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前言:

从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到古希腊、古罗马,管理思想早已有之。它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但是,直到20世纪初,真正成体系的管理理论才开始逐步建立。不过,这些理论都形成在西方;虽然东方的早期管理思想也源远流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笔者在阅读了4本关于西方管理思想的著作和近15篇相关文献后,对西方管理理论做出了一个简要的总结,下文将具体阐明。

正文:

西方管理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所形成的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现代经营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他在著名的金属切削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锹实验等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作是其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定额原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标准化原理、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他还提出了一些科学管理方法的基本原则。

泰勒在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验并分析后得出科学管理理论,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操作程序引入生产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从物理的、生理的方面研究工人的操作规范,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个别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没有考虑到工人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没有关于企业的整体管理和经营的内容。

另外,科学管理体系是诸多理论和思想的合成,对科学管理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有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巴思埃默森和库克等人。㈠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有的学者称作“现代经营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法国管理学先驱,被称为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在管理方面的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将企业活动划分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6个方面并认为管理活动处于这几个方面的核心地位,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系统地阐述了管理的劳动分工、统一指挥、纪律、首创精神等十四条原则。㈡

这个理论从最高管理者的角度为管理理论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而且它适用于任何管理领域,管理理论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以致现在的

管理理论通常都是从企业职能或者管理的职能出发的。不过,这个理论由于追求一般性而使得具体的一些管理过程以及方法被忽略。

3、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德国管理学家,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主要管理学著作是《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将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分为三层,其中最高领导层相当于组织的高级管理阶层,行政官员相当于中级管理阶层,一般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阶层。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都具有这三层基本的原始框架。这种体系的特征是正式的选拔、非人格化、分工职权等级以及严格的制度。㈢

韦伯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范畴,以帮助他们对组织的分析。尽管这种理论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以上三种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角度,而对人的因素注意较少,把工人主要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所以,古典管理理论虽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却激起了工人的反抗。后来,一些西方管理学者意识到企业的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了行为科学学派。

二、行为科学管理阶段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于20 世纪30年代,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管理的目的。行为科学基本上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两大时期。㈣

早期的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梅奥及其霍桑试验,梅奥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重视人的心理上的满足,以情感逻辑为行为准则,强调对人群行为的激励与协调。因此,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应用在管理监督、沟通和加强工人参与管理等各个方面。

行为科学理论在后期,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激励理论、人的本性理论、非正式组织及人与人关系的理论,以及组织中领导方式方面的理论。激励理论是西方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对提高组织效率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最著名的当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人的本性理论主要有麦格雷戈的“X 法则-Y 法则”和威廉·大内的Z 法则等。

综上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以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为基础的,从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上人激发生产者的动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即“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二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由于这个阶段的管理理论没有一个主流的、较为统一的理论学派,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称之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这些管理学派包括经验主义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十一个学派。笔者将其中几个学派的主要理论简要概括如下。

1、经验主义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欧内斯特·戴尔(Dale),代表作是《伟大的组织者》;艾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亨利·福特,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这个学派的学者把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放在对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

2、管理过程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管理过程学派强调对管理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强调管理职能的的共同性。

3、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巴纳德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他的主要贡献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团体及个人做出了全面分析。

4、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韦克。20世纪60年代是其鼎盛时期。

这一学派侧重以系统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主要贡献,把管理组织视作一个开放系统,对组织的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全面考察与分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5、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蒙和马奇,代表著作是西蒙的《管理决策新科学》。

这一学派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重点研究决策理论。不足之处是片面地强调决策的重要性,但决策并不是管理的全部。

6、管理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有爱德华·鲍曼和罗伯特·费特。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管理科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类似于工程技术、可以以精确计划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为技术学派。其局限性是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能定量,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往往只用于大规模复杂项目。

四、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科学和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批新的管理理论,比较集中的体现为托马斯·彼得斯的人本管理思想、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约翰·P·科特的管理新规则、彼得·德鲁克的知识管理等。

(1)人本管理思想。

托马斯·彼得斯的人本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受“二重性”的驱动,他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二是他既要成为一个获胜队伍中的一个可靠的成员,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

(2)学习型组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德·圣吉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他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整体素质,要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

织。

(3)流程再造理论。“再造工程”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具体而言,是指“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㈤

总结:

西方管理理论在管理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展围绕着“以人为本”和“科学管理”两大主题深入,㈥形成了包括众多学派和理论的体系。各种不同理论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为前提,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西方管理理论。㈦这些理论中,有许多都是十分经典的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应用和遵守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另一方面,这些管理学家们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人的思想并不止于一种管理理论的研究而涉及到其他理论。以笔者最近读过的彼得·德鲁克先生的作品为例,他提出了“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所有组织都必须将全球竞争力视为一项战略目标”,“自我管理将越来越意味着知识工作者需要培养和趁早培养出第二个主要兴趣”㈧等许多与时俱进的新观点,并且理论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绩效”、“组织社会中服务机构的管理”、组织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㈨。由此来看,每个管理学家思想或是理论是对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论述的,应综合起来去理解。

在研究这些理论的时候,我们应深入进去,对每个理论的背景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学习理解这些理论。同时,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学会运用自己的头脑对看到的理论以及别人对这些理论的评价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利用这些理论对身边和当今社会的现实进行分析,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见尾注。

㈠宋克勤,徐炜.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0.

㈡(美国)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 ,马春光(美国)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管理学精要:国际化视角(原书第7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

㈢王锡城:《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现代商贸工业》 2011年09期,第103到104页。

㈣李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商场现代化》2006年33期,第79页。㈤蒋衔武,周楠,陆勇:《西方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其认识的异同分析》,《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年05期。第40到41页。

㈥现代西方组织管理理论综述,郑彦,现代企业,2007年11期,第31到32页。㈦彭益民:《西方管理理论精要简析》,《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12期,第19到20页。

㈧德鲁克著,朱雁斌译. 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英文双语典藏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 引文所在的页数分别是第16页,第44页和第140页。

㈨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著,约瑟夫A.马恰列洛(Joseph A.Maciariello) 修订,辛弘译.管理(上册)(原书修订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0.

浅谈治理理论

浅论“治理理论” 摘要: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的理论,是 关于当前政府和政府改革的研究课题。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福利国家失败和市 场机制失灵的语境中,它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治理理论 在西方一经提出,很快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并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 问题。治理理论虽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由于社会发展阶段 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治理理论时,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做 出正确的抉择。 关键词:治理理论;理论基础; 一.治理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学术界,治理理论十分流行,以治理为研究 课题的著作开始涌现,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分析非 洲的发展形势时,首次提出了“治理危机”,再到世界银行1992年年度报告的 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治理”一词在学术界传播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与此同时,治理理论在实践上也被运用到各国的政府和政治改革上,甚至有学 者提出“没有政府的治理”。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因此作为舶来品的治理理论是否适应于中国,就成为中国学者争论的焦点。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这一 理论,并且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的政治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强烈的人文 关怀而忽视了学者应有的学术理智,否则就会导致对治理理论的滥用和对政治 实践的误导,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仍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大量的理论 和实践论证。本文将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入手,以求能把握治理 理论的精髓,从而对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做一个尝试性的判断。 二.关于治理概念的综述 在英语中,治理”一词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中的“操舵”一 “

西方主要外部性理论综述

西方主要外部性理论综述 外部性是指外在性、外部效应、毗邻效应、第三方效应。它是指经济主体生产或消费活动受到其他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其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的值发生了改变。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产业集聚外部性理论,提出了一些看法。 标签:产业集聚集群外部性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外在性、外部效应、毗邻效应、第三方效应。它是指经济主体生产或消费活动受到其他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其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的值发生了改变。外部性有两种类型: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外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使个别厂商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对外部性的研究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这对于国内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马歇尔外部性 马歇尔(1920年)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它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马歇尔认为,企业集聚有三个优势:一是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尤其能提供不可贸易的特殊投入品。从企业的价值来看,它附属于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营销渠道及客户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各个链接点的协调,这个网络越密集,竞争越激烈,一些关键的最新的设备和服务越容易获得,而且越容易享受到合理价格和高水平服务。这使得集聚企业比在其他地方的企业拥有更低的成本,集中精力做他们更擅长的事情。二是企业集聚能培育出可以共享的劳动力市场。行业集中能使经营水平不同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从工人角度讲,他们的失业风险也会大大降低,有时候他只是从一家企业转到另一家企业上班而已。这样,既保障了低失业率又避免了劳动力短缺。三是企业集聚有助于知识溢出。高精尖的专业化知识和技术,或是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或通过模仿获得。知识的溢出是通过研究自主创新的产品而解密和专业化知识在个人之间的交流两个途径实现的。企业的集聚还能产生产生现有的产业的扩散效应,不断有新企业产生,带动更多的竞争,激发创新。另外,劳动力市场共享使人才在集聚企业之间流动,带动企业模仿对手的长处。 马歇尔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但他的研究又是不完全的,他对产业区功能、度量、效应等问题并未触及,而且没有考虑区域的企业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进入与退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的外部连接与创新,没有注意到不同产业集聚程度和可持续性。 二、克鲁格曼外部性 就外部经济作用于产业空间集聚而言,克鲁格曼则明显强调金钱外部性。金钱外部性是指源于需求和供应的市场不完善的外部性,市场规模效应是金钱外部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比较严谨的看来,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自从历史上第一步成文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在2000多年前颁布开始,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长河便由此开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西方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并且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从对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许多值得我国管理理论上值得借鉴的地方。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代管理思想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每个阶段都形成了叫完整的思想或理论体系。而且各个阶段的理论思想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调整和发展。试图分开讨论各个阶段对我们的启示以及综合讨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之处。 标签:经济与生产管理;组织管理;行为科学理念 中圖分类号:F2 1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及其启示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以分为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以及组织管理思想。 1.1 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 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的代表便是西方各个古国在治理国家中所形成的思想。2000多年前,《汉莫拉比法典》的颁布,开启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先河。这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典,它成为西方管理思想体系中具有开元意义的第一步成文的法典。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管理体制中对政权和法制的重视程度。之后,古罗马帝国统治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其疆域几乎涵盖整个欧洲。要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疆域的国家,在管理体制上是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成型的体系的。 1.2 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 西方古代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所提出的“分工协作”的理论思想。这种思想为以后机械设备的发明使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可以说,“分工写作”思想的提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深远的。埃及金字塔能够成功的建立起来少不了分工协作思想的功劳。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威尼斯兵工厂的生产过程最能体现这种思想。其生产过程也是现代企业流水线作业的始祖。威尼斯兵工厂在生产、库存甚至财务上都沿用了这种分工协作的思想。 在“分工协作”上,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是随着军事的发展而产生,这也是当时时代所造成的。不管怎么样,其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管理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西方治理理论综述

西方治理理论综述 (一)治理的涵义 1、治理的内涵 以“governance"(“治理” )为题材的理论著作的涌现,反映着社会科学界对统治以不同方式体现出来的模式感到的兴趣。无论传统用法或辞书上的解释,都以“治理” 为“统治” 的同义词。但在愈来愈多的讨论治理的著作中,它的用法和内涵都转移了方向,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在众多定义中,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治理定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民和机构同意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2、治理的目标 简单地说,治理的目标就是实现“善治”。善治涉及到:“一种有效率的公共服务,一种独立的司法体制以及履行合同的法律框架;对公共资金进行负责的管理;一个独立的、代议制的立法机构负责公共审计机关;所有层次的政府都要遵守法律、尊重人权;多元化的制度结构以及出版自由。”(来福特维奇把善治区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系统意义

的、政治意义的和行政管理意义的。)——这是一个“政治——行政” 的治理框架。 治理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强调政府和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它不仅关注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公共部门,而且重视公共政策与社会资本的相互连接,强调非市场力量的凝聚(如公民和非营利部门的参与)。可以说,治理在公共管理的语境下,是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以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应对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公私合作的结构和过程,其目标在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及公共服务的质量。——这是一个“社会——政治” 的治理框架。 在美国,治理主要是通过调整技术层面的权力配置尤其是政府内部的权力配置来提高政府绩效,回应当前治理存在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内部解制型治理,而不关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3、治理兴起的主要原因 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是治理理论兴起的根本原因。治理理论的兴起还与市场和等级制的调节机制发生危机有关。治理理论的兴起还与众多社会组织集团的迅速成长密切相关。——公民社会的成长经济全球化直接推动了公共治理模式的产生。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活动跨越了国家疆域的限制,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国际性的跨国经济、社会组织,直接导致新的管理领域和管理主体的产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 中国的崛起举世瞩目,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政策引导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尤其迅猛,而区位选择和区位分布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问题。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时间较短,不论是理论还是政策导向上仍有很大的研究和探索空间。因此,通过整理和评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研究成果,可找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进而为以后的研究找寻新的方 向和角度。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理论; 研究评述;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对外直接投资时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选址在某个国家或者地区。 这不同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决定了对外投资以后,才考虑对外投资的地方,但是这个顺序也可能是反过来的,即企业选好了地方,在考虑是否进行投资时,可能投资也可能撤资。从这个角度说,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阶段。 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问题,而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国内空间的分布情况,这导致两个理论的交集甚少,这也就解释了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没有涉及区位因素的原因。但是区位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只有将区位因素纳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才能对更多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解释。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除了扮演重要的引资国,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角色———对外投资国,并且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

将研究领域聚焦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这一问题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 或ODI) 具有普遍适用的理论规律,例如可以用西方投资理论进行解释,也可以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说明。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其独特的一面,有处于新兴经济体大国背景下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用某一现有理论全面解释。国内外学者对中国ODI 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术成果。通过对中国ODI研究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诸多学者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区位选择、投资路径、投资方式等几个问题上。基于所要研究的内容,下面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和区位分布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 一、外文文献的研究成果 外文文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起初由于缺乏足够的分类数据,大多为描述性研究,一些对少数高知名度的中国跨国公司的案例研究,如华纳之后的研究才逐渐应用数据、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一些文献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情况。伯克利指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需要将特殊的所有权优势和制度因素纳入一般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才能解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他们利用1984~2001年中国企业对49个国家的ODI流量数据,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影响因素,发现市场规模大、文化相似性强、政治风险高的国家或地区吸引了更多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东道国具有的资源禀赋和专利注册情况影响不显著。另外,母国的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流向起了重大作用。得到类似结论的研究还有程、冯,他们运用引力模型对2003~2006年中国企业的ODI流量和存量数据进行分析,选取中国对90~98个国家或地区(考察三个样本:总样本、剔除避税港样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知识要点梳理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知识要点梳理 1.Manager:Someone who works with and through other people by coordinating and integrating their work activitie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organizational goals. 2.Classifying Managers:①First-line Managers—Are at the lowest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manage the work of non-managerial employees.②Middle Managers—Manage the work of first-line managers.③Top Managers :r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organization-wide decisions and establishing plans and goals that affect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3.Managerial Concerns:①Efficiency-“Doing things right”Getting the most output for the least inputs;②Effectiveness-“Doing the right things”Attaining organizational goals. 4.Management Four Functions:page 9;Management Roles:page 10;Management Skills:page 12. https://www.doczj.com/doc/7e15916055.html,anization:A deliberate arrangement of people to accomplish some specific purpos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s:①Have a distinct purpose;②Composed of people;③Have a deliberate structure. 6.Why Study Management:①The universality of management;②The reality of work; ③Rewards and challenges of being a manager. Rewards and Challenges of Being A Manager:page19. 7.Fredrick Winslow Taylor:The “father”of scientific management;Published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1911);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to define the “one best way”for a job to be done:①Putting the right person on the job with the correct tools and equipment.②Having a standardized method of doing the job.③Providing an economic incentive to the worker. 8.Taylor’s Five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①Develop a science for each element of an individual’s work, which will replace the old rule-of-thumb method.②Scientifically select and then train, teach, and develop the worker.③Heartily cooperate with the workers so as to ensure that all work is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science that has been developed.④Divide work and responsibility almost equally between management and workers.⑤Management takes over all work for which it is better fitted than the workers. 9.Frank and Lillian Gilbreth:①Focused on increasing worker productivity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wasted motion;②Developed the microchronometer to time worker motions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2

2007年6月第8卷 第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un.2007 Vol.8 No.2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 郑伯红1,陈存友2 (1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从介绍国外世界城市研究的历史及背景入手,比较分析世界城市学说的主要观点,对若干代表性学派的研究范式之 争进行述评,沿着理论演化的脉络,提出中国城市国际化理论模式。 关键词:世界城市;跨国公司;城市网络 系统的世界城市理论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许多城市都以各自发展的需要来理解世界城市,由此造成全国目前70多个城市定位为建成国际城市或世界城市的尴尬局面。因此,清晰而全面地阐述国外有关世界城市理论,才能避免断章取义之弊端,便于沿着理论演化的主要脉络,探索中国城市国际化之路。 一、世界城市由来: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世界城市(world city ),又称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 )、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作为学术用语,世界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哥底斯(Patrick G eddes )在1915年所著的《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并从经济和商业等两方面将“世界城市”描述为在世界商务中具有异乎寻常优势的那些城市。1966年,著名英国城市规划专家霍尔(Peter Hall )出版了他的著作“世界城市” (The world cities ),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世界上主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从此拉开了现代世界城市研究的序幕。此后,相关的研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但研究重点仍集中于对具体城市的研究,侧重于各个城市的历史、地理和形态分析,期间研究视角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 1120世纪70年代:世界城市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直接联结起来 20世纪中,受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城市政治经济学方法。它认为,空间存在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世界城市像铰链一样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铆合在一起,因而城市过程必须被纳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考虑。新的方法开始将城市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济结构结合起来,从传统方法对于城市物质结构的重视转向对于构成城市活动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空间相互关系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对这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探究城市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动因与机制。主要学术范围包括: (1)对国际经济分工的研究。科恩(Cohen ,198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世界城市体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沃勒斯汀(Wallerstein ,1984)对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经济空间分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国际劳动分工为基础,1982年,弗里德曼和伍尔佛(John Friedmann ,G oetz Wolff )发表了世界城市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世界城市的形成:研究与行动备忘录”,对世界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此揭开了世界城市理论系统研究的序幕;1986~2001年,弗 里德曼单独提出了“世界城市假说(World -city Hypothe 2sis )”,系统研究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城市的理论研究。 (2)对金融资本国际化的研究。这包括:迈耶(Meyer ,1986)利用世界金融中心及国际银行分行的相关分布数据定量地研究全球城市体系,但样本十分有限;里德(Reed ,1981)用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等级结构和类型,但使用的数据资料比较陈旧;司瑞福(Thrift ,1986)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和世界城市股票市场产生过程的实证研究;萨森和库伯(Sassen &K oob ,1985)对中心城市资本流动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3)具体城市的案例研究。金(K ing ,1984)对伦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研究,初步提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累积(historical accumulative )”空间模式;与此同时,里默(Remner )通过对日本东京、大阪、神户等国际都市的研究,认为,按照世界城市作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原则,只有东京才是世界城市,而“阪神”大都市带则不是;霍尔在1980和1984年还分别研究了欧洲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历史上以国家中心为主体的城市体系结构。 (4)对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化的研究。1985年,纳威和斯坦布(Noyelle &Stanbach )首先研究了美国经济结构转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重点指出了高级商务服务的作用将这一过程称作“使世界成为单一地方”的过程;罗伯特森(Robertson ,1989)从文化国际化(从宗教到审美)视角进行的特别研究;2001年,萨森和丹尼斯(Sassen &Denials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为新产业综合体。弗里德曼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理念性模式,而其追随者萨森(Sassen ,1991,1994,2000)从微观的角度即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并被认为是对世界城市理论采用简明证明的综合方法。 2120世纪90年代: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展到流动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使世界城市研究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大到流动空间,从网络联结出发,先是霍普金斯和沃勒斯汀(Hopkins and Wallerstein ,1996)、波特(Porter ,2000)和迪肯(Dicken ,1992,2000)以及杰里夫里和科斯尼威茨 6 913 收稿日期:2006-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4CJL022) 作者简介:郑伯红(1966-),广东韶关人,博士后,教授。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李雪妮10108086003 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5.“复杂人”假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原有的管理理论

西方区位理论综述

西方区位理论综述 提要本文分析了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化,以期对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位理论;区域经济;演化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起源的基石,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根据其研究内容的差别,西方区位理论可以分为传统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一、传统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均是以所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体——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提出了实践经验较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即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效应。他认为,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其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呈带状变化的由内向外的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每个圈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自己的耕作制度。杜能研究农业圈层现象的理论意义在于:他引入了运输成本作为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从而形成了农业区位论,为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素”这个前人未曾用过的概念,他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并完成了一般区位理论的构造,使古典区位论,特别是工业区位论达到了一个顶峰。 (二)近代区位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逐渐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由此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区位论的研究逐渐从以成本为重心偏向市场。区位理论即由

2015级《西方管理理论》作业参考答案-(1)

《西方管理理论》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专题 1、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孕育产生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2、西方管理理论从孕育产生到现代管理的四个阶段中,经历了哪几个演变过程?(绪论P16) 答:综合分析西方管理理论从孕育产生到现代管理的四个阶段,从规律性和总的发展趋势来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过程: ⑴从总结企业的具体实践,到阐述一般原理的演变过程 ⑵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假设的演变过程 ⑶从把管理组织看作是封闭系统,到把它们看作是开放系统导演变过程 ⑷以定性分析为主,到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演变过程 ⑸学派分化、百家争鸣,向兼收并蓄、相互综合的演变过程 3、西方管理理论在发展阶段中发生了哪三次重大的变化?(绪论P15) 答:西方管理理论在四个阶段中,发生了三次重大的理论变革,这也意味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三次大的管理革命。 ⑴第一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也即第一次管理革命,就是泰罗科学理论即“泰罗制”的产生,它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由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 ⑵第二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也即第二次管理革命,就是行为科学的产生,在人的假设理论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⑶第三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也即第三次管理革命,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 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具有什么特征?(绪论P6) 答:⑴在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研究中,充分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使管理思想,管理观念进一步现代化。 ⑵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设备等高科技成果广泛运用于管理中,使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进一步现代化。 ⑶管理理论向综合和“软化”发展,使管理决策和管理组织进一步现代化。 第二专题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措施和内容。 答;答案教学指导第8页。或者教材9页如下: 泰罗针对当时美国企业所存在问题,提出了许多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其中主要有: ⑴定额管理 实行定额管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首要措施,内容有:提出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⑵差别计件工资制 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通过计件研究、工时研究,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计算,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即对同一工作设两个工资率,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者,用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工资;未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者,按较低工资率计算工资;工资付给工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