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历史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初三历史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2008年张家港市初三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

历史与社会2008.5

注意事项:

①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全部闭卷。

②考前,考生在答案卷内准确填涂好学校、姓名、考号。

③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能答出边框外。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

有:①墨家②儒家③道家④法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杜甫《忆惜》中有这样的描述“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绘了

A.唐朝——贞观之治B.唐朝——开元盛世

C.汉朝——文景之治D.清朝——康乾盛世

3.右图是东汉初年,南阳地方官杜诗发明的水排模型,《后汉书》对此有这样一段描述:“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它是

A.用于播种的工具

B.用于灌溉的工具

C.用于鼓风冶铁的工具

D.用于松土培土的工具

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了许多城市,这些城市的主要集中地最不可能在A.江浙地区B.沿海地区C.运河沿岸D.西北地区

5.元朝女纺织能手黄道婆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A.苗族B.白族C.黎族D.高山族

6.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司马迁——《史记》B.司马光——《史记》

C.司马迁一一《资治通鉴》D.司马光——《资治通鉴》

7.右图是一幅《时局图》·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局面,民族危机宅前严重。

这一种局面是在哪次侵华战争后出现的?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El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在一次运动中,青年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横幅,这次运动最有可能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9.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于

A.t919年B.1921年C.1924年D.1938年

10.毛泽东有一首诗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磅礴走泥丸。”这里的远征指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渡江战役D.辽沈战役

11.以下对抗日战争两个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两个战场指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②两个战场指国民政

府的敌后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正面战场③在敌后战场共产党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④在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的军队没有继续抗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凤阳地多不打粮,女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1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在解决什么问题中得以实现

A.台湾B.金门C.澳门D.香港

14.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到达英国后,对所见所闻发出了这样一些感慨:①这里的马路竟然有电车在驰行,多么神奇啊!②今天看了一场电影,感觉象处在梦幻中。③我今天打了一个电话给我孩时的同学,他在剑桥大学读书,听到我的声音,他震惊了。

④这次外交活动后,我要极力的促动我们的政府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回国,如航

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感慨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5.“前进!前进!祖国的儿女,光荣的时刻已经来临!暴政的血腥屠刀已经向我们举起……

公民们,拿起武器!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干净!”这首歌选自《马赛曲》,它诞生在哪次革命中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16.右图是巴黎公社墙浮雕,以下对巴黎公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B.巴黎公社在国内外资产阶级联合进攻下失败

C.巴黎公社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起义

D.巴黎公社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7.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一场凶猛的经济危机,为摆脱这次危机,各国都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法,其中用国家调节来缓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国家是

A.意大利B.美国C.日本D.德国

1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

A.西线战场B.东线战场C.苏德战场D.太平洋战场

19.下图是“北约”与“华约”对峙图,以下对这两个组织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北约成立于1949年,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②华约成立于1955年,

形成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③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进入新阶段④两大阵营军事对峙形式主要以“热战”即直接的战争为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觉醒,真正信守它的箴言: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从前奴隶的儿子和奴隶主的儿子将会像兄弟一样同坐在友爱的桌前……”节选自马丁·路德·金的<>,这次演讲最有可能发生在

A.19 世纪60年代的德国B.20世纪初的英国

C.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D.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选择“A”,错误的选择“B”) 21.汉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并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22.清政府前期统一了台湾,巩固了西北边疆,遏制了外国的殖民扩张。

23.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4.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建造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5.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三大事件是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声。

26.下图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它属于浪漫主义画派。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建立了政权。28.“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于中后期。

29.近代史上,9,0国割走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30.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31.20世纪20年代,为迎头赶上欧美强国,苏联优先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32.1942年1月1日,《》的签署,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3题6分,34题6分,35题6分,共1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730年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北宋在镇州、易州、雄州等设榷场(贸易市场),同辽进行贸易。南宋与金在接壤地带开设榷场。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材料三北宋、辽、夏形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交流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是什么?(2 分)

(2)材料三图中辽和西夏政权分别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2分)北宋对这两个少数民

族政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分)

(3)中国境内的民族交往,经济、文化交流是主线,各民族政权也曾发生多次战争.比较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宋元时期,另一个是什么时期?(1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今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chuo),后患殆不忍言。”——李鸿章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

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材料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要点》请回答:

(1)材料一在挽救危局中李鸿章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由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1分)

(2)材料二中所提及的“德先生”指什么?(1分)由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1分)

(3)材料三中所提及的“改革”决策最早在哪次会议中提出?(1分)由材料推断,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什么?(1分)

35.19世纪中叶,处于落后状态的国家力求后来居上,一些国家通过资本主义改革或统一战争的形式,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拓宽了道路。这些国家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后,依仗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加紧对世界的征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叶,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哪两个国家?(2分)这两个国家改革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

(2)瓜分世界的急先锋是哪个国家?(1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