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问题探究: 如何进行热量的计算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问题探究: 如何进行热量的计算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问题探究: 如何进行热量的计算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问题探究: 如何进行热量的计算

问题50. 如何进行热量的计算?

◇学生提问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

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

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老师,怎样通过计算比较物质的比热容,进行热量的计算呀?

1

◇问题探究

热量与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量的关系(重要性:★★★★)

老师:别急,要进行热量计算,首先要对比热容有个正确认识。你想想,什么是比热容?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课本上讲,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或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或J·(kg·℃)-1。

比热容表示某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和放热能力的大小。

老师:很好!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看下面这道题目:

2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物质次数

质量

m/kg 升高的温

度Δt/℃

加热的时

间t/min

10.1102

20.2104煤油

30.1101

40.2102(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老师,我认为:

(1)分析表格第1、2次数据可知,这是同一种物质,也就是比热容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同;加热时间不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不同;原因就是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可得出定性关系: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而且从数据上看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2)再分析表格第1、3次数据又可知,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时间不同,即吸收的热量也不同;原因就是物质的种类不同,也就是比热容不同!所以可得出定性关系: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即吸收的热量还与物质的比热容有关。

4

老师:很好!物质吸收的热量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

学生:我想想,用电磁炉的同一档位加热同一壶水,要是只加热到用来洗头的温水,用的时间短;但如果要加热到沸腾后泡茶,加热时间就格外长。这说明了物质吸收的热量还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老师:非常好!那反过来,物质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呵呵,这难不住我!同理,物质放出的热量也与物质的质量、比热容和降低的温度这三个因素有关!

热量的计算公式(重要性:★★★★)

老师:对,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最后得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你所说的这三个因素成正比。其中物体吸热后升高的温度和物体放热后

5

6 降低的温度我们可以称为温度的变化量,可用符号表示。

如果用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你能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

学生:热量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写为:t cm Q ?= 老师:很好!如果物体是吸收了热量,那么是它的初温0t 高,还是末温t 高?温度变化量t ?应该怎样计算?你能把吸热公式具体化吗?

学生:嗯,物体吸热的话,末温高!温度变化量应该是末温与初温的差,吸热公式可以写为:)(0t t cm Q -=吸

老师:呵呵,那如果物体放出了热量,放热公式可以怎么写呢?

学生:嗯,物体放热的话,初温高!温度变化量应该是初温与末温的差,放热公式可以写为:

7

)(0t t cm Q -=放

老师:对啊,你尝试解答上面的题目吧!

学生:由于用同一热源加热,在相同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应相同;

由公式)(0t t cm Q -=吸可知,在质量m 和吸收的热量Q 相同时,比热容c 与温度变化量t ?成反比;

从曲线图可知,若两图像上横坐标相等,即吸收相同的热量;乙液体的纵坐标值大,即甲液体升高的少,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所以乙液体的比热容小。

答案选A !

◇学生笔记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t cm Q ?=

其中吸热公式为:)(0t t cm Q -=吸;放热公式为:)(0t t cm Q -=放

8

◇要点训练

1.有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容积为160L ,装满水后,若水温由20℃升高到70℃,不计热量损失,水箱里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 水=

4.2×103J/(kg·℃),ρ水=1×103kg/m 3]

解:水箱中水的质量为

kg 160m 10160kg/m 100.13333=???==-V m ρ

所以水吸收的热量为

J

1036.3C)20-C (70160kg C J/(kg 102.4)

(730????????=-= =) 吸t t cm Q

答:水箱里的水吸收的热量是3.36×107J 。 解析:计算水吸收的热量要利用公式)(0t t cm Q -=吸,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变形公式V m ρ=计算即可,但要注意160L =160dm 3。

2.森林是一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

9

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 的水,[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水面的表面积为0.1m 2,经太阳垂直照射l5min ,温度升高了1℃。请计算:

(1)实验时6kg 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

(3)l00m 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设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l03J 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05L 的氧气)

解:(1)水吸收的热量

J

1052.2C 16kg C J/(kg 102.4)

(430???????=-??= =) 吸t t m c Q

(2)设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阳能为

10

1Q 则J 280900

J 10452.2106015101=吸??=?=Q Q (3)设100㎡绿地每秒吸收太阳能为总Q

则J 108.2J 28010010041??===总Q Q

所以100㎡绿地每秒钟放出的氧气体积为: L 14.0L 05.010

3=总?=Q V 答:(1)实验时6kg 的水吸收了2.52×104J 的热量;

(2)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280J ;

(3)l00m 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0.14L 的氧气。

解析:(1)计算水吸收的热量要利用公式)(0t t m c Q -??=吸,代入具体的数值即可。

(2)第1问求出的面积是0.1m 2的水在l5min 内吸收的热量;所以计算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

11 收的太阳能,就在第1问求出的热量基础上,面积上扩大10倍;时间缩小15×60倍。

(3)计算l00m 2绿地每秒放出的氧气,应先求出这些绿地吸收的热量,即第2问所求热量的100倍;然后用这个热量与l03J 的比值与0.05L 相乘,即可得出放出的氧气。

3.一个热水袋内装有1kg 的水,水的温度从90℃降低到4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求热水袋内的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解:水放出的热量

J

101.2C)40-C (901kg C J/(kg 102.4)

(530????????=-??= =) 放t t m c Q

答:热水袋内的水放出的热量是2.1×105J 。 解析:计算水放出的热量要利用公式)(0t t cm Q -=放,代入具体的数值即可。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能量守恒定律(附答案)

2019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能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 某种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光电池板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D.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2. 下列说法中,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是() A. 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放出热量,该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 细胞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人类已经大规模应用核聚变的方式发电 B.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但可以转化或转移 C. α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 D. 地球上90%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氢原子核的裂变 4. 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时() A. “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5. 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C. 电动车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D.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 6. 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鸡蛋刚离开手时的动能最接近于(质量为m、速度为v的物体所具有的 动能的计算公式:E k=;质量为m的物体在高度h处的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E p=mgh)() A. 0.3J B. 3J C. 30J D. 300J 7. 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石能源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B.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 C.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D. 能量是守恒的,因此不会有能源危机 8.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B. 弓将箭射出的过程是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 电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小于1 D. 所有能量转化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9. 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D. 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10. 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现存的石油.煤等燃料是有限的,所以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 太阳的能量辐射到地球上,会使地球不断地吸热升温 C. “能源危机”的说法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矛盾的 D. 只有在地球范围内,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才能成立 11. 关于如图所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小明、小聪、小英和小亮各提出了一条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说法,其中 错误的是() A. 小明: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时,也需要消耗能量 B. 小聪:航空母舰利用的核能是在核反应堆中氢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它属于一种新能源 C. 小英:当甲板上的飞机都升空执行任务后,航空母舰在大海中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D. 小亮:航空母舰上的雷达是利用了电磁波来发现敌方的军事目标的 12. 关于能源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柴薪既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B. 中考考场为了杜绝利用无线通讯设施进行舞弊,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来屏蔽声波的传递 C. 光缆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来传递的 D. 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无限的使用 13. 人类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活动离不开能源,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密闭气体对外做功的同时吸收热量,其内能减小 B. 大杯冷水的内能比小杯热水内能大 C.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高科技手段,少消耗能量多对外做功的“永动机”一定能够被发明出来 D. 三大化石能源由远古时期的太阳能转化而来 14.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B. “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D.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5. 下列关于内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B. 物体内能增加,它可能吸收了热量 C.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16. 下列关于内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的物体其内能保持不变 B.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C.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17. 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移 B.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C. 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8. 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人类社会不存在能源危机 B. 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会自发的转化为酒精的化学能

完整版中考物理浮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浮力计算题训练许多群众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河池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人畜饮水困难,1.今年初,如图乙所示,木在水面上放上一薄木板,挑水饮用.小宇同学在挑水时为防止水溅出桶外,3 200cm,桶内水深为35cm.求:板有3/4的体积没入水中.若该木板的体积为(1)薄木板受到的浮力.(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2,则小宇肩膀受到的压强为多大?3)若这担水总重360N,扁担与肩膀的接触面积为20cm ( 5×10m。(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kg/m, g .如图所示为某种型号潜水艇,其体积为2时,3333取× 10N / kg)求:200m 2)当它潜入到水下(1)它在潜入到水下执行任务时所受浮力;(2的舱盖所受海水的压强和压力。它的一个面积为1.2m 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在马航MH3703.批搜救编队参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6,吃×10kg与了搜救工作.如图所示,“长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7.533 10N/kgg10kg/m,取)×(海水的密度为6m水深度.1.0 1()搜救舰队通常采用“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为什么? 2()满载时,“长春”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长春”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3 .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 2装入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方木块放入容, 10dm43g8dm.(水未溢出,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dm,这时水的深度为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10kg/m)求:取10N/kg,p水 33 =1.0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1 )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2 、密度为5.一个底面积为10m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3 A 320.8 漂浮于水面上.kg/m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10 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1)物体A则:,则取出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g=10N/kg)(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 )14月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金枪鱼””(简称20146.年4,相关标准参数为:体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下图甲所示)3(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7.4km/h、质量1m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积33gρ 10N/kg ×10)kg/m,。取取1.0 20cm(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2000m当它2的探测窗口, 由海水中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甲乙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3tPP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上图乙所示,图中。求=3113. 的拉力(不考虑水的阻力)。

上海九年级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含答案

上海市各区县2017届初三物理试题电学实验专题分类精编 一、伏安法测电阻 1、(2017宝山第25题)25.小徐同学利用导体甲和导体乙各一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键一个、电源和若干导线,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⑴小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5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15中正确连接,____________。(用2B 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⑵ 在实验中,该同学用两个不同导体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请你帮该同学完成表中两个栏目的设计(填写栏目)。 2、(2017崇明第23题)测定某导体 (1) 最基本的方法叫做是伏安法;其实验原理是根据 (2) ;实验时所用的两个电表在接入电路时应注意:①选择适当的 (3) 、②正确连接 (4) 。 实验次 数 导体 ______ _ ________ 1 甲 / / 2 / / 3 / / 4 乙 / / 5 / /

3、(2017虹口第26题) 小华和小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一个待测电阻R x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个(甲:“20? 2A ”,乙:“50? 2A ”)、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首先选择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表一中实验序号1所示。小明用另一个变阻器实验,正确连接电路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表二中实验序号1所示。 ① 若小华选择的变阻器为________,他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 ② 实验中他们分别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均如图12所示。他们继续移动滑片P ,发现当电压表示数最大时,电流表指针在图12的位置上恰好都偏转了8格。请将他们的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一、表二的实验序号2中。________ ③ 小华和小明都只测量了两组数据,不符合实验要求,两位同学讨论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请简要说明他们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计算求出R x 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欧)。________ 4、(2017奉贤第26题) 小陈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现有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 表一:小华的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电压表示数 (伏) 电流表示数 (安) 1 2 3 表二:小明的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电压表示数 (伏) 电流表示数 (安) 1 2 3

2016年中考物理经典计算题有答案

2016浙江物理中考(生活相关)计算题 1、某直流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V6.6k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5Ω.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多少J电能?电动机线圈产生多少热量? (3)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因故障卡住无法转动,很快就闻到焦糊味道,请你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3、爱好科学的小明同学找来了一种电热饮水机.如图:甲是饮水机的简化示意图,S是温控开关, 当S、S 1都闭合时为加热状态,S断开、S 1 闭合为保温状态.图乙是饮水机的铭牌参数.请你帮他求 出: (1)初温为20℃的一满箱水,用此饮水机将水加热到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2)电阻丝R 2 的阻值多大? (3)在正常加热状态工作下, 加热5min需要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4、小林在做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开始向左滑动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的闭合曲线如图乙所示。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小灯泡在1min中内消耗的电能; (3)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其最大阻值的五分之一。求电源电压。 5、如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测量油箱内油量的装置,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指针能指示油箱内油的多少。当油箱加满油时,浮标通过杠杆使滑片恰好移至变阻器的最下端;当油箱油量减少到5L时,油量表就会发出警告。油的体积V和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0Ω.闭合开关S,求: (1)当油箱加满油时电路中的电流; (2)油箱内油量剩余一半时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 (3)油量表刚报警时R0的功率。 6、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水箱温控电路(设环境温度不高于20℃),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工作电路中的电热器上标有“220V 2000W”的字样;控制电路中热敏电阻R t作为感应器探测水温,置于恒温水箱内,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1为滑动变阻器。电磁铁产生的吸引力F与控制电路中电流I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衔铁只有在不小于3N吸引力的作用下才能被吸下。闭合开关S(不计继电器线圈的电阻).

2020年中考物理学考练专题16 能量守恒定律(含答案解析)

专题16 能量守恒定律 专题学啥 1.能量的转化 (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风能、内能、水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2.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3.试论述能量的转化、转移和守恒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转化反映了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如摩擦生热说明了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电风扇转动说明了电现象和机械运动之间存在的联系。 (2)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可以相互转化,同种形式的能量之间通过热传递可以进行转移,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如果发现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反之,当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大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 专题考法 【例题1】(2019山东泰安)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右端在b点,小物块从斜面的c点由静止自由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d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计算题分类复习 一、串、并联电路计算: 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S 1闭合,S 2、S 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当S 1、S 3 断开, S 2闭合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S 1、S 3闭合, S 2断开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2、图2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 1两端的电压U 1、L 2两端的电压U 2以及L 1、L 2串联的 总电压U ,请根据表盘读数回答下列问题: ⑴ L 1两端的电压U 1是多大? ⑵ L 2两端的电压U 2是多大? ⑶ L 1、L 2串联的总电压U 是多大?⑷ 电源电压是 多大? 二、欧姆定律计算: 3、如图3所示,R 1=10 ,R 2=15 ,电流表示数是1A , 求: (1)R 1中电流I 1和R 2中I 2各是多大?(2)电压表的示 数是多大? 4、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4 V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 V ;当电源电压增至12 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求电阻R 1、R 2的阻值。 三、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计算: 5、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 ,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 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求: (1)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2)正常工作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图1 图2 图3 图5

6.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外界大气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求: (1)保温时通过电热水瓶的电流是多少?(2)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电阻多大? (3)若瓶内20℃的水加热10min 正好烧开,则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热效率是多 少? (4)请你尝试画出电热水瓶的内部电路图。 7、某校同学在研究用电器的电功率时连接了如图6所示的电路,电路中电员两端 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a 时,闭合开关S 2、S 3与断开S 2、S 3,电流表的变化范围为0.4A ~0.1A ,电压表的变化范围为6V ~4V ;当断开开关S 2和S 3,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距a 点1/2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 ⑴小灯泡L 的额定功率 ⑵当开关S 2和S 3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8、如图7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 标有“6V 3W ”字样,R 2=12Ω,当S 1、S 2都闭 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 ,这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⑴电源电压U ; ⑵电阻R 1的阻值; ⑶当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消耗的功率。 四、密度计算: 9、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 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型号DSP —19B 电源220V 50Hz 功率 加热时 1200W 保温时 30W 容量2L

上海中考物理电学计算专题训练

上海中考物理电学计算专题训练 【题型一:电源可变-电流范围】 例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在4~8伏范围内调节,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Α”字样。当电路中的电流 为0.4安时,R 1两端的电压为2伏。 ③若在变阻器R 2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所用量程为0~3伏,求该电路正常工作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可调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 1=10欧,滑动变阻器R 2标有“50Ω 1A ”字样。当闭合电键S 时,若电源电压 为12伏,通过R 1的电流为0.4安。 ③若电源电压在6伏~15伏间可变,在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前提下,当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时,通过移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可使电路中电流的变化量为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练习: 1.在如图(a )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所用电表均为如图(b )所示规格。 ② 现电路中的电源电压可变: (a) 若滑动变阻器R 2标有“50Ω 1A ”的字样,求为保证通过干路的电流达到最大时,电源所需的最小电压U min 。 (b) 若滑动变阻器R 2标有“5Ω 3A ”的字样,求在电源电压可变范围内,通过电阻R 1的最大电流I 1max 。

2.如图所示,灯L 上标有“12V 3.6W ”,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1A ”。 (2)断开S 1、S 2,用一个新的电源去替代原来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0~0.6A ,0~3V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过程中,要求两个电表先后均能达到满刻度,且电路正常工作。求允许替换电源的范围。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10 2.5A ”字样。闭合电键S ,电流表A 的 示数为0.9安。 (2)若电源电压可变,电流表A 选接“0~3A ”量程。现用定值电阻R 0替换R 1,要求:电源电压取6~12伏之间任一值,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电流表A 的指针能达到满刻度处。 第一,现有阻值为10欧和15欧的两个电阻,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选择的电阻阻值为_______欧。 第二,满足上述要求时替换的定值电阻R 0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欧至_______欧。 【题型二:指针偏转】 例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5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1.5A” 字样,所用电表为学校实验室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 ③如果要使两电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相同,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第一,不改变电表量程,移动滑片P 能否满足上述要求;若能,请说明滑片P 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满足上述要求共有______种可能。请另选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电流表量程0~____安,电压表量程0~_____伏,并计算当满足上述要求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I 。

中考物理专题有关热量的计算

2011年中考物理专题六有关热量的计算 一、专题目标 1.热量的概念,比热容、热值的概念。 2.利用比热解释简单的热现象,尽量利用公式Q=cmΔt进行分析。 3.分清题目的已知量、谁吸热、谁放热,找出所求量,再建立等量关系,运用Q=cmΔt或Q=mq进行计算。 二.知识框架 热量: 基本概念比热容: 热值: Q吸= 计算公式 热量计算Q放= 燃料燃烧时的热量Q放= 一、中考题型说明 热量的计算题型在中考中有以下几种: 1.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 (1)一般是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 (2)然后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 (3)最后代入数值计算求解。 2.“探究”型试题的解题方法是: (1)抓住题中提出的“问题”; (2)围绕“问题”搜集实验数据和相关材料; (3)通过实践和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总结; (4)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表达式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3.信息题型: 物理信息题中有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把物理问题具体化,抓住本质特征,舍弃次要因素,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解析 例一、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 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在沸水壶中煮10分钟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杯水中,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上升时,测量发现放在A的水温高于放在B 的水温,则()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学生思考]: 1、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 2、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 3、代入数值计算求解

[针对练习]: 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 1 ,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 m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 A. 3 2 1 t t- B. 3 2 1 t t- C. 32 3 1 t t - D. 2 3 1 t t- 例二、“探究”型试题 小明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学生思考: 1、抓住题中提出的“问题” 2、围绕“问题”搜集实验数据和相关材料 3、通过实践和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总结 4、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表达式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针对性练习]: 今年小麦丰收了,有的农民将小麦放在有车辆行驶的柏油马路上晾晒。请你说出这种做法的利和弊。 ⑴利: ; ⑵弊: 。 例三、信息题型 设计汽车发动机时,既要考虑能量的利用效率,也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 (1)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5kg在冷却系统中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2)柴油在某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如果每分钟释放1.2×107J的能量,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是8.5×104w,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学生思考: 1、学生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 2、把物理问题具体化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能量守恒定律(附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能量守恒定律(附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以下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某种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 能 C.光电池板是把光能转化为电 能 D.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2.以下说法中,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是〔〕 A.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放出热量,该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细胞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目前人类已经大规模应用核聚变的方式发 电 B.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但可以转化或转移 C.α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 流 D.地球上90%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氢原子核的裂变 4.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时〔〕 A.〝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 心 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 成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能量守恒定律说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5.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 源 B.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C.电动车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 6.如下图,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鸡蛋刚离开手时的动能最接近于〔质量为 m、速度为v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的计算公式:Ek=;质量为m的物体在高度h处的重力势能的计 算公式:Ep=mgh〕〔〕 A.0.3J B.3 J C.30 J D.300J 7.以下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 力学计算题 一、密度 1.每节油罐车的容积为50 m3,从油罐中取出20 cm3的油,质量为17 g,则一满罐的油的质量是多少吨? 二、速度 2.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 km,一辆小车以74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压强 3.如图X5-1-1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 N,其底面积为1 200 cm2 .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 kg,g取10 N/kg,计算: (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图X5-1-1 4.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研制潜水器,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7月下水的“蛟

龙号”深海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其设计的下潜深度达7 000 m .2011年7月已完成5 000 m 级深海潜海和科学探测.若“蛟龙号”潜水器下潜至5 000 m ,求: (1)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大约是多少?(ρ海水=1.03×103 kg/m 3,取g =10 N/kg) (2)若观察窗的面积为300 c m 2,则海水对观察窗的压力大约是多少? 四、浮力 5.有一木板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木板重1 800 N ,体积为0.3 m 3.g 取10 N/kg ,求: (1)木板的密度; (2)木板所受的浮力; (3)有一个人重700 N ,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安全地躺在木板上? 6.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 kg 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 5 的体积浸入水中.求: (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五、机械效率 7.如图X5-1-2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 N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 N ,物体在5 s 内匀速上升1 m .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8.如图X5-1-3所示,小王站在高3 m 、长6 m 的斜面上,将重200 N 的木箱A 沿斜面从底端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小专题一热量综合计算测试题无答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小专题一热量综合计算测试题无答案热量计算的内容:热传递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热机、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等设备利用热量的计算. 类型1一般吸放热计算 吸热公式:Q 吸=cmΔt=cm(t-t ). 放热公式:Q 放=cmΔt=cm(t -t). 燃烧放热公式:Q=mq或Q=Vq.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时Q 放 =W=Pt. (xx·泸州)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初温为25 ℃的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水温升高到75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m3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要产生同样多的热量,用“220 V 2 000 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需要________min的时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2.1×107J/m3] 解答有关热量计算问题,应熟练吸热公式Q 吸=cmΔ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 放 =Vq、Q 放 =mq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注意固体燃料热值单位(J/kg)与气体燃料热值单位(J/m3)的区别. 类型2热量的利用效率问题 能量不能百分之百被利用,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叫做效率,即η=Q 有用/Q 总 = cmΔt mq ×100%. 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的效率也可以利用公式η=Q 有用/Q 总 计算. (xx·苏州)某学习小组同学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100 g 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60 ℃、消耗了4.2 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4.2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 1.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热值为1.4×108J/kg,燃烧时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完全燃烧0.15 g氢气可放出________J的热量,这些热量可使100 g的水温度从

初中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二、资料准备:教材分析: 教材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中,列举出生活中的能量守恒实例来加强教学。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环节二:进行新课 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课本图2-17中画出了一些农常用的生活、生产设备。请同学分析在使用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例如,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收热量,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总和跟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等。再如水电站里,水从高处流下,损失了机械能,一方面由于推动发电机转动而转化为电能,一方面水跟水轮机、管道摩擦而转化为内能。那么水的机械能的损失等于产生的电能和内能的总和。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通常把它表述为: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

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综合计算题》

题型复习(四) 综合计算题 第1讲力学计算 题型之一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1.(2017·威海)夏鸥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发现该物体要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于是他将体积为1×10-3 m3、重为6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并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求: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2017·咸宁)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ρ水=1.0×103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甲 乙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017·天水)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0.2 kg,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当往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绳子的拉力为2N.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 N/kg.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的密 度.甲乙 (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4.(2017·贵港)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0 cm深的水,容器的质量为0.02kg,厚度忽略不计.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 知B物块的体积是A物块体积的错误!.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Pa,物块A有错误!未定义书签。体积露出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细线被剪断前后水面的高度差.?甲 乙 (3)A、B两物块的密度.

上海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汇编 电学压轴计算(含答案)

电学压轴计算 宝山嘉定 22.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 ⑴求电源电压U。 ⑵求电阻R2的阻值。 ⑶现用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使图13中的电压表的示数变为2伏。求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P0。

崇明 22.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培. (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2)求电阻R2的阻值; (3)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 电源的电功率增加了0.9瓦,求电阻R0的阻值. 奉贤

22. 如图12(a)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0.5Α”字 样。闭合电键S移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12(b)所示时,求: ① 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 ②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2。 ③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U最大。

黄浦 21.如图1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且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字样。 闭合电键S后,通过R1的电流为0.2安。 ①求R1两端的电压U1。 ②求10秒内电流通过R1做的功W1。 ③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位置,使R1消耗的功率与R2消耗的功率之比最大,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2。

金山 21.在图10(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12伏保持不变,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1) 求电阻R 1的阻值。 (2) 10 秒内电流通过电阻R 1所做的功W 1。 (3) 若用定值电阻R 0替换R 1,并将R 0和R 2按图10(b )所示接入相同电源的电路,移动滑片P ,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使图(a )中电路的最大电功率是图(b )中电路最小电功率的5倍,求R 0的阻值。

中考物理热量计算的压轴题

2013中考物理热量计算的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 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 g.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 s,弓长为s=0.25 m,人拉弓的力为16 N,木头比热c=2×103 J/(kg·℃),室温为20℃. 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 棒尖端吸收,则1 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示范解析】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2FS=2×16 N×0.25 m=8 J;(2)木棒尖端吸收的热量Q=ηW=25%×8 J=2 J,木棒尖端升高的温度△t=Q/cm=2 J/[2×103 J/(kg.℃)×0.25×10-3 kg]=4℃;(3)使木棒燃烧起来的时间t=(260℃-20℃)÷4℃/s=60s. 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1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妾许多根玻璃吸热管组成的集热器,每根玻璃吸热管由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如图1所示是玻璃吸热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综合应用动力学和能量守恒知识分析过过程问题含解析

3. 综合应用动力学和能量守恒知识分析多过程问题 典型例题 [例1] (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 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4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取sin 37°=35,cos 37°=45 )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 2 R 、竖直相距R .求P 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 P 的质量。 解析 (1)根据题意知,B 、C 之间的距离l 为 l =7R -2R =5R ① 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 mgl sin θ-μmgl cos θ=1 2 mv 2B ② 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v B =2gR ③ (2)设BE =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 由B 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x sin θ-μmgx cos θ-E p =0-1 2 mv 2B ④ E 、 F 之间的距离l 1为 l 1=4R -2R +x ⑤ 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0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专题复习

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专题复习 1、(xx,德州)如图所示是蓝鳍金枪鱼-21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示意图,它是一种专业水下搜寻设备,在搜寻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航行器质量约为750 kg,体积约为1 m3,可潜入水下4500 m深处,在配置声呐系统后能以较高的分辨率搜寻水下物体。(海水密度ρ海水= 1、03103 kg/m3,g取10 N/kg)求:(1)航行器下潜至水下3000 m深处时,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2)航行器停留在水下3 000 m深处作业时,若遇故障发动机关闭,试分析判断航行器的浮沉情况。(3)航行器完成水下3 000 m作业后返航,在它上浮2 000 m的过程中,海水浮力对航行器所做的功是多少? 2、(xx,陕西)在缺水地区,需要时刻储备生活用水。如图所示为一种具有自动蓄水功能的长方形水池。A是一个底面积为100 cm2的方形塑料盒,与塑料盒连接的直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当蓄水量达到 2、4 m3时,活塞B堵住进水管,注水结束,水位为H。(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g取10 N/kg)(1)注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上升,水对水池底部的压强逐渐__ __。(2)注水结束时,水池中水的质量是多少?此时塑料盒浸入水中的深度是10 cm,塑料盒所

受的浮力是多大?(3)若在塑料盒内放入质量为0、3 kg的物体,注水结束时水位H升高了多少? 3、(xx,自贡)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 N 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一端10 s,使绳端向下移动了 1、5 m,重物匀速上升了0、5 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g取10 N/kg)。(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3)被吊起的重物质量多大? 4、(xx,黄冈)xx年4月14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21”(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图甲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 m 3、质量750 kg,最大潜水深度4500 m,最大航速 7、4 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 1、0103 kg/m3,g取10 N/kg)。 甲 乙(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 cm2的探测窗口,当它由海水中2 000 m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3)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P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