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米力农常见问题解答

米力农常见问题解答

米力农常见问题解答
米力农常见问题解答

鲁南力康(米力农注射液)常见问题解答

1.米力农半衰期就是多长?为什么需要持续输注?米力农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与持续静滴得益处就是什么?

米力农半衰期很短,正常人约为0、3h,心衰患者约为2、3h,所以24h 持续输入米力农能维持有效得血药浓度,持续稳定血流动力学各项特征指标,尽快稳定心衰得急性症状,有利于缩短病人得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住院费用。2.同为正性肌力药物,米力农与洋地黄比较有什么区别?

米力农与洋地黄存在以下区别:

1)二者得作用机制不同。洋地黄得正性肌力作用主要就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得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Na+与Ca2+进行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也就是洋地黄中毒得主要原因。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主要通过酸性酰胺键与CAMP得磷酸键,竞争性得与磷酸二酯酶Ⅲ得酯化部分结合,抑制磷酸二酯酶Ⅲ对cAMP得降解,使cAMP浓度升高,从而激活依赖cAMP 得蛋白激酶,提高心肌细胞Ca2+内流,起到正性肌力作用。

2)洋地黄类药物半衰期较长,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范围狭小,而且患者耐受性不同,极易引起中毒,而米力农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对于洋地黄中毒得心衰患者可以使用米力农进行强心治疗。

3)洋地黄在强心同时会减慢心率,可以减慢房颤患者心室率;而米力农强心同时会扩张血管,改善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对心率影响不大。

3.当使用10支或以上米力农静脉泵入时,可以不加稀释溶液直接泵入吗?

其本身溶媒就是什么?对血管有刺激吗?渗透压如何?

米力农注射液规格为5ml:5mg,即5mg米力农药物成分溶解到5ml 得自身溶媒中,其自身溶媒为0、9%得生理盐水,为等渗溶液,对血管无刺激性,因此使用10支或以上米力农注射液静脉泵入时,可以不加稀释溶液直接泵入使用。

4.米力农应用中为什么会出现低血压得现象?应如何处理?

使用负荷量给药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得情况,这就是由于大剂量得米力农扩张外周血管作用明显,另外推注得时间过短,速度过快,也可能会出现低

血压,所以我们推荐负荷量推注时间至少10分钟以上.维持剂量给药时泵入或滴入得速度过快,也会发生低血压得情况,所以泵入或滴入得速度应尽可能缓慢。用药同时,应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得改变,必要时调整剂量;如果发生低血压,也不要惊慌,米力农半衰期非常短,停药即可,一段时间后血压可以恢复,或者给予多巴胺进行升压处理。

5.国外得PROMISE 临床试验提到长期使用米力农会增加死亡率,该如何理解?

Promise试验中选用得患者为Ⅲ、Ⅳ期(NYHA心衰分级)得重度心衰患者,患者采用了口服米力农40mg/d这样得大剂量,而且用药时间长达6个月,长期用药使衰竭得心脏得不到有效得调整,出现了死亡率增加得不良事件。

米力农就是短期快速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得首选用药,就是改善患者症状得药物,用来挽救患者得生命,不关乎预后(心衰指南对正性肌力药物得临床定位).影响重度心衰患者死亡得因素实在太多,单挑出米力农来评价患者得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得生存率,似乎也有点过于苛刻,如果这样患得患失,就会失去了病人治疗得最佳时机。我们首先要做得首先就就是应挽救病人生命,以便有机会接受其她药物治疗,另外现在也有试验证实,所有得正性肌力药物,也就就是多巴酚丁胺与地高辛长期使用同样不利于患者远期预后,米力农并不就是个案.

但最新得试验研究证实短期使用米力农引起细胞炎症因子、凋亡抑制因子等都向好得方向发展,而Promise试验中米力农增加死亡率得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还需要更多得临床试验去证实。

6.心衰合并急性心梗得患者24小时内能使用米力农吗?使用米力农时安全性如何?剂量选择上与非急性心梗病人比较有什么不同?

一般急性心梗24小时内不推荐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到目前为止,有一些小规模得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后应用米力农安全有效,另外,根据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得推荐,在急性心梗恢复期,已经应用了利尿剂与ACEI得基础上,患者仍因心脏收缩力下降导致低心排、低血压得出现,仍然需要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这时米力农不失为一有效选择药物。其剂量得调

整仍然要根据患者得心率、血压以及血容量得改变进行调整。

7.在米力农补液中加入儿茶酚胺类药物间羟胺或多巴胺就是否会降低患者低血压得发生率?

首先瞧患者得心衰就是低灌注还就是高血压得病人,如果患者得血压高到大剂量得米力农仍然不能降低得时候,可以加用纯粹得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或者硝酸酯类得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相对较为便宜,对这类病人来说,小剂量得米力农联合欣康应该就是一个不错得选择,既达到了治疗效果,又降低了治疗费用。如果病人出现低血压可以考虑加用间羟胺或多巴胺进行纠正。

9、米力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与药物配伍时应注意什么?

米力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与药物配伍时应注意:米力农与丙吡胺同用可导致血压过低;米力农与速尿合用会迅速发生化学反应而出现沉淀,因此不能在同一静脉通路中输注;米力农不能用含右旋糖酐得溶液稀释;与β受体阻滞剂、可达龙等合用,血流动力学效应不减弱,同时可对抗其负性肌力作用;与洋地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茶碱、去甲肾上腺素、硝酸酯类等合用时有协同作用;与常用强心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合用时,临床未见药物不良得相互影响。

10。米力农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主要防范那几个方面不良反应?

米力农用药期间应通过血液动力学与临床反应调整输液速度,用药时间取决于病人得反应情况,应严密监测病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预防心律失常。因米力农可抑制心肌细胞内得磷酸二酯酶,使环磷酸腺苷增加,故有诱发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得可能.对此得预防关键就是,静脉给药时必须减慢速度,并在用药期间观察心率得变化。二要防范低血压得发生。因米力农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可扩张全身小血管,有诱发低血压得风险,因此用药期间必须观察血压变化,若血压过低应考虑减量,调整滴度或停药。给药后应静躺10分钟,不要急于起床活动,以防直立性低血压得发生.三要观察有无出血现象。米力农可使血小板减少,故在用药期间应当一方面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另一方面复查血小板,若血小板低于15万则应减量或停用.四要注意药物间得相互作用与病人已具有得情况。例如,与强利尿剂合用时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有心律失常者应先用或联

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有严重低血压或血容量不足者应慎用。

11.米力农负荷量用药与无负荷量用药有何区别?那种方式更好?

米力农常规用法用量为先用负荷剂量37、5~50、0μg/kg,在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入后(注射过快可能诱发室性早搏),以0、375~0、75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此后根据临床效应调整剂量。但临床实践表明米力农治疗心衰可以不使用负荷量,仅用0、5μg/kg/min维持,用NS 稀释。国外学者L Baruch等研究证明(L Baruch,etal,Am Heart J,2001 Feb;141 (2):266-273)无负荷量得米力农0、5μg·kg-1·min-1维持输注30min后血液动力学效应便明显表现出来,持续输注2h后PCWP 与负荷量组相似,持续输注3h后心脏指数(CI)与米力农得血浆浓度也相似。

因此对于米力农得使用推荐不用负荷量得给药方式,直接用0、5μg/kg/min速度维持静滴,这样在不影响米力农临床疗效得同时大大减少了米力农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律失常)得发生。目前国内很多大医院已经采用了米力农无负荷量静滴得给药方法,疗效并未明显降低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好得临床证实。

12.米力农在用药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多高?如何减少心律失常得发生率?

在米力农得临床使用中有些医生过于担心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时产生得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这些过多得担心就是不必要得.国外AndersonJL与Hatzacharias A研究发现,米力农引起得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博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得发生率较低,且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了更好得减少心律失常得发生率,应该做到静脉给药时必须减慢速度,在用药期间观察心率、心律得变化,用药前需纠正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等易致心律失常得高危因素,对于有快速房颤得心衰患者,可先应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防止异位节律得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只要及时发现,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及时治疗(不需预防应用).

13、心脏术后应用米力农,如何预防心律失常得发生?

由于心脏外科得患者与晚期心衰患者得病理基础、发病机制有所不同,

所以,米力农得应用也有所差别.

①用量不易过大,一般维持剂量以0、5μg·kg-1·min-1最佳,24小时持续用药,不推荐使用负荷量;

②用药时间不易过长,外科术后用药,一般1~2天即可达到很好得血液动力学效应,很少有患者需要用药3天以上,一旦患者得血液动力学效应显著好转,就需及时停药;

③做好监护,术后持续静滴米力农得同时,一定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持续监测患者得血压、心率与心律,对以往有心律失常病史得患者更需密切监测,一旦出现心率>100次/分、出现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则需及时停药,对症处理。这样就可以很好得防范心律失常得出现。

14.米力农、多巴酚丁胺与多巴胺在治疗急性心衰时,应用指证、方法

与效果有何不同?

(一)米力农、多巴酚丁胺与多巴胺在治疗急性心衰时得应用指证就是相同得。

2009年ACC/AHA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更新指南中提到:“对于存在重度心脏收缩功能不全、低血压及地心输出量得患者——无论有无充血性表现,可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以维持体循环灌注,保持终末器官功能。"(Ⅱb类)

2010年我国最新得急性心衰诊疗指南也给出了相同得应用指证:“1、低心排综合征(伴症状性低血压或CO降低,伴有循环淤血得患者),2、血压较低与对血管扩张药物及利尿剂不耐受或反应不佳得患者尤为有效。”

这两个指南也同时指出了对于业已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得心衰患者不推荐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可以选用米力农这一类得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二)使用方法

在2005年得欧洲心衰指南中指出,这三种药物都需要静脉持续给药,但就是只有米力农可以给予负荷量(25~75μg·kg—1over 10~20min)。

(三)临床疗效

米力农既就是很好得强心剂,又就是很好得血管扩张剂,其血液动力学效

应就是介于多巴酚丁胺与硝普钠之间。所以,可以全面改善心衰患者得血液动力学效应.在提高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l)、每搏量(SV)与射血分数(EF)得同时还可以降低右房压(RA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与外周血管阻力(SVR) 。即在强心得同时,可降低心脏得前后负荷,增加体循环灌注量,维持器官得功能。

米力农在强心得同时不会增加心率与心肌耗氧量。短期应用还可改善心衰患者炎症因子得释放与心肌凋亡得病理状态,有利于心衰患者得病理改变相好得方面转化。

多巴酚丁胺与多巴胺属于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二者在强心得同时增加患者得心率与心肌耗氧量,而且没有扩张血管得作用,不能降低外周循环阻力与肺循环阻力,多巴胺又有收缩血管得作用,所以更适合用于血压下降,出现心源性休克得治疗。

15.如何联合米力农与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患者?

2010年我国最新得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指出,对于收缩压在90~100mmHg, 有肺淤血表现得急性左心衰得患者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与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与左西孟坦)。

所以,根据这一推荐,对于已经使用血管扩张剂且收缩压在90~100mmHg得患者就是可以合用米力农得,同时监测患者血压,一旦收缩压<90mmHg则需停药。

常见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第一线药物为杀菌剂,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第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现将这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主要副反应及防范措施做一简介。 异烟肼: 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xx: 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 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吡嗪酰胺: 其副反应较为少见,以肝脏损害为主,可见于个别用药量偏大,每日剂量超过2克或疗程过长者,且以老年人为多。为预防该药的毒性反应,每日剂量应在2克以下,疗程应在3个月以内,不可用药时间过长,在老年人更应谨慎用药。少见的副反应还有血尿酸升高及诱发关节痛,故有痛风素质的人及痛风患者应禁用该药。另外,有极各别对日光敏感者,服药可使皮肤曝光部位呈鲜红棕色或古铜色,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乙胺xx:

其副反应很少,为安全系数高的抗结核药。据报道,该药长时间服用可偶发神经炎,与剂量有关。使用较小剂量很少发生,一旦出现肢端麻木可用维生素B6对抗,可使症状较快改善。还可偶见球后视神经炎,一般于大剂量应用时发生,对此要每月检查视敏度,包括视力、色觉、视野及眼底,若有异常应及时减量并对症处理。 对氨基水杨酸: 其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腹上区疼痛、腹胀及腹泻等,对此应于饭后服药,必要时可与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同服,以减轻刺激性,若反应重时需要停药。个别患者服药时间较长(2个月以上),可发生单项转氨酶升高,可伴腹胀、纳差及恶心等,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情重者亦需及时停药。 卷曲霉素: 其作用似链霉素,副反应亦似链霉素,即对第8对颅神经有损害丨引起听力下降或前庭功能障碍。用药剂量不宜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大剂量应用时还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有短暂的蛋白尿、转氨酶升高,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目前该药使用频率较小。氨硫脲: 其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每日低于100毫克副反应较少,超过100毫克及长期应用则副反应较多。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及肝脏损害,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以及转氨酶升高,偶见黄疸等症状。出现这些临床反应时要适当减量,如果症状仍未缓解应停药。另外,极少数患者用药后,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头痛、头昏、眩晕、共济失调及视力模糊等症状,遇到这些严重反应时均要立即停药。 乙硫异烟胺: 其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常见且较为普遍,宜将药物放在饭后服用,并适量加服碳酸氢钠,可以减轻这一反应。少见的副反应为肝、肾功能损害,故肝、肾功能不良病人需要慎用。目前乙硫异烟胺已很少使用,取代者为丙硫异烟胺。后者相对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大。

米力农常见问题解答

鲁南力康(米力农注射液)常见问题解答 1.米力农半衰期是多长为什么需要持续输注米力农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和持续静滴的益处是什么 米力农半衰期很短,正常人约为,心衰患者约为,所以24h持续输入米力农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持续稳定血流动力学各项特征指标,尽快稳定心衰的急性症状,有利于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2.同为正性肌力药物,米力农与洋地黄比较有什么区别 米力农与洋地黄存在以下区别: 1)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Na+与Ca2+进行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也是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主要通过酸性酰胺键与C AMP的磷酸键,竞争性的与磷酸二酯酶Ⅲ的酯化部分结合,抑制磷酸二酯酶Ⅲ对cAMP的降解,使cAMP浓度升高,从而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提高心肌细胞Ca2+内流,起到正性肌力作用。 2)洋地黄类药物半衰期较长,治疗量和中毒量之间范围狭小,而且患者耐受性不同,极易引起中毒,而米力农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对于洋地黄中毒的心衰患者可以使用米力农进行强心治疗。 3)洋地黄在强心同时会减慢心率,可以减慢房颤患者心室率;而米力农强心同时会扩张血管,改善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对心率影响不大。 3.当使用10支或以上米力农静脉泵入时,可以不加稀释溶液直接泵入吗其本身溶媒是什么对血管有刺激吗渗透压如何 米力农注射液规格为5ml:5mg,即5mg米力农药物成分溶解到5ml的自身溶媒中,其自身溶媒为%的生理盐水,为等渗溶液,对血管无刺激性,因此使用10支或以上米力农注射液静脉泵入时,可以不加稀释溶液直接泵入使用。

托拉塞米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7年4月6日 修改日期:年月日 托拉塞米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托拉塞米片 商品名称:伊迈格 英文名称:Torasemide T ablets 汉语拼音:Tuolasaimi Pian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托拉塞米。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1、因充血性心衰引起的水肿;2、原发性高血压。 【规格】(1) 5mg (2) 20mg 【用法用量】 充血性心衰: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可将剂量增至每次20mg,每日一次。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的起始剂量为每次5mg,每日一次。若在服药4-6周内降压作用不理想,剂量可增至每次10mg,每日一次。若10mg/天仍未取得足够的降压作用,可考虑合用其他降压药。 【不良反应】 托拉塞米的不良反应一般持续时间短,且与年龄、性别、种族或疗程无关。托拉塞米停药的最常见原因依次为头晕、头痛、恶心、虚弱、呕吐、高血糖、排尿过多、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极度口渴、血容量不足、阳萎、食道出血、消化道不良,因上述不良反应的停药率为0. 1%-0. 5%。 在临床试验中,不能排除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有房颤、胸痛、腹泻、洋地黄中毒、胃肠道出血、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旁路血栓、皮疹、直肠出血、晕厥和室性心动过速【禁忌】 1、已知对托拉塞米或磺酰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2、无尿的患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1、由于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突然改变可能导致肝昏迷,有肝硬化和腹水的肝病患者慎用本品。此类患者最好在医院开始使用本品(或其他任何利尿剂)。为了防止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最好与醛固酮拮抗剂或排钾量小的药物一起合用本品。 2、耳毒性:快速静脉注射其他髓袢类利尿剂或口服本品后曾观察到耳鸣和听力下降(通常可恢复),不能肯定这些不良反应与本品有关。在动物试验中,托拉塞米在极高的血浆浓度下可观察到耳毒性。静脉注射时,应缓慢注射,时间在2分钟以上,单次用药的剂量不能超过200mg。 3、体液量和电解质耗损使用利尿却的患者可观察到电解质失衡、血容量不足或肾前性氮血症,可能会造成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症状:口干、口渴、虚弱、嗜睡、瞌睡、不安、肌肉痛或痉孪、乏力、低血压少尿、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过度的利尿作用可能引起脱水、体液量减少、形成血栓或栓塞(特别是老年患者)。产生体液和电解质失衡、血容量不足、肾前性氮血症的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观察到血钠升高或降低、血氯升高或降低、血钾升高或降低、酸碱水平异常、血尿素氮增加。若发生以上症状,需停用本品直至症状恢复,在低剂下重新使用本品。 4、对美国进行的对照试验中,高血压患者服用本品(5-10mg/天)6周后,血钾平均大约下降0.1mEq/L。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间,试验组血钾量低于3.5mEq/L的患者百分率(1.5%)基本与安慰组(3%)相近。服药1年后,患者的平均血钾水平未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充血性心衰患者、肝硬化患者或肾病患者服用本品的剂量高于在美国降压试验中的剂量时,剂量依赖性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 血管病患者,特别是使用洋地黄毒苷的患者,利尿剂诱发的低钾血症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一个风险因索。肝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病,也称为强安定剂、神经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 1、常见副作用:口干、舌燥、鼻堵、乏力、思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罕见副作用:阻塞性黄疸、粒细胞缺乏、视网膜色素沉着。其中以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剥脱性皮炎、肝损害及低血压性休克最为严重,应高度重视! 2、原则上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通过减药或停药对此有鉴别和治疗意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但可能产生躯体依赖。 不良反应具体划为几个方面 1、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1)过度镇静:无力、思睡,尤以氯丙嗪、氯氮平常见。 (2)药源性精神副作用:如意识障碍、消极忧郁、幻觉、躯体性妄想、缄默、紧张样状态、兴奋躁动等。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不安、激动、凶狠、敌意、极度兴奋和冲动、攻击行为,常为一过性,多见于治疗初期。不需特殊处理。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出现的程度不同,由意识模糊或梦幻样状态到谵妄状态。表现:定向力障碍、言语散漫、错觉、幻觉、兴奋躁动、刻板动作或冲动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可伴脉速、出汗、震颤、构音不清、扩瞳等躯体症状。多见于:用药早期;大剂量用药或在剧增、骤停或更换药物时;联合用药;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者。处理主要为减药或停药。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药源性抑郁状态 发生率依次为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处理:及时减药、停药或加服抗抑郁药,严密观察以防意外。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紧张综合征 症状:缄默、木僵、违拗、蜡样屈曲,重者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膝踝痉挛、震颤等。处理:酌情减药、停药或加用抗帕金森药。 (3)惊厥:任一种酚噻嗪衍生物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以高剂量、低效价的氯丙嗪、氯氮平为多。处理方法:加药宜慢,可加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必要时减药、停药或换药,排除器质性疾患。 10 / 1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4)锥体外系反应(EPS):有五种表现形式1)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四个特征:运动不能、肌肉强劲、震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以上三种锥体外系反应均可减药、停药、合用对抗药。4)迟障(TD):处理:减、停、换药。停抗胆碱能药;对症治疗选用多巴胺耗竭剂,多巴胺阻滞剂;抗组胺药非那根;促大脑代谢药;抗焦虑药安定。说明:TD重在预防。5)兔唇综合征:停药可消失,抗震颤麻痹药可能有效。 (5)植物神经系统:轻的不必处理,如症状持续发展并渐趋严重,则可能出现抗胆碱能中毒综合征或抗胆碱能危象。此时应停药,可用毒扁豆碱1-2mg肌注。恶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伴高热、意识障碍,可能与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和体

医院常见病处方集

医院常见病处方集 第一章急症处理 一. 高热 处方1 复方氨基比林2ml 肌注st! 柴胡注射液 2~4ml 肌注st! 对乙酰氨基酚片0.3-0.6/次口服tid 处方2 0.9%NS 100ml+赖氨匹林0.9 静脉滴注或肌注 处方 3 冬眠疗法:氯丙嗪50mg + 异丙嗪50mg + 哌替啶100mg 肌注或静滴6-8小时一次。 二. 抽搐 处方1 地西泮注射液10-20mg/次静注st! 接0.9%NS 500ml+地西泮注射液60-100mg 缓慢静滴 处方2 苯巴比妥注射液0.1-0.15/次肌注st! 处方3 0.9%NS 20ml+10%水合氯醛15-20ml 保留灌肠st! 处方4 丙泊酚注射液50-100mg(1-2mg/kg) 静注 接5%GS 500ml+丙泊酚注射液500mg,按1-10mg(/kg.h)维持。 三、药物过敏 处方1:肾上腺素 0.5-1mg 皮下或肌注st (或 0.9%NS 10ml +肾上腺素 1mg 静注) 0.9%NS 10ml +地塞米松5~10mg静注st! 异丙嗪注射液25mg 肌注st! 处方2 0.9%NS 250ml+ 氢化可的松 200~400mg 静滴st!适于过敏休克林格氏液500ml 静脉滴注 0.9%NS 500ml+多巴胺60-80mg 静滴另开放静脉通道用于休克患者 四. 心跳骤停 一、无脉性电活动 处方1 肾上腺素注射液1mg 静脉注射3-5分钟一次。 处方2 血管加压素注射液40u/次静脉注射5分钟后重复一次。 二、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处方3 5%GS 20ml+胺碘酮300mg 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 接5%GS 250ml+胺碘酮300mg 静脉滴注1mg/min. 处方4 5%GS 20ml+利多卡因50~100mg 缓慢静注。可减半重复使用。

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4例

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4 例 1 病例报告 男,72 岁,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急诊治疗,入院后给予 吸氧、扩血管及托拉塞米静脉注射利尿(静推60 mg, 0.9%生理 盐水稀释后5?10 min推完)治疗,静推后10 min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心电监护显示BP80/50 mmHg HR98 次/min,律齐,窦性心律,R26次/min ,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罗音,立即停用扩血管药物, 给予静脉注射多巴胺3 mg,后给予多巴胺200 ug/min,持续静脉泵入。对症治疗后, 数分钟患者症状缓解, 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2 病情缓解 女, 72 岁,因慢性肝硬化伴腹水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托拉塞米临时静脉注射(静脉推注60 mg, 5%葡萄糖稀释后5?10 min 推完)治疗,静推后约15 min 患者突发心悸,恶心并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心电监护显示BP70/50 mmHg, HR120 次/min,室性行动过速,R24次/min,立即急查电解质,并同步直流电复律,终止室速。电解质回报3.0 mmol/L ,给予口服补钾,对症治疗后,BP转为120/70 mmHg, HR90次/min,转为窦性。 男, 42 岁,因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IV 级入急诊治疗,入院查体 BP92/58 mmHg HR76次/min,律齐,心律为窦性,双下肢高度浮肿,入

院后给予倍他乐克、螺内酯、福辛普利口服,硝酸甘油静脉泵入,并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及托拉塞米注射液(60 mg)隔日一次交替静脉注射,入院第五日缓慢静推托拉塞米过程中患者自感心前区不适,双眼向上凝视,心电监护显示室颤,BP70/50 mmH,g 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持续按压,并予以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数分钟患者病情缓解,心律恢复窦性。 男,66?q,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双下肢浮肿入院治疗,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入院后给予并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80 mg) 静脉注射,注射后数分钟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到,立即给予心肺复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患者病情无缓解,宣布临床死亡。 2 讨论 托拉塞米是新一代高效髓袢利尿剂,托拉塞米适应症广,利尿作用迅速强大且持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托拉塞米虽有利尿、排Na+和排C1 -作用,但又不显著改变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和酸碱平衡[1] 。其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及远曲小管,具有扩血管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活性,生物半衰期较呋塞米长,生物利用度(80%- 90%高于呋塞米(40%- 50%,连续用药无蓄积,通过增加尿量,减少机体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亦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对血清Mg2+尿酸、糖和脂质类无明显影响。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水肿,急、慢性心力衰竭,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肝硬化腹水,急性毒物或药物中毒,急、慢性肾衰,本品可增加尿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广大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2019年第一季度共收集报告146例,现就2019年第一季度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一、ADR监测统计结果及分析 1、性别与年龄分布 我院2019年第一季度共收到146例ADR报告,其中男性66人,占比45.21 %,女性80人,占比54.79%。患者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岁例数/n 构成比/% 0~10 32 21.92 11~20 4 2.74 21~30 8 5.48 31~40 14 9.59 41~50 24 16.44 51~60 19 13.01 > 60 45 30.82

合计146 100.00 2、患者家族史、既往史情况 146例ADR报告中,患者既往有过敏史的26例,占17.81%;无过敏史的113例,占77.40%;不详的7例,占4.79%。146例患者中有家族药物过敏史的0例,占0%;无家族药物过敏史的51例,占34.93%;不详的95例,占65.07%。

3、患者转归情况 146例ADR中,其中痊愈77例,占52.74%;好转45例,占30.82%;不详24例,占16.44%。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均好转或痊愈(占83.56%),不详占16.44%,主要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说明我院医务人员发现药品不良反应能够及时上报。 4、药品剂型及用药途径分布 药品剂型 146例病例报告涉及药品剂型17种,以注射剂为主。本季度涉及药品剂型分布及所占比例见表2。 表2 药物剂型分布 剂型例次/n 构成比/% 注射剂142 64.25 粉针剂21 9.50

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置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置 一、常见反应: 1. 发热反应:是最常见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发冷、寒战,轻者在38℃左右,重者达40℃以上,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全身症状,常因输入致热原物质引起。 2. 血清样反应:通常于用药7—10小时(速发型1—0.5小时)发生,其症状有发热、关节疼痛、皮肤荨麻疹和其他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短暂性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肺水肿、喉头水肿。 3.静脉炎症状:局部沿静脉径路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但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仅有不适感。 4. 过敏性休克:通常在用药后数秒钟即可发生,亦有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发生,此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重复用药者,亦有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表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此型过敏多发生在高敏患者身上,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从而发生严重的医疗纠纷。 5. 循环负荷过重(心衰、肺水肿)反应:由于输液过快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所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胸闷、心悸、咳嗽、咳泡沫样痰,双肺听诊出现湿啰音等。 6. 血管迷走性晕厥:俗称晕针,主要发生在体虚、精神紧张、焦虑等患者身上,因周围血管扩张,阻力突然降低,脑血流量减少所致。表现有突然出现头昏、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继而晕厥,意识模糊或丧失,血压下降,脉搏缓慢。此型反应易和过敏性休克相混淆,但此反应愈后良好,短时间内可自行恢复。与过敏性休克不同,后者如不及时处理呈进行行加重。 7.空气栓塞: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8.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饮酒或酒后用药导致。相关药物有头孢类、咪唑类、喹喏酮类、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及甲苯磺丁脉、格列本,笨乙双胍等降糖药。 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意识恍惚、甚至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甚至意识丧失,导致死亡。此反应易误诊为普通的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衰等,其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 其作用机制:双硫仑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上述一系列反应。而上述的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故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近年来因双硫仑样反应导致的死亡案例时有发生,值得警惕。

执业药师药理学抗心力衰竭药习题及答案.docx

实用文档 第二十四章抗心力衰竭药 一、 A 1、能有效地防止和逆转心衰患者的心肌重构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 、多巴酚丁胺C、米力农 D 、氢氯噻嗪E、依那普利 2、对于 ACEI 类药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活性 B、唯一的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药物 C、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 D、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 E、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3、关于应用ACEI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 、与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有关 B 可逆转心室肥厚 C 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D、肾血流量减少 E 、可引起低血压及肾功能下降4、卡托 普利主要通过下列哪项而起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 A、利尿降压 B、扩张血管 C、拮抗钙 D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E、阻断α受体 5、应用强心苷治疗心律失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用于治疗心房扑动 C、用于治疗心房纤颤 D、可使心房扑动转为心房纤颤 E、可加快房室传导 6、关于强心苷临床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哪一项 A、对瓣膜病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 B、对高血压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效果良好 C、对继发于严重贫血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效果良好 D、对甲亢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较差 E、对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差 7、下列哪一点有关强心苷心肌电生理特性的说法是错误的 A、治疗量强心苷对心脏不同部位的作用不同 B、使窦房结自律性下降 C、使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升高 D、加快房室结的传导性 E、缩短心房和浦肯野纤维的有效不应期 8、强心苷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与下述哪种因素无关 A、心室容积减小 B、室壁张力下降 C、心脏的频率减慢,得到较好休息 D、加强心肌收缩性 E、强心苷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使外周阻力降低 9、下列哪种药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最佳 A、苯妥英钠 B、阿托品 C 、普鲁卡因胺D、普萘洛尔 E 、奎尼丁 10、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出现的症状、体征 A、色视障碍 B、消化道功能障碍 C、二联律 D 、锥体外系反应E、室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报告程序及要求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及要求 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为了加强我院临床使用药品的安全监管,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为评价淘汰药品提供服务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的有关规定,我院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程序及要求 1 ADR定义、报表及填表要求 1.1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1.2药物不良事件(ADE):是指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群的用药风险,本着“可疑就报”的原则,对有重要意义的ADE也要进行监测。 1.3报表:按照我国实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我院如发现ADR/ADE,应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或《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再由药剂科统一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 2 报告程序及要求:在我院区域内发生的ADR/ADE应每月25日前报告,必要时可越级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ADR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历须及时报告。具体报告如下: 2.1病房医生、护士、技师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ADR/ADE需详细记录,及时汇报给本科室的ADR联络员。各科室的ADR联络员调查、分析和初步评价ADR/ADE后,协助发现ADR/ADE的有关人员立即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并及时上报药剂科;如发生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应当积极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立即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见附表2。 2.2门诊医生、护士、技师在接诊时遇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ADR,可到药剂科领取《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根据患者情况准确、客观的填写。 2.3对新的、严重、突发、群体、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ADR,应迅速上报药剂科,并由药剂科迅速提交ADR监测委员会。若遇热源反应或危机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请将药品留样并保存于冰箱,切勿冷冻。

帕米磷酸二钠说明书

帕米磷酸二钠说明书 篇一:高危药物使用护理指引 高危药物使用护理指引 高危药物:包括危害药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及刺激性、高渗性、低渗性药物、阳离子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1、特殊药物领用、调配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药应由经培训的高年资护士负责,实行双人复检。 2、高危药物要单独存放,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高危险药品安全标识:黑底白字。标识清楚明显、醒目。 3、高危药物使用前要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输注前护理人员在注射单及输液单上的药品名称前,用红笔标注高危药物符号。 4、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用于临床治疗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医嘱要求使用,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并要查看掌握患者血清电解质的情况。 5、输液前向患者讲述药品的作用与毒性反应,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输液速度的重要性,患者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对不合作病人可签字。 6、外周静脉留置针每次给药前均应抽回血,通过观察血液回流确认静脉通路通畅;中心静脉每次输液前要检查外露刻度,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是否在血管内,并进行记录。 7、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滴速,

静滴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按规范要求予以处理。 9、用药中加强巡视观察,正确使用“防药物外渗”警示标识,在输液瓶签上盖有“高危药物”的字样来标识;微量泵输注时,要对注射器及延长管进行使用药物品称的标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否渗漏,有无用药不良反应,确保病人安全用药。 10、尽量单独通路输入,不与输液合用同一通道。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11、根据医生指示调节输入速度,不得自行调节或停用。如遇病情变化,需立即调速时,请于调速后立即知会医生。 12、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选择较粗、弹性好血管或中心静脉(避免用钢针),以中心静脉输液为主,用微量电子注射泵匀速注入,尽量避免从外周血管输入,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作局部封闭注射,防止组织坏死。 13、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科室及工作人员,按医院相关的规定,填写不良反应表报临床药学室。 14、高危药物使用科室,定期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讨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停止、淘汰、更换高危药物的建议。不用的高危药物如肌松药要退回药房。备注: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

静脉用药输注装置安全规范专家共识

静脉用药输注装置安全规范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2016年10月25日印发) 静脉输液作为现代临床重症治疗中的重要方法,尤其在国内,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药物与输注装置(输液器)的相容性是药物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药物的理化特性正确选择输液器是药物有效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临床中,以需要用非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而没有用非PVC材质的输液器;需使用避光用输液器而没有使用;以及没有按药物对输液器的过滤孔径要求选择精密输液器等不合理使用情况最为常见。为规范输液器的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广东省药学会有关专家达成以下静脉用药输注装置安全规范共识。 1.临床药物输注中选择输液器材质(PVC和非PVC)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输液器多以PVC为原料制作,PVC是有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普通的PVC树脂粉没有应用价值,必须加入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等方可使用。临床上使用的PVC输液器具有价格便宜、体积小、重量轻、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PVC对某些药物产生吸附[1](或与药物反应); (2)PVC输液器在生产过程中为增加其柔软性和回弹性,需要加入35%-40%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osphate,DEHP),而塑化剂DEHP的对人体多个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含有吐温、聚氧乙基蓖麻油、环糊精衍生物、丙二醇、乙醇或苯甲醇作为增溶剂的药物可以加速DEHP溶出,从而诱发毒性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中明确注明:“聚氯乙烯(PVC)常用的增塑剂DEHP与脂溶性溶液接触后容易浸出;以DEHP增塑的聚氯乙烯(PVC)作为原料的产品不宜贮存和输注脂肪乳等脂溶性液体和药物”。 从药物的输注安全性、有效性出发,本共识结合现有的药物说明书、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或药物剂型特征,对建议使用非PVC材质输液器输注的药物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详见表1。 2.临床药物输注中是否需采用避光输液器的相关要求 临床上许多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氟罗沙星等等,输注过程中如果受到光照、可加速药物的氧化,引起药物光化降解,不仅降低了药物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 早期、正确地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依从性、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 1.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 2.超敏反应发生机理 ● 3.毒性反应发生机理 ● 4.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 5.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原则 ●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 ●分类 副作用(side effect)、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与剂量及疗程无关,一般发生在用药2周以 ●毒性反应: 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和药物的蓄积有关 超敏反应发生机理(1) ●结核药物(半抗原)+蛋白质→全抗原→特应机体→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产生超敏性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喷嚏、咳嗽、发热等,可引起这种反应的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类。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1) 在这一类型反应中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2) 药物+血细胞膜蛋白(血浆蛋白) ↓ 免疫原性 ↓ 机体 ↓ 特异性抗体 ↓再次与药物接触 ┏━━━━━━━━━━━━━━┓ 抗原抗体复合物RBC,WBC,PLT ↓│ ↓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血液学方面,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 Ⅲ型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临床表现: 血清病样反应,有发热、关节痛、荨麻疹、淋巴结肿大、腹痛、蛋白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药物热有人认为也属Ⅲ型过敏反应。一般在用药10天发生,热型为稽留热型或弛型,可同时伴有皮疹。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 Ⅳ型反应(细胞介导或迟发型) 临床表现: 主要是接触性皮炎,一般发生在与药物接触3-12个月,在两手手臂、眼睑、颈等处,表现为皮肤搔痒、发红丘疹、眼睑水肿、湿疹等,停止接触可逐渐消退。各种抗结核药物均可以发生。 毒性反应发生机制 ●毒性反应是由于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毒性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减少剂量和缩短用药时间可以防止毒性反应的发生。 ●毒性反应一般是可逆的。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异烟肼 1)周围神经炎:四肢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 2)中枢症状:欣快感,兴奋,记忆力减退,抑郁,中毒性脑病,癫痫发作等。 3)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极少有黄疸出现,发生急性肝坏死或肝萎缩者更为罕见。 4)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柯兴氏综合症,月经不调,阳萎等。 5)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6)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 7)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利福类 1)肝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黄疸,亦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过敏反应:用于间歇疗法或治疗间断后再用药时易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等。 4)血液系统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 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倦等。 6)其它副反应: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关节肿胀。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吡嗪酰胺 1)肝损害:PZA的肝毒性与剂量、疗程有关。用量大、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多见。表现为肝肿大,压痛,转氨酶升高,偶可因肝坏死而造成死亡。 2)关节痛:PZA的代产物吡嗪酸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清除作用,使尿酸升高,停药48小时恢复正常。 3)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过敏反应:偶见发热、皮疹、对光过敏、皮肤暴露部位呈鲜红色。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乙胺丁醇 1)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眼球运动疼痛,干燥感,异物感,辨色力减弱等 2)其他神经系统反应::周围神经炎,表现为下肢麻木,异物爬行感,感觉过敏及活动障碍,个别可出现听神经损害,听力障碍,声带麻痺等。 3)过敏反应:皮疹,严重可到剥脱性皮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告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及时报告上级医生,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 (三)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诊断。 (四)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送检;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五)临床用血科室认真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后的处理及各项送检试验结果,输血反应反馈卡完整填写后报送输血科。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调查程序 1、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疑义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2、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并保留《输血反应反馈单》,对临床科室提出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3、对于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应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到临床进行

神经内科常用药品临床用药参考注射药

溶栓药注射用尿激酶甲10万U 46尿激酶50-150万U﹢100-150mlNS st ivgtt 有溶栓指征,用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心电、血压、血氧、呼吸监测4h 尿激酶输液应于1h内滴毕 注射用阿替普酶爱通立自费20mg/50mg 2755/5775 0.9mg/kg,极量为90mg,总剂量的10%先从静 脉推入,剩余剂量在随后1h持续静脉滴注 降纤药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乙0.5ml:5BU 290第一次:巴曲酶10 BU﹢250mlNS st ivgtt 第二次:巴曲酶5 BU﹢100mlNS st ivgtt 第三次:巴曲酶5 BU﹢100mlNS st ivgtt 用前监测凝血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心电、血 压、血氧、呼吸监测4h;若凝血象允许每次用 药需间隔一日;每次滴注时间≥1h 抗凝药肝素钠注射液甲2ml:12500ug(100mg) 10.8肝素钠100mg﹢500mlNS 持续 ivgtt 使用前监测凝血象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克赛乙0.4ml:4000AxaIU 68.5克赛0.4ml qd-bid ih 使用前及使用期间注意监测凝血象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乙0.4ml/0.6ml 63.0/73.3速碧林0.4ml bid ih 止血药氨甲环酸注射液速宁甲5ml:0.5g 8.05速宁0.5g﹢250mlNS qd ivgtt 脑保护药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乙20ml:30mg 138必存30mg﹢100mlNS qd-bid ivgtt 30min内滴毕;心脏病,肝、肾功损害者慎用纳洛酮注射液苏诺甲2ml:2mg 66.7纳洛酮4mg﹢250mlNS/GS qd ivgtt 注意药品规格 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苏意自费5ml:0.25g 28.8苏意100-600mg﹢250mlGS qd ivgtt 缓慢静脉滴注 改善脑代谢药肌苷葡萄糖注射液百能甲100ml:0.6g 18.8百能100-200ml qd-bid ivgtt 每100ml百能含有5g葡萄糖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珍肽乙30mg 35.7珍肽90mg ﹢250mlNS qd ivgtt 缓慢静脉滴注,约1-2h滴毕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曲奥乙60mg/350mg 57.5曲奥180mg﹢250mlNS qd ivgtt 缓慢静脉滴注,约1-2h滴毕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自费10ml:0.4g 72.5奥德金20-30ml﹢250mlNS/GS qd ivgtt 改善血循环疏血通注射液乙2ml 42疏血通8 ml﹢250mlNS/GS qd ivgtt 缓慢静脉滴注 舒血宁注射液乙2ml 13.8舒血宁20ml﹢250mlGS qd ivgtt 注意药品规格 舒血宁注射液乙5ml 35.6舒血宁20ml﹢250mlGS qd ivgtt 注意药品规格 银杏达莫注射液亿新威乙10ml 33.3亿新威10-30ml﹢250mlNS/GS qd-bid ivgtt 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乙5ml 17.9杏丁10-25ml﹢250mlNS/GS qd-bid ivgtt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乙5ml:17.5mg 29.3金纳多25ml﹢250mlNS/GS qd-bid ivgtt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乙2ml:80mg 55.8克林澳320mg﹢250mlNS/GS qd ivgtt 滴注速度为100ml/h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川青乙40mg 15.8川青80-120 mg﹢250mlNS/GS qd-bid ivgtt 缓慢静脉滴注,需用盐水冲管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晴尔乙2ml:40mg 27.9晴尔120mg﹢250mlNS/GS qd ivgtt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丹奥乙40mg 55.5丹奥120mg﹢250mlNS/GS qd ivgtt 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乙2ml:10ug 123凯时10ug, qd (20mlNSiv;100mlNS/GSivgtt) 缓慢静脉滴注,需用盐水冲管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七叶皂乙10mg 28.3七叶皂10-20mg﹢250mlNS/GS qd ivgtt 日极量为20mg 路路通注射液乙10ml:250mg 31路路通200-400mg﹢250mGS qd ivgtt 注射用血塞通络泰甲400mg 70.1洛泰0.4g﹢250mlNS/GS qd ivgtt 缓慢静脉滴注 灯盏细辛乙10ml 23.3灯盏细辛40ml﹢250mlNS qd ivgtt 阿魏酸钠自费50mg:2ml 10.4阿魏酸钠400mg﹢250mlNS qd ivgtt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 理方法 早期、正确地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依从 、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1. 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2. 超敏反应发生机理 3. 毒性反应发生机理 4.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5. 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原则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药物

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分类 副作用( side effect)、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 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与剂量及疗程无关,一般发生在用药2 周以内毒性反应: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和药物的蓄积有关 超敏反应发生机理(1) 结核药物(半抗原)+ 蛋白质→全抗原→特应机体→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产生超敏性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喷嚏、咳嗽、发热等,可引起这种反应的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类。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1) 在这一类型反应中IgG 、IgM 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2)药物+血细胞膜蛋

白(血浆蛋白) ↓ 免疫原性 ↓ 机体 ↓

特异性抗体 ↓再次与药物接触 ↓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 ( 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血液学方面, 出现血小板减少、 白 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 平、 PAS 。 Ⅲ型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临床表现: 抗原抗体复合物 ↓ RBC,WBC,PLT RBC,WBC,PLT 结 热 发生,热型为稽留热型或弛张型,可同时伴有皮疹。 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 PAS 。 Ⅳ型反应(细胞介导或迟发型) 临床表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