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调研报告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调研报告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研报告

一、现状及推进情况

2017年某县被住建部列为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的通知》(建办村函〔2017〕390号)要求,开展示范的县要在2017年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并在半数以上乡镇进行全镇试点,两年内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并在经费筹集、日常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近两年来我县按照农村生活垃圾相关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捆绑资金投入、突出重点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整合资源,强化保障。

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在全县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印发了《某县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所也确定了专人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规范垃圾卫生填埋场7个,已建成垃圾中转

站(收集站)34个、在建垃圾中转站(收集站)3个,各乡镇共配置垃圾桶30038个,购置垃圾箱2188个,配置各类专业垃圾收集清运车143辆,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二)统筹兼顾,试点示范。

2014年在全市率先完成《某市某县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2014-2030)》编制,构建“九场、四片区、多站点”设施全覆盖,全面推行“户收集、村集并、乡镇转运及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部分示范村采购智能分类投放机、二维码积分兑换机、四分类垃圾亭、二分类垃圾运输车、阳光堆肥房等设施设备全天候运行,***镇率先推行“禁塑令”、**定时定点上门回收垃圾、**镇新建垃圾分拣中心、**镇湿垃圾不出村、**村自建可腐垃圾环保酵素厂等,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摸索了一些因地制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三)加大投入,卓有成效。

农村环境卫生经费县财政按照每个行政村2万元进入体制基数,再按人口大村、中村及版图面积进行平衡;乡镇集镇环卫按照每个乡镇10万元进入体制基数,再按照集镇建成面积6万元/平方公里奖补。2018年县财政安排800万元村镇建设补助资金及省级考核奖补资金227万元,全部用于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县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已覆盖所有乡镇和80%的行政村,累计新建阳光堆肥房3个、垃圾分类超市18

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895个,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35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思路不清,无成型工作方案。

垃圾分类是一个新鲜事物。近两年某县多次组织队伍外出考察,上海、安吉等地虽然通过多年的摸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方法都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没有全盘复制的条件。而垃圾分类改变的是人们的长期生活方式,工作难度大。虽然下发了一些方案,但大多是一种参考和摸索,不具备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发动无力,群众认知度、参与度不高。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作,全县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全体动员工作暂未启动,目前经验、技术、亮点均不突出。同时此项工作涉及宣传引导、培训教育、政府投入、监督管理、社会参与等多项任务,仅仅依靠个别部门“单打独斗”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措施匮乏,垃圾减量不明显等。

一是主要表现在整体投入不足。目前我县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不均衡不完善,当前县镇两级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治理要求。二是处理设施短缺。特别是末端处理设施短缺,垃圾处理、转运设施严重不足,覆盖不均衡,**片区一直没有垃圾末端处理设施。三是未形成合力。城区、乡镇集镇、

行政村垃圾分类、收集、清运由各自负责,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不太健全,部门之间也未形成合力,缺乏有效技术支撑,垃圾减量效果不显著。

三、原因剖析

农村垃圾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某县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滞后,剖析推进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够。垃圾分类是一个新鲜事物,对这一新鲜事物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大家对怎么推动、怎么投入、达到什么效果等等都没有一个成熟的认知。

二是体制不顺。按照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农村生活垃圾中的易腐垃圾需要采取就地堆肥处理机制,但作为农村生活垃圾主管部门没有储备相关堆肥技术指导人员,导致各示范村所建阳光堆肥房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可回收垃圾需要建立运转有效的收购机制,但因为出台相应的收购补贴政策,部分偏远山区无废旧回收公司愿意前往,部分低值垃圾无废旧回收公司愿意收购;农药瓶等有害垃圾需要单独集中处理,但其收运处理机制链条还不完善,仅靠乡镇一级无法运作。我县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如柑橘废弃果等没有得到适当资源化利用,全部被混合到生活垃圾中送到各填埋场。柑橘打蜡厂的废弃果如何变废为宝,还有待相关政府部门来协调解决。

三是资源回收不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更应该树立节约理念,花小钱办大事,而不应该仅仅以购买垃圾桶、运输车的数量作为做好垃圾分类的标配。据了解:某地自2016年开始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创新垃圾清运服务模式,一改以往找农民收取垃圾处理费然后提供垃圾清运服务的模式,转为乡镇政府筹集资金向“农民”买垃圾的模式。此模式既调动了农户分类的积极性,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又和谐了干群关系,节约财政资金。虽然在购买垃圾环节花了点小钱,但是在后续的垃圾运输、处理环节省了大钱,综合算起来,现在的模式比改革前的模式节省一半的财政支出。

四是用心用力不够。首先是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上级部门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学习不深、不细,导致制定的相关措施不接某地气,落实起来有障碍。其次乡镇、村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仅是发放宣传资料、办示范点,没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工作。

四、对策建议

今年6月,习近平同志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总书记的指示,将垃圾分类工作提上了新的高度,对我们的试点工作给予了极大地推动力和压力。

结合近两年来我们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建议后期分类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指导思想

习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总书记的话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县区域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共有173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总人口52万人。当前农村的整体特点可以概括为:

1.地形复杂。某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东南一面临向平原,呈西北向东南梯级倾斜下降,高度相差悬殊。**片整体属于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又以平原为主;**片属丘陵地带;**片为高山地带;**片为长江沿线山区。

2.人口分散。特别是****片人口分布不集中,个别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很多村民家还未通公路。比如**镇26000多人分布在457平方公里的山区,而**镇6万人口分布在2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

3.经济发展不均衡。受自然条件、资源、投入等影响,各个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集中在两点,即在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下,确保“垃圾减量”。不盲目确定各乡镇垃圾分类工作的“硬性套路”,而是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支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可以一个镇一个套路、一个村一个套路,甚至一个湾一个屋场一个套路。

(二)履行政府职责

在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鼓励各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垃圾减量办法,并不代表上级政府就可以置身事外。县政府应该从更高层次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更好的运营环境。

1.推进源头减量。主要内容包括对农副产品、食品、礼品、外卖等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实施“限塑令”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全县党政机关、公有制企业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出台措施鼓励餐饮业停止使用一次性消费用品,积极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2.积极引进新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硬件建设,确保分类后的垃圾“运得出、消得掉”。加快推进**垃圾热解气化项目建设,验证热解汽化项目实施的效果,视情况推广;通过县级财政奖补乡镇加大垃圾中转站、收运车辆、垃圾投放等设施设备建设;统筹各相关行业力量,凝聚社会合力共同助力垃圾分类工作。说到底就是要积极构建完整的垃圾清运和处理系统。

3.加快完善宣教引导。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

利用工作起步晚、进展慢,建议加强部门通力协作,营造全民参与、声势浩大的工作氛围。一是尽快召开全域推进工作大会,将推进任务层层分解,全力做好全市推进现场会筹备工作;二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示范、美丽庭院创建、新型农民教育等加大示范和宣传,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入率和准确率,掀起某垃圾分类新高潮,确保硬仗硬结。

4.强化监督考核。建立部门管理执法协作机制,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惩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文明村镇、农村综合治理等考核体系,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予以表扬,对评为示范社区和示范行政村的予以奖补;对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予以通报。

(三)借助社会力量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大工程,不能片面依靠行政系统单打独斗,必须向社会力量借力。

1.重用“破烂王”队伍。目前各地均有废旧回收的人员,但他们只收集纸、铁、铝等,类似“洋铁”、玻璃等物品并不收集,“白送都不要”。究其原因,并非这些物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而是因为这些垃圾利润率较低。建议各地可尝试独家经营权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统收。

2.整合志愿者组织。宣传部门要主动作为,除要将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批示精神纳入各级学习内容外,还要积极动员环保达人等社会力量组织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造势,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3.引进垃圾处理高新企业。在当前环保压力下,出现了一批垃圾处理的高新企业,借助他们的力量,垃圾末端处理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县政府必须高位谋划,向先进企业要处理能力,引进技术比较成熟的公司共同为某县的垃圾分类工作出力。

(四)舍得硬件投入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整治经历了“无序(自行填埋)-自发集中堆放-垃圾池-垃圾房”的过程,每一次的变迁都要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而处在链条最末端的村(居委会)一级,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此次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又将对过去已经建成的垃圾收储系统形成推倒重来的冲击。

以当前普通四分法垃圾分类点为例,成本在3500元/组左右,每个村按照最少100组配备,须经费35万元,再加上后期的运管费用,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非每个村都承受得起,基层普遍对硬件投入非常担心。

“有钱的有有钱的搞法,没钱的有没钱的搞法”。必须充分考虑几层的经济承受能力,应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走

自己的路子,而不能硬性要求硬件投入规模。

而承担社会投资的重任,应在县镇两级财政,主要是硬件投入,构建完整的清运和处理系统,解决末端问题。

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成员:

执笔: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