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玄武与道教起源

玄武与道教起源

玄武与道教起源
玄武与道教起源

玄武与道教起源

摘要:玄武是龟蛇崇拜的组合体,龟蛇崇拜分别起源于南方和北方地区,到新石器晚期在黄河下游山东地区开始合流,最后组合成为龟蛇合体的玄武形象。玄武又是水神,道教将玄武作为标志,其主要意图就是借助北方地区对水的崇拜来笼络人心,发展信徒。道教所以最先在北方和黄河下游地区发生发展,与当地原始水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玄武;水崇拜;道教起源

玄武是中国古代“四神”之一,是水崇拜的物化形象,是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道教所以要把玄武作为自己重要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人们对水的崇拜,发展自身宗教。探索一下玄武的产生和在历史上的流行发展变化,可以加深对道教起源的认识和了解。

一、玄武源流

玄武,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其原始形象是星宿。到西汉晚期,则被界定为方位的标志,辟邪的道具,东汉以后,还被人格化、神化,成为道教的护法神像。玄武的文物形象最早出现在商晚期,到西汉时期,则以龟蛇相纠的合体形式广为流传。

(一)文献所见玄武

文献所见玄武有多种身分和职能。

1、星宿。《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1]《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虚、危。”虚、危都是北方星宿的名字。《正义》:“南斗六星,牵牛六星,并北宫玄武”。[2]这里所称玄武是北方的星宿,是方位的代表。《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编写的书,虽然有后人增补的成分,但将玄武视为星宿,则应与《楚辞》一样,是延续了战国时期的说法。

2、神兽。《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淮南子》也是武帝时的作品,反映的同是西汉中期人们对玄武的认识。[3]与《史记》不同,玄武由星宿变成了一种动物。

3、龟蛇。《后汉书·张衡传》载《思玄赋》:“玄武缩于壳中兮,螣蛇蜿而自纠。”注曰:“玄武谓龟、蛇也。《曲礼》曰:‘前朱爵而后玄武。’壳,龟甲也。”这是“龟蛇相纠”的表述。李贤注《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4]蔡邕《月至·章句》:“北方玄武,介虫之长。”[1]指的也是龟蛇。段成式《酉阳杂俎》:“朱道士……忽见蟠蛇如堆缯锦,俄而变为巨龟。访之山叟,云是玄武。”[5]

4、神。又有多种称呼:

(1)北方神。王逸注《楚辞·远游》:“玄武,北方神名。”“呼太阴神使承卫也。”[1]《汉书·杨雄传》《校猎赋》:“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终始颛顼、玄冥之统”。注:应劭曰:“颛顼、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杀戮也”。[6]

(2)黑帝。《史记·天官书》索隐《春秋纬文耀钩》:“北宫黑帝,其精玄武”。《河图·五行大义》引:“北方黑帝汁光纪,水帝也”。《河图·帝览嬉》:“北方黑帝,体为玄武,其人夹面兑头,深目厚耳。”[2]

(3)水神。《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玄冥、回禄”。杜预注:“玄冥,水神”。[7]《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4]

(4)天将。北宋杨亿《谈苑》:“与真武、天蓬合列为天之大将。”《宋朝会要》:“太平兴国六年封圣将军。大中祥符七年诏加圣保德真君。”《云麓漫抄》:“祥符间避圣祖讳,始改玄武为真武。”[1]

(5)上帝。《续文献统考·群祀考》云:“元大德七年十二月,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混洞赤文》:“玄帝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1]文献所云玄武,最早是星宿,西汉中期变成水神,谶纬兴起后成为黑帝、水帝,主杀戮的北方之神。宋以后演绎为天将,道教的护法神、元始天尊等等,其地位越晚越显赫。

(二)文物所见玄武

文物所见玄武形象,绝大部分出自于工艺晶和建筑材料的装饰。

1、工艺装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把骨刻小刀,把手为一龟,龟背蟠曲一条蛇。这是商代晚期(距今3100年)的作品,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龟蛇合体的实物。这很可能就是玄武形象的原形。无独有偶,在江西高安县汉家山元墓出土的一组随葬四神俑中,其玄武的形状也是蛇盘踞在龟的背上。虽然两者之间有着两千多年的间距,不可比拟,也不会是巧合,但作为一种传统认识,很可能是民间对龟蛇合体的一种传承,一种悠久观念的继续。

2、水器装饰。淮阴高庄战国早期墓出土铜盘内底正中刻一龟,周边绕聚群蛇。因为铜盘是盛水器皿,刻画上水生动物,既可使其用途更加明确,又因为龟蛇的原始宗教因素还可以兼具守护、辟邪的用意。这种以龟为中心,众蛇环绕在周边的形式,也许是后来龟蛇相纠的原始阶段。

3、建筑装饰。一是用作建材料如砖、瓦当图案。如西汉茂陵出土画像砖和汉长安城出土四神瓦当,均为西汉中晚期遗物,其形态呈龟蛇相纠状。二是墓室壁画。如洛阳金谷园新莽时期壁画墓中,玄武图位于墓室后壁,其作用既显示方位,又具辟邪功能。三是画像石刻。因其时代多为东汉时期,玄武的地位较之西汉晚期大大下降,一般不处于主导位置,四是庙宇壁画。多为真武(即玄武)大帝身份标志。其位置处于真武画像脚下供真武出行时踏乘,其职能变成了交通工具。

4、铜镜纹饰。多见于规矩四神镜,形式有龟负天柱、有龟蛇相纠等多种形式。龟蛇和合相处的表现方式,反映了阴阳平衡的思想。时代最早的是王莽始建国年间的。

出土资料中的玄武,是龟和龟蛇。常见形状是蛇缠绕在龟体上,蛇在上,龟在下,其职能多为方位标示和辟邪。最原始的形象来自于商周时期的龟和蛇纹饰,春秋晚期开始有了组合的迹象,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龟蛇相纠的形状,西汉晚期最为流行。东汉道教诞生后,玄武依然担当方位和辟邪的职责。唐、五代以后,玄武成了大帝,完全是人的形态,龟蛇则成为一种象征身份的符号和标志,而且,龟蛇合体、龟蛇相纠的形象也被分离开来,成为并驾齐驱的样子。

(三)玄武与阴阳五行

玄武的产生,与战国秦汉时代的阴阳五行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阴阳学说把世界一分为二,不是阴就是阳。而五行学说则在阴阳的基础上,对世界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并将万事万物按照五个方位进行分解。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南方是“阳”的方位,北方则是“阴”的方位;南方是光明,北方则是黑暗;南方是火,北方则是“水”;南方的神是火神,北方的神则是“水神”。南方是“朱雀”,北方则是玄武;南方的色彩是红,北方则是黑:南方是“夏”,北方则是“冬”等等,南北对应,一反一正。

玄武居北方,北方是寒冷的地方,因此,北方又被认作是冬天的所在。冬天是万物肃杀、休眠的季节,所以北方又被认为与死亡相关,是主杀的方位,是“阴间”世界。《史记·天官书》《正义》在解释北方星宿时曰:“虚二星,危三星……虚主死丧器泣事,又为邑居庙堂祭祀祷祝之事:……危为宗庙祭祀事”、“司命二星,在虚北,主丧送……危二星,在司禄北,主危亡”。《索隐》:“虚为哭泣事。姚氏案《荆州占》以为其宿二星,南星主哭泣。虚中六星,不欲明,明则有大丧”。[2]星座方位推及人事,玄武所在位置的星宿的职责主要与危亡、丧送、祭祀相关联,而哭泣实际上也是与丧送、与死相关的事。因为与死相关,古代的人们认为,人死为鬼,北方自然又成了鬼魂聚居的地方,所以,北方又被认定为“鬼方”、鬼国。因此,鬼又与玄武拉上了关系:如,玄武的特性是水,鬼们所居之处为“黄泉世界”,是地下深处,也是水充足的地方;鬼怕光明,喜欢幽暗,玄武所居恰恰也是幽暗的地方;鬼的形象是黑的,而玄武也是黑的化身等等,主杀的玄武和死人和鬼,在北方终于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另外,在服饰礼制上,玄武还是头上的“冠”。《后汉书·舆服志》注《春秋繁露》曰:“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黻之在前,朱鸟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饰也”。[4]总之,在阴阳五行思想影响下,什么东西都能与阴阳五行对上号,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阴阳五行的规范下运行。

为什么玄武在西汉晚期倍受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与西汉中期以来后宫外戚地位上升特别是王莽篡汉舆论宣传有关。王莽为了使自己的篡汉行为合法化,自造了一部王氏家谱,不但把自己的血统与三皇五帝挂上钩,而且还杜撰了一个故事,声称王氏先祖迁居元城后,“为三老,魏郡人德之。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后八十年,当有贵女兴天下。”李奇注曰:“此龟繇文也。阴,元后也。阳,汉也。王氏舜后,土地。汉,火也。故曰土火相乘,阴盛而沙麓崩。”[6]这里对阴性的宣传,实际上就是为外戚政治的合法性张目。因为,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皇帝是阳,皇后和臣民则都是阴。玄武既然是阴性的代表,也当然是后宫外戚和臣民的化身。所以,抬高玄武的地位,实际上就是抬高外戚臣民的地位。宣传玄武,也就是宣传臣民执政的合法,为最终让臣民身份的王莽登基找到君权神授的借口和理论依据。这是玄武所以在西汉晚期被特别宣传、倍受殊荣的政治原因。

玄武在西汉晚期被纳入阴阳五行序列,并居于主导的地位,本来是王莽耍的一套政治把戏。但是,玄武在民间,则由于其与水、与辟邪、与死亡世界的关系,深受民间大众的欢迎和爱戴,这是王莽之流始所未料到的事。这也是玄武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生命力最长的原因。

二、龟蛇崇拜的由来

作为水神的象征,先秦时期曾有蛙、鱼、龟、蛇、蟾蜍、玉兔等等,但到了西汉时期,蛙被分配去作了灶神,鱼进了墓葬成为黄泉世界的标志,蟾蜍和玉兔升到了月亮上专门为西王母制作仙药之后,龟蛇则被组合到一起,法定为水神的代表,而且还被赋予阴阳的功能,成为主宰北方、主宰属于“阴性”族类如臣民、妇女等群体的神灵。

(一)龟与灵龟崇拜

玄武所以选择龟作为主体,一是龟为水生动物,二是龟长寿,三是龟有灵性。

考古资料发现,远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河和长江下游地区曾经流行过食龟和以龟器随葬的习俗。据高广仁、邵望平二位先生的研究,在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较完整的海龟背甲、腹甲和体骨96件。同样的现象在浙江嘉兴马家浜、上海松泽、广富林、马桥,江苏武进圩墩等遗址也有发现。学者们认为,河姆渡文化时期的人们有食海龟的习俗。在北方黄河下游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分布区,不但有大量龟甲出土,而且还出现了以龟甲制作的随葬品。这些随葬品有的在龟甲上钻有小孔,有的做成囊袋,内装小石子或骨针、骨锥,有的背甲还涂朱。因为大多数都随葬在墓主的腰腹部,故作者认为其用途与原始的医、巫相关。这样就使龟借助于巫术的力量,登上了神圣的祭坛,成为商周时期能够与天地鬼神交流的神秘道具,并由此引发了羽黄河下游地区的龟灵崇拜。

龟为什么会被当成灵物?

第一龟知天地吉凶,有神灵。《大戴礼》曰:“甲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说苑》曰:“灵龟五色,色似玉。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法地,转运应四时,蛇头龙颈,左精象日,,右精象月,知存亡吉凶之变”。纬书据此作了进一步发挥。如《洛书》曰:“灵龟者,黝文、五色,神灵之精也。能见存亡,明于吉凶”。《礼统》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黝文交错,以成列宿……明吉凶,不言而信”。[8]第二,龟长寿,阅历深,熟知过去历史。《洪范·五行》说:“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

[8]《史记·龟策列传》司马迁曰:“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褚先生曰:“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2]《淮南子》曰:“龟三千岁”。由龟长寿的迷信,人们进而相信食龟也能长寿。如《抱扑子》曰:“千岁灵龟,五色具焉。……以采朱浴之,乃剔取其甲,火炙捣服方寸匕,日三尽。一具寿千岁”。

第三,龟能使人致富。《史记·龟策列传》褚先生曰:“记曰:‘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近世江上人有得名龟,蓄置之,家因大富”。龟与财富的联系,来自于历史上曾经用龟甲做过货币。王莽复古,也曾将龟列为“宝货”,和钱币一起流通。

商周时期所以以龟甲作为主要占卜道具,并认定其占卜的效力最神,一个主要原因恐怕与原始巫术有关。大汶口文化发现的龟甲囊,其中放置有骨针、骨锥和石子,这也许就是当时巫师们用于治病驱邪的道具。战国秦汉时认定龟有神灵,除了龟的占卜作用外,又进一步由龟的寿命较长,推及其阅历丰富,知天地吉凶,料事如神。《淮南子·说林训》:“牛蹶彘颅亦骨也,而世弗灼,必问于龟者,以其历久矣。”[3]加上西汉中期以来后宫和外戚政治势力的膨胀,思想观念上对代表“阳性”的皇权地位的批判,对“阴性”的大力推崇,使得阴性代表“水”及“水神”地位无限提高,龟作为水神玄武的主体,其神圣职能也由占卜而跃居为天神主宰。

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河、长江下游地区,除了龟灵崇拜外,还出现了像龙山文化那样一个尚“黑”的时代,出现了一个以“鬼魂”崇拜为核心的商民族,并在龙山文化和商民族活动区导致了“巫”和“巫术”的发生。“黑”和“鬼”加上“水”、“北方”四个因素,为玄武所吸收,成为玄武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蛇与水崇拜

蛇崇拜最先是在中国北方形成的,其核心问题是水。

目前所见有关蛇的最早的考古资料是来自北方草原地区距今8500年左右的查海遗址。接着是与查海相近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区,再后是黄河中上游的距今4000年的马家窑文化、山西龙山文化,3000多年前的二里头文化等等。从距今8500年前到距今3000年前,足足有5000多年间,在北方曾经存在过一个以蛇纹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区域。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蛇文饰继续在属于北方的西部渭水流域的西周青铜器中有所发现。到春秋战国时期,蛇文饰开始南下,在江汉流域以及江南的楚文化中被大量使用,并随着楚文化的扩张,向东、东北以及西南渗透,其最东北端伸到了黄河下游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地区。

从蛇纹饰由北而南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这种缓慢地移动,与其说是人为的因素,不如说是自然的因素更恰当,这很可能就是地球干旱程度自北而南变化的具体反映。

众所周知的是,蛇喜欢生活在潮湿背阴的地区。有蛇必有水。这种规律恐怕很早就被人们所发现。与南方不同,水在北方始终是作为第一生活资料受到珍视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大量陶壶及盛水器的出现,表明即使在四、五千年前,在植被远比今天好的北方地区,缺水同样使原始人们感到恐慌和不安。这种恐慌甚至影响到了丧葬习俗;死了的人同样担心水源的短缺和不足。即使死后归去的地方是臣被视作水的“黄泉”国度,有着大量的水,但人们在随葬品中也还是要携带大量的水器,备足生活用水。正是因为对水的重视,周礼之中才专门规定了“玄酒”(即水)祭祀的制度。《礼记·礼》:“故玄酒在室”孔颖达疏:“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太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8]孔颖达认为早年无酒才以水代替的解释是对《礼记》的曲解,实际上周礼中的祭祀形式是水和酒并用,考古发现也是如此,即随葬壶钫一般都是成对成双,一壶水,一壶酒。这种做法不是因为无酒,而是水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以壶罐为核心的随葬器物组合,同样也应该与水崇拜有关。

商周时期,蛇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与龙的组合,成为龙的主体。蛇与龙的结合,表面上看起来是体形的相似,实质上还是一个“水”的原因。传说的龙不但和蛇一样也能够上天人地,而且直接会兴云布雨,普洒甘霖,比蛇的本领更大。蛇只能让人们寻找到水,并且帮助人们保护水,而龙则可以随时从天上调来水洒降到大地。从蛇到龙,是人们从依靠地下水到祈求天上水的一种转化,是由主动找水到随心所欲调动水的良好愿望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是与人的结合,组合成为“非人”的神灵。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认为,只要是具备了蛇尾、鳞身的都有不凡的能量,都能够自由出入天地人神世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伏羲、女娲是传说的开天辟地的创始者。从艺术形象上看,伏羲、女娲上半部是人的身体,下半部却拖着一条蛇或龙的尾巴,正是因为这条尾巴,使他们具备了“非人”的神奇。

蛇的形象被古代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原因,除了与水的关系外,另一个原因恐怕与蛇的“恶”的性质有关。因为“恶”,可以起到保护、守护的作用,人们将蛇的形象刻画到盛水的器物上,既与祈求水充足的良好愿望相关,也有保护水不受

损失的含义。中国北方至今仍流传的蛇护泉、守井的民间故事,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蛇与水关系的历史渊源和蛇的猛恶辟邪属性。由与水相伴到护水,蛇在北方一直与猛兽一样为人们所惧怕。

把蛇和水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把蛇的形象安置在盛水器皿或者水源旁边,表明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在黄河流域,水是多么宝贵的生命资源!

(三)龟蛇与玄武

玄武是龟蛇组合体。

龟是水物,蛇也是水物。龟的考古形象最早是在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近海地区发现的,而蛇的文物形象则是在北方草原地区首先亮相的。考古资料反映的龟的活动区域有自近海向内陆、向西北的河南东部、山东西部移动的迹象。蛇的活动区域则由辽宁和内蒙古交界的红山一带草源地区向西、向南逐渐移动,到江汉地区集结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到福建、浙江的闽越地区发展起来,一路则沿着楚文化的轨迹顺长江东下,向江苏东北、山东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龟的移动带有“扇形”的特点,蛇的移动则呈“C”形,对龟活动区成包围的趋势。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龟和蛇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象征,二者的结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自然融合,也就是以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为代表的东南方文化与以黄河上游和北方草原地区为代表的西北方文化的结合。中国古代所谓“炎黄”之争的传说实际上就是近海有水民族与内陆缺水民族的争斗。共工的“洪水”和大禹父子的“息壤”,其实也就是东南、西北两大区域文化的典型象征。东南和西北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方位。《淮南子·天文训》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3]传说中的颛顼和共工都是水神,颛顼是北方的主宰,“北方水德之帝”,共工与之所争之帝应是北方水帝。但是,他们的打斗本应该是一个部族的事,却连带殃及着世界改变了面貌。在这里,天向西北倾斜,水往东南流淌,西北和东南的区域概念至少在西汉时期,已经被特别地关注和重视。

始终把国都定在黄河下游地区的商民族的起源,至今有不同的争论。有的认为商族来自东方,有的认为来自北方。但不管怎么说,商族以龟卜为重,视龟为神灵,自是不争的事实。商族起源传说中虽然也有浓厚的“尚黑”成分,但这种尚黑与战国秦汉所称尚黑有所不同,商代“黑”的方位指的不是北方草原地区,而应是在黄河下游地区诞生过山东龙山文化的地区。龙山文化陶器以“黑”为主要特征,龙山文化时期还是鸟为主要纹饰。商族起源传说中的“玄鸟”,本身就同时具有了“黑”和“鸟”的因素。这说明商族的起源与龙山文化、与山东地区有着密切的渊源联系,是东方原始文化的一支后裔。

但是,商文化也不仅仅只是自己一家的东西,商文化的形成也吸收了大量周边地区的创造,首先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成果。众所周知,商民族尤其崇拜祖先、崇拜鬼魂。而鬼的出现应该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文明的共同创造。从考古资料看,鬼的主要特征是眼和嘴,只是眼睛和嘴巴比正常人的大一些,凶恶一些。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刻画在玉器上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两只硕大的眼睛。比良渚文化略早些的大汶口文化习俗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对牙的崇拜,也就是对嘴的重视。眼和嘴,造就了晚于大汶口和良渚文化的山东龙山文化中的“鸟头形足”陶器,孕育了商代的“饕餮”主题,发展了后来东亚地区的谓“鬼面”和鬼巫信仰。其次,商代定都河南安阳后,也吸收了来自北方的蛇水文化。殷墟出土的龟蛇蟠曲骨刻小刀,是最早的龟蛇结合。后来被称为“龙”的装饰纹样,其主要特征就是“饕餮”面部和蛇躯体的组合。龟与蛇和饕餮与蛇组合纹样差不多同时出现在商族政治中心西移到河南东部的时候,这决不是简单的巧合。

众所周知,在远古时期,原始崇拜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维系氏族群体的纽带和基础。不同崇拜物组合在一起的事实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以“眼”“牙”为突出特征的“饕餮”加上了龟灵崇拜,形成了商代“龟”“鬼”信仰,也即祖先和:鬼魂崇拜。这是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相互融合的象征,是东南地区原始巫术的物化标志,也是黄河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第一次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而龟蛇合体组合的“玄武”和饕餮与蛇组合的“龙”等新的装饰主题,应该是东南海文化和西北内陆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标志。玄武与龙蛇虽然都与水有关,但东方的龟既有海龟也有山龟,龙蛇也是如此,在民间的形象是既能在海里居住,也能在河里安身,蛇过海就变成龙。玄武与龙蛇,实际上是海水与河水的代表符号,是水崇拜的一个象征。

当玄武出现以前,人们所创造的四方神灵是“龙、风、麟、龟”。其中除了龟实有其物外,其他三种灵物都是虚拟的。到西汉晚期,四神发生了重要变化:麟退出了四神行列,其位置被虎所取代,风变成了朱雀,蛇则和龟纠合在一起以“玄武”的身份主持北方的事务。同时,四神的名称也进一步明确化:龙是“青龙”,虎是“白虎”,雀是“朱雀”,龟蛇则是“玄武”。四种神物配以四样色彩,正是阴阳五行之流的创造。这也为我们探讨“四神”起源和命名的时代提供了可靠的证据:都是西汉晚期的产物。

有意思的是,四神出现之初,龙风麟都是虚拟的神物,龟则有实物可证。到四神定型后,风变成了雀,虎取代了麟,除龙外也有了实物可稽,原来的龟却又失去了实体,成为向的解释,“玄”是黑红,“武”是勇猛,都是形容词,而青龙、白虎、朱雀的名词组合形式是形容词加名词,惟独玄武的组合是形容词加形容词。与其他三神不对应。而且,单从名字上看,龙、虎、雀都是可以想象的动物,玄武却一下子很难确指为何物。这在极为讲究对称的阴阳五行思想盛行的

时代,的确是罕见的个例。而且,龙虎雀都是单独的一个个体,玄武却是龟蛇两个个体组合,这种不和谐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玄武出现之初没有解释,战国时期被定为星宿,没有动物化身。西汉中期的《淮南子》说玄武是“神兽”,是什么兽也没有说明。西汉晚期为什么把龟蛇组合成玄武,也没有解释。东汉时期认为玄武就是龟,后来的人们更望文生义地说:“武”是“身有鳞甲”,但是为什么东、南、西方的方位神是一个动物,而北方的却是两种动物,则没有明确的说明。联系到龟灵崇拜和“饕餮”纹饰的诞生,玄武的问世同样应该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龟灵和饕餮是黄河、长江下游地区两大文化的融合,玄武则是东南文化与崇拜水、蛇的西北地区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这种融合的核心是“水”,其表现形式是龟蛇合体。但是,这种融合与“饕餮”纹饰的不同之处是,两者之间并不是平等的组合,而是有主有次,以龟为主,蛇是一种附着。这种处理方式在西汉晚期“神兽镜”等图案中比比皆是。

龟蛇合体造就了“玄武”这样一种虚拟的神灵,而这种组合反映了区域文化、民族文化间的统一和融合。玄武所以在西汉晚期倍受青睐,政治上的原皇权地位的下降,平民参政意识的觉醒;社会学的原因是妻妾臣民地位的提高;民俗学的原因则是“水”的崇拜和依赖。

三、道教起源

从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可以看出,道教的起源,与龟策生发的原始巫术,与以蛇为象征的“水”崇拜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初期道教直源于黄河下游的河北和山东地区。

(一)玄武方位与道教起源区

玄武所处方位在北方,北方是龟蛇崇拜的主要地区。道教首先在北方的山东和河北地区出现,与该地区原始龟灵崇拜、东夷巫术和水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山东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即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商族起源的主要地区,龟灵与龟卜以及原始的东夷文化使这一地区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春秋时期齐国的“长女不嫁”守祭祀、名曰“巫儿”的习俗,到西汉时更以“齐巫”的名气在黄河下游到处传播,以至于在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队伍中,还有专门的随军“齐巫”帮助农民领袖预测战争的胜负。古代山东和东北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都曾经被视为“东夷文化区”,东夷民族崇尚巫术的习俗从远古直到现代,渊源流长。因而,春秋时期以女性为主体的齐国巫术和后来也是以女性为主体的东北亚地区“萨满”巫术,应该是一脉相传的宗教体系。

与山东相邻的河北,北与草原地区唇齿相连,中山国出土的大量蛇形玉器,使人们联想起北方的蛇崇拜。战国时期,这里被认为是神仙说的原发地区,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故事大部分来自于此。所以会如此神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北方草原民族的交流。草原民族居无定所,也没有国界的观念,哪里有水草就去哪里安身,哪里可以活命就向哪里出发。而且以马代步,行走迅速,交流手段最快捷。西汉时期,东到辽东、朝鲜半岛,西到中亚、东欧,纵横驰骋数万里,东西南北的信息传播的最快。这应该是希奇古怪事情生发的主要原因,也是河北地区何以成为神仙说发源地的原因。

河北地区和草原地区一样,地处北方,是缺水的地区。黄帝与蚩尤之战的神话传说发生在河北地区,其中威力最大的神灵是旱魃。《山海经》:“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9]《诗·大雅·云汉》:“早魃为虐,如炎如焚”。《传》:“魃,旱神也。”《太平御览》引《神异经》:“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8]这种说法反映了古代北方人民对旱灾的恐惧。

道教起源于黄河下游。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最早的一部道教著作《太平清领书》出现在山东琅琊地区,这里正好是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文化的接合部,也是东夷民族聚居的地方。这本书的内容“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4]恰好说明了道教与阴阳五行和原始巫术间的密切联系。河北的张角得到此书后,经过传道活动,信徒遍及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北京、天津等地区。

从地理因素上看,山东地区的龟灵崇拜、祖先鬼魂崇拜和河北地区的水、蛇崇拜,为道教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而北方缺水的地理因素,是道教吸引和扩大信徒教团的重要手段。

(二)道教与玄武

道教与玄武的关系,首先是与龟蛇的关系。

道教宣扬长生不老,龟是公认的长寿动物。和龟一样千年不死,是道教徒门梦寐以求的目标。蛇虽然不像龟那么长寿,但蛇通过蜕皮而获得新生。道教宣扬的羽化成仙方法,从形式上看与蛇的蜕皮并无二致。这样,在长生不老的前提下,道教和龟蛇建立了密切关系。

道教还宣扬通天地鬼神,而龟蛇据说就具备这样的神通。蛇长期生活在地下,特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古墓之中,则又使人们相信蛇能够接近亡灵,能够抵达黄泉世界,向鬼魂以及黄泉之国传递信息。关于蛇的这一生活习性,曾经使战国秦汉时期的人们尤感恐惧,并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蛇去骚扰祖先的世界。龟虽然不能入地,但却能下水,而水界同样是鬼魂居住的地方。因此,龟也可以向祖先亡灵传递信息。同时,龟还因为居住在大海,能够遨游四海,有着与神仙来往的天然条件,而且神仙们所居的神山有的就是被龟所负载的。和龟搞好关系,成仙得道的期限也许会更快捷一些。龟和蛇的这些功能,与道教通天人鬼神、八方四极的说教不谋而合,因此,选择龟蛇作为宣传工具也更有说服力。

(三)道教与水

道教要争取民众,最重要的是抓住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政治相比较,自然灾害一直是农民们不可抗拒的力量。西汉文帝以后,影响社会的主要问题,一是与匈奴的战事,二是水旱灾害,三是流行疾病。而与匈奴的战事主要原因还是自然灾害。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可以清楚的看出,凡是发生了大旱,必有与匈奴的战事。这说明,匈奴的入侵与北方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书·五行志》:“刘向以为《春秋》大旱也。”一部春秋史,就是一部旱灾记录。到了西汉,旱灾更加频繁。从惠帝到王莽时期,200年间,仅记录进《汉书》的大旱就有19次![6]而且有一些旱灾连续数年不断。在主要靠天吃饭的当时,旱灾对于社会的影响应该是最巨大的。在当时,如果真有那么一种神奇力量能够保证雨水充足,能够解除百病,那么这种力量就一定能够为社会所欢迎,就一定能够笼络住民心。

道教创始之初,首先抓住“水”这一大热点问题,以水为媒,就很容易赢得社会的认可。所以,张角振臂一呼,风起云涌,东汉王朝的半壁江山立马成了太平道的天下。这不是张角的能力,而是水的能量。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最早起源于基层,但很快也成了上层统治阶级的精神食粮。与对待普通老百姓施教不一样,道教以神仙学说为幌子,送给上层人士的药方是长生不死,让他们饮用的水是“甘露”,是“神泉”。以上层阶级,以饮露水、泉水,食用药侧等方式宣扬延年益寿思想;对下层百姓则既以符水为百姓疗疾治病,解救身体的痛苦,更以呼风唤雨的方式使人们相信道教是水的化身。《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熹平中(172—178)妖道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178—184)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

[10]饮水治病与饮所谓“甘露”、“甘泉”虽然实施的对象不同,但其方法的实质是完全一样的,水在道教仪式、在争取信徒的手段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道教与尚黑

战国秦汉的人们认为北方是鬼魂世界,一片漆黑。同时,阴阳五行说认为水的方位在北方,水的色彩也是黑。道教以水为主要工具招徕信徒,尊玄武,自然也尚黑。

政治上,在西汉以前,尚黑被视为正统。史载夏尚黑,殷商是玄武所生,玄即黑,商朝尚黑。夏商两朝被公认为是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民族。秦是和周一样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民族,同样也以黑为正统。西汉取代秦王朝后,依然以黑为皇统,直到文帝时“黄龙”神话出现,才依据五行更替的思想将其改制为“尚土尚黄”。西汉以前,几乎历代王朝都以黑为上为尊。不独王朝的命运以黑为荣,而且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也被赋予黑的色彩。孔子因是殷人后裔,纬书称他为玄圣、黑帝,这固然是西汉晚期的观念,但和孔子同乡的墨子,早在战国时期就被人们视为黑的代表和化身。到泗水亭长刘邦做了汉代第一个皇帝之后,公然自称“黑帝”,自动要求入主“五帝祠”。后来其子孙也专门为之设立了黑帝祠。

道教接过尚黑的大旗,一可显示其地位的正统,与历代王朝并无二致,也具有“君权神授”的正统;二可借此表明尊重传统的心迹,笼络民心;三可与鬼神之说相互照应,以取悦更多的信徒。

四、结语

道教为何以玄武为尊?北宋时代宰相王钦若以为还是水的原因:“盖自张鲁之教有三官,天、地之外独有水官,而与木、金、火、土不与。故道教独尊玄武。”

道教为什么崇拜水?《淮南子·原道训》说:“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计,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不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利贯金石,强济天下……与万物始经,是谓至德。”不但须臾之间不可或缺,而且又有着至高无上的大德[3]。《汉书·李寻传》李寻曰:“臣闻五行以水为本,其星玄武婺女,天地所纪,终始所生,水为准平,王道公正修明,则百川理,落脉通;偏党失纲,则踊溢为败”。[6]李寻是西汉哀帝时期的人,他的这番话代表了西汉晚期一般人们对水的看法。道教所以首先能够在中国北方诞生和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以玄武为号召,主要原因是道教抓住了“水”这一生命第一资源,抓住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根本问题,切中了中国农业生活和生产的要害,所以,创始以来,始终能够受到民间百姓的真诚膜拜和拥护。

参考文献:

[1]楚辞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史记[M].中华书局,1965.[3]诸子集成[Z].中华书局,1954.[4]后汉书[M].中华书局,1959.[5]酉阳杂俎[Z].中华书局,1981.[6]汉书[M].中华书局,1962.[7]十三经注疏[Z].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8]太平御览[Z].河北教育出版杜,1994.[9]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齐鲁文化研究》第一辑)

道教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

道教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创造了独特的思想文化,学术界与道教界基本上是有共识的。然而,道教成立的时间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与分歧。至于对道教作用的评价,更是仁者不一。 对于道教产生的时间问题,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道教由皇帝和老子创立,称其为“黄老道”。以皇帝道历纪元,其元年作为道教创立的年份,以此计算,道教创立至今已有4700年多的历史。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道教是东汉末年由张陵创立,至今也已有1800年的历史。而当今的道教界人士虽有“东汉张陵说”但更多时候则表达了“黄老道”的看法。再追溯到民国以前的道教文献,就不难发现,皇帝对于道教而言的确拥有开创者的地位。《正统道藏》中,讲述历史的神仙传记之第一部是王瓘的《广皇帝本行记》,该书采撷了先秦《列子》、《庄子》等古籍有关皇帝的资料,通过综合加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关于皇帝修行道德、治国修仙的故事框架,凸显了皇帝在道教中的领袖作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这部书被道教视为“资治通鉴”开篇第一卷第一位神仙人物就是轩辕皇帝。其作者赵道一在叙述了皇帝诸多坟事之后评论说:“轩辕屈皇帝之尊,礼七十二师,然后垂衣裳而天下治。当是时也,君明臣衣,民淳俗朴。以有天下而不耻下问,是故神人悉愿归之,民到于今称之。此后世所以

有皇帝王霸之品者,于此乎可见矣。”“神人悉愿归之”,充分表明了作者把皇帝作为道教组织的观点。在作者看来,归向皇帝的不仅是作为信徒的“人”,还有被人作为崇拜对象的“神”。“悉愿”二字值得注意,“悉”指全部,“愿”是自愿。人神归向皇帝就不是个别行为,而带有全局性意义。赵道一的评述并非个人看法,而是代表了唐宋以来道教界的根本主场。这种以皇帝为道教创始的看法不仅一直得到大陆道教的坚持。而且得到了港台以及海外华人道教组织的继承。港台以及海外道教界也采用皇帝纪元之道历,说明海内外道教界都认可以皇帝作为道教创始的首要标志。然而,当我们回头看看,1980年以来甚至更早以些时候出版的学术著作,就会发现另一种不同的情况。除了个别学者同意道教界关于“皇帝创始说”之外,绝大部分的道教研究学者都采“东汉成立说”无论是道教史著作还是一般的专题研究论著,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在阐述道教诞生问题时尽管也会把文化渊源追溯到皇帝时期甚至更为久远,但在言及道教成立标志的时候,则把眼光定在张陵所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等东汉时期的道派。由于学者的论述有一套内在的逻辑,看起来也相当合理,但这种论说实际上并没有得到道教界的普遍认同。虽然在一般情况下,道教界也学术界并不会产生冲突,但问题毕竟是存在的。 造成以上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对宗教要素看法不同,认识角度不同,不言而喻,大部分学者们判断道教成立标志是根据一般宗教要素做出的。按照大部分学者意见,构成

中国道教与科学

中国的道教与科学 一、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道教的根,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上,可以说,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智慧的人类,中国道教的胚胎就开始孕育、发生了。道教的源,包罗自然崇拜、原始巫术、鬼神信仰、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谶纬神符、方仙道、黄老道和儒、墨、阴阳诸家学说以及燕齐文化、巴蜀文化的某些部分;可以说,凡是能参与历史宗教形成过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主流部分和非主流即异端部分)的诸因素,都一齐向着道教的发生与形成,情有独钟地奔涌去了。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二、道教文化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从积极方面看,在科学技术上,道教文化崇尚自然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与道教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化学、矿物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大都发源于道家。 1.仙道贵生——道教的长生观及对中国医学和养生学的影响。 对生命或长寿的思考是人类的一项最具普遍意义的课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悠久而光辉的主题。而在这追求生命长久的漫漫历程中,跋涉得最为劳苦艰辛,表现得最为执着热烈,所留下的足迹也最为鲜明深刻者,当数中国的道教文化及道教思想家、养生家们。道教的长生方法主要包括清静无为、节欲避害、阴阳平和、形神相安及心斋、坐忘、服气、服饵、外丹、内丹、导引、行蹻…它们都分属于养神、养形、适应自然三大部分。其中导引按摩、道教气功、道教武术、呼吸修炼都是流传较广的养生之术。除此之外,对传染病和体内寄生虫的认识和防治,在道教的科学探索中得到了提高。从早期道书对人体内“三尸”的讨论,逐渐发展出对体内具体的寄生虫的观察和防治。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的以青篙治疗疟疾的方法, 具有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目录: 一、导引行气 二、守静 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 四、回光返照 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 六、超人的养生法 七、遗精与走 八、睡功修炼 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 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 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 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 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 养生术的范围。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 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 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 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 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 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 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 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 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 --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

中国道教神仙谱之三官大帝

中国道教神仙三官大帝是谁,职务是什么,什么是天官赐福?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三元帝君、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是我国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他们居所是玄都玉京山中云台山妙纬宫,诞辰分别为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下元节。他们掌管人间祸福罪罚、天神转迁、生死轮回诸事,阴阳救度。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释结。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 三元帝君职任宰御,巡历考校,凡仙官真人天神地祇,水母三界万灵君臣人物善恶,悉主隶焉。上元天官隶玉清境,结青黄白三气置上元三宫,总主上真自然玉虚皇皇上帝、诸天帝王、上圣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隶上清境,结元洞混灵之气,凝极黄之精而成,总主五帝五岳诸真人,及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隶太清境,结风泽之气,凝晨浩之精而成,总主水帝汤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诸大神及仙箓簿籍"。 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从天地水处取三炁,合在三焦结成圣胎。结成圣胎后,于三元节而吐出三尊。春一月月望即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紫微圣诞;秋一月月望即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清虚圣诞;冬一月月望即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洞阴圣诞。后三神下凡,即为尧、舜、禹三帝。 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十一月冬至一阳生,正月三阳生,三阳而成乾。乾者,天之用也。正月十五,天炁圆满。天官大帝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天炁主生,天官大帝校录天人,标提功过,届三阳而赐福,合九炁以流辉,所以正月十五上元校录赐福而泽被众生。 五月夏至一阴生,七月三阴生,三阴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十五,地炁圆满。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岳八纮之类,会校录於庆生;九幽三府之流,愿关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动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飞潜,咸臻宁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录赦罪而泽被众生。 十月建亥,亥属北方,北方属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纯而至清,凡迎真请圣,必先用水涤荡坛场,水有荡秽去凶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圆满。水官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汇,考江海之威灵。会五炁於建生,无幽不烛;遵群伦之解厄,有愿皆从。故而十月十五校录解厄而泽被众生。

由张伯端开创金丹南宗,是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流

由张伯端开创的金丹南宗,是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与以往的内丹派别相比,金丹南宗无论是在具体的炼养方法上、还是在抽象的理论建构上,都有着相当大的突破和提高。特别是它关于性命问题的思考,更具哲理意味。对于性命问题的思考,无疑是整个金丹南宗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在阅读南宗的典籍时,我们可以发现,与此问题相关的文字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当然,所有与之相关的讨论,如"神气"、"阴阳"、"心"等,并不总是直接在"性""命"的概念下展开,但如果我们以"性命观"来统摄所有相关的问题,却不仅有其传统上的依据,亦有其内在理路上的根由。 本文将以南宗的性命观为核心,着重研究整个南宗修持方法的理论基础。我们将尽量通过对其内在理路的把撑,尽可能多地呈现其原始的丰富性,而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框架来组织和整理材料。 一、性命 在南宗的思想传统里,相较而言,张伯端更喜欢用"性""命"这个概念来阐发自己的思想。然而张伯端并没有对"性""命"这个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他在言及"性""命"时,更多地是指两种不同的修持进路,如《悟真篇序》云:"但以命术寓诸易象,性法混诸微言耳"。张伯端对于"性"的理解,较偏重于佛家"慧"和"觉"的方面,所以他常常以"本源真觉之性"、"真如觉性"等说法来指称"性",有时甚至直接援用佛家经典,将"性"等同于"正觉三昧"。他在《悟真篇·禅宗歌颂》中如是说道: 夫学道之人,不通性理,独修金丹,如此既性命之道未备,则运心不普,物我难齐,又焉能究竟圆通,迥超三界。故《楞严经》云:"有十种仙,皆于人中炼心,坚固精粹,寿千万岁,若不修正觉三昧,则报尽还散入诸趣",是以弥勒菩萨《金刚经颁颂》云:"饶君百千劫,终久落空亡"。故此《悟真篇》中先以神仙命术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伯端在谈到"性"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强调其觉悟的层面,其间受禅宗影响的痕迹十分显著。 张伯端以下,如石泰、白玉蟾等,在论及"性""命"时,更倾向于将"性""命"等同于"神""气"。石泰《还源篇》云: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发展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创立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在洪荒时代,由于人力有限,经常受到自然灾害,所以人就对自然产生敬畏,希望得到自然的庇护,自此开始出现道教各种神的雏形,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这些都为后来道教的发展及繁荣打下基础。东汉时期为道教的发展初期,其中,汉明帝身体力行,修心养性,并且在洛阳皇宫中积存了大量的秘书、列仙图和道术秘方。桓帝时曾派中常侍左官到苦县(今鹿邑县,是老子李耳的老家)祭祀老子,并下令将天下所有祠庙中的其他神主、偶像毁掉,改祀黄帝、老子。 隋唐时,道教发展达鼎盛时期。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建都洛阳,虽然对道佛均崇,但诏令道先佛后。洛阳御苑就是按道教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仙境修建的。唐时,唐高祖曾下诏宣布道教为首,儒学为次,佛教第三,并自称老子后裔,大崇道教。直到北宋时期,道教仍在繁荣发展。北宋建都汴京,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太宗祖籍洛阳,因崇信道教。金元时期流传的道教为“正一道”、“太一道”和“真大道”,后陕西王重阳所创全真道在河洛兴起,上述三教均不再传。王重阳对道教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弟子又创了好几派,使得道观遍布。 明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也大力推崇道教。但是,由于明初朱元璋对道教采取抑制政策,因而基本没有大的发展。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曾宣布佛教为国教,所以禁止道教传播。虽在民间活动较盛,但道观及活动规模都很小。 民国时期,曾宣布废除道教,但民间仍有道教信仰活动。冯玉祥驻洛,倡导打神办学,很多道观多被用来办学,庙产亦被充公。到建国前夕,道教在洛阳几乎泯灭。1958年,人民政府实行宗教制度改革,原道教重点活动场所的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相对集中,以便于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其他各教一样,道教活动全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事务部门恢复工作,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不适做法进行纠正,平反了冤案,退还庙宇财产,安置道教职业人员,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道教活动逐渐走向正常。 道教基本信仰 其一,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因此道教有了庞杂的神明系统,信奉的神仙有很多,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等。 其二,道教的另一个信仰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版权所有,请勿乱转。如需转载,请联系博主) 摘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道教自身结构和社会地位,观点鲜明地指出限制道教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才,而壮大道教人才队伍的关键在于抱定“道兴教必兴”的理念,走“固本培元”的间接路线,通过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潮流,解放教内思想,脚踏实地牵头发展和弘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优秀道文化,竖立起道文化在文化界的先进地位,强化千百年来道教传承和弘扬道文化的大本营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来关注、相信、加入、壮大道教大家庭。 关键词:道教发展人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解放思想脚踏实地道文化 近来,道教界颇不太平,因个别不自律的道人行为不当,在人间世掀起滔天巨浪,让本就在宗教界处于弱势地位的道教,蒙受巨大冲击。 身为道教一份子,由是而想到当前道教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适逢崆峒山心忧道教前程,来函征取此类文章,惶恐之余,郁结于心的一些拙见,似也找到宣表之窗口。 于是提笔作文,将拙见略作陈述,惟愿贻笑于大方之家之余,能有幸为观教风者得焉,成来日兴教方略之参考。 道教发展,余以为,当从“知止”开始。“知止”者,知道目标也。知止而后能动。 道之儒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言甚妙。虽说讲的是如何做人,但格物致知,用在道教的发展上,何尝不适用? 反思近年来道教的发展,不难发现:自改革开放,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以来,道教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虽然一直在奋进中发展,但对于自身发展目标,却缺乏清醒认识。而目标不明,则不知所求为何,不知所求为何,则发展易限于迷乱和彷徨,而迷则易邪,彷徨则不前。两相作用,道教近来发生的某些道士行为不当的丑闻,则属必然。不光必然,将来还有发生的可能。长此以往,道教的健康、和谐发展,便没了保证。 因此,当务之急,乃是清醒地认识道教发展的目标,然后对自身进行定位,定位之后,安静下来,瞄准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限制的因素,思考前进的方式,最后,才能在发展上有所得、有所成。

中国道教历史及主要派别(全)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道教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追求与道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义。 道教一般都以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中国道教的创立者,称他为“张天师”。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上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只是各个皇帝对每个教的喜爱、信奉程度有差异,有的更重视佛教,有的更重视道教。在尊奉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对佛道二教的控制。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道教进一步衰败,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道教组织松散,各地

联系和团结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潜心修炼,著书立说,课徒传戒,使道教法脉得以延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道教摆脱反动阶级的控制利用,废除了教内长期存在的封建特权与压迫剥削制度,成立爱国爱教的团体。宫观内实行民主管理,弃止了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一些规戒习俗。经过民主改革,中国道教徒加强了联系和团结,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仪和政府的支持之下,1957年4月于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2010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任法融道长为新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道教有全真宫观与正一道宫观之分,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目前,道教宫观共9000余座,被列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有21处,乾道、坤道5万余人。 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主义审美观念的形成,影响尤深;道教的俗神崇拜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息息相关;道教的服药炼丹方术,对中国古代化学和药物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道教信仰目前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仍很普遍,那里信徒众多、宫观林立,同时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也都有当地华侨建立的道教宫观。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目前,中国最流行的五大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其中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本文将简单向你介绍一下道教的起源、发展及一些基本知识。 一千八百多年前,道教在四川创立,后来逐渐流行到全国各地。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那?其实道教并不像国外一些宗教一样短期内由某个人创立的,而是有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道教最早的组织出现在东汉,三国演义里的张角便是太平道的创始人之一。历史上确有其人,传说张角是钜鹿人,他又两个弟弟,一个叫张宝,一个叫张梁。他的手下还有八大弟子。他们常以治病的方式传道,以河北为中心,经过十余年的时间,信徒总数竟达到了十万之众。张角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于公元184年发动起义,起义军皆身着黄巾。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巾起义”。最后黄巾起义虽然被各地武装镇压了下来,太平道也随着起义的失败销声匿迹,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影响并没有泯灭,直至宋宣宋徽二年的方腊起义还公然尊张角为教主。顺帝时,张道陵用符水咒语给人治病,借此传教。因其治病的方法奇特,而且每有奇效,虽有投奔者络绎不绝。它规定:“凡信徒入教者,必须教五斗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叫五斗米教的原因吧。张天师显然不像张角那么有野心,而是专心发扬道教,他在世时,五斗米教就已经有了道书、教义、组织和戒律,还崇奉老子为教主。不过在那个天下大乱、自立为王的年代,英雄岂有不出手之理。果然,张天师死后,其孙张鲁便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地方政府,虽然最后还是投降了曹操,不过五斗米教正借此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影响日大。 但是太平道和五斗米教的基本信徒都是平民百姓,其传播手段不依赖于官方,其交易简单、组织单纯,被后世称为原始道教。 而晋魏南北朝时期才是道教的成长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一批著名的道教领袖,他们从神学理论、组织制度等方面对道进行了改造。使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关系。既吸收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等观念。也吸收了儒家理论道德观。比如,人可以修炼成神仙,修炼就要有方术、道术。于是就产生了吐纳导引、外丹内丹、养气服气等众多理论。就这样,道教从开始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逐渐发展。老子也成了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更出现了门神、财神,王母娘娘等众多神仙。 如今,道教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他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道家符的起源

道家符的起源 因为家人信仰道教的关系,让我对道家符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一些书籍,让我了解到道家符的起源是很古老的,是由一些符的历史演变而成的。 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方术曾经是那样广泛的存在着。大到国家的禅代更新,小到百姓的消灾驱邪,择日行事,都要借助于方术。尤其在民间,影响更为深广。它为那些希望自己长生不老,青春永驻,永远快乐的人带来美妙憧憬。而对于那些不堪受现世苦难,急于寻求解脱者,则给予一种永脱轮回。为急功近利者找到了寻求富贵的捷径,为兢兢度日的小百 姓心中升起了丰衣足食的美妙景象。 历朝历代以来,它都是中国道教、民间论坛、神坛或庙会都经常使用的为人消灾解厄运用的。而且,也是传统家业社会经常使用的玄学秘术。它是最无法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其存在之真伪虚实,来证明其功能之大小有无。说起道家符,不得不提的便是神鬼玄秘之事,一般人对道家符的神秘力量,概括为怀疑或肯定或否定等三种心态。无论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四周,尽管科技日益昌盛,人类已经开始在太空中漫步,也无法用科学的逻辑去证明神鬼的有无。 因此,谁都无法抹去或者否定符咒之术。在这个世界上无时不刻的都会产生许多奇迹,让人无法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无法去推翻。 什么是符咒呢?咒”是发号命令的语言,“符”是神佛力量汇集表现的体现,也是一种打“人”的工具。实质上,符咒就是一种神佛表现灵力灵迹的唯一表现方式。符咒又有正邪之分,若是邪符,当然而且必然要藏私,隐瞒重点,顶多亦只点到为止。邪术,昌天下人神之大讳,害人又自损阴德。《灵信宗教网—简单购中国》 请出符时,必然先得念出咒语。而相对于道家符的起源,咒的历史是比符还要早的。 翻阅字典查到咒的解释一为“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也即是祷祝。”二为“诅咒”。祝是咒的早期形式。一些通灵散文明确记载巫祝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并求上天消之灾解难的一种仪式。古代巫祝并称,可见祝的产生跟巫师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能够通天达地,沟通鬼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它逐渐为道教所改造利用,成为治病、消灾、改命的一种术数。汉末黄巾起义、领袖人长角兄弟等人就是利用符水咒法来替人治病,后来便发展成了一种专门的治疗方法。道教认为符可以遣神役鬼,镇魔押邪,祈福招财,安宅治病等。符的来源,据引“黄帝出军诀”,黄帝兴兵讨伐,战于逐鹿、士卒死伤甚重,黄商爷天叹息,心中痛苦万分,就在他苦思对策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看见西王母派遣来的一个身着狐皮大衣的人授予他一符,并且鼓励他道:“太一在前,天一备后,得此兵符,战无不克”。黄帝醒后,悟得其符,及立坛祈祷,祭以大牢,不久巨龟衔符从水中钻出,将符放于坛上,黄帝再次叩头,将符着重地佩在了身上,然后再去攻打蚩尤,这时战役就进行的异常顺利了,最后,终于生擒了蚩尤。

中国道教著名宫观(4)

中国道教著名宫观(4) 中国道教著名宫观(4) 四川青城山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四川青城山第一峰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始建于东汉,是道教的祭神之所,素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之誉。它源于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居住的“天师草堂”。整个建筑布局呈“八卦”形,重檐丹槛,彤壁朱扉,显示出道教宫观建筑的独特风格。私第建筑尤为豪华,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 介石题写。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宫内伏魔殿的镇妖井、古钟、古碑,以及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院内豫樟成林,古树参天,尤其那千年罗汉松、青翠欲滴,世所罕见。上清宫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宫”。 四川成都青羊宫 青羊宫原名青羊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通惠门外百花潭北岸。始建于唐代,历代屡废屡兴。现存殿堂楼阁均为清代重建,

主要建筑有山门、灵祖楼、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皇楼殿、唐王殿、三真殿、三官殿、七真楼、问礼堂、功德祠、小西天、云水堂、道舍、客堂等。主体建筑三清殿,亦称无极殿,殿内正中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圣像,两侧配祀太乙、广成、巨留、玉鼎、燃灯、准提、接引、臣留、文殊、慈航、黄龙、赤托十二位金仙塑像。殿内香案前置有铜羊一对,是清雍正元年(1723)自京城移来之物,形象古怪,传为十二属象之化身,为清代道光九年(1829)铸造。殿外左悬大钟,右置大鼓。殿前有亭,名曰八卦亭,亭分上下两层,顶覆黄色琉玻瓦,整体建筑及装饰均按道教传说而置,其上雕有八十一条蟠龙,象征老子八十一化。亭内正中奉老子骑青牛过关塑像一尊,左右各侍立侍者一尊,皆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宫内珍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现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四川云台观 云台观始建于宋嘉定年间,重建于明清,是自宋代以来川中第二大道教圣地。建筑面积5550平方米,占地面积15127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坐南向北的三重四合院相连而成,均在中轴线上。明代建筑有玄天宫,青龙白虎殿、圈拱门、三合

道教与中国文化

道教与中国文化 一、道教概说 道教是以我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道家神仙方伎派关于神仙可致的理论为基本信念,以老子为教主,以“道”为教旨和最高信仰,以斋醮、祈祷、诵经、礼忏为基本科仪,以服饵、导引、胎息、房中、辟谷等为修持方法,以积善成德、羽化登仙为最高目的的民间宗教。 二、道教源流 (一)道教起源诸说 1.源于道家说。 2.源于神仙家说。 3.原始宗教巫术演变说 4.源于墨家说。 (二)道教的形成与历史发展 道教之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孕育、产生与形成时期(先秦——西晋); 2、发展与兴旺时期(东晋——五代); 3、鼎盛与潜寂期(宋——鸦片战争); 4、沉寂与新生期(鸦片战争——新中国)。 三、道教的教义和教理 (一)“道”与“德” (二)太上老君 (三)太道无形,生育天地 (四)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五)天道承负,因果报应 四.道教的宗派 (一)正一道: (二)全真道: (三)真大道教: (四)太一道: (五)净明道: 五、道教与中国文化 (一)道教与中国的文学艺术 1.神仙说对古代小说和戏剧的渗透 2.道教与“游仙诗” (二)道教与中国的世俗文化 (三)道教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四)道教与科学 1.道教与生命科学 2.道教与自然科学

禅宗文化与禅道智慧 一、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禅宗 (一)佛教中国化与禅宗的形成 (二)禅宗的历史与分派 (三)禅宗、禅道及其现代转化 二、生佛不二的心性智慧 (一)即心即佛 (二)心外无法 (三)心体的特点 三、般若直观的禅悟智慧 (一)禅悟是无相无境,一丝不挂 (二)禅悟是超越对待、泯除知解 (三)禅悟是当下自证、顿悟菩提 四、语势兼用的传释智慧 (一)不立不离:传释的两难 (二)绕路说禅:语中无语 (三)善用语言:般若的妙用 五、自由自在的解脱智慧 (一)缚脱无二,回归本真 (二)身心自然,自由自在 (三)个我解脱与众生解脱 六、禅道智慧与现代人生 (一)禅道的人间性与人生性 儒之道有体相用,道之道有体相用,禅之道也有体相用。禅道之体是禅道历史所展现出的诸多特质,禅道之相是禅道所蕴含的多层面的哲理智慧,禅道之用则是纳禅道于现实人生生活的实践智慧 (二)人生智慧与智慧人生 禅道理论智慧的向下贯通与现实落实,成为化解人生烦恼与痛苦的利器,会成就一个智慧的人生。禅道是化解人生痛苦与烦恼的智慧活泉,它对现代文明所呈现出的悖论具有重要的启示,尤其在现代科技文明语境下更突显禅道心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三)禅道传统与现实人生 禅道既是宗教之道,又是现实人生之道。禅道既是传统之道,也是现实之道。

道家思想的发展史

1、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2、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3、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4、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5、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6、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7、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8、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部分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时候处于边缘化状态,只能在文艺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继续南北朝边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9、复兴: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精炼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道教在唐代的发展

道教在唐代的发展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影响力和规模却一直以来不如佛教。这和统治者的政策当然是有很大关系的,到了唐代,李氏皇族奉道祖老子李耳为先,对道教实施了一定的扶植,道教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一】道教的历史发展 道教一直以来都奉老子为祖,即先秦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道家的创始人——李耳。但事实上,作为一种宗教,道教的出现相对要晚得多。 公元2世纪时,道教第一位“天师”——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其后的张鲁、张角等人都是其中的知名人物。但不得不承认,此时的道教仍缺乏严格的教义,多带有蒙昧的迷信色彩,组织也较为混乱。而它的竞争者,佛教则拥有着严格的教义,而且拥有着以寺庙为核心的严格组织。 到了北魏统治时期,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改良的道教,它的创始人是寇谦,经过上清派、灵宝派道士的推演,此时道教已形成了整套的仪范和程式:三斋、九斋、十二斋。在这个时期,道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北朝统治者的支持,因为相对而言,道教的发展需要的财力支持更少,不像佛教,随处可见富丽堂皇的大寺庙。佛教的过度发展终于招致了统治者的嫉恨,北周武帝时,就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而同时期的道教则还有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道士陶弘景还编撰了著名的《真灵位业图》,这是道教的第一部神仙谱系,对道教的意义重大。 到了隋朝,道教的地位有所降低,因为隋朝的宗教格局基本上是以佛教为支撑的,而道教的影响甚微。隋炀帝在长安兴建了120个佛寺,而道观只有10个。 【二】为何崇道 隋末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乱世,豪杰四起,英雄辈出,逐鹿中原。 李渊,起兵于太原,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氏也是陇西贵族的其中一脉。乍一看出身并不卑微,但事实上,在结束了五胡乱华的乱世之后,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排斥情绪还是比较大的,而李渊一族就带有鲜卑的血统。即便不是这样,历代统治者在掌握政权以后,也都会为自己的出身添上一笔神话的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唐代的统治者们为自己找到了老子这一高贵的祖先。 其实选择道家的原因很多,并不止这一条:隋末的战争中,李渊就很好地利用了道教的符谶来使自己显得更顺天意;相对佛教,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是更好的意识形态。另外,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陈寅恪先生也提到了北朝文化对唐的影响,而北朝的统治者大多都还是倾向于道教的。 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把儒、释、道三教代表人物召集在一起,令之论议。史载,李渊对这一次论议的评价是“三教虽异,善归一揆”,但事实上,整个唐朝,除却武则天当政时期,都还是推崇道教的。 【三】国教 唐朝道教的地位在很多地方有表现: 1、管理机构。唐代对宗教事务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道士隶属宗正寺,而僧

浅谈佛教的起源及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浅谈佛教的起源及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摘要:世界宗教不但传播范围广,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佛教 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对其产生地以及传播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佛教自传入中国,逐渐步入中国各个社会领域,对其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起源,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Abstract: the world religion spread not only widely,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 the world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the economy. Buddhism 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and on the produce of the land and the spread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d culture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th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gradually into China each social areas, its development plays a role.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origin of Buddhism, Buddhism in China and the spread of the course. 关键字:佛教起源传播历程 Key words: Buddhism origin Spread course 1. 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乔答摩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罗门人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然而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

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形成 一、起源:《十问》尧问于舜曰: “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一书。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二、发展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确切性而言,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可以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时卜问,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清除不祥。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道家养生思想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