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类的水解的含义和实质理论

盐类的水解的含义和实质理论

盐类的水解的含义和实质理论
盐类的水解的含义和实质理论

盐类的水解的含义和实质

1.水解条件

可溶性盐中必须有弱酸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2.水解实质

弱酸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弱碱阳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OH-,形成弱电解质。

3.水解结果

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通常使溶液中[H+]≠[OH-],溶液呈现出一定的酸碱性。

4.水解的特点

(1)盐类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存在水解平衡,即:盐+水水解

中和

酸+碱。

(2)水解程度一般较小,盐溶液的酸碱性通常很弱。

5.水解的规律

:CH3COO+

H23COOH+OH 弱酸弱碱盐

(1)多元弱酸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如0.1 mol/L的Na2CO3溶液pH约为11,而0.1 mol/L NaHCO3溶液pH约为8。即CO2-3比HCO-3水解能力大103~104倍。Na2CO3溶液的碱性更强。

(2)同浓度时酸溶液pH值大者,对应盐溶液的pH值亦大。如0.1 mol·L-1的HCl、CH3COOH、H2CO3、HCO-3溶液的pH值:HCl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2)弱碱的碱性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因为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溶液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3)化学反应:①强碱弱酸盐水解,如Na 2CO3+H2O3+NaOH,加酸促进其水解,加碱抑制其水解。

+3H2(OH)3+3HCl,加碱促进其水解,加

②强酸弱碱盐水解,如FeCl

酸抑制其水解。

考点一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地说,盐类水解是可逆的,应该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的程

度不大,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一般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如Cu2++2H 2O(OH)2+2H+

NH +4+H 2O 3·

H 2O +H +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应分步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如Na 2CO 3溶液的水解反应为:

CO 2-3+H 2O -3+OH -

(主要)

HCO -3+H 2O 2CO 3+OH -

(次要)

3.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的过程比较复杂,中学阶段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时一步写到

底即可。如Al 2(SO 4)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H 2(OH)3+3H +

4.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且有沉淀生成时,由于反应彻底,故生成物中出现的沉淀或气体物质,均要标上“↓”或“↑”符号,中间用“===”连接,如AlCl 3溶液与NaHCO 3溶

液混合:Al 3++3HCO -

3===Al(OH)3↓+3CO 2↑

步骤:(1)先写出水解的离子及水解后的最终产物,用“===”连接并注明“↓”或“↑”。

(2)根据电荷守恒将其配平,看反应物中是否加水。

此类离子组有:Al 3+与CO 2-3、HCO -3、S 2-

、HS -、

[Al(OH)4]-,Fe 3+与CO 2-3、HCO -3、[Al(OH)4]-

等。

(1)NH +4与CH 3COO -、CO 2-3、HCO -3等组成的盐虽然水解相互促进,但不能彻底水解,所以使用“

”,不标“↑”、“↓”,如CH

3COONH 4水解:

CH

3COO -+NH +4+H 2

3COOH +NH 3·

H 2O 。

(2)Fe 3+与S 2-相遇不发生水解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 3++S 2-===2Fe 2++S ↓,Cu 2+和S 2-相遇不发生水解反应,而是发生沉淀反应:Cu 2++S 2-===CuS ↓。 考点二 比较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 1.三个守恒 (1)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

如Na 2CO 3溶液中: [Na +]+[H +]=[HCO -3]+2[CO 2-3]+[OH -] (2)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即原子守恒,指变化前后元素原子个数守恒。 如:0.1 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 [Na +]=2{[CO 2-3]+[HCO -3]+[H 2CO 3]} =0.2 mol/L (3)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指溶液中质子发生转移时,质子数不发生变化。如

Na 2CO 3溶液中,HCO -3――→

得到1个质子

CO 2-

3

――→得到2个质子

H 2CO 3,H 3O +――→得到质子

H 2O ――→失去质子

OH -

得失质子数相等,则[OH -

]=[H 3O +

]+[ HCO -

3]+2[H 2CO 3]

即[OH -]=[H +]+[HCO -

3]+2[H 2CO 3]。 2.具体情况

因为电离和水解一般都是较弱的,所以产物微粒的浓度要小于原微粒的浓度。 (1)多元弱酸溶液,依据弱酸的分步电离分析:

如H 2CO 3溶液中:c (H 2CO 3)>c (HCO -3)>c (CO 2-

3)

(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依据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分析。

如Na 2CO 3溶液中:c (Na +)>c (CO 2-3)>c (OH -)>c (HCO -

3)

(3)一元弱酸强碱盐溶液中,c (阳离子)>c (酸根离子)>c (OH -)>c (H +

)。

如CH 3COONa 溶液中:c (Na +)>c (CH 3COO -)>c (OH -)>c (H +

)。

(4)相同浓度不同的溶液中,比较同一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时,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

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H 4Cl ,②NH 4HSO 4,③NH 4HCO 3,c (NH +

4)由大

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

(5)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要综合分析,主要考虑电离因素、水解因素及是否反应等对离子的影响。

相同温度、浓度条件下:

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

如:0.1mol/L CH3COOH和0.1mol/L 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由于CH3COOH的电离能力大于CH3COO-的水解能力,所以溶液呈酸性,CH3COOH、CH3COO-、Na+、H+、OH-浓度由大至小的顺序为:

c(CH3COO-)>c(Na+)>c(CH3COOH)>c(H+)>c(OH-)。

再如0.1mol/L的氨水与0.1mol/L的NH4Cl混合溶液中,NH3·H2O电离能力大于NH+4水解能力,故有:

c(NH+4)>c(Cl-)>c(NH3·H2O)>c(OH-)>c(H+)。

3.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1)强酸的酸式盐

酸式酸根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NaHSO4。

(2)弱酸的酸式盐

酸式酸根既能电离,又能水解,因此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

如NaHCO3、NaHS、Na2HPO4等。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

如NaHSO3、NaH2PO4等。

特例:NaHCO3与NaAl(OH)4溶液混合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时HCO-3以电离为主;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O-3+[Al(OH)4]-===Al(OH)3↓+CO2-3+H2O。

(1)该反应是复分解而不是双水解。

(2)该反应说明:电离出H+的能力:HCO-3>Al(OH)3。

考点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般地,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要视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与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如NaHCO3溶液显碱性而NaHSO3溶液显酸性。

2.判断盐所对应酸的相对强弱

例如,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盐溶液NaA和NaB,其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则酸HA和HB的酸性强弱为HB>HA。

3.利用盐溶液来制取H2

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而产生气体。如:少量Zn片投入到浓的NH4Cl 溶液中,有H2、NH3产生。

4.解释实验室中的一些问题

(1)某些胶体的制备利用水解原理,如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

(2)无水盐制备。如制备FeCl3,从溶液中得到晶体后,必须在HCl气氛中失去结晶水,否则会得到Fe(OH)3或Fe2O3。

(3)保存某些盐溶液时,有时要考虑盐是否水解。例如,保存Na2CO3溶液不能用玻璃塞,保存NH4F溶液不能用玻璃瓶。

(4)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

①配制强酸弱碱盐溶液时,需滴几滴相应的强酸,可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抑制弱碱阳离子的水解。例如,配制FeCl3、SnCl2溶液时滴几滴稀盐酸。

②配制强碱弱酸盐溶液时,需滴几滴相应的强碱,可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抑制弱酸根

离子的水解。例如,配制Na2CO3、NaHS溶液时滴几滴NaOH溶液。

5.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泡沫灭火器原理:用Al2(SO4)3与NaHCO3作用,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 ===Al(OH)3↓+3CO2↑。

(2)制取净水剂:通常用铁盐、铝盐来制取净水剂,如用明矾净水的离子方程式:Al3+

(OH)3(胶体)+3H+。

+3H

(3)化肥合理使用: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因为NH+4与CO2-3相互促进水解而造成

氮的损失。

(4)加强洗涤效果: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更好,因为升温促进了CO2-3的水解。

(5)水解除杂

如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杂质,因Fe3+的水解程度比Mg2+水解程度大,可加入MgO 或Mg(OH)2或MgCO3等,使Fe3+的水解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

教育学概念定义

教育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指有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实施身心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的影响他们生理,心里以及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里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的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教育媒介 教育媒介指构建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等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以及人的道德的发展。 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办法的教育。 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只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只是,基恩能够,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的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教育功能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第二章工程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工程的本质与特征 一、工程的本质 工程的本质可以被理解为,工程是围绕着一个新的存在物的各种工程要素的集成过程、集成方式和集成模式的统一。简而言之,工程就是工程要素的集成过程。这种集成方 式和过程是工程与科学和技术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点。 工程要素的集成主要包括科技要素与非科技要素,工程是科技要素 和非科技要素的统一体,这两类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科技要素构 成了工程的内核,非科技要素构成了工程的边界,包括资源环境、文化政 治和经济社会等各种要素。 (一)技术要素的集成 1. 从要素的角度,技术是工程的基本组成 技术一般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 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所创造的一些产品,比如机器、硬件或工具器皿等等通常也可以叫做技术。一项工程活动中,往往包含了多种技术,或者说,若干技术的组合便构成了工程的基本状态,技术是工程活动的基本要素。 技术作为工程的要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局部性。技术总是工程中的一个子项或个别部分。除了技术之外,工程的实施还受很多非技术因素的影响。第二,多样性。工程中诸多技术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功能。第三,不可分割性。不同的技术作为工程构成的基本单元,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不可分割的集成形态构成工程整体。 2、从过程的角度,工程是技术的集成和物化 技术能力一旦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过程、形成新的存在物的时候,就形成了工程。或者说当若干技术从观念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化时,这就伴随着工程活动。所以,我们说工程总是与“物”的建造联系在一起,它必须要形成新的存在物。 比方说,建筑师在没有实施建筑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建筑技术,一旦当他将图纸、规划付诸实施,进行实际的建筑活动,那么这就是一项工程活动。当我们说生物技术的时候,它往往指的是各种方法、技能的体系,当我们说生物工程的时候,往往指的是通过各种生物技术的集成而构造一个新的存在物(比如一个目的基因片段)的过程。 工程作为技术的集成则具有以下特征:(1)统一性。工程是技术及其相互关联中产生的整体。(2)协同性。(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对事物双方或多方而言,协同的结果使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导致事物向积极方向发展。)工程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复合而成,不同技术之间具有相互协同关系。(3)相对稳定性。工程都是技术的有序、有效集成,不是简单加合,其结构和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非技术要素的集成

大一语文期末复习重点(清晰版)

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秋水》 主题: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背诵: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段写了河与海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和烘托出每个人认识的相对性。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这句话运用了例证法。【注释】殆:危险。拘于虚:眼界受狭小居处、环境的局限。拘:受拘束,受局

文坛三公案@双百方针

浅议文坛三公案与双百方针 曹蓉 建国初期,从1951年至1955年,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国规模的思想批判运动,1951对《武训传》的批判,1954年对俞伯平《红楼梦研究》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史学、教育都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对《武训传》的批判运动主要集中于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认为武训不是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而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封建制度的崇拜者,封建道德的支持者,这样的历史人物不值得歌颂和学习。其次,鼓吹“武训道路”就是贬低农民革命的作用,宣扬改良主义道路,而这样的思想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在讨论、批判中,还扩展到对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批判以及一批民主进步人士。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讨论在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以及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方面,的确也产生过有意义的影响,许多文化教育界人士深感学习马列主义的必要性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迫切性。 1953年以后,随着工农经济建设和城乡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共产党也力求以马列主义理论迅速改造和清除旧中国文化,学术界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而这一批判是由文化学术界开展对《红楼梦研究》的讨论开始的。 李希凡、蓝翎对俞伯平《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文章,本属于文学艺术范围的事情。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则把事情扩展到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高度。于是,从批判俞伯平到批判胡适,从批判某个人的《红楼梦》研究观点到批判整个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这是这次批判运动的真正目的和实质所在。 除此外,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最为严重的文艺批判运动,它从文艺界开始,很快上升为“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大规模政治运动。从批判俞伯平在《红楼梦》研究中唯心主义观点到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中共中央旨在思想战线宣传唯物主义,肃清唯心主义。但由于对不同学术思想采取了群众性的批判斗争方式,许多批判文章和方法简单粗暴,以势压人,从而伤害伤害了一些愿意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造成党和政府同知识分子比较紧张的关系,对全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往往习惯于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知识分子及其学术思想,学术批评往往被搞成了政治围攻和批判运动,用声势压人来代替说理论争,给知识界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高潮的出现,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党和政府开始调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1955年底,中共中央由周恩来领导,成了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小组,并通知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知识分子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于1956年1月14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并根据会议精神,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会议之后,全国几百万知识分子为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面貌,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195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十大关系时,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作为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方针。陈定一指出,我们主张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为了同一目的而共同协作完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 美国学者R·B·费希尔认为:“人们使用各种手段来为人类的生存和舒适提供物质对象,这些手段的总和就叫技术。” 认为技术是“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一)、技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

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二)、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2、目的不同 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技术:实践范畴,回答“做什么”、“如何做”,建立相应的操作体系 3、可预见性程度不同 科学不可预见,技术可以预见 4、评价标准不同 科学: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 技术:能否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三)、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

1、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2、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 “理性何等强大,就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总是在于它的间接活动,这种间接活动让对象按照它们本身的性质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它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而只是实现自己的目的。” 3、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手的专业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

潘裕民语文的本质是多读书

潘裕民语文的本质是“多读书” 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 ——读《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 潘裕民 最近,喜获温儒敏教授的新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三集》),读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叹佩之余,亦心生共鸣。 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温儒敏教授除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外,近些年在语文教育的研究上也引起学人的广泛关注。据我所知,温教授曾于2007年出版过《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一书,随后又有《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二集陆续问世,现在的《三集》是他第四本有关语文教育的论集。全书由“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和“文学生活”七个部分组成,其中多为作者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字,包括报刊访谈、演讲与随笔等。与一般纯学术的理论著作不同,《三集》从现实出发,站在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书中文章“大气”而又“接地气”,从而到达一种研究境界的高标。 综观温儒敏教授《三集》的语文教育研究,其突出特点大致如下: 其一,作者善于从多元角度去思考、研究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今时代,教育需要继承与创新,语文更是如此。但是,语文课改涉及面广、难度亦很大。作者从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入手,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在对“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等问题的研究中求得一系列真解。其中,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温教授主张以人为本,尽量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化学科意识。这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旨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 的学习。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理变化。 5、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 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 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6、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 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 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 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 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 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吴永军教授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张”,有的是业已存在并得到大家关注的,有的则是为了“标新立异”而特别提出的。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至少有“简单语文”与“深度语文” 之说(与论争),有情境语文、情智语文、诗意(化)语文、智慧语文、本色语文等等主张,不一而足。其实,这些种种主张背后的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性质所做的独特解读。而这种独特的解读背后又是对“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的认识;而“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的背后又涉及到整个基础教育必须要回答的“我们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样的基础”这一根本问题。本讲座就将围绕这些问题来逐一展开。先看看各种主张和观点:有些观点似乎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如:“简单语文”主张“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倡简”强调从本质上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就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写。“务本”就是紧紧抓住语文的本体及文本。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文本”就是教师要钻研文本,还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求实就是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有度就是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另外,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 当然,“简单语文”也很强调人文性,如国标本苏教版的选文很多都是散发出浓郁“人文性”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例如:它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它的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核心素养三人谈]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作者|褚宏启|余文森|崔允漷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几年来,在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领域,“核心素养”成为非常时髦的一个热词,谈论教育问题时如果不涉及核心素养,似乎有落后之嫌。但是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看法并不相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滥用、泛用该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意性很强,乱象迭出。对此概念进行梳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很有必要。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 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2003 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则使用了该词。为推进核心素养走进教育实践,2005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以增强核心素养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 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受到经合组织研究项目的影响。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2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使用了“KeyCompetencies”这一概念,并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2006 年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标志着8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的正式发布。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0年的报告《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Key

贯彻双百方针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贯彻双百方针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03-2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三十七年了。“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过程巾始终不断地克服着“左”、右倾(主要是“左”倾)思想的干扰,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坦的道路。对于几十年来贯彻“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是会有裨益的。 双百”方针的提出及最初成果(1956一1957年下半年)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主要背景是:党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及丰富的经验;文艺界处理内在内部矛盾的迫切性,社会主义文艺的初步繁荣局面。1956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认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向文艺、科学界人士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代表中央阐明了这一方针,其主旨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通过自由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 “双百”方针是人民内部的自由民主在文艺工作与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是文艺创作规律和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党多年领导文艺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双百”方针的最初戍果“双百”方针提出后,党和文艺界极其重视贯彻执行工作。一些著名人士发表文章、谈话,有关机关、团体、单位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宣传“双百”方针,研讨贯彻措施。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长期性的方针。 1957年4月9日,《文汇报》发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同志答本报记者问一一有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问题》的谈话,就“双百”方针贯彻以来的收获、问题及如何进一部贯彻谈了意见。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社论。如春风化雨,学术界思想日趋活跃,初步形成了一个热烈争鸣的局面。如有关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白“双百”方针提出后更加热烈。

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 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的浅薄,热闹背后的躁动。现今的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质。 那么,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读书,研究学问,表情达意。 这一过程应遵循“以个体为主线,语言为支点,思维为桥梁,文本为起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终点。”的原则。它包含语言教学、思维教学、个性发展教学三部曲。例如拿起文本,首先应架起语言支点,然后探究蕴涵语言支点内部的思维意义,并以此为桥梁,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仍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当前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功利心理过重,片面追求高分数或为一时的掌声、赞誉,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淡化了“原生态”的语文教学——读书(于永正语),使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我认为应淡化语文课堂的功利心理,凸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努力实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价值回归。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人文性,忽略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有的实验教师为了体现

人文性,一味追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收益,在教学活动中过多地挖掘课文、字词的人文内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忽略了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 2、着眼学生考卷上的得失,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语音、文字及所构成的词句、语段、篇章等语文物质形式上的训练。 3、语文课堂上的“中央集权制”。现在,我们很多教师为了取得试卷上的胜利,嘴里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却不敢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不辞辛苦,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把45分钟据为己有,唯恐讲得不透不细,本应该是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完全被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所代替,教师不是引导学生亲历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是告知孩子们思维的结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应该读的课文没有读懂,更谈不上有所感悟,有所创新了。 鉴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以为,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价值回归,在语文教学中凸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淡化、摈弃语文教学中浓重的功利心理,认清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认真体会和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要认为“语文课只是语文课而已,它上演的是阳春白雪,是与生活毫不相干的故事,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不能教”,恰恰相反,我们应依托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我们不能再“奉教材为圣经”,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在各种场

陆定一与双百方针的提出

陆定一与双百方针的提出——我所知道的陆定一(之四) 作者:龚育之 来源:学习时报 来源日期:2006-7-19 本站发布时间:2007-4-22 23:13:32 阅读量:258次 从七大以前的一九四四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九六六年,二十二年间,除了中间一年多改任副部长(习仲勋从西北局调京任部长)外,陆定一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恐怕是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中宣部长了。 如果要问,在中宣部长这个岗位上,陆定一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我想,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的人,无论是共产党内还是共产党外,回答恐怕会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确立和对这种生动活泼局面的执着追求。 前一阵子中央统一战线部门开过一个会,纪念“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五十周年,还登了报。中央思想文化部门要不要也开一个会,纪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五十周年,并在报上报道呢? 说五十周年,那是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为党对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完整方针,并且得到中央的正式确认和郑重宣布而说的。但这完整方针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追溯源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两个口号,已经在若干年前,针对不同的领域,分别地提了出来。 最先提出“百花齐放”,是在一九五一年。毛泽东应梅兰芳之请,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推陈出新”这四个字,毛泽东在延安就为平剧研究院题过,“百花齐放”这四个字,是这次新增的。毛泽东后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那次决策会议上叙说过这个过程:“‘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题词,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当时座中有人说,是周扬提出来的。据说,周扬对人说,“百花齐放”是戏曲会议上提出来的,他认为很好,向毛泽东报告了。在延安,“推陈出新”还只是向平剧(京剧)界提出,一九五一年,“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就是向所有剧种、向整个戏剧界提出了。但还没有明确地推向整个文艺界。 “百家争鸣”最初的提出,则是在一九五三年。那一年,中央决定要中宣部就中国历史问题、中国文字改革问题、语文教学问题组织三个委员会加以研究。当时,中国奴隶社会何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分期问题,两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有不同的意见和热烈的争论。当时的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陈伯达向毛泽东请示方针,毛泽东说要百家争鸣。陈向这个委员会传达了,第二年创办《历史研究》杂志,也以这个作为办刊的方针。这件事,历史学界几位党内主要领导人大概是知道的,在历史学界外、在整个学术界一般还不知道。 一九五六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次会议以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和号召向现代科学进军而载入史册。在这次会上,陆定一作了一个重要发言。他说:在政治问题上,我们不要做“瞎子”,在学术、艺术、技

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 (一)语文阅读分析答题格式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 、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 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2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 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 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 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 线索。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 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散文的主要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 的一种体裁形式。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 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 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

2019南平松溪教师招聘:教育的概念及本质

2019南平松溪教师招聘:教育的概念及本质 【考点讲解】 从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来看,教育的概念、本质是个常考点。考查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一:一般考查形式:以案例反选的形式来考查考生,给出一个案例让考生对此做出选择。二:也会以判断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文中会有一些混淆点。本文将帮助各位考生对此块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助益。 【知识点梳理】 (一)“教育”的相关解释 1.中国古代文献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注:在这里经常考查单选题,考教育的词源,从书籍名称,作者以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来考查。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注:在这里通常会讲这句话直接写成题干问是指什么。 2.西方解释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者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者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水平都得到发展,以符合整个社会从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符合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注:在这儿

可能会考单选题,所以考生需谨记广义的教育包括三方面,即社会、家庭、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注:教育是人独有的社会活动,在这里经常出现判断题,比较说猴子妈妈教猴子爬树等为教育来判断是否正确。 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生产力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也达到了较为完善的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学校。注:经常出现判断题,所以谨记与人共始终的只有教育。 (三)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注:这点区别人和动物。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注:这点区别是否是本能。 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一都不属于教育。注:所以自学不属于教育。 (四)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教育的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1)使年轻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教育充当生产斗争工具的职能; (2)使年轻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教育充当阶级斗争工具的职能。而这两种职能在任何社会都会得到体现。 2.教育具有历史性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讨论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 一、阅读短文常用分析名词: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4.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 6.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7.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9.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0.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1.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1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15.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16.行文结构:承上启下、启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语句的含义方法:首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词语去理解句子内涵。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领句,则从句子所涉及的范围去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从上下文去找重要信息释义;是过渡句,则从上下文中提取关键信息释义。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句义。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引出议论)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解答:不能。原因: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知识点: 1)衬托与对比 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对比: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 衬托: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 2)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讨论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一、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 “三注意”是指: 1、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