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的本质区别

试论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的本质区别

试论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本质区别

林号兵中止犯在现代国家刑法中一般都有规定。对中止犯的含义及立法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中止犯作为犯罪未遂(广义)的一种形态,而称之为中止未遂。一种是把犯罪中止从广义的犯罪未遂中别离出来,与犯罪未遂(障碍未遂)并列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

我国刑法把中止犯从犯罪未遂中别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加以规定。并明确地规定了中止犯的概念。修订后的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而使犯罪未到达既遂状态而停顿下来的一种犯罪形态。

犯罪未遂作为一种刑法制度,到了20世纪,已为绝大多数国家承受,并在刑法典中作出了规定。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由此可见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实行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到达犯罪既遂而处于停顿状态的一种犯罪未完成形态。

如何区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似乎已成定局,即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停顿犯罪。然而,何为自动?却是众说纷芸。有主观说,限定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之争,至今尚无能承受的普通标准。理论上的争议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必然带来判例的极不一致,而此种现象显然违背法治的根本精神。

在英美法系中,对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处理,在处分上也不作任何特别考虑。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大约半数的州的刑事制定法允许被告人把非因外障碍致犯罪未完成的情形作为无罪辩护的理由。在大陆法系中,对于未遂犯多规定得减或必减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也有例外。1951年的?保加利亚刑法典?和1919年的苏俄刑法指导原则?就规定未遂犯与既遂犯同等处分。但是对于中止犯,各国刑法的规定几乎是一致的,即不是免除其刑,就是减轻其刑。例如,日本刑法第4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的,可以减轻其刑,但基于自己的意志而中止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德意志联邦**国刑法典第23条第2款规定:“未遂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处分〞。第24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主动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处分。如该犯罪没有中止的行为也不能完成的,只要行为人主动努力阻止该犯罪完成,应免除其刑罚〞。意大利刑法典第56条第2款、第3款、第4款分别指出;“未遂处分之程度如下,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时,未遂犯应处12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情形,以依本刑减轻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分之〞,“如果犯罪人自愿中止行为,只有当已完成的行为本身构成其他犯罪时,才处以该行为规定的刑罚〞,“如果自愿阻止行为的发生,尽处以犯罪未遂规定的刑罚并减轻三分之一至一半〞。

从我国刑法第23条、第24条的规定看,显然,我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未遂犯和中止犯作出截然不同的规定。对未遂犯,是“可以〞从宽;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而未遂犯却是原则上至多得到减轻的待遇。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各国对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方式并不一样:一是把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制度,从定性到处分均加以严格区分;二是在犯罪未遂的概念和制度内将犯罪中止与其他类型的犯罪未

遂,主要是普通未遂和不能未遂从处分上加以区别。然而就其实质,各国对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所指称的事物,却是大致一样的。首先,区分方式的不同,并不等于内容的不同,“因已意而停顿〞的中止与“因障碍而停顿〞的未遂早已是各国立法界、司法界、学术界达成的共识,其内涵和外延是清楚明晰的。其次,从理论上讲,尽管第一种区分方式的犯罪中止包括了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和犯罪未遂阶段的中止,时空性上只包含犯罪未遂阶段的中止的后一种区分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预备距离犯罪十分遥远,通常不会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任何实质的损害,而且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也很小,对其处分实属少见。故各国刑法对“因已意而停顿和〞因障碍而停顿的考察焦点均放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后,犯罪既遂形成之前。本文即是从这种意义上界定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

显然,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分均远于对犯罪未遂的处分,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剧烈冲突,各国法冲突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冲突,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严宣布:对中止犯就应大幅度从宽处理。尤其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不仅比犯罪未遂、犯罪预备处分轻,而且与整个刑法所规定的其他法定从宽情节相比,也是独一无二属于最轻的。是什么因素促使各国立法者不约而同地给予中止犯如此定有的处分?这是否隐含中止与犯罪未遂存在着重大的、根本性的差异呢?仅仅局限于刑法条文,我们似乎很难找到答案。然而,问题却可迎刃而解。

从客观归罪到主观归罪,再到主客观一样一的定罪原则,人类在刑法思想史上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变化路程。根据相对意志自由论的观点,人的活动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但这并不等于意志的绝对自由,人的认识和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时才获得意志的相对自由。

具体落实到犯罪上。首先,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是根据本人的意愿选择的,这种选择使自己立于与社会公众相对立的地位,必须会受到刑法的否认评价与遣责。因此,犯罪人应该对本人危害社会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这种刑事责任乃是建立在行为的社会危害与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相统一的根底之上的,这是相对意志自由论的必然结论。考察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模型,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言,两者虽均未发生构成要件所要求的危害结果,但前者较后者多出具有正当性的中止行为,平衡了先前行为之不法,恢复了先前行为所否认的法律意思,故两者对法秩序的破坏程度并不一样。而就行为人的人身危害性上讲,一是出于己意而停顿,一是出于阻碍而停顿,主观恶性不同,人生危险性之差异自不待言,故刑法为了更好的完成尊重人权与社会防卫的功能,必定会对其规定不同的待遇。其次,犯罪人的这种犯罪意愿的选择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之上的,不能脱离一定的时空环境而存在。也即是说,其犯罪行为局部是由社会决定的,是不可防止的。则对于犯罪人,国家显然不能将其完全消灭,这是不人道的,也是不可能的;而是应对其进展教育改造,使之自觉遵守法律,早日复归社会。特别对于那些犯意不坚决的人,法律更应加重手中的筹码,令其弃恶从善,归流依流,这也符合人的自我向善与止于至善的主体性。而立法之所以规定中止必须减免刑罚,一是出于刑法目的论研究:其未造成危害,无一般预防之必要;其犯意自动消失,无特殊预防之理由。然则最重要的,确实出于对刑事政策的考虑:以资鼓励行为人悬崖勒马,放弃正在实施的行为或积极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立法为了更好的完成*、保护教育等功能,必然对犯罪中止大加褒奖,为期建一座“黄金的回归大桥〞(李斯特语),促使其迷途知返,从而大大降低犯罪即遂的可能性,大幅度减轻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而对于未遂犯,由于其犯意丝

毫未变,不存在援救法律之意思,对法秩序的破环程度与犯罪即遂并无两样,唯一的差异只是未发生罪构成所要求的危害结果。在刑法着重打击主观恶性的今天,显然无可倡导之处,故其刑事责任远远于中止犯。

立法对中止制度与未遂制度的不同规定是为了奖励中止犯,也是判断中止犯与未遂犯罪根本的标准。运用这种标准,不仅可以解决许多犯罪论注释争议不休的问题,而且简便易行,便于司法实践操作。例如,在成心杀人、强奸、抢劫等犯罪中受害人为了得以脱身容许日后满足犯罪人的要求,犯罪人信以为真,遂停顿犯罪,该种情形如何认定。从注释论层面看:一方面,犯罪人放弃其犯罪意图时,并不存在什么外界障碍致使其行为无法完成,他本来完全可以将犯罪进展下去,这种因已意而停顿的情形应认定为犯罪中止无疑。另一方面,犯罪人听到受害人假意许诺后停顿犯罪的情形,实质上与犯罪人在实际不存在阻碍而误以为有阻碍其犯罪行为的障碍,因而至犯罪未遂的情形一样,都是犯罪人对事实认识错误的结果,只不过,后者以为犯罪已不能完成,前者以为犯罪已不必完成;但其共同点是,两者都对事实做出错误的判断。基于这种错误的判断而放弃犯罪行为,是违背犯罪人的真实意志的,故应认定为犯罪未遂。两种观点,各执一词,理由都很充分,但又似乎难以驳倒对方的观点。站在立法者的角度看,该种情形的行为并非真正放弃犯罪意图,犯意始终没有减弱,也无真正悔罪之表现,不存在法律上可倡导之处,故应认定为犯罪未遂。又如,在犯罪人实施抢劫、强奸时遇熟人而放弃罪行的,有学者认为属于犯罪中止,理由是这一情形虽是犯罪人意料之外的,但根本缺乏以阻止犯罪人去实施和完成犯罪行为。另有学者认为,在这种场合中,行为人并非出于已意而停顿犯罪,故应认定为犯罪未遂。笔者以为,对大局部犯罪人而言,遇熟人而放弃罪行并非出于真诚悔悟及对法价值的重新成认,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以熟人为侵害对象会使自己面临极大的身败名裂乃至锒铛入狱的危险,故此种停顿行为不符

合中止制度设立的立法本意,宜认定为犯罪未遂。又如,对于共同犯罪中局部成员中的犯罪,有学者认为共同犯罪人中一人或数人要成立犯罪中止,除了自己放弃犯罪行为外,还要说服其他犯罪行为人,或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因为从主观上讲.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犯意联系,从客观上讲,其犯罪行为互相支持,故每人对全体成员都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一人径自中止了犯罪行为,假设其他人仍将犯罪实施完毕,因为犯罪已达既遂,故对单独中止犯罪行为者无认定中止犯的法律依据。也有学者主*只要犯罪人消除了因自己的参与而给其他犯罪人完成犯罪带来的有利影响,即应认定成立犯罪中止。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原因很简单,假设该种情况否认其为犯罪中止,则无异于撤回“黄金的回归大桥〞,鼓励行为人继续实施犯罪,更变相强化了共同犯罪人之间的严密联系,这显然不利于同共同犯罪这种团伙犯罪形式作斗争的需要。当然,鉴于共同犯罪的复杂性,还必须考虑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只有当他说服他人放弃犯罪意图,或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发生的,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再如,关于抽象的危险犯的未完成形态问题,传统理论认为,抽象的危险犯并无既未遂之分,当然也无犯罪中止成立之余地,因为其行为只要构成充足要件即成立犯罪。此理论对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也许适用,但对犯罪中止却未必使然。危险犯是一严重的犯罪,尤其是抽象的危险犯,否则国家的刑罚权不至于仅仅在出现抽象的危险状态时就提前介入。正因为如此,才有犯罪中止成立之必要。试想,假设该类犯罪否认其存在犯罪中止,则必然令行为人产生回头无望的消极心理,因而对危险状态听之任之,直至发生危害结果,而这显然不符合立法本意。故立法为有效地保护合法权益,必然会对自动有效地消除危险状态的行为人给子犯罪中止的奖励。这是立法应具备的精神,也是刑事政策的需要!

注释:

1、*明楷:?未遂犯论?,法律,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356至375页。

2、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第577页。

中止的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

中止的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也是它与预备犯、犯罪未遂区别的标志。预备犯、未遂犯也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但是它们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由而未得逞的。即不是出于犯罪分子本人意愿,而是由难以克服的外部障碍造成的。所以,犯罪未遂也可称为障碍的未遂。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主要有:(1)被害人的反抗;(2)第三者的阻止;(3)自然力的阻碍;(4)物质的阻碍;(5)犯罪人能力不足;(6)认识发生错误等等。例如,张三意图强奸而使用暴力将被害妇女按倒,未能性交即被赶来的警察抓获,就属于因第三者的阻止而犯罪(强奸)未得逞;再如李四进入银行却打不开保险柜以致一无所获,就属于物质障碍及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而未得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在进行了犯罪准备,而后放弃了着手实行的,应当认定为中止犯。例如,甲某准备了毒药杀害其夫,因为害怕而没有敢下毒,后来放弃杀人念头,把毒药扔掉。因为尚未着手就自动放弃犯罪,属于在预备过程的中止。 2.犯罪撤退不是犯罪中止。在进行了犯罪准备,没有着手实行的情况下,因为情况有变,主动撤退,但未放弃犯罪意图的,不是中止。例如甲乙二人预谋盗窃某银行,在白天“踩点”之后,晚上前来行动。发现银行有很多人在加班,不便下手,便撤走打算改日再来行窃。这属于犯罪撤退,不是犯罪中止。因为犯罪人遭遇到意志以外的原因,并未放弃犯罪意图。应当认定为犯罪预备。再例如,律考试题:甲某携匕首赴乙家杀乙途中,因肚子疼痛难忍而回家,属于犯罪撤退,成立预备犯。 3.即使客观上不能完成犯罪,但自认为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的,也是自动中止。例如甲某使用过期失效的农药(本人不知过期失效)投放到乙某杯中,意图杀乙。后改主意,在乙某喝水之前将杯中水倒掉。虽然因为农药已经失效,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杀害乙某),但甲某并不知道,在自认为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放弃犯罪的,可成立犯罪中止。 4.在客观上能够完成犯罪,但行为人自认为出现意志以外的原因,不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而撤离的,属于犯罪撤退,不成立犯罪中止。 答案补充 刑法对预备、未遂、中止犯的处罚有着明确规定: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比较中显见,处罚的轻重及其顺序,对于中止犯首先是免除,其次才是减轻处罚;而预备和未遂犯首先是处罚,其次才是从轻或减轻处罚,预备犯的最后一道机关才是免除,未遂犯压根儿谈不上“免除”二字。

司法考试刑法重点知识详解之犯罪中止

司法考试刑法重点知识详解之犯罪中止 刑法在国家司法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是较难的科目之一。难就难在刑法中的知识点较多并且较难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因此,要掌握好刑法中的相关内容,必须要抓住各知识点之间区别的关键,甄别相关知识点的异同。对此,我们可以从历年司法考试的真题和案例入手,以犯罪中止为例,略作说明。 从我国历年的司法考试试题来看,犯罪中止基本上属于国家司法考试的必考知识点之一。在有的年份,犯罪中止的分值甚至有 2 - 3 分。这说明,犯罪中止是国家司法考试十分关注的问题。考生掌握犯罪中止问题,重点要掌握的就是犯罪中止不同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的几个特征,核心是掌握犯罪中止的“犯罪过程中”和犯罪中止的“自动”。这两个问题掌握好了,不仅掌握住了犯罪中止问题,而且掌握住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相关问题。其次应掌握犯罪中止的有效性等。 1. ( 2003-2-2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答案: 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有关犯罪中止的两个知识点:一是甲的放弃抢劫的行为是属于“自动放弃”还是属于“被动放弃”;二是甲的行为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还是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甲的行为是属于“自动放弃”还是属于“被动放弃”决定着甲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中止,因为在我国刑法中,法律明确规定犯罪中止的行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根本属性。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自动”,一般采取的标准是“能达目的而不欲”,即行为人主观上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犯罪目的但不想实施而放弃。本题中,甲放弃犯罪的原因是因为乙认出了自己,而这一事实是不足以阻止甲实施自己的行为,甲之所以不继续实施抢劫,是因为甲不想实施。 判断一个行为所处的阶段是预备阶段还是实行阶段,划分的标准是行为是否“着手”,即行为人是否开始实施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对此,我们必须了解抢劫的构成要件行为有哪些。按照我国刑法理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行为属于复合行为,包括暴力、胁迫等手段,还有劫取财物的目的行为。行为人实施了任一行为均为实行犯罪。本题中,甲在放弃抢劫时,已经开始实施暴力了,即已经着手。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甲的行为属于实行行为,其行为所处的阶段为实行阶段。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并且是发生在抢劫罪的实行阶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 .即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可见,本题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犯罪中止的自动问题,考查的第二个问题是犯罪中止的犯罪过程问题,即处于何种犯罪阶段,这两个问题掌握好了,本题自不成问题。 2 .( 2004-2-2 )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既遂 C .犯罪未遂 D .犯罪预备

浅析犯罪中止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1一.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中止形态----------------------------------------1 二.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2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2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2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2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2 三.犯罪中止处罚存在的争议------------------------------------------2 (一)关于犯罪中止出发的理论依据与争议---------------------------2 1.中止犯处罚理论争议--------------------------------------------2 2.中止犯处罚的理论依据------------------------------------------3 四.对我国犯罪中止处罚原则的思考---------------------------------3—4 五.几个方面完善犯罪中止的立法--------------------------------------4 (一)议重新界定犯罪中止的时间范围------------------------------4 (二)建议增设有关共同犯中的犯罪中止的规定----------------------4 (三)建议增设“准中止犯”的规定--------------------------------5 六.结论------------------------------------------------------------5 参考文献------------------------------------------------------------6

试论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的本质区别

试论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本质区别 林号兵中止犯在现代国家刑法中一般都有规定。对中止犯的含义及立法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中止犯作为犯罪未遂(广义)的一种形态,而称之为中止未遂。一种是把犯罪中止从广义的犯罪未遂中别离出来,与犯罪未遂(障碍未遂)并列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 我国刑法把中止犯从犯罪未遂中别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加以规定。并明确地规定了中止犯的概念。修订后的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而使犯罪未到达既遂状态而停顿下来的一种犯罪形态。 犯罪未遂作为一种刑法制度,到了20世纪,已为绝大多数国家承受,并在刑法典中作出了规定。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由此可见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实行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到达犯罪既遂而处于停顿状态的一种犯罪未完成形态。 如何区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似乎已成定局,即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停顿犯罪。然而,何为自动?却是众说纷芸。有主观说,限定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之争,至今尚无能承受的普通标准。理论上的争议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必然带来判例的极不一致,而此种现象显然违背法治的根本精神。

在英美法系中,对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处理,在处分上也不作任何特别考虑。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大约半数的州的刑事制定法允许被告人把非因外障碍致犯罪未完成的情形作为无罪辩护的理由。在大陆法系中,对于未遂犯多规定得减或必减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也有例外。1951年的?保加利亚刑法典?和1919年的苏俄刑法指导原则?就规定未遂犯与既遂犯同等处分。但是对于中止犯,各国刑法的规定几乎是一致的,即不是免除其刑,就是减轻其刑。例如,日本刑法第4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的,可以减轻其刑,但基于自己的意志而中止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德意志联邦**国刑法典第23条第2款规定:“未遂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处分〞。第24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主动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处分。如该犯罪没有中止的行为也不能完成的,只要行为人主动努力阻止该犯罪完成,应免除其刑罚〞。意大利刑法典第56条第2款、第3款、第4款分别指出;“未遂处分之程度如下,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时,未遂犯应处12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情形,以依本刑减轻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分之〞,“如果犯罪人自愿中止行为,只有当已完成的行为本身构成其他犯罪时,才处以该行为规定的刑罚〞,“如果自愿阻止行为的发生,尽处以犯罪未遂规定的刑罚并减轻三分之一至一半〞。 从我国刑法第23条、第24条的规定看,显然,我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未遂犯和中止犯作出截然不同的规定。对未遂犯,是“可以〞从宽;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而未遂犯却是原则上至多得到减轻的待遇。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各国对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方式并不一样:一是把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制度,从定性到处分均加以严格区分;二是在犯罪未遂的概念和制度内将犯罪中止与其他类型的犯罪未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主观上具有为了犯罪的目的。 (二)客观上有犯罪预备行为。 准备工具,即准备实行犯罪的工具。 制造条件,是指除准备工具以外的一切为实行犯罪的预备行为。 常见的制造条件行为有: 1.练习犯罪的手段或演练犯罪技能; 2.犯罪前的调查,如踩点; 3.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如行为人抢银行; 4.勾引共犯或商定犯罪计划(犯罪共谋),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 5.跟踪、埋伏等候、尾随作案目标。 关于预备行为,刑法分则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刑法分则规定的都是实行行为。 (三)停止的原因: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1.主要是看有没有实际的犯罪准备行为。如果行为人流露出某种犯罪的意思,这本身不是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预备。 2.刑罚惩罚的是犯罪行为,而不能惩罚思想。 3.刑法不惩罚思想,但并不等于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都仅仅是思想或犯意流露,而不是行为。 预备犯的刑事责任,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成立要件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有以下三个要件。这三个要件也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所谓已“着手”实行犯罪,是指开始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着手是实行行为的开始,也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相区别根本标志。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都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即都没有既遂,二者都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既遂。区别的标志是是否“着手”实行行为。预备是进行了犯罪准备,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而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既遂。 1.以实例把握常见的预备行为。例如入户抢劫、抢劫出租车、抢劫金融机构。 2.犯罪的着手因罪而异。具体犯罪着手的判断取决于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对抢劫罪而言,开始针对财物持有人施加暴力、胁迫的行为是抢劫的着手;对故意杀人罪而言,开始能够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杀人的着手;对盗窃罪而言,开始秘密窃取的行为,也就是能够取得对财物控制的行为是盗窃罪的着手;对敲诈勒索罪而言,为索要财物开始发出威胁行为是敲诈勒索罪的着手;对绑架罪而言,为扣押人质而开始暴力控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是绑架罪的着手。而在着手之前,对被害人进行调查、了解、练习犯罪的技能、排除犯罪的障碍、蹲点守候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勾结共犯、准备工具,等等,均属于准备行为。如果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属于犯罪预备。 (3)判断是否着手“因场合而异”。犯罪的方式不同或者是犯罪的场合不同,“着手”点的把握也有所不同。 (二)犯罪未得逞 这是未遂和既遂区别的关键。未得逞,是指没有完全实现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事实。如果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完全实现法定的犯罪事实,属于未遂;如果完全实现了就发展为犯罪既遂。判断既遂属于分则问题,因为行为人是否实现了分则条文规定的全部犯罪事实,是在分则条文中具体掌握的问题。在总则部分,从既遂与未遂一般区分的角度讲,可以根据具体犯罪是结果犯、危险犯,还是行为犯来分别把握。 如抢劫罪造成了轻伤以上结果的,即便没有取得财产也是既遂。 另外,盗窃也是常见的。如盗窃、诈骗、抢夺既未遂标准大致是相同的,都应该是控制加失控的标准。也就是行为人要控制财物,并且财物脱离了所有人的控制范围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 简答题 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3.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 答:(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4)在时效延长的情况下,追诉期限不受限制,即: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4.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刑法作业1

一、名词解释 简答题 1.犯罪的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2、必须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生。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是犯罪未遂,不属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或未得逞的是犯罪中止。总而言之,能达目的而不欲时,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时,为犯罪未遂。 3.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都是过失,两者对危害结果的出现都是持反对的、否定的态度的,结果出现都是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当时是否认识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行为时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凭借一定的条件而轻信可以避免,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本没有预见。所以过于自信的过失又称之为“有认识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称之为“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关键是行为人当时对其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有没有认识到。如果有所认识,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另外,过于自信的判断还要确定行为人有没有凭借一定的依据。 三、论述题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行法定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罪则刑相适应原则 四、案例题 A国公民甲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假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乙从中国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对A的绑架行为,哪些国家具有刑事管辖权? 答:我国对A国公民有刑事管辖权,C国对在C国的犯罪行为也有刑事管辖权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异同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异同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异同 犯罪是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在法律范畴中,犯罪的形式很多,其中又充斥了许多细节情况,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就是其中的两个非常特殊但也非常常见的犯罪形式。在实践中,这两种犯罪行为都属于已经出现但尚未达到最终结果的状态,但其内在的区别和联系却有着很多的不同点。这篇文章将从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定义、刑事责任、成因等方面出发,探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 一、定义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达到完全实行的状态。 犯罪中止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时,在尚未完成犯罪的全部情节之前,自行中止犯罪行为的行为。这种中止必须是在犯罪的在逃期,也就是逃离犯罪现场在未被抓获之前自己放弃犯罪。如果中止是在案发之后,那么就无法被认定为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指根据犯罪分子的故意及所用手段,虽然实行的行为符合所故意的结果,但因某种原因未达到完全实行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犯罪分子已有了明确的犯罪计划,已经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情节,但最终并未得逞。犯罪未遂的实施部分已经违反了刑法规定,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二、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都有可能遭受刑事责任的追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中止会列入自首的范畴,如果犯罪人可以主动向执法机关投案自首,并能如实供述所犯罪行,并且其行为没有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那么可以酌情从轻或豁免其处罚。而犯罪未遂则不能采取自首的救赎,由于其故意违反刑法规定,已经造成了违法的结果,有明确而完整的犯罪预备行为、危险状态和犯罪实践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犯罪人能否主动自首。 三、成因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都是在犯罪分子的某种原因下中断的行为,但其成因却有所不同。 犯罪中止的成因主要源于犯罪分子内部心理的改变,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或已经失去了达到原本预测目的的机会,因此采取了中止行为。例如,在实施抢劫案例中,犯罪分子在面对对方的反击或者对方没有现金可抢时会选择中止。 而犯罪未遂的成因,主要源于外在因素的干扰,例如社会层面的安全防范措施,警察的逼近,被害人的财产保护措施等,这些社会安全措施能对已经处于实施阶段的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强制使犯罪行为无法完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7(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甲乙与其他人一起赌博,赌桌上,甲输给了乙1000元钱。结束后,甲越想越不服气,觉得乙一定在赌博的时候作了手脚。于是甲找到乙,对乙拳打脚踢,要求乙交出所赢的1000元,乙被打成重伤,被迫将1000元钱还给了甲。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抢劫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 D.构成抢夺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抢劫罪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题中,甲只是抢回自己所输赌资,没有劫取乙的财物的目的,即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B项错误。甲将乙打成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C项正确。知识模块:刑法学 2.甲从人贩子手中买得1名妇女乙做老婆。某日,甲试图与乙拜堂成亲,并于夜间与乙同房,遭到乙的反抗,甲便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B.故意伤害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D.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故意伤害罪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C 解析:甲从人贩子手中购得1名妇女乙,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甲欲奸淫乙但因乙的反抗而未得逞,构成强奸罪(未遂)。甲将乙打成重伤,该伤害行为并非因强奸致人重伤,应独立评价,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41条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又有强奸、非法拘禁、伤害、侮辱等行为的,应数罪并罚。可见,选C项。知识模块:刑法学 3.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高等院校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都以牟利为目的 C.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 D.单位犯罪也可以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正确答案:D 解析: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高校是事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

一刑法效力: 1 刑法空间效力:《刑法》适用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有效力。属地管辖: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3)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 一项发生在中华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属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保护管辖: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普遍管辖: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2 刑法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 溯及力的问题。 溯及力原则: (1)旧无罪,新有罪,从旧 (2)旧有罪,新无罪,从新 (3)新旧皆有罪,从轻 (4)旧判决有效 3 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意义:法不溯及既往;不搞类推;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司法解释不能超越法律;各种犯罪及其处罚必须明确,具体。 派生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罪刑法定原则:刑罚的轻重必须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重要依据。 二犯罪: 1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事实体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 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犯罪构成的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犯罪构成由刑事实体法加以规定 (3)犯罪构成由说明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要素组合而成 犯罪构成具体意义: (1)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2)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3)为适用刑罚提供合法的法定刑依据

略论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略论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作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的两种未完成形态,非常容易混淆。正确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从立法和心理因素区别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并着重介绍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竞合情况下的区别。 一、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立法区别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立法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性质不同 犯罪未遂中,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是障碍未遂,其实质是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 而犯罪中止中,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因为主观方面的原因而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中止未遂,其实质是积极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不同 1、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成立的时间范围不同 犯罪中止成立的时间范围比犯罪未遂成立的时间范围要更广。 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之后。而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之后后即实行阶段和实行终了之后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即预备阶段。 2、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不同 犯罪未遂是”欲达目的而不能①”;而犯罪中止是”能达目的而不欲②”。 犯罪未遂中,犯罪分子的主观愿望和意图是希望造成法定侵害结果,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这表明了犯罪分子主观上的被迫性,”欲达目

东北大学22春“法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东北大学22春“法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下列情形中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是() A.行为和结果都在我国领域内 B.行为发生在我国,而结果发生在国外 C.结果发生在我国,而行为发生在国外 D.行为和结果都在国外 参考答案:ABC 2. 甲被同时判处死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执行中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折衷原则 D.相加原则 参考答案:A 3.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B.对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前者是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后者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 D.前者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后者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参考答案:C 4. 甲为保护自己的果园,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白天关掉,晚上通电。某日晚有俩个小孩进入果园偷摘果实,被电网击中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事前防卫 D、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5. 紧急避险的危险的来源有() A.自然力量产生的危险 B.机械、能源设备产生的危险 C.动物侵袭造成的危险 D.不法侵害产生的危险 参考答案:ABCD 6. 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关系。甲的行为属于( ) A、法律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B、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正确答案:D 7. 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必备的要件是( )。 A、危害行为 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C、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D、危害结果 正确答案:A 8. 甲将毒药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将乙送到医院抢救。但2个小时后乙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1. •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特姝共同犯罪 ・D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 2. •犯人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8年后减为15年有期徒刑,后来在执行4年后被假释,那么其假释的考验期限应为〔〕。 ・All年 ・B10年 •C7年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 3. •关于不作为及不作为犯罪的正确表述是〔〕。 •A不作为表现为身体静止 ・B不作为犯罪是过失犯罪 ・C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粹不作为犯和不纯粹不作为犯 ・D不作为犯的社会危害性比作为犯要小 •正确答案C • 4.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 ・A过失 •B间接成心 ・C直接成心或者间接成心 ・D间接成心或者过失 •正确答案D • 5. •对于单位犯罪〔〕。 •A以双罚制为原那么,单罚制为例外 ・B以单罚制为原那么,双罚制例外 ・C一律实行双罚制 ・D—律实行单罚制 •正确答案A

•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行为没有实现行为人的主观目的 •B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危害结果 •C犯罪行为没有实行完毕 •D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那么规定的特左犯罪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D •7. ・对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内容的完整表述是〔〕。 •A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刑罚应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C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既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正确答案D •8. •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棍打伤了李四。王五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成心伤害罪 •D防卫过当 ・正确答案A •9.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正确答案A •10.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立的减轻处分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中级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D •11. ・张某将李某家的一群仔猪盗窃,后经仔猪的主人寻找发现,张某便将这群仔猪送返给主人。张某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 •B属于犯罪既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