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计划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计划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计划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计划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计划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计划

近期GEPResearch发布《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报告

显示:2017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为7.3万台套,2018年全球燃料电池

出货量达到8.6万台套,GEPResearch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13.57万台套;2017年燃料电池兆瓦出货量为669.7MW,2018年全球燃料电池兆瓦出货量

达到937.9MW,到2020年将达到2022.3MW。

该氢燃料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5086.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52.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83%;流动资金1534.50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30.17%。

达产年营业收入10667.00万元,总成本费用8269.93万元,税金及附

加91.70万元,利润总额2397.07万元,利税总额2819.40万元,税后净

利润1797.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21.6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7.12%,投资利税率55.43%,投资回报率35.34%,全部投资回收期4.33年,提供就业职位193个。

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

的法规和要求,符合相关行业的相关标准。项目承办单位所选择的产品方

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建设投资,提高项目经济

效益和抗风险能力。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审查管理部门,要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做出科学合理的研究结论。

......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行性计划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林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

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

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

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

的能源量化体系,实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

总结,通过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

目承办单位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

管理水平。公司主要客户在国内、国外均衡分布,没有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并不存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固定客户的重大依赖,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市

场竞争充分,供应商数量众多,在采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项目承

办单位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对

单一供应商依赖的风险。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新科技

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

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公司一直注重科研投入,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经过多年的产品

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步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研发体系,掌握了一系列

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支撑公司取得了

多项专利和著作权。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

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04.95万元,同比增长22.92%(1567.2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氢燃料电池生产及销售收入为7735.8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2.04%。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805.5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1.38万元,增长率25.90%;实现净利润1354.1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4.91万元,增长率17.83%。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氢燃料电池项目

2、承办单位: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xx产业园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近期GEPResearch发布《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报告

显示:2017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为7.3万台套,2018年全球燃料电池

出货量达到8.6万台套,GEPResearch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13.57万台套;2017年燃料电池兆瓦出货量为669.7MW,2018年全球燃料电池兆瓦出货量

达到937.9MW,到2020年将达到2022.3MW。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氢燃料电池,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10667.00万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要

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突破,就要聘请有营销经验的营销专家领衔组

织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创新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5086.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52.31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69.83%;流动资金1534.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17%。

(六)工艺技术

按目前市场的需求情况,原料存储时间约为20-30天,存放在原料仓

库内;投资项目将建设原料仓库和辅助材料仓库,以满足投资项目生产的

需要。投资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行统一采购集中供应,并根

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条件做到货比三家。所需原料应经济易得,就不同原料的投资、成本、生产效率进行比较,选择最为适合、最经

济的原料。

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

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

项目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工艺

技术经济合理性与可靠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前提下,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选择还必须针对生产规模、产品制造工艺特性要求,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同时,配备先进、经济、合理的生产设备,使项目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及自动化水平与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相匹配,力求技术上实用、经济上合理。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483.20万元,占计划

投资的68.48%。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4.72万元,占总投资的

62.43%;完成流动资金投资1308.48,占总投资的37.57%。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13006.50平方米(折合约19.50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13006.5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9.50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13916.9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0292.74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13916.95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1235.99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44台(套),设备购置费1682.89万元。

(九)设备方案

以甄选优质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力求减少项目投资,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投资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

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

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准要求。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44台(套),设备购置费1682.89万元。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近期GEPResearch发布《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为7.3万台套,2018年全球

燃料电池出货量达到8.6万台套,GEPResearch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13.57万台套;2017年燃料电池兆瓦出货量为669.7MW,2018年全球

燃料电池兆瓦出货量达到937.9MW,到2020年将达到2022.3MW。

从燃料电池类型来看,GEPResearch报告显示PEMFC是目前最主要的燃料电池类型,2017年出货量占全部燃料电池出货量的62.7%,兆

瓦出货量占全部燃料电池出货量的72.7%。2017年PEMFC兆瓦出货量

为486.8MW,2018年达到698.1MW,占全部燃料电池出货量的比重提高到74.4%,其中90%以上的PEMFC兆瓦出货量用于交通领域。

从近年来全球燃料电池应用区域情况来看,以北美、亚洲和欧洲

为代表的三大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主要区域,其中,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更是成为引领各区域燃料电池应用的

主要国家。2017年亚洲燃料电池出货量为5.68万件,出货量占据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的78%,北美地区占比为14%,欧洲占比为7%,其他地区为1%。

近年中国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氢电池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纷纷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并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5000辆级规模在特定地区公共服务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成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五万辆规模的应用,建成300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成1000座加氢站。

中国燃料电池行业标准逐步完善,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发布燃料电池及整车标准54项,涵盖燃料电池汽车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材料、发电系统等各个方面,初步搭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主体框架。《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燃料电池相关标准39项,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相关标准4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级)相关标准6项、车载氢系统相关标准6项。

目前,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GEPResearch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约为38.5MW,2018年由于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下降,燃料电池出货量约为20MW。《中国制造2025规

划系列解读之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随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进行,燃料电池将出现大幅增加,按照单车平均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30kW,预计到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150MW。

GEPResearch《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约230家企业从事氢燃料电池业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辽宁、广东、湖北等地区。2017年以来,氢燃料电池行业相关投资项目已有10余项,投资额达到800多亿元,其中,氢燃料电池项目投资额200多亿元,整车项目600多亿元。主要分布在江苏如皋、山东济南、湖北武汉和黄冈、广东佛山、上海等地区。

从2017-2018年24批燃料电池生产企业来看,中国氢燃料电池主要由亿华通、国鸿重塑、上海重塑、爱德曼、潍柴动力等34家企业供应。其中,亿华通配套车型达到31款,远高于其他企业,居于首位;国鸿重塑配套车型达到17款、居于第二位,两家企业配套车型数量合计占比44.4%。

当前,中国已有41家中国整车企业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从入

选目录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12月,工信部已累计发布24批新能源

汽车推荐目录,已有20家车企的108款燃料电池车型进入推荐目录。

相关车型已经可以生产销售、获得国家和地方补贴。

二、产业政策分析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推动工

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改革、扶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四大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现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我国经济强起来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我国“破、立、降”力度持续加大,“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经济

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新动能快速成长,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发展新

优势。

支持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对接合作,引导

工业设计企业以订单式、契约式、股权式等多种形式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

设计服务,大力推广“设计+科技”“设计+资本”“设计+文化”等共享经

济新模式,推动从单一设计向智能设计、时尚设计、品牌设计、新媒体和

体验交互设计等高端领域延伸。积极推广“互联网+工业设计”,探索建设

线上线下开放性共享平台,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定制化设计、用户

参与设计、云设计、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服务模式,提升设计服务水平。

目前,项目承办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已在材料和设备及制造工艺上取得新

的突破,项目承办单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指标

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国际技术水平接轨;通过保持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生产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优势,产、学、研相结

合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项目承办单位自身还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

有深远的影响。投资项目的建设可以大幅度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研发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相关行业稳定健康发展;项目承办单位具有较高项目

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近年来,项目承办单

位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项目产品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项目产

品生产技术及相关材料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undefined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应地,制造业领域

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三个维度来理解:首先,先

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比如,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核心电子

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领域得到重点突破;其次,互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最后,传

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行业准入

xxx科技发展公司于20xx年xx月通过xxx科技发展公司所在地相关部门立项和其它必要审批流程,达到行业准入条件。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

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按照“布局合理、

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改善发展环境,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

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

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

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

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走“专精特新”发展之

氢能源应用产业基地项目汇报

氢能源应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汇报 一、氢能源技术应用概况 氢能是一种柔性的“绿色”能源载体,可以一次性获得并可以长期储存,可以通过氢能燃料电池的技术整合成为电、热、气网一体化的结合点,是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实现电网和气网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被认为是同时解决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最佳途径。氢储能技术被认为是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并日趋成为多个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持的焦点。 发展氢能,尽早进入氢能经济时代,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国家战略。而随着国家政策对氢能源的细分方向指引,氢能源有望真正成就“氢能时代”!国家能源局已指示河北、吉林省加快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工作,将氢储能列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新思路。 MTX(马鞍山)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氢能源综合利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帮助城市建立起世界级氢能产业链示范基地,彻底对环境无污染,是对于氢能利用划时代的革命! 二、产业内容、产值及规模 氢能源利用产业包括氢气商业化生产,加氢站建设,氢燃料电池生产及城市氢动力交通运输工具的生产和运营。 1.氢气商业化生产采取按需定量的制造方法,以3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为例,第一年先为其更换100辆氢动力公交车和1000辆氢动力出租车(未来5~6年后,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将会拥有500辆以上的氢动力公交车和5000辆以上的氢动力出租车)。第一年即需要氢气300万公斤,按每公斤45元人民币的售价计算,第一年产值就达到了1.3亿人民币。如当地城市有工业氢气生产能力,则我们拥有将其提纯净化而直接利用的技术,生产成本更低。 2.氢动力交通工具生产,我们的产业链不强求一定要专门创建生产氢动力交通工具的企业,可以和当地/区域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对其电动汽车进行改造。从氢动力

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

氢能备用电源市场前景可观近年来,壳牌石油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并在华盛顿特区、纽约等地广泛设立氢燃料加油站。 氢能在污染排放、生产成本和资源丰富性方面具有其他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种被称为“终极能源”的能源,为何在我国遭遇了产业困境? 3月7日,冬寒尚未褪去,现代汽车蔚山工厂氢燃料电池汽车(以下简称“氢燃料汽车”)生产工厂却已满载春意,工作人员忙着将17辆ix35氢燃料汽车装载到货按照计划,这17辆氢燃料汽车将横渡大洋,落户欧洲。其中15辆运往丹麦,2辆运往瑞典。到4月份,丹麦和瑞典有关政府机构或公共机关的一些官员,就可以乘坐氢燃料汽车进行办公。 同作为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经历了数十年的推广,成效并不令人满意。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汽车行业高管们有意将目光投向了氢燃料汽车。据悉,宝马、福特和丰田等车企均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量产并全球出售氢燃料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现代生产的氢燃料汽车,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批量生产的氢燃料汽车。这对于“氢燃料汽车”产业以及整个“氢能源”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利好消息。

随着氢燃料汽车逐步向商业化进程迈进,氢能源的利用已越来越进入公众的视野。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靖新能源”)高级副总裁袁音向《能源》记者表示,氢能源可称为“终极能源”,因其在污染、排放、使用、生产成本、可再生和资源丰富性等众多方面都具有其他能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氢能源行业根据能源开发和使用的技术,更是将能源大致分为了三类:传统技术能源(化石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如内燃机、核能)、终极技术能源—氢。 氢能源大有前途,但相比于国外企业的高调发展,国内企业却没有想象中的热情。在认准氢能源发展前景的新兴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看来,我国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氢能源发展机遇。 资金的缺失 氢能源有两大类使用方法。第一类被称为“热化学”方法,即燃烧。另一类被称为“电化学”方法。氢燃料电池技术则属于后者,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市场热衷度最高的氢能源利用技术。利用氢气和氧化剂在电池内的化学反应直接生产电能,具有无污染、节能、高效、安静、安全等特性,可用于新型汽车、发电站、潜艇和家庭直接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报告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 【实验背景】燃料电池以氢和氧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力,能量转换效率高于燃烧燃料的热机。燃料电池的反应生成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单位体积氢的储能密度远高于现有的其它电池。因此它的应用从最早的宇航等特殊领域,到现在人们积极研究将其应用到电动汽车,手机电池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按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或燃料类型,可将现在和近期可行的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6种主要类型,本实验研究其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能源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动力,长期依赖矿物能源使我们面临环境污染之害,资源枯竭之困。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国都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能源。未来的能源系

统中,太阳能将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替代目前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而燃料电池将成为取代汽油,柴油和化学电池的清洁能源。 【摘要】燃料电池尤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以其高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可低温启动、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而受到瞩目。本实验包含太阳能电池发电(光能—电能转换),电解水制取氢气(电能—氢能转换),燃料电池发电(氢能—电能转换)几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能量转换,储存,使用的链条。本实验通过研究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其输出特性,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并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做出所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获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等。 【关键词】燃料电池,电解池,太阳能电池 【正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 光能→太阳能电池→电能→电解池→氢能(能量储存)→燃料电池→电能 3、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做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 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冯铖炼 指导老师:索艳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记录电池的放电特性,熟悉燃料电池极化特性 3.研究燃料电池功率和放电电流、燃料浓度的关系 4.熟悉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的操作 二、工作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向氢电极供应氢气,同时向氧电极供应氧气。氢、氧气在电极上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电解质生成水。这时在氢电极上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在氧电极上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接通电路后,这一类似于燃烧的反应过程就能连续进行。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氧气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电池外部它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 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由电池外提供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2013年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起作用的成分为氧气)。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当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就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此过程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发电原理与可夜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有异曲同工之妙。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一般来讲,书写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若电解质溶液是碱、盐溶液则

我国发展氢能源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发展氢能源的优劣势分析 一、氢能源简介: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可以直接从地下开采、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随着石化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正是这样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和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数为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超低温高压下为液态。作为一种理想的新的合能体能源,它具有以下特点: l、重量最轻的元素。标准状态下,密度为 0.8999g/l,-252.7℃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可变为金属氢。 2、导热性最好的气体,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 3、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 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 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00倍。 4、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5、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6、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滁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产物水无腐蚀性,对设备无损。 7、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 ,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 8、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 9、可以取消远距离高压输电,代以远近距离管道输氢,安全性相对提高,能源无效损耗减小。 10、氢取消了内燃机噪声源和能源污染隐患,利用率高。 11、氢可以减轻燃料自重,可以增加运载工具有效载荷,这样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从全程效益考虑社会总效益 优于其他能源。 二、我国发展氢能源的必要性: 石油、煤炭、天然气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地球温度逐年升高。专业机构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导致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冰盖消融80%,如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100年后山顶冰雪将完全消失。德国汉诺威大学的植物研究所科学家瓦尔特指出,尽管目前全球气温仅上升0.6℃,但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已经明显危机到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现在,春天的来临及许多植林的生长期正在提前,较长时间后动物食物链可能发生混乱。同时,化石燃料中有杂质,特别是疏、氮、磷、砷等,燃烧产物酸性,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酸雨不仅伤害农作物和蔬菜的叶片,而且能够降低农作物和蔬菜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大豆蛋白质含量。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冠层在酸雨作用下,钙、镁等离子在冠层雨溶液中富集,造成叶子中营养离子的大量淋失,进而加速根部营养的吸收和迁移,重新吸收的营养离子也会从植物体大量析出;如此循环,就会造成营养亏缺,直接影响森林生长,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而且这个过程随酸雨的强度增加而增加。酸雨还造成土壤中铝的大量释放和镁等有毒金属元素的沉降和积累,对树木形成毒害,同时,直接影响和危害土壤表层,干扰微生物正常生化活性,森林枯枝落叶的分解和物质再循环受到破坏;降低土壤的AO和A1层的PH值,使适中偏碱性菌类活动受到遏止,N元素的同化和固定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同时,酸雨使湖泊酸化,将土壤中的活性铝冲洗到河流、湖泊中,毒害鱼类,改变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使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而且还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刺激皮肤,引起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概述 (9) 第一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9) 二、是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9) 三、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 (10) 四、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 (10) 五、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 (10) 六、是企业及其所有企业员工的行动纲领 (11) 七、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1) 八、是执行层行动的指南 (11) 第二节制定实施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作用 (11) 一、有助于企业准确判断外在危机和机遇 (12) 二、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12) 四、有助于企业找准市场定位 (12) 五、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执行 (13) 六、有助于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13) 七、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3) 八、有助于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率 (13) 九、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明确目标市场 (14) 十、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 (14) 第三节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特性 (14) 一、全局性 (14) 二、纲领性 (14) 三、长远性 (15) 四、导向性 (15) 五、保证性 (15) 六、超前性 (15) 七、竞争性 (15) 八、稳定性 (16) 九、风险性 (16)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7) 第一节氢燃料电池概述 (17) 第二节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8) 一、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18) 二、行业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18) 三、燃料电池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技术 (18) 四、国内外政府出台政策支持 (19) (一)国外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 (19) (二)中国政府重视燃料电池发展,大力支持发展 (22)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4)

氢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应用

氢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应用 2009-04-08 16:06出处:比特网论坛作者:lijing【我要评论】[导读]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取代蓄电池和发电机作为通信行业后备电源的最有前景的技术。美国瑞莱昂(RELION)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作为通信用后备电源进行了详尽的现场测试和数据整理。文中介绍了该测试组的试验情况,这些试验点都是以RELION公司提供的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进行了历时6个月的现场测试。 企业数据中心每周热点文章 下载数据中心白皮书赢取指纹U盘下载刀片服务器解决方案赢取ThinkPad笔记本灵活多变的数据中心机柜解决方案(视频) IT管理人员眼中的动态架构 Gartner 电源管理的节能展望云运算开放宣言各方看法不一 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取代蓄电池和发电机作为通信行业后备电源的最有前景的技术。美国瑞莱昂(RELION)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作为通信用后备电源进行了详尽的现场测试和数据整理。文中介绍了该测试组的试验情况,这些试验点都是以RELION公司提供的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进行了历时6个月的现场测试。 1 现在通信站后备电源的解决方案 现在的通信站通常都是由市电供电,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主要的后备电源,其初次投资比较低。但蓄电池的维护及管理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成本更高;并且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如不能有效监控其工作状况,常常导致蓄电池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不能有效供电,造成通信中断。 2 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是电化学装置,能够将氢和氧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且没有污染,无有害物质排放。PEM型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组成,通过聚合膜联系起来。 气态氢被送到膜的阳极,空气被送到阴极,氢原子在阳极侧被剥离电子,带正电荷的质子穿过膜到达阴极。为使该反应发生,须使用铂金催化剂。氢的电子通过外部回路从阳极到达阴极,产生了电流,在阴极,电子、质子和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水,是燃料电池的主要副产品,如图1所示。 图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 3 燃料电池的优势 (1)无污染。燃料电池对环境无污染。它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而不是采用燃烧(汽、柴油)或储能(蓄电池)方式——最典型的传统后备电源方案。燃烧会释放象COx、NOx、SOx气体

青海成立年产xx套氢燃料电池公司可行性报告

青海成立年产xx套氢燃料电池公司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非燃烧过程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阳极的氢气和阴极的氧气(空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结构单元主要由膜电极组件和双极板构成,其中膜电极组件是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与气体扩散层组合而成的,为反应发生场所;双极板是带流道的金属或石墨薄板,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流场给膜电极组件输送反应气体,同时收集和传导电流并排出反应产生的水和热。 xxx科技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科技发展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70.0万元,占公司股份75%;B公司出资60.0万元,占公司股份25%。 xxx科技公司以氢燃料电池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科技公司计划总投资2505.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23.70万元,占总投资的72.77%;流动资金682.28万元,占总投资的27.23%。 根据规划,xxx科技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63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4930.85万元,税金及附加53.64万元,利润总额1464.15万元,利税总额1719.74万元,税后净利润1098.11万元,纳

税总额621.63万元,投资利润率58.43%,投资利税率68.63%,投资 回报率43.82%,全部投资回收期3.78年,提供就业职位101个。 2018年2月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燃料 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进行补贴,燃料电池客车和专用车采用定额补贴方式。除此之外,在2018年我国各省市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燃料电池补 贴和扶持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各级部门开始重视氢燃料电池车的基础设施 建设。但就从现阶段我国电动车消费者的反应来看,我国电动汽车行业仍 存在着4个痛点,而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关于燃料电池的一系列补贴及扶持 就是为了解决这几个痛点。根据氢能与燃料电池白皮书内容,未来我国燃 料电池技术将朝4个方向发展。

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与发展战略分析

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与发展 战略分析

目录 一、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分析 (1) 二、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技术现状 (3) 三、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4) 四、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6) 五、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9) 六、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12) 目录详情 (13) 关于行业分析报告 (18) 欢迎转载,传阅,请注明文章出处。

一、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分析 类似于燃油汽车的采油-炼油-运油-加油站产业链和电动汽车的发电-电力输配-充电桩产业链,燃料电池汽车有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产业链。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从当前技术水平来看,天然气是最主要的制氢来源,此外醇类和煤气也是制氢重要的来源。 制氢主要原料及比例分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虽然目前水电解制氢成本远高于石化燃料,但用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不可持续,不能解决能源和环境的根本矛盾。并且碳排放量高,煤气化制氢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93kg/GJ,天然气重整制氢也有69kg/GJ,对环境不友好。而电解水

制氢是可持续和低污染的,这种方法的二氧化碳排放最高不超过30kg/GJ,远低于煤气化制氢和天然气重整制氢。 电解水制氢成本主要来源于电价、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运维,其中电价是造成电解水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因而电价的下降必将带来氢气成本的大幅下降。同时技术发展、规模化效应,都会使氢气成本下降。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每年弃水弃风的电量都可以用于电解水。我国拥有水电资源3.7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800亿千瓦时。我国风力资源也非常丰富,可利用风能约2.53亿千瓦时。但风电由于其不稳定的特性,较难上网,因此每年弃风限电的电量规模庞大。如果将这部分能源充分利用起来,有利于电解水制氢的发展。 欧美日韩发达国家均是把制氢、加氢站建设放在了战略发展、区位优先发展、集中优势发展位置。集中国家力量发展氢能产业并做示范推广,从而确保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应用推广的基础建设得以配套。 目前我国加氢站建设主体众多,缺乏国家统筹和政策配套措施。加氢站是公共事业范畴,目前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安全运营缺乏监督与管理。另外加氢站投资巨大,同时也要集中规模化科学管理,以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和安全运行。 2018年我国国内加氢站地域分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氢氧燃料电池基础知识集锦

氢氧燃料电池基础知识集锦 氢氧燃料电池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的动力电源,一般以氢气、碳、甲醇、硼氢化物、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作为负极,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正极.和一般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是预先放在入的,因而电池容量取决于贮存的活性物质的量;而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燃料和氧化剂)是在反应的同时源源不断地输入的,因此,这类电池实际上只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一:氢氧燃料电池特点 这类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容量大、比能量高、功率范围广、不用充电等优点,但由于成本高,系统比较复杂,仅限于一些特殊用途,如飞船、潜艇、军事、电视中转站、灯塔和浮标等方面。 二:氢氧燃料电池的分类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可分为离子膜、培根型和石棉膜三类。 1.离子膜氢氧燃料电池:用阳离子交换膜作电解质的酸性燃料电池,现代采用全氟磺酸膜。电池放电时,在氧电极处生成水,通过灯芯将水吸出。这种电池在常温下工作、结构紧凑、重量轻,但离子交换膜内阻较大,放电电流密度小。

2.培根型燃料电池:属碱性电池。氢、氧电极都是双层多孔镍电极(内外层孔径不同),加铂作催化剂。电解质为80%~85%的苛性钾溶液,室温下是固体,在电池工作温度(204~260°C)下为液体。这种电池能量利用率较高,但自耗电大,起动和停机需较长的时间(起动需24小时,停机17小时)。 3.石棉膜燃料电池:也属碱性电池。氢电极由多孔镍片加铂、钯催化剂制成,氧电极是多孔银极片,两电极夹有含35%苛性钾溶液的石棉膜,再以有槽镍片紧压在两极板上作为集流器,构成气室,封装成单体电池。放电时在氢电极一边生成水,可以用循环氢的办法排出,亦可用静态排水法。这种电池的起动时间仅15分钟,并可瞬时停机。比磷酸铁锂电池要更环保。 三: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

燃料电池:下一代最具优势动力源

燃料电池:下一代最具优势动力源 2020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召开,《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 》中提到2050年,预计氢能会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将逐渐进入氢能社会。 从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来看,氢能开发利用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已在交通、发电、航天等领域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产业化突破。 作为氢能的重要应用,氢燃料汽车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尚属起步阶段,2019年我国氢能源汽车销量2750台左右。 2020国家政策助力持续发力,产业版图迅速拓展。从之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各省市也出台了针对氢能燃料电池车以及加氢站的补贴政策和未来的规划建设。 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系统的组成,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划分为电堆及其零部件、辅助件及系统集成、整车制造及应用: 上游:电堆及其零件/材料是整个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门槛较高,主要以国外供应商为主。,而膜电极(MEA)则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最核心的部件,此外燃料电池还包括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和催化剂等关键组成部分。 中游:将电堆和辅件集成为燃料电池系统。辅件的关键零部件是空压机。系统不同的集成方案以及控制算法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下游:整车集成及运用。整车集成核心是动力系统匹配、热管理设计、能量管理策略。氢能燃料电池的主要下游是氢能燃料电池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氢能燃料电池车具有环境友好、续航里程长、动力系统效率高、能源补给时间短等特点。

苏州成立氢燃料电池公司可行性报告

苏州成立氢燃料电池公司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氢燃料电池在重型交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车重和续航的提升,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将逐步接近甚至低于纯电动汽车。 xxx有限公司由xxx科技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投资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00.0万元,占公司股份51%;B公司出资100.0万元,占公司股份49%。 xxx有限公司以氢燃料电池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 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 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7467.9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218.90万元,占总投资的81.40%;流动资金3249.07万元,占总投 资的18.60%。 根据规划,xxx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6108.00 万元,总成本费用19787.06万元,税金及附加314.43万元,利润总 额6320.94万元,利税总额7507.22万元,税后净利润4740.70万元,纳税总额2766.51万元,投资利润率36.19%,投资利税率42.98%,投 资回报率27.14%,全部投资回收期5.18年,提供就业职位443个。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非燃烧过程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阳极的氢气和阴极的氧气(空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结构单元主要由膜电极组件和双极板构成,其中膜电极组件是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与气体扩散层组合而成的,为反应发生场所;双极板是带流道的金属或石墨薄板,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流场给膜电极组件输送反应气体,同时收集和传导电流并排出反应产生的水和热。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研报告 (2)

氢燃料电池项目 可研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氢能源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销售乘用车接近0.71亿辆,而势银智库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FCV(燃料电池汽车)销量3260辆(燃料电池汽车大多使用氢能源作为燃料,极少数使用其他燃料,若假设这些FCV都使用了氢气做燃料),2017年氢能源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也仅为0.0046%,可见在汽车应用领域氢能源产业化尚处于导入期。 该氢燃料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2676.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300.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26%;流动资金2376.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4%。 达产年营业收入2068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168.24万元,税金及附加227.55万元,利润总额4519.76万元,利税总额5370.73万元,税后净利润3389.8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80.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65%,投资利税率42.37%,投资回报率26.74%,全部投资回收期5.24年,提供就业职位336个。 报告内容:项目概论、背景和必要性研究、产业分析预测、产品规划分析、选址方案、项目工程设计研究、工艺分析、项目环保研究、企业安全保护、风险防范措施、节能方案分析、实施安排、投资计划方案、项目经营效益分析、项目综合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氢燃料电池项目可研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 第三章产品规划分析 第四章选址方案 第五章项目工程设计研究 第六章工艺分析 第七章项目环保研究 第八章企业安全保护 第九章风险防范措施 第十章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一章实施安排 第十二章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三章项目经营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第十五章项目综合结论

燃料电池的优点与缺点

燃料电池的优势目前的科技手段中,尚没有一项能源生成技术能如燃料电池一样将诸多优点集合于一身。 能源安全性。自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各大工业国对石油的依赖仍有增无减,而且主要靠石油输出国的供应。美国载客车辆每日可消耗约600万桶油,占油料进口量之85%。若有20%的车辆采用燃料电池来驱动,每日便可省下120万桶油。 国防安全性。燃料电池发电设备具有散布性的特质,它可让地区摆脱中央发电站式的电力输配架构。长距离、高电压的输电网络易成为军事行动的攻击目标。燃料电池设备可采集中也可采分散性配置,进而降低了敌人欲瘫痪国家供电系统的风险。 高可靠度供电。燃料电池可架构于输配电网络之上作为备援电力,也可独立于电力网之外。在特殊的场合下,模块化的设置(串联安装几个完全相同的电池组系统以达到所需的电力)可提供极高的稳定性。经过适当规划的电池系统可以达到的99.9999%可靠度,即6年内的断电时间可少于1分钟。 燃料多样性。现代种类繁多的电池中,虽然仍以氢气为主要燃料,但配备「燃料转化器(或译重组器,fuel reformer)」的电池系统可以

从碳氢化合物或醇类燃料中萃取出氢元素来利用。此外如垃圾掩埋场、废水处理场中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沼气也是燃料的一大来源。 利用自然界的太阳能及风力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力,可用来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再供给至燃料电池,如此亦可将「水」看成是未经转化的燃料,实现完全零排放的能源系统。只要不停地供给燃料给电池,它就可不断地产生电力。 高效能。由于燃料电池的原理系经由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而非产生大量废气与废热的燃烧作用,现今利用碳氢燃料的发电系统电能的转换效率可达40~50%;直接使用氢气的系统效率更可超过50%;发电设施若与燃气涡轮机并用,则整体效率可超过60%;若再将电池排放的废热加以回收利用,则燃料能量的利用率可超过85%。目前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换率约为传统内燃机的3倍以上,内燃引擎的热效率约在10~20%之谱。 环境亲和性。科学家们现在已认定空气污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气喘及癌症的元凶之一。最近的健康研究显示,市区污染性的空气对健康的威胁如同吸入二手烟。燃料电池运用能源的方式大幅优于燃油动力机排放大量危害性废气的方案,其排放物大部份是水份。某些燃料电池虽亦排放二氧化碳,但其含量远低于汽油之排放量(约其1/6)。

2019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2019燃料电池产业链市场发展 分析报告

目录 中国燃料电池进入产业化阶段,万亿级产业拉开序幕 (5) 氢燃料电池技术满足产业化需求,能源革命开启 (5) 国家政策循序渐进,地方政府积极推动 (5) 中国燃料电池浪潮开启,远期万亿规模可期 (8) 基础设施是产业痛点,加氢站搭台奠定基础 (11) 加氢站引发重视,业界呼吁推动基础设施发展 (11) 加氢站工作原理和建设模式 (12) 加氢站核心设备依赖进口,国产化逐步开启 (13) 大规模低成本氢气是产业关键,氯碱制氢+气氢拖车是当下合理路线 (15) 制氢分析:氯碱制氢可满足当前下游需求,化石燃料制氢成本低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助力实现未来零排放 (16) 氯碱工业副产氢:目前最现实的大规模燃料电池用氢气的水电解制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助力未来实现零排放 (22) 石化资源制氢:天然气裂解制氢为主,水煤气法对脱硫技术要求高 (27) 化工原料制氢:甲醇制氢技术应用于众多特定场所,但成本较高 (30) 氢气储运:气氢拖车满足现阶段要求,液化氢技术是发展方向 (32) 投资建议 (33) 风险提示 (33) 图表 图表1:燃料电池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5) 图表2:燃料电池顶层规划循序渐进 (6) 图表3:地方政府积极推动 (6) 图表4:商用车带动产业起步,乘用车奠定未来 (9) 图表5: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 (9) 图表6: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现状 (9) 图表7:FCV 销量和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10) 图表8:燃料电池成本预测 (10) 图表9:中国在运营加氢站 (11) 图表10:两会代表多维度议案有望促行业发展全面提速 (12) 图表11:站内制氢加氢站工艺和外供氢加氢站工艺流程对比 (13) 图表12:外供氢加氢站的工作原理 (13) 图表13:加氢站建设成本构成 (14) 图表14:隔膜压缩机 (14) 图表15:不同制氢方式和运氢方式配合所得到的氢气成本范围 (15) 图表 16:几种制氢方式理论产能与经济产能(经济产能指上海和江苏周边某特定范围内的产能) (16)

氢能源发展概况

氢能源发展概况 一、能源问题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由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化石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现代市场经济。事实上,近10年来,中东及海湾地区与非洲的战争都是由化石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而引发。这种军事冲突,今后还将更猛烈、更频繁;在国内,也可能出现由于能源基地工人下岗而引发的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化石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另外,人们近期关注的PH2.5也主要来自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这也是化石能源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而氢能正是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以及在开发新的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清洁能源。 二、氢能源优点 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数为1,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 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00倍。作为能源,氢有以下特点: 1. 所有元素中,氢重量最轻。在标准状态下,它的密度为0.0899g/L;在-25 2.7℃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就可变为固态氢。 2. 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因此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 3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O0倍。 4.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5. 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6. 氢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而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 7. 氢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氢是一种理想的新的清洁能源,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和无限广阔的前景。 三、发展的限制因素 目前液氢已广泛用作航天动力的燃料,但氢能的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还有待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廉价的制氢技术。因为氢是一种二次能源,它的制取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目前制氢效率很低,因此寻求大规模的廉价的制氢技术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2.安全可靠的贮氢和输氢方法。由于氢易气化、着火、爆炸,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氢能的贮存和运输问题也就成为开发氢能的关键。

氢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而汽车排放的尾气又是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为此,人们急需寻找一种代用燃料。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发现,用氢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无污染环境的有害成份。因此,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汽车才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燃料”汽车。据报道,在冰岛政府的支持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壳牌公司1999年初公布了把这个岛国变为世界上第一个“氢经济”的国家计划——最终用无污染的氢能源取代所有小轿车、公共汽车上使用的柴油和汽油。目前,德国已经陆续推出了各种燃氢汽车。 过去,人们总以为氢气是一种化学元素,很少把它作为能源来看待。自从出现了火箭和氢弹之后,氢气又变成了航天和核武器的重要材料,现在又将其制成氢燃料电池,为人们提供电能。那么,氢气是怎样发电的呢? 氢燃料电池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阴极和阳极,氢通过阴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阳极。 氢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主要在于:干电池、蓄电池是一种储能装置,是把电能贮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出来;而氢燃料电池严格地说是一种发电装置,像发电厂一样,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另外,氢燃料电池的电极用特制多孔性材料制成,这是氢燃料电池的一项关键技术,它不仅要为气体和电解质提供较大的接触面,还要对电池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20世纪60年代,氢燃料电池就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航天领域。往返于太空和地球之间的“阿波罗”飞船就安装了这种体积小、容量大的装置。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不断地掌握多种先进的制氢技术,很快,氢燃料电池就被运用于发电和汽车。 大型电站,无论是水电、火电或核电,都是把发出的电送往电网,由电网输送给用户。但由于各用电户的负荷不同,电网有时呈现为高峰,有时则呈现为低峰,这就会导致停电或电压不稳。另外,传统的火力发电站的燃烧能量大约有70%要消耗在锅炉和汽轮发电机这些庞大的设备上,燃烧时还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使用氢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不需要进行燃烧,能量转换率可达60%~80%,而且污染少、噪音小,装置可大可小,非常灵活。 氢的化学特性活跃,它可同许多金属或合金化合。某些金属或合金吸收氢之后,形成一种金属氢化物,其中有些金属氢化物的氢含量很高,甚至高于液氢的密度,而

关于成立氢燃料电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氢燃料电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随着燃料电池产业的推进和以氢为核心的储能的发展,氢气作为沟通 交通、发电和储能三大领域的关键能源气体,重要性不断上升,未来地位 有望与石化资源比肩。 xxx科技发展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490.0万元,占公司股份79%;B公司出资400.0万元,占公司股份21%。 xxx科技发展公司以燃料电池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 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 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科技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0315.1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7243.22万元,占总投资的70.22%;流动资金3071.93万元,占总 投资的29.78%。 根据规划,xxx科技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471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601.21万元,税金及附加208.45万元,利润总额6110.79万元,利税总额7162.11万元,税后净利润4583.09万元,纳税总额2579.02万元,投资利润率59.24%,投资利税率 69.43%,投资回报率44.43%,全部投资回收期3.75年,提供就业职位370个。

我国燃料电池行业已处于应用示范阶段,扶持政策加码,产业化将近,产业链发展机会巨大。燃料电池产业链可分为三个环节:上游材料,中游 集成与下游应用。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189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xxx科技发展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490.0万元,占公司股份79%;B公司出资400.0万元,占公司股份21%。 (四)法人代表 胡xx (五)注册地址 某工业新城(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六)主要经营范围 以燃料电池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探究

10.16638/https://www.doczj.com/doc/7e1020853.html,ki.1671-7988.2019.16.012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探究 杨自斌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也在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则是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汽车新技术将开发新的能源作为主要的发现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地关注。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从新能源背景下出发,对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以及产业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具备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U46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6-31-03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hydrogen fuel cell automobile in china Yang Zibin ( Xinyang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Hennan Xinyang 464000 )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automobiles are also increasing rapidly, which is followed by the increasing shortage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discovery. In this context,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have also emerged and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industrialization trend of hydro -gen fuel cell vehicles in China from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er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Keywords: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status of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CLC NO.: U461.8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6-31-03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的生产量和保有量快速增加,这对于能源的巨大需求和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环保、无污染等特征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广泛地关注。现如今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进入到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和产业化研究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1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设施及技术标准 1.1 氢燃料能源的基础设施 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的重要保障,加氢站等基础设 作者简介:杨自斌,助教,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