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化学平衡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53
第5章 化学平衡思考题:1. 等温等压下,一个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自发进行,是由于反应物的化学势的总和大于产物的化学势的总和,那么为什么反应总不能进行到底,而要达到平衡态?2.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当气体开始浓度不同时,K \是不是相同?平衡组成是不是相同?3. 某一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ΘΔm r G >0,这说明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这个说法对么?为什么?4. 平衡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如果对一个平衡系统施加外部影响,则平衡将向着减少此外部影响的方向移动。
试讨论温度、压力、惰性气体、添加某一反应物等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选择题:1. 有一理想气体反应A+B=2C ,在某一定温度下进行,按下列哪种条件可以用ΘΔm r G 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 ()A .任意压力和组成;B .总压100kPa ,物质的量分数x A =x B =xC =1/3C. 总压300kPa ,物质的量分数x A =x B =x C =1/3D. 总压400kPa ,物质的量分数x A =x B =1/4,x C =1/22. 气相反应2NO+O 2=2NO 2在27℃时的K p 与K c 之比约为 ()A .4×10-4B .4×10-3 C. 2.5×103 D. 2.5×1023. 实际气体的平衡常数K f 的数值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标准态B .温度 C. 压力 D. 体系的平衡组成4. 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哪个因素而改变 ()A .体系组成B .标准态C. 浓度标度D. 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 5. 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 (1)A+B = 2C , (2)1/2A+1/2B = C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ΘΘΔ=Δ2,1,2m r m r G G ,ΘΘ=21K KB .ΘΘΔ=Δ2,1,2m r m r G G ,221)(ΘΘ=K KC. ΘΘΔ=Δ2,1,m r m r G G ,221)(ΘΘ=K K D. ΘΘΔ=Δ2,1,m r m r G G ,ΘΘ=21K K 6. 反应2NO+O 2=2NO 2的Δr H m 为负值,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则 ()A .升温加压B .升温降压C. 降温加压D. 降温降压7. 反应C(s)+2H 2(g)=CH 4(g)在1000K 时Δr G m Θ=19.29kJ 。
什么是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正反两个反应同时进行,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现象。
在化学平衡中,正反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此时,系统内的化学能量、物质浓度以及反应速率等物理量均达到稳定状态。
化学平衡的原理来源于勒夏特列定律,它阐述了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体系会自动调整,以达到物质浓度和能量分布的最优状态。
化学平衡有助于我们理解许多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工业生产、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
化学平衡的建立:
1.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化学平衡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取决于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
2.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下,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比并非恒定不变。
平衡常数K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
K值越大,说明生成物的浓度越高,反应越偏向于生成物一方。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等。
当这些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以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4.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通常涉及可逆反应,即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可以向前或向后进行。
不可逆反应则表示反应只能
进行单向反应,无法回到初始状态。
总之,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反应速率、浓度、温度等物理量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第5章 化学平衡原理习题及全解答1. 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 CH 4(g) + 2O 2(g) == CO 2(g) + 2H 2O(l) (2) PbI 2(s) == Pb 2+(aq) + 2I -(aq)(3) BaSO 4(s) + 2C(s) == BaS(s) + 2CO(g) (4) Cl 2(g) + H 2O(l) == HCl(aq) + HClO(aq) (5) ZnS(s) + 2H +(aq) == Zn 2+(aq) + H 2S(g) (6) CN -(aq) + H 2O(l) == HCN(aq) + OH -(aq)答: (1) 224242θCO CO θθθ22CH O CH O /(/)(/)pp p p K p p p p p p==(相对压力)(2) 2+-2+-θθθ22Pb I Pb I (/)(/)c K c c c c c c == (相对浓度)(3) θθ2CO (/)p K p p = (4) 2θθHCl HClO Cl /(/)K c c p p =(5) 2++2θθ2H S Zn H (/)/K c p p c = (6) --θHCN OH CN /K c c c =2. 填空题(1) 对于反应:C(s)+CO(g)==2CO(g),=172.5 kJ ⋅mol -1,填写下表:532定量的惰性气体,反应将 移动。
(3) 对化学反应而言,r m G ∆是 的判据,r m G ∆是 的标志,若r m G ∆ =r mG ∆,则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 状态。
动。
(3) 反应方向;反应进行倾向性;平衡。
3. 氧化亚银遇热分解:2Ag 2O(s) == 4Ag(s) + O 2(g)。
已知Ag 2O 的f m H ∆ =-31.1kJ ⋅mol -1,f m G ∆=-11.2 kJ·mol -1。
求:(1) 在298K 时Ag 2O —Ag 体系的2O p =?(2) Ag 2O 的热分解温度是多少(在分解温度,2O p =100kPa)?解: (1) -1r m Bf m 62.2 kJ mol H H ν∆=∆=⋅∑ ,-1r m B f m 22.4 kJ mol G G ν∆=∆=⋅∑2θθO /p K p p=,根据r m ln ()/K G T RT =-∆ ,当T =298 K 时, 3ln 22.410/(8.314298)9.04K =-⨯⨯=- 41.210K -=⨯P (o 2) =Pa 12k 100102.14=⨯⨯=⨯- p K p(2) 在分解温度,2O p =100 kPa , 1.0K = ,r m ()G T ∆=0根据Gibbs 方程:r m r m r m ()G T H T S ∆=∆-∆ ,r m r m/T H S =∆∆ 根据r m H ∆ 、r m S ∆ 随温度变化不大,故:-1r m r m ()(298)62.2 kJ mol H T H ∆≈∆=⋅ -1-1r m r m r m r m(298)(298)()(298)0.134 kJ mol K 298H G S T S ∆-∆∆≈∆==⋅⋅r mr m/465 K T H S =∆∆分解=或者:根据van ’t Hoff 方程:22r m 211112()ln ()K T H T T K T RT T ∆-=,412(298) 1.210, ()1K K T -=⨯=分解 ,解得:465 K T =分解。
第5章 化学平衡原理习题及全解答1. 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 CH 4(g) + 2O 2(g) == CO 2(g) + 2H 2O(l) (2) PbI 2(s) == Pb 2+(aq) + 2I -(aq)(3) BaSO 4(s) + 2C(s) == BaS(s) + 2CO(g) (4) Cl 2(g) + H 2O(l) == HCl(aq) + HClO(aq)(5) ZnS(s) + 2H +(aq) == Zn 2+(aq) + H 2S(g) (6) CN -(aq) + H 2O(l) == HCN(aq) + OH -(aq)答: (1)224242θCO CO θθθ22CH O CH O/(/)(/)pp p p K p p p p p p ==(相对压力)(2) 2+-2+-θθθ22Pb I Pb I (/)(/)cK c c c c c c == (相对浓度) (3)θθ2CO (/)p K p p =(4) +2-HClO H Cl Cl /(/)K c p c p c =(5)2++2θθ2H S Zn H (/)/K c p p c=(6) --θHCN OH CN /K c c c =2. 填空题(1) 对于反应:C(s)+CO 2(g)==2CO(g),=172.5 kJ ⋅mol -1,填写下表: 532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反应将 移动。
(3) 对化学反应而言,r m G ∆是 的判据,r m G ∆是 的标志,若r m G ∆ = r m G ∆,则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 状态。
不变 增加 不变,平衡不移动。
(3) 反应方向;反应进行倾向性;平衡。
3. 氧化亚银遇热分解:2Ag 2O(s) == 4Ag(s) + O 2(g)。
已知Ag 2O 的f m H ∆=-31.1kJ ⋅mol -1,f m G ∆=-11.2 kJ·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