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厨房设计要求

厨房设计要求

厨房设计要求
厨房设计要求

餐饮空间主要有餐饮区、厨房区、卫生设施、衣帽间、门厅或休息前厅构成。

一、厨房工作区的划分、功能、主要设备的配置1、标准中式餐厅工作区分为:(1)

操作区:根据厨房平面图及设备配置情况,有的还可分为红案操作区、蒸煮区、烤制区等,

其功能是满足既定菜系,烹调工艺要求。(2)粗加工区:其功能是摘去菜叶、根、茎情况,鱼肉开生、初加工处理。(3)精加工配菜区:其功能是将粗加工食物改制,调配适合菜系要求。(4)白案区:其功能是面粉类食物调和、压制、工艺拼花、拼盘等。5)冷拼区:6)洗消区:其功能是将餐具进行清洗、消毒、贮藏。(7)冷藏区:用于生、熟易变质食物贮存。(8)仓

库区:用于米、面等不易变质食物贮存。

1.中餐厅大的话可以设一个大堂,收银服务台就可以设在那里

2.可以考虑设一个点菜区,就是菜品展示区

3.凉菜间

4.卡座,或者普通座和包厢

5.餐厅办公室

6.员工更衣室

7.厕所,视餐厅大小设立(包厢大的考虑包含厕所)

8.后厨(包含饮料食材储藏室,洗具区域等)

食堂工作流程遵循一般规则:菜品进场粗加工→精加工(切配)→热加工(炒、炖、蒸、煮等)→出菜准备(备餐、或装入保温售饭台作派餐准备)→收碗(收残食)→洗碗→碗具消毒→使用。面点主食专门房间、冷荤间、库房单独列出。

1.确保厨房生产流程的畅通

人员走动和货物远送分流

2.厨房各生产部门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楼层,并紧邻餐厅

3.厨房设计留有发展空间

4.厨房应注重工作环境的设计

厨房设计应从温度,湿度,通风,通风,照明,噪声,地面强度,颜色,防滑度以及工作空间,休息空间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厨房设计规范

一个100平米的厨房,烟罩抽风有效面积是5平方米(也就是说壁子(也不知道怎么写了)面积),房间掉完顶高度是3000,壁子处的风速要求是6m/s,要多大的风管、风机啊,还有多大风管配多大风机啊,还有风管里的风速是不是有规定啊,也就是说能不能告诉我,风管里的风速,风管壁压强,风管大小,风管厚度,风机功率大小的关系,抽风与送风比,怎么算大小? 厨房的换气次数中餐一般为60次/小时左右,即厨房的空间体积乘以60为每小时总的排气量(100平方米的厨房高度按照3.5米计算,每小时的排烟量为100×3.5×60=21000立方米),烟罩接口处风管的风速要求在7~8m/s之间,大了会有噪音,风管的截面积一般为,21000立方米/小时÷3600秒/小时÷7米/秒=0.83平方米,按照0.83的截面积选择合适的长宽即可以了。风管的厚度主要跟隔热有关,影响点主要是风管的表面粗糙度对沿程阻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厨房的补风比排烟量低10%以上,以便保持厨房的负压环境,防止气味散发到厅堂. 厨房设计九大原则解读 1、水池与灶台不在同一操作台面上或距离太远。如在U型厨房中,将水池与灶台分别设置在U型的两个长边上,或在岛型厨房中,一方沿墙而放,另一方则放在岛型工作台上。热锅、清洗后的蔬菜、刚煮熟的面条必须经常在水池与灶台之间挪动,锅里的水因此会滴落在二者之间的地板上。 一般的厨房工作流程会在洗涤后进行加工,然后烹饪,最好将水池与灶台设计在同一流程线上,并且二者之间的功能区域用一块直通的台面连接起来作为操作台。 2、水池或灶台被安放在厨房的角落里。有些厨房的格局设计很不合理,烟道采用墙垛的形式,燃气管道预留在烟道附近,很多人想当然地将灶台紧贴烟道墙安放。这样,操作者的胳膊肘会在炒菜时经常磕到墙壁上,否则只能伸长胳膊操作或放弃使用贴墙灶眼烹炒食物。水池贴墙安放也会带来同样的麻烦。 因此,水池或灶台距离墙面至少要保留40厘米的侧面距离,才能有足够空间让操作者自如地工作。这段自由空间可以用台面连接起来,成为便利有用的工作平台。水池的下面最好放置洗碗机和垃圾桶,而灶台下面放置烤箱。这种搭配会带给使用者更多的便利。 3 、习惯中餐的家庭往往将灶台设置在岛型工作台上。岛型设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开放式厨房中。如果你的厨房只是一种展示,这种格局会让你心满意足,然而在烹制中餐时,锅里的油烟会四处飞溅,每餐下来,岛型工作台上,甚至附近的地面都很油腻。 每平米地面面积的换气量60M3/H*M2 厨房间的容积为280立方,排烟罩的吸风口是6500*1200mm,风管的口径为 650*500,管道长度10米,请问需要配多少风量和风压的离心风机,知道的请帮忙回答一下,怎样计算的? 管径D(m);风速U(m/s);沿程摩擦阻力R(Pa);风量Q(m3/h);λ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m) 风速(m/s)=风量(m3/h)/风管的截面积(m)*3.14*3600。 U=Q*4/{(D/2)^2*3.14*3600}。 R={λ/D*(U^2*1.2/2)}*L。 当风机铭牌上所标注的压力等于大于R时,就是你所要的这台风机的压力。

酒店厨房设计布局设计说明

酒店厨房设计布局设计说明 厨房布局涉及如何才称的上位置合理、布置科学? 合理的厨房布局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厨房布局设计应满足既定菜式的需要。 2、严格掌握生熟分开,洁污分流的原则,确保厨房饮食卫生。 3、生产加工流程简短顺畅,避免迂回交叉,尽量缩短输送流程,使路径分明。 4、厨房各功能区域清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沟通,便于厨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5、拥有合理的操作人员走动空间,便于厨师作业,视野开阔,方便管理。 6、厨房应设置良好的排烟系统,确保空气流通、无闷热感觉,使厨师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冷菜制作间如何分隔?冷菜间的适宜温度是多少?冷菜制作间如何分隔?冷菜间的适宜温度是多少?冷菜间是冷菜成品切配装盆的场所。冷菜的制作遵循“专人、专室、专用工具、专冷藏”的“五*度,在其入口处应设有洗手消毒设施的预进间;冷盆间内装置独立的空调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度;并设置紫外光杀菌灯,水源供给管采用铜管连接,供应可生饮用的水源。为防止蚊蝇孳生,冷菜间内排水系统不应设置明沟,地面须保持清洁干净,冷菜间可用铝合金玻璃隔断进行分隔,通过窗户传菜,冷菜间的适宜温度应在24 摄氏度以下。 三、如何确认洗碗的位置是否合理?如何确认洗碗的位置是否合理?洗碗碟间的设置应符合洁污分流的原则,使餐厅或加工间用过的餐具可以方便地送至该洗蝶间进行清洁处理并送回待用。另外,洗碗间的位置设施还应处理好废弃物、污染物等垃圾的存、运问题。在洗涤消毒的过程中,一方面又餐具进入,另一方面,又有洁净餐具送出。所以其洁、污流线分流明确,无迂回交叉的位置是合理的。反之,为不合理的。粗加工间与操作间应如何分隔?操作间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四、粗加工间与操作间应如何分隔?操作间的适宜温度是多少?粗加工间是将水果、蔬菜、水产、禽、肉类等原料加工成初步半成品的场所。粗加工间内程序应是从污到洁污过程,所以应特别注意洁污分线和避免加工后的洁污倒流。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等垃圾的运送路线不能与洁净物流线混淆。因水产品及禽类易于细菌感染,最好将其与蔬菜类粗加工分隔开。即设置荤食品加工间与蔬食品加工间。操作间是将经过粗加工的各种副食原料,分别按照菜肴或冷荤需要进行称量、洗、切、配菜过程,成为待进一步加工的生食半成品,在继续送往热灶间加工成成品。粗加工间与操作间独立分间设置。从原料至成品的生产流线应简短顺畅,无迂回交叉。粗加工间与操作间是排水量较多的地方,当采用明沟排水,便于清洁与疏通。带有油腻的排水,应与其他排水系统分别设置,并安装隔油设施。操作间的适宜温度应在26 度以下。厨房与餐厅之间如何采用有效的隔音、隔热、隔味的措施?

上海出台《中央厨房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上海出台《中央厨房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所谓中央厨房,是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单位,它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并直接配送给餐饮服务单位。随着餐饮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中央厨房集中生产加工制作、统一配送至餐饮门店已经成为新型的餐饮发展模式。为建立统一的针对该业态的卫生规范,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于2012年底制定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央厨房卫生规范》,于2013年2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主要对中央厨房的定义、产品分类、生产场所和设施、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产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的追溯和召回管理机构及人员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厂房和生产加工场所 根据中央厨房生产加工的特点,该标准提出了设计与布局、建筑内部结构的基本要求,生产加工场所的使用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 标准还对原料加工场所、烹调热加工场所、冷却场所、分装间、贮存场所、工用具清洗消毒场所和检验室等主要场所和设施做了具体规定。 1.原料加工场所 为防止交叉污染,满足生产加工需要,原料加工场所要求设置分类的食品原料清洗水池,并明显标识其用途。同时,为防止易腐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腐败变质,要求加工易腐原料的场所应配备空调等温度控制装置。

2.烹调热加工场所 烹调热加工间要求采用机械排风装置,产生油烟或大量蒸汽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 3.冷却场所 生产工艺中采用冷链工艺的,应配备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的快速冷却设备(如真空冷却机、隧道式冷却设备)或设置冷却专间。冷却专间内应配备降温、紫外线灭菌、温度指示装置等设施。 4.分装间 即食食品应分装间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专间的要求。 5.贮存场所 食品和非食品应分开存放。按食品种类分别设立冷藏库、冷冻库和常温库房,各类库房的容量应当满足生产加工数量的需要。冷藏库、冷冻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即食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记,同时要求有温度指示装置。 6.工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 根据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设备,宜采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采用热力消毒的,至少设有2个专用水池;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记表明其用途。接触即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的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显示和清洗消

厨房设计规范

为保证饮食建筑设计的质量,使饮食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以下三类饮食建筑设计(包括单建和联建): 一、营业性餐馆(简称餐馆); 二、营业性冷、热饮食店(简称饮食店); 三、非营业性的食堂(简称食堂)。 餐馆建筑分为三级。 一、一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高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宽畅、环境舒适,设施、设备完善; 二、二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中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设施、设备比较完善; 三、三级餐馆,以零餐为主的一般餐馆。 饮食店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饮食店,为有宽畅、舒适环境的高级饮食店,设施、设备标准较高; 二、二级饮食店,为一般饮食店。 食堂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 二、二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满足基本要求。 饮食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饮食建筑的修建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与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选择群众使用方便,通风良好,并具有给水排水条件和电源供应的地段。 饮食建筑严禁建于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工业企业防护地段内;与有碍公共卫生的污染源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须符合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规定。 饮食建筑的基地出入口应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妥善处理易燃、易爆物品及废弃物等的运存路线与堆场。 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一、二级餐馆与一级饮食店建筑宜有适当的停车空间。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餐馆、饮食店、食堂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 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 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食堂餐厨比宜为1∶1; 二、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

酒店厨房各区域的设计方法

酒店厨房各区域的设计方法 单从酒店厨房设计来讲,厨房的每一个区域设计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因为每一个区域都是有它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酒店厨房设计中个区域的处理方法。 之所以设计,就是为了让各个地区能够顺利运作,每个区域与机器的配置都应该仔细评估,以下将厨房分成生食处理区、烹煮区、冷盘区/出餐区、回收区与洗碗区、储藏室、吧台等设计重点。 一、生食处理区 不论是从储藏室或冷冻库拿出来的食材,都必须先经过此区再进入加热区,此区一定要有水槽,同时避免与出菜区交叉污染。 二、烹煮区 烹煮区通常是厨房的核心部分,厨房设备最重要的是炉具与抽风系统。炉火的种类很多,西方餐厅的炉具与中式的有很大的差距,西式讲究文火慢煮,中式讲求大火快炒,因此抽风系统也会根据厨房热能的估算来调整。 为求减少油污,现代化的抽风设备都应设置静电机与风管相接,此外,加热区温度较高,设计时需要考虑壁面与消防等问题。 三、冷盘区/出餐区 冷盘区通常是菜色加工或摆盘的区域,如果有沙拉或冷食类的东西也在此制作。一般出菜口也会紧邻在此区,厨房门必须防火。 四、回收区与洗碗区 回收区应该与出菜区分开,以避免污染,厨余与垃圾必须分类。餐盘回收直接进洗碗区是最好的配置,大型饭店的洗碗区通常会是独立出一区,一般现在的餐厅都会使用商用洗碗机。 五、储藏室 厨房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确保你有足够的空间来储藏所有的食物,不管是干货或是放在冰箱内。 在靠近高柜及冰箱附近规划工作台面,可以让整理工作更简单。储藏室设计应注意湿度与温度,通风应良好,超过一定面积的餐厅,应设置组合式冷冻库或冷藏库,较为经济。 六、吧台 吧台的区域分独立式,或与厨房统合:独立式餐厅整体设计上较好发挥,但较为浪费空间,适合饮料比较多的店;与厨房在一起的吧台则较为节省空间,与厨房也可以相互支援。 吧台的重点设备为咖啡机与沙拉冰箱,一般而言咖啡手或吧台手,工作时具有表演性质,设计师应特别考量。咖啡机一般是咖啡厅的重点设备,设计也应考量咖啡机的造型。

中央厨房手册

怎样做好中央厨房《中央厨房手册》 序言 中央厨房(工厂)营建手册是以工程角度来阐述新中央厨房(工厂)的设计及装修。本手册以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方面来说明新中央厨房(工厂)的营建: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是依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卫生防疫、环保、消防等)的有关规定,以及中央厨房(工厂)操作流程的要求,编制若干模块,作为各类别新中央厨房(工厂)设计参考。另外,中央厨房(工厂)的装修以及上下水系统、电气工程的相关要求,是在考察众多中央厨房(工厂)和具体实践者的合理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来作为设计规范的。中央厨房(工厂)的装修以及上下水系统、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是依据北京市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26-96)以及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编撰的《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二版)》来规定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由专业公司来完成,施工及验收标准也应遵循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编撰的《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二版)》及北京市的相关规定。通排风(含排烟)系统工程及设计应也由专业公司来完成,应遵循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及GB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以及GB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 50155-92)的相关规定。天然气管道工程和通排风(含排烟)系统工程本规范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 目录

第一章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一、选址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五、洗手消毒设施要求 六、工用具、设施设备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 七、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要求 八、通风排烟、采光照明设施要求 九、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 十、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要求 十一、专间要求 十二、更衣室要求 十三、厕所设置要求 十四、运输设备要求 十五、食品检验和留样设施设备及人员要求 第二章中央厨房(工厂)装修规范 一、中央厨房(工厂)装修标准 (一)土建部分 1. 顶部装修 2. 墙面装修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 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 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 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 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 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 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 ,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 和数量相适应。 6. 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 (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 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 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 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 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 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2. 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3.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不小于1.5% ),排水的流向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4. 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5.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 6. 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应有 1.5 m以上的光滑、不吸 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食品加工专间内应铺设到顶; 7. 内窗台下斜45度以上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8. 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下清洗不生锈的纱网或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能自动关闭; 9. 粗加工、切配、烹调、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食品包装间的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 10. 天花板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11. 半成品、即食食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加设平整

厨房设计规范02268

住宅的厨房是指用于炊事的专用房间。 国家在1987年颁布实施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住宅的厨房设计规定:采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厨房,净高不应低于2.20平方米,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固定式碗柜(或搁式、壁龛)等设备或预留其位置。在设计时为满足采光、通风及电气化的需要,厨房应有外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并要为排油烟和电炊具的使用创造条件。在住宅中,厨房的平面一般应为正方形或矩形,按照人们炊事劳动空间尺度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厨房不能过于狭长,应有一个最小的宽度。由于住宅的厨房宽度与厨房内部各种设计的布置形式有关,所以不同的布置形式要求厨房的最小宽度也不同。 厨房是住宅生活设施密度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部位,也是家庭活动的重要场所。购房者在住宅施工现场或样板间中查看住宅厨房的设计和附属设备时,可以依据国家颁布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房及相关设备基本参数》和《住宅厨房排气性能标准》等建筑法规,对厨房的面积、厨房设施的尺寸和空间的布置进行了解和核对。 厨房设计原则 原则一:空间决定形式原则依据空间大小决定厨房形式厨房依据空间的大小,可分为I字型、L字型、凹字型与中岛型。 I字型厨房直线式的结构简单明了,通常需要面积7平方米,长度为2米的空间。只要依照使用者的习惯将烹调设备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摆放即可。如果空间条件许可,也可将与厨房相邻的空间部分墙面打掉,改为吧台形式的矮柜,如此便可形成半开放式的空间,增加使用面积。 L字型厨房的两边至少需要1.5米的长度,其特色就是将各项配备依据烹调顺序置于L 型的两条轴线上。但为了避免水火太近,造成作业上的不便,最好将冰箱与水槽并排于一直线,而炉具则置于另一轴线。如果想要在烹调上更加便利,可以在L型转角靠墙的一面加装一个置物柜,既可增加收藏物品的容量,也不占用平面空间;也可在L型的轴线上继续延伸,设计一个可以折叠或拉出式的置物台面,平时不用时可收起,待烹调料理多时再开启使用。 如果在L型厨房里再加设一个橱柜,即成为凹字型。凹字型厨房可以在转角处与左右两边多规划些高深的橱柜,以增加收纳功能。凹字型有两个转角空间,往往被人们忽略其置物的功能性,其实可以加装可180度或360度旋转的转角旋转柜,当门开启时,里面放置的物品会随之旋转而出。 中岛型的厨房是在厨房中央增设一张独立的桌台,可作为餐前准备区,也可兼便餐桌的功能,但需要至少16平方米的空间。 原则二:人体工程原则注意使用时的人体工学在厨房进行烹调时,必须长时间弯腰倾身,通过适当的设计,才能避免腰酸背疼的问题。例如厨具的台面高度与在台面上工作时的手腕距离15厘米时,最适合人们从事较轻松的烹调工作。而壁柜与层架的高度以170至180厘米,人们伸手即可拿到为宜,超过此高度的橱柜空间,可存放不常用的物品。而上下柜的距离则以55厘米较为理想。除I字型厨房外,在其余形式的厨房里,冰箱、工作台与炉台间都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工作区,三边的距离都必须间隔60至90厘米以上,让使用者在拿取与放置食品时不会太近或太远,在转身时不会太局促。 原则三:操作流程原则合理分配橱柜空间在规划空间时,尽量依据使用的频率来决定物品放置的位置,如将滤网放在水槽附近、锅具放在炉灶附近等,而食物柜的位置最好远离厨具与冰箱的散热孔,并保持干燥和清洁。在收纳物品时,当然还要注意到安全问题。 原则四:能源照明原则利用充足的照明增进效率,避免危险厨房的照明首要安全与效率。灯光应从前方投射,以免产生阴影妨碍工作。除利用可调式的吸顶灯作为普遍式照明外,在橱柜与工作台上方装设集中式光源,可以让切菜与找物更为方便安全。在一些玻璃储藏柜

食堂的设计规范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饮食建筑设计的质量,使饮食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以下三类饮食建筑设计(包括单建和联建): 一、营业性餐馆(简称餐馆); 二、营业性冷、热饮食店(简称饮食店); 三、非营业性的食堂(简称食堂)。 第1.0.3条餐馆建筑分为三级。 一、一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高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宽畅、环境舒适,设施、设备完善; 二、二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中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设施、设备比较完善; 三、三级餐馆,以零餐为主的一般餐馆。 第1.0.4条饮食店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饮食店,为有宽畅、舒适环境的高级饮食店,设施、设备标准较高; 二、二级饮食店,为一般饮食店。 第1.0.5条食堂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 二、二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满足基本要求。 第 1.0.6条饮食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饮食建筑的修建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与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选择群

众使用方便,通风良好,并具有给水排水条件和电源供应的地段。(中国吃网温馨提示: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0.2条饮食建筑严禁建于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工业企业防护地段内;与有碍公共卫生的污染源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须符合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规定。 第2.0.3条饮食建筑的基地出入口应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妥善处理易燃、易爆物品及废弃物等的运存路线与堆场。 第2.0.4条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第2.0.5条一、二级餐馆与一级饮食店建筑宜有适当的停车空间。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 第3.1.2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第3.1.3条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 二、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第 3.1.4条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 第3.1.5条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3.1.6条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 第3.1.7条饮食建筑在适当部位应设拖布池和清扫工具存放处,有条件时宜单独设置用房。 第二节餐厅、饮食厅和公用部分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欧阳学文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 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 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 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 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 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 6. 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 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 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 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 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 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2. 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3.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不小于1.5%),排水的流向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4. 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5.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 6. 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应有1.5 m 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食品加工专间内应铺设到顶; 7. 内窗台下斜45度以上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 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 6。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 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2。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厨房设计要求

最近查阅了厨房通风的资料,发现有些混乱,各个规范和对规范的理解都不一致。现在总结一下,希望大家都提下意见。以下所提的厨房都是仅指有炉灶的房间。 厨房的通风一般涉及到: (1)排油烟(局部通风)及其补风 (2)全面通风换气 (3)事故排风及其补风 (4)机械排烟 (5)空调 一、排油烟 厨房里必不可少的就是排油烟风机。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往往得不到有关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最多会有灶台的位置。这就给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因此一般排油烟的系统都会丢给二次设计,预留排油烟的风井即可。 简单介绍一下排油烟系统。一般油烟通过炉灶上排风罩进入排风管,然后通过油烟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排油烟风机排至室外。风机一般安装在屋面(油烟高空排放)、系统的末端(保证管道内负压,放置烟气溢出),当然也可以直接吊在厨房里安装。几种安装方式见下图: 上两图是屋面安装,高空排放

上图是吊式安装在厨房内,低空排放 上图是安装在室外地面,低空排放 ******系统设计主要注意 (1)风量的计算:4种方式 (1.1)热平衡计算: 严格的说,风量应该由热平衡计算。炉灶的型号,数量等在施工图阶段没有相关的数据,因此只能估算。如有人使用每个炉灶2300-2500CMH来计算。 09版措施提出了两种估算方式。 (1.2)公式4.2.3来计算风量L=1000 X P(罩子周边长)X H(罩口距灶面的距离)(1.3)罩口断面风速法:罩口断面风速不小于0.5 当缺乏数据时,提出了第四种风量计算方法: (1.4)换气次数法:中餐厅40-60次/h,西餐30-40次/h,职工餐厅厨房25-35次/h。取吊顶下空间时按换气次数上限,取楼板下空间按换气次数下限 (2)系统的设计 得到排油烟的风量,就可以着手设计了: (2.1)针对预留油烟井的问题,可以直接采用换气次数法并取换气次数上限,即适当放大风量来预留油烟井。 (2.2)风机风量推荐按照1.2或者1.3方法计算。

酒店厨房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酒店厨房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不管是酒店厨房环境的改造或者新建,厨房设计的原则以流程合理、方便实用、改善厨师工作环境、节省劳动、安全为主。厨房设备的配置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经济实用,少而精致、长久耐用。 酒店厨房环境的改变或者新建,在厨房设计有两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一:厨房的通风在厨房工作时,会产生大量油、汽、烟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所以,保持厨房的通风,配置相应的抽油烟设备,是现代厨房必备的条件。 排油烟罩应根据酒店厨房工艺要求统一设计,一般做成整体式,在每个炉灶的上方均设排烟油口,外形统一美观,易于清理油污,更重要的是排油烟效果好。若是单灶单罩,油烟容易从两罩缝隙处弥漫到整个厨房空间。 排烟罩的安装要求上,排烟罩外边缘不应超过灶台边,排油烟罩四周设集中、油、集水沟槽,并在沟槽的最低处排水管入下水道。排油烟罩内设置油烟过滤器,并应易于更换及清洗,以免长期运行后油烟进入排烟风机影响其正常使用。 选用排风机容量时,应考虑排风量超过补风量,使厨房维持一定的负压,以防止厨房油烟气“串味”到其它空调房间。厨房的排风管应尽量避免过长的水平风道,厨房的排风

竖井最好与排烟道靠在一起以加大抽力,最好按防火分区划分,尽量不穿过防火墙,穿过时应装防火阀。 二:厨房的排水与用水厨房内排水沟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排水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厨房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厨房排水系统要能满足厨房生产中最大排水量的需要,并做到排放及时,不滞留。 在厨房地面浇灌水泥之前,把厨房排水沟的位置预留出来。厨房排水可采用明沟或暗沟两种方式。明沟的优点是便于排水、便于冲洗、防堵塞;缺点是排水沟里可能会有异味,散发在厨房内。明沟处理不好,会导致厨房地面不平整,摆放厨房设备困难。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采用不锈钢板铺设,底部与两侧均采用弧形处理.。暗沟是厨房排水的另外一种方式,使用暗沟排水让厨房显得更为光洁,方便设备摆放,也不用担心排水沟有异味排出,但管理不善、管道堵塞疏浚工作则相当困难。一些大型的饭店在设计厨房暗沟时,在暗沟的某些部位安装高压热水龙头,厨房人员每天只需开启1到2次水龙头,就能将暗沟中的污物冲洗干净,值得借鉴的一个方法。 厨房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生产流程的设计,由于每个厨房规模、经营性质的不同,在设计上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设计中,多从实际出发,考虑各种情况及布局,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使厨房设计尽可能地完善。

最新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资料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 一、一般规定 1、顾客交通 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 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 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 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 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 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 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范 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 (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 (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 (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 (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餐厅与饮食厅采光、通风应良好。天然采光时,窗洞口面积不宜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 1/6。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1/16。 6、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7、食堂餐厅售饭口的数量可按每50人设一个,售饭口的间距不宜小于1.1

(餐饮管理)酒店厨房设计布局

酒店厨房设计布局 厨房布局涉及如何才称的上位置合理、布置科学? 一、合理的厨房布局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厨房布局设计应满足既定菜式的需要。 2、严格掌握生熟分开,洁污分流的原则,确保厨房饮食卫生。 3、生产加工流程简短顺畅,避免迂回交叉,尽量缩短输送流程,使路径分明。 4、厨房各功能区域清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沟通,便于厨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5、拥有合理的操作人员走动空间,便于厨师作业,视野开阔,方便管理。 6、厨房应设置良好的排烟系统,确保空气流通、无闷热感觉,使厨师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冷菜制作间如何分隔?冷菜间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冷菜间是冷菜成品切配装盆的场所。冷菜的制作遵循“专人、专室、专用工具、专冷藏”的“五*度,在其入口处应设有洗手消毒设施的预进间;冷盆间内装置独立的空调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度;并设置紫外光杀菌灯,水源供给管采用铜管连接,供应可生饮用的水源。为防止蚊蝇孳生,冷菜间内排水系统不应设置明沟,地面须保持清洁干净,冷菜间可用铝合金玻璃隔断进行分隔,通过窗户传菜,冷菜间的适宜温度应在24摄氏度以下。 三、如何确认洗碗的位置是否合理?

洗碗碟间的设置应符合洁污分流的原则,使餐厅或加工间用过的餐具可以方便地送至该洗蝶间进行清洁处理并送回待用。另外,洗碗间的位置设施还应处理好废弃物、污染物等垃圾的存、运问题。在洗涤消毒的过程中,一方面又餐具进入,另一方面,又有洁净餐具送出。所以其洁、污流线分流明确,无迂回交叉的位置是合理的。反之,为不合理的。 四、粗加工间与操作间应如何分隔?操作间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粗加工间是将水果、蔬菜、水产、禽、肉类等原料加工成初步半成品的场所。粗加工间内程序应是从污到洁污过程,所以应特别注意洁污分线和避免加工后的洁污倒流。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等垃圾的运送路线不能与洁净物流线混淆。因水产品及禽类易于细菌感染,最好将其与蔬菜类粗加工分隔开。即设置荤食品加工间与蔬食品加工间。 操作间是将经过粗加工的各种副食原料,分别按照菜肴或冷荤需要进行称量、洗、切、配菜过程,成为待进一步加工的生食半成品,在继续送往热灶间加工成成品。 粗加工间与操作间独立分间设置。从原料至成品的生产流线应简短顺畅,无迂回交叉。粗加工间与操作间是排水量较多的地方,当采用明沟排水,便于清洁与疏通。带有油腻的排水,应与其他排水系统分别设置,并安装隔油设施。操作间的适宜温度应在26度以下。 五、厨房与餐厅之间如何采用有效的隔音、隔热、隔味的措施? 厨房和餐厅间应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一般用备餐间来作为过渡空

如何确定厨房和餐厅的比例关系

如何确定厨房和餐厅的比例关系(老帖) (2013-04-22 21:38:31) ▼ 标签: 分类:Craftsmanship.技术 厨房 商业厨房 厨房面积 家居 厨房面积在餐饮面积中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厨房面积对顺利进行厨房生产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面积过小,会使厨房拥挤和闷热,不仅影响工作速度,而且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面积过大,员工工作时行走的路程就会增加,工作效率自然会降低,因此,厨房面积的确定应该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前提下,经过测算分析方可确定。 本资料从厨房面积的考虑因素、厨房总体面积确定方法、厨房各作业区面积的确定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讲述如何确定餐厅厨房面积大小。 本资料的主要容包括: 一、确定厨房面积的考虑因素 二、厨房总体面积确定方法 三、厨房各作业区面积的确定 一、确定厨房面积的考虑因素 1.原材料的加工作业量 发达国家烹饪原料的加工已实现社会化服务,如猪、牛等按不同的部位及用途做了规、准确、标准的分割,按质按需定价,饭店购进原料无需很多加工,便可切割烹制。国烹饪原料市场供应不够规,规格标准大多不一,原料多为原始、未经加工的低级原料,原料购进店,都需要进行进一步整理加工。因此,不仅加工工作量大,生产场地也要增大。若是用干货原料制作菜肴为多的饭店,其厨房的加工场所,尤其是干货涨发间更要加大。

2、经营的菜式风味 中餐和西餐厨房所需面积要求不一,西餐相对要小些。这主要是因为西餐原料供应要规些,加工精细程度高些,同时,西餐在国经营的品种也较中餐要少得多。同样是经营中餐,淮、扬菜厨房就相对比粤菜厨房要大些,因为淮、扬菜的原料鲜活程度不及粤菜,加工、生产工作量大,火功菜多,炉灶设备亦要多配一些。同是面点厨房,制作面食的厨房就要比粤点、淮、扬点心的厨房大,因为晋面的制作工艺要求有大锅大炉与之配合才行。总之,经营菜式风味不一,厨房面积的大小也是有明显差别的。 3.厨房生产量的多少 生产量是根据用餐人数确定的。用餐人数多,厨房的生产量就大,用具设备、员工等都要多,厨房面积也就要大些。然而用餐人数的多少,又与饭店的规模、餐厅服务的对象(即是否对社会开放)、供餐方式(即是自助餐经营,还是零点或套餐经营)等有关。用餐人数常有变化,一般以最高数作为计算生产量的依据。 4、设备的先进程度与空间的利用率 厨房设备革新、变化很快,设备先进,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功能全面的设备可以节省不少场地。如冷柜切配工作台,集冷柜与工作台于一身,可节省不少厨房面积。厨房的空间利用率也与厨房面积大小很有关系。厨房高度足够,且方便安装吊柜等设备,可以配置高身设备或操作台,则可在平面用地上有很大节省。厨房平整规则,且无隔断、立柱等障碍,为厨房合理、综合设计和设备布局,提供了方便,为节省厨房面积亦提供了可能条件。 5、厨房辅助设施状况 为配合、保障厨房生产必需的辅助设施在进行厨房设计时必须考虑。若辅助设施,如员工更衣室、员工食堂、员工休息间、办公室、仓库、卫生间等,在厨房之外,大多已有安排,厨房面积可充分节省,否则厨房面积将要大幅增加。这些辅助设施,除了员工福利用房外,还有与生产紧密相关的煤气表房、液化气罐房、柴油库、餐具库等。

(12.08.16)厨房设计规范

Kitchen Design Specification 厨房设计规范 Trillion Foodservices Planner Ltd. 厨源餐饮设计有限公司

厨房设计规范 厨源餐饮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FP”)向各建筑师和有关机电土建专业顾问提供以下资料,便于将资料导入贵公司文件中。请仔细阅读以下所有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和疑问。所有咨询人员的反馈信息必须在两周内提交。因TFP需要这些资料和信息用于初步的设计和协调。由于这些资料对于我们和其他咨询人员开展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争论的解决方案也需要在两周内完成,因延误回复或更改,将导致TFP产生很多额外工作。 综述 厨房和洗衣房设备是将被作为一份单独的合同或是总承包商的一份转包合同,应由业主或建筑师明确指明,确认此两种情形哪种更为合适。 厨房设备承建商的工作包括: 提供所需工人、设备、工具、材料,以及为了完成厨房设备设计图中所指出的或者通过此设计图能合理推断的所有工作。这些工作包括设备的订购和生产、装车、运输、卸货、拆包、必要的储存、操作、装配、安装、调试等与工程进度一致的工作。所有的材料提供和最终所有设备连接点的接驳都由厨房设备承建商完成(除非标书另有列明,厨房设备承建商将提供与设备连接点一米范围内的接驳),还包括列明的现有设备的拆除、移位和重新安装(如标书有规定)。另外,施工现场因安装调试而产生的垃圾也应清除至业主或总包指定的位置; 除非合同中另有列明为了协调目的而需厨房设备承建商提供的工作外,下列工作不在厨房设备承建商工作范围之列: 混凝土、石垫、石墩、石料短围墙、降板位及任何瓷砖、地砖的建造或安装,如果在此项工程的进行过程中,涉及到对其它固定设备或已完工工程的切断或修补,厨房设备承建商必须征得建筑师和总承包商的同意。厨房设备承建商有义务保证此项工作是由此专业的熟练工人来做,并且结果要符合业主和建筑师的要求。 TFP提供的每项厨房设备的机电要求图、点位图、土建要求图、机电功率表及类似文件中的资料仅供专业顾问参考。相关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则由厨房设备承建商提供一份已标注详细尺寸的大样设计图。TFP提供的设计图纸都不得用于工程施工目的,仅供参考。 厨房设备在安装之前的存储及保管: 1). 如果业主或总承包商要求在设备的计划安装日之前将此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那么业主或总包必须 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存放区域(仅限于施工现场内,或者厨房设备承建商许可的其它地方),并对设备自到货起至安装日止的这段时间内,负责保管及承担相关费用。 2). 如果厨房设备承建商要求在设备的计划安装日之前将此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则由厨房承建商负责 保管责任及承担费用。 厨房设备承建商应提供制冷系统,包括设备控制箱、制冷机组、冷凝器、冷凝器去水、温度制、溶雪发热线、溶雪时间制等。所有已做好的系统的接驳、安装均由厨房设备承建商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