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韵律教案

中班韵律教案

中班韵律教案
中班韵律教案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最新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理发店 活动名称:理发店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

《绳操》教案

体育绳操教案 鲜渡镇第一中心学校周灵燕 上课时间:2015年4月8日第二节课题:绳操 教学内容:1、绳操动作2、跳绳活动(接力游戏) 教学目标: 1、掌握绳操和跳绳的多种形式及练习方法。 2、通过绳操和跳绳来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 3、明确屈臂摇动和前脚掌着地连续纵跳以及摇绳动作。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绳操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通过跳绳游戏让学生掌握手腕摇绳、上、下肢配合协调的技术动作。教具准备:40根短绳、音箱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站队。(要求:做到快、静、齐。) 2.检查服装,报告人数。 3.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达成目标。 组织队形: ●●●●●●●●●● ●●●●●●●●●● ◆◆◆◆◆◆◆◆◆◆ ◆◆◆◆◆◆◆◆◆◆ ▲ (二)热身运动: 模仿动物操: 1、小鸟飞 2、小企鹅 3、小乌龟 组织队形: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动作要有节奏。

4、兔子舞 组织队形: 要求:动作整齐,统一化一。 ●●●●●●●●●● ●●●●●●●●●● ◆◆◆◆◆◆◆◆◆◆ ◆◆◆◆◆◆◆◆◆◆ ▲ 二、基本部分: (一)绳操:4×8拍 1、伸展运动 第一个八拍 预备:立正姿势 1—2拍:左脚向侧胯一步与肩同宽,同时两手握绳前平举,低头。3—4拍:抬头,两手同时上举振臂。 5—6拍:双手前平举,头平视前方。 7—8拍:左脚收回,两手放下,还原成立正姿势。 第二个八拍与第一个八拍手上动作相同,脚上动作方向相反。 第三、四八拍同第一、二八拍。 2、体侧运动 第一个八拍 预备:立正姿势 1—2拍:左脚向侧胯一步与肩同宽,同时两手握绳上举。 3—4拍:两手握绳向左侧弯曲。 5—6拍:伸腰,双手握绳上举。 7—8拍:左脚收回,双手放下,还原成立正姿势。 第二个八拍与第一个八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三、四八拍同第一、二八拍。 3、体转运动 第一个八拍 预备:立正姿势 1—2拍:左脚向侧前迈出成弓步,同时双手握绳前平举。

中班音乐捞鱼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捞鱼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捞鱼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复习,并能用动作表示出空拍,培养幼儿的动作创编及表演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捞吧。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开始出现一种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会引起意,有意注意逐步发展。但这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转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是培养习惯。”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捞鱼》这节活动课,小猪经过多次捕捞最后终于捞到了小鱼,从而延伸到生活中让幼儿知道要集中注意力做事就一定可以做好。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并能用动作表示出空拍。 2、培养幼儿的动作创编及表演能力。 3、培养幼儿做事集中精力,有耐心的好品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复习,并能用动作表示出空拍。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做事集中精力,有耐心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奥尔夫音乐大挂图。 2、打棒若干对、腕铃若干、纱巾若干、皮筋、4个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又有只小猫和小猪在我们活动室捞鱼呢,我们快去看看吧!”幼儿随老师听《小猫钓鱼》的音进入活动室。 二、进行部分: 1、观察大挂图。 师:“我一起来看一看小猫和小猪他们是怎么捞鱼的,除了小猫和小猪画面上还有什么啊?”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并用动作表示出空拍) 2、欣赏音乐。 师:“小猫和小猪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我们来一起听一听唱的是什么?” 幼儿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小猫和小猪经过认真且耐心的打捞最后终于捞到了小鱼,并延伸到教育幼儿们做事也要集中精力、有耐可以事情做好。 3、师幼一起听音乐做律动。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听着小猫和小猪给我们带来的好听的音乐来跳跳舞吧。”(注意空拍动作要做出来) (1)原地上肢动作。 (2)原地站立动作。 (3)动作创编。 师:“小朋友们,你们来猜一猜小猫和小猪是怎么捞鱼的,小鱼是怎么游的?”(幼儿讨论并创编动作,教师请作的幼儿到前面示范老师和其他幼儿模仿)。 4、音乐游戏《捞鱼》。 请几位幼儿用皮筋撑起“鱼塘”,请4个幼儿当小猫和小猪手拿呼啦圈捞鱼,其他小朋友把纱巾塞到裤子后在池塘里当小鱼游。 5、乐器打击。 师:“乐器宝宝听见小朋友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想和你们一起捞鱼,我们一起来用乐器宝宝给这首好听的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 咱们中一班的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特别认真,不但跳舞特别好看,而且打击乐器的时候个个都像演奏家,下面我上去玩《捞鱼》看看谁最认真,谁捞的小鱼最多。 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节活动取材于奥尔夫音乐,幼儿们对奥尔夫音乐游戏都特别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们感受音乐的同

幼儿园音乐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音乐优质课教案 【篇一:《小班音乐律动《虫虫飞》公开课教案》】 小班音乐律动《虫虫飞》公开课教案 ◆动作建议: 第3-10小节:做伸懒腰、揉眼睛、洗脸、两手食指相对准备动作。 第11-12小节:两手在胸前,两食指随节奏做对对碰动作(虫虫飞 手指游戏)。 第13-14小节:两手食指伸出,随乐做小虫虫拍动翅膀的动作,在 最后一拍藏于背后。第15-16小节同第11-12小节;第17-18小节同第13-14小节 第19-20小节:两手在身体两边做翅膀飞动的动作。 第21-22小节:做两手环抱拍拍自己的动作。 第23-24小节同第19-20小节;第25-26小节同第21-22小节最后,打雷下雨音效:做静止做躲雨动作。 ◆游戏玩法建议: 此活动建议在单圈中进行,幼儿坐在面向圆心的椅子上。鉴于小班 幼儿年龄小,已有经验少。a段在故事情境小虫虫们起床,做伸懒腰、 揉眼睛、洗洗脸的准备动作后,和教师一起随音乐节奏边轻轻念“虫虫飞、虫虫飞,喝完露水往回飞”,边玩“虫虫飞”的手指游戏(两手 食指对对碰,说到“喝完露水往回飞”时,幼儿将手藏起来,老师象 征性的去抓)。b段幼儿两手在身体两边做小虫虫翅膀随乐节奏飞一 飞,再自己开心的抱抱自己。c段打雷下雨幼儿静止做躲雨动作。 (a:从坐侄一b:散点斗c:原地蹲下)。此活动设计在动作和位 移方面,都以“动静交替”为原则。

环节上,幼儿从“坐”着随乐做上肢动作,到“站”在位前做动作,到自由空间状态下“散点”做动作。通过不断丰富幼儿动作经验和游戏 经验,层层递进,让幼儿在一定故事情境中,学习律动,感受音乐 的节拍,并在学习律动的过程中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abc结构,在三段音乐中做出不同的动作和反应。 2、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和互动,在音乐中感受从坐位一散点_原地蹲下的空间变换。 3、锻炼克制能力一一知道在c段音乐中要保掎“躲雨”的造型不动。 【活动准备】 剪辑过的《虫虫飞》音乐【活动过程】 1、故事加动作导入。 2、整体感知音乐,故事、动作和音乐匹配,选取躲雨动作。 3、幼儿和教师一起随乐做动作,c段下雨时,使用提取的躲雨动作。 4、探索虫虫飞的游戏情节和规则。 5、增加虫妈妈抓虫虫游戏规则,坐在座位上完整游戏。 6、提取新的躲雨动作,师幼随乐在座位前完整游戏。 (ps:a段坐在位子上,b段站在位子前,c段位子前原地站或蹲下 躲雨。) 7、增加空间变化,b段中间散点游戏。 (p:在c段音乐结束后增加“虫妈妈”找宝宝情节,巩固躲雨不能动 的规则。) 8、幼儿尝试自主选择空位,完整游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及幼儿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及幼儿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及幼儿园教学反思:三只猴子 活动名称 中班音乐三只猴子 活动班级 中三班 课时 一个课时 活动设计背景 猴子是孩子们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也知道猴子是比较调皮的动物,猴子喜欢玩跳来跳去的游戏。幼儿园里孩子们也喜欢玩跳蹦蹦床的游戏,但是在游戏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通过本次音乐活动的学习,让孩子在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同时用激发孩子的想象让他们知道不仅在床上可以玩跳床的游戏,还能用身体的各个部分跟着音乐表演动作。不仅学会了歌曲,还能给孩子带来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充分感受歌曲的诙谐和幽默。 2.在倾听和做动作及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倾听和做动作的过程中初步学唱歌曲。 难点:能够正确唱准十六分节奏。 活动准备 电子琴一架、猴子PPT、多媒体设备、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出示三只猴子的PPT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三只猴子的PPT猴子图片,提问:“谁来了?” 2.这是三只很调皮的猴子,他们已经开始等不及在做游戏了,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基本部分 二、播放音乐节奏和PPT 1.教师播放电子琴的节奏,幼儿听节奏教师做动作。 2.播放PPT图片,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念歌词。 3.引导幼儿在第三段的时候跟着教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念歌词。 三、通过完整欣赏与图谱结合的方式学唱歌曲 1.老师把三只猴子玩蹦蹦床的游戏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一起听听看。 2.教师完整清唱前三段歌曲。 3.师幼一起学唱1—2遍。 4.“三只猴子都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都去哪

幼儿园律动教案

幼儿园律动教案 【篇一: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律动小小帆船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律动小小帆船(3/4拍节奏)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和音乐的休止。 2、创编各种不同的帆船航行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3、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张贴小帆船的图片或照片。 2、请坐过小船的幼儿,谈谈船在水上面飘荡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在《小白船》乐曲的伴奏下,做划小船动作引起活动兴趣。 二、学唱歌曲《小小帆船》。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教师用表情,手势暗示幼儿,掌握休止时值。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帆船》的航行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只小帆船,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在水面上航行。如果歌声停了,“小帆船”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航行动作,表现小帆船,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就、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帆船”。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帆船”,并集体练习。如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 3、尝试边唱歌边做小帆船,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帆船”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篇二:韵律活动教案】 韵律活动:龟兔赛跑(大班)

江苏省第三届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展评三等奖 盐城市盐都幼儿园高玲 一、设计意图: 《龟兔赛跑》是幼儿熟悉喜爱的一则文学作品,我根据幼儿的年龄 特点,活动要求,尝试将音乐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打破原来韵律 活动的框架,将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成创造性的学习,提供给幼 儿主动活动的空间,使他们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投入、更富成就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二、活动目标: 1、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区分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龟兔之间不同的情绪,并随音乐表演; 3、发挥创造性,充分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并懂得骄傲必败的 道理。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故事《龟龟赛跑》; 2、音乐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 3、乌龟、兔子挂饰各一。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情节,学习用表情、动作体现龟兔之间“嘲笑、不服气、高兴、羞愧”等不同的情绪。 师:小朋友,老师已经给你们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中,乌龟 和兔子一起散步,兔子怎样跑?乌龟又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慢吞吞”和“飞快”一词。) 师:兔子看见乌龟慢吞吞地爬就怎么样呀?(嘲笑)谁能用动作表现嘲笑是怎样的? (幼儿创编不同动作:捂着嘴笑,哈哈大笑、笑弯了腰??) 师:乌龟 听了心里怎样?(不服气)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师:最终谁得了第一?心情怎样?兔子是否得冠?它感到怎样?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高兴”和“羞愧”一词。) (评析:开始部分,利用提问直接导入,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引 导个性化动作,为下面的活动提供铺垫。) 二、完整创编与故事内容相匹配的身体动作。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本领——用动作讲故事好吗?(教师 用语言提示,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不同动作。) 2、幼儿表演故事。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共计4篇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共计4篇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难点;初步尝试学习创编贴近孩子生活活动的舞蹈动作。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级参加音乐舞蹈,在舞蹈中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2,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创编,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空沐浴露瓶,毛巾,脸盆。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二,练声,复习歌曲 三,教师以哑剧表演的行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段表演,大家猜猜看,老师在干什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教师表演,突出洗澡的动作。 3〉请幼儿回答问题:你们是怎么洗澡的,并让个别幼儿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四,教师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1〉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好听吗? 五,教师请幼儿创编动作,并引导幼儿美化动作。

1,师:小朋友都觉的这一首歌这么好听,那谁来想一想可以加上些什么好看的动作 六教师完整的表演舞蹈。并加上之前幼儿创编的动作。 1〉师:小朋友今天都这么乖,那么老师也想到一些好看的动作,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啊? 2〉教师表演“洗澡歌” 3〉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也来跳,那今天我们就来跳这段舞蹈吧 七,教师喊节奏放慢速度教幼儿基本动作。 1.师:小朋友们大家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来,认真的和老师学动作,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 八,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完整的做舞蹈动作。 1.师:小朋友学的真棒,我们现在就听这音乐一起跳起来吧九,复习歌曲“蚂蚁” 十,律动出场。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动作学会了,现在我们最后在来一遍好吗? 活动反思: 由于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的情叙带动了起来,因此使整节课幼儿激积性很大,都有强烈的对歌曲的创编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主动,激积的配合老师,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次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思维及肢体语言表答能力。但创编动作对于这些

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儿歌。 2、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小手图片展——小手做事的各种图片。 2、谜语、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重点: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四、活动难点: 了解双手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五、活动内容 (一)开始活动 1、猜谜,说说小手。 (说谜语: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猜猜是什么?(手) 2、教师指导: (1)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2)找个小朋友一起拍一拍 (3)你用的是哪个手拍的啊

(4)我们一起把右手举起来再把左手举起来 (5)左手摇一摇右手摆一摆 3、手指歌 (小朋友们真聪明,看看今天老师带来的图片,这双手呀,本领很大的,让我们动起来,看看它有什么本领!) 教师和幼儿围坐成个圆圈坐,教师带幼儿一起做手指操《手指歌》。 4、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夸夸自己的小手,说说你的这双小手能做什么?引导幼儿想想手的用处。(总结: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真了不起!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梳头发,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这双小小手,它会帮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没有它可不行!) (二)基本活动 1、引出歌曲 (咱们的小手都这么能干,用一首儿歌来夸夸我们的小手,好不好?) 2、放歌曲(竖起我们的小耳朵,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了?) 3、教师示范动作 4、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好不好?老师说一句,小朋友说一句)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有了一双小小手,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一:中班音乐《小乌龟上山坡》活动反思中班音乐《小乌龟上山坡》活动反思 《小乌龟上山坡》这首歌曲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易懂,讲述了小乌龟不怕疲劳、坚持到底爬上山坡的故事。在这个活动里我制定了两条目标,第一是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力度演唱歌曲。第二是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小乌龟克服疲劳、坚持到底的意志行为。 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法。通过图示,一方面能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另一方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保持对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唱歌曲,大部分幼儿能看着图谱跟着琴唱歌。在最后的游戏环节,我引导孩子们亲身去扮演小乌龟,体验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孩子们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情境中。但孩子们虽然爬得很累,明白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却没有将小乌龟坚持到底的这种意志品质迁移到自己身上。 在活动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对于音乐活动,需要教师有较好的音乐素质。教师必须要对歌曲吃透,从范唱开始,就要表现得优美,使幼儿喜欢听、愿意学。在学唱歌曲时,不论教师的回应、清唱、一举一动都应该与歌曲相符,是课前精心设计和熟记的。这样,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节奏感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歌曲。那么,我在这方面做得是欠佳、不到位的。 评课时,众老师给的意见对我有所启发。其中,俞老师提到:音乐活动注重欣赏,首先要让孩子有美的感觉,他们喜欢了才愿意学。俞老师将我的两次音乐活动做了对比,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欣赏不足。孩子们都没怎么听歌曲,就已经要求孩子学了,这是有违孩子学习特点的。 我反思后认为,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小班舞蹈律动教学活动教案

小班舞蹈律动教学活动教案《刷牙歌》 活动目标: 1.知道刷牙的好处,并能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变化,模仿和学会刷牙的基本律动 3.在欢快的音乐情绪中体验刷牙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能过说出刷牙的益处,大体上知道怎么刷牙。 物质准备:音乐《刷牙歌》,道具“牙刷”,牙膏,口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设置情境:做睡眠睡觉的姿势;(背景音乐出来)老师做睡醒舒展状,“小宝贝们该起床,吃早餐咯”。。。(做小垫步的动作) 知识经验讨论:) *咦,想想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什么事 想早饭前咱们还没有刷牙!来来,告诉老师,小朋友在家里会刷牙么(提问几个小朋友,比比谁的牙齿白,让他亮出白白的牙齿),要有一口白白的牙齿得坚持每天刷牙,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好,那我们该怎么刷牙呢谁能告诉老师。谁能做几个动作来告诉我们大家(请几个小朋友起来做动作); *小朋友们想不想看老师是怎么刷牙()好了,老师现在要开始刷牙啦,小眼睛要认真看哦!(播放《刷牙歌》老师做动作。); *小朋友看清楚老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么(请小朋友起来做动作,纠正动作,并要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做这个动作)

*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跟着音乐一起来刷牙 二.几个基本律动: 手腕带动手指的转动;扭头(面向左,仰脖子,面向右,面向正前方);垫步(踏点步);手配合扭头动作;双手叉腰;双膝弯曲;点头;二点与八点的朝向;等 第一段: 附:刷牙歌 牙刷亮晶晶,(1)1-2左手叉腰举起右手,握拳伸食指放到齐耳的位置,两拍点头,3-4手转两拍 牙膏香喷喷,(2)5-8手和脑袋配合一起分别向左右一拍一动 端起一杯水,(3)1-2手做拿杯子的动作,3-4右手置于左手的“口杯”中; 张开小嘴唇,(4)5-8头做左右摆动,一拍一动。,共四动,同(2) 刷牙刷呀刷牙刷,(5)1-3,左手叉腰,身子往前倾,右手放在嘴巴前,露牙齿,快速的摇头和手配合,做刷牙状态,第四拍,身子回来,左手叉腰 刷牙刷呀刷牙刷,(6)和(5)做相反的动作 刷牙刷呀刷呀刷牙刷呀刷呀刷(7)1-2向右扭头,3-4仰头,5-6向左,7-8正视前方 第二段 刷牙自己刷,里外刷干净,(8)1-8拍,左手叉腰,右手放在牙齿前面,双膝往二点,正前方 ,八点曲,两拍一动, 刷牙认真刷,从小讲卫生。(9)1-8拍,双手叉腰,1-2头歪向右边,3-4回来,5-6歪向左边。 刷牙刷呀刷牙刷,(10)同(5) 刷牙刷呀刷牙刷,(11)同(6)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三篇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三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使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1、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 : 二、幼儿学唱歌 1、教师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注重歌词内容。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注重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 示。

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 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 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引导幼儿不但注意动作还能够使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 翘嘴巴。 活动延伸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能够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 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 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篇二:颠倒歌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 2、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尝试使用绘画的方式记忆歌词。 3、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小学韵律绳操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师:康栗 学校:柳江路小学

水平二学段韵律绳操教学设计 汤庄小学吴丽萍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牢牢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终身锻炼”意识。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发展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绳类运动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活动项目,学生对于绳类的活动具有普遍的兴趣,如韵律绳操:由绳器械与操化动作结合而成的韵律绳操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是民间体育与冬季锻炼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多大场地、容易开展等特点,很受学生与群众的喜欢。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求知欲与兴奋点,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引导及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来,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韵律绳操的练习要点和锻炼价值,善于动脑思考。初步掌握韵律绳操的五个动作组合,使70%~80%的学生能掌握这五个动作并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练成果。 2、体能目标:通过韵律绳操的练习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速度耐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等身体素质,95%的学生身体出汗,感觉稍累。 3、情感目标:学练中,学生对自己的动作有信心,表现出较强的合作精神,且愿意展示自己的学练成果。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⑴操化动作的协调配合,姿态优美; ⑵自由组合基本动作。 2、教学难点:组合动作的完整展示 六、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等 2、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1、场地:15×28操场 2、器材:短绳60根 播放器1套 八、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50% 平均心率:120—140次/分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路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步行教案(对教学 的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步行课程计划(含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扩展,活动反思等内容。它可以用优美自然的声音唱歌,掌握节奏并学会使用跳跃音。唱歌,放慢和淡入淡出的歌曲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中班音乐活动课。来看看步行课程计划。活动目标:1,可以用优美自然的声音唱歌,掌握节奏。 2.最初学会使用跳跃,连接,减慢和淡入淡出的歌曲。 3.学习唱歌,听团结和协作的作用来表演歌曲。 4,发芽喜欢小动物的情绪。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喜欢唱歌和玩。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兔子,小鸭,小乌龟,小猫头饰各六只;花仙子服装套装;创建森林音乐会现场;小袋鼠,小企鹅,小蜗牛,儿童图画,节奏卡。 知识准备:熟悉歌词,并在扮演入门角色时播放歌词。 活动程序: 1.创建一个方案,导出歌词并导入主题。

孩子们分成小兔子,小鸭,小乌龟和小猫头饰品进入活动室。每种小动物都组成一个团队。老师扮演森林音乐会主持人花仙子来开始活动: 尊敬的客人,亲爱的小动物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这场音乐会的主持人,花仙子姐妹,欢迎大家参加森林音乐会的现场。今年的音乐会,我们邀请了许多小动物朋友,请让他们亮相! 花仙子按照歌词顺序逐一介绍小动物。小动物介绍输入词并进入动作范围。 兔子入场词-兔子走路和跳跃 小鸭入场词-小鸭走路摇摇晃晃 小乌龟入场词-小乌龟慢走 小猫输入单词-小猫静静地行走 花仙子:您在走路时在说什么?太好了,快点教我! 让兔子,小鸭,小乌龟和小猫重复入场并帮助他们复习歌词。 2,体验音乐(理解歌词,欣赏美感),指导孩子学习歌曲和表演歌曲《走路》。 (1)花仙子:太好了,太好了,我想唱歌! 老师弹钢琴,示范曲《走路》唱歌两次。孩子们欣赏。 (2)问题:花仙姐姐唱歌好吗?(好)你想学习吗?(想你)老师唱歌,而孩子唱歌两次。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精品文档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收集了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欢迎阅读。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一】活动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幼儿学会歌曲《嘀哩嘀哩》。 入场:幼儿与老师围圆坐地,面朝圆心。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幼:秋天。 师:那春天在哪里呢,这首歌会告诉我们,歌名叫《嘀哩嘀哩》。小朋友挺直腰板,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弹奏钢琴,幼儿齐唱歌曲) 师小结:唱得真好听。 师:这首歌里什么鸟在唱歌,(黄鹂鸟) 师:咱们来学黄鹂鸟唱歌,像老师这样三个手指捏在一起,做黄鹂鸟。跟自己唱歌(两下),跟左边的朋友唱歌(三下)。 教师唱唱名指导幼儿表演。 师:刚才黄鹂鸟跟自己唱了几下,跟朋友唱了几下, 引导幼儿准确地说出节奏。 师:再唱一次吧。(师唱唱名) 师:春天你们有没有去春游,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

1 / 6 精品文档 些什么,玩了些什么, 幼:红花、孔雀、黄鹂鸟、鸵鸟…… 师:你们今天想不想去春游,咱们用小手学小脚走路好吗 教师唱唱名,指导幼儿两手交替拍打地板,一拍一下。 师:花儿是怎么开放的,学一学花儿的样子。(轻幼儿学花儿,并个别表演) 师:小花是怎么跳舞的,你们来学学。(两手腕靠拢随音乐转动)。 师:天上什么在飞,(黄鹂鸟)学学黄鹂鸟飞。 (幼儿自编动作,教师轻幼儿单独表演,及时鼓励幼儿) 师:你们飞的时候手有没有碰到旁边的伙伴,怎么才碰不到呢,你们做做试试。 (幼儿再次尝试) 师:还是碰到伙伴了呀,你们看赵师:老师是怎样飞的。两手交叉飞一飞,你们也来试试。 师:咱们一起唱着割去春游吧,准备好。(师唱唱名,幼儿跟老师表演) 师:开心吗,咱们一起听着音乐去春游吧,音乐的速度有点快,小朋友要跟上节奏。(放音乐,随教师表演) 师: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山脚下,你们喜欢爬山吗, 2 / 6 精品文档 怎么爬山呢,试一试。 (幼儿尝试表演,教师讲评幼儿的动作)。 师:这个小朋友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你们都跟他学学。好,我们一起来爬山。(唱唱名)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落叶 一、说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韵律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难把控的、比较枯燥教学活动,活动中,大部分是以教师及主观思维为主,以教师的示范教授为主,幼儿往往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动作进行模仿表演。而今,在认真解读贯彻《指南》的过程中发现,韵律教学并非像以往单一的“老师创编教授,幼儿模仿学习”,而应是“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让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以幼儿为主,以游戏为主,把活动还给幼儿,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发的感知理解表现音乐作品。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的音乐素材是省专家提供的梁翘柏的作品《第八十八号》,曲式结构是ABA,整首音乐旋律非常的优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比较悲伤的,整首音乐共有4分12秒。当时专家们指定此次的课题及形式就是大班的韵律活动《落叶》。接到任务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倾听音乐,寻找音乐中符合落叶形象的段落,结合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事先设计赋予了该音乐一定的音乐形象及故事情境(树叶发芽、长大、离开妈妈在空中飞舞,最后飘落到各地),

根据故事需要,剪辑了作品中的音乐来作为我本次韵律活动的音乐。该音乐《落叶》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素材。音乐中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A段主要表现小树叶在树妈妈的呵护下发芽长大的情景,B段主要表现小树叶不想与妈妈分离却不得不飘落到地面的情景,C段主要表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空中飞舞最后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大班幼儿已初步具有音乐的感受能力,喜欢并愿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分析后,根据大班幼儿在音乐感知理解表现等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对《指南》的理解,确立了以下目标: 1.观察树叶生长和树叶飘落的情境,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树叶生长及飘落的样子。 2.感知理解音乐,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树叶和落叶,享受创编动作表现艺术美的乐趣。 3.了解树叶的生命故事,在游戏中体验大树与树叶之间浓浓的 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能运用肢体语言去大胆表现音乐,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落叶生长、飘落的情景及不愿与树妈妈分离的悲伤情绪,体验到大树与树叶之间浓浓的爱。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课教案及反思(5篇)

中班音乐《买菜》 一、教材分析: 《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名按照节奏分别画出,如萝卜就画两个并列的萝卜,西红柿就画3个并列的西红柿,这种图形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歌曲的节奏,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到唱歌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图片若干(与歌词内容相匹配) 2、幼儿操作的卡片若干张,每人一支水彩笔。 3、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律动,带领幼儿来到课前准备好的菜场场景内。 只见活动室里布置成农贸市场,里面有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肉类、家禽类等,各种菜都分类放好,给孩子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反思:本环节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做铺垫的,幼儿通过愉快的参观活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歌曲内容。 2、学习歌曲《买菜》。 教师说到:"我是谁呀?妈妈今天带你们去个好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孩子们一下子乐开了,他们有的跟在妈妈的后面,有的的拉着小伙伴的手,更有的孩子跑过来高高兴兴地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买菜。 教学反思:教师利用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通过扮演妈妈的形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 幼儿参观过菜场以后都抢着回答看到的瓜果蔬菜:有的说:“我看到了花菜、萝卜、青菜、鱼、鸡、还有虾” ;有的说:“看到了茄子、西红柿、辣椒、青菜和带鱼” ;有的说:“ 看到了草莓、香蕉、包菜、鸡蛋。” ……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妈妈在菜场里买了什么? (1)完整欣赏歌曲, (2)通过律动学唱歌曲, (3)两人一组角色表演学唱歌曲。 五、游戏结束:妈妈和宝宝卖完菜回家。

中班音乐走路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走路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走路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走路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 2、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 3、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4、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各六个;花仙子服饰一套;创设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小袋鼠、小企鹅、小蜗牛、小朋友图片各一张、节奏图卡。 知识准备:熟悉歌词并会分角色边说歌词边表演作为入场词。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歌词,导入课题。 幼儿分角色带好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进入活动室,每一类小动物站一队。教师扮演森林音乐会主持人花仙子开始活动: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小动物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本届音乐会的主持人花仙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森林音乐会的现场,今年的音乐会我们有请到了许多小动物朋友们,下面有请他们闪亮登场! 花仙子按歌词顺序一一介绍小动物们,小动物随花仙子介绍边说入场词边做相应动作进入活动范围。 小兔入场词——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小鸭入场词——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 小乌龟入场词——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小花猫入场词——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花仙子:你们边走边说的是什么呀?真好听,快教教我吧! 分别请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复述自己的入场词,帮助幼儿复习歌词。 2、体验音乐(再次理解歌词、审美愉悦),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并进行歌表演《走路》。

第九届音乐观摩大班音乐韵律活动《拍胸舞》教案

第九届音乐观摩大班音乐韵律活动《拍胸舞》教案 第九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 大班韵律活动:拍胸舞 设计、执教教师: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心幼儿园王素敏指 导教师:程英 订购宝贝链接: 首页链接: 动作建议: 音乐前半部分进行拍胸舞的基本动作,每组合一共拍,动作如下:第1-拍:双手胸前拍手 第3-拍:双手先后交叉拍打胸部 第5-拍:双肘先后夹拍肋部 第7-拍:双手先后拍打双腿

后半部分乐盐高潮:自由创编动作与同伴斗舞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与有力的节奏,能随乐有节奏地表演拍胸 舞的基本动作。 2.尝试即兴随乐创编斗舞,感受与同伴斗舞的乐趣。 3.初步体验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激发小小男子汉的豪迈 气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与情绪,了解音乐的前奏、基 本部分、高潮部分的基本结构。 2.物质准备:拍胸舞视频、音乐、舞蹈头饰、腰带(幼儿事先系 好)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与导入

师:“今天老师邀请大家来参加男生的,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精神、有气势地动起来吧。” 二、感受与欣赏 1.问题导入 师:“刚才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 人跳舞用的音乐吗?” 2.欣赏视频 师:“这是一段福建厦门、泉州一带的闽南人跳拍胸舞的音乐, 你们听过拍胸舞吗?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拍胸舞,看看谁在表演?他们跳了哪些动作?” 3.教师讲述故事,简介拍胸舞。 师:“为什么拍胸舞都是叔叔们在表演呢?这里面有什么故事?” 4.再次欣赏视频 师:“叔叔们做了哪些动作?他们拍了身体的哪个部位?”

三、学习与表现:引导幼儿学习拍胸舞的基本动作 师:“刚才叔叔们跳的拍胸舞,你最喜欢哪个动作?我们一起来 学一学。” 1.运用形象语言与音乐相结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 2.欣赏视频,了解拍胸舞基本动作的顺序,学习较连贯地做动作。 教师从语言指令过渡到音乐。 3.欣赏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脚步、头部的动作,并初步和乐 练习。 4.随乐即兴表演:拍胸舞是较为随性的表演,不一定要按照固定 的顺序来做动作,想先拍哪儿都可以。只要跟着音乐节奏,有力地做出动作就可以了。 四、创造与合作:引导幼儿合作创缟斗舞的各种方式 1.欣赏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斗舞时的表情、动作 2.两两合作,尝试斗舞

幼儿园音乐韵律教案

幼儿园音乐韵律教案 【篇一: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理发店 活动名称:理发店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 什么来理发?”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 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 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 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 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 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 起来说说,咔嚓咔嚓……”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 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 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 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理 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 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泥娃娃 活动目标: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师:泥娃娃那么可爱,那么想要爸爸妈妈,我们怎样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可爱的你娃娃呢?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 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 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