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同城化进展

最新同城化进展

最新同城化进展
最新同城化进展

丹东东港同城化进展情况

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丹东东港同城化工作正在按照《丹东东港同城化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前一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丹东东港同城一体化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

东港是丹东对外开放的窗口,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纳入国家战略,在丹东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整体布局与宏观规划中,实行丹东东港同城一体化,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和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丹东、东港两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凝聚力和辐射力。拉近两市距离,实现城市与港口发展的相互促进,以整体的眼光,统筹谋划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协调解决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幅提高丹东、东港的对外开放程度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根据《丹东东港同城化工作实施方案(草案)》,由推进办公室牵头,对同城化工作的思路、原则、目标、任务、责任、方法、步骤和保证措施做出系统安排,进一步确定了一镇(前阳镇)三区(大东、新兴、新城子)及城建、交通、国土、劳动、旅游、卫生、招商、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技、通讯、电力、金融、环保、财政等部门为责任主体单位。对各责任部门布置任务,落实责任,督促检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

东港市委宣传部与丹东日报社在《丹东日报》上增设了《东港新闻》专版;东港电视台与丹东电视台实现了有线电视节目互传。充分

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丹东东港同城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同城化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我市举办的第一届商品住宅房交易展销会上,充分利用房展活动平台,广泛宣传丹东东港同城化建设前景,进一步支持鼓励两市居民购买住房。

四、丹东东港同城化发展各专项规划编制情况

《丹东东港同城化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从年初到4月末为同城化专项规划编制阶段。截至目前,经过两市政府部门充分沟通协商和同城化联席会议反复调度和协调,《方案》确定的26个方面32个同城化专项规划(办法)中的26个专项规划(办法)已经同城化工作协调会议正式通过:土地:《丹东东港同城化连接带土地储备规划》;电力:《丹东东港同城带电网建设规划》;通讯:《丹东东港同城带电信发展规划》;供热:《丹东东港热电联供和区域联合供热发展规划》;教育:《丹东东港教育事业同城化发展规划》、《丹东东港高中教育同城化实施办法》;广电:《丹东东港广播电视事业同城化发展规划》;科技:《丹东东港科技创新促进体系和科技产业同城化发展规划》;外经贸:《外经外贸外企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同城化发展规划》;旅游:《丹东东港旅游产业整合和旅游市场开发规划》;交通:《丹东东港同城化城际公交事业发展规划》、《丹东东港计程车同城化营运管理办法》;公用事业:《丹东东港公用事业同城化发展规划》;劳动:《丹东东港社会创业、就业促进事业同城化发展规划》;社会保障:《丹东东港社会保障事业同城化统筹发展规划》、《丹东东港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跨市就医互认办法》;医疗卫生:《丹东东港医疗卫生事业同城化发展规划》、《丹东东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城化统筹办法》;金融:《丹东东港企业账户同城化管理和跨市信贷、通存通兑管理办法》、《外汇管理业务同城化办理办法》;民政:《丹东东港民政事业同城化发展规划》《同城化连接带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丹东东港伤残转复军人安置同城化办法》;公安:《丹东东港人口和户籍同

城化管理办法》、《新城区人口倍增规划》;文物:《丹东东港文物古迹共同保护利用规划》。

《同城连接带招商引资和迁入企业财力调整办法》、《一产转三产服务型农业发展规划》、《同城化市场建设规划》、《同城化产业发展规划》、《同城化项目管理和招商引资办法》等6项专项规划正在按照沿江沿海经济带组团式发展要求重新调整。《丹东东港同城化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同城连接带总体建设规划》、《同城连接带控制性详细规划》3个总体规划正在积极沟通协调和编制之中。各专项规划明确了各领域同城化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了一批今年筹备启动的重点共建共享建设项目和公共服务融合事项。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丹东东港同城化发展

1、大东沟综合整治工程。大东沟综合整治包括沟内清淤、堤坝建设、两岸景观绿化及白云拦潮闸建设,全部工程计划三年内完成,白云闸(由水利部门负责)正在实施中,年内计划完成堤坝建设及部分绿化建设工作。现已完成清淤51万方。

2、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我市污水处理厂概算总投资1.38亿元,由三个子项目组成,即污水管线、提升泵站及污水厂区,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立方米。管线工程:污水截流干管工程现已完成8.43公里,管线动迁工作基本完成,施工便道及部分施工作业面回填工程已完成,计划8月末全部完成;泵站工程:3号、4号、5号泵站,主体土建工程已结束,正在进行设备制作,穿墙套管及出水管已安装完成。1号、2号泵站正在进行安全防护措施的防护桩施工,1号泵站已完成根直径800mm灌注桩152根, 2号泵站防护桩已全部完成,共计282根。目前,正在施工收口梁,已完成50%,计划9月末完成泵站的全部土建工程。场地回填、厂区道路基础及施工便道已完成,临时施工用水已安装完毕。桩基工程已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已经完成国产设备考察,招标工作正在进行,其中,监理标段已经结束。前阳镇污

水处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8000万元,预计年底竣工运行,日可处理污水4万吨。

2、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工程。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十字街镇赤榆花脸沟,总占地面积约390亩,日处理垃圾能力300吨,总投资98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规划、工程地质勘探、道路桥梁设计、专家评审和动迁、征地、林木补偿的概算等前期工作,进入场区的桥梁建设已经完工。正进行动迁补偿工作。

4、城市集中供热和集中供气工程。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的可研专家评审、论证已经完毕,适时启动后续工作;城市燃气的可研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投资方奥德天然气集团已经开始开工建设。

5、城区道路、排水和亮化工程进展顺利。迎宾大街、大东西街、千盛北侧道路、兴工街和水产品批发市场银丰胡同四条道路已经摊铺改造完毕;22条街巷路已经维修完毕;在对城市下水管网进行了一次普遍维修的基础上,还投资80万元,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医院沟的清淤工作;完成了东港路路灯更换和11条摸黑路整治工程;东港路人行步道花岗岩铺设已全部完成。各项工程正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稳步推进。

6、迎宾大街东段路的拓宽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动迁核查工作,正在进行拆迁工作。

7、201国道城际亮化工程东港承担路段(10.3公里),于3月中旬完成全程测量和定位工作,定位512基路灯,自3月26日开始公开招标(含路灯采购、施工、电缆等),4月1日正式施工,5月5日全部安装完毕,实际安装495基路灯,总造价480万余元,截至5月10日,全线共计8个电源控制点全部调试亮灯,目前正等待综合验收;黄海大道安民桥至东港市段15.3公里亮化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初步预算安装750基路灯,总造价600万元,正在进行外网配电工作。

8、前阳南路道路拓宽工程:道路设计宽度60米,前阳负责的北

段(2.1公里)已经完成动迁核查和设计工作,预计总投资为5700万余元。适时启动后续工作。

9、桥东市场的改造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原址正在进行房地产开发;三所学校(党校、职高、电大)土地置换进行房地产开发工程都已完成图纸规划,适时启动后续工作;黄海水产品批发市场:部分动迁工作已完成,场地平整工作已结束,目前工程已正式开始施工,部分打桩工作已结束,部分主体工程封顶。计划9月份试投产;东北东部铁路建设工程东港段已经完成动迁核查工作和定线位置,适时启动后续工作。

10、前阳镇农民村定为新农村示范点之一,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另一处示范点定为新安村,占地80余亩,也已完成规划设计,适时启动后续工作。

11、201国道客运线路待矛盾消化后正式实行公交化运营;黄海大道公交化方案正在协商运筹之中,9月底前正式开通运营

12、浪头变电所土建和设备安装基本完成(完成投资670万元);港城变电所土建工程正在施工(完成投资580万元);蓝天变电所土建工程和变压器安装全部竣工,线路基础完成40基(完成投资2500万元)。

13、先后完成了东港中路绿化隔离带黄杨的栽植和黄海大街绿化隔离带黄杨的补栽;完成了迎宾广场、江海明珠绿地及西出口广场风格调整;在城区的各大景点、企事业单位及小区共栽植各色花卉10万余株。城区内82个果皮箱保洁干净,22条主次干道、13条胡同、11个社区约156万平方米清扫面积基本达到“七净六无”,366个垃圾箱、65个垃圾散点、29个单位垃圾洞、9个垃圾中转站、12条街路的垃圾得到及时清运,环境卫生保洁质量明显提高。

14、在我市举办的第一届商品住宅房交易展销会上,充分利用房展活动平台,广泛宣传丹东东港同城化建设前景,吸引丹东居民到东

港安家落户。

六、丹港联办节庆、展销活动,两地百姓共享融融之情

以“丹东东港同城化”为契机,采取政府搭台、部门联动、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两市共同举办了“2009鸭绿江口湿地国际观鸟节”,和“2009中国·东港海鲜节”。充分利用节庆活动这一有效载体,扩大丹东、东港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两市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将其办成全民参与、丹港同庆、加强合作、扩大开放的盛会。在海鲜节期间,鸭绿江晚报还策划组织举办了“鸭绿江晚报2009(第十四届)夏季汽车展示会”,这是丹东东港同城化方案实施以来丹港两市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商品展销活动。

七、部分社会事业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同城化工作目标早日实现

1、丹东、东港两市于4月17日实现了有线电视节目互传,为宣传丹东和东港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标志着东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丹东可以收到新东港频道,东港可以收到丹东综合信息频道、影视频道、生活频道。

2、金融管理政策和金融服务业务基本实现同城化。东港市已经参加丹东市城市票据交换,企业账户同城化已基本实现;企业大额支付网络系统、网上银行业务系统可以实现全国即时汇兑;储蓄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全面展开,通过银联网络,储蓄账户的跨行、跨地区通存通兑已经实现;信贷业务在丹东东港区域内已经没有严格的地域限制,丹东各商业银行可直接向东港域内的企业发放贷款;企业账户跨行通存通兑,待各商业银行程序系统升级,增设跨行验印后即可实现;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可以适应同城化要求。

3、按照《丹东东港普通高中统筹招生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丹东、东港根据择校生志愿互相录取,东港录取丹东择校生的人数占总择校生人数的20%,丹东录取东港择校生人数没有比例限制;丹东根据学生志愿可录取东港公费生30人,东港暂不录取丹东公费

生。《方案》中有关丹港教育同城的其他工作目标还将待条件成熟后实施。

4、根据《丹东东港同城化工作实施方案(草案)》的要求,市国土资源局对丹东东港同城连接带用地做了详细安排,将基本农田全部调出,优先保证同城化需要。经过协调,已将前阳开发区海珠煤炭项目和万兴机车车辆项目的部分用地调出,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的工业项目用地进行土地调换,以保障同城化相关规划的需求。

5、确定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融合项目。两市将互设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在两市间医疗保险近期可实现“一卡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两市统筹;两市劳动力市场已经实现了联网,近期将统一两市失业保险政策标准。

6、确定了同城连接带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和社区建设规划:出台了同城化区转复军人同城化安置办法;统一了两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正在协调统一百岁老人补贴。

7、明确了两市医疗卫生同城化途径;逐步实现两市医疗检验项目互认;分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市统筹。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前,按照《丹东东港同城化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第二阶段工作任务,全力督促各专项规划既定建设项目和融合项目的实施,切实让产业在同城化中快速健康发展,让百姓在同城化中充分受益。

1、以推进产业同城化发展为重点,协调解决利益冲突和重点难点事项。紧紧围绕沿海经济带建设,重点协调推进与产业项目落地启动和产业发展相关的《同城化区域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同城带招商引资和迁入企业新增产业财力调整办法》、《同城化招商项目管理和推介办法》、《同城连接带一产转三产服务型农业发展规划》、《市场同城化发展规划》等促进产业同城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稳妥推进

教育、民政、卫生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直接影响同城连接带形象建设的共建共享建设项目和敏感领域社会服务政策融合项目。

2、以项目落地启动为重点,全力协调推进五个落实。一是协调落实共建共享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主体;二是协调落实共建共享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包装,建立同城化共建共享项目库;三是协调落实共建共享项目的融资和招商引资责任;四是协调落实共建共享建设项目的规划落地和工程设计;五是协调落实共建共享建设项目实施计划。近期重点协调落实既定同城化建设项目和融合事项:一是重点督促落实前阳大街贯通工程、城际公交和燃气、供热、环卫、环保、电力、通讯、邮政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确工程实施主体、投资责任和完工时限。二是协调和督促落实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旅游、社区服务等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项目论证包装,融资和招商引资责任,项目落地选址。三是协调和督促落实两市高中同城化招生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退伍军人安置、老年人补贴等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融合事项。

3、统一认识,提高全社会的同城化认同感,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和参与同城化。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专题讨论活动,在全市上下再次掀起热议同城化的社会氛围,集中民智、强化民意。在两市城乡居民中扩大同城化影响,激发广大群众同城化认同感。注重发挥人大、政协和各类社会团体在推进同城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同城化工作献计献策,扩大同城化在两市中的影响。

4、将《同城化工作实施方案》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确定的各项同城化目标任务提交市目标考评办,纳入市目标考评体系,兑现目标考评奖惩,确保同城化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5、加强同城化工作体系建设,充实同城办工作力量,以会带训提高各部门同城化专门工作组的工作水平。

6、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同城化思路。及时掌握和解决同城化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和深化同城化的新领域、新层次、新途径和新的工作方法,保证同城化与时俱进,切实发挥同城化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丹东东港同城化推进办公室

二○○九年八月四日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成都市行政区划调整设想(上篇)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成都市行政区划调整设想(上篇) 成都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蒋希刘艺琳 [摘要]在现行行政区划下,成都市存在着一、二、三圈层的划分,城市和农村分而治之、城市和乡镇分割,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有着一定的阻碍和磕绊。本文从摈弃旧有城乡分割观念出发,提出融合一、二圈层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试图建立一个超大主城区,以使原一、二圈层的城乡二元体制全面破除,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进而为世界田园城市建设的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行政条件和广阔的操作空间。 [关键词] 城乡一体一、二圈层行政区划调整 一、前言 成都从2003年开始至今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07年获批成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对成都多年来城市化建设成果的肯定,也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大机遇。2009年年底,又提出了“成都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这是我市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至今的一个升华。 成都市现存的行政区划是上个世纪90代年初划定的,即将原东、西城区和金牛区(郊区)三个区调整为现在的五城区,即行政区划调整使东、西城区突破老金牛区对东、西城区的合围,使成都市主城区的发展从此驶上快车道,同时也就形成了现在的一、二、三圈层的划分。原中心城区五大区为第一圈层,新都区、郫县、温江区、双流县、龙泉驿区为第二圈层(清白江区区界不与第一圈层接壤,故本文中的第二圈层不考虑清白江区),其余各县市为第三圈层。在传统的规划和人们的观念中,第一圈层的五大城区才是真正的中心城市,而其余圈层都是郊区。于是城乡分而治之,在行政上难以融合,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政策及观念上的存在着层层障碍和明显的标准差异,成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严重阻碍。 二、调整行政区划是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 伴随20年来不变的行政区划而产生的城乡分布旧格局和人们心中业已形成的固有观念,使得已经具备了或接近第一圈层的经济地位和地理特征的近郊区有着不同于五大城区的明显区隔和心理碍障,例如在政策及观念上的存在着层层障碍,在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标准差异。同时第二圈层处于中心城区的外围,由于地理距离较远,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较小,城市化进程相对主城区明显较慢。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益阳市安化电大 自学考试专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 指导教师: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填姓名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引言 (2) 二、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过程 (2) 三、浅析影响制约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因素 (3) (一)主观思维定式影响深刻 (3) (二)客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3) (三)尚未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 (4) (四)对民营化行业和领域的有效监管问题 (5) 四、对完善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思考 (6) (一)提高思想认识,政府积极作为,民企积极参与 (6) (二)“拿来主义”未尝不是我们今后学习的重点 (6) (三)“借政府改革的春风”,吸引更多优良民营资本的顺利进入 (7) (四)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8) (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8) (六)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自身要有“金刚不坏之身” (9) 五、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问题也引来更多的关注。本文在收集充分的资料并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过程,客观地找出了制约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因素。应该看到,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前期有效的探索,在取得许多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如思想、市场机制、外部法制环境、有效监督等方面的许多问题。本文认为:要达到理想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充分提高思想认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政策引导;引进有效机制;建立外部的法律保障;民企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思考

关于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因空间接近、功能关联、交通便利、认同感强,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通过共同配置经济要素,使城市间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开发、公共服务和政府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的机制,共同推进区域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根据自治区规划,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包括银川、石嘴山、吴忠三个地级市,具体涵盖银川市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吴忠市区、青铜峡市、石嘴山市区、XX县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八个市县和一个工业区。部分同城化项目可以辐射延伸到中卫市。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提出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的基础上提出同城化发展,是推动宁夏跨越式发展、提高核心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又一重大举措。为了加快推进我区沿黄城市带同城化进程,了解各地发展同城化的意见和建议,近期我室组织力量,对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推进同城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区位条件 沿黄城市带区域内国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

土地面积的43.2%,城市区土地面积236.73平方公里,占全区城市区土地面积的79.76%,创造了全区9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沿黄城市带城镇密集、资源能源丰富,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支撑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日益凸显。银川市是沿黄城市带的核心区域,位于呼包银经济带的中部,是西北地区东部辐射宁夏全部、陕西北部、甘肃北部、内蒙古中部方圆5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约17万平方公里,近千万人口。是国家西部开发重点轴线—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开发城市。在推进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塞上湖城、回乡风情、西夏故都”三大特色,率先推动产业聚集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配置的集约化和高效化,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平原最北端,与内蒙古威海市南海区隔河相望,东过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依,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相邻,109、110国道和京藏高速公路和京藏铁路横穿全市南北,是宁夏连通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塞。城市布局呈“品”字型,城市化率为59%;山水特色明显,产业优势支撑力强。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传统工业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明显提高,新培育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交通四通八达十分

成都市三圣“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

成都市三圣“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 说明书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四年十月

项目名称:成都市三圣“城乡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设计号:2004-47 委托单位:成都市三圣乡人民政府 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 2 1 0 8 2 院长:樊晟高级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4年9月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工作室负责人:胡英男高级工程师工程负责人:汪晓岗高级规划师参加编制人员:曹珠朵高级工程师 袁华明工程师 岳波工程师协编单位:成都市三圣乡人民政府

目录 说明书: 一、概况 (1) 二、三圣乡基本现状 (1) 三、规划构思及规划目标 (2) 四、规划布局 (2) 五、主要发展经济指标 (7) 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8) 七、管线工程规划 (10) 成果内容: 1. 规划说明书 2. 三圣乡区位关系分析图 3. 三圣乡现状行政区划分析 4. 三圣乡现状综合分析图 5. 三圣乡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图 6. 三圣乡用地布局发展规划图 7. 三圣乡绿地系统发展规划图 8. 三圣乡景观系统发展规划图 9. 三圣乡道路交通工程规划图 10. 三圣乡管网工程规划图

成都市三圣“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 说明书 一、概况 受成都市三圣乡人民政府委托,我院承担了成都市三圣“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任务,本次规划主要就本着加快“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要求,在依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下,对全乡域范围进行一次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必须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以及乡域范围内的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二、三圣乡基本现状 三圣乡地处位置为成都的东南方向,作为成都市的一个重要通风口,以农田保护用地为主,全乡占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辖六个村,其中幸福村和红砂村部分,依据成都市总体规划要求,现已规划确定为成都市向东发展的城市副中心之一。乡政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以“三新”、“三最”为目标,大力推进“三个转变”成功举办了省首届花博会,积极利用工业化生产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精心打造了红砂村“花乡农居”品牌,并已通过国家2A级旅游区(点)验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加快了城市通风口的块状绿地建设,改善了城市环境,沿成龙路两侧形成长约4297米、宽20—40米的绿化带,完成了石胜路的建设。目前,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在乡域内已开始建设“两路一网”(外环路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0111155010053 学生姓名:张丽 指导教师:王秋菊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公共事务治理变革的视野中,民营化是一种国际性潮流。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其中核心的主张之一就是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强调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生产者角色与提供者角色分开,打破公私部门界限,把治理变革从政府内部引向外部,把过去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方式交给政府以外的力量完成,或者二者合作共同承担。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化成为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并不令人觉得奇怪。在民营化显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 研究目的: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它倡导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乃至个人都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强调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增强管理绩效。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渗透到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去,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

改革产生影响作用。 国内外现状:在西方,尤其在英美国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民营化就已成为推动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非常重视公共行政的民营化。公共行政的民营化有多种类型,如公共财产管理民营化,即通过民间入股的方式管理公共财产。还有行政任务的民营化,即特定事务的公共属性不变,但国家本身不再负担执行或负担全部执行,而开放由民间负责或提供。而在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显露出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成本有所降低; 第二,公共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 第三,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解决了地方财政困难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转制. 关键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竞争政企分离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取向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兴起名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浪潮,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以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主要取向。所谓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指政府与政府之外的私营公司、其他组织签订合同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2. 规划层次 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沈阳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区、1个县级市和3个县,面积12881平方公里。划定市区范围为城市规划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 中心城区以四环路为基础,面积1545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 推进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 1. 城市性质 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 城市职能 (1)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2)国家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 (3)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枢纽; (4)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6)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 3. 城市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130万,城镇人口99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3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3平方米。 四、区域协调发展 (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全国城镇体系顶端,对内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 1.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 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格局中,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东北亚中心区位、工业经济发达、金融辐射力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文化影响力大等优势,最具条件成为东北板块上的国家中心城市。

(完整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docx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试行)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得分 明确了标准化试点领导机构及职责,得 1 分; C1领导职责 (2 分 ) B1 组织管 试点单位或区域主要负责人承担标准化试点建设领导职务的,得 1 分。 理( 4 分)组建标准化试点工作机构,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物资等工作条件, C2工作机构( 2 分)得 1 分; 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掌握标准化知识与工作方法,至少接受过 10 学时标准化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明,得 1 分。 A1 基本要将标准化工作及试点建设纳入试点单位或区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促进标 准化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得 1 分; 求( 10 分) C3管理机制( 2 分) 制定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制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以及 标准化考核奖惩、持续改进等工作机制,并能长期有效运行,得 1 分。 B2 机制建 设( 6 分) C4经费保障( 2 分)为试点工作提供了保障经费,通过文件等形式建立了标准化工作经费长期保障机制,得 2 分; C5激励政策( 2 分)发布了标准化工作激励和奖励机制、政策性文件或主要领导批示的,得 2 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C6 体系规范性( 2 分) C7 体系完整性( 4 分) B3 标准体 系要求 (12 分) C8 体系协调性( 2 分) A2标准体 系( 30 分) C9 体系有效性( 4 分) C10 标准规范性( 6 分) B4 标准要 求( 18 分)C11 标准科学性( 6 分) C12 标准适用性( 6 分) 评分标准得分 标准体系框架、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满足GB/T24421 等相关 国家标准的要求,或者与本单位、本区域社会管理和服务事项、流程相适应, 得2 分 标准体系构成合理、结构完整,覆盖试点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全部事项 ; 标准体系从试点单位或区域实际出发,覆盖了主要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各环 节,得 2 分。 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统一,得 1 分; 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之间协调统一,得 1 分; 标准体系能够体现该试点所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特点,体现该单 位或区域特点,得 2 分; 标准体系与该单位或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该试点建设目标任务相协调,能支撑 业务发展,得 2 分。 标准文本格式规范,满足GB/T1.1 要求,标准文本结构合理,标准语言表达 准确、严谨、简明、易懂,术语、符号统一,标准制修订程序规范,得 6 分; 标准技术要求合理,指标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得 6 分; 标准内容与组织管理特点相适宜,与管理服务活动、流程相匹配,能反映服 务对象的需求,得 6 分

成都市锦江区推动城乡一体化与征地安置调研报告

成都市锦江区推动城乡一体化 发展以及征地拆迁安置的调研报告 邢益磊副书记 近日,由华隆公司、铜鼓岭项目征地工作队员、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龙楼镇部分村委会干部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9人到成都市锦江区新农村建设“五朵金花”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深刻感受领悟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效益,深入学习了成都锦江在征地拆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受益匪浅,启示颇多。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在城乡结合部的红砂、幸福、万福、驸马、江家堰、大安桥6个行政村,建设成了占地12平方公里的以“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命名的“五朵金花’’为品牌的观光休闲农业区,已成为国内外享用盛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4星级风景旅游区。“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不仅整合了成都市城郊区域之间的农村旅游资源,而且将农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古镇旅游、节庆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古镇等为主体的农村旅游发展业态,在不断提升成都市旅游总体实力的同时,还丰富了农村旅游的内涵,促进了农村观光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年均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左右,年产值达1.8亿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583万元。通过景区建设,在区内从事多种开发经营的3000多户农民(11500多人),全部就地转为市民,解决了9790个农民的就业安置,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带动了商贸业、服务业等相关

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五朵金花”旅游景区每年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达近千万元。 一、打造“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和做法 (一)高起点科学规划布局。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开发集约化”高起点的科学规划思路,用景区模式打造国家级品牌观光休闲农业的大平台。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按照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设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从而打造了国家4星级风景旅游区“五朵金花”的知名品牌。 (二)突出连片开发经营。“五朵金花”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开规模他经营,用连片联户开发,共同扩大发展的市场空间,破解农民单家独户闯市场的风险,走出了一条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共同做大做强观光休闲农业这一主导产业,五个景区实现一区一景一业错位发展的格局。“花香衣居”:以建设中国花卉基地为重点,全方位深度开发符合观光产业的现代化农业,主办各种花卉艺术节,促进人流集聚,打造休闲餐饮文化。“荷塘月色”: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科学化、规范化,发挥标准化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培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品牌,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组织,采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开展以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为主要内容,以实现管理规范、服务质量良好、公众满意度高为目标,促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性活动。 第三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制定试点工作相关方针政策、编制规划和计划、组织和协调相关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四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联席会议负责审核、确定试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部级联席办公室)具体承担发布试点征集、下达试点任务、开展试点监督、确认试点评估结果等相关事宜。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有关部门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省级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省级联席办公室),具体承担辖区内标准化试点的征集、初核、上报、评估等相关管理事宜。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争取省级人民政府对试点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试点建设。试点所在区域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作为试点的保证单位或者承担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六条试点工作应当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合、自愿申报、有序实施的总体要求开展。 第七条试点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与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需求相结合; (二)与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维护服务提供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相结合; (三)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及选择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及选择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政府基于以公民为中心的理念,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多途径、多渠道、全天候地向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 电子政务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规划与标准、实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电子化采购、电子税务、移动电子政务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通过电子政务的学习,之所以选择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这个题目,主要因为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实行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可以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节约公共服务的成本,改善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是构建一个回应有力的、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服务型政府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自1999年实行“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基本上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在服务内容、质量和互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国民教育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具体国情,单一政府门户网站模式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在中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为提高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更快更好地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以及在某一特定地区如何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政务大厅、电话呼叫中心、应急联动等模式都是辅助模式。现阶段,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门户网站模式存在的问题有:保障措施不到位,政府网站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在线办事能力差,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广度、深度不够;政府反馈不及时,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政府门户网站模式下的公众需求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互联网渗透率低,公众存在的心理惯性,公众的传统价值偏好结构等。 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四种模式:人工-人工模式,电子化-人工模式,人工-电子化模式,电子化-电子化模式。 1、电子化-电子化模式,是指在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前台和后台都采取电子化的方式。其优点是能极大地提高政府的效率且方便了公众,是未来电子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中国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和公众教育程度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此种模式的便捷;另外,此种模式的实行不符合我国公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办事直接去政府”的心理惯性,造成公众的不适应。 2、人工-电子化模式,是指在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前台实行“人工方式”,而后台实行“电子化方式”。此种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是对传统的行政管理程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实现了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办公,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即符合我国公众的办理政务的心理习惯,又避免了公众办事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来回奔波。但是,此种模式仍然需要公众去政府大厅这个“政府部门”,仍然需要具备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官僚性技巧。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佛都市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域,强化广州、佛山两市的同城效应,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提升广佛整体发展水平,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加速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州市、佛山市经协商一致,特签署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指导思想 按照《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两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推动两市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两市的合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着力构建与同城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两地规则一体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探索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利用两市比较优势,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合作环境,落实合作措施,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格局,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 (三)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坚持整体规划理念,统筹协调两市各类规划,科学确立两市各区域功能定位;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功能区的对接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引导产业协调、联动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加强政府各个层面的沟通,做好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作,推动同城化向纵深发展。 第二条发展规划 在省的指导下,以战略思维、整体理念务实推进规划率先实现一体化,引领同城化可持续发展。 (一)尽快启动编制《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重点明确广佛都市圈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促进广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二)以同城化发展规划为指导,制定实施广佛交通运输、生态绿地系统、河涌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联合开展两市重要战略区域的同城化研究。 (三)尽快建立规划衔接机制,加强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衔接协调,切实增强同城化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四)研究建立编制广佛同城化规划体系的统筹机制和方法,积极开展区域协调机制法制化的探索,逐步确立广佛同城化规划体系的法律地位。

浅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障碍及对策概要

浅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障碍及对策 [摘要] 长期以来,政府是我国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提供者,公共提供的低效率使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成为必然。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存在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必须面临的难题。该文章在剖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障碍的类别及成因的基础上,着重从制度建设和民营经济主体自身角度提出了排除市场准入障碍,促进民间资本顺利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对策,有着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间资本公共服务障碍市场准入 我国的公共服务长期处于政府独家提供的垄断状态,国有垄断格局因阻碍有效竞争而带来低效率、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达不到民众的期望,以及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深入,公共提供的低效率使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成为必然。因此,如何激活民间资本,使其充分服务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障碍的成因分析 我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问题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产物,是东方传统与世界经济文明接轨的产物,是国家力量与市场经济主体自然发展至一定程度的产物。因此,有其特殊原因。 1.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准入障碍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仍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或者国有资本拥有者掌有充分信息,民间资本则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交易一方。由于转型期中国社会公信力的极大损害和社会信用体制的缺失,民间资本在进入自己不熟悉的市场时,常常会因此蒙受损失,长此以往,即便是政府明令放开的市场,民间资本也无心经营,更妄论未解禁的市场。如此,则不仅造成了社会心理意识方面的准入障碍,更加剧了体制环境的准入障碍。信息不对称对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另一影响在于程序准入。我国的市场准入程序颇为复杂,除相关法律的规定外,各个具体行政部门另有规则,在程序准入中,国有资本因为与行政部门同属国家而有天然优势,对于外来资本,国家则有明确而简化的准入手续,只有民间资本要独自面对复杂的法律条款和各层人事关系,为获取程序准入方面的信息往往增加大量的交易成本。 2.二元经济传统对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抑制性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有着深厚的二元经济传统。在这一典型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民间资本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反而是外来资本和买办资本支撑着中国近代的工业化。从某种角度讲,当前的经济环境与当时

广佛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

S ECTOR MANAG EMENT 行业管理 Western China Comm uni c at ions Science &Tec h nolo gy 西部交通科技 文章编号:16734874(2011)040085005 广佛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 吴利金,赵国锋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30) 作者简介 吴利金(1983 ),男,河北承德人,主要从事交通规划工作。 摘 要:文章分析了广州、佛山两市同城化区域交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交通一体化战略目标及发展策略;同时通过结合城市群交通规划特点及实践,提出了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的一般方法,对今后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and Pr actice of Guang Fo Intra city Communication Integr a tion WU Li jin,ZH AO Guo feng (Guangzhou T ransport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 ute,Guangzhou,Guangdong,510030)Abstract:T 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 in t he intra cit y communication of Guangzhou and Foshan and discusses the go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gional com m unication integration.Also,combined w ith t he charact eristic and pract ice of urban agglom eration,it proposed a general method for its integration and provides related recommenda tion for future study. Key Words:Urban agglomeration;Intra city;Regional comm unication integration;Plan;Practice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国家级重点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迅速形成,而同城化作为城市群的最高形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形成和功能发挥与交通系统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分不开 的,交通基础设施整合不仅能有效提高系统效益,而且是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先行条件和有效手段。由于在城市群内交通需求呈现出区域性、内向性、高密度、规律性强、一体化等新特征,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更新,交通流特征有明

成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课题遴选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部署,摸清成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标准化现状、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构建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通过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对以下课题面向社会公开遴选研究机构。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委托单位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课题内容 (一)课题名称 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基础理论与构成要素,深入研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现状和特点。 2.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现状、经验与问题。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公平普惠为目标,分别从工作现状、典型经验和存在问题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3.国内外发达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分别从

国外、国内和可供成都市借鉴的经验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4.完善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基本目标。 5.完善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三)经费预算 19万元以内,包含可能发生的出差费用及专家评审费。 三、申请条件 (一)申请单位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咨询机构,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可以联合申请、合作开展研究。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专业研究的实际工作经验,组建课题组并明确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组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负责,并能够保证课题研究成果按期实现延伸转化或以政务信息等方式开发利用。 2.课题组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作为课题组负责人。 3.课题组的人员结构及专业配置须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与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二十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二十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及其普遍意义(二) 二、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和主要特征 按照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指导思想,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思考的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部署。成都市以“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来统领城乡发展全局,尝试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并致力于以此破解二元结构和“三农”难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地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公平的增长构建和谐的社会。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可以概约归纳为“三三见六,以一化二”。这里,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二是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六是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化二”是指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来破解“二元结构”。摸索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西部区域性经济发展极的扩散效应,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作为来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 政府创新制度环境, 市场活化经济资源, 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可以看出,成都市运用政府和市场这两支手,以改革旧体制去打破城乡分治的政策环境,激活生产要素,用一体化统筹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性实践。成都市的这一实践,在方法和路径上可以作出如下的细分和概括: 政府规划推动,市场配置资源;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学位论文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指导教师姓名汪海粟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中文摘要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绝大部分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或配置的资源应该交由市场来调节或配置,这在目前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己经不成为问题,可是公共服务究竟应该由谁来经营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我国自来水、燃气、治污、公交等城市公共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由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它一度被视为“市场经济边疆”。但是多年的中外实践表明,政府直接经营公共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高质高效,相反劣质低效、长期亏损却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挥之不去的头疼问题。 尽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传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制度等。但是,从总体上看,公共服务二十年来的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加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困扰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发展力度,但是如果仅靠国家投资,财政拨款只是杯水车薪,由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管理、营运模式己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公用服务民营化”正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发展趋势,公共服务需要竞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现状,本文对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进行了理论探索。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公共服务和民营化的涵义,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具有公共性、自然垄断性等主要特性。所谓民营化,也有人称私有化,最早由德鲁克于1969年所著《断裂的年代》一书所提出。但是,关于民营化的定义,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别有不同的诠释,定义范围的广狭也大相径庭。从广义上讲,民营化可以界定为更多地依赖民间机构,更少地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它是在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财产拥有方面减少政府的作用,增加社会其他机构作用的行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理论基础有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具体形式和国外的一些民营化实践。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具体形式有合同承包、补助、凭单、特许经营、志愿或市场安排等,国外的实践经验是我国在进行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要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第三部分对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第四部分首先提出了发展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对策,并就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方向进行了界定,主要提出了四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政府

《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国家标准

《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国家标准的修订,是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制修订的项目(计划编号:20080392-T-469)。 本国家标准项目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提出并归口,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 二、标准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公共服务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对社会生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对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公共标准化工作能进一步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水平和公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开展公共标准化工作,政府可以对公共服务供给者的生产经营资格、能力、条件等进行审查,能有效地防止不具备该项生产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的单位去从事公共服务生产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 (二)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质量,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方面,公众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逐渐提升,另一方面,现实可得的公共服务又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因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质量以及供给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公共标准化工作能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提供明确的指向,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提供充足的动力与压力来满足公众的有效需求。 (三)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准入制度 公共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的合理与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公共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共服务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难易程度,影响着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影响着广大人民对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的享受,影响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现状来看,公共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相关标准为基础,参照国际惯例,遵循公开、合法、必要、效能、责任的原则,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加强市场监管能力,积极培育和规范市场主体,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编写; GB/T 24620-2009 服务标准制定导则考虑消费者需求;

最新整理加快推进同城化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加快推进同城化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南京都市圈是我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随着南京都市圈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合作进程加快推进,同城化建设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重要战略,并明确支持、盱眙、洪泽三县对接南京江北区域,在规划衔接、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环境共治、安全共保等方面加强合作。为顺应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快落实我县融入南京都市圈战略,就重点推进县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同城化先行区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认识同城化先行区建设工作意义 (一)工作上有良好基础。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特色化、集聚化、集群化明显提升,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城区与园区融合步伐加快,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苏北前列。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城乡布局优化,以打造提升一个精品主城区、繁荣发展四个辅助中心为基本路径,明确拉开“一主四辅”新型城镇化发展架构,强化改革创新,调整行政区划,狠抓设施配套,县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镇功能逐步增强,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二)发展上有紧迫需求。人文底蕴深厚,是尧帝出生地,拥有一批名胜古迹;生态环境绝佳,水域面积达到2/3,被命名为中国荷文化之乡、首家“中国气候宜人之乡”,是苏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条件下,随着长期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不断破除,的独特资源进一步凸显其后发优势。把人文、生态、自然资源等方面潜力发挥出来,把隐性优势转化为显性生产力,是打造同城化关键节点的内涵和要义,另一方面,赋予同城化先行区建设机遇,将为加快崛起提供重要抓手和强力支点。 (三)全局上有示范效应。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扬州、安徽滁州两省三市交界处,距南京、扬州、均100公里左右,处于全省地理中心位置,具有承南启北、联东带西的地理优势。县已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其中围绕“创新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努力打造同城化关键节点是县试点任务之一,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挖掘都市圈一体化建设这一最大红利,提升县域发展能级和水平,在南京都市圈北部形成新的增长点,对于苏北等欠发达地区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