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新课程的几点理解和感悟

我对新课程的几点理解和感悟

我对新课程的几点理解和感悟

我对新课程的几点理解和感悟

发表时间:2018-09-17T14:58:34.8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作者:李佳

[导读] 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感悟。

四川省成都市田家炳中学610000

北师大版的新教材已经使用了几年,我现在已完成了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即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感悟。

一、教学观的调整势在必行

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法,把一个问题讲深讲透讲到底,并且大搞题海战术,编拟出大量的题目要求学生做,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由于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多,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对所学知识没有多大兴趣,因而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已经厌倦,甚至有所放弃。如何让学生易学、乐学,在单位时间和有限精力投入下获得较大限度的发展呢?知识只是简单的符号,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背景,只是个干巴巴的抽象的符号,那学习是一个很艰难枯燥的过程,教学效率如何,可想而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比如在教授“太阳光与影子”一节,组织学生观察一天中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体会到影子在生活中大量的存在,归纳出“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再给出一道实例让学生去解决:已知小明身高1.50米,在太阳光照射下,地面的影长为2米。若此时测得一塔在同一地面的影长为60米,则塔高为多少?解:因为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所以(小明身高)/(小明影长)=塔高/塔影长=1.5×60/2=45。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法上的改革刻不容缓

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然而,学生却学得毫无挑战性、索然无味。新课标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推理出结果。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已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不怕学生问倒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

以学生学习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为例。学生常常对怎样把常数项分解为两因数或两因式感到困难,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⑴分解X2-x-12=X2+(+)x+(×),在两括号内填上哪两对相同整数,便可让左边等于右边?⑵计算(x-4)(x+3).学生观察⑴发现二次三项式X2-x-12的常数项-12分成-4与3的积,而-4与3的和凑成了一次项x的系数。计算⑵得X2-x-12。最后归纳得出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时,只需先把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常数,再看它们的和能否凑成一次项的系数。若能,则二次三项式就能分解为两个含有这两个数的一次二项式。学生体会到了“分”和“凑”的含义,理解了“十字相乘法”的思想方法。再给出几道变式练习: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X2-5x-14, X2-3x+2, X2-x-20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许多新知识,我都是先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这样得到知识才真正是他们自己的。

三、教学设计的精细值得关注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把书上的内容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大量做题,这样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材的固定不变的做法,取而代之以能够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主动地去驾驭教材、处理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另外,要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对于教材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灵活处理,让教材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被其束缚。因此,教师应该有新的教材观,可以对教学内容予以裁剪,可以增添新的内容,也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开发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地位。

四、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随着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的每一堂课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更新。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师角色的改变给我近几年来的教学有很大的触动和影响,同时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探究。课堂如何组织、学生如何引导、师生如何共同合作,这些都还会随教学内容、对象、要求的不同而及时调整。“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我们的教学也会因学生而变,这才是新课程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和感悟。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1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教学如同做人,都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新出台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感觉当今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而非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和系统性,这对于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让我体会颇深。以下我就谈谈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受: 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二、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以往的我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大百尺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1、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让学生也以小姑娘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过读书,进一步体会关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听教育专家的讲解以及与同行的互动,对化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已往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化学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化学素养”凸现出来。化学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能力为核心,是化学能力和化学知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四、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综合化,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极大挑战。传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课程的综合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他们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导他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观也是一个挑战。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甚至需要全民的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课改力图在课程目标、

我的中国梦心得体会3篇

我的中国梦心得体会3篇 中国梦想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我的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1: 今天是全国小学开学的日子,同时也是我在荔园小学五年级上学的第一天。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们看了中央一台在线直播的《我的梦中国梦》这个视频,里面讲到了马云、刘伟、杨孟衡、章子怡等人的梦想,他们每个年龄段都会改变自己的梦想。 杨孟衡在7岁时,因为接触了高压电,双臂遭到了电击,在那以后他失去了双臂,他想考上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都失败了,考大学考了3年,但他没有放弃,继续不断地努力着,终于有一天,杨孟衡靠那双脚,考入了中山大学,很了不起。 刘伟也是和杨孟衡一样,被高压电电击,也失去了双臂,但他也是没有放弃,也是和杨孟衡一样,也是靠那双脚,适应了用双脚弹钢琴,也是很了不起的,这就说明:梦想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要永不放弃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要大胆想象,要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不放弃,不停息。每一秒都要非常地努力。 这不视频看了后,我感到受益非浅,因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你实现了梦想,别人会替你高兴,当然,他们实现了梦想,你为他们而高兴,因为梦想可以传递。 我的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2: 《我的中国梦》是一本网络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选,全国广大网民用真实姓名在网络上讲述自己经历的真实故事。他们中既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豆蔻年华的少年;既有爱岗敬业的普通职员,也有勤政为民的领导干部;既有事业有成的老板经理,也有勤劳致富的农民兄弟;既有热爱祖国的港澳台同胞,也有真

诚友善的外国朋友。大家都用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地记述和描绘自己的梦、家乡的梦、祖国的梦。正是这些朴实而平凡的梦想,才铺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读过这些文章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有一句老话,叫“人生如梦”,过去不太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时至今日,我才有了梦想成真的感觉,才有了亲身感受之后的冷静思考,对于一个民族,梦想是人民的期望;对于家乡,梦想是农村大变样;对于个人,梦想是人生的追求。历史证明,有了梦想和追求,社会才能有进步,个人才能有前途。 谈到梦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任人宰割。从那时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便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的中国心》这首雄壮激荡的歌曲,每次听到时都会不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它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国家真正独立了,亿万中国人都将自己的理想自觉地熔铸到波浪壮阔地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中,执着地寻求祖国强盛之梦。想起那个年代,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拼命干、讲奉献。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也走了不少弯路。我们这些老人都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这段历史,我们有太多感动、太多悲壮、太多艰难、太多荣耀,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作出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掀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斗转星移、春来秋去,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30多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

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感受

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感受 ——xxx 新课改经历了一段时间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感受。 首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切实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向重学生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和创造者。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培养。 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直到如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仍是我们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标准。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学校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把活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作为首要问题来探索。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对教师的观点提出疑问和异议;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课堂上民主的气氛已逐渐形成。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了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我有了一些设想:课上先由学生阅读,课下自主搜集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涉及课文内容的题材,制作资料册或小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衢州中专张雨荷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的谈谈我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学生观,进行优质教学,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做一个适应社会和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自身修养

转变教育观念要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三、注重自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理论化。如何站在理论知识角度反思实践,如何站在实践知识角度反思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我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不断地提高。 四、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这些学生,如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智力发展不

新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新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此次新教师培训,对于目前的二期课改,有幸聆听了诸多专家、前辈的教诲,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 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个人认为其内容表现为: 1、课改需要加强各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通过教学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等活动,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

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才能出现“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 2、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岀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3、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做到: 1、坚持体验性原则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体验学习的情景、体验学习的气氛和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 能动地认识知识,从而使学生主体与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

( 教师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8503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Thoughts on teaching skil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篇1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明确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教师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 在构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和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就是为学生组织的没有学生,教学活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有了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然就只能是一种自学。 由于教学过程被看作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师的角色也就有了新的含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站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是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推动学生学习而展开的。从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指导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反对教师无视学生主体性的强制与灌注。 1、讲授是指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这一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

2、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最主要、最常用的行为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 3、班级内的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又一种互动方式,他们交流观点以形成对某一问题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为话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换、经营共享、言语交流而求得共同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4、板书技能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绘图或列表,以辅助知识信息传输,揭示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 5、演示,是指教师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运用板书板画或字化媒体,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和动作示范等一类行为方式。 6、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新型方式、具体学法、练习与作业等进行指导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它体现的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在策略上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通过启发、促进、引领、指点和帮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有效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技能心得感想篇2 我学习了下篇第一章讲授,第三节的内容是讲授的方式,我的学习心得 讲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传输特定的知识信息,综合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技能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几乎没有哪一种教学活动可以离开它。方式有: 一简洁生动的叙述 叙述型讲授又称为讲述,主要是借助于描摹、叙述的表达方式来传输教学信息。它运用生动具体的或直白的语言,描绘现象和情景,列举数字与事例,叙述

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4篇

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4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下面是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教师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第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体会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课程学习 新年伊始,我参加了新课程培训。通过这一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熟悉到,当今时代,不再以具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关键是创新能力的进步。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进步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展开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定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新课标贯串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知识意识: 教学的有效知识是知识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性教学不是进步教学知识的总量,而是进步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课程意识:新的课程计划、标准不是教学唯一的资源;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取消了教学指导书、参考书。学生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动身点、落脚点。教学观念的变化必定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情势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惟方式的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

念无疑是最关键的。由于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建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夸大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点的相干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题目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题目,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末,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甚么呢?(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养,夸大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根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义因素和进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到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可延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进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类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提倡以题目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但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增进者",和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1000字_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1000字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1000字,感谢您的阅读!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1000字 季金捷 翻开《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这本书,我被老子、孔子、墨子等智者的道德、才华而敬佩和感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的壮观,而感到自豪;被中国最美丽的人们舍己为人,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而感动。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5000年的人文历史,虽然从时间上看比起其他三大古国犹有不及,但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不断地进化、发展一直延续至今,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明,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变的传承。 如今,那个庞大的文明古国正在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在追求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曾步入歧途,曾面对挫折,但那渴望自强不息的民族魂始终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它带领我们披荆斩棘走出黑暗,迈入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圆了几千年来无数中国人的梦想:航天梦,奥运梦,和平梦,世博梦,军事梦……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取得科技辉煌的成就时,我们也应该反问自己:“我们失去了什么?”看着那被染黑的河流,脏乱的河岸;那些高耸入云的大烟囱不断地吐着烟雾,全国100多座城市都遭受着雾霾的影响,一年中能看到的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少;马路上的行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看着摔倒在地的老人躺在马路上却无路人上前搀扶;看到邻居的独居老人,他们有子女却似孤老一样。我感到非常的痛心。我认为,这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美丽土地我们不能去破坏,而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更不能将其抛弃。尊老爱幼,互相谦让是中华五千年一直传承着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因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更应该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拥有高尚的情操。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中国越来越美丽,有洁净的河水和河岸,绿树成荫,每天都是蓝天白云相伴。中国人也越来越美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谦让、尊老爱幼。何瑶不顾伤痛拼命挽救跳楼患者;王腊旭义务赡养工友父母;鹦歌岭大学生群体花5年时间看山护林,完成了鹦歌岭动植物种类登记……这些平时的普通人也是最美的中国人,

新课改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改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加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有这它突出优点: 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

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 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

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受

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受 教学如同做人,都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新出台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感觉当今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而非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和系统性,这对于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让我体会颇深。以下我就谈谈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受: 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二、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以往的我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大百尺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1、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让学生也以小姑娘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过读书,进一步体会关爱的主题。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师生、生生、生文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再如:教学《果园机器人》一课时,发散学生思维。想想说说如果是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机器人?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2、虚心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

中国梦我的梦读后感(五篇)

xx梦我的梦读后感(五篇) 中国梦我的梦读后感之一谁没有梦想,谁都有目标……”歌里唱的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每一个人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华名族的梦想,我们亿万的华夏儿女,更是每一个人都期盼着祖国的飞黄腾达。 在周末,我读了《中国梦》这本书,从孙中山的强国梦,到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大智慧;从中国性格的魅力,到中国道路的自信;从国际关系的重新定位,到中国崛起的大目标、大战略。 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国家强大,是所有xx人的梦想。 曾经的中国是多么的强大,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整个社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引领世界潮流。 而现在,中国人到其他发达的国家旅游,居然会被别人看不起!这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受到无比的耻辱。 试问,谁不喜欢一直领先,谁喜欢落后挨打,谁喜欢只有美好的回忆而没有美好的将来呢?而梦想不等于空想,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通过每个中国人的努力,我们并不需要做出一番大事业,那离现实太过遥远,我们只需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读书的人好好读书,工作的人好好的工作。 我相信,沉睡的巨龙总有苏醒的那一天!通过阅读《中国梦》,我看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历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而作出的努力,我激动的心难以平复。 可是,那时候的探索历程几经波澜,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才真正有底气为自己那个梦想而奋斗。 人民群众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那个伟大而神圣的中国梦,引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 我相信在共产党的带领下,xx梦不是梦。

也许要实现这个梦要十几代或者几十代人的付出,但是只要我们的梦想还在,我们的梦想之火一直在燃烧,再困难的挫折都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依然走在路上,走在梦想的路上。 中国梦我的梦读后感之二9月1日,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这一天可爱的小学生们都要背上自己漂亮的小书包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上学去。 在xx年开学期间我们是不是都看了开学第一课”了吧。 它的主题同样影响着所有的人——我的梦,中国梦。 节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四个篇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梦想。 你们都还记得吧,如果不记得在去看一看吧!在这个节目里,我看到了李连杰叔叔不断追求梦想的故事。 他从小习武,刻苦锻炼,就是为了将中华民族的武术发扬光大。 他小时在美国表演的时,美国总统对他说:你的功夫这么棒,为什么不给我当保镖?”他说了一个很棒的话:我不会保护一个人,我会保护13亿中国人!”看,这就是炎黄子孙的梦,这就是中国梦!有很多名人都说了许多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如:名人名言理想篇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有了物质,人才能生存;有了理想,人才能生活。 生存与生活有什么不同呢?动物是生存,而人则应该生活。 ——雨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如此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命才显得如此宝贵。 ——艾特玛夫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美好的梦想,让我们的梦想尽情飞翔,让它带领我们走向成功,走向完美。

新课改教学学习的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新课改教学学习的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一、学生角色的转变,进行自主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 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学生能从学习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上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二年级的乘、除法计算中,都是先出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组织相互间的交流找到算法,然后出现类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谈出自己的观点后,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 以前的数学教师总是给人们一种沉闷古板的形象,因为以前的数学教师总是给予学生无穷无尽的练习题和单调乏味的公式定理,教师的工作也仅仅是在抄教案、上课、改作业之间循环重复。新课改心得体会。新课程中提到,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小学数学教师拓宽眼界,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也将视角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比如,在二年级的“认识钟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讲授课本的内容,有的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各式各样的钟表,丰富对时钟的认识;有的教师带领学生亲手制作简易的钟表,让学生真正感知“时、分、秒”的概念;还有的教师从钟表的认识引申到珍惜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习惯的教育。数学教师除了改善了教学的形式之外,还不断尝试改进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往的数学教师是教学中的权威者,将一个个定理公式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新课程中强调要让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老师指引学生去探究数学规律,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例如,在四、五年级的“方程”教学中,老师不再是简单机械地告诉学生解方程的步骤,而是让学生从实际中产生对方程的求知需要,构建方程的基本概念之后,再允许学生自主地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尝试解方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学生所学到的数学不再是机械的、沉闷的,而是有用的数学、有趣的数。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新课标学习感悟

新课标学习感悟 通过学习语文新课标,发现现改动不少。比如探究能力培养,重视注重个性化学习,个体的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样实际上给老师教学增加了更多的负担。这就要求老师有过硬的素养和技能。 首先,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学习结果。 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要在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和提升。每节课都如此,坚持下来就会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其次,新课标还要求教师不要把课堂教学过程强化,而是要强化结果的监控。 教学过程可以由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组成,由学生在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完成,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该讲则讲,学生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学习能够自行解决的教师就可以放手。教师不要忙于走自己的教案,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学生通过课堂上经历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的全过程,他们会收获有效的学科知识、技能技巧、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联系实际生活更加能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文明、友善;知识会了就是会了,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不会教师就有针对性指导,让我们的教与学过程充满诚信,而不再像以往是公开课教学像表演一场拉场戏似的,只是个别优生配合老师精彩的表演。公开课后教师涛声依旧,学生课堂无精打采。 最后,新课标明确了我们的教学不要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 以往的我错误的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就是靠一张嘴吃饭,教师在课堂要是闭上了嘴,任由学生杂乱无章进行所谓的互动、合作、自主交流,那么不久的将来教师可能会失业。在新课标的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的教学不要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调动。比如识字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根据汉字的组合外形编一些儿歌,提高识字兴趣。鲜事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接受新物的能力比较强,那么我们教师可以认真选择教学内容,不同的内容尽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适应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需求,全员参与又有针对性的开展差异教学,有美术资质的学生可以抬高要求,不喜欢该学科的孩子要求他完成简单的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即可,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在经历了新课标的反复学习、专家的解读过程后,我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我一定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感想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感想 一个假期匆匆就过去了,一开学就面临着新的难题----解读新课标。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组齐心协力,对生物必修三的课标做了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感觉受益颇深。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实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好适应性的准备,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生物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和实践。 一、树立新的课程观念 首次出台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确立的生物课程应遵循的理念。较传统的高中生物的课程观念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强调应试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新课标,首先应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和价值所在。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运用,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地生物学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2 。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目标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