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导体二极管说课稿

半导体二极管说课稿

半导体二极管说课稿
半导体二极管说课稿

《半导体二极管》说课稿

各位专家: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半导体二极管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这是每个专业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六个角度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他们分

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定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首先我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选用的教材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宝琦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工与电子技术》,

本节课选自教材《电工与电子技术》第六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是本课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学好本节课为以后整流电路的学习做好铺垫,并为其它实践教

学项目的开展夯实的理论基础。其作用和地位是承前启后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我的教学对象

是高职高专的一年级学生,对于学生我是这样理解的

二、学情分析高职高专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阶段的专业学习,学生会看简单的串、并

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电路,为新课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准备,但多数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理论分析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关键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当中去,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状况的了解,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符号掌握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应用

B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简单电路、归纳总结的能力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对专业的兴趣下面是我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4、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依据学生基本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应用

那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呢?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四种,实验法、讲授法、

讨论法、归纳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教有常法,但教无定法。我本着“在作中教”,兼顾教学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并辅以另外 3 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灵活运用;另外充分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异性采用分组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学法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以“观察探究”、“动手实验”、“分析归纳”三种学法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

过课堂实验让学生对单向导电性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分成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突、提出问题时间设计为5 分钟,第二个环节讲授新课、合作交流,时间设计为25 分钟,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分组讨论时间设计为

9 分钟,第四个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时间设计为6 分钟

五、教学过程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引入成功与否对本节课的成败起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分五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时间安排5 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使学生对二极管有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接着拿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子元器件手机充电器等,含有二极管的电器,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二极管。从而使学生感觉到二极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环节二、新课教学:(时间安排25 分钟)

在本环节,我设计了4 个任务进行实践与探索,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演示法的指导下,逐步击破各个任务。

由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同时,采用小组内互助和协作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每一个任务。将“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理念贯穿始终。

首先,任务1、认识二极管的结构、符号

A.以组为单位分发各种类型的二极管若干,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二极管。经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两个引脚,一个PN 结

B.展示新旧两种不同版本的二极管电路符号,分小组讨论这两种电路符号的不同之处。教师总结:有竖线的一侧为负极(阴极),另一侧为正极(阳极)。

C.承上启下,给出任意一个二极管如何判别它的极性?从而引出第二个任务:二极管的极性判别。

【设计意图】

任务一的问题比较简单,通过观察就可以给出一些答案,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电子元件的能力。

任务2、判别二极管的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外观判断为:带色环,引脚长短不同。

2.万用表实测:教师给出实验器材(分组),指导学生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学生思考:色环褪色或引脚长短相同怎么判别?从而引出第三个任务: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设计意图】

采用小组讨的论方式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的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3、验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学生按图连接电路,观察灯的状态(亮);得出二极管正向导通的结论。

2)、观察灯的状态(不亮);得出二极管反向截止的结论。

3)、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设计意图】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简单电路图和进行简单电路实验的能力。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意识。

巩固练习:(时间安排为9 分钟)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电路连接,用应用实验来校对练习。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二极管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用发光管的应用实验来校对课堂练习,使实验效果明显,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加宽学生对二极管特性的理解,进一步突破重点。并且采用计时赛的形式,使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实验,保障课堂有序进行。

【设计意图】为各层次学生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知识,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颇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使个别学生的特长得到延伸。环节四、教学总结、布置作业

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完成的四个任务。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针对本课内容,及在实验过称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操作,教师进行总结。作业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巩固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能进一步强化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 本节课注重了理论与动手操作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降低了抽象知识的学习难度。

2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设计巧妙得当,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课堂效率较高。需改进之处:

1 鼓励学生克服不爱动手的缺点,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增强学习效果。

2 对各小组的评价简单,竞争机制不完善,语言还需精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