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老照片见证家乡变迁

作文:老照片见证家乡变迁

作文:老照片见证家乡变迁
一张老照片背后就是一个故事,一张老照片还是一段回忆,一张老照片更是蕴含了一股浓浓的感情。手中的这本《岁月留痕·盛泽老照片》就是见证了家乡盛泽近百年的发展和变迁。
8月5日,我们“盛川诗社”一行人四人,在孙一凡的率领下,拜访《盛泽老照片》一书的编者周德华老师。出发前我通过网络对周老师进行了了解:他今年已83岁高龄,绸商世家出生,几十年来笔耕不辍,曾编辑出版过《吴江丝绸志》、《锦绣盛泽》、《中国丝绸通史》等。当我们乘坐电梯来到19楼,迎面走来一位老者,他头发银白,身板硬朗,声音洪亮,开口就说“欢迎小校友们来做客!”原来他就是周老师,一点无法将他与83岁高龄的古稀老人联系在一起。
我们围坐在周德华老师身旁,他拿出一本《岁月留痕·盛泽老照片》为我们侃侃而谈。把书翻到第111页,一幢华丽的大宅便映入眼帘,照片中的大宅虽然看起来饱经沧桑,但是仍能显示往昔的繁华。细看之下,这幢老宅上下三层,极富江南水乡的特色。可是,当日本鬼子侵占盛泽的时候,将这幢周家老宅霸占为侵华日军驻盛泽司令部……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我们的祖国正翻天覆地地变化着。
我拿到这本《盛泽老照片》之后异常兴奋,随手一翻,翻到了15页,眼前的照片上荒无人烟,只有两个土堆。我正在纳闷:如此普通的照片,毫无特色而言,怎么会入选呢?周老师说:“这里就是现在的东方广场啊!”我大吃一惊:“什么?”谁能想到如今有着宽敞的马路、购物便利的大润发、现代化的新世纪影院的东方广场,在70年前居然是一片荒芜之地。这些变化都是绸都儿女用勤劳和汗水浇灌而成的。我自己作为一个新盛泽人,来盛泽学习、生活已经整整12年了,有幸目睹了盛泽的发展、变迁,由衷地为自己是一个盛泽人感到自豪。
回家的路上,我也想将自己的零花钱攒下,到过年时让妈妈给我买一部相机,拍下盛泽的点点滴滴,再过五十年,我也要编一本《盛泽老照片·续集》。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