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4026《设计美学》讲义

2.04026《设计美学》讲义

2.04026《设计美学》讲义
2.04026《设计美学》讲义

设计美学

讲义

2019-11-22

广东·广州

《设计美学》

第一章讲义

主要概念部分:

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人工形态:是指人工制作物这一形态,它是由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经过人的有目的的加工而成。

结构:是指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它是以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定势: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要由过去的经验和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所决定。

一、问答题

1.设计师为什么要读“设计美学”?

答:第一:这首先是由于设计活动中审美特质所具有的特殊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得设计师的审美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审美规律的认识。设计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环节,不仅是一种技术实践活动,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在产品形态的千变万化中,形式美指具有从属的意义,审美价值不能成为一种孤立的追求,功能美才是产品功能与形式变奏中的主旋律。

第二:设计美学有助于设计师从美学的视野,加深对于设计历史和设计原理的理解。设计史为设计原理的开拓提供了历史借鉴。审美趣味和消费时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三:市场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设计创新才能开拓市场和创造市场,以取得占有市场的主动权。设计美学将有助于开启通向现实生活的思想之门。设计美学把产品系统与人的关系作为考察的中心。当今是一个呼唤名牌产品和名牌设计师的时代,设计师是创造品牌的开拓者之一,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设计美学作为一种感性文化的人类学,正在逐步融入整个设计文化、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之中。在设计中,美的呼唤和心灵的感应,将促进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的转化,并推动着生态文明与物质——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所以设计师只有掌握了“设计美学”,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在充满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由何而来,在功能层面对人有何启示?

答: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产生的原因:

第一,人类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它是构成人们生活的天地。人们咏唱日月星辰,也赞颂田园山水。它们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和有序,而且在与人的生活联系中被人格化了,赋予了人的意义,也具有了与人情感的契合。

第二,与无机界相比,有机界是一个更加色彩纷呈和生意盎然的世界。在生物的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偶然性的变异。这种变异可能适应于环境条件而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也可能不适应于环境条件而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产生有利变异的生物容易存活,并在生殖中将这种有利的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产生不利变异的生物不易生存,从而被淘汰。自然选择的创造作用在于通过环境对生物发展的影响,是生物的变异、环境的淘汰和物种的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自然形态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统一尺度的规律作用,这种尺度关系是同地球引力场相联系的。各种生物形态的美,都是与它自身的生物种属的特点相关联的。每一种属都有自身的尺度,从而构成特定的和谐。

功能与启示:

对于自然形态的功能机制具有的启示作用,人们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认识过程:

1开始只是零散的和外在的了解。建筑师根据王莲叶子里有气室而浮在水面的特性,设计出具有薄膜结

构的建筑造型;1851年伦敦博览会的水晶宫利用钢架和玻璃。结构庞大、轻巧,而内部宽敞明亮,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随着生物科学的进展,产生了仿生学。从生物现象和过程中抽取出适用于技术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作为发展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根据蜻蜓和蜜蜂等昆虫具有复眼这一仿生学原理制成了光学测速仪,可以精确地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根据鱼类流线型身体适合在水中快速游动的原理制造的潜艇比原来的潜艇提高了百分之二三十等。

在自然形态中,最富于情感意蕴最具亲和力的便是人体了,人们常把自身的比例视为最美的比例,随之产生的就是以人体比例为基准和尺度,使建筑模数化。其中既着意于建筑尺度与人的适应性,同时也包含了对人体美的模仿和赞赏。

3.人工形态中的,材料、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是怎么联系和互动的?

答: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看来,任何人工产品都是由各种材料按照相应的结构形式组合起来的系统,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材料是产品物质基础,结构是产品内部不同的材料的组合方式,形式是产品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功能则是产品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从而构成了对人的一定效用。

1)材料是结构的基础。制作任何产品都需要利用一定的材料,新材料的出现,为产品结构的变革提供了

物质前提。同时,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工艺性能、质量特征性以及市场效果都具有重大影响。

2)产品总是由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从而发挥出一定的效用功能。任何结构的构筑都要

依靠一定的材料,材料是结构的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产品的功能则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是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载体,它是实现产品物质功能的手段集合。

3)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即由一定的形体、色彩、质地等产品外观的物质要素所构成,

它可以直接为人所感知。形式总是受制于材料、结构和物质功能的要求,但同时它又积极地影响到产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发挥。

4)产品的功能是产品动态系统产生一定活动方式的能力,即将一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能力,任何

一个产品,在设计时首先要对其功能作出明确定义,才能明确揭示出这一产品的内涵和要求。

4 人工形态与自然形态的有何不同?

答:1.人工形态的东西是人们有目的的劳动成果,直接用于人的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它的存在具有符合人的目的性的特点,而自然形态的东西并不以符合人的目的性作为存在的前提。

2.人工形态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反映了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目的、意向和心理特征。

3.由于人的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使人工制品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成为特定社会的文化产物,这就使人工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5.简述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

答:从内容与形式的主从地位上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然而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上看,任何形式都是内容向形式的转化,而任何内容都是形式向内容的转化,它们之间有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

这就是说,一方面形式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单独发挥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形式又直接取决于并影响到内容。这一点具体表现在:形式总是受制于材料、结构和物质功能的要求,但同时他又积极影响到产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发挥。当产品的材料、结构类型和使用功能已经确定时,形式在技术条件的制约下所允许的变化范围称为形式的自由度。

6 完形理论和人的感知特性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完形理论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所具有的表现性,对于知觉形式的组织,完形理论认为:人的视知觉是集中在视觉域中一部分事物上的,这部分称为图形,而其余部分则称为背景。人

所知觉的事物可能是由不同的刺激物构成的,它们之间的组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接近组合

2 相似组合

3 良好图形组合

4 组合中的竞争与联合

5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 参照系的影响

7 知觉定势

二、人的感知特性包括感知觉和感受性。

1 感知觉又包括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也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心理要素,它也可以引发人的某些生理快感。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它是以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感觉又包括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两种。时间模式的作用有三种:积累作用、融合作用、适应现象。

空间模式的作用也有三种:1空间的积累和扩散 2空间融合 3同时对比

2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觉经验,可分为知觉恒常性和空间异向性。

知觉恒常性是视觉空间产生的一种明显作用。

空间异向性是视觉空间根据方向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质。

7.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1)技术与艺术都是具有生产形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生产形态,两者分属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同领域。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它要通过某种物质媒介把艺术意象客观化和物质化。它是精神内容的传达媒介和物质载体,因此只具有精神功能。而技术活动是一种物质生产过程,它的产品首先具有物质的、实用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某种精神的功能。

2)技术和艺术在于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技术直接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艺术活动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通过审美效应发挥着认识、教育、心理调节和娱乐的功能。因此,技术产品对于不同的接受者具有统一的物质效用,而艺术品对于不同的接受者却可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3)无论是技术产品和艺术作品,它们的构成中都包含着人的主体因素和外在的客体因素。技术的主体因素是由人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组成的,其客体因素是由工具、能源和材料等组成的。艺术中的主体因素则侧重于形式感受、情绪体验和思想情感等。

8.如何实现对产品造型意境的营造?

答:意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表征设计产品和审美感受的概念。对于艺术设计品的鉴赏和感受,可以使人进入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精神境界,是审美主体超越感性具体的物象,领悟到某种宇宙或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界。

意境是强调意与境的结合,是这种境界贯注了情思和理趣,形成情景交融。意境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设计的产品或环境产生的审美意境是对于接受者审美体验状况的界定。

产品造型中意境的营造与产品所处环境背景有关。此外也与产品的整体关系和细节处理相关联。每种造型都有起支配作用的立体形状,它构成造型的主旋律。设计时先确定主体部分,在加上细节和特殊标志,就能得到整体造型。人们在视觉习惯上是先注意整体,然后将视线移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有时设计的成功倒是由于关键部分的着意刻画或细节处理而获得的。因为细节不仅涉及视觉体验,而且与人的使用和触觉感受直接相关。

《设计美学》第二章讲义

主要概念:

功能:产品能满足人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

价值:是事物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审美价值:是事物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性质,具有直观性。

功能价值:是事物满足人的生理或物质需要的性质。

情感性消费: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的、具有人情味的生活。

审美创造:是一种把主观观念客观化和物化的过程。

问答题

1 需要作为人的本性,有哪些特点?

答:人的需要是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是人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表现有如下特征:(1)任何需要都是指向一定对象的,也就是说需要总是对某种事物的需要。

(2)一般需要都有周而复始的周期性。

(3)需要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满足方式的改变而不断丰富起来。

(4)人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这使得对于人们需要的把握有了共同的依据。

2 对人的需要如何加以划分,它对设计有何启示?

答:关于人的需要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首先,根据其发展的过程,可以将人的需要划分为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是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性需要作为人与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便属于天然性需要。它们是以本能的形式出现的。天然性需要以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性需要之中,并从属于社会性需要。

其次,从其社会功能上,可以将需要划分为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需要。前者包括衣食住行等,它们是与人的生理和物质活动相关的需要;后者是以真善美为核心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联的需要,如认知的、审美的、社会交往的需要。

再者,从其存在状态上,可将需要划分成现实性的和潜在性的。现实性需要时已经存在的且有具体指向的需要,而潜在性需要则是虽有或缺性感觉但并无具体指向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重大调整,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六个层次:

其一为生物需要,包括安全需要,即对饥、渴、性、休息和安全防护等方面需要的满足;

其二为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其三为受尊重的需要,既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和取得个人价值认同的需要。上述两项反映了对于社会交往方面的需要。

其四为认知的需要,即求得对于事物认知和理解的需要;

其五为审美的需要,即对于秩序感、和谐和美感的需要;

其六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既发挥自身潜能以求得发展的需要。

启示:“需要是创造之母”。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对于审美创造来说,人的需要也是它的灵感源泉。人的需要反映着人的本质,这种需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人的发展程度的一种表征。产品的设计正是以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因此对于人的需要的把握成为设计师从事审美创造的前提。

3 为什么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

答:需要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动因,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从需要的存在状态看,需要有现实性需要和潜在性需要,现实性需要是已经存在的且有具体指向的需要,而潜在性需要则是虽有或缺性感觉但并无具体指向的需要。由于没有具体的指向性,

所以这种需要还不具有现实性,只是一种潜在状态的存在。只有当这种需要的对象出现以后,这种潜在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需要。

由于设计是带有规划性质的创造活动,它的目的是指向未来的,所以它的着重点在于不断满足人的潜在性需要。也就是说,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活动时,应该树立的第一个观念是如何把握不同的人以及社会的需要,并为满足人的潜在需要提供具体对象来开拓市场和创造市场。所以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

4 为什么审美需要具有渗透性,它如何反映在人的多种活动之中?

答: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确证。从本能欲望过渡到审美需要,它既是一个社会性的历史过程,也是个体性的情感过程,情感是与有机体的需要相联系的,同时又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人的审美需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的精神活动来获得满足,如艺术欣赏或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它也融合和渗透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物质活动过程中。在获得某种物质或功能满足的同时,也会追求在审美上的满足。在人的衣食住行中,当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时,便发生相应的审美需要。

因此,物质消费中的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它是以前者为取向的;同时也具有伴生性,使人的任何物质活动本身也充入精神生活的内容,审美活动的渗透性,使人的日常生活也转化为一个审美世界,整个生活环境都成为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表征。这样就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充满愉悦和情感体验。

5 产品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答:实用功能是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它是通过产品自身完成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以满足人的某种物质的或文化的需要。

产品的审美功能是通过产品的外在形态特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唤起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价值体验,使产品对人具有亲和力。

审美功能是在产品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常常把对产品的要求归纳为“适用、经济、美观”,就集中反映了对产品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要求,产品的审美表现应该与整个产品的功能目的性相一致,这是依据功能取向的原则。也就是说,产品的审美表现应围绕其功能内涵而展开,并与使用目的和应用场合相协调,因此,产品在使用与外观的统一中取得自身的审美价值,也使功能美成为产品审美形态的核心。

6 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功能原则:现代设计的功能原则就是指设计产品时要考虑该产品应当具有的实用目的和效用,功能原则其实也就是合目的性原则。

2)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现代设计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就是指现代设计师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考虑原材料费用,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运输、储藏、展示、推销等费用的便宜合理,在一般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适用、优质、美观的设计。

3)科技原则:通常所说的“技术”意思是劳动生产的经验和知识,广义上也可以指其他操作行为的熟练技能,例如艺术方面的技能。我们不说“技术原则”,而说“科技原则”是为了强调现代设计本质上的时代特征。

4)信息原则:现代设计的信息原则就是指现代设计师要重视现代设计的信息因素,了解现代设计信息发送、传输和接收的客观规律,在设计时要考虑设计产品应当具有的主技术的推动,诸如个人形象设计这样的新的设计样式也在形成。

5)艺术原则:现代设计的艺术原则是指设计时要考虑所设计产品或作品的艺术,使它的造型具有恰当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艺术品位,从而给受众以美感享受。艺术原则要求设计师创造新的产品造型形式,在提高其艺术性上体现自己的创意,同时也要求设计师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

6)合理原则

现代设计的合理原则就是合规律性原则或者说合逻辑原则,是指在进行现代设计要考虑尊重、遵从和符合客观规律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设计美学》第三章讲义

主要概念: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的生存样式系统,它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从事自我创造及发展的成果。文化模式:是指文化类型特定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的特征。

文化生态系统:将各种文化形态依其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密切程度的连接而构成的系统。

文化进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以社会化的组织形式通过文化的传承和积累而实现,具有质的飞跃。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生态系统: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系统。

设计:一种综合性策划和形式创造活动,作为生产的前提,它以观念的构思形成产品的表象。

大设计:从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中去规划和安排各项具体的设计任务。

消费定势:是消费者依据过去的经验或习惯性选择来购买商品的现象。

1为什么说实用功能是产品的最基本的功能?

答:1 因为人的物质需要的产生是先于精神的需要,人要生存,就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就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所以产品首先就是用来满足人的某种物质需要。

2就产品与人相互作用的发生过程而言,产品的实用功能是各种精神功能产生的根源,从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看,产品先是取得了实用功能,以后才逐渐产生出认知和审美的功能。

2 文化形态的构成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文化形态的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将文化划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是指物质层面的文化,它是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内容,它集中反映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对象的过程中取得的文化成果。

行为文化即制度层面的文化,它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上。

观念文化是指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是在前两种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是以价值观或文化价值体系为中心,包括理论观念、文化理想、文学艺术、宗教、伦理道德等。

也有人将文化分为第一类文化和第二类文化,

第一类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和智能文化。前者是指工具、机器、设备以及各种器物为主的物质形态的东西,后者是指以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智力的和精神形态的东西。两种文化类型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生活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类文化包括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是指在认识、调整、控制和改造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的成果。

3 如何实现文化的进化与传承?

答: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从事文化创造,文化的进化也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联系中实现的。这是因为:

1 无论是精神生产或物质生产,都需要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这就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2 人们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只有通过传播和交流才能为人们普遍享用。这种文化成果也成为加强社会联系的一种媒介,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

社会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来积累和保存各种文化成果的,并一代代传递下去。文化在这种积累中取得愈来愈大的发展功能,文化的社会联系越广、越紧密,文化进化的历史背景及内涵越丰富越深刻,那么文化的发展也就越快。

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社会的成员,因此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要通过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来进行,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这种传承又相对于独立与个人而具有有机体的性质。

4.为什么说设计是多种文化的整合?

答:要了解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不妨从一般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开始,社会需求决定了要设计和要生产什么产品。然而设计的可行性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准。一个设计师必须对当前的技术水准有一个概括的把握,也就是说,他一方面还要了解科技发展的动向,另一方面还要了解现实对技术的接受程度。在此基础上,他才能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中选择设计的目标。社会需求总是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所制约。在这里,已经体现出设计是科技要素与社会要素的一种综合,不论是技术水准或市场需求都受到实际接受程度的影响。

文化整合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综合的过程,它是通过设计师的主体创造性实现的。从产品与消费者和环境的关系上看,产品设计包含了三个方面的综合:其一是产品自身属性的综合;其二是有消费者本性所构成的属性综合;其三是与产品在特定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条件相关的属性综合。

在设计构思过程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科学知识、设计师的概括能力以及符号语言等理性的东西,总是与形象的、激情的、直觉的、无意识的、感性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的。设计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多方案性,并且它缺乏一种明确的评价标准。

从设计的专业和知识领域看,产品设计是结构与造型的一体化,是工程设计与工业设计的结合。前者是以技术科学为基础的,后者还涉及艺术造型能力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

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不仅体现在结构设计和造型的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统一上,而且还体现在这一系列工作背后的知识和文化的相互关联上。这就是说,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

设计是推动生产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手段。因此全面提高设计师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是实现设计文化整合的根本保证。

5 生态设计对社会可持续设计有什么作用?

答: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生态设计在于实现无废料或少废料的封闭循环式生产工艺,以便通过物质或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既节约资源和运输成本,又减少废弃物以保护环境。

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拥挤成为都市生活的一大特征,交通的拥挤,不仅堵塞车流的行进,而且造成事故的多发。城市绿地和园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植物群落具有除尘杀菌,吸毒抗污、消除噪音、改善小气候和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

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首先表现在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的统筹规划上,树木是城市造林的手段,为建筑物、街道和广场提供造型的多样性,它可以转化尺度,引导视线、分割空间的作用,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在设计住宅和室内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各方面要求,其中包括:防护和安全性、稳定性、独立性等,保持视听和大气的清洁,给人以舒适感和温馨感。

产品的生态设计,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拒绝华而不实和过分铺张浪费的过度包装,注重环境效益和真正的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社会应用的人文化趋向,使生态设计观念进一步渗透到城市规划建筑和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领域,形成了对这些设计的一种导向和组织管理模式,以便为人的未来生活方式勾画蓝图。

6.为什么说市场效应具有二重性?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什么?

答: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作为一种设计成果,它是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整合的产物,因此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商品作为物质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又要服从于市场机制。

要认识市场市场效应存在的二重性,就要从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概念的分析入手。

商品的价值是由价格来体现的,商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可发挥多种积极的功能。

首先,价格具有传导市场信息的作用,人们可以从价格的变化中看出商品相对稀缺的程度。

其二,价格可以发挥调整资源配置的作用。价格的变动直接引起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的变化。

其三,价格起着控制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从而使生产企业提高生产率,降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有所不同,文化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从事自我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文化价值是指某一事物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而最高的文化价值在于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境界。因此,不能把产品的文化价值简单的理解为产品的使用价值。

市场效应的消极方面表现在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消费者对它的效用评价和需求程度,而不完全取决于它的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和对立,首先也是市场效应的二重性造成的。此外,大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由于多重中间因素的折射而反映在市场需求中,会变得扭曲、模糊不清甚至产生颠倒。这是市场机制难以避免的一种“哈哈镜效应”。这种效应会引起各种市场假象。在时尚潮流中,利用人们的物质欲望和攀比心理不断形成的销售高潮。在这些潮流中,低层次的需求被夸大,而高层次的需求却被掩盖了,由此造成商业的畸形发展。由此看来,市场可能造成扼杀文化创造的现象。

《设计美学》第四章讲义

主要概念:

形式:是指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类型和结构。

形式美: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审美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构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审美判断:是人们对于对象作出的审美评价,是以情感为中介,以生活逻辑和个体审美经验为依据,不含有概念的抽象和逻辑的推理。

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功能美: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合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艺术美: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同质媒介:是指构成艺术品的媒介对艺术传达方式能够产生作用的特性

生态美: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审美价值。

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它把审视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

二问答题:

1 审美形式具有的哪两种特质?

答:1 是材料的同质性。

2 是对审美感受的激发作用。

2 如何区分产品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

答:审美关系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它反映了对象在什么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产品所具有的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产品的功利价值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前者具有的是精神功能,后者具有的则是一种物质功能。

2人的形式感是如何形成的?

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究竟是什么使节奏被人们普遍意识化和情感化的呢?

首先,发挥了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轻松化,它使人对节奏产生出愉悦感受,各种劳动状态的差别而产生的节奏越不同,就越容易使节奏由某一具体劳动的联系中脱离开来。

另一种引起分化的中介是史前时代的武术模仿和礼仪,通过武术活动,节奏成为调整和组织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与原来的劳动脱离开来可以被普遍地加以运用。

因此,节奏所具有的情感激发作用,最初只是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只有当节奏脱离开具体的劳动,作为形式因素用于组织各种生活使之秩序化时,才使节奏变得不仅富于层次和韵律的变化,并且也使感受丰富起来。

此外,对称和比例、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形式感的丰富化和精细化上,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

3形式美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指的是什么?

答:形式美的表现性,其主要特征在于形式美自身的性格特征,例如,水平直线给人以舒展感,垂直线给人以刚直感。曲线给人以柔和及轻盈感,折线给人以动感和焦虑不安感。线型的不同也体现在不同的建筑风格上:希腊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建筑多用弧线,哥特式建筑则多带夹角的斜线。

4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是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

节奏: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

韵律最初出现于诗歌领域,是由劳动节奏逐渐变化为诗歌因素的,它是由夯的声音和打击节奏形成的。

比例是构成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

尺度是一种衡量标准,作为一种参照标准,反映了事物与人的协调关系。

对称是一种变换中的不变性,它使事物在空间坐标和方位的变化中保持某种不变的性质。

均衡是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或称为平衡。

对比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肌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

协调则是将对立要素之间调和一致,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变化是由运动造成新形式的呈现,它可以渐变的微差形式或序列化形式构成不同的层次。

5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

答:首先,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使用工具的生产劳动形成了人类活动的工具结构,它不仅传递着人类的经验,规范着主体的活动样态,而且塑造着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以建筑艺术为例,在历史上,建筑艺术历来都是其时代最先进技术的真实体现,当前的建筑仍然趋于采用最先进的空间技术。这说明,无论是人的审美趣味还是艺术风格的更迭,都会受到科技和物质生产水平的重大影响。

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的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作为人的创造物,它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特征。

其四,美在和谐。技术美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它把人的科技视野和人文视野勾联在一起,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联系,促进科技创新和审美文化的结合。

其五,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6技术美产生的根源。

答:从美的本源角度来看,技术是人类生产劳动的过程和手段,作为人的劳动形态,它是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力量。正如史前人对石器工具的打制,从粗糙的外表到造型的匀整光滑,在人们对生产效能的追

求中,逐步使石器工具获得了一定的审美特质,也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形式感受。审美价值正是从人的社会物质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技术美物化了人的活动形态,它是人类产生的第一种美的形态。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也使技术美具有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即古代以手工操作方式进行的技术活动,近代的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机器操作。

现代技术产品是科学成果和人的劳动物化。作为技术美,它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用自然规律所完成的技术创造的产品。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使自然界在人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利用的可能性。

二是作为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凝聚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它把人的理想、欲求和情绪通过人的活动而注入到产品之中。

总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真和善的统一,使人的活动超越了客观必然性而取得人的自由,产品作为人的自由创造,成为人类自身本质的一种表现和自我确证,这正是技术美产生的根源,它成为人类一切审美价值的基元。

7 功能美的意义与内涵

答:1)人工环境和产品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他们所具有的功能美把社会前进的目的性和科技进步直观化和视觉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2)功能美通过组合秩序体现出生活环境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给人一种特有的场所感和对人类时空的独特记忆。

3)产品是人们日常的依托,产品的功能美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表征和审美心理的对应物,成为人们自我表现和个性美的一种展示。

4)产品的功能美通过人与物的关系体验使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温馨和人间的亲情。

5)产品的功能美是激发人们购买欲和促进商品交流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成为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展示和承诺,成为一种实体广告。

8 简答造型艺术中五种形象构成的要素

答:造型艺术中五种形象构成的要素是:线条、形的组合、空间、光影和色彩

线产生于点的运动,可以表现出内在运动的紧张。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中国画也重流动的线的节奏。

形的组合是对绘画形象的整体构建,在西方绘画中称为“构图”。

光影构成了绘画中的色调,反映了物体形象的虚实对比,而色彩可以赋予绘画一种质地的真实感和表情性。

9 艺术抽象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答:艺术抽象是一个使意象脱离物象的实在性的过程,它要切断对象与现实的一切关系,使它的外观形象达到高度的自我完满。

其次它使形象的构成尽量简化,以便人们在感知和联想中能够直接把握形象的整体,使各种细节与整体形成有机的联系。

艺术家从经验现实中抽象出的形象,是通过幻象的创造进行的,同时艺术抽象所创造的有机整体又是艺术家生命有机体的对应物,成为人类情感的符号。

应用:在产品造型中,艺术抽象有助于形体的提炼和构成,如在陶瓷和玻璃器皿的形体构成中,对于自然客体和人工客体的模拟转化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同时在产品形象构成艺术抽象的作用,不在追求模拟的形似,而在于取得形象的气韵生动,目的是要取得使用与审美相统一的产品造型。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艺术抽象的作用则更加突出。从城市形体特征的把握,它的整体空间节奏处理都涉及对形体的塑造,都离不开设计师的艺术抽象能力。

10生态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功能何在?

答:生态美的研究把主客体有机统一观念带入了美学理论中,有助于建立人与环境有机联系的整体观,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共感,是在人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对形式的观照、意义的

领悟和价值的体验,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次,生态美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们生态文化观念的发展和确立健康的生存价值观,生态文明涵盖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关系到未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可以为提高生活的质量提供正确的导向。

再者,生态美的研究为克服技术的生态异化指出了解决途径。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生态审美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按照生态规律开阔技术的视野,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实践功能方面,首先生态美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直观的尺度和导向。对于生态美的观照,直接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实现向田园牧歌生活的回归,生态美的开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进了生活方式向文明、健康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设计美学》第五章讲义

主要概念:

符号:是指以某种媒介来指称或表现另一事物的信息载体。

语构学:符号学中研究符号之间结构关系的学科。

产品造型的语构学:是研究产品语言语汇之间的结构关系。

语义学:是指研究符号与它所指示对象的关系(即意义)的学科。

产品造型的语义学:是研究产品语言语汇与它的指涉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或环境关系的学科。

产品造型的语用学:是研究产品语言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产品与环境的关系。

传播:信息由发送到接受的过程,有不同的模式和多种组成要素。

二问答题:

1 简述要实现文化传播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答:其一是所传播的文化必须具有共享性,只有当人们对传播对象有一定认同或理解时,才能发挥传播的效果。

其二是传播关系的建立,任何传播都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完成的,因此需要建立起连接双方的渠道,一般的传播并不限于两个人之间,而往往形成一个社会的关系网。

其三是传播媒介的应用,传播媒介是传递信息所使用的载体,它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表示各种传播手段的总和。媒介是人体延伸,它不仅可以传播信息,而且它一经产生就参与各种社会的变革。

其四是传播方式的选择,不同的传播过程有不同的模式,如广播是单向的,电讯电话则是双向的,广告是横向的,文件传递则是自上而下垂直式的。选择好传播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2 两种符号学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一是美国哲学家查桑皮尔斯的符号学原理,他对理论符号学的建立起了奠基作用,它是建立在对人判断或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符号理解为用于表现或代表另一事物的东西。

二是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符号学的研究,将语言现象分为语言和言语两种形态,并侧重于符号社会功能的探讨。

3 产品造型的语构学要素以及规范

答:产品造型的语构学要素划分为:算术质的、几何质的和拓朴质的三类。

产品造型的语构学规范可概括:

(1)把握各种数学质的特征,发挥形式美的作用:其中算数质(节奏.比例.韵律),几何质(景深.位置关系),拓朴质(多样性.立体感和形式感)

(2)完形规律的运用:注意图形的闭合.相似和对称以及连续性效果,以独特性构造完形

(3)注意结构要素在坐标系中的状态:可以利用水平.垂直或倾斜而取得稳定的.突出的或动态的感觉,并保持中心位置适当

(4)在几何关系变换的基础上取得秩序感,处理好秩序与复杂性的关系

(5)注意造型形态的单义性和多义性

(6)处理好造型和环境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具有主导性或中立性,其指向可发散或集中

4 产品造型的语义学规范

答:(1)产品语言的可理解性:应具有同调性.无认知障碍并易于学习识记。此外,与文化背景相关的语义内容也应具有可认知性质

(2)传达方式的内在性:首先要能以隐含的或外显的方式传达出产品的存在性.生产厂家及质量等的信息,其次对产品的功能意义和使用方式给你直观的呈示

(3)造型具有完形张力和间接性:使其形象鲜明,具有独特性,并能引发一定联想,其指向可以是集中的或发散的

(4)通过形态转换取得审美表现力:体现人文价值,并将物质要素转化为情感符号同时强化秩序感

(5)造型应具有时代的适应性:使它与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特征相适应,以带动生活时尚的发展。同时可依据产品的整体印象来判断它对市场的适应程度

(6)保持必要的信息冗余度:使造型传达的语义信息量大于所需的基本信息量,保证在干扰或损耗的情况下能够辨认

5产品造型的语用学造型规范

答:(1)以人为中心的尺度适应性:它表现在与人的直接或间接联系上,以及对社会普遍的及针对个人的尺度关系

(2)空间视觉效果:造型应考虑到背景.辐照和视觉后像的影响,以便使产品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3)造型的整体性效果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整体布局中是强对比处于中心或用补偿对比加强整体效果。各构件之间保持整体的相关性

(4)运动的适应性:应考虑中心位置等对人在使用产品中的影响,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

(5)设计的工艺可行性:所有材料和工艺应与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相适应,这是产品经济可行的必要条件

(6)产品类型及市场前景:根据产品类型特征选择造型款式并顾及市场接受程度

6 在对象指涉方面将符号划分为哪三种下位符号?

答:(1)图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上的相似来构成符号。如人的肖像便是该人的图像符号,产品的图形便是产品的图像符号等。

(2)标示符号:与指称对象具有某种因果或空间联系的符号。如路标与道路之间在空间上必然有直接联系,路标即是道路的标示符号等。

(3)象征符号:通过约定俗成的方法形成的与其对象没有直接联系的符号。它表征的往往是一类或普遍的对象,如鸽子象征和平,狮子象征强大等。

7如何进行商标形象设计?

答:对于商标形象的设计,可以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

(1)首先,商标形象应该构成一个视觉完形,使之能从背景中突现出来。以便给人造成鲜明的印象

(2)商标的形象应具有独特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以便与其他品牌商标区分开来

(3)商标形象应该尽量简明

(4)商标形象应该富有寓意性和象征性,从而使商标形象的意义蕴含更加丰富

(5)商标形象要富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8简答广告的分类

答:广告从其效果上可分为:

1)行动广告,用于促进购买活动。

2)态度广告,目的在于建立对商品的好感。

3)形象广告,用于建立品牌形象。

按照广告的方式可以区分为:

1)POP广告,即设在购物点的广告。

2)户外广告,如广告牌、霓虹灯等。

3)交通广告,如车站或公路上的广告。

4)展览会、展示会及发布会

5)邮寄广告包括报刊广告等

6)影视广告等。

9 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具有哪些影响?

答: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

其一:激发购买动机。

其二:提高品牌知名度。

其三:提供有关信息的来源。

其四:提供商品质量的判别标准。

其五:提供某一品牌商品在某一项或某几项标准上的评价或优点。

其六:鼓励消费者针对购买某一品牌做最后抉择。

其七:鼓励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尝试,广告可以为便利实际购买行动提供信息,如有关优惠条件或方便消费者购买的措施。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主要概念:

1.风格:设计师创作个性的表现,他是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2.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

3.线性造型:以线条的律动和情感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造型。

4.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装等的设计。

二问答题:

1 产品的风格的形成具有哪些特征?

答:产品的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所以可以将产品的设计风格界定为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它通过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产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特征。

2 现代装饰的趋向是什么?

答:a) 装饰趋向简洁化

b) 装饰要讲究变化

c) 装饰讲究整体形式

d) 要充分发挥产品质料自身的装饰效果

e) 充分发挥产品结构自身的装饰效果

3装饰与产品风格的联系是什么?

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化中开拓了现代主义产品风格,装饰的变化成了新风格的先导。成功的设计将以它特有的装饰方式和风格特征给人以艺术美和功能美的享受。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时代风格和产品风格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它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从中展现人们的生活风貌

和心理特征。

4 何谓“功能原则”?

答:功能原则就是抛弃那些脱离时代需要的陈规旧习,放弃柱式、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先入为主的设想。回到零点,从实际功能需要出发,重新考虑语汇的构成和意义。

5 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评价,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答:“包豪斯”对世界的贡献在于把艺术从一些特定的阶层、民族或国家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归还给社会大众。它通过降低艺术的生产成本,提高艺术的生产效率,使艺术全面而整体地介入人类现代生活。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对设计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上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和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包豪斯的影响甚至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

6 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及家具设计理念?

答:回归本质和自然,现代主义和创新,注重人文情调,以人为本。

主要设计理念和贡献:在家具设计上他选择了薄压的木头与胶合板,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家具,他的这些设计已向国际前卫设计发出信号:胶合板已成为设计的主要趋势。他也由此成为20世纪早期设计界的先锋。他对家具设计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家具中的横竖法则,这使椅子腿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框架和支撑而直接使椅子站立,这项新技术创造了一体系列家具和扇形腿的家具。他强烈认为家具设计应有人文性,所以他的设计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他早期的技能设计不仅提供了新的功能性语汇,并在大众面前展现了现代主义的一面,他的设计曾受北欧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但他的作品却不以旧形式出现,而是应用当地材料,结合现代工业精神进行创新。他提出的“Y”型和三条腿的座凳改变了四条腿的模式,是对传统家具的一个突破。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 (马石安版)

第1章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抽象:抽象(Abstract)就是忽略事物中与当前目标无关的非本质特征,而强调与当前目标有关的本质特征,从而找出事物的共性,并把具有共性的事物划为一类。面向对象方法中的抽象,是指对具体问题(对象)进行概括,抽出一类对象的公共性质并加以描述的过程。 封装: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封装就是把将抽象出来的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结合成一个独立的单位,并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 消息:消息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用来描述对象之间通信的机制。一个消息就是一个对象要求另一个对象实施某种操作的一个请求。 填空题 (1) 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2) 顺序选择循环 (3)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程序=对象+消息 (4) 过程类 (5) 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选择题 (1) B (2) C (3) D (4) C (5) D (6) A (7) A (8) B C (9) A D 判断题 (1) t (2) f (3) f (4)f (5) t (6) f (7) f (8) t 简答题 (1)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着眼于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出发,分析系统要做哪些事情,进而考虑如何做这些事情,自顶向下地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解,来建立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相应的程序模块结构,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 随着程序规模与复杂性的增长,这种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数据安全性问题,由于数据被每个模块所共用,因此是不安全的,一旦出错,很难查明原因。其次是可维护性及可重用性差,它把数据结构和算法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一旦数据结构需要改变时,常常要涉及整个程序,修改工作量极大并容易产生新的错误。每一种相对于老问题的新方法都要带来额外的开销。另外,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很难用过程来描述和实现,开发和维护也都很困难。 (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将程序设计为一组相互协作的对象(Object)而不是一组相互协作的函数。在程序中,属性用数据表示,用来描述对象静态特征;行为用程序代码实现,用来描述对象动态特征。可见,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对象是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封装体。对象之间存在各种联系,它们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程序可表示为: 程序=对象+消息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它着重于类的设计。类正是面向对象语言的基本程序模块,通过类的设计,来完成实体的建模任务。类通过一个简单的外部接口,与外界发生关系。一个类中的操作不会处理到另一个类中的数据,这样程序模块的独立性、数据的安全性就有了良好的保障。程序的执行取决于事件发生的顺序,由顺序产生的消息来驱动程序的执行。不必预先确定消息产生的顺序,更符合客观世界的实际。并且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提供了软件重用、解决大问题和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等特点。

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概述 1.简述面向过程问题求解和面向对象问题求解的异同。试列举出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各两种。 答:面向过程问题求解,以具体的解题过程为研究和实现的主体,其思维特点更接近于计算机;面向对象的问题求解,则是以“对象”为主体,“对象”是现实世界的实体或概念在计算机逻辑中的抽象表示,更接近于人的思维特点。 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C,Pascal,Foratn。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Java,C#。 2.简述对象、类和实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尝试从日常接触到的人或物中抽象出对象的概念。 答: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对象就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具体的物理实体在计算机逻辑中的映射和体现。类是同种对象的集合与抽象。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它是所有具有一定共性的对象的抽象,而属于类的某一个对象则被称为是类的一个实例,是类的一次实例化的结果。如果类是抽象的概念,如“电视机”,那么对象就是某一个具体的电视机,如“我家那台电视机”。 3.对象有哪些属性?什么是状态?什么是行为?二者之间有何关系?设有对象“学生”,试为这个对象设计状态与行为。 答:对象都具有状态和行为。 对象的状态又称为对象的静态属性,主要指对象内部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也就是变量。每个对象个体都具有自己专有的内部变量,这些变量的值标明了对象所处的状态。 行为又称为对象的操作,它主要表述对象的动态属性,操作的作用是设置或改变对象的状态。 学生的状态: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所在系别、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入学成绩等; 学生的行为:自我介绍、入学注册、选课、参加比赛等。 4.对象间有哪三种关系?对象“班级”与对象“学生”是什么关系?对象“学生”与对象“大学生”是什么关系? 答:对象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有三种:包含、继承和关联。 对象“班级”与对象“学生”是包含关系。 对象“学生”与对象“大学生”是继承关系。 5.有人说“父母”和“子女”之间是继承的关系。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父母”和“子女”之间不是面向对象意义上的“继承”关系。因为这里的继承关系是“is a”的关系,“男人”与“人”之间可以说是继承关系。 6.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包括哪些过程?OOA模型包括哪三个层次?OOD模型在OO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哪些工作? 答: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大体划分为面向对象的分析(Object Oriented analysis,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bject oriented design,OOD)、面向对象的实现(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三个阶段。 面向对象的分析的主要作用是明确用户的需求,并用标准化的面向对象的模型规范地表述这一需求,最后将形成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 面向对象的设计将在OO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界面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管理三部分的内容。 7.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有哪些优点? 答:由于对象的概念能够以更接近实际问题的原貌和实质的方式来表述和处理这些问题,所以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比以往面向过程的方法有更好的灵活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上述“分析—设计—实现”的开发过程也更加高效、快捷。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2 试题类型: 判断题:2’X5 简答题:20’X2 论述题:20’X1;30’X1 1、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 2、先秦时期理论上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设计典籍《考工记》的出现。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墨子的“先质后文”、“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进一步强调了实用功能,反对浪费奢靡。 5、杨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提倡一种博大精深、富于崇高色彩的美。 6、按照郭沫若对青铜器的说法,青铜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化——神化——礼化——人化。 7、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答: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8、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创作原则。 9、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答: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10、中国设计美学思想来源。 答:道家美学的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及其学派,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心境与自然融合、与道同行的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佛教美学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唐时期的禅宗,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的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 11、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P32 (结合课本适当张开论述答题) 答:1、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气神” 2、中国设计中的“意”与“象” 3、中国设计美学中的“和”与“合” 12、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设计美学思想的鼻祖。(P37) 苏格拉地论述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古希腊简述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即多利克、伊奥尼亚和科斯林三种柱式结构。 14、多利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特点。 答:(P39) 1、多利克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式 2、伊奥尼亚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由于曲线明显, 这一柱式结构又被称为女性柱式。 3、科林斯柱式的特点是装饰性强,但是在古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典雅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 林斯柱式。 15、奥古斯汀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然之美”两种类型。 答:(P41第四段) 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奥古斯丁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整体”。美不在于各种成份的量,而在于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复习资料

1.对象 (1)从概念层面讲,对象是某种拥有责任的抽象。 (2)从规格层面讲,对象是一系列可以被其他对象使用的公共接口。 (3)从语言实现层面讲,对象封装了代码和数据。 2.软件开发中的经典阶段:需求、分析、设计、规范、实现、测试、部署、维护。 3.设计7原则:开闭原则、里氏代换原则、依赖倒转原则、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迪米特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单一职责原则。 4.面向对象的方法学:UML(统一建模语言)、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XP(极限编程)。 开发方法:Booch、Coad、OMT、UML、OOSE、Wirfs—Brock 5.OOA——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OOD——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设计。 OOP——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程序设计。 6.OOA的基本任务: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进行分析和理解,对其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识,找出描述问题域及系统责任所需的类及对象,定义这些类和对象的属性和操作,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结构、静态联系和动态联系。最终目的:是产生一个符合用户需求,并能够直接反映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OOA模型及其详细说明。 优点:(1)加强了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理解。(2)改进与分析有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交流。 (3)对需求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4)支持软件复用。 OOA的三大策略是:属性策略、方法策略、对象策略。 7.(1)封装:是指对象在其操作中隐藏属性。它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用户只能看见对象封装界面上的信息,对象的内部实现对用户是隐蔽的。封装的目的是使对象的使用者和生产者分开,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分开。 例如:要从同事那里借钱,在商店购买食物,就不会抢夺同事的钱包,大翻一通,看看里面是否有足够的钱。而应该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借你一些钱,他们就会自己翻钱包。 以表示圆的一个对象作为封装的例子。圆的操作应能计算出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假定选择存储直径,要访问直径的程序员都会选择存储直径属性,而不是通过“获取直径”的操作来访问。如果在软件的后续版本中要存储的是半径,就必须找出系统中直接访问直径的所有代码,并更正它们,有了封装,就不会有问题。 (2)继承:可以指定类从父类中获取一些特性,再添加它自己的独特特性。继承是类间的基本关系,它是基于层次关系的不同类共享数据和操作的一种机制。父类中定义了其所有子类的公共属性和操作,在子类中除了定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操作外,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操作,也可以对父类中的操作重新定义其实现方法。 例如:在面向对象中,我们可以把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收音机看成是家用电气类的子类,也可以说家用电器类是这些类的超类。家用电器类具有的属性OnOffSwitch和electricWire,具有turnOn()和turnOff()操作。因此,如果你知道某物是家用电器,那么就会立即知道它具有家用电器类的属性和操作,这种关系就是继承。每个家用电器类的子类都继承了家用电器类的特征。同时,每个子类都增加了自己的属性和操作。 (3)多态:是指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并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例如:“画”操作,作用在“矩形”对象上,则在屏幕上画一个矩形;作用在“圆”对象上,则在屏幕上画一个圆。也就是说,相同操作的消息发送给不同对象时,每个对象将根据自己所属类中定义的这个操作方法去执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6.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RUP好像一个在线的指导者,它可以为所有方面和层次的程序开发提供指导方针,模版以及事例支持。

第3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第3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第3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1】什么是Java程序使用的类?什么是类库? 答:类是将一类事物的特性描述出来,然后如果用这个类来定义对象,则该对象就拥有了这个类所描述的所有特性。 在Java系统中,系统定义好的类根据实现的功能不同,可以划分成不同的集合,每个集合称为一个包,所有包合称为类库。 【2】如何定义方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方法的定义由两部分组成:方法声明和方法体。 方法的声明如下: 返回值类型方法名(参数类型形式参数1,参数类型形式参数2…){ 程序代码; 返回值; }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方法的作用是完成对类和对象属性操作。 【3】简述构造方法的功能和特点。下面的程序片段是某学生为student类编写的构造方法,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void Student(int no,String name) {

studentNo=no; studentName=name; return no; } 答:构造方法的功能是:构造方法是一个特殊的方法,主要用于初始化新创建的对象; 特点:构造方法的方法名要求与类名相同,用户不能直接调用,只能通过new运算符调用,而且构造方法是不返回任何数据类型,甚至也不返回void数据类型,即不能在构造方法前加void。 错误之处:(1)构造方法Student()前不能加void,(2)不能用return语句,(3)类名Student 首字母S改成小写s. 【4】定义一个表示学生的student类,包括的域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包括的方法有获得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及修改年龄。编写Java程序创建student类的对象及测试其方法的功能。 class Student { String id; String name; String sex; int age; void talk(){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资料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制定的时间:二〇一二年五月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资料 主讲教师:曹永春、蔡正琦、顿毅杰 主教材:《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陈维兴、林小茶编著,第2版,2009 辅助教材: 1.《C++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美Bruce Eckel,Chuck Alliso著,刘宗田,袁兆山,潘秋菱等译; 第1版,2011年 2. 《C++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美H.M.Deitel P.J.deitel 薛万鹏等译,2000年 3.《C++程序设计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美Bjarne Stroustrup 著,裘宗燕译,2005年 4.《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习题解析与上机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陈维兴主编,第2版,2009年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同上 课程性质:学科选修课 学分:4分 课时:72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上机实验18学时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结构: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课内实验、课后作业 评价方案:(考核依据、评分的办法、权重的分布) ?平时成绩:10% 课堂表现(课堂提问、考勤、作业等) ?实验成绩:20%(实验报告、实验考试)

?期中成绩:20%(闭卷考试) .期末成绩:50%(闭卷考试) 参考书目: 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C++编程思想》刘宗田,袁兆山,潘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秋菱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C++程序设计教程》H.M.Deitel, P.J.deitel 著,薛万鹏等译 《C++程序设计语言》Bjarne Stroustrup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著,裘宗燕译 陈维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习题解析与上机指导》 推荐刊物: 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程序员杂志》 4.《码农周刊》 5.《快乐码农》 相关网站: 1. 中国计算机学会https://www.doczj.com/doc/7916913013.html,/sites/ccf/ 2. 计算机爱好者协会https://www.doczj.com/doc/7916913013.html,/forum.php 3.C语言中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7916913013.html,/cpp 5.中国悠悠期刊网https://www.doczj.com/doc/7916913013.html,/ 6. 中国知网https://www.doczj.com/doc/7916913013.html,/ 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广东2015年自考设计美学课程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自考设计美学课程(04026、单项选择题一 现代科学观的缔造者之一(伽利略)在天文学、运动的原理和定律、数学与经验的关1 联、实验科学或科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年出版的《新工具》,16202 (培根)被同时代人赞誉为“自然大臣”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马克思主义)3 现代之父(塞尚)向世人揭示了新的“看”的方法。4 (毕加索)是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现代艺术家。在现代设计史上,5 热的抽象代表为(康定斯基)6 冷的抽象代表为(蒙得里安)7 .帕克斯顿8 英国“水晶宫”的设计者是约瑟夫.保时捷9 纳粹时期素有“电动汽车之父”斐迪南DIA”10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简称为“BIIA”11 英国工业艺术院,简称“CAI”12英国美术与工业委员会“NRD”13英国国家工业艺术注册设计师“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且最富才华的人物。.庞蒂是2014吉奥GM 美国通用公司的简称为15年19231882—德1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奥尼斯的《16“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西班牙、拉美诗选》中;文丘里。在建筑上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17 .解构主义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8 .盖里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19美国建筑师弗兰克-----上海土山湾工艺院20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蓝21《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年正式废除了科举,成立学部。22清政府于1905 北京美术学校创立,设立图案系。1918年成立第一所国立美 术院校—23中国近代于24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作者是培根。--二、多项选择题 1 为努力探索而牺牲的科学家有(布鲁诺)(伽利略) 2 莫奈的作品有(卢昂.大教堂)(阿尔让特依大桥) 3 商品有计划的废止方式主要有三种:A不断增加产品的新功能,使前期的产品不断老化;B不断更新产品的流行形式,使前期的产品很快过时;C直接控制和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 4 设计美学包含了设计的(功效性、审美性、伦理性)设计美的特征:(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商业性)5 6 设计美学的分类:(环境设计类、工业产品设计类、视觉传达类) 7 现代设计的三大范畴:(现代建筑及环境设计、现代产品设计、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建筑与绘画》约翰·拉斯金设计作品有《建筑的七盏明灯》、8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期末复习资料-填空考点

一、考点 1.面向对象的四大特性是: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2.构造函数的作用是:创建对象时为对象赋初值 析构函数的作用是:释放对象占用的资源 3.根据继承的基类的多少,C++将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4.C++进行动态内存分配的一对运算符是:new和delete 5.纯虚函数:是一个在基类中说明的虚函数,它在该类基类中没有定义, 但要求在它的派生类中必须定义自己的版本,或重新说明为纯虚函数。 抽象类:如果一个类至少有一个纯虚函数,那么就称该类为抽象类。 带有纯虚函数的类是抽象类,抽象类不能实例化。 6.对象拷贝有两种方式:浅拷贝和深拷贝 7.变量的生存期分为:动态生存期、静态生存期 8.C++里的逻辑值:非0表示真,0表示假 9.C++里函数参数传递方式有:值传递、地址传递、引用传递 10.静态成员变量属于类,所有的对象共享。 11.根据访问控制,C++将继承分为:公有继承、私有继承、保护继承 12.类的访问属性包括:公有、私有、继承 13.用const修饰的对象,其意思是:对象的状态不能被修改 14.拷贝构造函数被调用的场合有3种,分别是:用对象作参数构造对象时、 为函数实参对象赋值时、函数返回对象时 15.C++里的模版包括:函数模版、类模版 16.命名空间:一个由程序设计者命名的内存区域

作用:类似于操作系统中的目录和文件的关系。名字空间建立了一些 相互分隔的作用域,把全局标识符分隔开,避免产生名字冲突。 17.虚基类的作用P124 如果一个派生类有多个直接基类,而这些基类又有一个共同的基类,则在最终的派生类中会保留该间接共同基类成员的多份同名成员。但由 于保留共同基类的多份成员,不仅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还增加了访问 这些成天元时的困难,容易出错。C++提供了虚基类的方法,使得在继 承间接共同基类时只保留其一份成员。 18.多态及其分类P145 多态性是指用一个名字定义不同的函数,这些函数执行不同但又类似的操作,从而可以使用相同的调用方式来调用这些具有不同功能的同名 函数。 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分为:参数多态,包含多态,重载多态,强制多态 前两种称为通用多态,后两种称为专用多态 19.虚函数与重载函数的比较 ....P153 (1)函数重载处理的是同一层次上的同名函数问题,而虚函数处理的是同一类族中不同派生层次上的同名函数问题,前者是横向重载,后者可以理解为纵向重载。但与重载不同的是:同一类族的虚函数的首部是相同的,而函数重载时函数的首部是不同的。 (2)重载函数可以是成员函数或普通函数,而虚函数只能是成员函数。 (3)重载函数调用是以所传递参数序列的差别作为调用不同函数的依据;虚函数是根据对象的不同去调用不同类的虚函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1_1]什么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设计范型。这种范型的主要特征是: 程序=对象+消息。 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元素是对象,面向对象程序的主要结构特点是:第一:程序一般由类的定义和类的使用两部分组成,在主程序中定义各对象并规定它们之间传递消息的规律。第二:程序中的一切操作都是通过向对象发送消息来实现的,对象接受到消息后,启动有关方法完成相应的操作。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模拟人类习惯的解题方法,代表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新颖的思维方式。这种方法的提出是软件开发方法的一场革命,是目前解决软件开发面临困难的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1_2]什么是类?什么是对象?对象与类的关系是什么?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对象是描述其属性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施加的一组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对象可以认为是:数据+操作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就是具有相同的数据和相同的操作的一组对象的集合,也就是说,类是对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一类对象的描述。 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类是多个对象进行综合抽象的结果,一个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总是先声明类,再由类生成对象。类是建立对象的“摸板”,按照这个摸板所建立的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就是类的实际例子,通常称为实例。 [1_3]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 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实体,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每一个对象必须有一个名字以区别于其他对象。

(2)需要用属性来描述它的某些特性。 (3)有一组操作,每一个操作决定了对象的一种行为。 (4)对象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所承受的操作,一类是施加于其他对象的操作。例如:雇员刘名是一个对象 对象名:刘名 对象的属性: 年龄:36 生日:1966.10.1 工资:2000 部门:人事部 对象的操作:吃饭开车 [1_4]什么是消息?消息具有什么性质?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一个对象向另一个对象发出的请求被称为“消息”。当对象接收到发向它的消息时,就调用有关的方法,执行相应的操作。消息是一个对象要求另一个对象执行某个操作的规格的说明,通过消息传递才能完成对象之间的相互请求或相互协作。消息具有以下3个性质: (1)同一个对象可以接收不同形式的多个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 (2)相同形式的消息可以传递给不同的对象,所做出的响应可以是不同的。(3)消息的发送可以不考虑具体的接收者,对象可以响应消息,也可以不响应。[1_5]什么是方法?消息和方法的关系是什么?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要求某一对象作某一操作时,就向该对象发送一个响应的消息,当对象接收到发向它的消息时,就调用有关的方法,执行响应的操作。方法就是对象所能执行的操作。方法包括界面和方法体两部分。方法的界面也就是消息的模式,它给出了方法的调用协议;方法体则是实现某种操作的一系列计算步骤,也就是一段程序。在C++语言中方法是通过函数来实现的,称为成员函数。消息和方法的关系是:对象根据接收到的消息,调用相应的方法;反过来,有了方法,对象才能响应相应的消息。 [1_6]什么是封装和抽象?请举例说明。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35——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完整版

Object- Orien ted Programmi ng C++ 主讲成长生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章概述 § 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C++是基于C语言发展的,又冲破C语言局限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与Java 语言都作为当前计算机科学的主流语言, 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要弄清楚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首先了解和回顾传统的 ( Pascal(或C))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及其设计思想、程序结构及特点。SP(Structure Programming)是60 年代诞生的针对当时爆发的所谓”软件危机” , 为此发展形成了现代软件工程学的基础。 SP的总的设计思想是: . 自顶向下、层次化 . 逐步求精、精细化 程序结构是按功能划分基本模块的树型结构, 使模块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独立。因此SP的程序的基本特点是: . 按层次组织模块(战略上划分战役) . 每一模块只有一个入口, 一个出口 ?代码和数据分离(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归纳得到: SP 把数据和过程(代码、函数)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 用数据代表问题空间中的客体借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信 息; 程序代码则用来处理加工这些数据。程序员在编程时 必须时刻考虑所要处理的数据结构和类型。对不同的数据格式即使要作同样

的处理计算, 或者要对相同的数据格式作不同的处理都必须编写不同的程序(如两个整型数和两个浮点数相加)。这样的编程方法,即传统的SP方法设计出来的程序或系统其可重用的成分很少。其次把数据和代码作为不同的分离实体时, 总存在着用错误的数据调用正确的程序模块, 或用正确的数据调用错误的程序模块的危险, 从而使数据与程序始终保持兼容, 已成为程序员 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在开发一个大型软件课题中, 当工程进入到 后期若用户改变了方案要求, 很容易使技术人员的前期工作受到摧毁性的打击,使其前功尽弃。为克服以上的弊端或者该SP方法难以控制处理的矛盾而产生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即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OOP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对象 的雏形, 到七十年代美国国防部的专用语言Ada 语言, 直到当前国际上流行的高品味的Java 和C++(Tc++,Balandc++ 及Vc++), , 应该讲OOP方法与技术吸取了SP的一切优点,同时又正视和顺应现实世界由物质和意识二部分组成。映射到面向对象的解空间就是: 具体事物—对象; 抽象概念—类。 OOP的基本原理是用问题领域的模型来模拟大千世界,从而设计出尽可能直接、自然地表示问题求解方法的软件, 这样的软件由对象组成, 而对象则是完整反映客观世界事物具有不可分割的静态属性(”数据结构” )与动态行为(”方法” )的。而且它们是既有联系又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点

(04026)设计美学复习详细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毕加索——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M.金兹堡——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 艾尔?利兹斯基——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一、何为美?从六个方面展开 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的形式(从形式方面) 比如一个物体的平衡、对称、变化、比例这样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美在于变化中的统一,美在于比例,美是和谐与比例,美是杂多与统一 美就在与体积大小的秩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物体各部分的一种妥当安排,配合到一种悦目的颜色上去就叫美。——罗马共和国-西塞罗最美的线性是蜿蜒型曲线,因为它最符合于文华与整齐的原则——英-霍加兹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德-康德 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这种美他们认为是不假思索,凭自己的直觉感官作出来的 2、新柏拉图主义:美即完善美即完善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 美表现为内外的相应,同生的相应只有引起人的感应,才产生美。 3、经验主义:美即是愉快 将美的研究的重点对象从形式的分析转移到美感活动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分析。开始强调主观的人。代表人:伯

克————“我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一性质。” 4、德国的古典美学: 强调美是理性内容表现与感性的形式。 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德-黑格尔。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 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论证了艺术的真实性、倾向性、审美性之间的关系,深刻阐述 了必须从生活出发的现实主义美学原理 高尔基 6、叔本华和弗洛伊德: 叔本华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他提出美这个概念是根据于性的冲动至终,美是潜意识的本能和性的欲望的表现的命题,他认为人有二种重要的心理动机: 1、自我意识 2、性的欲望。 弗洛伊德确认为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的基础是人的本能的欲望的发泄。何为美学 美学是研究有关审美活动的学科 二、形态篇 形态即形状和神态。形式外在的轮廓而态是内在的精神、理念。形与态统一才是人类理性的创造物。 形态可分为1、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作业及复习资料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作业及答案 作业1: 是非题 1. 头文件中一般存放着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函数的原型以及类的定义。1. 错 2. 程序的编译是以文件为单位的,因此将程序分到多个文件中可以减少每次对程序修改所带来的编译工作量。4. 对 填空题 下面是一个求数组元素之和的程序。主程序中定义并初始化了一个数组,然后计算该数组各元素的和,并输出结果。函数sum计算数组元素之和。填充程序中不完整的部分。 ________A__________ int sum(int [],int); void main() { int ia[5] = {2,3,6,8,10}; B ; sumOfArray = sum(ia,5); cout << "Sum of array:" << sumOfArray << endl; } int sum(int array[],int len) { int iSum = 0; for(int i = 0; C ; D ) E ; return iSum; } 答案: A #include B int sumOfArray; C i < len D i++ E iSum += array[i]; 阅读理解题

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 // static int i = 20; int x; static int g(int p) { return i + p; } void f(int v) { x=g(v); } // #include extern int x; void f(int); void main() { int i=5; f(i); cout << x; } 回答以下问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是建立在“对象”概念基础上的方法学。所谓面向对象就是基于对象概念,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来认识、理解、刻画客观世界和设计、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 对象:对象是要研究的任何事物。从一本书到一家图书馆,单的整数到整数列庞大的数据库、极其复杂的自动化工厂、航天飞机都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有形的实体,也能表示无形的(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对象由数据(描述事物的属性)和作用于数据的操作(体现事物的行为)构成一独立整体。从程序设计者来看,对象是一个程序模块,从用户来看,对象为他们提供所希望的行为。 类:类是对象的模板。即类是对一组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定义,一个类所包含的方法和数据描述一组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类是在对象之上的抽象,对象则是类的具体化,是类的实例。类可有其子类,也可有其它类,形成类层次结构。 消息:消息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规格说明。一般它由三部分组成:接收消息的对象、消息名及实际变元。 面向对象主要特征: 封装性: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它体现于类的说明,是对象的重要特性。封装使数据和加工该数据的方法(函数)封装为一个整体,以实现独立性很强的模块,使得用户只能见到对象的外特性(对象能接受哪些消息,具有那些处理能力),而对象的内特性(保存内部状态的私有数据和实现加工能力的算法)对用户是隐蔽的。封装的目的在于把对象的设计者和对象者的使用分开,使用者不必知晓行为实现的细节,只须用设计者提供的消息来访问该对象。 继承性: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之间数据和方法的机制。它由类的派生功能体现。一个类直接继承其它类的全部描述,同时可修改和扩充。继承具有传递性。继承分为单继承(一个子类只有一父类)和多重继承(一个类有多个父类)。类的对象是各自封闭的,如果没继承性机制,则类对象中数据、方法就会出现大量重复。继承不仅支持系统的可重用性,而且还促进系统的可扩充性。 多态性:对象根据所接收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一消息为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产生完全不同的行动,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利用多态性用户可发送一个通用的信息,而将所有的实现细节都留给接受消息的对象自行决定,如是,同一消息即可调用不同的方法。例如:Print消息被发送给一图或表时调用的打印方法与将同样的Print消息发送给一正文文件而调用的打印方法会完全不同。多态性的实现受到继承性的支持,利用类继承的层次关系,把具有通用功能的协议存放在类层次中尽可能高的地方,而将实现这一功能的不同方法置于较低层次,这样,在这些低层次上生成的对象就能给通用消息以不同的响应。在OOPL中可通过在派生类中重定义基类函数(定义为重载函数或虚函数)来实现多态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1.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解答】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指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由于采用了数据结构化、语句结构化、数据抽象和过程抽象等概念,使程序设计在符合客观事物与逻辑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程序结构由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独立的基本模块(单元)组成,各模块之间形成一个树状结构,模块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其功能相对独立,模块化通过子程序的方式实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开始变得普及,并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 虽然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采用了功能抽象、模块分解与组合,以及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能有效地将各种复杂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容易实现的子任务,有利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但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相比,结构化程序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程序的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相互分离,若数据结构改变,程序的大部分甚至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修改。因此,对于开发大型程序具有一定的难度,软件的可重用性差,维护工作量大,不完全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哪些重要特点? 【解答】软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以往各种程序设计方法的根本区别是程序设计的思维方法的不同。它主要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现了较直接地描述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即对象)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所强调的基本原则是直接面对客观事物本身进行抽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将人类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直接应用在软件设计中。 (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将客观事物看作具有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来寻找同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静态特征)和行为(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类。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