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之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和转型升级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之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和转型升级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之

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和转型升级

【背景材料】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有效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确保了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新动能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2013-2017年,GDP年均增长7.1%,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7年,GDP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5%左右。

经济平稳增长得益于新动能持续发力。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活动层出不穷,新动能不断增强。初步测算,2016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约为113719亿元,相当于GDP的15.3%,按现价计算,“三新”经济增加值增速为11.8%,高于GDP 现价增速3.9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虽然目前“三新”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发展势头旺盛,一定程度地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影响,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动能推动经济稳中向好。从行业看,工业高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推动工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2013-2017年,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高于全部工业年均增速5.1个百分点;2015-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速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2015-2017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4.8%,高于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5个百分点。网上交易爆发式增长,激发了国内市场活力和消费需求。2015-2017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超过30%,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约20个百分点。2016年,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了26.1万亿元,是2013年的 2.5倍;非银行互联网支付全年总交易额54.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3%,其中99%以上的交易为境内交易,跨境交易金额为1866亿元。

二、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比2012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3-2017年,三次产业对经济

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4.6%、42.6%和52.8%,第三产业的年均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10.2个百分点。

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在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高耗能行业产能有序缩减。2013-2017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年均增速为6.4%,比全部工业低0.2个百分点。2017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0%,比201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渗透,与互联网融合的服务业得到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带动邮政快递业高速增长,分享经济带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金融、餐饮、物流、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服务业领域新型发展,使得新动能主要来自服务业。2016年,在“三新”经济增加值中,“三新”服务业增加值占52%。受此影响,有关服务行业比重不断提高。2017年,批发和零售业,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4% 、0.5% 、7.9% 、

3.3%、2.7%、1.8%,比2012年提高了0.2、0.3、1.4、1.1、0.6、0.3个百分点。

三、新动能推动需求结构升级

近年来,我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3-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年均56.2%,资本形成总额的年均贡献率为43.8%,近五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年均贡献率几乎为零。

新动能同时在供给和使用两个方面推动消费升级换代。一方面,新动能推动创造新型消费供给。2016年,“三新”经济中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增加值占全部“三新”经济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2%,比2015年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新动能推动居民消费的品质不断改善。网上零售、视频直播、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订餐洗衣等O2O服务让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满足。而网络约车、共享单车、共享住宿、移动支付等新服务模式,也让人们的出行、旅游、休闲娱乐变得更加精彩便利。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类消费升温,服务型消费渐成热点。2016年,在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分别比2012年提高0.7和1.3个百分点。这也使得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比2012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投资、装备制造投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特别是民生相关领域投资快速增长。2013-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4.8%,装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3.4%,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9.7%,教育领域投资年均增长19.2%,都大大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

【联系2018年高考考点】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当前,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导向作用。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3.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服务业,比如互联网、物流等发展起来会带动创造就业机会,加上人口结构变化引发新的就业需求。中央把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和解决产能过剩导致的下岗问题。

4.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求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和创新国际先进技术,并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进引资、引技、引智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

5.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我国主要传统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部分新兴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更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合理地配置资源,不仅要发挥市扬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作用,这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关键。

6.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市场调节,还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也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7.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我们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8.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整体退出,淘汰落后产能,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空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为了适应新常态,中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

10.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中央在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时,强调必须破解限制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促进创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