施流程: 一,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确定问卷调查内容, 制定问卷调查表。(1)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群体型的调查,或是单人型的进行调查,地点也灵活多样,校园或是教室或是宿舍均可。 (2)小组成员均要参与本问卷调查,本问卷调查拟定调查容量200人,小组成员共同分担. 二,编辑《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小册子 组员广泛收集资料,编辑一本小册子。在调查谈论过程中进行发放。 注:第一大点和第二大点同时进行。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书 在《应用伦理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之际,我们一方面感到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大家肯定和认可的欣慰,另一方面意识到这一荣誉是对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鞭策和激励。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下面是我们新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计划设想。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2、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使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崇高的道德风范和较强的教研能力。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加强课程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学法,探索教学规律,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把《应用伦理学》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 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已成为《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些年来,《应用伦理学》课程注重开展实践教学,以课题调查研究为把手,连续八年多发动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学期不仅举行优秀调查研究报告交流展示活动,而且还编印累计八本《复旦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汇编》(详见本网站“实践教学”、“教学视频”栏目以及“教学展示”栏滚动照片)。在新一轮的《应用伦理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活动中,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亮丽特色,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开展“课上问题课下议”专题讨论会活动;开展“婚恋与伦理”课堂讨论活动;等等,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体会和计划打算如下:(1)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将实践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

2019年大二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9年大二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展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增强和完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理解国情,加深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能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注重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升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实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实行即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实行,绝大部分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实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实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实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实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