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COI基因探讨雉科6个属的分类地位

基于COI基因探讨雉科6个属的分类地位

基于COI基因探讨雉科6个属的分类地位
基于COI基因探讨雉科6个属的分类地位

植物分类表

植物分类表 注:只列出有代表性的科属 藻类植物 蓝藻门蓝藻纲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1.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粘球藻属Gloeocapsa 粘杆藻属Gloeothece 束球藻属Gomphosphaeria 腔球藻属Coelosphaerium 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微囊藻属Microcystis 隐球藻属Aphanocapsa 隐杆藻属Aphanothece 2.石囊藻科Entophysalidaceae 石囊藻属Entophysalis 3.蓝柄藻科Cyanostylon 蓝柄藻属Cyanostolonaceae 宽球藻目Pleurocapsales 1.蓝枝藻科Hyellaceae 蓝枝藻属Hyella 2.宽球藻科Pleurocapsaceae 宽球藻属Pleurocapsa 颤藻目Oscillatoriales 1.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 布棱藻属Blennothrix 鞘丝藻属Lyngbya 颤藻属Oscillatoria 织线藻属Plectonema 2.席藻科Phormidiaceae 水鞘藻属Hydrocoleum 鞘丝藻属Lyngbyopsis 微鞘藻属Microcoleus 链鞘丝藻属Sirocoleum 节螺藻属Arthrospira 胶鞘藻属Phormidium 浮游蓝丝藻属Planktothrix 紫管藻属Porphyrosiphon 束藻属Symploca 束毛藻属Trichodesmium 紫管藻属Porphyrosiphon 绮藻属Pseudophormidium 束藻属Symploca 束毛藻属Trichodesmium 3.伪鱼腥藻科Pseudanabaenaceae 微丝藻属Tapinothrix 瘦鞘丝藻属Leptolyngbya 湖生蓝丝藻属Limnothrix 浮鞘丝藻Planktolyngbya 伪项圈藻属Pseudanabaena 罗氏藻属Romeria 螺旋藻属Spirulina 4.裂须藻科Schizotrichaceae 裂须藻属Schizothrix 节螺藻属Arthrospira 5.博氏藻科Borziaceae 博氏藻属Borzia 6.高门藻科Gomontiellaceae 发毛针藻属Crinalium 高门藻属Gomontiella 斯特藻属Starria 7.霍藻科Hormoscilloiceae 霍藻属Hormoscilla 念珠藻目Nostocales 1.念珠藻科Nostocaceae 念珠藻属Nostoc 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鱼腥藻属Anabeana 2.胶须藻科Rivulariaceae 胶须藻属Rivularia 眉藻属Calothrix 3.伪枝藻科Scytonemataceae 伪枝藻属Scytonema 4.微毛藻科Microchaetaceae 微毛藻属Microchate 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 1.真枝藻科Stigonemataceae 真枝藻属Stigonema 裸藻门裸藻纲 裸藻目Euglenales 1.裸藻科Euglenaceae 裸藻属Euglena 扁裸藻属Phacus 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陀螺藻属Strombomonas 柄裸藻目Colaciales 1.柄裸藻科Colaciaceae 柄裸藻属Colacium 甲藻门纵裂甲藻纲 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 1.原甲藻科Prorocentraceae 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甲藻门横裂甲藻纲 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1.多甲藻科Peridiniaceae 多甲藻属Peridinium 2.角甲藻科Ceratiaceae 角甲藻属Ceratium 3.薄甲藻科Glenodiniaceae 薄甲藻属Glenodinium 丝甲藻目Dinotrichales 1.枝甲藻科Dinocloniaceae 枝甲藻属Dinoclonium 2.丝甲藻科Dinotrichaceae 丝甲藻属Dinothrix 球甲藻目Dinococcales 1.球甲藻科Dinococcaceae 球甲藻属Dissodinium 胶甲藻目Gloeodiniales 1.胶甲藻科Gloeodiniceae 胶甲藻属Gloeodinium 变形甲藻目Dinamoebidiales 1.变形甲藻科Dinamoebidiaceae

报告基因法测定干扰素活性

附录ⅩC 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第2法报告基因法(适用于Ⅰ型干扰素) 本法系将含有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转染到HEK293细胞中,构建细胞系HEK293puroISRE-Luc,作为生物学活性测定细胞,当Ⅰ型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激活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启动荧光素酶的表达,表达量与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成正相关,加入细胞裂解液和荧光素酶底物后,测定其发光强度,,得到标准品溶液生物学活性对其化学发光强度的剂量反应曲线,以此测定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 试剂(1)完全培养液MEM培养液,含有2mM的L-谷氨酰胺,1mM的丙酮酸钠,0.01mg/L的非必需氨基酸,2μg/ml的嘌呤霉素,100U/ml的青霉素,100μg/ml的链霉素,10%的胎牛血清。4℃保存。 (2)测定培养液除不含嘌呤霉素外,其它成分与完全培养液相同。4℃保存。 (3)PBS 取氯化钠8.0g、氯化钾0.20g、磷酸氢二钠1.44g、磷酸二氢钾0.24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经121℃、15分钟灭菌。 (4)消化液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g、胰酶2.5g,用PBS溶解并稀释至1000ml,除菌过滤。4℃保存。 (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包括细胞裂解液、荧光素酶底物等。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取重组人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国家标准品,按说明书复溶后,用测定培养液稀释至每1ml约含10000IU。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做4倍系列稀释,共8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做2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供试品按标示量溶解后,用测定培养液稀释成每1ml约含10000IU。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做4倍系列稀释,共8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做2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测定法使HEK293puroISRE-Luc细胞在完全培养液中贴壁生长。按1∶4传代,每周2~3次,于完全培养液中生长。取培养的细胞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次后消化和收集细胞,用测定培养液配制成每1ml含3.5×105~4.5×105个细胞的细胞悬液。将配制完成的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移入可用于细胞培养和化学发光酶标仪测定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μl,然后将上述细胞悬液接种于同一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于37℃、5%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小心吸净96孔细胞培养板中的上清液,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加入细胞裂解液和荧光素酶底物,用化学发光酶标仪进行测定发光强度,记录测定结果。 试验数据采用计算机程序或四参数回归计算法进行处理。并按下式计算试验结果: D s× E s 供试品生物学活性(IU/ml)=P r×------------ D r× E r 式中P r为标准品生物学活性,IU/ml; D s为供试品预稀释倍数; D r为标准品预稀释倍数; E s为供试品相当于标准品半效量的稀释倍数; E r为标准品半效稀释倍数。

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分类就是遵循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生物命名后,而后的生物学家才用域、界( Kingdom)、门( 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Species)加以分类。最上层的界,由怀塔克所提出的五界,比较多人接受;分别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 两界分类系统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1707~1778),注意到周围的生物有固着不动和自养型的植物,也有自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行动和异养型的动物。因此,他把整个生物分成相应的两大类: 植物界和动物界,即所谓的两界分类系统。该系统把细菌类、藻类和真菌类归入植物界,把原生动物类归入动物界。在分类上,这个系统自问世以来,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 三界分类系统 xx把生物分为两大类群: 固着的植物和行动的动物。两百多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这个两界系统存在着不少问题,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为一般教本所遵从,基本没有变动。最初的问题产生于中间类型,如眼虫综合了动植物两界的双重特征,既有叶绿体而营光合作用,又能行动而摄取食物。植物学者把它们列为藻类,称为裸藻;动物学者把它们列为原生动物,称为眼虫。中间类型是进化的证据,却成为分类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19世纪60年代,人们建议成立一个由低等生物所组成的第三界,取名为原生生物界,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这个三界系统解决了动植物界限难分的问题,但未被接受,整整100年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流行了一段时间,为不少教科书所采用。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摘要寻找差异表达基因成为目前基因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有消减杂交法、mRNA 差异显示、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基因表达的序列分析、抑制消减杂交、表达序列标签、cDNA微阵列、半定量PCR、定量PCR。特综述以上各种方法的原理、方法过程、优缺点及其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会更加完善。 关键词基因;差异表达;消减杂交;差异显示;研究方法 在真核生物的生命现象中,从个体的发育、生长、衰老、死亡,到组织、细胞的分化、凋亡或肿瘤的恶化以及细胞对各种生物、理化因子的应答,本质上都涉及基因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即基因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差异表达与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功能密切相关,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潘美辉等,1997)。比较不同细胞或不同基因型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不仅是研究生命过程分子机制的基础,亦是分离克隆目的基因的前提(胡昌华,2001)。寻找差异表达基因成为目前基因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差异表达的基因通常用稳定状态下mRNA的丰度高低有无来比较。差异表达基因有2个含义,即表达基因的种类改变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通过它能找到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表达不同丰度的基因,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分离和鉴定差异表达基因是了解各项生命活动和疾病分子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梁自文,2001)。笔者拟对目前现有的寻找差异基因的方法作一综述。 1消减杂交法(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消减杂交在1984年由Palmer和Lamer(Lamar EE et at.,1984)提出,其目的是分离出两类同源分子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关键是利用分子杂交原理去除共同序列,保留差异序列,通过PCR多次循环扩增而分离,从而能进一步研究其差异表达基因。 具体做法:首先以oligo-dT为引物,从tester中制备放射性标记的单链cDNA 文库。然后将这些cDNA探针与过量的来自driver的mRNA(其poly-A尾已与生物素耦联)杂交,大部分单链cDNA探针和driver中的mRNA形成异源双链,并通过羟基磷灰石柱层除去cDNA×mRNA杂交体,以此富增tester中特异的cDNA。消减杂交法的最大优点是它适用于未被克隆的基因组片段;其次它特别适于寻找那些由于缺失造成突变的基因。但这一方法需要大量的driver mRNA才能使消减杂交充分进行,所回收的cDNA量也很低,而且操作步骤复杂、耗资

植物科属分类汇总

植物科属种分类一.裸子植物门杉科北美红杉属:北美红杉水杉属:水杉水杉属:池杉三尖杉科 三尖杉属:三尖杉红豆杉科 红豆杉属:红豆杉 罗汉松科 长叶竹柏 罗汉松属:罗汉松柏科 圆柏属:圆柏扁柏属:日本扁柏侧柏属:侧柏刺柏属:刺柏松科金钱松属:金钱松松属:华山松,黑松,油松,火炬松,,红松,马尾松雪松属:雪松云杉属:云杉银杏科银杏 二.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一)离瓣花亚纲 1. 桑科( Moraceae ):桑属:桑榕属:小叶榕,薜荔大麻属:大麻构属:构树 2.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细辛属:细辛马兜铃属:马兜铃 3. 蓼科( Polygonaceae) 大黄属: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蓼属:何首乌,虎杖,红蓼,拳参,水蓼 酸模属:羊蹄 荞麦属:荞麦 4. 苋科( Amaranthaceae) 牛膝属:牛膝,土牛膝杯苋属:川牛膝青藓属:鸡冠花,青葙 5.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 石竹属:瞿麦,石竹繁缕属:银柴胡麦蓝菜属:麦蓝菜 6. 睡莲科( Nymphaeaceae) 莲属:莲芡属:芡实 7. 毛茛科(Ranunculaceae),如牡丹 乌头属:乌头,北乌头,黄花乌头铁线莲属:威灵仙,棉团铁线莲黄连属:黄连 白头翁属:白头翁 升麻属:升麻 8. 芍药科( Paeoniaceae) 芍药属:芍药,川赤芍,草芍药, 牡丹 9.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小檗属:豪猪

刺,黄芦木淫羊藿属:三枝九叶草,淫羊藿, 阔叶十大功劳 鬼臼属:六角莲 南天竹属:南天竹 10. 木兰科( Magnoliaceae) 木兰属:厚朴,凹叶厚朴,玉兰五味子属:五味子南五味子属:南五味子 11. 樟科( Lauraceae) 樟属:肉桂樟, 山胡椒属:乌药 木子属:山鸡椒 12. 罂粟科( Papaveracea)e 罂粟属:罂粟 紫堇属:延胡索白屈菜属:白屈菜 13.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 菘蓝属:菘蓝白芥属:白芥芸苔属:芥菜

叶酸代谢与基因组稳定性

叶酸代谢与基因组稳定性 王晓会124120035 12生A 摘要:叶酸是人体DNA合成、氨基酸之间相互转化、血红白肾上腺索、胆碱、肌酸合成所必需的物质。叶酸为体内DNA合成、修复及甲基化所必需的微营养素,其缺乏可诱发DNA其代谢涉及DNA 合成及甲基化等重要生化过程,对维持人类遗传稳定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叶酸;人类基因组;稳定性 许多国内外实验室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若干微量营养素能影响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这些微量营养素表现了对基因组的保护或损伤作用对基因组的健康有维护效应。 叶酸简介:叶酸(folic acid,FA)又称蝶酰谷氨酸,由喋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FA作为一类重要的微营养物质,对保持染色体正常染色体构像和DNA正常甲基化起到重要作用。FA具有众多的衍生化合物,包括蝶酰单谷氨酸、蝶酰多聚谷氨酸以及携带或不携带甲基的各种形式,所有这些FA的衍生分子统称folate(FL)植物或食品中的FL都以多聚蝶酰谷氨酸形式存在,被摄人体内后,大部分被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ethylTHF),5-methylTHF是进入血液的主要FL。5-methylTHF进入细胞后通过一碳单位的若干传递过程,最后转变为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ate,,IHF)。 叶酸的代谢过程:叶酸主要涉及DNA合成和DNA甲基化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一方面涉及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TP)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同型半胱氨酸(HC)

合成甲硫氨酸(Met)、S-腺苷甲硫氨酸(SMA)的生化过程进而影响DNA甲基化。当叶酸缺乏时会导致dTTP合成受阻,dUTP积累并掺入DNA,可在继后的DNA修复和修复过程中诱发基因突变、DNA单双链断裂、染色体的断裂及等位基因稳定性下降事件;叶酸缺乏也可导致SAM合成受阻,降低整体DNA甲基化程度,甚至改变细胞中的特异性甲基化模式,从而改变基因表达方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还可能导致着丝粒异染色质凝聚水平下降,从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引起某些染色体分离异常,形成非整倍体[1]。 FL进入叶酸循环后,所参与的一碳单位传递转移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一碳单位在2种不同氧化态(甲酸氧化态和甲醛氧化态)的4个位点进入叶酸循环(见图1):携带甲酸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formylTHF(5.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IHF(10一甲酰四氢叶酸)、5-formiminoTHF(5.亚胺甲基四氢叶酸)3个部位进入叶酸循环;携带甲醛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10.methylene,IHF(亚甲基四氢叶酸,5,10一MnTHF)进入叶酸循环。携带一碳单位的FL进入叶酸循环以后,随即参与分子内一碳单位的传递与转换。5-formylTHF 及10一fomylTHF被转化为5,10.methenyl THF,后者随即被还原为5,10.MnTHF。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将5,10。MnTHF还原为5一methylTHF,后者经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转变为THF,以接受下一个碳单位[2]。

获得未知基因的方法

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这是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获取与已知序列相邻的未知序列。染色体步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①根据已知的基因或分子标记连续步移,获取人、动物和植物的重要调控基因,可以用于研究结构基因的表达调控。如分离克隆启动子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 ②步查获取新物种中基因的非保守区域,从而获得完整的基因序列; ③鉴定T-DNA或转座子的插入位点,鉴定基因枪转基因法等转基因技术所导致的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等; ④用于染色体测序工作中的空隙填补,获得完整的基因组序列; ⑤用于人工染色体PAC、YAC和BAC的片段搭接。 对于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的少数物种(如人、小鼠、线虫、水稻、拟南芥等)来说,可以轻松地从数据库中找到某物种已知序列的侧翼序列。但是,对于大多数生物而言,在不了解它们的基因组序列以前,想要知道一个已知区域两侧的DNA序列,只能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常用的方法有: 1. 反向pCR(reverse PCR):其基本点是用适当内切酶裂解核心区外分子,使这些酶切片段自身连接形成环状分子,从而将边侧区域转化为内部区域。用与核心区末端同源的引物,但其3’端趄向未知区域,可以进步用pCR扩增环中的未知区域。 反向pCR程序 目前,反向pCR所扩增的片段的大小实际上限为3-4kb。在许多情况下,首先需要进行Southern杂交来确定内切酶用以产生大小适于环化及反向pCR的片段的末端片段。能裂解核心区的内切酶使反向pCR只能扩增引物所定模板(依赖于引物)的上游或上游区,而不裂解核心区的酶则使两上边侧序列都扩增,并带有由内切酶和环化类型决定的接点。对于扩增左翼或右翼序列,初试时最好靠近识别上个碱基位位的酶,并已知在核心区有其方便的裂解位点。如果用反向pCR 从含有大量不同的克隆片段的同一载体中探测杂交探针,建议事先在载体中引入合适的酶切位点。 用T4连接酶在稀DNA浓度下环化更容易形成单环。在一些实验中,为产生对反向pCR大小适当的DNA片段需要两种内切酶,但这样所产生的片段末端则不适于连接,环化前需用Klenow或噬菌体T4DNA聚合酶修理(钝化)。连接前,需用酚或热变性使内切酶失活。 聚合酶链反应条件与经典所用的相同,例如,94℃-30秒变性,58℃-30秒引物退火, Taq聚合酶70℃延伸3分钟,进行30个循环。将反向 pCR用于测序时,与核心区末端后部结合的扩增引物更为有用,它使测序引物扩增部分的核心序列与未知边侧序列间的接点更近,减少了扩增引物的干扰。 2. 接头PCR技术:接头PCR技术的原理为,首先设计一个长链接头和一个与之互补的短链接头,并在短链接头的3′端设计一个NH2序列,以阻止聚合酶催 化的短链延伸。两条单链退火后形成的双链接头能在3′端形成一个酶切位点的粘性或平末端,然后选用能形成该酶切位点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基因组,形成

叶酸代谢与基因组稳定性

叶酸代与基因组稳定性 王晓会124120035 12生A 摘要:叶酸是人体DNA合成、氨基酸之间相互转化、血红白肾上腺索、胆碱、肌酸合成所必需的物质。叶酸为体DNA合成、修复及甲基化所必需的微营养素,其缺乏可诱发DNA其代涉及DNA合成及甲基化等重要生化过程,对维持人类遗传稳定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叶酸;人类基因组;稳定性 许多国外实验室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若干微量营养素能影响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这些微量营养素表现了对基因组的保护或损伤作用对基因组的健康有维护效应。 叶酸简介:叶酸(folic acid,FA)又称蝶酰谷氨酸,由喋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FA作为一类重要的微营养物质,对保持染色体正常染色体构像和DNA正常甲基化起到重要作用。FA具有众多的衍生化合物,包括蝶酰单谷氨酸、蝶酰多聚谷氨酸以及携带或不携带甲基的各种形式,所有这些FA的衍生分子统称folate(FL)植物或食品中的FL都以多聚蝶酰谷氨酸形式存在,被摄人体后,大部分被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ethylTHF),5-methylTHF是进入血液的主要FL。5-methylTHF进入细胞后通过一碳单位的若干传递过程,最后转变为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ate,,IHF)。 叶酸的代过程:叶酸主要涉及DNA合成和DNA甲基化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一方面涉及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TP)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同型半胱氨酸(HC)合

成甲硫氨酸(Met)、S-腺苷甲硫氨酸(SMA)的生化过程进而影响DNA 甲基化。当叶酸缺乏时会导致dTTP合成受阻,dUTP积累并掺入DNA,可在继后的DNA修复和修复过程中诱发基因突变、DNA单双链断裂、染色体的断裂及等位基因稳定性下降事件;叶酸缺乏也可导致SAM 合成受阻,降低整体DNA甲基化程度,甚至改变细胞中的特异性甲基化模式,从而改变基因表达方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还可能导致着丝粒异染色质凝聚水平下降,从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引起某些染色体分离异常,形成非整倍体[1]。 FL进入叶酸循环后,所参与的一碳单位传递转移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一碳单位在2种不同氧化态(甲酸氧化态和甲醛氧化态)的4个位点进入叶酸循环(见图1):携带甲酸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 通过5.formylTHF(5.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IHF(10一甲酰四氢叶酸)、5-formiminoTHF(5.亚胺甲基四氢叶酸)3个部位进入叶酸循环;携带甲醛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10.methylene,IHF(亚甲基四氢叶酸,5,10一MnTHF)进入叶酸循环。携带一碳单位的FL 进入叶酸循环以后,随即参与分子一碳单位的传递与转换。5-formylTHF及10一fomylTHF被转化为5,10.methenyl THF,后者随即被还原为5,10.MnTHF。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将5,10。MnTHF还原为5一methylTHF,后者经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转变为THF,以接受下一个碳单位[2]。

植物科属分类汇总

植物科属种分类 一.裸子植物门 杉科 北美红杉属:北美红杉 水杉属:水杉 水杉属:池杉 三尖杉科 三尖杉属:三尖杉 红豆杉科 红豆杉属:红豆杉 罗汉松科 长叶竹柏 罗汉松属:罗汉松 柏科 圆柏属:圆柏 扁柏属:日本扁柏 侧柏属:侧柏 刺柏属:刺柏 松科 金钱松属:金钱松 松属:华山松,黑松,油松,火炬松, ,红松,马尾松 雪松属:雪松 云杉属:云杉 银杏科 银杏 二.被子植物门 一.双子叶植物纲 (一)离瓣花亚纲 1.桑科(Moraceae): 桑属:桑 榕属:小叶榕,薜荔 大麻属:大麻 构属:构树 2.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细辛属:细辛 马兜铃属:马兜铃 3.蓼科(Polygonaceae) 大黄属: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蓼属:何首乌,虎杖,红蓼,拳参,水蓼

酸模属:羊蹄 荞麦属:荞麦 4.苋科(Amaranthaceae) 牛膝属:牛膝,土牛膝 杯苋属:川牛膝 青藓属:鸡冠花,青葙 5.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石竹属:瞿麦,石竹 繁缕属:银柴胡 麦蓝菜属:麦蓝菜 6.睡莲科(Nymphaeaceae) 莲属:莲 芡属:芡实 7.毛茛科(Ranunculaceae),如牡丹乌头属:乌头,北乌头,黄花乌头铁线莲属:威灵仙,棉团铁线莲 黄连属:黄连 白头翁属:白头翁 升麻属:升麻 8.芍药科(Paeoniaceae) 芍药属:芍药,川赤芍,草芍药,牡丹 9.小檗科(Berberidaceae) 小檗属:豪猪刺,黄芦木 淫羊藿属:三枝九叶草,淫羊藿,阔叶十大功劳 鬼臼属:六角莲 南天竹属:南天竹 10.木兰科(Magnoliaceae) 木兰属:厚朴,凹叶厚朴,玉兰 五味子属:五味子 南五味子属:南五味子 11.樟科(Lauraceae) 樟属:肉桂樟, 山胡椒属:乌药 木姜子属:山鸡椒 12.罂粟科(Papaveraceae) 罂粟属:罂粟 紫堇属:延胡索 白屈菜属:白屈菜 13.十字花科(Cruciferae) 菘蓝属:菘蓝 白芥属:白芥 芸苔属:芥菜

6-基因组不稳定性

分子机制研究套路(六) 基因组不稳定性 课题:A肿瘤的微卫星不稳定与染色体不稳定研究 1.概念介绍: 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是由1-6个核普酸组成,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广泛分布于整个基因组DNA序列中,复制过程中易于发生改变,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微卫星序列是胞嘧啶和腺嘌呤的二聚体(CA),尽管微卫星序列在个体之间存在广泛的多态性,但在个体内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能在后代中保持遗传的稳定,因此微卫星序列是重要的遗传标志,可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标志。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这些简单重复序列的改变,MSI只有在许多细胞都发生同样的改变才能被检测出,是肿瘤细胞克隆性增殖的一个指标。错配修复功能下降会引起DNA复制错误增加,导致MSI,目前研究表明MSI是错配修复基因失活的一个重要表型。MSI检测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变性凝胶电泳、基因扫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基因扫描法将微卫星位点的PCR引物在一端进行荧光标记,然后扩增该微卫星位点,将PCR扩增产物在荧光毛细管中进行电泳,以基因扫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条带的碱基数,从而确定其大小,该方法的敏感性较高,可以高通量检测微卫星位点。 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特别是实体瘤细胞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染色体片段的非随机异常,表现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这些改变与原癌基因的扩增和抑癌基因的缺失密切相关。染色体不稳定(CIN)包括整条染色体的获得或缺失(非整倍体)、杂合性缺失、染色体易位、重排、基因扩增导致的染色体均染区、双微体等。 细胞核中DNA含量直接反映细胞核酸代谢水平和生长增殖活性,正常细胞核DNA的含量

植物分类学各主要科属特征

被子植物的分纲 1.木兰科: 1.单叶、互生,有环状托叶痕。 2.花单生、雌、雄蕊均为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伸长的花脱上, 1.草本,叶分裂或复叶, 2.两性花,辐射对称,五基数,花萼、花冠均离生,雄蕊、雌蕊多数,离生 3.螺旋排列。聚合瘦果。 3.桑科: 1.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 2.花小,单性,集成各种花序,单被花,常4基数。 3.坚果、核果集合为各种具花果。 4.壳斗科: 1.单叶互生。 2.单性花,雌雄同株,单被花。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2—3朵生于总苞中,子房下位。 1.落叶木本。单叶互生,羽状脉。 2.雌雄同株,具柔荑花絮。单被花或无花被。 6.石竹科: 1.草本,单叶对生, 4基数,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1.草本,具泡状毛。 2.花小、单被,雄蕊对萼,雌蕊2—3心皮合生,子房1室,基生胎座。 1.草本,茎节膨大。 2.单叶,互生,全缘,托叶鞘包茎。 1.常绿木本。单叶互生。 2.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雄蕊多数。多轮排列,常集为数束,着生于花瓣上, 3.子房上位,中轴胎座。 4.常为蒴果。 10.锦葵科: 纤维发达,两性花,辐射对称,5基数。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蒴果或分果。 11.葫芦科: 1.草质藤本,具卷须, 2.单性花,雄蕊常结合,

3.子房下位,侧膜胎座, 4.瓠果。 12.杨柳科: 1.木本。 2.单叶互生。 3.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皆成柔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蜜腺,侧膜胎座。 4.蒴果,种子微小,基部有多数丝状长毛。 13.十字花科: 草本,常有辛辣汁液。花两性,辐射对称,萼片4,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子房1室,有2个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 14.蔷薇科: 叶互生。具托叶。花5数,通常具杯状、盘状、或坛状花筒,形成子房上位周位花;雄蕊多数,轮生。种子无胚如乳。 15.蝶形花科: 1.复叶,具托叶。 2.蝶形花冠,二体雄蕊。 3.荚果。 16.大戟科: 1.具乳汁。 2.单性花。子房上位,3室,中轴胎座。 3.蒴果。 17.芸香科: 1.叶通常为羽状复叶或单身复叶,叶常具透明腺点。 4—5室;花柱单一。 通常羽状复叶;花常杂性,花瓣内侧基部常有腺体或鳞片,花盘发达,位于雄蕊外方,心皮3。种子常具假种皮,无胚乳。 19.伞形科: 1.芳香草本。 2.叶具叶鞘。 3.复伞形花序,子房下位,具上位花盘。 1.多木本。 2.单伞形花序,5基数, 3.下位子房,每室具1胚珠。 4.浆果 21.茄科: 1.叶互生。 2.花辐射对称,雄蕊5, 3.子房2室,偏斜,多胚珠。 4.双韧维管束。 22.旋花科: 1.草质藤本,常具乳汁,双韧维管束。

地层水分类

NaHCO3一般属于开放型地层水;Cacl2型一般属于封闭型地层水。 复杂断块油田内部,平面上或不同地层可能具有不同的水型,具有不同的地质意义。 油田水的分类必须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应包括:①油田水化学标志及其与非油田水的区别;②不同类型油田水的特征及区别。自1911年美国帕斯梅尔提出第一个油田水分类方案至今,对油田水分类方案虽然作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但基本上都是以Na+、Mg2+、Ca2+和Cl-、SO42-、HCO3-的含量及其组合关系作为分类基础。在各分类方案中,以苏林(B.A.ЩУЛИН)分类较为简明,也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现在国内各个油田基本采用苏林分类。 苏林认为,天然水就其形成环境而言,主要是大陆水和海水两大类。大陆水含盐度低(一般小于500mg/l),其化学组成具有HCO3->SO42->Cl-,Ca2+>Na+<Mg2+的相互关系,且Na+>Cl-,Na+/Cl-(当量比)>1。海水的含盐度较高(一般约为35,000mg/l),其化学组成具有Cl->SO42->HCO3-,Na+>Mg2+<Ca2+,且Cl->Na+,Na+/Cl-(当量比)<1的特点。大陆淡水中以重碳酸钙占优势,并含有硫酸钠;而海水中不存在硫酸钠。

苏林就是根据上述认识,以Na+/Cl-、(Na+-Cl-)/SO42-和(Cl--Na+)/Mg2+这三个成因系数,将天然水划分成四个基本类型。 裸露的地质构造中的地下水可能属于硫酸钠型,与地表大气降水隔绝的封闭水则多属于氯化钙型,两者之间的过渡带为氯化镁型。在油气田地层剖面的上部地层水以重碳酸钠型为主;随着埋藏加深,过渡为氯化镁型;最后成为氯化钙型。有时重碳酸钠型直接被氯化钙型所替代,缺少过渡型。油田水的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次之,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 苏林分类存在的问题在于:①把地下水的成因完全看成是地表水渗入形成的,没有考虑其它成因水的加入,还有自然界经常发生的水的混合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水中成分的多种分异和组合;②将本来具有成因联系作为一个整体的大量无机组分,简化成仅是天然水盐类成分的分类,过于简单;③忽略了水中气体成分及微量元素等一些具有标型性质的组分,同时缺少作为区分油田水与非油田水的特征参数。随着油气勘探的进展和对油田水地球化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 真核生物中,从个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到组织的得化、调亡以及细胞对各种生物、理化因子的应答,本质上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高等生物大约有30000个不同的基因,但在生物体内任意8细胞中只有10%的基因的以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有序地进行着,这种表达的方式即为基因的差异表达。其包括新出现的基因的表达与表达量有差异的基因的表达。生物体表现出的各种特性,主要是由于基因的差异表达引起的。 由于基因的差异表达的变化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核心机制,通过比较同一类细胞在不同生理条件下或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差异,可为分析生命活动过程提供重要信息。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主要技术有差别杂交(differential hybridization)、扣除(消减)杂交(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of cDNA,SHD)、mRNA差异显示(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DD)、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ial display analysis,RDA)、交互扣除RNA差别显示技术(reciprocal subtraction differential RNA display)、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电子消减(electronic subtraction)和DNA微列阵分析(DNA microarray)等。 一、差别杂交与扣除杂交 差别杂交(differential hybridization)又叫差别筛选(differential screening),适用于分离经特殊处理而被诱发表达的mRNA的cDNA克隆。为了增加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后来又发展出了扣除杂交(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或扣除cDNA克隆(subtractive cDNA cloning),它是通过构建扣除文库(subtractive library)得以实现的。 (一)差别杂交 从本质上讲,差别杂交也是属于核酸杂交的范畴。它特别适用于分离在特定组织中表达

高考生物常考植物花科分类

1.十字花科 歌诀:十字花科蔬菜多,果实种类为角果,萝卜白菜花椰菜,甘蓝芥菜在此科。 (十字花科为草本植物,有辛辣汁液,花两性,整齐,萼片4,十字花冠,角果。本科植物多为蔬菜,如萝卜、大白菜、小白菜、球茎甘蓝(苤蓝)、甘蓝、花椰菜、芥菜、榨菜等。) 2.葫芦科 葫芦科、瓠果瓜,草质藤本单性花,黄瓜苦瓜和南瓜,西瓜香瓜都爱它。 (葫芦科为草质藤本,具茎卷须,茎5棱,具双韧维管束,单叶互生,掌状裂,花单性,花冠钟形,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一条分离,瓠果。本科常见的瓜果蔬菜有黄瓜、苦瓜、南瓜、西葫芦、西瓜、冬瓜、香瓜、葫芦等。) 3.茄科 土豆辣椒属茄科,茄子番茄为浆果,枸杞龙葵和烟草,蒴果代表曼陀罗。 (茄科的特征为草本植物,其内具双韧维管束,单叶互生,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宿存,花冠轮状,雄蕊5个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孔裂,子房上位,2心皮,2室,浆果或蒴果。本科常见植物有土豆、辣椒、茄子、番茄、枸杞、龙葵等植物为浆果,烟草和曼陀罗属于蒴果。) 4.芸香科 柑果常见餐桌上,柑桔橙柚和柠檬,蓇葖花椒不要忘。 (芸香科为木本植物,通常茎上具有刺,复叶或单生复叶,叶内具透明油腺点,雄蕊8-10,2轮,2轮对瓣,心皮4-5,子房上位,中轴胎座,多柑果,少蓇葖果。本科常见植物有芦柑、桔子、橙子、柚子、柠檬等柑果类植物,同时花椒也属于本科,其为蓇葖果。) 5.禾本科 麦类谷子大多草,玉米高粱和水稻,芦苇甘蔗还有竹,果实颖果真奇妙。 禾本科主要特征是茎圆柱形,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二列,常有叶舌、叶耳,颖果。禾本科会多粮食和杂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粮食都是禾本科(荞麦就属于廖科,其次还有豆科的一些植物也属于粮食),也不是某某草都是禾本科(酢浆草为酢浆草科) 6.百合科 黄花菜和韭蒜葱,文竹芦荟及黄精,蔬菜药材都存在,根茎鳞茎生土中。 (百合科特征为草本,具根状茎,鳞茎或球茎,花基数3,花被片花瓣状6片,雄蕊6且与花被片对生,3室,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常见的蔬菜如韭菜、蒜、葱、黄花菜等属于本科,百合科内还有一些药材和观赏植物,如百合、文竹、芦荟、黄精、玉竹等。) 7蔷薇科 蔷薇植物真是好,花卉水果都不少,月季玫瑰和梅花,莓苹梨杏樱李桃。 (蔷薇科主要特征为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整齐,花托凸或凹陷,花被与雄蕊常愈合成花筒,心皮联合或离生,周位花。本科不同的植物果实类型也是不同的,桃、杏、李、樱桃等为核果;苹果、梨、海棠、沙果等为梨果;草莓为聚合瘦骨。本科还有很多花卉植物如蔷薇、月季、玫瑰、梅花等。) 8.壳斗科 栗栎均为壳斗科,果实种类为坚果。 (壳斗科为木本植物,单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单被花,花萼4-8裂,无花瓣,雄花成柔荑花序,雌

水化学类型表示方法

水化学类型表示方法. 老:水质分析结果用各种形式的指标值及化学表达式来表示:1、离子含量指标

溶解于地下水中的盐类,以各种阴、阳离子形式存在,其含量一般以mmol/L (毫摩尔/升)、mg/L(毫克/升)、me/L(毫克当量/升)表示。海水中的主要离子以单位ml/L(摩尔/升)、g/L(克/升)表示。超微量元素的离子以,其单位以mg/L(毫克/升)表示。 2、分子含量指标 溶解于地下水的气体和胶体物质,如CO、SiO,其含量一般用单位

mmol/L、22mg/L表示。 3、综合指标 氢离子浓度(pH值)、酸碱度、硬度、矿化度四项指标,集中地表示了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HpH=﹣㏒pH值反映了地下水的酸碱性,由酸、碱和盐的水pH ⑴值:解因素所决定。pH值与电极电位存在一定的关系,影响地下水化学元素的迁移强度,是进行水化学平衡计算和审核水质分析结果的重要参数。 ⑵酸度和碱度:酸度是指强碱滴定水样中的酸至一定pH值的碱量,地下水中酸度的形成主要是未结合的CO2、无机酸、强酸弱碱盐及有机酸。碱度是指强酸滴定水样中的碱至一定pH值的酸量,地下水碱度的形成主要是氢氧化物、硫化物、氨、硝酸盐、无机和有机弱酸盐以及有机碱。酸碱度一般表示单位有mmol/L、me/L表示。 硬度:水中硬度取决于水中钙、镁和其它金属离子(碱金属除外)的含⑶. 量。总硬度:地下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总含量。:水煮沸后呈碳酸盐形态的析出量。暂时硬度(碳酸盐

硬度) :水煮沸后,留于水中的钙盐和镁盐的含量。永久硬度(非碳酸盐硬度):地下水中碱金属钾钠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化物负硬度(钠钾硬度)的含量。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 负硬度(钠钾硬度)=总碱度-总硬度(总硬度>总碱度). H°(德国度)表示mg/Lmmol/L、、me/L、硬度一般以单位矿化度:地下水含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称为矿化度,或称总矿化⑷度。

遗传物质稳定性

《生物化学作业》 院系: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年级:2009级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罗向男 学号:2009115017

遗传因子在生物体中保持稳定性 DNA 是几乎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个DNA 分子的碱基对只有4 种, 但数目成千上万, 甚至数百万, 故碱基对在分子中的排列方式是个天文数字. 生物体无数的遗传信息就蕴藏在这无数的DNA 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中. 这多样的DNA, 形成了多样的蛋白质, 也就形成了多样的生物界. 显然, 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对生物的个体生存及物种的稳定延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本文试从个体、群体和细胞分子水平来理解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 稳定性 1..1 ..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多数高等动植物都是二倍体, 即每一体细胞中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 有时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 . 体细胞不断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来完成的, 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在数目和形态上与原来体细胞完全一样;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分裂方式, 通过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精卵结合后的受精卵又恢复了二倍体染色体数, 保证了亲代、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相对恒定. 1..2 .. DNA 分子具有与众不同的物征性的、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 DNA 的两条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 糖基和磷酸根形成DNA 的骨架, 位于螺旋外侧; 扁平的碱基分子碟子一样重叠在一起, 面对着螺旋体的中心. 双螺旋的反向平行、碱基堆积力及相应碱

基对之间的氢键作用, 尤其稳定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3 .. DNA 分子结构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它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完成的.自我复制是指以亲代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 1958 年, Mesel.. son 和Stahl 研究了经15N 标记了三个世代的大肠杆菌DNA, 首次证明了DNA 的半保留复制. 研究结果说明, 新合成的两个DNA 分子完全一样,其中都含有一条亲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 即半保留复制. 体细胞和性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都要进行这种复制, 使亲代细胞的遗传信息准确、均等的传递给子代细胞, DNA 的这种半保留复制保证了DNA 在代谢上的稳定性. 经过许多代的复制, DNA 多核苷酸链仍可保持完整, 存在与后代而不被分解掉. 这种稳定性与DNA 的遗传功能是相符的. 1..4 .. 遗传的中心法则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由DNA 合成DNA 及RNA 的过程, 使得DNA 分子中储存的遗传信息( 碱基序列) 变为RNA 分子的碱基顺序, 碱基互补配对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A= T ( 或U ) , G= C, 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进而又以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特异氨基酸顺序的与亲代相同的蛋白质. 这种遗传信息从DNA 传递给RNA, 再从RNA 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以及遗传信息从DNA 传递给DNA 的复制过程, 即遗传的中心法则!. 随着科学实验的进展, 中心法则! 以有新发展, 遗传信息还可由RNA 传向RNA, 由RNA 传向DNA , 这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中心法则! 及其发展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表达. 1..5 .. 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及突变与修复,传密码表可以

多肉植物科属分类

多肉植物科属分类 一、龙舌兰科 1.龙舌兰属Agave,产南美 2.福克兰属Furcraea,产墨西哥 3.酒瓶兰属Nolina,产墨西哥和危地马拉 4.虎尾兰属Sansevieria,产非洲和印度 5.丝兰属Yucca,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 二、夹竹桃科(本科植物性喜温暖,生长期需充分浇水) 1.沙漠玫瑰属Adenium,产热带非洲和阿拉伯地区 2.棒槌树属 Pachypodium,产安哥拉、纳米比亚和马达加斯加 3.鸡蛋花属Plumeria,产墨西哥和南美热带地区 三、萝藦科,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 1.球萝藦属Brachystelma,产南非和非洲热带地区 2.水牛掌属Caralluma,产北非、东非和阿拉伯地区 3.吊灯花属Ceropegia,产南非和加那利群岛等地 4.树眼莲属Dischidia,产印度和澳大利亚,其中玉荷包为著名观赏植物 5.玉牛角属Duvalia,产南非 6.苦瓜掌属Echidnopsis,产非洲热带地区和阿拉伯地区 7.丽杯角属 Hoodia,产非洲西南部 8.球兰属Hoya,产亚洲和大洋洲 9.剑龙角属Huernia,产东非、南非和阿拉伯地区,代表种有剑龙角、赤鬼角等 10.肉珊瑚属Sarcostemma,产非洲,澳大利亚也有1种 11.国章属/豹皮花属Stapelia,产南非和非洲热带地区 12.丽钟角属Tavaresia,产非洲南部 13.亚罗汉属Trichocaulon,产南非、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本属代表种佛头玉有人主张划出去成了新属 四、凤梨科 1.雀舌兰属Dyckia,产南美 2.剑山属Hechtia,产墨西哥和美国南部,著名的凤梨科多肉植物华烛之典即本属植物 3. 普椰属Puya,原产南美,大型植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