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 纸的发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 纸的发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 纸的发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 纸的发明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纸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咱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蔡伦)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我们一起详细地了解一下纸的发明及影响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

重点指导:

字音:读准多音字“累、鲜”。

字形:“录”注意下部;“验”右部中有一短横。

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洲”有三点水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州”是指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

注意“录、册、存、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理解词语:创造、携带、学富五车、粗糙等。

2.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蔡伦(约62—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治今湖南郴州)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封龙亭侯。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所造纸张有“蔡侯纸”之称。

蔡伦的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纸是怎样发明的?它的影响是什么?

(西汉之前人们记事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或写在帛上。西汉时代,人们用麻纸书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了轻便好用、价格便宜的纸。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组织交流、讨论,明确各段的大意:

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3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4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纸发明的具体过程,以及造纸术的优点和它产生的巨大影响,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拓展“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文字的呢?(出示图片)

方法一: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方法二: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方法三: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特点:笨重、不方便)(拓展“学富五车”的故事)

方法四:把文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特点:轻便、价格太贵、不能普及)

3.最初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4.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重就是贵,或者是粗糙,怎么办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蔡伦)

5.轻便好用又便宜的纸是怎么发明的?(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强调“改进”一词,意思是改变某种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强调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使学生明白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

6.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怎样造纸的?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7.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呢?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既是改进后的造纸术的优势,也是它得以传承的原因。)

知识拓展: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这种纸也被称为“蔡侯纸”。

8.下面来总结一下人们都用了什么材料来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分别有哪些特点。

(1)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笨重,阅读、携带、保存起来不方便。

(2)帛: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3)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4)纸:轻便又好用,原料易得,可大量制造,便宜。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时间顺序)

9.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0.速读课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首尾两段有何异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1自然段写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5自然段写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相同之处:都是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详细。

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及意义。蔡伦发明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四、作业布置。

课下再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纸的发明

纸发明以前——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西汉时代——麻纸出现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1.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2.通过找出关键动词,让学生了解了纸的制作过程。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造纸术发明的过程。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概括的表达能力。】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特殊文章,它是收集资料、汇总资料的“范文”。教学时,教师要针对文章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要引导学生精学课文,掌握方法;要巧用课后资料,增补相关信息;要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拓展运用。这样,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设计说明】 《纸的发明》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教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属于材料的收集和汇总。从写作的方式看,是全新的式样。它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收集资料”。可见,本课在第三单元中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巨大意义,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并将其重新组织,汇总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对这样的文章,教师应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一是精学课文,知其方法。学好课文不但能帮助学生强化对纸的发明过程的了解,而且也是学习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重组,连成完整文章的基础保障。二是课后资料,增补信息。课文后面安排的“资料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巧用“资料袋”,使其与文本教学相得益彰。三是课外搜索,拓展视野。课外拓展的主要目的是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

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快而有效地掌握知识。教学中,可让学生自由收集资料,并自主重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词语,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的大意。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 4.学习收集资料,理解课文如何汇总资料,把纸发明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汇报,课前资料 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四大发明中的纸的发明(板书课题:纸的发明)。 2.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许多关于纸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吧。 3.学生将自己从书上、网络上获取的资料进行交流。 4.通过幻灯展示学生搜集的关于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在学生介绍完后,教师指导学生说说是如何收集资料的。 【设计意图课前进行收集资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资料分享,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5.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4.理解下列词语。 贡献:对国家、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创造:发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 (例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携带:随身带着。 (例句:图书馆禁止携带宠物进入。) 蚕茧: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 (例句:蚕茧是织造丝绸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编的席子。 (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凉爽。)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2. 组织交流、讨论,明确各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0 纸的发明(教案)

10纸的发明 文 本分 析 《纸的发明》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课文围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这句话展开叙述,开门见山,第一自然段直接点明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第二自然段简述了几千年前由于没有纸,人们用文字记 录事件的不便。第三、四自然段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第五自然段介绍了造纸术的传播路径,说明其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回应了开头。 教学 目 标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 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 学重点 1.引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认、读与写的任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难点 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重要作用,意识到造纸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 重大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造纸术的发明意义。 1.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帮助学生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交流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激发兴趣。 导语: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先祖们用自己无穷的智慧推进了社会的文明进程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了不起的要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了。同学们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些发明的知识吗? 2.学生交流,课件适时补充出示“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并将画面定格在造纸术上,教师质疑引入。 过渡:对于造纸术这一发明大家知道多少呢?同学们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是谁发明的纸?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穿越到古代,去了解纸的发明吧!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纸的发明。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认识造纸“鼻祖”蔡伦。 蔡伦(约62—121)字敬仲,桂阳郡(今湖南郴州)人。东汉造纸术发明家。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后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将生字读准确,将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2)边读边将各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认读生字,相互正音;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谁能说说通过昨天回家查找资料,你知道我国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呢?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出示图片)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一起去欣赏蔡伦造纸的故事吧。 二. 再读课文: 1. 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用“—”画出祖先都用什么方法写字。 用“ ”标出这种方法的缺点。 2. 谁来说说我们的祖先都用什么方法进行写字的呢?这些方法都有什么缺点? 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宵铜器上。 后来,人们乂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笨重,不方便,不易保存)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3. 你看这些方法笨重,不方便,并且价钱贵,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4.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古人乂用什么方法书写文字呢,想想这些方法适合人们写字吗? 展示图片蔑席,盛放蚕茧后会留下一张薄片,可是蚕茧很贵,养了一年的蚕只 能产出十张纸,太少了!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初步学会了造纸,可纸是用麻造成的,彳艮粗糙,一些就破,不便书写。 5. 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6. 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 蔡伦用什么办法改进了造纸术?用“一一”画出来。 这种纸有什么特点?用" ”画出来。

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7. 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 (因为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大量制造,便宜轻便,满足需要,能够使更多人得到使用。) 8. 蔡伦做出了这么好用的纸,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9.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地图展示传播国家) 三. 资料袋:了解纸的家族。 四. 写法借鉴: 仿照蔡伦造纸的过程,请你也想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想你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围绕一件事情,把这段话写活楚。 五. 板书设计 没有纸:龟甲、兽骨、宵铜器、竹简 纸的发明有了纸:产量少,粗糙不易书写伟大贡献 蔡伦纸:轻便好用,物美价廉,传遍世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携、蔡等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知识吗?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丰富。谁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 看来大家平时的积累着不少呢,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发明)我们今天的课就与发明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纸的发明》。【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明确: 第一部分(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部分(2-4):纸发明的过程。 第三部分(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内容明确: 3.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三)深入研读 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 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明确: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完整版)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蔡丽丽刘娜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第三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纸的发明》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课文开门见山,第一自然段直接点明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第二自然段简述了几千年前由于没有纸,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第三、四自然段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从西汉时期的“用麻来造纸”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来造纸,极大地降低了纸的价格,满足了多数人的需要。第五自然段介绍了造纸术的传播路径,说明其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回应了开头。 课文围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这句话展开叙述,简要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文中多处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例如:“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这些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强调了把字刻在竹片、木片上或写在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来造纸的缺点,层层深人地记述了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材料的过程。此外,课文对数字的运用十分严谨,比如“两千多前”“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 ,因为造纸术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年代记载,所以课文使用了约数。 【学情分析】作为普通的纸,学生会经常与其打交道。因此,学生对纸和各种纸制品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再认识纸,学生未必很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纸探究的再认识。

纸的发明创新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过程与方法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

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1)确定生字部首,学习部首字法。 (2)以“豪”字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相应字的页码→字典正文。 (3)口头归纳: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围查外面,独体字查起笔。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 “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Error! 4.理解下列词语。 创造:发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例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例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携带:随身带着。(例句:图书馆禁止携带宠物进入。) 蚕茧: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例句:蚕茧是织造丝绸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编的席子。(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凉爽。)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2.在发明纸的过程中,先民们都做出了哪些尝试? 明确: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或者青铜器上——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将文字写在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5.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 “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léi:累赘li:积累lèi:劳累 鲜:xin:鲜明xin:鲜为人知

小学语文《纸的发明》教案

小学语文《纸的发明》教案 在教师教师资格考试中,《纸的发明》是人教版小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纸的优缺点。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携、蔡等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知识吗?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丰富。谁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 看来大家平时的积累着不少呢,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发明)我们今天的课就与发明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纸的发明》。【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明确: 第一部分(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部分(2-4):纸发明的过程。

第三部分(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内容明确: 3.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三)深入研读 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 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明确: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4.小组讨论环节: (1)从文本中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2)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书写流利,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被传承下来。 (四)巩固提高 观看视频《四大发明》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

纸的发明 教学设计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存”等11个生字,会写“术、伟、录”等12个字。认读多音字“累、鲜”,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记录”等词语。 2.默读课文。 3.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4.抓住描写蔡伦造的纸具有的优点的语句,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重点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蔡伦造的纸具有的优点的语句,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生的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学生猜谜。 2、揭示谜底: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课文。 3.板书课题:纸的发明。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纸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大家肯定很想知道答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1.多形式朗读。 a.学生试读。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相机认读字、词,指导书写。 (1)分小组认读生字新词。全班齐读。 (2)将生字脱离词语,指名认读,全班跟读。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伟、录、册、欧、洲”的写法,以及“录、册、洲”的笔顺,并在黑板田字格中示范。 a.引导学生借助字源识记汉字“册”。 “册”,甲骨文字形像是用穿串起来的大量竹片或木片。造字的本义是用竹片或木片串成的书简。 b.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伟、保、约、验、阿、欧、洲、社”都是左右结构,“伟、保、约、验、阿、洲、社”都是属于左窄右宽的字。“欧”属于左宽右窄的字。“术”是独体字。“验”的第三笔是提。 “录”属于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下部的笔画是:竖钩、点、提、撇、捺。 c.回顾练习。“册”字大家族。 d.学生写字。 3.检查课文整体感知情况。 a.快速默读课文,标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课堂练习 呈现课堂练习,与学生共同完成。 四、布置作业 课下思考,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默写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抛出上课疑问——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分段研读,探究解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等奖

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

《纸的发明》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10课第二课时《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学校:天恩双语学校姓名:陈美玲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人教版教材第37-38页 【课标要求】默读课文,理清 【教材分析】《纸的发明》选自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中的第二课。“中国古代 的四大发明”作为“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主题,是因为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根据课标要求,本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 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展,知道古代造纸的流程,认识到造纸术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感受科 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 【学情分析】在上一个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但还不够流利,本 单元将继续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说出来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句,引导学生 如何围绕一句话展开话题。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3.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程序】复习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合作探究,初达目标点拨升华,达成目标总结梳理,内化目标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策略】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课的类型】观摩课 【课时安排】40分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通过查找资料、网络搜寻、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获得和纸有关的知识。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纸的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纸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纸的家族吗?来说一说吧!(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纸) 2.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读一读,认一认。 3.揭示课题。 师: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你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是谁发明的纸?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纸的发明》,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纸。在新课开始,通过交流熟悉的纸,从而激起学生对纸的起源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认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造纸术.伟.大记录.一册.保存 ..大约.经验. 阿.拉伯欧洲.社.会创.造携.带制.造蔡伦 .. 积累.朝鲜. (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读音。 “术”读“shù”;“洲”“社”“创”是翘舌音;“册”“蔡”是平舌音;读准多音字“累”“鲜”,用不同读音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录: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氺”,最后一笔是捺。 洲: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意思是水中的陆地。 社:部首是“礻”,不是“衤”。 (4)学生练写生字各一遍。 3.指名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与同伴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任务。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从中年级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本环节的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并给出学习方法的提示,意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识字,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里具体讲到了纸的发明?其他段落讲了什么? 2.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汇报。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预授时间:实授时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六册第9课 板块一:读教材 【读出什么】 1、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2、纸的发明过程 【学些什么】 1、了解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2、借助板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板块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能正确读写“创造、阅读、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纸的发明》,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纸的发明)关于纸的发明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自然段):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总) 第二部分(2~4自然段):纸的发明过程。(分) 第三部分(5自然段):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总) (板书: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 我们先要来讲的内容就是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2、3自然段。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 自说--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2.学习4自然段 (1)东汉的蔡伦是怎么制造出纸的?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试着用“既……又……”造句。 (2)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生:因为这种纸“既轻便又好用”。 生:因为这种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板书: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3)蔡伦真了不起呀,我们都很佩服他。让我们用赞叹而又自豪的语气读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1、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读1、4自然段。

《纸的发明》公开课教案部编版1

《纸的发明》公开课教案部编版 《纸的发明》精品教案4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3.读准“社会、蔡伦、经验、保存、创造、贡献”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概括出意思。 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纸的发明》,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只要你读准字音,智慧的小船就会带着你驶入纸的知识海洋!个别读齐读 创造经验保存

蔡伦社会贡献 师:贡献是什么意思? 生: 师:请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了解一个词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理解。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造纸术作为世界宏伟发明之一,对世界有如此大的贡献,但它的发明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是经历了一个繁复而又漫长的过程。课文中分了四个时间点来说明,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一? ......................板书:几千年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课件:课后一表格师:边引导说,边板书 师:哪位同学能对照表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纸的发明过程,可以借助关键词也可以借助老师的板书(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了解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清晰。 师:同学们,我们能按时间的顺序,抓住关键词,说清晰纸的发明过程,那在纸的发明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呢?为什么?那课文中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里改进能不能换成创造?课件:改进创造 生: 师:大家知道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那在他改进之前,先前的古人进 行的尝试为什么最终又没有流传下来呢? 课件:蔡伦之前的造纸术非连续性文本 那蔡伦是怎样造纸的呢?下面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10 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读准4个多音 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 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纸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2、纸的发明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示课后 一题,按照各个时间节点填写。 3、按照图表进行表述。 二、交流生字词 1、重点交流“术、录、册、存、欧”的部首;“录、存、社”的书写不 要写错。 2、多音字的交流 累①lěi,是积累的意思,如:日积月累、长年累月 ②léi,是接连成串的意思,如:果实累累 ③lèi,是疲劳、操劳的意思,如:劳累 切①qiē,是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的意思,如:切菜、切除

②qiè,如:一切、切记 鲜①xiǎn,是少见、少有的意思。如:鲜为人知、鲜见、鲜有 ② xiān是新鲜、鲜明的意思,如:海鲜、鲜艳 通过比较,逐渐学会通过字义确定多音字的字音。 3、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呢,我们了解了。第十课《纸的发明》的大致内容:我们的祖先最早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后来人们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有一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传承了下来 今天我们这节课呢,继续学习《纸的发明》。看看造纸术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怎样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二、学习课文 1、哪些自然段是讲纸的发明呢? 2、对了,就是二至四自然段。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这些物品用来看用来记载文字有什么缺点?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3、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不同材质的缺点 龟甲、兽骨、青铜器:笨重,不能携带 竹片、木片: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不方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过程与方法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人

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1/4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1)确定生字部首,学习部首字法。 (2)以“豪”字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相应字的页码字典正文。 (3)口头归纳: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围查外面,独体字查起笔。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 “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 4.理解下列词语。 创造:发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例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例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10.纸的发明 优秀教案

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4.朗读课文,体会我国造纸术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我国造纸术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今天就让我们深入课文去了解一下。 2.走近作者:蔡伦(公元62 年—121 年) 字敬仲,湖南耒阳人。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

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练一练。 3.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4.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伟:韦字中间一横稍短,横折钩的横要长、折要短、行笔有力,中间一竖要长。 保:口字要窄小,木字要宽大、一横要长、位置靠上,捺收笔要有力。 欧:右框要窄长、里边点长有力,人字撇稍短、捺要长、收笔要重。 洲:州字首笔是垂点、由轻到重向左下顿笔,其它两点是侧点,第二笔是竖撇,中间竖最短。 5.练一练:巩固词义理解。 6.理解词语。 四、梳理结构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