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地山水-淄博风光(下)

齐地山水-淄博风光(下)

山东淄博民歌:赶牛山

演唱:彭丽媛

淄博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为中华民族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作为山东地区政治中心近两千年。淄博是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是中国第16个工业经济过万亿的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北方瓷都,入闱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

(接续上集)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名句大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

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

2龙虎山(道教四大山)

龙虎山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 编辑讨论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1],世界地质公园 [2]、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3]、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5]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6]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 2019 Baidu - GS(2018)5572号-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Data ? 长地万方 龙虎山位置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地形地貌 地貌形态

龙虎山丹霞单体形态类型及标型实例 龙虎山、龟峰包含了中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型,形态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丹霞峰林地貌组合和象形丹霞景观的独特性。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单体地貌几乎涵盖了亚热带湿润区的所有种类。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泸溪河近岸带和龟峰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 [9] 地貌成因 依据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方式,地貌成因可大致划分为:雨水侵蚀型、流水(河流)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和溶蚀溶洞型等5个类型。 [10] 水文特征 河流 龙虎山 信江位于龙虎山北部外围,流经鹰潭市区,由东向西并在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入鄱阳湖。信江平均坡降0.44‰,平均年径流量3721亿立方米,水面宽250~600米,常年可通航15~30吨机帆船。 上清河(泸溪)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O29米/秒,流量2075立方米/秒。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并流入信江;其上游源于资溪县高阜山,名泸溪。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xx》【xx】xx 派出xx五色流,一支xxxx。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浪淘沙》【xx】xx 九曲xx万里xx,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xx二首》【xx】xx xx北岸xx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xx高鼻动成群。 xx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xx。 4、《咏史诗·xx》【xx】xx 博望沉埋不复旋,xx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xx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xx》【xx】xx 岱宗夫如何?xx青未了。 造化xx神秀,xx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xx吟》【南朝】xx xxxx,xx崒刺xx。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xx坛,降禅藏肃然。 xx吨蔼,xx秘灵篇。 7、《xxxx》【xx】xx xxxxxx开,xx东流至此回。 两岸xx相对出,xx一片日边来。8、《早发xx》【xx】xx 早辞xx彩云间,千里xx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xx。9、《xx送xx之xx》【xx】xx 故人xxxx,烟花三月下xx。 xx远影碧空尽,唯见xx天际流。10、《题xx》【xx】xx 太微星斗拱xx,xxxx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xxxx。 xx白橘相争秀,xx莲蕊斗开。 时访左xx处,xx仙鹤认巢来。11、《望洞庭》【xx】xx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xxxx,xx盘里一青螺。12、《使至塞上》【xx】xx

单车欲问边,属国xx。 征蓬出xx,xxxx。 大漠孤烟直,xx落日圆。 xx逢候骑,都护在xx。 13、《题xx壁》【xx】xx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登xx》【xx】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xx词》【xx】王之涣 xx远上xx间,一片xxxx。 羌笛何须怨xx,春风不度xx。 16、《登高》【xx】xx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xx下,不尽xx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xxxx瀑布》【xx】xx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

道教文化节活动

2009年第二届广州道教文化节系列活动 策划人/78度视角 活动概况及合办单位 一、活动时间:2009年9月24日—2009年10月24日 二、活动地点:中国·广州市 三、合办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广东省宗教事务委员会 广东省广州市文化局 广东省越秀区人民政府 广东省道教协会 广州市道教协会 协办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东省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 广东省广州市外事旅游局 广东省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广东省广州市国家安全局 广东省广州市武警支队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广东省广州市交通巡警支队 赞助单位A 赞助单位B 赞助单位C 赞助单位D…… 获邀单位:广州市越秀山管委会 广东省罗浮山管委会 广东省西樵山管委会 人民日报社 新华通讯社 中央电视台 凤凰卫视 广东电视台 广州日报社 羊城晚报社 香港大公报 中国宗教杂志社 世界旅游China杂志社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 广东省新闻摄影工作委员会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活动宗旨 坚持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要求,弘扬“尊道贵德”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以道教文化艺术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展示、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

流与合作,充分展示广州地区自然与人文、宗教与哲思有机交融的特色,着力推进“羊城八景”的品牌建设,拉动广州乃至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活动主题 弘传统道德文化扬时代和谐精神 活动内容 活动一:开幕式暨万人登山祈福活动 活动二: 2009年广州第二届道教文化节节徽征集活动 活动三:“道教文明之光”大型文化艺术专题展 活动四:道教文化系列学术讲座 活动五:闭幕式暨“尊道尚德,天人合一”大型主题文艺晚会 活动一开幕式暨万人登山祈福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09年9月24日 二、活动地点: 越秀山风景区 三、负责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广州市文化教育局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广州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广东省道教协会 广州市道教协会 广州市越秀山风景区管理局 赞助单位等 四、活动内容: 1、登山前,在越秀山脚进行威风锣鼓、舞狮表演等助威节目; 2、借鉴奥运圣火传递的方法,由登山火炬手们率领广大民众按事先规定的线路进行登山,沿途将经过越王台故址、道观三元宫、求龙仙井,越秀楼、观音阁、五羊石像等越秀山的标志性景点,终点设在越秀山已建成的面积约92.8 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大公园内; 3、当最后一名登山火炬手到达公园中心广场搭建的舞台上并点燃巨型高香时,即宣告完成登山过程; 4、主持人XXX介绍来宾、领导XXX讲话、宣布开幕; 5、祈福来宾幸福安康法会; 6、放飞2005只和平鸽,打礼花炮等; 7、公园内设有茶道表演、周易预测、太极功夫表演等活动,广大市民还可以品甘露茶道、尝道家斋饭。 五、附表: 1、《登山火炬手名单》(略) 2、《开幕式采购单》(略) 3、《登山路线图》(略) 活动二:2009年广州第二届道教文化节节徽征集活动 为树立广州市道教文化节自身形象,并进一步营造道教文化节的氛围,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市政府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本届道教文化节的节徽。 一、活动时间 2009年09月24日至10月24日 二、负责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广州市文化教育局 协办单位:广东省道教协会

游客中心解说词、道教文化展示中心(总和)(2)

龙虎山游客中心解说词(新)

龙虎山游客中心解说词 薛清和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道教发源地龙虎山参观游览。我是今天的解说导游员XX,下面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来参观龙虎山游客中心。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龙虎山陆路新线,在这条线路上我们可以欣赏到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龙虎山丹霞地貌奇景,还可以体验到龙虎山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我们龙虎山的宣传口号是“千年天师府,仙境龙虎山。”意思是说,我们龙虎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现在我们所在的位臵,就是龙虎山陆路新线的起点,也可以说是龙虎山第一景——龙虎山游客中心。这个中心以室内展馆的形式,采取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把龙虎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展现出来。 各位游客朋友,游客中心建筑由三部分组成三个不同功能服务区。它们是游客接待处、遗产展示中心、道教展览馆。游客接待处为游客提供门票咨询、游览休闲服务,设有一座高科技4D动感电影院;遗产展示中心用图文和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等形式展示了龙虎山丹霞地质地貌的特征。道教展览馆同样以

图文声电等高科技展示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渊源和它的深厚内涵。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游览吧。 大家请看游客中心的整个建筑布局和环境,感觉是不是很有特色?是的,这个游客中心的设计,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赖聚奎教授的封山之作,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建筑艺术的典范。整个中心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分自然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展示两部分,它以排衙峰为背景,突出丹峰挺拔、碧溪幽谷、景色奇丽的特点,以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来寻求大自然、大生态、大景观的效果,设计方案构思上,体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环境思想。 大家看这座主体建筑,上圆下方,内圆外方,是道家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概念,加上内部的文化内容,体现道家天地、万物、人的三才一世的思想。主体建筑由三座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方斗形建筑组合而成,这里有二层含义:一层意思是龙虎山为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前的炼丹修道之所;第二层含义指三个带斗的成语,即:日进斗金、车载斗量、戴日戴斗,意思是通过旅游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三座建筑外表一样高,但内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100首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100首_诗词 描述山水风光的古诗(一): 1、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 6、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7、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8、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12、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1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15、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16、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17、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8、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19、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20、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2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2、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描述山水风光的古诗(二): 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道文化之渊源时期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

道文化之渊源时期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 道文化之渊源时期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道家道教原不可分,因其前后相承,互为体用。然二者因出现之历史阶段,稍有差异,故学者为方便起见,多言分为二。但无论 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道家道教原不可分,因其前后相承,互为体用。然二者因出现之历史阶段,稍有差异,故学者为方便起见,多言分为二。但无论如何分别,二者之历史渊源与由来,却是同宗共祖,一脉相承的。由此文化渊源而产生后来之方仙道,黄老道,稷下道家,先秦道家,以及最终演变形成的东汉道教。其前后经历很漫长之过程,是中华文明与民族文化发展之必然趋势,然考其历史由来,当自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及原始宗教信仰说起。 (一)三皇五帝时期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母系氏族公社管理 《云笈七鉴》道教叙曰‘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三皇五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华夏文明共同尊奉之始祖,亦是道文化之开端与起始。实则彼时之所谓文化者,即是指道文化而言,南怀瑾先生曰‘中国上古文化一统于道’是说不诬矣,萧天石先生亦曰‘我国道家,祖述黄老,崇尚自然’。由此可以臆断,道家文化当自黄帝始。黄帝之时,华夏文明正处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其时民风淳朴,崇尚自然,清净无为,垂拱而治,即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之景象。其时先民们已有原始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等,他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神灵之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这是早期最原始之宗教信仰,这些崇拜之神灵,多为后世道教所承袭,故道教之多神信仰及天神地祗之崇拜,即渊源于此。 除原始之宗教信仰而外,即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管理特色,母系时期,虽然从未有过母权至上之统治时候。但其氏族社会却形成了以尊重女性之阴柔,谦和等品性之文化传统,女性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其部族治理亦以寡欲不争,自然无为之方式为主。此符合道家‘贵阴尚柔法自然’之思想原则。与儒家宗法礼教,繁文缛节,大相庭径,这便是早期母系氏族公社之道文化特色。虽然后世儒道分家,然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亦一直保留外儒内道之格局,未尝稍异。儒主刚,道主柔,儒主外,道主内,儒讲纲常,道法自然,儒偏入世,道趋出世,儒善守成,道擅达变,此即为道家文化精义之所在。 (二) 夏商周‘三代时期’礼乐制度之完善与儒道之分化 大禹因治水有功,禅让受位,再传其子‘启’以公天下而家天下,建立夏王朝。自此以后,父权制逐步上升,而取代了早期母系氏族制度。至殷商时期,原始之宗教自然崇拜已发展至信仰天神上帝之天神崇拜,与有血缘基础及宗法关系相结合之祖先崇拜,并形成了专门的宗教祭祀职业者-‘巫祝’。巫祝借卜筮,祝由,乐舞,符咒等手段,而沟通界乎与人神之间,是宗教祭祀活动的直接操纵者,在国家享有崇高之地位与待遇。迨至西周时期,鬼神与先祖信仰进一步发展,因周公旦制定并完善礼乐宗法制度,至此遂形成了原始宗教信仰与封建礼乐制度之集大成的周代巫史文化,把崇拜先祖神灵与祭祀天神地祗并列,称为敬天尊祖。后世道教之神仙信仰及斋醮法事,多源于此。 然而此时之巫史文化,已非纯粹之原始宗教信仰与早期‘自然’‘图腾’等崇拜。其时已渗杂结合礼教文明,天神与先祖崇拜日益彰显,此时正是儒道二家分化之时,西周之初,周武王以太公为师,以周公为辅,周公制定礼乐,正明纲常,是为儒家之代表。太公姜尚则为武王师,因功而封于齐地,施行无为之政,是为道家之代表。与周公之礼教宗法形成鲜明之对比,周公之鲁地,为后世儒家文化之发展中心,而太公之齐地,则为战国至秦汉时方仙道之活动范围。后来之先秦道家,虽以孔孟为儒家之首,而推老庄为道家之冠,然考其渊源由来,儒道二家

李白的道教思想与山水诗

李白的道教思想与山水诗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一生狂傲不羁,飘逸洒脱。以无拘无束,而生活自由;以宏旷胸怀,而豪放不羁;以超然物外,而心情恬淡。在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中,他没有被现实打败,没有屈服于现实,独特的个性、复杂的思想和诗人的天赋充分的显现出来。李白的山水诗,内涵深刻、境界宽朗、潇洒天然,在那气势宏大的语言中,清新秀美的语境中,在那透着飘逸之气的境界中,能够让人感受到蕴藏在诗歌之中的深厚的思想底蕴。下面就从道教思想对李白的影响及其对诗歌的影响,道教思想在李白山水诗中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老庄是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者,道家比较注重养生,其中有些思想便说到“长生”,如《老子》中有“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从先秦老庄道家,先秦黄老道家到魏晋玄学道家,都是作为一种流派而存在。直到东汉末期,才出现了道教,它是作为一种宗教而存在的。道教思想是从老庄的无为自然思想、和稷下学派的神仙方术思想开始的。道家和道教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先秦道家思想是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魏晋以后老庄诸书入道教,后世道徒有很多,其思想成为哲学的精义所在,不可能舍去老庄而谈道教。先秦道家思想是道教形成的重要思想理论渊源。老庄哲学以虚无为本,以自然为宗,认为“道”是宇宙的一种主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系,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追求个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这些都与以后的道教思想有一定的联系。 盛唐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时代。唐五朝奉老子为始祖,尊崇道教,使其得到空前发展。到唐玄宗时,尊老子为玄元皇帝,令天下州郡立庙祭祀,更立崇玄馆,《老子》等道家学说俱奉为“真经”。道教在唐朝达到了隆盛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提倡,道教大盛,蜀中青城山为道教圣地,是道教的十大洞天之一。李白自幼生活在蜀中,蜀中有很多道教圣地,如青城山、鹤鸣山等,有很多著名道士,如赵仙浦、王仙卿等。李白生活的昌明县南四十里的紫云山,也是蜀中的道教圣地,不乏道教学者,如王玄览、王太霄等。因此,唐代崇道之风,昌明四周浓厚的道风氛围,对李白求仙学道的思想行为影响重大。李白少年时,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是用天干地支配合计时,用以初学的孩童习读,百家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家。《唐才子传》卷二称李白“十岁通五经。”《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中说:“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在李白十五岁左右游梓 州,从著名学者赵蕤ru í 学长短术。赵蕤所著《长短经》是一部集纵横家之大成的谋略之书,内容涉及外交、军事等兴国安邦之道,因此赵蕤对李白有很大影响。李白的一生喜好游侠与求仙。在他二十几岁时,便出川漫游了。这占据了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这一阶段,形成了支配李白一生的复杂的思想矛盾,而从政与学道是他思想的基本矛盾。他有治理国家的抱负,可

道教简介

道教 发布时间:2017-10-23 02:30文章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研究中心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汉代黄老道家思想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及鬼神信仰,于东汉末年形成的。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成熟,在隋唐北宋达到鼎盛。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出现新的教派,教义和道法都有改变。明清时期,道教随着中国传统社会进入晚期而日益衰微。 新中国成立后,道教界进行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使道教的面貌焕然一新。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徒的大联合、大团结。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将“道”作为最高信仰,从中演化出最高的神灵,构建了庞大的神仙体系。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修炼的最终目的是得道成仙。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元代后期,道教各宗派逐渐合流,最终形成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并立的格局,延续至今。全真派由金代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士必须受戒方能名登“仙籍”。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正一派源远流长,于元代最终形成。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绝大部分不出家。

道教的神仙谱系复杂庞大,主要有三清、四御、星神与四方之神等。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道教崇奉的最高神。四御为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是民间最受崇拜的天神。星神与四方之神:道教把诸星视为星君,主要有北斗七星。斗姆元君是北斗七星之母,又称斗姥,最受尊崇。四方之神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北宋时改称玄武为真武,最受崇拜。 道教的主要仪轨有斋戒、坛醮等。 道教的主要道术有外丹、内丹和符箓等。 道教的主要节日有: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天师张道陵诞辰、太上老君诞辰、东岳大帝诞辰、吕纯阳祖师诞辰、关圣帝君诞辰、灵宝天尊诞辰、元始天尊圣诞,等。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泰山吟》【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7、《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题天柱峰》【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11、《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肇庆七星岩的道教文化

肇庆七星岩的道教文化 七星岩东部的阆风岩、玉屏岩,两岩相连,状如屏风,故亦称之为屏风岩。其实阆风、玉屏是相连的一座岩山,很难划出明确的分界线,这两峰与石室、天柱连起来构成七星岩“人间北斗”勺子上的“把”。以下文章介绍得深入到位,是七星岩道教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篇精华文章,很多朋友对七星岩的文化感兴趣,那就得好好阅读一下本文。小编觉得做大幅修改不仅不尊重原作者,还会使整篇文章失去色彩,因此在大家可以通俗易懂的前提下对个别文字作少量修改,让阅读的朋友有一场愉快的文化旅游。七星岩中连在一起的阆风岩和玉屏岩,以前称屏风岩曾经见证肇庆辉煌的历史明后清前(1564—1746年)长达182年的两广总督府移驻肇庆,肇庆成为两广军事指挥中心。肇庆城在这100多年中有了飞速的发展,如肇庆城墙的加固修筑,沿江四塔的兴建,肇庆学宫、庆云寺的兴建、水师营的设置等都是明代的东西。明代也加快了对七星岩的开发建设,如兴建环岩道路,修筑屏风岩的上山蹬道,兴建屏风岩上的玉皇殿、三仙观及山脚的纯阳观,兴建水月宫及其它宫观。到解放前夕,七星岩的岩山仅屏风岩及仙掌岩修有蹬道通山顶,石室岩及天柱岩的岩顶仍可望而不可及。屏风岩位于七岩之东,风景秀丽,是纵观七星岩的最佳去处,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登临题咏。玉屏

岩顶据统计,屏风岩上的石刻明至民国共77题,明以前无发现,说明屏风岩开发源于明代。现发现的古代石刻全部集中在小石林以东,小石林以西及玉屏峰并无石刻,估计当时并未修建蹬道。这些石刻中,较有名气的有清初岭南三大诗人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的题名记。此石刻是陈恭尹较有名的隶书代表作之一,陈恭尹的隶书开清初一代新的书风,该题刻镌刻在未经打磨的崖壁上,更显磅礴气势。黄培芳诗、林召棠题字的七星岩诗八章因林召棠是清代广东三状元之 一而被称为“状元碑”,现在也被很多人提及。此碑描述七星岩的主要景致并称:“二樵铭、鱼山诗、可与石室记称三绝”(二樵铭即黎简隶书《南服殒石》、鱼山诗即冯敏昌《七星岩诗五首》,石室记即李邕《端州石室记》)。摩崖石刻集中的小石林题字应该特别提到的是位于小石林一带的:“南明三碑”。在屏风岩上玉皇殿西侧的小石林附近保留着三题南明年号的石刻,三题的年号都不同,分别为永历、弘光、隆武。这是明朝灭亡后,明朝的后裔在南方建立的三个小朝廷的年号。在屏风岩的小石林集中出现了三个南明年号的石刻是非常罕见及珍贵的。当年全国著名的文物专家郑孝燮考察七星岩摩崖石刻时,笔者曾向他介绍了很多珍贵的石刻,郑老并未有太大的反应,当笔者介绍到南明年号的石刻时,郑老立刻象发现了宝藏似的连说难得难得。因为清代的文字狱是很严酷的,屏风岩完整的保留了三个南明年号的石刻应该说弥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的诗与春夏秋冬的诗

《鹿柴》《竹里馆》 王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野望》 王维翁卷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月

道教及其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转换》期末作业 姓名:康正东 班级:2006级(3)班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这就是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是先知、诗人和圣贤的综合人格。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各类艺术的灵魂和源头活水,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读《老》、《庄》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老子所着。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轴心文明时代最着名的思想家,道家着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庄子》一书(庄子着,其名周,先秦着名思想家,道家着名代表。)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包含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着,是全书之核心。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精神。 《老子》第一章既说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东西,无形无状,混而有一。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母”,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道”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道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

道教文化山水风光

道教文化山水风光 ——武当山、长江三峡7日游 行程特色: 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流连忘返……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行程安排: 第一天:7.24 杭州——武汉/飞机(暂定09:45-11:05) 杭州乘机赴武汉, 抵达后用中餐,下午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一--【黄鹤楼】:凌黄鹄 之巅,控龟蛇对峙,扼江汉合流,渊临鹦鹉,俯瞰晴川,巍然矗立,气势恢宏;远 眺万里长江上的桥梁先锋武汉长江大桥(游览时间不少于2小时)。晚入住酒店。 住:武汉 第二天:7.25 武汉——武当山/汽车(约5.5小时高速) 早餐后赴武当(5.5小时车程高速)。中餐后进入【武当山风景区】,乘索道直上 天上瑶台【金顶】:全国最大铜铸鎏金殿与北京故宫同龄,被誉为“颠峰上的紫禁 城”的金殿;参观全国唯一“殿包殿”——转运殿;玄武风水奇观--天筑地就的 龟蛇同身(游览时间不少于2.5小时)。晚入住酒店。 住:武当山 第三天:7.26 武当山——宜昌/汽车(约5小时) 早餐后游览三十六岩中风景最优美的一处——【南岩宫】:烧龙头大香,品甘露圣 茶;游览武当山保存最完好的也是最大的道场——【紫霄宫】;游览“海市蜃楼” 【太子坡古建筑群“四绝”】:九曲黄河墙、一里四道门、十里桂花香、一柱十二(全 程游览时间不少于3小时)。适时BUS赴宜昌(5小时车程),抵达宜昌用晚餐,餐 后乘车赴游船专用码头入住涉外豪华游船。 住:船上 第四天:7.27 船上 07:00—08:00中西自助式早餐,船行西陵峡东段,领略原始三峡风貌 自费参观项目-三峡人家(自选项目请在总台报名咨询,根据船上报名人数决定是 否停靠200-260元/人不等;若停靠,则三峡大坝顺延到下午游览) 08:30---10:30 参观三峡大坝(乘车前往约15分钟,近距离观赏毛主席诗词中“高 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参观大坝至高点—坛子岭;模型室观看世界是上最伟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全貌,(游览时间不少于2.5小时) 12:00 游船午餐 12:30 游船经过三峡大坝五级船闸,感受水上电梯的妙趣 18:30 船长欢迎宴会丰盛的桌式晚餐 20:30迎宾文艺晚会 住:船上 第五天:7.28 船上 07:00---08:00 中西式自助早餐,观赏长江三峡中以“秀”著称的巫峡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希望能帮助到您!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篇1:生查子·独游雨岩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篇2: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磐石一作:盘石)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篇3:送友人入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篇4: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篇5:万山潭作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篇6:钴鉧潭西小丘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1、诸子百家:(选择一家介绍)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四书)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法家(韩非、李斯) 名家(邓析、惠施)阴阳家(邹衍,五行学说)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杂家(吕不韦)兵家(孙膑、孙武、岳飞) 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2、宗教思想:(选择一派或一人介绍) 佛教的流派: 佛教十宗——大乘佛教的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及净土宗,小乘佛教的俱舍,成实二宗;藏传佛教;佛教四大圣地——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佛教禅宗六祖:始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道教的诸天神(三清四御,诸天星辰之神,三官,玉皇大帝,文昌帝君等),流派(按学理、按地区、按人、按道门划分、五大宗、四大派、道家四大圣地) 回教(穆斯林) 3、哲学家、思想家 中国:董仲舒、王弼、王充、周敦颐、朱熹、李贽、王守仁、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曾国藩、魏源、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邹容、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毛泽东、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 二、艺术类: 4、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京胡、古筝、萧、鼓、古琴、扬琴、琵琶、马头琴……民族乐曲《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 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 八骏图、太极图(太极)、八卦…… 5、中国戏剧 粤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京戏脸谱。 京剧角色:生、旦、净、丑“戏曲”“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6、汉字汉语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文化意蕴与呈现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文化意蕴与呈现[摘要]中国古代山水诗充满着灵性之气,充满着儒、道、佛的精神思想,成为古代诗人逃避现实、抒发胸臆、寄托情思的媒介,具有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和内涵。 [关键词]山水诗;文化;意蕴 中国古代山水诗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古代的诗人们,一方面响应儒家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世,品评时政,充满了人生的忧患意识和关心民众的社会良知。但是由于社会黑暗,危机四伏,他们往往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其用世之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这些诗人不愿与统治当局同流合污,为求保命不得不从与现实直接对抗中撤退下来,隐退避世,“独善其身”,到《老子》《庄子》和《周易》中寻找精神寄托,投身田园,怡情山水,通过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淡化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挫折和打击,以宣泄心灵的痛苦和压抑,在自然与社会的对立中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抨击社会的不平和现实的丑恶,以此达到内心积郁的宣泄。古代的诗人们寄情山水以求心里苦闷的解脱,就其思想渊源来说,离不开儒家、道家理论和佛学的影响,但由于他们生活态度不同,学识气质不同,特别是个人生存的时代背景不同,同样是游山玩水或寄情自然,则表现出迥异的人生境界,包含着不同的文化意蕴。 一、描写自然之美,借自然山水寄托遗 世独立情怀老庄的自然观,即那种消除物我对立,通过人与自然的圆融,进入精神的忘我状态的思想,得到了魏晋诗人的认同。魏晋时期,现实的污浊黑暗与自然的清新美好形成强烈反差。他们在自然中体味到了与尘世纷争迥然不同的恬淡闲适和空明宁静的乐趣。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对当局的腐败、山河的破碎、经济文化面临崩溃的现实,多有不满和苦闷,但他们本身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又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反抗现实。于是,这些人便在远离现实的精神世界里来求得主观上的满足,把身心投入到自然界中,游山玩水,寻胜探幽,追求恬淡、遗世独立的精神生活。 “竹林七贤”生当魏晋易代之际,他们对时政不满,便疏狂物外,放浪山水,崇尚老庄。在“七贤”之一嵇康的笔下,世道混乱,险象环生,不可久居,而“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石番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赠兄秀才从军十八首·其十四》)。自然界是多么美好,让人何等的洒脱舒展。这其中流露出来的对山林田园的亲和,对闲适自由的倾心,又是何等的强烈神往。这与世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感情倾向和价值取向表现得十分彻底。读完这些诗,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山水园林的放纵情怀,作者就要被窒息,也只有投身于恬淡宁静的自然之中,人们才有可能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才能实现心态的平衡。魏晋时的其他名士也 不过问世事,完全寄情于山水。左思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招隐二首·其一》),王羲之的“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音;虽无萧与歌,咏言有余馨”(《兰亭诗》),清纯质朴的大自然可以让他们怡情悦性,是能够让他们排除积郁、宣泄愤懑的寄托之所。自然山水所具有的审美魅力能使他们留连忘返,沉醉其中。“因为他们游览山水的逃避现实的态度,和山水本身即是自然美的表现的道家思想,都和他们的生活思想合拍,所以游览山水和他们的生活结下了不可分离的关系。”(王瑶《中古文学史论》)他们都是从现实与自然的对比中发现了自然的魅力,自然山水成为他们心灵的外围屏障,在自然山水的保护下,他们才能放任自我,感受到本真生命的律动,从自然中感悟到对功名与现实的超越,得到一种慰藉和解脱。 “竹林七贤”等魏晋诗人赋予了自然山水以浓厚的审美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他们诗中的自然景物只是突出了自然山水的独立性、客体性,而不是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他们把自然看成是无所依傍的独立自主的存在,并把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应该说,这是人在初步觉醒之后必然产生的现象。所谓人的觉醒,无非就是人相对于自然、社会具有了独立的意识,因此,此时的山水诗,也必然是把山水当作外在于人的自然的客观存在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