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源水中藻类的危害及其去除技术

水源水中藻类的危害及其去除技术

水源水中藻类的危害及其去除技术
水源水中藻类的危害及其去除技术

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

论文作者:彭海清1,谭章荣2,高乃云1,孟长再3摘要:原水中的藻类会产生异臭、异味,影响净水厂出水水质。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国内外一些除藻方法和经验,并介绍了关键词:除藻氧化澄清气浮 1 混凝除藻投加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可同时去除浊度和藻类,出水中藻类数量<1000个/mL时所需混凝剂量远大于浊度<3 NTU 时所需的量。原因是粘土类胶体在ζ电位=-5 mV时即可完全脱稳,而藻类必须在ζ电位=0 采用混 凝法除藻时应根据藻的种类选择药剂。去除硅藻时可单独投加硫酸铝,例如番禺市沙弯水厂在硅藻高繁殖期的投铝量从平时的1.2 mg/L增加到3.0 mg/L,可使沉淀池出水的浊度降至1~2 NTU以减少进入滤池的藻类数量。去除绿藻一般需要预氧化,预加氯时其去除率约为95%~98%,无预氯化时其平均去除率为85%(如果考虑到预加氯会产生三卤甲烷,也可以用其他氧化剂)。蓝、绿藻会产生臭味,甚至含有毒素,并且会分泌黏液造成配水管网中出现后絮凝现象,此种分泌物又可能转化为三卤甲烷母体,因此是水处理中较难去除的藻类,也是多数富营养化水体中主要生长的藻类,它对混凝剂投量的调整极为敏感。另外,藻类代谢产生的有机物对絮凝和过滤也有影响,其原因是该有机物中的酸性物质与混凝剂(铁盐或铝盐)的水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络合物附着在絮体颗粒表面,阻碍了颗粒相互碰撞,因此必须增加混凝剂的投量,补偿由于表面络合物的形成对颗粒脱稳和絮凝造成的影响[1]。 2 直接过滤除藻直接过滤不适宜处理含藻量极高的水,这时应在过滤池前增加沉淀池或澄清池,但这样还可能出现滤池出水含藻量>1000 个/mL 沉淀或澄清构筑物的类型很多,可除藻率却不相同。例如用静沉池处理泰晤士河水时,平均除藻率为59%,可是它处理衣阿华河水时,除藻率为37%(硫酸铝混凝)~97%(石灰软化)。应用澄清池处理波兰河水时,平均除藻率为85%~86%(无预氯化)、95%~97%(预氯化),并且浮游动物量也相应下降93%~96%(无预氯化)和99%(预氯化),因此澄清池的处理效果优于静沉池。直接过滤适用于原水中藻类和悬浮物数量较少的情况,该工艺的关键是滤速的大小。采用均质砂滤池或双层滤料滤池进行直接过滤的工艺,藻类去除率约为15%~75%。若进行预氯化并在投加混凝剂后采用白煤—砂双层滤料滤池直接过滤(滤速<3 m/h),则藻类的最优去除率约为95%。但是当原水中藻量>1000个/mL、白煤粒径为0.9 mm或藻类数量>2500个/mL、白煤粒径为1.5 mm时,过滤周期明显缩短。昆明五水厂原水藻类数量平均为30 500个/mL,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法除藻(双层滤料:陶粒粒径为2.0~2.5 mm、高为700 mm,石英砂粒径为0.6~1.2 m m、高为500 mm,滤速为6~10 m/h),其去除率平均为96.4%。[!--empirenews.page--] 将马德里的西班牙河水作为原水进行的半生产性试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双层滤料滤池的藻类去除率为63%~98%,其中以同时投加10 mg/L的硫酸铝和0.5 mg/L的活化硅酸时效果最好,但因原水中藻类数量>2500个/mL,致使滤池的工作周期仅为6 h 3 沉淀或过滤除藻向反应沉淀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作为助凝剂(可有效去除泥土气味),可以强化反应、沉淀效果,特别是在藻类大量繁殖的季节此法可作为应急措施。1995年5月,美国芝加哥的供水部门在夏季到来之前就开始投加PAC(投量约为2.4 mg/L);当水中出现甲基—异冰片(MIB)时(7月中旬),将PAC的投量逐渐增加到11 mg/L;夏季过后,PAC的投加量随MIB浓度的减小而减少,当PAC的投量减到1.2 mg/L时再持续投加1个月,在此期间若MIB浓度降到5μg/L 则可停止投加PAC。日本的高桥和孝等人对以水库水为水源的某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全年的进、出水进行监测,得出蓝藻6月—10月数量多、硅藻9月—转年4月数量多。同时证明,只要藻类的数量不太多,常规处理对藻类具有较好的去除性能[2美国的Pakmer 教授研究了水中藻类对过滤效果的影响:当藻类数量<500个/mL时,不会引起滤池堵塞;当藻类数量为500~1000个/mL时,滤池有稍许堵塞;当藻类数量为1000~2000个/mL时,有明显堵塞现象;当藻类数量>2000个/mL时,会出现严重堵塞。上海市月浦水厂自陈行

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 程控制程序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保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中各工序控制。 3.相关责任 纯水制作部负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归口管理。 办公室及仓库负责生产物资的采购和保管。 纯水检验室负责本程序中质量特性的检验和验证。 4.工作程序 纯净水生产工艺规程

4.2.1准备工序 4.2.1.1将环境卫生和车间内部卫生达到六面洁净,地面每天用水冲洗。 4.2.1.2所有操作人员均必须取得上岗证,无上岗证一律不得上岗。 4.2.1.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以及卫生制度。 4.2.2生产过程 4.2.2.1严格按照逆渗透制水设备操作程序,按步骤操作,并详细记录《纯水 站运行数据记录》中的各项技术参数。 4.2.2.2开启臭氧发生器,向纯水箱中充加臭氧,利用循环泵使臭氧与纯水充 分混溶,达到有效的杀菌效果。 4.2.2.3将空桶在水桶预处理间一次清洗水池中,内外壁作预处理。 4.2.2.4将作预处理后的空桶在清洗车间用洗桶机再清洗一遍。 4.2.2.5灌装、消毒、封盖,使用专用灌装设备,严禁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灌装 瓶、瓶盖等,同时严格按下列步骤进行: 4.2.2.穿戴工作鞋、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按照工序操作。 4.2.2.灯检时,细观察水桶内部水质情况,只准有微小气泡,不准有其它杂 质。 4.2.2.贮存、灌装成品放置成品车间。 4.2.2.在贮存过程中,定期紫外线照射,杀灭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细菌。 纯净水生产作业指导书 4.3.1制水设备开机程序(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许入内)。 4.3.1.1先查看一遍所有开关是否在所在位置。 4.3.1.2开启总电源。 4.3.1.3将控制开关打开。 4.3.1.4按原水启动按钮,开启原水增压泵,待浓水出水口流出水时,再同时 启动①和②,机器系统开始工作。 4.3.1.5观察整台设备是否转动正常,从声、光等方面看,同时将滤前压、滤 后压及一、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各数据记录在《纯水站运行数据记录》 中。

活性污泥中各种生物内部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关于活性污泥中各种生物内部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的论文.

活性污泥中各种生物内部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群。包括细菌、原生动物、鳃引等环节动物、轮虫类、线形动物和椎实螺属(Lymnaea)软体动物和昆虫〔花虻(Eristalis te-nax)〕。但从活性污泥的机能方面来看,还是以动胶菌属细菌为主体,在有钟虫属(Vorticella)、等枝虫属(Epistilis)等有柄的原生动物存在的污泥,活性更高。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一)土壤是微生物天然培养基 1、营养:有机质丰富,可提供C、N及矿质元素和水分等。 2、PH值:土壤PH值多在5.5—8.5之间,适合微生物生长。 3、渗透压:土壤渗透压在3—6(大气压)适合微生物生长。 4、空气、水分:土壤空隙中充满着空气和水分,为好氧、厌氧微生物生长提供条件。 5、温度:土壤保温性能好,温度较稳定,变动幅度较空气小。即昼夜、季节温度比空气小得多,不同温度湿度不同。 所以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菌种资源库”。 (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布 1、数量:丰富:几百万—几十亿/g,贫瘠:几百万—几千万/g。 2、种类:细菌最多,放线菌,真菌次之,藻类,原生动物少,病毒。 3、营养类型:多为异养型,少为自养型。 4、数量:①细菌:占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的70%—90%,由于数量多,生物量也高。生物量:单位体积中,活细胞的重量。 多为自养菌,少为异氧菌,多为中温型好气菌,或兼性厌气菌

②放线菌:数量仅次于细菌,孢子:几千万—几亿/g占微生物总数5—30%分布于碱性,有机质丰富的温暖地带。酸性,贫瘠土地中放线菌少。由于放线菌菌体大,有分支,虽数量少,但生物量与细菌相近。 种类:链霉菌,诺卡氏菌,小单胞菌。 ③真菌;几万—几十万/g,好气性,分布于土壤表层。 存在:在土壤中的菌丝及孢子状态存在。由于真菌菌丝粗,且长,故生物量不小于细菌,真菌分布于酸性土壤,分解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 酵母菌在土壤中较少,几个—几千个/g,果园中可达几十万/g。 ④藻类:很普遍,多为单细胞藻类,丝状绿藻和裸藻。 分布:分布于土壤表层,数量少,生物量大。 藻类可进行光合作用,有色素,可为土壤积累有机质/ ⑤原生动物:单细胞,能运动。如:纤毛虫,鞭毛虫,变形虫等,多为异养,以有机物为食,或吞噬细菌,单细胞藻类,真菌孢子等。 5 微生物在土壤中分布: 土壤垂直温度的增加,养料,水分,空气相对减少,微生物分布逐渐减少,土表由于阳光照射和水分散失易造成微生物的死亡,在5—20 cm土壤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植物根系附近微生物数量更多,自20 cm以下,微生物数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100cm以下养料,氧气减少,微生物数量开始减少,减少约20倍,至2m深处,因缺乏营养和氧气每克土中仅有几个。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土壤环境条件的综合反应。不同土壤,不同气候,都影响微生物己系的组成和强度。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①、来源:来自空气、土壤、动植物排泄物等,工业废水,生活 废水。 ②、类群: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与水的类型,有机质含量, 微生物拮抗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淡水微生物 主要存在于陆地的江河湖海,池塘,水库等。 ①地下水、自流水中、泉水中,含菌数少。

苏教版化学选修2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1

1.用明矾净化后的自来水是() A.含悬浮杂质少的水B.硬水 C.软水D.纯水 解析:选A。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一些悬浮的杂质。 2.自来水厂常用Cl2给自来水消毒。若用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 C.硫化钠溶液D.氯化铝溶液 解析:选D。经Cl2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Cl2、Cl-、H+、ClO-、HClO等粒子,能与石蕊试液作用(可使其被漂白),与AgNO3溶液作用(生成AgCl白色沉淀),与Na2S溶液反应(将S2-氧化为S)。 3.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D。上述过程均能造成水体污染。 4.下列试剂:①过氧化氢;②臭氧;③液氯;④漂白粉;⑤过氧化钠;⑥二氧化氯,其中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的是()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C。由上述物质的用途可知,Na2O2是一种供氧剂,虽然遇水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但生成的NaOH溶于水是一种有害物质。 5.(2011年无锡高二检测)勤洗手和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某消毒液为无色液体,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A.KMnO4B.H2O2 C.NaClO D.NH3·H2O 解析:选C。无色液体首先排除A(KMnO4显紫色)。红色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说明该消毒剂显碱性且具有漂白性,NH3·H2O不具有漂白能力,而H2O2显弱酸性,故只能选C。 6.最近科学研究表明,用氯气杀灭自来水中的病菌并非优良方法,氯胺(NH2Cl)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是一种更好的强消毒剂。氯胺的消毒原理之一是() A.NH2Cl+HCl===NH3↑+Cl2↑ B.NH2Cl+H2O NH3+HClO C.NH2Cl===NH+2+Cl- D.NH2Cl+HClO NH2ClO+HCl 解析:选B。NH2Cl水解后,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而杀菌消毒。 7.(2011年莆田调研)高铁酸钠(Na2FeO4)的氧化性比KMnO4还强,它易被还原成Fe3+,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净水剂。下列关于用Na2FeO4作为净水剂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同物质的量相比,Na2FeO4的消毒效率是Cl2的1.5 倍 B.该物质既能杀菌消毒,又能使水澄清净化 C.该物质既能杀菌消毒,又能除去水中的Ca2+、Mg2+ D.用该物质净水,不会引入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纯水车间桶装水生产工艺流程

纯水车间桶装水生产工艺流程 1. 水处理:原水—多介质预处理—活性炭—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三组)—R反渗透(一级、二级)—灌装泵—紫外线杀菌—灌装线。 2. 桶装水灌装线:人工上桶—拔盖机—自动上水—内外桶清洗消毒灌装机—上桶盖—贴批号套膜—热缩机—灯检—卸桶。 3. 水源准备:桶装水是由两个二级水箱的水灌制完成的,为了保证灌装谁的充足供给,必须前一天晚上把连接灌装泵的二级水箱注满水,与此同时,把此水箱底下的连接另一个二级水箱的阀门关上,水箱上的进水阀门也顺之转向另一个二级水箱,这样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供水。开始制桶装水时,必须先查看所有二级水箱阀门是否恢复原样,在保证不影响设备用水的前提下,可以把连接EDI水箱的阀门截上。电主箱打开电工箱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把控制灌装泵和空压机泵的阀门逐一合上后,关上电工箱门并锁上。 4. 桶装水生产线准备:每次生产桶装水时,先把盖进行消毒,要求爱尔施消毒片每次溶解30片后倒入消毒桶(约50L水)内对盖进行30分钟以上浸泡后,放掉污水必须用纯净水对盖进行清洗数遍,方可使用。 5. 两消毒水箱分别注入自来水(每水箱约200L)第一水箱为自来水清洗,第二水箱为消毒清洗,要求用爱尔施50片溶解后方可倒入水箱内。 6. 打开机器总开关检查“紧急停止”钮是否开启(2个),电工箱内电源是否处在打开位置,再用钥匙打开控制电源,一切准备就绪后,

回到机房,再次对机器进行各项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把灌装泵打开,再把二级开关按钮转向手动,最后按住灌装机器

“启动”按钮,3秒钟后机器启动,进行桶装水灌制。操作间以外上桶,卸桶由专人完成。 7. 在生产水的过程中,由于灌装水的用水量较大,机器启动频繁,要求工作人员最少每10分钟队机房巡视一次,如果设备用水与车间灌装用水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保证设备用水。 注:在灌制过程中机器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必须先停机再进行解决操作。挂盖儿出现脱落时,必须由传送带把桶传出后方可手动上盖操作,如违规操作出现问题。 药剂科—制水车间 2016.06.03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水中的藻类植物》word教案 (3)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教案 课题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的名称;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描述水绵细胞的主要特征。 3.区分“赤潮”和“水华”。 教学重难点描述水绵细胞的主要特征,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过程 环 节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自学与检测一、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阅读课本P49-51内容。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藻类植物 1.藻类植物是一个很大的类群,主要生活在中和中。 2.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等,也有多细胞的,如、等。它们都没有 的分化。 活动二:观察水绵,分析水绵的结构特点。 1.水绵是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细胞连接而成。 2.水绵的细胞有哪些结构组成?它的叶绿体有什么特点?活动三:讨论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举例说明藻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 “赤潮”和“水华”在发生场所上有什么不同? 互 动 交 流 与 探 究 海带与紫菜的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吗? 目标检测1.使用后能治疗和预防“大脖子病”的植物是() A 蕨类 B 海带 C 胡萝卜 D 桔子 2.形成“赤潮”和“水华”的生物中,很大一类是() A、单细胞藻类 B、多细胞藻类 C、菌类 D、鱼虾类 3.如果洋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 这是什么原因? 检测意图 教学心得

两种藻类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

第52卷第4期 2006年8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J.Wuhan Univ.(Nat.Sci.Ed.)Vol.52No.4 Aug.2006,487~491 收稿日期:2006202228 通讯联系人 E 2mail :Huzy @https://www.doczj.com/doc/7e12581520.html,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资助(2002AA6010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资助(2002CB412309)作者简介:凌晓欢(19822),男,硕士生,现从事藻类水质净化研究. 文章编号:167128836(2006)0420487205 两种藻类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 凌晓欢1,2,况琪军1,邱昌恩1,2,胡征宇1 (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 要:借助人工装置和露天水池,通过分析实验水体中氮、磷元素浓度的变化,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一种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和露天小型生态系统中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 goclona K ütz ).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绿球藻在高浓度氮和磷的污水中生长良好并维持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在6天处理期间,人工污水中总溶解性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6.2%,37.8%,98.4%和79.3%;在对天然湖泊水的处理中,绿球藻对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在第5天为79.2%.室外条件下,该刚毛藻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维持自身正常生长代谢,从而降低水体的电导率和改善水质.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两种被试藻类均可作为污水处理用藻类,其中Chlorococcum sp.适合用于静态水体的修复与改善,Cladop hora oli goclona 适合于流动水体的减负与治理. 关 键 词:绿球藻;刚毛藻;氮;磷;水质;净化中图分类号:X 171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应用藻类进行水质净化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1].早期主要是应用微型藻悬浮培养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相关技术有藻菌氧化塘、高效藻类塘、活性藻 [2] 等.由于微型藻 悬浮培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诸如过量藻体不易收获、出水中仍有藻类细胞残留等问题,科学家们随之将研究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固着藻类的研究与应用上,如:固定化藻类技术[3]和藻菌生物膜技术.Da Costa [4]的研究结果证明,固定化藻类不但能有效去 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对去除镉和锌等重金属离子也效果显著.由于受限于固定藻类用载体的成本较高,以致该项技术仅停留在实验室规模的研究和探索阶段,至今未见大规模实际应用的报道.吴永红等[5]以高分子材料的人工水草作为藻菌生物膜载体,用于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同样获得较为理想的水质净化效果.为了进一步挖掘和筛选能有效净化污水且藻细胞易于收获的藻种,拓展藻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本文研究了一种极为耐污的 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和寡枝刚毛藻 (Cl adop hora oli goclona K ütz )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对二者各自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分析,同时对藻类水质净化的优势进行了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室内实验藻种与培养条件 绿球藻(Chlorococcum sp.)采自美国亚里桑那州一家污水处理厂,应用微藻分离纯化的方法,用B G11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后保种培养.在无菌条 件下,将琼脂培养基上的单个藻落转接到B G11液体培养基中,置L R H 22502G 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35~40μmol/m -2?s -1,在获得足够生物量后用于污水处理试验. 实验污水分别为人工合成污水和天然富营养化湖泊水.人工合成污水配方为:NaNO 30.425g 、(N H 4)2SO 40.075g 、MgSO 4?7H 2O 0.025g 、Ca (H 2PO 4)20.03g 、Na HCO 30.30g 、FeCl 30.0015g ,用自来水定容至1L.天然富营养化湖泊水采自 武汉东湖茶港湖区,经25号浮游生物网过滤去除明

最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污水和污水处理》教案

《污水和污水处理》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2、污水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过程与方法:做污水净化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理解污水净化各个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水污染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并做成课件,简易净化装置,自来水、生活污水,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水污染的图片,学生观看。 设疑:从这些图片中,大家有什么发现? 2、揭示课题:那么水是怎么受到污染的?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探索水污染的几个问题。 3、设疑:知道什么叫污水? 二、认识污染源 1、以生活污水为例 (1)出示污水,问:这是一杯厨房用过的水,它是污水吗?为什么说它是污水?还有其他方面吗?为了更好获得证据,大家可以借助这杯自来水比较一下,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一”中。 学生观察,反馈。 (2)集体交流: a、请看这个表格,为什么污水和自来水有这么大的区别? 引导学生认识水中含有洗涤剂等杂质,并板书。 b、如果把这些污水大量的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去,会怎么样? 那我们就把这些污水就叫做水的污染源,它所含有的杂质叫做污染物。 2、认识更多的污染源 (1)问:这杯污水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污染物?除了生活方面,还有哪些方面也会污染水?我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把它整理一下,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二”,

别忘记把你们小组的结论完成。(出示表格)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板书:人类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4)教师补充:除了人类活动外,还有自然的原因,比如动物的尸体、泥石流等。 3、过渡 (1)设疑:水的污染源有很多,无论哪种原因,水被污染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出示各类水污染后果的图片和资料。 提问:从这三个水污染事件中,大家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认识:污染物会溶解在水里,随水体流向远方,如果进入饮用水源则会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人类在饮用水源设置了一些专门的标志。(演示课件,出示饮用水源的标志。)(2)过渡:大家看,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能不能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所以在排放前,首先要对污水进行处理。你知道人们是怎么使污水变得干净的吗? 三、认识污水处理 1、拖地水的净化处理 (1)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沉淀、过滤,则提问:沉淀是怎么回事?过滤呢?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沉淀、过滤。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则提问:比如这杯生活污水,我们可以怎么处理才能让它比较干净? (2)出示实验装置,明确要求。 介绍并展示过滤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提问:沙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要求,过滤后与自来水、原来的污水进行比较,并把“记录表一”补充完整。 注意提醒学生倒半杯污水。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反馈,出示课件,问:经过我们处理后的废水在颜色、气味等方面有什么改善?达到自来水的标准了吗? 2、污水处理厂的净化处理。 (1)过渡:那污水处理厂是如何净化污水的?请大家阅读书本P83页的内容,并思考(课件出示思考题): a、污水处理系统用了哪些方法? b、经过处理的污水有哪些用途? (2)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3)汇报,教师板书:细菌分解、氯消毒。 3、观看视频。 小结

纯净水生产——工艺流程

纯净水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矿泉水水厂水处理设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措施 工艺流程方案 (1)第一级预处理系统:采用石英沙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μm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品牌自动控制阀,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设备配备有自我维护系统,降低维护费用。 (2)第二级预处理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炭过滤器,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氨值及农药污染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污染物。自动过滤控制系统,采用进口品牌自动控制阀,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 (3)第三级预处理系统:采用优质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水垢)并可进行智能化树脂再生。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品牌自动软水器,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 (4)第四级预处理系统:采用双级5μm孔径精密过滤器(0.25吨以下为单级)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使水的浊度和色度达到优化,保证RO系统安全的进水要求。 (5)纯净水设备主机: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脱盐处理,去除钙、镁、铅、汞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及其他杂质,降低水的硬度,脱盐率98%以上,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纯净水。 (6)杀菌系统: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或臭氧发生器(根据不同的类型确定)提高保质期。为提高效果,应使臭氧与水充分混合,并将浓度调整到最佳比。 (7)一次冲洗:采用不锈钢半自动冲瓶机对瓶子的内、外壁进行清洗,清洗的水量可调。 矿泉水水处理设备-水 厂矿泉水设备 天然矿泉水厂建厂要 求、矿泉水引水工艺、曝气 工艺、过滤和消毒工艺、充 气工艺、灌装工艺、洗瓶工 艺、矿泉水工艺流程及其生

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研究

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研究 罗晓鸿 周 荣 王占生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 100084) 周晓燕 江迎春 王营花 王 衡 (绍兴市自来水公司,浙江绍兴 312001) 摘要 采用纯藻进行烧杯混凝试验,考察了试验藻种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试验发现:藻类对混凝过程的影响与藻的种类、生长阶段及藻浓度有关;一般说来,藻类在浓度较低时,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增加混凝剂投加量、调节p H 、预加氯可以减弱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藻类;分泌物;混凝. 1 引言 藻类大量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富营养化水源给常规净水工艺造成的主要影响是藻类及其胞外分泌物干扰混凝过程,使沉淀效果不理想,进而堵塞或穿透滤池.然而,有关这种影响的研究还不多,人们对究竟多大数量的藻类会对混凝产生不利影响尚无明确认识.德国的Bernhardt H.及其同事曾研究过藻类胞外分泌物(EOM )对无机颗粒混凝过程产生的影响[1—4],他们在试验中采用不含藻类细胞的藻类有机物提取液,用纯水及石英粉或高岭土配制试验水样.自然水体中不只含有无机颗粒,纷繁复杂的有机物已成为目前给水处理领域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源水的处理,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不再由无机颗粒产生的浊度控制,而是由有机物控制[5].藻类及其分泌物对于这种受有机污染的水的混凝有何影响尚未见报道. 本文研究目的是考察藻类及其分泌物对实际水体的混凝产生的影响.考虑到水体中藻类细胞与其分泌物的关联性,试验采用藻类培养液进行,不滤除藻类细胞.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1)研究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确定对混凝过程产生干扰作用的藻类浓度范围;(2)考察几种技术措施能否减弱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水样的制备 为了接近实际水源状况,采用湖水(某中等程度富营养化湖水)过滤除藻的办法制备试验 水样.制备过程如下:湖水→0145μm 滤膜过滤→投加高岭土使浊度为10N TU →投加纯培养 藻.试验水样的溶解性有机物的种类及含量与湖水基本相同,而湖水中的藻类和颗粒态有机物被滤除.试验水样的主要水质参数见表1. 212 藻类的培养 第18卷第3期 1998年5月环 境 科 学 学 报ACTA SCIEN TIA E CIRCUMSTAN TIA E Vol.18,No.3 May ,1998

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

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 一、藻类的定义 藻类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境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当前水质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藻类爆发的频率增高,对生态环境和自来水的治理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二、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 含藻原水进入净水厂后,会使水质发生变化,从而干扰水处理,对制水生产工艺、药耗以及构筑物池壁都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混凝的影响。在光和作用下,水中pH值升高,且由于藻类作用,溶解氧增加,矾花密度降低,沉淀去除率下降,导致需要投加的混凝剂增多,高藻水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剂。此外,部分藻细胞易穿透絮凝体,破坏絮凝过程,导致出水有藻类污染物。 2、干扰过滤。藻类物质在滤池中可大量繁殖,会使滤料层堵塞,从而缩短过滤周期,导致反冲洗水用量增加,反洗频率加大,实际用水产量下降并影响出水水质。 3、对构筑物的影响。藻类细胞成层成黏质物,附在混凝土池壁表面,形成一层润滑层,既影响制水过程中的感官质量,又增加了洗池的频率和费用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藻类对藻类混凝土池壁构成很大威胁,池壁由于藻类物质的长期腐蚀,至使池壁老化,反过来又给藻类物质的寄生繁殖、水垢青苔的附着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栖息场所。(生物黏泥的组成,主要是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水中悬浮物等。) 4、藻类致臭。藻类所分泌的臭味物质导致饮用水出现异味,水中藻细胞数量的增大也增加了氯的使用量,当水处理中氧化剂使用量较低时,不仅无法消除臭味的影响,有时还会和一些臭味有机物反应生成新的致臭物质。 藻类在代谢过程中易产生三卤甲烷的前驱物质,三卤甲烷是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致癌性物质。部分藻类在代谢过程或死亡后释放藻毒素,对生物体造成毒性和危害,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对毒素中常见而且危害较大肝毒素难于去除。藻类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易造成微生物在水供给系统中重新生长。 三、藻类祛除方法

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工艺流程图

1纯净水生产工艺流程图(之1/2) 控制要求 提供符合GB5750要求的水源,有动、 静态检测 并有记录 目的:提供优良的原水 20T 不锈钢罐,有的空气呼吸器,每半年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每周进行水微生物和理化检测 目的:积蓄原水,除去原水中泥沙 控制要求 不锈钢罐,每7天进行一次正洗和 反洗 每周进行一次水微生物和理化检测,每半年消毒一次。 目的:除去水中较大的有机物及其它 异物

控制要求 不锈钢外壳, 两组共14支 5um 滤芯 , 每6个月更换一次或滤芯压差大于时更 换 目的:过滤大颗粒杂质,保护RO 膜, 加阻垢剂主要是包裹水中 的Ga 2+、Mg 2+离子,使之不易堵塞 RO 膜孔 36根陶氏膜,树脂外壳,正常情况下二年半清洗一次或当一、二 泵压后压一、二级浓水压差大于1MPa 时,应对RO 膜进行清洗 (参见作业 文件) 目的:截留进水中 的杂质,离子和有机物及病毒等 30根陶氏膜,树脂外壳,每三年进行一次清洗或当一、二泵压后压一、

二级浓水压差大于1MPa 时,应对RO 膜 进行清洗 目的:将水电导率降 为10us/cm 以内,除去水中异物 不锈钢罐,每季度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目的:贮存过滤后的水,确保生产连 续性 4T 不锈钢罐,臭氧浓度~,每小时记录 臭氧在线值 目的: 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二次污染 不锈钢管罐,原则上每6个月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目的:保持臭氧浓度 接下页

纯净水生产工艺流程图(之2/2) 接上页 控制要求 钛滤芯,30根滤芯直径,外壳不锈钢,每6个月清洗一次 目的:过滤杂质及微生物残渣 全不锈钢自动灌装机,机时产量 900桶 /小时 目的:生产出合格的 成品水 目视,双灯检台,分别检测桶内桶底和桶身及漂浮物

藻类对供水质量的影响及防治

2012.No4 20cm~40cm。根据船的长度而确定竹竿的根数,一般7根左右,立竿上、下端设置横竿,将立竿连接成竹排。布药完成后,多艘警戒船由爆破点向外呈扇形排开,船上派专人按从第一根立竿敲到最后一根,再由最后一根敲到第一根的程序往复敲打竹竿。船向爆点以外开出约2000m,直到爆破完毕。 3.2.4 加强了望,发现白海豚立即停止起爆,采用声墙驱赶法,对中华白海豚进行驱赶,直到赶离爆破中心2000m以外后才能起爆。 4 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措施 4.1 环境保护 4.1.1 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海洋水质等监测数据表明(参见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拋石基床爆夯试验环境影响监测),水下爆炸采用零氧平衡的乳化炸药时,对海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1.2 严格遵守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规定,每次放炮后,利用交通船和警戒船对爆后漂浮物进行处理,防止对施工海域(包括航道、停泊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4.2 施工安全措施 4.2.1 根据装药范围划定距装药区外边界500m以外的爆区警戒线。4.2.2 爆夯前利用电话、对讲机和海上警戒船通知等方法,加强与业主、边防派出所、附近施工单位和村委会的联系,确保海上作业人员、施工船舶和周边单位及人员的安全。 4.2.3 爆前清理在爆区警戒线以内的与爆炸作业无关的人员、机械设备,由警戒人员在警戒线外设岗。 4.2.4 爆夯前必须将计划起爆时间报告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起爆。进入爆破现场施工的人员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品。 4.2.5 在大雾、大雨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和在黄昏、夜晚时,禁止水下爆炸作业;遇雷雨时停止爆破作业,已连接好的爆破网络应拆除起爆雷管,并迅速撤离至警戒区外。 4.2.6 爆破作业前,爆破技术负责人根据爆破布药区的水位、流速、流向、风浪等海况布置爆破作业。 4.2.7 利用船舶作业平台进行水下爆炸作业时,堆放药包的船舱应清理干净并不得有尖锐突出物;尽量避开风高浪涌的较恶劣的海况,船只和爆破器材必须避免剧烈的颠簸和撞击。4.2.8 由爆破员对装药现场内余留的火工品进行清理和回收;当确认爆破网络区内无任何干扰正常施爆的因素时方允许进行起爆网络连接。 4.2.9 起爆后必须确保没有盲炮后方可解除警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爆破法处理水下地基和基础技术规程》(JTJ/T258-98) [4]《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及补充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水中藻类的危害及对水质处理的影响,结合中平能化集团供水总厂的实际应用,说明了防治藻类的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 藻类 危害 防治 1 藻类的成因及危害 藻类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个体大小一般在2~200μm,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它们是水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多年来,环境保护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建设的发展,气候变暖,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灌溉水排入水体中,是水中营养盐大量富集、超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藻类的滋生泛滥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每年夏秋季节,地表水温度升高,藻类生长极为旺盛。根据中平能化供水总厂对水库原水藻类的监测,八、九月份藻类总数可达每升水中上千万个,造成滤池堵塞,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供给。大量的藻类不仅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还直接影响到了水厂的制水生产安全和水质。 2 藻类对水处理和水质的影响 藻类对供水质量的影响及防治 贾根宏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河南 平顶山 467091) 含藻类水进入水厂后,对制水生产工艺,水处理剂和消毒剂的用量和构筑物池壁及出厂水质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堵塞滤池 藻类进入滤池,可在滤池中大量繁殖,在滤池表面形成毯状物堵塞滤池,造成滤速减低,过滤周期缩短,冲洗频率加大,浪费冲洗水量,使产水量降低,影响出厂水质。2.2 增加净水处理剂的用量 在光合作用下,水中PH值升高,由于藻类存在,水中溶解氧增加,矾花密度降低,沉淀去除率下降,导致净水药剂的投入量增多。 2.3 产生色、臭味影响出厂水质 藻类使水产生甜、苦、酸等不同味道。有些藻类会使水产生鱼腥臭味。色是藻类次生物,差不多藻类都有色,而用户对饮用水中有色相当敏感,常因此而反映抱怨,对水质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藻类的降解产物中含有四氯乙烷,二甲基二硫化物等毒性物质,能引起人、动物中毒。2.4 对混凝土池壁构成很大威胁 含藻水经过池壁,藻类在基上面生长,久而久之,藻类的

高中化学《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教案1 苏教版选修2

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1课时生活用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天然水中所含的主要杂质成分,知道生活用水的要求与处理方法。 2.了解自来水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能用盐类水解反应解释水处理工艺中某些常见混 凝剂净水的基本原理。 3.联系实际,了解水质污染状况、检测方法、净化处理情况,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感受化学科学在水资源保护、水处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教学设计】 【引入】 播放一段水资源的现状视频。从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 【学生】 1.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2.用水形势严峻; 3.水污染严重; 4.人类自身的认识程度不够; 5.其它…… 【教师】 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从现状看形势比较紧张,这有待于我们全民参与保护水的行动中来,非一朝一日所能解决,希望同学们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么什么样的水才可以饮用?如何将天然水变成我们的引用水?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学生】查阅自己已经获得的资料,展示了饮用水的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教师】 这是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有些地方我们还不能了解。但是对于第3条水质标准这一项中部分知识就和我们相关了。它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水温、PH、导电率、固体悬

自来水厂生产的工艺流程(1)资料讲解

自来水厂生产的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是从水源地取水至水厂,经处理达标后送至用户。根据水厂的具体情况,针对净水过程的特点和对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以下控制方案。 1、自来水是如何生产的?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市自来水总公司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它包括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 (1)混凝反应处理: 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原水+ 水处理剂→ 混合→ 反应→ 矾花水; 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 Al3 + 3H2O ←→ Al(OH)3 + 3H+; 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 (2)沉淀处理: 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

水库藻类分布及水处理应对措施探讨

水库藻类分布及水处理应对措施探讨 X 徐 征 (胜利油田供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山东东营 257097) 摘 要:通过对胜利油田水库藻类的危害和藻类生长环境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探索水厂运行中处理藻类的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胜利油田;藻类;危害;分布;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 V 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8—0051—02 藻类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当前国内自来水厂的主流处理工艺仍是由常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四个基本处理单元组成,对藻类和有机物的处理能力有限。大量的藻类不仅严重地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城市自来水企业的制水生产过程和水质。1 藻类的危害 藻类有三万种左右,对油田水库危害性比较大的主要有蓝藻、硅藻、绿藻三种藻类。藻类对制水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水厂正常运行的危害,堵塞滤池、影响凝聚,造成滤速减低,冲洗频率加大。滤池还会被某些微小的藻类穿透。 对水质的危害,有些藻类能散发出腥味异臭向空气中扩散,给人以不舒适的感觉。一般水中春季易于繁殖针杆藻、直丝藻等硅藻,夏季有颤藻等。这种腥臭使水味难闻,降低了饮用水的水质。 对配水管网的危害,污染配水管网。水大部分由氯消毒,但管道内易繁殖一些穿透滤池进入管网耐氯的藻类。管网内还有有生命的藻类消耗余氯,结果使水中有机物增加,成为微生物繁殖基质,促进了细菌生长,污染管道,使饮用水水质下降。 藻毒素的危害,藻类能释放生物毒素——藻毒素。蓝藻藻毒素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污染范围最广,研究最多的一类藻毒素。微囊藻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急性危害最大的。2 藻类的生长环境及分布规律 为了对藻类进行处理就要先对藻类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解,以下主要从日照水温、N.P 等营养物质和水库水的停留时间等三个方面来说明。 日照与水温对藻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藻类大个问题,就是PDC 钻头在定向井中使用摆工具面比较困难。可见,PDC 钻头型号的选取对玄武岩井段的钻进相当重要,胜利及新疆产的PDC 钻头只能说不适应该地层的应用,而成都产的PDC 钻头不仅适应玄武岩地层使用,加快钻进速度,同时也印证了高效PDC 钻头同样能在玄武岩定向的结论。3 结论和建议 为防止玄武岩井段坍塌以及对以后施工出现 的诸多复杂情况,及早提高泥浆密度和降低失水,是玄武岩井段顺利钻进甚至说是该井顺利钻进的第一条件。使用高效PDC 钻头是加快玄武岩井段钻进速度的必然要求。玄武岩泥质含量高,岩性比较疏松,所以要尽量降低泥浆失水,根据经验一般要低于毫升,并且要加足低萤光磺化沥青和单封等防塌 剂,做好化学防塌。玄武岩不造浆,所以泥浆中要加有足够的抗盐土,形成薄而坚韧致密的泥饼。足够的泥浆比重是保证安全钻穿玄武岩井段的关键。本井三开泥浆密度不低于1.31g/cm 3;四开泥浆密度为1.32g/cm 3 ,滤失量低于4ml 。掉块带不出来时,可以用稠泥浆将井底的掉块带出来,每次下钻到底,可以用井底静止的泥浆循环,此时不需要加胶液,因为静止的泥浆已经形成结构,粘度较高,(7)合适的泥浆粘度,要有足够的携砂能力,能及时的将井内钻屑及少量掉块带出井眼,避免造成井下复杂。(8)合理的调整钻井参数,钻压控制在3-5t;排量恒定在28l/s;转速50-60转。 [参考文献] [] 蒋希文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51  2012年第8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X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徐征(—),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现在从事水质检测技术工作。 41.20047. :2012-02-19 :19792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