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2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2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2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2

《琵琶行并序》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重点难点】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学法指导】

诵读和讨论。

【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学习过程】

一、实词

1.一词多义

①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

本是京城女 ②命????? 遂命.酒 命.

曰《琵琶行》 ③数?????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④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

明 ⑤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 曲终收拨.当心画

1.①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 ②动词,吩咐,命令/动词,命名,题名 ③数词,几/名词,数量 ④副词,暂时/副词,一下子,忽然 ⑤动词,拨动/名词,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

2.古今异义

①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整顿..

衣裳起敛容。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老大..

嫁作商人妇。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铁骑突出..

刀枪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凄凄不似向前..

声。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如听仙乐耳暂.明。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后一年。②“因为”古义:于是写了。今义:连词,表示原因。“长句”古义:唐代习惯把七言诗叫做长句。今义:长句子。③古义:整理。今义:整治,治理。④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⑤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⑥古义:刚才。今义:朝前面。⑦古义:突然,一下子。今义:暂时。

3.词类活用

①闻舟中夜.

弹琵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命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商人重.利轻.

别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②名词用作动词,摆酒;③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二、虚词

1.于????? 转徙于.江湖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为????? 委身为.贾人妇 霓为衣兮风为.马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初为.《霓裳》后《六幺》

二、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动词,做/动词,当作,作为/介词,给/动词,弹奏

三、句式

1.送客湓浦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徙于江湖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斯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长安倡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省略句,省略虚词,于。同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湓浦口送客。2.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湖间转徙。3.被动句,意思是:被这个人的话感动。4.判断句。本来是长安倡女。5.省略句。使其快弹数曲。

四、名句积累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4.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课文理解

1.阅读小序和第一段,说说这个小序和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①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②第一段:“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2.乐声描写是第二段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以分为几个小层次?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2.第二段乐声的描写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以“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

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这一层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高潮又戛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

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3.诗人为何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呢?试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一谈。

3.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琵琶女“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昔日在京城可谓红极一时;诗人29岁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家机密,过

去在朝廷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琵琶女年老色衰,本不是她自己的过错;诗人惨遭贬官,原因是他正直敢言,同样不是自己的过错。琵琶女晚年是“嫁作商人妇”而独自“守空船”;诗人现时的处境是“谪居卧病浔阳城”“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女与诗人有着完全相同的无奈和不完全相同的屈辱,琵琶女无意中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心弦。悲人,怜己;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悲怆满怀,忍不住泪洒青衫,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年浩叹。

4.如何评价琵琶女这一人物形象?

4.琵琶女的身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梦啼妆泪红阑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不但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5.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基础达标】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悯然(mǐn)憔悴

..(qiáo cuì)

湓浦.口(fǔ)商贾.云集(ɡǔ)

B.转徙.(xǐ)迁谪.(zhé)

铮.铮然(zhēnɡ)东船西舫.(fānɡ)

C.幽咽.(yè)铁骑.(jì)

水浆迸.(bènɡ)钿头银篦.(bì)

D.红绡.(xiāo)阑.干(lán)

悄.无言(qiāo)轻拢慢捻.(niǎn)

1.C

解析:A项“浦”读pǔ。B项“舫”读fǎnɡ。D项“悄”读qiǎo。

2.下列诗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间关鹰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冰泉冷瑟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C.沉吟放拔插弦中,整顿衣裳起脸容。

D.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C

解析:A项鹰-莺。B项瑟-涩。C项拔-拨,脸-敛。D项无错别字。

3.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明年

..(次于今年)快.弹(快速)

长句

..(换座位)

..(长诗)莫辞更坐

B.左迁

..(贬官、降职)转徙.(迁移)

年长色.衰(容貌)出官

..(〈京官〉外调)

C.暗.问(悄悄的)耳暂.明(突然,一下子)

感斯.人言(这)四弦一.声(同时)

D.命酒

..(吩咐摆酒)声声思.(悲,伤)

乍.破(突然)颜色故.(衰老)

3.A

解析:明年:第二年。快:畅快。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更坐:再坐下。4.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初为.《霓裳》后《六幺》

A.委身为.贾人妇 B.因为.长句

C.为.君翻作《琵琶行》 D.霓为.衣兮风为马

4.C

解析:A、B、D三项与例句都为动词,读wéi ;C项为介词,读wèi。

5.默写。

(1)诗中写琵琶女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神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其中用__________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__________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用__________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

(3)运用侧面烘托,说明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冰泉冷涩弦凝绝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二、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9题。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6.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闻此语重唧唧

..(鸟叫声)

B.往往取酒还独倾

..(独自饮酒)

C.弦弦掩抑声声思.(悲、伤)

D.为君翻作

..《琵琶行》(写作)

6.A

解析:“唧唧”意为“叹息声”。

7.与“却坐促弦弦转急”一句中“却”的意义相同的是(3分)()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相如因持璧却立

C.却看妻子愁何在

D.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7.B

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后退”意。A项,击退,C项,回头,D项,但是。

8.后来人们用“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什么?

8.“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装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来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请问白居易为什么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

9.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动和愤慨。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因直言敢谏,被诬被贬,沦落天涯,听琵琶女弹奏和自诉身世后,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人的这“千古一泪”既反映出一个封建士大夫对沦落天涯的歌女如此看重的民主思想,又反映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和尊重,抒发了自己被排挤、遭贬谪的郁愤悲苦之情。

【拓展提升】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叫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0.结合尾联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表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之恨。诗句表面上是写诗人希望春如果到了故乡,见到家乡的人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呢,而言外之意却是如果能像“春”那样自由自在地

“周游”,游到哪里就为哪里带来美景,该有多好。

11.这首诗写法极富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1.拟人手法: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到处漫游。②让和风传递消息,让啼鸟介绍情况。

③春绿了青草,美了繁花。反衬手法: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构思独具匠心:前三联赞春,尾联转为抒恨,初读意外,细思便觉反衬之妙。(答案开放,只要考生能立足原文,有理有据地进行赏析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听颖师①弹琴

韩愈

眤眤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③。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④,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颖师是来自天竺的僧人,宪宗元和年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师是僧的通称,颖是僧名。②相尔汝:用尔、汝互相称呼,不讲客套,是关系亲密的表现。③丝篁:即丝竹、弦管,泛指乐器,这里借指音乐。④能:指擅长弹琴。

12.诗中哪些句子描绘音乐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12.用儿女昵语写音之缠绵,勇士赴战场写音之高昂,柳絮飘飞写音之悠扬,百鸟朝凤写音之频率快、变化多,以攀高下落喻音高低陡转。主要用比喻、比拟。

13.诗中从哪些方面反映音乐给人带来的强烈感染力?

13.后四句以听者的表情举止和感受反映音乐给人带来的强烈感染力。

四、语言运用

14.“……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将月夜送别的情景写得那么凄美。请扩展这两句诗,根据语境,构造合理的情景。(不少于50字)

14.秋夜朦胧,微风拂过江面,岸边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离别时分,迷茫的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波光和着月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

15.阅读下面的小故事,然后根据其内涵写一段评语。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乞求祝福。拉比让他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什么,他说:“我自己。”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

都是玻璃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都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16.《魔鬼辞典》是美国记者和作家安伯罗丝·比尔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书中,比尔斯以辞典的形式为世间万物“正名定义”,既剖析了人性方方面面的弱点,又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辛辣而幽默的嘲讽。其另类的观点,看似乖张悖谬,其实偏激而不乏深刻,尖酸而充满机智,读来让人哑然失笑,或者顿生感悟。这种方法在当今网络时代风行一时。试根据提供的示例的创意,另选两种动物,写两句话。

示例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16.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或:

一天到晚呆在网上,从不下来,是真正的网虫。

袋鼠:没钱,口袋再大也还是鼠!

猴子:你想红起来吗?做我的屁股吧!

老鼠:成天为了点吃喝担惊受怕的,能不老吗?

苍蝇:我和蜜蜂的最大差别在于口味不同。

鱼:打死我也不去什么网吧!

乌贼:满肚子墨水居然也成了贼!

奶牛:这么多人喝我们的乳汁,却没有人叫我们一声“妈”。

企鹅:管他有钱没钱,先装绅士再说。

斑马:好好的马儿为什么要搞文身呢?

五、随堂练笔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文学佳品具有独特的艺术弹性和张力,能给读者留下丰富而广阔的探究空间。白居易的《夜筝》便是这样的范例。有人评价它是《琵琶行》的缩本,其中对音乐的侧面描写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使人能“从一斑而窥全豹”,对此,你有同感吗?请结合诗作展开联想,作简要赏析,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实词

1.①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②动词,吩咐,命令/动词,命名,题名③数词,几/名词,数量④副词,暂时/副词,一下子,忽然⑤动词,拨动/名词,拨子,弹奏弦乐

所用的工具

2.①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后一年。②“因为”古义:于是写了。今义:连词,表示原因。“长句”古义:唐代习惯把七言诗叫做长句。今义:长句子。③古义:整理。今义:整治,治理。④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⑤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

⑥古义:刚才。今义:朝前面。⑦古义:突然,一下子。今义:暂时。

3.①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②名词用作动词,摆酒;③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二、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动词,做/动词,当作,作为/介词,给/动词,弹奏

三、1.省略句,省略虚词,于。同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湓浦口送客。2.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湖间转徙。3.被动句,意思是:被这个人的话感动。4.判断句。本来是长安倡女。5.省略句。使其快弹数曲。

五、1.①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②第一段:“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2.第二段乐声的描写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以“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

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这一层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高潮又戛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

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3.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琵琶女“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昔日在京城可谓红极一时;诗人29岁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家机密,过去在朝廷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琵琶女年老色衰,本不是她自己的过错;诗人惨遭贬官,原因是他正直敢言,同样不是自己的过错。琵琶女晚年是“嫁作商人妇”而独自“守空船”;诗人现时的处境是“谪居卧病浔阳城”“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女与诗人有着完全相同的无奈和不完全相同的屈辱,琵琶女无意中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心弦。悲人,怜己;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悲怆满怀,忍不住泪洒青衫,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年浩叹。

4.琵琶女的身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梦啼妆泪红阑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不但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

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5.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基础达标】

1.C

解析:A项“浦”读pǔ。B项“舫”读fǎnɡ。D项“悄”读qiǎo。

2.C

解析:A项鹰-莺。B项瑟-涩。C项拔-拨,脸-敛。D项无错别字。

3.A

解析:明年:第二年。快:畅快。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更坐:再坐下。4.C

解析:A、B、D三项与例句都为动词,读wéi ;C项为介词,读wèi。

5.(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冰泉冷涩弦凝绝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A

解析:“唧唧”意为“叹息声”。

7.B

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后退”意。A项,击退,C项,回头,D项,但是。

8.“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装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来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9.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动和愤慨。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因直言敢谏,被诬被贬,沦落天涯,听琵琶女弹奏和自诉身世后,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人的这“千古一泪”既反映出一个封建士大夫对沦落天涯的歌女如此看重的民主思想,又反映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和尊重,抒发了自己被排挤、遭贬谪的郁愤悲苦之情。

10.表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之恨。诗句表面上是写诗人希望春如果到了故乡,见到家乡的人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呢,而言外之意却是如果能像“春”那样自由自在地“周游”,游到哪里就为哪里带来美景,该有多好。

11.拟人手法: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到处漫游。②让和风传递消息,让啼鸟介绍情况。

③春绿了青草,美了繁花。反衬手法: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构思独具匠心:前三联赞春,尾联转为抒恨,初读意外,细思便觉反衬之妙。(答案开放,只要考生能立足原文,有理有据地进行赏析即可。)

12.用儿女昵语写音之缠绵,勇士赴战场写音之高昂,柳絮飘飞写音之悠扬,百鸟朝凤写音之频率快、变化多,以攀高下落喻音高低陡转。主要用比喻、比拟。

13.后四句以听者的表情举止和感受反映音乐给人带来的强烈感染力。

14.秋夜朦胧,微风拂过江面,岸边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离别时分,迷茫的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波光和着月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

15.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

16.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或:

一天到晚呆在网上,从不下来,是真正的网虫。

袋鼠:没钱,口袋再大也还是鼠!

猴子:你想红起来吗?做我的屁股吧!

老鼠:成天为了点吃喝担惊受怕的,能不老吗?

苍蝇:我和蜜蜂的最大差别在于口味不同。

鱼:打死我也不去什么网吧!

乌贼:满肚子墨水居然也成了贼!

奶牛:这么多人喝我们的乳汁,却没有人叫我们一声“妈”。

企鹅:管他有钱没钱,先装绅士再说。

斑马:好好的马儿为什么要搞文身呢?

历史必修三学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 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完成本节基础知识回顾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说历史 1841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后传入日本。值得反思的是,在中国,20年间《海国图志》只印了不到10000册;在日本,1859年间,同样一本书价格涨了3倍,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 “有用之书”。半个世纪后,梁启超先生说,日本 明治维新的前辈们,“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际遇值得我们思考。 (二)互动解疑 1.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何积极影响?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3.归纳l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三)课堂总结: 四、课后----内化迁移 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成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 (4)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2.(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把向西方学习这个近代社会的重大课题,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简洁语言作了高度概括,明确了学习敌人是为了战胜敌人的辨证关系,时富国强兵以御外侮的道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留下了前进的足迹,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学案:Unit2SectionⅡ

Unit 2Healthy eating Section Ⅱ—Learning about Language 一、选择适当的情态动词填空:ought to,have to,needn't,mustn't,oughtn't to 1.Tom,you ______ play with the knife.It may hurt you. 2.Everyone ______ respect the old. 3.—Must I finish the report today? —No,you ______. 4.They ______ have left our company without saying a word. 5.My mother is ill.So I ______ stay at home to look after her. 二、读下面句子,试着翻译画线词组 1.No matter how many times you fail,don't lose hear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e didn't want to lose face before his childr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y brother lost interest in drawing because he felt it was too difficul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uddenly he lost control of his car and it knocked into a t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列单词,找出每组中画线部分发音不同的单词 1.peach,teach,reach,break,wea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t,minute,struggle,club,b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atch,attract,lack,many,cat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ecause,settle,better,remember,vegeta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图片用所提供的情态动词完成下列句子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2.4 免疫调节(Ⅱ)

第4节免疫调节(Ⅱ)

三、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四、免疫学应用有哪些?(阅读教材P38-39以及39页资料分析,进行归纳)。 反馈练习 1.科学家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该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 C.DC细胞处理后的抗原,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2.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3.下页表为我国初生幼儿计划免疫的部分列表,通过下表可以发现多数疫苗要多次接种,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幼儿 年龄 应接种的疫苗接种方式预防疾病出生时卡介苗皮内注射结核病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1个月时乙肝疫苗第二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2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一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3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二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 3个月时 百白破混合 制剂第一次肌肉注射 百日咳、白 喉、破伤风 A.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 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 C.疫苗在人体中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 D.因为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科学研究表明: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下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下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可为HIV的增殖提供原料、酶和场所等条件 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在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

2.2通过激素的调节导学案 07普理课型:新授制作人:审核人:使用时间:3月21日 学习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1.总结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分析激素调节实例。 一.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激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 ○1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激素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糖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血糖平衡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调节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甲状腺激素分泌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激素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激素调节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自测 1.下列激素中是有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2.有关激素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是()A.激素能促进人体细胞的生长 B.激素能促进人体的发育 C.激素能促使男、女性成熟 D.激素是参加体液调节的唯一的化学物质 3.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4.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发育 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C.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 D.有些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5.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1胰岛素○2胰高血糖素○3肾上腺素 ○4性激素()A.○1○2B.○2○4 C.○2○3D.○1○4 6.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是() A.糖尿病和坏血病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和侏儒症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三)合作探究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二: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三:若先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切断,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时,结果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实验分析: 问题○1在实验一中稀盐酸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得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实验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实验三中沃泰默把通向小肠的神经切断,发现胰腺仍然能够分泌胰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导学案汇编 第一课时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点击】 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 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 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探究】 1、学海导航 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动脉中的血观察课本P2中的两图,思考两 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许多物质会种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 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组织液是存在于 体内细胞生活在同?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 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细胞外液中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 __________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部分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 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何为内环境?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 直接环境,叫做__________。 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 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的成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 液的成分。思考血浆与组织 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 __________含量很少。 1.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血时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 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 细胞外液的渗透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 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压和酸碱度法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 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 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 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体细胞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第6课 第1框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2016年10月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根本保证。管好干部聚拢人才、建好班子带强队伍、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国企的实力和活力就会更强,党的执政根基就会更牢。这说明做强做优做大国企需要(D) ①发挥国企基层党组织对国企生产经营的决定作用 ②依法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③发挥国企党组织对国企选人用人的领导把关作用 ④发挥国企党组织对国企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为发挥国企基层党组织对国企生产经营的引领作用。②选项表述错误,党不直接管理企业,故排除。题目中,做强做优做大国企需要发挥国企党组织对国企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国企党组织对国企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故③④入选。选D。 2.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先后三次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题目中,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表明了党的主张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①入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表明了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故②入选。③选项表述错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④选项表述错误,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选A。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6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练习题

第三单元第6课《我国的政党制度》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2)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充分体现了() A.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B.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党的组织建设 D.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B错误,题干的主体是党,而B的主体是国家机关;C、D与题意不符。 答案:A 2.中国共产党顺应变化,从严治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在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④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①正确但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②③④当选。 答案:B 3.近年来,党中央在正式出台重大决策前,均向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负责同志、党代表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等广泛征求意见。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民主立法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D.科学执政 解析:党中央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是发扬民主的体现,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A说法有误,中国共产党没有立法权;C、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北师大版必修三 第二章 算法初步本章知识体系 学案

第二章算法初步 本章知识体系 专题一算法的设计 例1设计一个算法,求方程x2-4x+2=0在(3,4)之间的近似根,要求精确度为10-4,算法步骤用自然语言描述. 思路探究可以利用二分法的步骤设计算法. 解答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令f (x )=x 2-4x +2,由于f (3)=-1<0,f (4)=2>0,所以设x 1=3,x 2=4. 第二步,令m =x 1+x 2 2,判断f (m )是否等于0,若f (m )=0,则m 为所求的根,结束算法; 若f (m )≠0,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f (x 1)f (m )>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令x 1=m ;否则令x 2=m . 第四步,判断|x 1-x 2|<10-4是否成立,若成立,则x 1与x 2之间的任意取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若不成立,则返回第二步. 规律方法 (1)算法设计与一般意义上的解决问题不同,它是对一类问题的一般解法的抽象与概括,它往往是把问题的解法划分为若干个可执行的步骤,有时是重复多次,但最终都必须在有限个步骤之内完成. (2)对于给定的问题,设计其算法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①与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相联系,从中提炼与概括步骤; ②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若干步骤; ③引入有关的参数或变量对算法步骤加以表述; ④用简练的语言将各个步骤表达出来. 已知平面坐标系中两点A (-1,0),B (3,2),写出求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计算x 0=-1+32=22=1,y 0=0+22=1, 得AB 的中点N (1,1). 第二步,计算k 1=2-0 3-(-1)=1 2,得AB 的斜率. 第三步,计算k =-1 k 1 =-2,得AB 垂直平分线的斜率. 第四步,由点斜式得直线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y -1=-2(x -1),即2x +y -3=0. 专题二 算法的选择结构 例2 阅读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14,1 2]内,则输入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词学案

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 2 词汇学案Ⅰ学案序号2---1 总序号(7)重点单词:balance limit benefit combine curiosity balance v.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 ad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义词) 翻译下列句子,确认balance的词性和句意。 1.He helped his daughter balance on her bicycle when she learnt it. 2.The actor’s able to balance his work with family life. 3.Dancers need a good sense of balance. 4.Eating a balanced breakfast is important. 5.She had trouble keeping her balance as the boat rocked back and forth. 用法:balance… with…___________________ a sense of balance___________________; keep /lose one’s balance_______________ limit v.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确认limit的词性和句意。 1.I should limit my monthly costs to 1000 yuan. 2.Lisa limits herself to the time of watching TV within 2 hours a day. 3.Visits are limited to 30 minutes. 4.Two drinks are my limit. 5.There is no limit to what you can do if you work hard enough. 用法:limit…to…_____________; be limited to _____________; benefit vt/vi.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 adj.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动词benefit为及物还是不及物: 1. The new plan may benefit many students. 2. All of actors benefited from the film. 3. He will benefit a lot by the experiences he had. 用法:benefit from___________ 翻译句子体会benefit作名词的用法。 She is just now starting to enjoy the benefits of all her hard work. With the benefit of the stranger I found the place. These changes will be of benefit to all of you. 用法:with the benefit of…___________; be of benefit to______________ combine vt/vi.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确认combine的词性和句意。 1. The plan combined your idea with her method. 3. The new company belong to a combine that is made up of two small ones.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案

6、《孔雀东南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理清情节脉络。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在本诗中的运用,掌握“相”等词语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相”、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词义。 三、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诗要突出重点,一是诗歌情节脉络,二是诗歌诵读,三是人物形象,四是赋比兴手法,五是重点词语。 四、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勾勒诗歌发展脉络:《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2、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3、《孔雀东南飞》简介(见课文) 补充:《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的一部古诗总集。 二、熟读诗歌

(以自读为主) 三、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2、诗歌结构: 层次章节标题情节段落 首句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2——6节)兰芝自诉开端 第二部分(7——12节)夫妻誓别发展(一) 第三部分(13——21节)兰芝抗婚发展(二) 第四部分(22——31节)双双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32节)化鸟双飞尾声 四、作业 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人物性格与命运,分析诗歌的赋比兴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形象 依据课后第一题展开讨论。 悲剧原因: ①焦母、刘兄的逼迫;

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学案(学生版)

第二单元 4、蜀道难 【走近作者】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隋时 因罪流徙中亚,他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曾进住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年幼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教育,青年时接触过道士和纵横家,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四分之一,其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2、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以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为主),总结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像,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情感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了解背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又据孟棨《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故知其创作时间不迟于天宝三年,为“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这以他同时期的作品《剑阁赋》和《送友人入蜀》为证,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其实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学案 学案博苑 02-29 0816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学案 学习目标 1. 体会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2.能说出描摹音乐的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的感情。 [知识链接] 1、及背景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熟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朗诵, 1、注音: 钿()头银篦( ) 水浆迸()湓浦()铮铮然()迁谪() 贾人()沾湿()恬然自安()徙()荻花()捻() 霓裳()()六幺()呕哑嘲哳()()()() 幽咽()铁骑()红绡()渚()清名属教坊( ) ( ) 间关( ) 虾蟆陵()敛容( ) 琵琶()()裂帛() 2、古今异义: 明年秋(古:,今:)

因为长句(古:,今:) 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今:) 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今:)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今:) 客去朝来颜色故(古:,今:) 老大嫁作商人归(古:,今:) 呕哑嘲哳难为听(古:,今:)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今:) 二,[问题预设] 1、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诗节的内容,可尝试用七言诗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梳理文章的两条线,概括的感情。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问题预设] 1、文中的琵琶女有何遭遇? 2.听曲后有何感受?一曲普通的乐曲为何能引起的共鸣? 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的调节》教案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生命活动调节的第一节,因此在教材中占据了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地位。但是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不直观,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要借助多媒体的辅助,观看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及突触间的传递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能力目标:能设计关于神经传导方向的实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用过神经的调节,来体会生命活动调节的准确性,及复杂性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有差距,且本节课内容抽象,特别是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很难理解,最好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兴奋产生、传导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动画展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把握神经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构成、突触、突触小体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多媒体教师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 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必修三第24课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 必修三第24课学案 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 对于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的复习,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经济保障两个角度归纳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为人类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难点解析 1、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①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兴起,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②民族乐派也颇具浪漫主义的音乐元素,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它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民族感情被赋予了强烈的艺术生命力。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 3、影视艺术的功能特点 ①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传播资讯(天气预报); ②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 ③雅俗共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透过影视艺术的产生看现代科技的影响 ①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③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 四典题解析 例1、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它切合美国民众何种心理诉求( ) 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 解析: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D项正确。例2、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A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练习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遗.施()拊.掌() 萦.绕()鲑.珍() 缢.死()否.泰() 公姥.()纨.素() 答案:wèi fǔyínɡxiéyìpǐmǔwán 2.辨形组词。

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婆婆 (2)工作 (3)兄长 (4)兄长 (5)母亲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孔雀东南飞》是____________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首____________诗。选自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它与北朝民歌____________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称为____________。 (2)乐府诗继承了____________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以____________言为主,为以后文人____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答案:(1)乐府长篇叙事南徐陵《玉台新咏》《木兰辞》“乐府双璧” (2)《诗经》五五言诗 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1)共事二三年,________________。女行无偏斜,________________? (2)人贱物亦鄙,________________。留待作遗施,________________。

(3)新妇初来时,________________。今日被驱遣,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始尔未为久何意致不厚 (2)不足迎后人于今无会因 (3)小姑始扶床小姑如我长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仲卿母所遣.县令遣.媒来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3节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Word版含答案

[核心必知] 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 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84~P91,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变量之间除了函数关系还有其他关系吗? 提示:相关关系. (2)当两个变量呈负相关关系时,散点图有什么特点? 提示:当两个变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时,散点图中的点散布的位置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 (3)求回归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提示:求回归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另一类是相关关系,变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完全用解析式来表达. (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①散点图 将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画出来,得到表示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叫做散点图. ②正相关 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 ③负相关 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负相关. ④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 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这条直线的方程叫做回归直线方程,简称回归方程.

(3)回归直线方程 ①回归直线方程 假设我们已经得到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 1,y 1),(x 2,y 2) ,…,(x n ,y n ),则所求回归方程是y ^=b ^x +a ^,其中b ^是回归方程的斜率,a ^ 是截距. 其中????? b ^=∑i =1 n (x i -x )(y i -y ) ∑i =1 n (x i -x ) 2 = ∑i =1 n x i y i -n x y ∑i =1 n x 2i -n x 2 , a ^=y - b ^x -. ②最小二乘法 通过求Q =(y 1-bx 1-a )2+(y 2-bx 2-a )2+…+(y n -bx n -a )2 的最小值而得出回归直线的方法,即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问题思考] (1)任意两个统计数据是否均可以作出散点图? 提示:可以,不管这两个统计量是否具备相关性,以一个变量值作为横坐标,另一个作为纵坐标,均可画出它的散点图. (2)任何一组数据都可以由最小二乘法得出回归直线方程吗? 提示: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方程的前提是先判断所给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可利用散点图来判断),否则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无意义. (3)根据a ^=y -b ^x 及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 ,判断点(x ,y )与回归直线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由a ^=y -b ^x 得y =b ^x +a ^ ,因此点(x ,y )在回归直线上. [课前反思] 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1)相关关系: ; (2)散点图: ; (3)回归直线方程及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方法步骤: . 瑞雪兆丰年,这不禁使我们想到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意思是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小麦就长得越好. [思考1] 下雪与小麦丰收有关系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