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农”知识库问题答案[1]

“三农”知识库问题答案[1]

“三农”知识库问题答案[1]
“三农”知识库问题答案[1]

“三农”知识库(参考答案)

1 为什么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审时度势,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这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进入新阶段,是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六个重大变化上来判断的。

1)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增长越来越面临明显的增长约束。

2)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农民收入来源趋向于多元化和多样化,由过去主要依靠种植业转向主要依靠非种植业,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产业转向主要依靠非农产业,

3)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动因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农民被剥夺了自由流动的权利。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农村就业的基调是鼓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的就地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从限制农民流动,逐步转向承认流动,接受流动,鼓励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主要是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占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总量的比重在70%~80%的水平上,其中转移到大城市的占到了30%以上。过去,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养家糊口,满足于挣小钱,多是权益之计,多是临时外出,多是自发行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由过去的一个人进城到现在的举家进城,由暂时居住到长期居住,由做简单工作到做技术工作,由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努力的想成为城市居民,成为企业的工人,成为工商业的经营者。

4)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过去城乡之间单一的关系,逐步被多种经济联系和要素交流所取代,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城市与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民与市民更加相互依赖、难以分割。

5)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6)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定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作了大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是趋势还未根本扭转。过去农业和农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抓产量,保供给,现在既要保供给,更要抓收入,中心任务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目标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过去我们要抓速度,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现在开始注重质量和效益,讲求可持续发展。过去我们单纯抓生产、抓经济,现在开始注意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过去我们基本上是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现在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是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构成的:一是传统部门,主要是农业部门;二是现代工业部门。他把此种经济称为“二元经济”。

3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8~1984年,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阶段。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政府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诱发了农业的超常规增长。这一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构成的基本特征是,因为生产增长的收入占56.0%,因收购价格而增加的收入占23.1%,转移收入占13.3%,因减免税收而增加的收入占7.6%。

2)1985~1988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减缓阶段。在这四年期间,农民收入名义增长率跌到

11.0%,而实际增长率只有1.2%,虽然名义上收入年年增加,但实际收入的增长却非常

缓慢。这一时期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不景气,农业年均增长率下跌到4.1%,粮食生产则出现了“一年停滞,三年徘徊”的被动局面。

3)1989~1991年,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阶段。1989~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5元增长到70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率只有0.7%,其中1989年农民人均收入实际下降

1.6%。这一阶段农民收入的年增长态势与农业增长的态势极不协调。1989~1991年期间,

农业增长势头较好,按人口平均计算,农业的实际年增长率达到5.4%,其中粮食产量连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或少增收,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徘徊,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

4)1992~1996年的恢复增长阶段。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1991年的708元增加到1996年的1926.1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2.16%。但由于这段时间物价水平上涨很快,扣除物价因素以后,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并不是很高,为8.06%。

5)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连续7年低速增长。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97%,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7.33%)低3.36个百分点。在农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的背后掩盖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是停滞的,甚至是下降的。

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收入能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小康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已经成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一大难题。而且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靠9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是持久和不可估量的。只有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去了,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因此,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4 为什么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应当承认过去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仍然是初步的、低层次的和阶段性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出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位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在结构调整中,地区之间重复投入,常常一哄而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了过度的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四是乡镇企业结构不合理,与城市工业相雷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品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把握好调整的方向。

5 为什么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是什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是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城乡关系不顺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如果不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仅会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将带来负面的影响。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期到总量基本实现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正逐步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农村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从体制性矛盾看,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和城市关系问题上,仍自觉或不自觉的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从结构性矛盾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都限制农民进程就业和定居。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城市化大程度却比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要低10.3%。我国目前人均GDP仅有1000美元,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农产品需求制约,最基本的原因是城镇农产品消费群体比重太小。我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最根本的障碍是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比重过大,导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必须重点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生产的帮助和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000年底,我国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和不全面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有3000万左右,初步解决温饱问题是低收入人口有6000万左右,还有一大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还很低。可见,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和更全面的,以及比较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作为重中之重,由城乡分治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6 解决三农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按汇率计算,约为1000美元左右,按购买力计算大约为3000~4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众多学者综合上述四项指标认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

中期阶段。

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时期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工业依靠自身的积累实现增长,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根据国际经验,不同国家在此阶段都从各自国情出发,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也是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最重要阶段。中国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提供了可能。

从当前来看,农村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还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使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进一步调整有关政策。

要对农民“少取”,真正给农民减负。要对农业和农村“多予”,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中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要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

7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中央先后出台了8个“中央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以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5个“中央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5个“中央一号文件”。

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也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8 为什么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有哪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3000万左右,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有6000万左右,还有一大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还很低。可见,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和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大的综合系统。国家统计局确定了6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作评价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8 新修改的《宪法》对土地的征用制度是怎么规定的?

2003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里主要有两处改动,一是把“征用”改为“征收或征用”;二是增加了“补偿”的内容。作为根本大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它必将影响到相关具体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实施,并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9 什么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切实落实建立最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

“基本农田”是指国家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规划确定的不得不占用的耕地。它是农村总耕地的组成部分,也是耕地的主体,是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土地。实行基本农田制度的目的在于对它实行特殊保护,以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是国务院为了保护这部分耕地而颁布的一项政府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六章三十五条。

第一章主要讲制定本条例的依据、目的和意义;对基本农田实行保护管理的原则和方针;明确基本农田的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的管理责任。

第二章讲基本农田的划分和确定,要求各级在编制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时,将基本农田保护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县和乡的规划应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并以乡为单位,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三章讲基本农田的保护问题。

首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占用基本农田,要确保基本农田的数量不能减少。

其次,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第三,还要努力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

第四章讲基本农田的监督管理。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地方,县、乡、村各级都要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第五章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责任。

10 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谁所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特征和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第九条规定;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也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坦途除外。”从上述规定我们可以明了以下几点:

1)国农村的土地全部实行公有制。

2)村土地公有制的形式分为全民所有和劳动人民集体所有两种。

3)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并不全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而

进行的合作化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化逐步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改革,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家庭经营,是农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尽管集体

所有制的性质没有变,但土地的权能开始分解,土地的管理、使用制度发生重大变

化,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

11 为什么要进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农村税费制度和征收办法还不尽合理,农民负担重、收取税费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农民负担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三乱”普遍存在。在收费方面,中小学生就学、农民在建房、结婚登记时搭车收费现象比较严重;在集资方面,反映较多的是地方向农民集资修建道路、兴修水利、办电站等。二是高估虚报农民人均纯收入,多提村提留和乡统筹费。三是摊派问题依然严重。其一,平摊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其二,报刊乱摊派。主要是来自上级部门的强制性摊派。一般村每年的支出少则上千元,多则在万元以上,加重了乡村和农民负担。四是“两工”政策弹性大,强行以资代劳现象较为严重。五是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屡禁不止。往往是上面布置任务,基层出钱出物,这些负担最后都摊派在农民头上。六是少数基层干部法律观念淡薄,工作作风较差。

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税费制度不规范,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二是乡镇府职能范围过宽,基层政权机构庞大,供养人口过多,支出需求膨胀;三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基层组织提出的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目标脱离实际,超出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四是现行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完善,违反规定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严厉处罚等。因此,必须对现行农村税费制度进行改革,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止各方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1)取消现行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的乡统筹费;(2)取消所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3)取消屠宰税;(4)用3年时间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5)调整农业税政策,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面积,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价格,统一农业税税率,不搞差别税率;(6)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在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只征收农业特产税,不征收农业税;合并同时在生产和收购两个环节征税的农业特产税品目,统一到一个环节征收,进一步降低生产环节税负水平,适当调整部分农业特产税税率,开征蔬菜特产税,保留蚕茧、果用瓜农业特产税应税品目,农业特产税坚持据实征收;(7)改革村提留增收和使用办法,采取新的农业税附加税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统一征收。

12 为什么要取消农业税,创造条件逐步统一城乡税制?

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当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取消农业特产税,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免征农业税。这是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现行农业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税制不科学。

2)税率并不低。

3)税负不公,城乡不平等。

现在正在试点的农村说费改革,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税制进行的改良和修补。城市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城乡二元税制结构是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之一。

统一城乡税制,有助于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城乡统一税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综观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基本不单独设立农业税这一专门面向农业的税种。在统一的税制下,农民的税收负担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按其经济活动的属性,分别在相应的税种下缴纳所得税、增值税、地产税和遗产税等。农民作为纳税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税种制度,只是在税率和减免等方面与其他纳税对象有所差别。既然不单独设立农业税税种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就应该取消农业税税种,把农民的税收负担纳入统一的税制体系。

13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顺应农产品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等新的农业经营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些地区进一步提出了按产业化方式发展农业的思路。到90年代中后期,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农民的自主选择,逐步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1996年这一提法和思路开始进入中央决策。江泽民同志在几个重要场合的讲话中都使用了这一提法,中央有关文件及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采用了这一提法。

农业产业化在实践中是一种相当丰富的现象,但在理论上对其内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农业产业化这一提法出现以后,不少人对它一直持有异议。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农业作为最古老的部门,早已经是一门“产业”了,提“农业产业化”有同义反复之弊。迄今为止,对于农业产业化的确切内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严格的定义。虽然对其内涵的理解仍有较大分歧,但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在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

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买卖”关系。即农户与企业之间除了纯粹的市场交换关系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经济联系,企业仅是一次性收购农户的原料,双方不签定经济合同,价格随行就市。这种买断型的利益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对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很不稳定,特别是农民没有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

2)合同契约关系。即农户与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定规范化的经济合同,明确规定各方面应当享受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在这种形式下,农户和企业利益关系的紧密程度也有差别。多数企业一般都向农户供应良种、优良种畜、种禽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技术指导、培训,有些企业还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收购农民的产品,制定保护价,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以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产品。

3)合作关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实行利润返还,入股分红,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从合作组织的形式看是非常丰富的。一是供销社吸收农户入股,兴办专业合作社;二是农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三是一些协会、研究会

吸收农民入股发展合作社;四是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

椐2003年调查,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9。4万个。按产业类型划分,种植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4万个,占46。8%;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3万个,占24。1%;水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7781个,占8。2%;林特产品产业化经营组织9786个,占10。4%;其他9871个,占10。5%。目前,在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占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了77。8%。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规模扩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7265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0。5%。

14 什么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评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就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十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上有机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

为了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做到可进可出,在办法中还制定了两年一次的监测评价制度,对于动态监测合格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继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监测不合格的企业,收回证书,取消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15 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主要政策是什么?

农业部专门成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以引导和支持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农业部实施的丰收计划、“948”计划、跨越计划等,极大的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更新和产业化进程。农业部还在2004年开始推出实施以“1515”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行动计划。“1515”就是重点建设100个左右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县或者示范市,重点支持500家左右龙头企业,重点开展199个左右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试点,重点建设5000个和龙头企业配套符合区域布局、规划的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此外全国各省市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制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信贷、税收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

16 合作社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和趋势是什么?

1995年9月国际合作社联盟关于合作社特征的声明,对合作社的定义确定为:“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这个定义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合作社的承认。

合作社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和实践。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提出了著名的“罗虚代尔合作原则”,成为后来公认的合作原则的蓝本。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虽然各国合作运动的背景不同,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合作学派,担世界各国在合作运动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是相同的。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的最新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的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共同发的经济和社会需要的自治组织。可以说,自愿、自治和民主管理是合作社制度是最基本的特征。合作社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内部制度和现代化公司型企业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股份公司制度其本质特征是建立在利润意识基础上的资本的联合。“资本量”是股份制的核心,不同资本所有者联合的目的是追求资本盈利的最大化,而盈余的分配也取决于“资本量”的多寡。在合作社内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成员在合作社中的“股金”多少,。合作社内部的制度安排排除了资本成为营运的主导力量。在合作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交易”。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为社员提供交易上所需的服务。合作社与社员的交易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是它

与公司制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合作社的盈余,除了一小部分留作公共积累外,大部分要根据社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交易额的多少进行分配。实行按股分红和按交易额分红相结合,以按交易额分红为主,是合作社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当然,合作社与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且必须追求盈利的最大化。由于合作社的内部制度建在交易的基础上,可以说,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本质特征就是交易的联合。长期以来,我们把合作经济看成是劳动者的联合,这不完全正确。国外工人持股的合作企业可以说是劳动者的联合,而农业领域大量存在的合作社,虽然也有一定的劳动者联合的因素,而且,合作社成员通过缴纳股金,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的联合,但在农业合作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交易的联合。

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作经济是承认其成员对其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别,它本身并不反映特定的所有制关系。从东西方不同社会制度下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看,合作社可以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可以是集体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也可以是个体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的。而集体经济是就一种经济组织的所有权关系而言的,它是劳动者无差别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是与国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对等的概念,并不反映其特定的组织形式。比如,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即可以组成合作经济,也可以是企业形式,也可以采取联合的或股份的形式。

总结各国合作社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合作经济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经历着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坚持“自愿、自治和民主管理”的根本特征之上,合作社的定义及原则也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着不断的修正和补充,这正是100多年来合作经济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现代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很多国家的合作社都表现出越来越逐步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是趋势,越来越表现出对传统合作社的超越和发展,这一点表现在他们对合作社原则的灵活运用上。例如,传统的合作社报酬有限原则,使农民不愿意向合作社投资,导致合作社资金困难;一人一票原则,使少数有效率的大农场在合作社中处于屈从大多数无效率的小农场的地位,导致合作决策不合理,风险承担不平等;成员开放原则,使合作社无法按照经济有效的规模组织生产,经常出现设施投资过大,生产超过需求的情况;为社员实行有偿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限制了合作社自身实力的发展壮大,使其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竞争对手像抗衡。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外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的灵活性越来越大。在一些合作社中,投票权是按照交易分配,而不是一人一票;对投资的利息没有限制,按股分红和按交易额分红的比例由代表大会或董事会来定;合作社成员资格不开放,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和吸收成员,但生产限额和成员资格可以交易;增强盈利意识,开始追求较高的利润率,甚至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总的看来,传统的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合作社,适应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压力,正在转向从事越来越多的开放型的经营服务,甚至逐步走向企业化、股份化。

17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交易?

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应该是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统一,而期货市场是粮食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业的天然弱质性,粮食产业一直具有高风险。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能够迅速融入市场信息,真实反映未来现货价格走势,规避现货市场风险,在粮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政府制定和调整农业政策的重要参考。

粮食生产周期比较长,就一个地区来说,大豆、玉米、小麦一年一般收获一次,水稻一年虽然可以收获2~3次,但是由于经济效益考虑,近年来,种双季稻的农民越来越少。粮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长达数月,农民只能依靠播种时期的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播种面积。市场未来供求关系的易变性和难以预测性使粮食产业蕴涵着巨大的风险。

粮食的价格波动比较大,粮食具有供给和需求短期刚性的特点,难以根据价格变化而灵活调整。给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带来较大风险。

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90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

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的全国性批发市场——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1991年3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签定了第一份小麦远期合同,由此拉开新中国期货交易的帷幕。1993年5月28日,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粮食市场进入期货交易时代。同年6月30日,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开业。

18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已见雏形,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国有4150个,农村的产地批发市场2291个,城市的销地批发市场1859个。

在未来的5~10年内,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应该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农村商品市场供应,稳定农村商品市场为基本目标,以流通产业现代化为先导,带动优势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着重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强化农村市场的统一性,完善农村市场监控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维护和健全农村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购销实施必要宏观调控的作用。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务的要求,为统筹城乡,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建设目标是:

————形成农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国内农产品市场进行整合,逐步建立和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特别重视期货市场在市场体系中的价格导向作用,并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接轨。

————形成机制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发挥批发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机制,不断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形态的演进与交易方式更新,实现批发市场与现代流通方式的有机结合。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根据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保证供应合乎质量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实施农产品质量准入制度,优质优价,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形成区域特征和品种特征的农产品市场交易格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应该以规范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优化经营网点配置为主,理顺农村生产资料管理体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能开展日常监督、综合治理的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护农民利益。逐步与农村日用品供应市场经营设施整合,合理有效的配置市场资源,将引入连锁超市这一现代流通作为主要手段,提高经营效率。

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要以形成点广、设施齐全、方便高效,促进内需扩大为目标。农村日用工业消费品市场要以扩大连锁经营、重点加强便民设施为主。进一步因地制宜积极开拓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推进力量。

19为什么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如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主要以财政政策为主,也包括金融政策,鼓动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指出:“当前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明确要求“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要本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原则,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的实施办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需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要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保障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从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需要采取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财政、

信贷方面的支持政策,而我们使用直接补贴政策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2004年,政府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采取了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米保护价收购和减免税收配套的支持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用100亿的粮食风险金直接补给种粮农民。

由于直接补贴方式的资金来源和补贴对象都十分明确,为保证补贴能直接给到种粮农民手里,财政部在《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明确的要求,有中央财政将粮食补贴资金拨付到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财政厅在农业发展银行的专户上,并要求个省区将中央补贴资金和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拨付到县级财政部门的专用帐户上。为保证财政资金补到种粮农户,要求各地建立直补财务公开制度,必须公布每个农户的补贴种植面积、享受补贴的粮食数量、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禁止地方政府以集体名义代领补贴资金,严禁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收费。财政不=部将加强对直补资金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行为,以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20什么是粮食安全,衡量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粮食安全”问题,并把世界谷物库存量至少占当年需求量的17%~18%视为全球粮食安全的最低限量,其中周转率库存占12%,后备储备量占5%~6%。由于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放弃了这一标准,提出了包括营养与健康、可利用性和经济获得性等7项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监测指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粮食”的概念上已经由原来的“谷物”过渡到“食品”。因为最初,“food”既可翻译为“粮食:特指谷物”,也可翻译为“食品”。同时,中国的粮食概念除在特定谷物含义上,还包括豆类、薯类。因为中国有主、副食之分。而国外粮食统计则不包括这些。

当然,国家粮食安全又不同于“世界粮食安全”。它既包括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福利,又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应对在极端情况下国家民族自立生存的最底线粮食供应。因此,国家粮食安全的监测评估指标要突出考虑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粮食需要。即:满足温饱的基本必须水平,这水平就是要满足人体日均2400千卡热量所需的口粮。根据食品营养成分计算表推算,如果人体每日必需热量2400千卡全部由口粮提供,则年人均口粮消费量为300公斤(原粮,以下如不加说明则均为原粮)。我们把这一口粮标准定义为安全口粮。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人均粮食消费(含肉类消费换算的粮食消费在内)始终是越过满足温饱的基本必需水平。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全面由温饱阶段进入小康水平,均低于46%(城镇居民2003年已达37.1%)。

21为什么重视保护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随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向主产区集中,生产和流通格局从“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区域分工正在形成,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保护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耕地,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从过去的“藏粮于民”、“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转变。

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核心是保护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有:

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保证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个人和组织没有权利违法予以变动。

2)通过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不断加强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3)按照国际惯例,完善符合WTO规则的国家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创建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通过种子工程、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动植物保护体

系、农业防灾体系建设等,在全国形成稳定的农产品商品,特别是粮食

的商品供应体系。

22国家加强粮食主产区扶持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从2004年起,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换和加工。国家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农民和企业购买优良蓄禽、繁育良种,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专业增值。

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从2004年起,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3如何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缺陷,主要是国家储备粮功能定位不明确,储备规模过大,成本过高;国家储备暴露出了明显的效率低、时效差、透明度低等弊端。要对国家储备粮明确定位,合理确定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从近几年粮食储备运行看,价格支持和稳定生产者收入日益成为专项储备粮的目的。实践表明,国家粮食储备不可能担负很多的政策目标。从这一原则出发,合理确定国家储备粮的规模。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即使不考虑农民手中的储备,200亿公斤的国家专项储备规模即可达到国际公认的安全水准。这部分储备只负责平抑趋势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差额,保障粮食安全。

24我国解决粮食问题为什么必须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我国是否有能力养活自己?

我国粮食问题从总体上主要依靠自己解决,完全自给自足或依赖他人都是不可能的。按照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要保证供给5.5亿吨,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要保证供给6.2亿吨。针对上面的总需求量,粮食供应基本上依靠国内生产,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粮食的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1亿公顷;(2)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单产在2010年之前每年递增1%,2010~2030年之间每年递增0.7(注:过去的46年之间,中国粮食单产的年递增率为3.1%,与此相比,现在的目标应该容易实现);(3)保证粮食单产增加的措施是增加灌溉面积,增加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投入、普及、更新优良品种,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等。

中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但这只起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的作用。

25什么是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如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有何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二恶英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和流行,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都集中各方力量,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对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共同负责。这些部门则向国务院报告工作。以上几个机构都各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都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具体机构和管理范围。

26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1)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

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其标准重点在解决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食用农产

品的安全、卫生方面的问题。2001年农业部开展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四城

市试点工作。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国家

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关于2002年4月下发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2002年农

业部还成立了专门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农产品安全中心及所属的种植

业、畜牧业、渔业产品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开展全国统一标识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备案工作。各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

也先后成立了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的机构。截止2003年6月底,农业

部发布首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全国155家单位的214个产品通

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中心首批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种植业

产品115个,畜牧业产品15个,渔业产品84个,总产量为212万吨。各省认定

的无公害农产品达4100多个,面积580多万公顷。

2)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

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由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

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包装标签储运标准等四个部分组成。11项通用性标准、

若干项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构成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

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

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的要求在生产过

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

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

种过渡性食品。

农业部1990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全国倡导、推动发展绿色食品,

具体负责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目前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部分计划单列市建立了40个委托工作机构、56个定点环境监测机构和14个定点

产品质检机构。全国统一绿色食品认证、检测体系基本建成。

截止2003年6月底,1756家企业的304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绿色食品年

实物总量达2000多万吨,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

3)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

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有机认证使用有机食品标

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具体包括粮食、蔬菜、奶制品、禽蓄产品、蜂蜜、水

产品、调料等。生产有机食品比生产其他食品难度要大,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

系和监控体系,采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地力保持、种子培育、产品加工和储存

等替代技术。

有机食品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认证方式。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是1994年开始的。

目前,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万泰、OFDC(国环有机认证中心)等认证机

构,已获得最大的有机农业国际性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

的认可或成为其成员。

截止2003年6月底,我国有15个企业的25个产品通过农业部所属机构的有机食

品认证。

27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全国设有国家、省、地、县乡四级畜牧兽医站,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诊疗、经营等多种业务工作。大部分地区,在村一级还聘有村级防疫员,协助进行疫病防治工作。

国家建立了省、地、县、乡四级动物疫情报告体系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报告疫情的制度,并建立了包括国家动物疫病测报中心、省级动物疫情测报中心、300个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站。

国家陆续建立了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国家参考实验室、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等实验室,确保了全国动物疫病防治中疫病诊断的需要。

28什么是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2004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规划针对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提出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441个粮食大县和43个国有农场,进行优质粮食产业基地建设。

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重点是抓好五大能力建设。即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五大能力。

29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进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提高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竞争力为着力点,统一认识,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实现由初级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领域:

1)大力发展粮、棉、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精深加工。

2)积极发展“菜篮子”产品加工

3)巩固发展糖、茶、丝、麻、皮革等传统加工。

发展农产品加工的主要内容:

1)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

2)健全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体系。

3)千方百计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

4)农产品加工业的兴县富民行动。

5)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

30什么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政府实施的六大生态治理与建设工程中的一项。该工程是国务院领导在1999年8月提出,并首先在陕西、甘肃、四川三省试点。其总方针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2000年该工程正式在国家发改委立项,在全国进一步推开全面试点。试点期间每年全国安排退耕指标平均大约在1000万亩左右,四荒造林指标略高于这一数字。2002年,中央加大退还力度,当年安排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400万亩左右,比前三年退耕面积的总和还要多。到2002年底,该项目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253万亩。

2002年四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宣布全国的退耕还林试点阶段工作全面转向大范围正式实施阶段。该项工程涉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897个县,人口7.05亿。到2002年底,全国累计完成退耕指标5584.1万亩,荒山荒坡造林5971亩。同时期国家根据补贴标准支付补助粮食总计228.1亿斤,另加生活费和苗木费用的补助,中央财政的支出总额达到235.8亿元。2003年,全国下达的退耕还林指标5050万亩,荒山荒坡造林指标5650万亩。由此测算,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累计10634.1万亩,荒地造林累计11621万亩,两项合计22255.1万亩。根据

国家林业局的总体退耕还林的规划,该数字已经达到了退耕还林规划总量的50%。2004年,由于粮食安全问题,原计划的5000万亩退耕指标,目前缩减为1000万亩,但荒地退耕的指标仍然确定为6000万亩左右。

31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是什么?国家重大林业发展工程有哪些?

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总方针是:“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其基本的战略思想是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该思想可概括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六大生态建设项目,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这六大生态建设项目分别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该六大生态工程均已列入国家的“十五”计划纲要。根据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预计到2050年,总造林种草的任务量为116626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28%以上。全国70%以上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六大工程在21世纪前10年,要完成造林指标7611万公顷,工程投资达数千亿元。六大生态工程的技术实施路线是:结合全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按“点、线、面”的结构实施总体布局。其基本含义是:以城镇绿化区、森林公园和周边自然保护区及典型生态区为“点”;以大江大河、主要山脉、海岸线、主干铁路公路为“线”;以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区,西北、华北北部及中部平原地区,南方林区,西南高山峡古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为“面”,在空间上构建林业生态的均衡布局。

32乡镇企业对我国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乡镇企业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其范围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户(私营、个体)办企业,以及这些企业之间或者这些企业与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等多种经营成分联合投资建立的企业。

乡镇企业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的主要贡献是:一是农民增收的来源;二是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乡镇企业统计预报,全年乡镇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比上年增加5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5%;农民收入净收入的50%来自于乡镇企业。2003年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50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12万人,增长1.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超过28%。另外,乡镇企业已累计吸收400多万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为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

33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且人口素质低下。我国有13亿人口,10亿农民。我国70%的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二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长期的城乡分割发展战略,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达3.1:1。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而农村地区的社会消费总量占不到全国的40%,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内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县域经济区域内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薄弱,教育、卫生、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在农村卫生方面,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资源却不到世界的2%,而这些有限的资源80%集中在城市,农村只有20%。

34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有哪些?

1)对农民进城就业实行行政审批。有些城市专门设置种种证卡,要农民到行政管理部门办证交费,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流入数量进行计划式的“指标控制”。

2)农民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

3)有的城市规定对使用农民工的企业收取使用农民工的管理费。

4)招工程序上的歧视性规定。如规定企业招工要“三先三后”,先招本地城镇户口的,在招本地农村的,再招本省外地农民工,最后才招外省来的农民工。

5)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面向农民工。政府举办的劳动力市场,只服务于城镇居民,不向进城农民开放。一些大城市,政府建立了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网

点分布于各个区县,用工信息来自众多企业,求职者进入一个市场,就可上网查

出全市入网企业的用工信息。但在劳动力市场大门口却赫然写着“外来农民工不

得入内”。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01年11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和跨区域流动是沟通城乡经济和发育要素市场的必然要求,各地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引导和管理,不能简单封堵,更不能采取歧视性限制政策。2002年初,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提出对农民进城就业的12字方针:“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规定: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取消对农民工办证工本费以外的收费,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政策,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的各种限制,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实行平等就业制度,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5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主要渠道有哪些?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和结构变动特点是什么?

财政支农资金是指政府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由于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这里所指的政府财政渠道支农资金仅是财政用于农、林、水、气等部门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农产品流通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财政扶贫支出、农业税收减免等。

36什么是小额信贷?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趋势是什么?我国如何发展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是一种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小额信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最初目的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

资金的发放主要是通过国家的金融机构或合作组织、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技术的改造,贷款的发放对象主要是男性、贷款发放一般是低息、无息、资金来源是政府的补贴或各种公基金。

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小额现代的实践,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小额信贷的运作方式及发展路径具有差异性。各国提供小额信贷的机构也具有多样性,包括国有机构、国

有政策性或发展银行、商业银行、非政府组织、信用合作社以及非正规的社区团体。

国际上几种有影响的小额信贷模式有: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的小额信贷体系等。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额信贷开始在中国农村进行试点。中国的试点项目主要受到孟加拉模式的影响。而且这些项目主要有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利用国外资金进行小范围试验,大多数是依靠补贴维持下去的。这些依靠补贴的非政府组织的项目很难有效、迅速的推广他们的经验。这些项目都没能在中国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一定程度的覆盖率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小额信贷扶贫转向为以政府和指定银行操作,使用国内扶贫资金为主。

37为什么我国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新中国的农业保险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试办、1958年停办、1982年恢复试办并探索多种经营模式的过程。1996年以来农业保险主要由国有商业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来经营。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保险的规模曾一度有过较大的发展。例如1993年,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最高曾达到8.3亿元,但后来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由政策性保险公司变为商业性保险公司,无力承担过多农业保险的亏损,从1994年起,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下降,保费收入2001年下降到不足4亿元。1982年至2001年,农业保险保费累计收入70.4亿元,支付赔偿61.9亿元,若加上同期支出费用,累计亏损约为6亿元。自1994年以来,中国人民保险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下降,2000年仅为0.032%,2002年我国农业保险收入为3.3亿元,仅为公司保费总收入的0.6%,比上一年下降20%,是2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农业保险由原来的60多个险种降到现在不到30个。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免除农业税。从1984年起对农业保险免除了营业税,假如统一按8%的税率计算,合计约免除了5.6亿元的营业税负担。目前,除了免征营业税以外,对农业保险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支持。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主要依据有:

1)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其他政府投入无法取代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异常严重、农作物受灾率经常保持在30%以上,成

灾率经常保持在50%以上,最高达60.9%。此外,农业还面临着生产要素的供给、产品营销等风险。这些风险可以分为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最适于担保风险的

事件要具备三个特征: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容易量化的;它们所造成的损

失是容易界定和估值的;投保人既不能影响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不能影响它

们呢所造成损失的大小(就是说没有道德风险)。

2)农业保险是高风险的保险业务。农业保险风险高,费率通常幅度在1%~20%,而商业性的财产保险一般在1‰左右,保险价格高;农业保险发生逆选择以及道德风

险的几率高,需要投入较高的监督成本。

3)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各个国家支持农业的普遍作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在主要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则多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试

验,但目前大多数仍处于初级水平。国外农业保险实际上均是在政府补贴下开展

的,要么直接对费率补贴,要么直接贴付,是一种政策性保险。政府在扶持农业

保险的政策中比较带有共性的做法是:(1)制定法律、法规,依法强制农户投保

或以经济激励诱导农户和私人公司参与,依法明确各相关主体的义务;(2)政府

出资建立初始资本金和准备金;(3)提供再保险;(4)免税;(5)给予管理费和

保费补贴,诱导农业保险的供给和消费;(6)发生重大灾害后,政府提供最后支

持。

4)农业保险是WTO中的“绿箱”政策之一,我国作为WTO成员应当加以利用。38什么是技术贸易壁垒?技术壁垒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采取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措施、商品包装标签以及标志和环境要求等,是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入该国市场形成贸易限制作用的措施。

这些对农产品贸易产生限制作用的技术性措施,原本是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经济欺诈行为。但长期以来,技术性贸易壁垒被一些实行农业保护主义的国家所利用,使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恶化。

今后国际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越来越高,这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必须面对的现实。从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通报的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和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情况来看:2002年,所有WTO成员针对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新出台的TBT措施达151个,而1999年这一数字为120个;SPS措施则更为严厉,2002年新出台了814个,较1999年的445个增幅高达83%。这些数字的增加意味着农产品出口的门槛越来越高。

具体到各类出口的农产品,这一趋势也很明显。欧盟对进口茶叶的检测从6项先后增加到62项、134项,标准大幅提高;日本2002年对进口蔬菜的检测从6项增加到60多项,其《食品卫生法》修改后将于今年8月1日生效,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措施将更加强化。据统计,技术壁垒已占到非关税壁垒的50%以上,成为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之所以在最近几年愈演愈烈,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食品污染事件。

第二,发达国家并未放开农产品市场;

第三,世界上经济低迷和一些国家国内农业问题的政治化,使农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9目前国际有哪些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如何跨越技术贸易壁垒?

根据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情况看,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严格的检验、检疫、认证、标准手段和措施上,大致可分为4种情况:

第一,食品安全、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法规。

第二,质量标准、食品标签和包装要求。

第三,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要求。

第四,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40什么是农村合作医疗?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以乡镇或村庄为范围的社区健康保障制度。它以社区成员资格为前提,由社区成员交纳一定费用,乡镇政府和村组织提供一定补贴形成合作医疗基金,向参加者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并在成员之间互助互济,分担医疗费用风险。

早在1939年,陕甘宁边区就创办了卫生合作社,为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建立健康保障制度作出了极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发展起来。60年代以后,合作医疗制度就逐步在全国推行。农村绝大多数地区的县、公社和生产大队相应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1978年的五届全国人大将“合作医疗”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合作医疗就成为农村卫生的基本制度之一。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制度被世界银行认为促进了“中国卫生状况的显著改善和居民期

望寿命的显著增加”,被誉为成功的“卫生革命”。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迅速解体。农村合作医疗解体的主要原因有:

1)资金来源不足。

2)村级卫生机构私有化加速了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制度的解体。

3)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内部管理不严。

4)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受限。

41为什么要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为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合作医疗的参与率大幅度下降。与之相应,农民的医疗负担大大加重。1991年到2001年,农村卫生费用平均增长12.8%,而农民的收入增长率为7.7%。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医疗负担相当重。1990年到1999年,农民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由10.9元和473.3元增加到79元和2891元,增长了6.2倍和5.1倍。目前,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

还有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也受到较大影响。自1990起在部分贫困地区婴儿死亡率开始上升。全国的各项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速度也远低于20世纪80年代。农村中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甚至死灰复燃。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

另外,预防、健康教育等服务几乎停顿。由于政府对预防保健的投入大幅度削减,预防保健成为商业化服务,小儿麻痹症、流脑、甲肝、流感、狂犬病等的预防服务接受者人数受到限制。在全国仍有近千万患者,1/3以上在西部,而且大多是重症病人。

42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1)从总体看来,政府农村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2)农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

3)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质量不高,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

4)农民缺乏分担医疗费用的保险机制。

5)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极不合理。

43我国农村地区如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六个方面。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向农村地区最贫困人群提供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保障金或实物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这一制度是在大力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建立起了适合本地区实际需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使农村贫困人口有了一道“安全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范围,是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群。

在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由上海市于1993年开始建立并实施的。据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国试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地区共有396.8万人,191.5万户农村人口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44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展情况如何?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对全体农民在老年阶段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所做的制度性安排,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介于社会福利与商业行为之间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5如何完善社会救济和发展乡村集体福利事业?

社会救济制度,是指由政府出资专为那些生活困难的特殊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和救济的制度,是我国社会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03年底,在农村享受定期救济困难群众共1160.5万人。在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地区,有367.1万村民、176.8万户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困难户114.5万人,五保户30.3万人,其他人员32万人。在未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地区,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共有793.4万人、456万户家庭得到了救助。其中:特困户192.7万户、五保户173.9万户、其他救济对象89.3万户。

在我国,特别针对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救济制度有:

1)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五保供养”是指在农村中那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无

抚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村民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吃、穿、住、

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属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为减轻农村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有效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国

探索并建立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救助资金是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

等多渠道筹集,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目前的目

标群体仅是针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的医疗救助。

3)社会互助与灾害救助制度。

4)对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减免学费等项的社会政策。

46如何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政府开发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行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扶贫资金。在政府强力推动和社会积极参与下,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1978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2.5亿人,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到不到3000万,创造了国际社会的反贫困奇迹。

从世界范围看,贫困演变一般要经过极端贫困、一般贫困和相对贫困三个阶段。极端贫困是指贫困人口不能满足生存需要,生活不得温饱;一般贫困是指贫困人口虽然解决了温饱,但无力满足基本的非食品需求,缺乏自身发展条件,仍无力真正摆脱贫困;相对贫困是指收入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相对高收入阶层的人来说他们是贫困的。我国农村贫困正处在第二阶段。中国整个扶贫工作将在集中力量扶持尚未解决温饱的特困人口的基础上,由以促进脱贫为主转入促进脱贫和巩固扶贫成果,最终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新阶段。

国务院决定,从2001~2010年集中力量,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把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作为奋斗的总目标,把扶贫开发与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苦地区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方针。这不仅为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确定了基调,同时也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形势与政策 三农问题论文

三农问题及其对策 在21世纪里,“三农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1) 第一,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多数农民仍然只能通过种粮,散养家禽获得收入,而这些收入都不高。二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却不能分享其利益。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较快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滞后、培训面不广、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同时,随着对农民工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农民外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 第二,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耕地少、分散,受气候的制约较大,交通不便、通讯困难、能源短缺等客观问题一直存在。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多数项目带动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规模不大,辐射面不广,农民能从中获益的不多。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第三,农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和教育“两基”投入等原因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率低,且村镇极其分散,工业企业小而且少,缺乏产业群规模的大型企业的支撑,缺乏规模效益。三是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 二、“三农”问题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以工代农,以城促乡,把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1) 第一,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一个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使城乡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第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第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针对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不齐全等问题,

财政学陈共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A) A.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2.(A)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3.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D) A.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住房补贴 C.社会保障补贴 D.价格补贴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形势与政策关于“三农”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关于“三农”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班级:材科1102班姓名:余芳学号:0121101010232 摘要: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的存在,有它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复杂性,这已成为了牵动全社会上下的一个无法绕开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增长缓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关键在以消灭小农经济,建立现代农业为目标,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三农”问题;小农经济;现代农业 通常所讲的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统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从学术界到决策层的重视,目前学术理论界对三农问题成因的分析歧见纷呈,故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就不尽一致。那么,举国关注的“三农”问题,其成因究竟是什么?症结又在哪里?怎样才能解决?本文认为,有必要继续深化对“三农”问题成因的认识,从而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提供思路,要从机械的照搬他国成功经验转到紧密依托本国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起因在于殖民入侵、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回顾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就会发现,“三农”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殖民入侵打开了关闭已久的国门,冲击着古老的农业文明。由于自然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顽强抵抗,它的解体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从此中国的农业经济就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之中,虽然是被动的,甚至是不情愿的。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式工业的兴起,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欧美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棉纺织品的输入,首先引起了在五口通商地区农民自给自足生活方式变化。例如著名的棉产地长江三角洲,

三农政策学习知识竞赛试题1

三农政策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A.农村的电网建设B.乡村道路建设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A.市级县级B.县级市级C.县级县级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B.五分之一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A.30年 B.30-50年C.30-70年D.50-7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所有。 A.国家B.集体C.私人D.县政府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 A.百分之百B.百分之九十C.百分之八十D.百分之七十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 A.土地B.田地C.非耕地D.林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 A.地表水和地下水B.井水和湖水C.雨水与雪水D.河水与海水 1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为主要目的林木。A.蔬菜B.药材C.出口产品D.鲜花 12、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A.二B.三年C.四年D.五年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 作者:马小平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4期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收入问题。应千方百计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以往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农民增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民增收的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从而找出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 1.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 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缩小后,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了限制。 2.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增长与收入构成密切相关,而收入构成又受制于生产经营结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低水平、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我国以农户为主的生产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小生产或小农经营只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再将剩余部分转向市场,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价格不断下跌,农民收入增幅下降。 3.农民文化素质需进一步提稿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民加强对这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此则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为单位,每一农户经营的土地非常有限,按每户三人计算,每户经营的土地在7亩左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到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另外,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过于分散,在生产经营上仍处于“户自为战”的状态,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组织化程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思考》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 性思考》 “三农”问题,是上上下下十分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实行家庭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给农民以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现在开始进入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主要是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央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三农”工作出现期盼已久的重大转机,呈现多年来少有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喜人局面。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三农”问题,既有农业外部的问题,也有农业内部的问题,积累多年,十分复杂,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彻底解决。从根本上来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道理很简单,只有农民数量减少了、市民数量增加了,农产品才有更大的消费空间,农民的生产成果才能顺利地转化为直接收益;只有工业的实力增强了,才能够反哺农业,惠及农村。目前,xx 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们要顺应发展大势,遵循经济规律,努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激活农业的内部活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尽可能多的增加农民收入。 最近,我到澧县、桃源等区县(市)的部分乡镇,与县乡村干部

座谈,到农户家走访,了解“三农”,问计“三农”,收获和启发很大。我感到,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问题。现阶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生产环节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关键是要开展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搞活流通,使农产品卖得好价钱。我市这些年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流通型农民专业协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过百万元的有100多家,流通型农民专业协会有300多家。但相对于我们这样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地区来说,显然是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带动力偏弱,还不能让农民从加工环节、流通环节获取更多、更稳定的收益。特别是现在许多地方的种养规模迅速扩大,到了急需引进加工龙头企业予以消化的阶段了。像桃源县枫树维回乡的牲猪,去年全乡养殖规模上百头的就增加了100多户,没有加工企业,效益就上不来。 二、土地流转问题。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特别是省政府宣布从今年开始取消农业税,农民从承包的土地上将获取更多的收益,很多弃田务工的农民纷纷要求收回承包地,这就使过去处置土地过程中存在的流转不规范、抛荒地拍卖还债等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引发大量纠纷。另外,一些地方、一些农民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贯彻,也引发了不少的土地纠纷。据统计,xx年,全市发生农村土地纠纷7200多起,占农村各类纠纷的73%,今年仍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农村的一个热点问题。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因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利。 [关键词] 三农问题;村民自治;农村税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村不实现现代化,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根据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复兴或重建是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的难题。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个历史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矛盾积累的结果,它在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总的来看,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着很深的社会、历史和体制根源,必须对此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进而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三农问题具有多重内容,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自1997年到2003年,农民收入年增长4%左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1997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380多元,而城镇居民收入却增长了2500多元,增加额尚不足城镇居民的1/6。从纯农业的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1997年的水平。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必然影响到农民尤其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导致粮食生产持续下滑。2000年以来的4年间,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持续下滑,播种面积不断下降。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仅14.9亿亩,比1998年减少了2.2亿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粮食总产量8600多亿斤,粮食需求大概在9700亿斤左右,供需相差1100亿斤,粮食安全另人担忧。 第二,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越来越沉重,有的地方农民实际负担甚至占了纯收入的15%—20%,而且越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贫困地区,农民负担就越重。农民负担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基层社会稳定。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取得的成效却难以令人满意。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这40%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即30元)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这样,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五比一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是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引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之处? (5)通过分析材料五,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 答案: (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目的在于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 2)新政的实质在于以国有化形式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 3)列宁的初衷是以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改造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和生产问题,忽视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本身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经济困难、农民不满、富农叛乱等现实表明必须实行新的政策以解决

《财政学》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财政学》习题、答 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 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2019年整理--对当前“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目前是中国农村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深感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时期。从政策层面上,有了一个很好的政策环境,从舆论氛围上,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就农民增收问题下发文件,是历年来力度最大、反响最强烈的文件。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把中央1号文件誉为当前“三农”问题的“百科全书”、农民致富的“冲锋舟”,为之拍手叫好。 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三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谏言献策,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良言,各级干部也在大声呼吁,基层干部按照政策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正开始热火朝天的贯彻执行。但是许多基层干部,有个共同的感受是中央1号文件出台前大家千呼万唤,出台后又猛然不知如何下手抓落实,这反映出基层干部在做农村工作中如何科学理解领会中央精神、如何积极主动地落实中央决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大家也感觉到,有两对矛盾需从政策层面解决。一是“三农”政策与各级基层落实之间的矛盾;二是“三农”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因此,在政策的制订上,必须体现高效率、低成本、易操

作;在抓落实上,必须是“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学者和研究机构既要有使命感,又要切忌片面性、理想化。实践者既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又要防止盲从和畏难情绪。 二、“三农”问题必须拆分细化逐项解决 “三农”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农村、农业、农民的合称。农村是一个大概念,农业是一个产业,农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三农”问题急不得、慢不得。因其是历史造成,并在历次体制变动中不断积累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证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科学、理性,从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瓶颈入手,拆分细化,逐项解决。 三、解决农村问题要三管齐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台了农村三项政策,即土地二轮承包期限三十年不变、减轻农民负担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当前解决农村问题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当前应该急速出台土地“永佃”,使用权继承、抵押、转让的土地政策,建立一个能使土地迅速流转的平台,如建立农村政策性银行,赋予其经营货币和经营土地的职能。 第二,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改革开放二十年,仅城市建设用地一项,城市就从农村拿走增值的2万亿。1979--1994年的16年间实行农副产品剪刀差,农村就向城市贡献15000亿。目前,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金融资产不足30%,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现在农民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