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小说创作的艺术构思

论小说创作的艺术构思

论小说创作的艺术构思
论小说创作的艺术构思

论小说创作的艺术构思

构思是小说创作的孕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小说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综合运用大脑的各种功能。对长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取舍、提炼、集中、概括等艺术处理,把生活现象改造提高为独特的艺术画面,最终确立小说完整的形象体系。“作者只有借助艺术构思的力量,才可能把复杂纷呈的生活素材变成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包含许多微妙心理机制的极为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本文主要从题材的选取、主题的提炼和故事的虚构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选取题材

题材是用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材料。小说家通过生活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但是生活并不是讲故事,生活是混乱的、易变的、任意的,“存在大量的偶然现象,但从这偶然青年现象背后却往往可以看到它的必然性”。这就需要小说家将它们纳入一定的时空背景之中。并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取舍才可能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小说家面对“连续不断、没完没了、千头万绪、令人目不暇接、无法集中在一个固定支点的片断”。“把手伸进生活现场中去,挖出大批的片断,左一块,右一块,都是从他们的环境上扯下来的一堆堆支离破碎的生活片断”,他必须“进行挑选。他对这些猎获物着手工作,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他检测它们的重要性,他把非本质的、没有义的东西挑出来.扔到一边:他在现实生活中闻所未闻的条件下,重新创造它们。他使它们摆脱束缚,臻于完善”。

对题材进行选择。从而确立题材。开始多半是无意识的。一些素材因种种缘故被时间冲淡甚至消磨,另一些则反复刺激小说家的头脑,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感受乃至要加以表现的欲望。这是题材的大致确立。初步确立题材后,小说家自觉的思维活动开始了,这是目标更加集中的艺术构思。这时,他们要对初步确立下来的题材有意识地严选深掘,生发改造。构思已经深入,还可能需要重新深入生活,去搜罗、汲取、补充材料。题材的确立和取舍既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生活实践过程,有时还可能包括以文字形式固定某些素材的初步写作加工过程。把创作过程机械地区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写作阶段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是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了。

题材最终得到确立的标志是提炼出富有新意、相对明晰的主题思想。

丰富而扎实的生活经验是选材的基础,但作为一种构思的过程和结果,题材的确立还得依靠小说家敏锐的眼力和善于独立思考的头脑。有些为一般人和平庸的小说作者所忽略的生活现象却被独具慧眼、思想深邃的小说家捕捉并加以改造提高为足以构成一篇小说的新颖题材。即使是已经被许多人写过的题材,在这样的小说家眼里也能呈现出新的色彩和姿态,能找到新的角度。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小说作者的思想和观察力。没有或缺少明确的思想、敏锐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面对纷纭庞杂的生活素材,要么觉得平淡无奇,要么感到难以把握。如果思想活跃,善于观察和判断.情形就会完全两样。20

世纪前期,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小说家创作的选材范围,因为有才能的作家总是不断从中挖掘出别人未曾发现的属于全新的东西,寻找新的角度和开掘面。针对这两场战争,海明威创作的代表作《别了,武器》选取的是恋爱素材,表现一代天真烂漫的青年,他们相信帝国主义战争机器那套“光荣、神圣、爱国”之类的宣传,“志愿”参战,他们热烈盼望战争的胜利,以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亲人和家园,能够捍卫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结果现实的残酷使他们认识到战争不过是一个骗局,是毫无疑义的,是“愚蠢”的。而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选取的是一名德国士兵从迷恋战争到心冷、心死的每一次心理转变,表现出战争的恐怖及其对人性的摧残,从而表达对人类自相残杀的反感和把人民推向灾难的当权者的厌恶。这些小说的创新显然来自作者独特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创作小说应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范围内取舍素材和确立题材,因为题材既包含着生活的客观因素,又包含着作家的主观因素,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体。作家选取什么样的生活内容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这是文艺作品写什么的重要课题。鲁迅早在上世纪3O年代初写的杂文中,对题材问题就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一贯主张既要选择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又要不断扩大生活视野,不可苟安于能写的题材。在他看来,这“倒也不成什么问题”,因为,作者在进入创作过程之前总是“由于现实生活的感受,亲自所感到的,便影印到文艺中去”。这就是说,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作为自己的创作课题,不是仅凭主

观愿望就能办到的,必须从自己亲身所感受的生活出发,选取自己充分熟悉、透彻理解的生活内容作为自己加工提炼

的对象。

二、提炼主题

确立题材是从广阔的生活中划出一个范围,找到一个角度,发现一个点;而提炼主题则由这一个点、这一个角度、这一个范围深入进去再生发开来。使题材显现出更普遍的意义。提炼出一个新鲜的、深刻的主题,是对业已确定的题材吃透了的标志和必然结果。主题是小说家在开掘、消化题材中的独到发现,是题材中所包含的有价值的为别人所不曾发现的思想。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把各个部分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作品的灵魂。主题提炼得如何。是否符合这一要求,直接关系到小说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小说生命力的强弱。

然而主题又不是一个赤裸裸的思想。它带着题材所具有的全部生动姿态、丰富色彩和层次,与题材一同活跃在作品中。同人物、故事、场面、细节、语言等铸成有机的生命。主题提炼和题材开掘同步,应是推不倒的命题。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提炼,总是通过形象、或与形象血肉相连地进行的;是与人物的塑造、人物典型化的过程自始自终血肉相连地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形象思维过程;正确地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互进行的过程。在抽象的意义上挖掘生活的思想实质时,以活生生的形象为依据;在具体的形象塑造上,以生活的意义、形象的思想性为灵魂。所以,我们常常会见到,在构思的过程中.作者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每一次深化,人物形象便会跟着变化、

跟着成熟;反过来,作者对人物性格有了新认识、新体会、新创造,作品的主题思想也跟着发生某种改变和刻化。——这种只有实际进行小说创作的人才体味的情况,甚至使有的小说作者走上了否定主题思想的极端。高晓声就认为所谓作品的主题思想对于作家的创作工作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只有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他才理解自己作品的意义,才意识到哪些情节应该发展,哪些情节应该抛弃,以求感情的充分表达和意义的完整深化。话虽有理,但必须看到,有了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能从人物身上真实地映照出现实社会关系,不能从故事的发生、发展中揭示出社会矛盾,这样的人物、故事就缺乏认识意义,这时创作者就元从下笔。

主题是“灵魂”,是“统帅”,它决定文章的价值,文章的一切部分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一切材料都要在它的统率之下。这是对写一般文章而言的,小说就不这样简单了。它要描写环境。刻画人物,开展故事,展示生动、具体的生活画面,涉及的面很广,包含的思想很多,不可能如论文、总结、调查报告一样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就是有些小说只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它也不能字字句句都紧扣主要人物、情节都直奔主题。但是也必须看到.小说中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的开展都要受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对某些生活现象的态度)的制

约。我们说人物是小说的主体,写小说就是认真地刻画某些人物,但如何刻画,它必然要受到主题思想的制约。列夫·托尔斯泰写《复活》,起初他只是记检察官科尼给他讲的一个贵族青年要求和一个妓女结婚的故事,写了一个贵族青年的“悔罪”。故事就是记事件过程,光

写聂赫留朵夫到姑母家,怎样和寄养在姑母家的卡秋莎发生了关系。后来她怀孕了,又怎样被赶出来沦入妓院,怎样被诬告,被判决。在法院聂赫留朵夫怎样忽然良心发现,并和她结婚.这样就完成了“悔罪”的主题。后来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修改,他彻底改变了主题,他要以这个故事来揭露上流社会。于是他决定;“必须从开庭的情景写起,立刻写出法律的欺骗和使它正直不阿的必要性。”他从法庭开始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虚伪、丑恶、污秽。揭示了女主人公走向堕落的原因。新方案不是从聂赫留朵夫写起而是从卡秋莎写起。而且把她长达数年的屈辱的肮脏生活,几笔带过。可见主题对于人物、故事都是很有制约作用的。高尔基在具体谈论主题时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凹’

三、虚构故事

“虚构”是一个与“经验”相对应的概念。它与“经验”之间是一种紧张的关系。从表面看来,“虚构”与“经验”是向着两个方向前行的,而实际上,正是他们之间的紧张造成了一种美丽的张力。经验支撑了虚构,而虚构最终使经验得以升华,使它摆脱了平庸与无趣。

小说来源于生活.但它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只有借助艺术构思的力量.才可能把复杂纷呈的生活素材变成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当作者把一种生活用语言表现出来时,本身就带上了

虚构的色彩。即使一个作家照着现实生活“实录”,他所写的也不可

能和现实生活一模一样,更不用说文学本身就是虚构的语言艺术。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说对“虚构”之名是躲闪的,讳莫如深。它拍着胸脯,赌咒发誓:我是真实的。情形依然不太乐观.世人似乎并没有因为它喋喋不休的表白说它是真实的就承认它的真实。在世人眼中,它依然是“道听途说”——而道听途说的东西自然是不可靠也不可信的东西。于是还出现了“狗咬狗”的情况:为了获得承认,每一代新作家都倾向于断言其前辈的作品是不可信的、人为的、类型化的、不忠于生活的。一些伊丽莎白时代的叙事者就是这样指责传奇作家;复辟时代的现代作者又说古人没有如实表现生活;18世纪和19世纪的小说家们也同样将他们的故事的真实性对立于他们前辈的

成规性。

当小说形同瘟疫蔓延开来形成不可遏制之势时,小说家们终于敢于直面自己“说谎者”的身份,并且还日益变得理直气壮。戴·赫·劳伦斯反复说:“艺术家是个说谎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他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这才是要紧的事。什么永恒的真理,去它的吧。……早先美国的艺术家是些不可救药的说谎的家伙。可他们是艺术家。……艺术语言有一点奇怪:它百般支吾,闪烁其词,我的意思就是说,它拼命撒谎。”米兰·昆德拉不加隐晦地告诉人:“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假设的。我是小说家,而小说家不喜欢太肯定的态度。”

可见,文学是以虚构性和假定性为前提的,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多的小说家在构思小说的故事情节时,仍愿意以生活的真实来支撑

艺术的真实。在许多经典名著中,他的虚构常常是同大量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司汤达的《红与黑》,他所依据的就是1827年《法院公报》上的一则报道,作者还同时表白:“我采用了我非常熟悉的某些人物,我让他或她保持她或他性格中的某些基本特点。然后,我赋予他更多的机智。”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取材于他父亲一个学生的故事。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小说艺术发展到当代,这种美学倾向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亨利·詹姆斯也认为,在小说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中,我们越是看到那‘未经’重新安排的生活,我们就越感到自己在接触真理;我们越是看到‘已经’重新安排的生活,我们就越感到自己正被一种代用品、一种妥协的契约所敷衍。

小说家通过虚构来表现他对于社会人生的独特认识,来反映生活的真实。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唤起读者的真实感,它的故事明明是虚构的,但又要使读者觉得真实可信。最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求得经验世界的支持,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工,或是照着现实生活直录。还有更为自信的方式就是努力创造出一个超验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界——或是将现实意象与非现实意象融会为一个荒诞的情境世界。或是完全抛弃现实意象而以虚幻的意象世界取而代之。例如卡夫卡的《判决》,小说写一对商家父子,因儿子格奥克一句话没有

说好,引起父亲积怨的发作,大怒之后,他判处儿子“淹死”,格奥克真的径直跳河自杀了。这样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这一荒诞怪异的情节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

冷漠、虚伪、欺骗、猜忌的本质。卡夫卡的《变形记》、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等许多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小说都喜欢采用这种模式去创作.反映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但无论是求得经验世界的支持,将现实意象与非现实意象融合或是完全构建虚幻的意象世界,都需要想象的参与。小说家的想象力有种特殊的力量,它不只是能够创造。而且能够照亮生活,使生活变得更真实,更吸引人。小说家必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想象力。

声乐演唱艺术的表现、手法与特点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声音,则是对音乐最直观的体现,最到位的诠释。而声乐艺术又是唯一与文学艺术结合的很完美的艺术。 在声音上的表现和声音的抑扬起伏都离不开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时而轻却有力,时而响而有力,时而轻而无力。例如在歌曲《绒花》中结尾处“啊”那两句旋律,需要在演唱过程中时轻时重,柔和的、连贯的表达出一种惆怅、向往的情绪、需要气息较好的控制并不断给予。 《乐府传声》中说“曲之徐疾,亦在一定之节。始唱少缓,后唱少促,此势之徐疾;摩情远景宜缓,辩驳趋走宜促,此情理之徐疾也。然徐必有节,神气一贯,疾也有度,字句分明。倘徐而散漫无收,疾而糊涂一片,皆大谬也”。 从声乐作品的体裁来看,有抒情歌曲、颂歌、进行曲、摇篮曲、小夜曲等等,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对不同体裁的歌曲所用的力度、强度是不一样的。但所有的力度、强度都是相对的,有的歌曲需要表现得刚强急促些,而有的则需要柔和缓慢些。总的来说雄壮有力或情绪激烈的歌曲要以刚为主,含蓄、抒情的歌曲要以柔为主,在一首歌曲里面,刚、柔不是绝对的,而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 在声乐演唱中为了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也要借鉴文学中的停顿、转折,“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恨生”。在作品中,一般是一句一断,但为了强调语气,分清主次,突出表情,常常在乐句中主要的词语和逻辑重音上,或者一些起烘托作用的衬词上,灵活地运用顿挫手法,让音乐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比如歌曲《我爱梅园梅》中,由于这首歌曲带有京腔、京味融入作品中,使得作品的特点更为清楚明了,在结束句“我爱棋逢对手园的梅”中的“梅”,在每二小节附点十六音符的节秦处放慢速度,把京味开始融入,直到结束,那才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 而在当今,声乐演唱的唱法的主要有3大类: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这三种唱法也是各有特点,声乐演唱者只有在对作品本身内在底蕴充分透彻的把握,并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才能使演唱富于表现力,从而更好更精准地将声乐意境诠释与表达出来,收到应有的演唱效果。所以,音乐是人类用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法。 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正如前面说过的,美声唱法从声音来说,是真声假声都用,是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的。从共鸣来说,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这种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响特色。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一样,高低不一样。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青年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所以说,不同时代的歌唱形式、风格、情绪、情感不同,歌唱的方法也不同。 而民族唱法则不同,民歌风格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在演唱时如能用方言更能表达其内容与色彩。中国民族民间唱法是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一个总称,它是以演唱民歌为主要目的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模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各民族自己的多品种的民歌形式,这其中以汉族北方的山歌和南方的小调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穿越时空界限之能力,并作为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北方的山歌具有粗犷质朴、直爽豪放的特点,如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内蒙的《爬山调》等,给人以一种身居山间旷野之中,领略高原牧场自然美景的爽朗舒畅之感。而南方则以江苏的小调为最有特色,如歌曲《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曲调细腻委婉、脍炙人口、柔和而又流畅,给人以鸳鸯戏水、鸟语花香,小河潺潺流水之美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民歌

赏析艺术手法(解析版)

赏析艺术手法——技巧运用与语言艺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赤之茧 [日]安部公房 日暮时分,人们赶回自己的居所,而我却无家可归,只好继续在房子与房子间狭窄的夹道中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街上房屋鳞次栉比,却没有一个容许我栖身的地方,这到底为什么呢?……我又开始念叨着这个早已重复了千遍万遍的疑问。 靠着电线杆,我发现旁边有一截被人落下的绳子。我突然产生了上吊自尽的想法。绳子斜着眼睛盯着我的脖子,一边说道:兄弟,休息吧!的确,我也想休息啊,但是却不能休息。因为我还没找到能够让自己满意的,我之所以没有家的缘由。 夜幕每天都会降临,人们每天都会休息,为了休息就必须有一个家。看来我应该也有一个家才对。猛地,我发现自己也许从根本上误解了什么。说不定我不是没有家,而仅仅只是忘记了拥有家这个事实而已。没错,就是这样。比如……我在偶然路过的一座房子前停下了脚步。很可能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心里想着。于是,我鼓起了勇气,走,去敲门——半开着的窗户里探出了一张亲切的女人的笑脸。希望的微风涌进我的胸膛,我的心脏化作一面舒展着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我也堆起笑容,绅士般地点点头。 “对不起,请问,这里是我的家吗?” 那女人转瞬间板起了脸:“啊?你是谁?” 我莫名其妙地语塞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说明。我是谁?在此时此刻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可是,怎样才能让她明白这一点呢?我有点自暴自弃了。 “不管怎样,如果你认为这里不是我的家,请拿出证据来。” “啊……”女人脸上流露出恐惧的神色,这让我感到有些恼火。 “没有证据的话,就可以看成是我的家了。” “可,这是我的家啊!” “那又怎样?是你的家,不见得就不是我的家,是吧?” 代替回答的是女人冷若冰霜的面孔和随即关闭的窗户。啊,这就是女人笑靥的真实面目。难道某种东西属于他人,就不能同时地为我所有吗?从刚才那个女人表情的转变之中,我已经充分地感受到这一荒谬论调的本质。 但是,为什么一切都是别人的,而不是我的呢?哪怕至少有一个既不是我的,也不是别人的东西也好啊!我时常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施工现场和材料堆置场的水泥管就是我的家。但那也正逐渐地成为他人的所有物,最终完全地被占有,从我的眼前消失,丝毫没有顾及我个人的感受与意愿……或者说,在他人干涉下,那些水泥管彻底地转变为与我的家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 那么,公园的长椅呢?当然很棒。如果那里真的是我的家,如果没有人拿着棍棒赶我走的话……没错,长椅是大家的东西,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东西,可是他却对我这样说道:“喂,起来!长椅是大家的东西,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东西,更不可能是你的东西。” 日暮时分,我不停地往前走。房屋……不曾消失,不曾改变,伫立在地面之上纹丝不动的家家户户。在那之间是一条不断变化着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裂隙——夹道。我不停地往前走。我还没有理解自己之所以没有家的缘由,因此我还不能把自己吊死。 啊!是什么东西缠住了我的脚?若是吊颈的绳子,请不要这么心急地催促我嘛!不,好像是具有粘性的丝线。捏着线头拽过来一看,线的另一端在鞋子的破洞里,随着我的扯动一点一点地往外冒。这玩艺真奇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用上双手不断地把丝线拉出来。紧接着,更加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的身体渐渐地偏向一侧,无法与地面保持垂直的状态了。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李云飞 (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11级5班) 摘要:声乐艺术是用人的声音来塑造音乐形象的,它的魅力在于用人的声音直接表达人性和真实的情感。在演唱中,通过演唱者自己的情感抒发和听众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产生情感的接触,以引起听众的共鸣。演唱中的艺术表现涵盖了技巧和艺术两个层面的表现,通过论述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的艺术表现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必须先要对故事有一个总体上的理解,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更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演唱者要对歌曲的内容、主题、语言、时代背景、乐句的划分、伴奏的织体、力度、表情术语的变化进行仔细的研究,增强全面的艺术表现力,以取得比较完美的演唱效果。 关键词:《多情的土地》;声乐作品;情感表现;演唱技巧;艺术特征 一、《多情的土地》时代背景 歌曲《多情的土地》是由词作家任志平和曲作家施光南一起创作的代表作品。《多情的土地》是一首表现热爱祖国乡土的声乐作品,它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对于新中国来说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带给全国人民的是日新月异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很多新鲜的事物都出现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声乐作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歌曲的题材和形式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不会再被戴上“修正主义”、“靡靡之音”之类的帽子了,很多的艺术都开始跟随西方流行音乐的思潮。但是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却创作了很多描述人们生产生活的作品,并没有被西方的音乐思潮影响。在那个时期,外来文化的侵占也使得人们非常向往国外的生活,都觉得去国外能够很好的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任志平作为一个热爱着这片土地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写下了作品《多情的土地》的歌词,并很快找到了施光南先生,在第一次出国的热潮中,施光南也深深地感觉到大量人才流向海外的沉痛,然而这首歌词给力施光南灵感。 歌曲《多情的土地》主要描绘祖国的大好山河,歌词也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大好山河的喜爱,还有对祖国养育的感激以及对祖国美好明天的企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给我讲了更多的要注意作品中的弱起和歌曲情感的掌握。 二、《多情的土地》创作特点 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舒缓悠扬,注重抒情和比较细腻的强弱变化。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这一时期的小说的创作,题材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等方面。这既指作品的数量,也指达到的艺术水平。这种分布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是受到提倡的类别。另一方面与作家的经验和文学“传统”有关。新文学已提供了描述农村生活的许多经验;当代作家的许多人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一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结束后,热衷于写出他们的有关“革命”的“记忆”;……有的题材领域,文学界的决策者虽也很重视并极力提倡,如所谓“工业题材”,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成果。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至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而对现实反应的快捷,对社会政治配合的及时,正是这个时期要求文学应具有的品格。自然,从50年代开始,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对短篇创作在当代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赵树理的《三里湾》(1955年),高云览的《小城春秋》(1956),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1卷1957,第2卷1961),梁斌的《红旗谱》(1957),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吴强的《红日》(1958),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958),刘流的《烈火金钢》(1958),欧阳山的《三家巷》(1959)、《苦斗》(1962),草明的《乘风破浪》(1959),柳青的《创业史》(第1部,1960),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姚雪垠的《李自成》(第1卷,1963),浩然的《艳阳天》(第1部1964,第2、3部1966)等。 一、农村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这种情况,既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传统的延续,更与当时文学界对表现农村生活的重要性的强调有关。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对表现“现实斗争”的强调,即要求作家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在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如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等,成为表现的重心。乡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习、人伦关系等,则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视野,或仅被作为对“现实斗争”的补充和印证。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上,要与自己的表现对象(农民)相一致。作家和表现对象(农民)在视点、情感、反应上的“同一”的这种设计,是“创作上的群众观点”,据此,“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这种要求,其目的是推动作家迅速进入有关农村的叙述的“规范”。而它在艺术效果上,则既限制了取材的范围,也窄化了作家体验、描述的“视点”。 在当代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

小说创作流派

小说创作流派 1、“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他们长期为农民文化所浸润,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笔下常出现冀中平原和北方水乡的风景画、风情画。 ★十七年文学特点 1、题材:普遍重视重大题材。文学服务于政治,产生了一批图解政治概念的作品; 2、人物:塑造英雄人物,理想化、类型化;

3、风格: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创作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作家个性的发挥和探索的可能性。 (二)十七年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小说数量最多、成就最大)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1、解放战争 (1)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

(1)长篇: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 (2)短篇:孙犁《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王愿坚《七根火柴》和《党费》 3、抗美援朝 (1)长篇: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 (2)短篇: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4、近代历史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李劼人《大波》(“大河小说”) 5、古代历史 (1)长篇: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赏析小说艺术手法终审稿)

赏析小说艺术手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小说的艺术技巧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较为复杂、丰富的技巧系统,与散文鉴赏中的表达技巧系统是完全相通共用的,但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表达特色。近年来,高考小说命题有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单就小说而言,它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技巧更突出叙事技巧、描写艺术、情节设置艺术和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 (一)赏析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其中叙述与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叙事(记叙)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技巧表现在叙事的人称和方式两个方面。小说中的描写有两种,一是环境描写,主要指景物描写;二是人物描写,它是描写的重点。 (1)景物描写技巧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5)白描和工笔。 2、人物描写技巧 小说中的描写有两种,一是环境描写,主要指景物描写;二是人物描写,它是描写的重点。 1.景物描写技巧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5)白描和工笔 2.人物描写技巧 (1)正面描写 ①外貌(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人物的语言要体现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

浅谈《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唱技巧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浅谈歌曲《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及其演 唱技巧 学生姓名覃微微 学号 1240601174 系、年级专业音乐系2012级音乐学 指导教师刘旭 职称硕士研究生 2016年3月11日

浅谈《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唱技巧 覃微微 邵阳学院音乐系2012级音乐学专业 摘要 由屈塬作词,印青谱曲,王丽达演唱的《祖国之恋》是现代比较流行的以歌唱祖国为体裁的美声歌曲,无论是从其清新质朴的歌词还是从其铿锵有力的伴奏亦或是演唱家王丽达出色的唱功都能够体现出歌曲的艺术气息。除此之外,人们也能够从歌曲中深深的体会到爱国之情并且能够与之产生共鸣,这不仅是这首歌的艺术所在也是这首歌流行的原因。因此,笔者决定分析《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以及演唱技巧,一方面,想借此来提高对《祖国之恋》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对歌曲的鉴赏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歌曲的艺术特征以及演唱技巧来进一步扩充自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演唱中不断学习美声的演唱方法,使自我演唱更加完善。本文将从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演唱技巧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美声音乐;祖国之恋;艺术特征;演唱技巧;鉴赏水平;创作背景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skills of the love of the motherland Qin Wei Wei Major of Musicology, Grade 2012, Music Department of Shaoyang University Abstract Lyrics by Qu Yuan, the compositional Yinqing, wanglida singing love the motherland is modern popular Ode to the motherland as the theme of the bel canto songs, whether it is from the pure, fresh and simple lyrics or from the sonorous and forceful accompaniment and singing home wanglida outstanding vocals are able to reflect the song art. In addition, people are also able to deeply appreciate the patriotic feelings and be able to resonate with them, this is not only the art of this song is also the reason for the popularity of this song. Therefore, the author decided to analyze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l ove the motherland and singing skills, on the one hand, want to tak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ve the motherland and improve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song;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mastering songs,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skills to further expand their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can from the concert in continuous learning of bel canto singing method, self singing more perfe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skills discussed in several aspects. Keywords:V ocal music; love the motherland; artistic features; singing skills; appreciation; creative background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一、要强化写作的难度 当代小说普遍越写越轻、越写越粗糙,很多小说都是作家闭门造车的结果:从经验层面上说,没有生机勃勃的细节和场景;从精神层面上说,没有自身的体验和心灵的说服力——苍白和虚假,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写作的通病。消费潮流在过度地消耗小说,小说写作已经失去难度。没有难度的写作,不过是一种平庸的复制——无论是经验的自我重复,还是精神的变相克隆,都意味着对写作的创造精神的放弃。重申写作的难度(艺术的难度和心灵的难度),就意味着作家必须对艺术世界有独特的发现,对人性世界有崭新的认识,因为小说写作的使命并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它还需要完成一种故事精神,还需要书写广大的世道人心,从而为当下的生存境遇作证。然而,就当下的长篇写作的现状而言,叙事上的探索几乎已经停止,写作似乎演变成了一种经验的较量。一些能对经验进行精细摹写的作品大行其道,但很少人会去追问:在这些经验的下面,作家对世界、对人心究竟有多少新的发现?比如,毕飞宇的写作才华是显著的,他的《玉米》就以精细著称,获誉良多,大概是受了外界的鼓舞,毕飞宇近年的写作,包括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平原》,都往《玉米》的路子上用力,可在我看来,他之前的《青衣》,无论是对存在的发现还是对人心的洞察,都远在《玉米》之上——毕飞宇如果选择的是沿着《青衣》的写作路子往下走,他的成就我想会大得多,因为《青衣》是真正对人性的书写有创见的小说;而如何获得写作创见,许多时候,就是一个作家所面临的最大的写作难度。长篇小说尤其如此。它的核心品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复杂和丰富,而不是一些作家所说的简单和直接;一旦取消长篇小说在精神书写上的复杂性和在人性展开上的丰富性,也就取消了它在写作上的难度,这样,长篇小说的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要扩展经验的边界 尽管本雅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预言经验已经“贫乏”和“贬值”,并对故事表现出了强烈的不信任,但随着消费主义的迅猛崛起,经验和故事在小说写作中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只是,在这些盛行的挂着个人标签的经验丛林中,许多的“个人经验”,都带着公共价值的烙印,它并没有脱离某些思想总体性的支配。正因为如此,今天的长篇小说才会呈现出那么多相类似的经验类型——无非是身体的或肉欲的,官场的或商场的,野史或者传奇;不仅经验投合了市场的趣味,就连经验推进的方式都大同小异。相反,二十世纪中国那些沉痛的现实却少有人正面触及。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说:“近人的小说材料,只有三种:一种是官场,一种是妓女,一种是不官而官,非妓而妓的中等社会,(留学生女学生之可作小说材料者,亦附此类。)除此之外,别无材料。” 今天的小说材料,又何尝不是翻来覆去地用这三种? “除此之外,别无材料”之困境,在当下的长篇小说界,反而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当作家那点有限的个人记忆、个人秘史被腾空之后,写作将何以为继?当“作小说的人的报酬也丰富起来了”、作家的生活日益优越之后,他和自己身外那更广阔的现实如何再建立起亲密、内在的关系?或许因为看到了这一危机,我才特别推崇像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这样的长篇:莫言处理的是他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事件,贾平凹所写的是他已经远离多年的乡土生活,但都写得逼真而惊心动魄——他们对自己的叙事对象,显然是下了苦功去研究的。这样的写作确实大大扩展了当代小说经验的边界。所以,我认同格非所说的话:“中国作家在经过了许多年‘怎么写’的训练之后,应重新考虑‘写什么’这一问题。”——怎么写固然重要,但写什么也同样考验作家面对世界发言的能力。世界不能沉默,人必须站出来说话,这是我对长篇小说写作的一个迫切期待。 三、要有叙事的说服力 小说有了好的材料、新的经验之后,还要找到一种好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它。

如何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 一、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意义 “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是歌唱者把歌曲的内容与音乐的深刻内涵恰如其分地生动地展现出来,即所谓‘声情并茂’、‘神形兼备’”。○1艺术表现力体现一个歌唱者的全面技能修养与艺术修养。它是歌唱演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曲与音乐的理解,通过优美的歌声和生动形象的表演传达给听众,并被听众所接受,引起听众的共鸣的这样一门艺术。 高等院校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新世纪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专业人才。他们肩负着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重任,对于探索提高声乐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力,培养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有重要的意义。○2声乐演唱者完美的音乐表现力就能使音乐语言更具有感染力,使声音色彩更加的丰富、音乐形象更加的鲜明、人物形象更具有感染力。许多的演唱者都缺乏了音乐表现力,在演唱时只是生硬地背唱歌曲,声音唱得很响,全然不考虑歌曲的内涵。从头到尾让听者感觉到的只是“疲劳”,而完全感觉不到音乐的存在。甚至“强”让人感觉不到“强”,“弱”让人感觉不到“弱”,“快”感觉不到快的节奏,“慢”感觉不到慢的旋律,完全是在念读诗经的味道,更不要提及感染力了。我国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滕矢初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著名的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但当我们真的到了青藏高原上,却感觉不到它的高了,因为我们站在了青藏高原的平地上,失去了对比,也就感觉不到它高了,音乐就是这样,一旦声音失去了高低、强弱的对比,还将如何表现音乐的情感,声乐演唱要求高超的演唱技巧和音色的巧妙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3可见,丰富声乐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自信的、大胆的、准确的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应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声乐技巧训练是基础 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其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声音技巧越全面高超,歌唱者的艺术表现力就越充分。抓住作品的演唱特点,运用技巧为作品服务。声乐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歌唱、器乐以及形体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声乐演唱和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来实现超越历史、超越国界的文化意义。 声乐艺术表现同所有音乐作品一样,要依靠歌唱者或演奏者根据词曲作家的作品进行再创造。歌唱的目的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使听众获得艺术享受。 (一)什么是声乐技巧 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声音技巧的训练是基础。首先要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

通俗小说

院系:人文艺术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年级:2011 科目: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 姓名:周一露学号:11303104(理工) 《桃花扇》赏析及李香君形象分析 摘要:《桃花扇》是戏曲发展的巅峰之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秉着“实人实事”的历史反思精神写出了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及其发生的大背景。这篇戏剧的思想内容历来为人传诵,李香君的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本文简单论述了《桃花扇》内容、成就和作者树立典型名妓-李香君的艺术形象,做抛砖引玉之作。 关键字:桃花扇李香君美丽聪慧坚强不屈凛然正气 《桃花扇》是中国戏曲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它孔尚任经过十余年的长期酝酿,在掌握大量史实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实人实事”而创作的一部反映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传奇。 一、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及成就 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即作者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全剧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这就说明作者所说的兴亡不仅是南明王朝的短促命运,同时还企图指出明朝三百年基业为什么会覆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首先,从《桃花扇》所展现的故事情节里,我们看到了明代三百年基业覆亡的原因。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清兵乘机入关的时候,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勾结四镇迎立福王。他们忘记了中原未复,大敌当前,买妾的买妾,选优的选优,完全是一派腐化堕落的现象。为了私人派系的利益,他们不仅丝毫没有想到上下一心,团结对敌,反而假公济私,自相残杀,最后甚至调黄、刘三镇的兵去截防左良玉,致清兵得以乘虚南下,成立刚刚一年的南明王朝就跟着覆亡。马士英、阮大铖对于调黄、刘三镇截防左兵的后果不是没有想到的。由于他们“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拜坛》),认定了向北兵投降比向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派让步好,就悍然采取了这一着。作品中关于这方面的大量描绘,鲜明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确是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它使我们从一连串舞台艺术形象里清楚地看到当时南明统治集团里那些最腐朽黑暗的势力怎样由生活上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一步步把国家民族推向覆亡的道路;又怎样由政治上的把持权位、排挤异己,一步步走向了投降敌人的道路。 其次,作品还通过侯方域的活动表现当时统治阶级里另一部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面貌。侯方域是著名的复社文人领袖之一,在继承东林党人的事业,反对阉党余孽的斗争中,表现他政治上进步的一面。然而正当国家内外危机深重的时候,他却沉醉在歌楼酒馆之中,这就决定他在政治上的动摇态度,不可能担当起挽救南明危亡的历史任务。“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作者在侯方域第一出上场时唱的〈恋芳春〉里就语含讽刺。后来又写他沉迷声色,几乎为阮大铖所收买,到最后更通过张道士的当头棒喝,指明他的迷误: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入道》出下场诗)作者正是以兴亡之恨批判儿女之情。 最后,作者还为我们描绘另外两类人的精神面貌。一类是以史可法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作者以极大同情,写史可法怎样激励将士,死守扬州,并终于沉江殉国:

小说阅读-3.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教案)

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常见考查方式。 2.积累小说的常见艺术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 1.常见题型 (1)分析具体句(段)的表现特色。 典型试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2)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典型试题: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3)赏析画线句子。 典型试题: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 (4)小说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 典型试题: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5)文中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6)分析组材的详略艺术。 2.答题要点 (1)步骤和模式: ①步骤:第一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二步,结合文章中的实例,表达了什么内容;第三步,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②模式:艺术手法+具体内容+艺术效果。 (2)相关要求:一定要注意文章对人物自身的描写技巧,如肖像、心理、动作(细节)、语言等;更要注意人物间的相互对比、映衬技巧及环境衬托作用,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实写和虚写。 对内容和效果的分析一般要紧紧扣住小说四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主题作答。另外,从表达效果切入,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视角”考虑,分析“表达作用”;二是从阅读者方面考虑,看作者这样写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果。 小说语言鉴赏常见题型: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可从如下几方面作答:①描写如见其人、如听其言,读者有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②人物语言个性化,显示了人物性格;③语言简洁、传神;④语言风格或幽默风趣,或典雅庄重,或含蓄凝练等。 二.如何赏析小说的语言艺术 鉴赏小说的语言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 (1)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 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直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大大方方;有的粗野,有的文雅。 (2)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这里的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第19题考查的就是对老舍小说语言的京味、口语化特点的掌握。

中国现当代小说

中国现当代小说 一、现代小说 1、“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于1902年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戏剧历来被正统的封建文人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但戊戌变法前后却得到了重视。小说在这一时期大量产生,其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谈起。这是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论之一,是“小说界革命” “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的宣言书。 小说也。吾中国人江湖盗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中国人妖巫狐兔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于是,小说远不是传统所谓的“小道”、不登大雅之堂之“末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因它最“易感人”而最易“易人。文论家、文学史家都高度评价梁启超对小说价值的提升,它对促进近代以来小说创作的繁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都无可否认。然而必须同时看到,梁启超并不只是一位文论家。可以说,“提升”小说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其手段。他看中的是小说之“力”,小说那“支配人道”的“不可思议之力”。因而,梁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欲新道德、宗教、政治、学艺、人心人格,必新小说”。此后《小说原理》(夏曾佑)、《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狄平子)、《余之小说观》(徐念慈)等文先后发表,它们的共同倾向是强调小说的政治意义及其在社会教育上的作用。在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理论倡导下,小说成为新派知识分子暴露旧世态,宣传新思想的有力工具。“政治小说”、“社会小说”、“科学小说”等名目应运而生。被鲁迅称做“谴责小说”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受到普遍的欢迎。由于同样的原因,还开始翻译和介绍了西方作品。 2、1920年代的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以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20年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尝试和探索时期,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根据作家创作观念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一是人生派小说,二是浪漫派小说。 1)、“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产生于1918~1921年间的一场文学思潮,实际上是一股“题材热”。周作人曾经给它下了一个定义:“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宗旨是为人生,“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共同目的是对人或社会的价值追问。“问题小说”的最有影响的作家有冰心、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问题小说”的形成原因: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问题小说”的特点:“问题小说”是政治激情和文化沉思两种情境下的产物。一方面,1911年帝制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知识青年在时代冲击下迸发的政治激情十分高昂,文学是他们传播政治热情的一个排泄口;另一方面,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晚清以来的传统价值信仰的倾颓至此随着它的负载物——传统语言的解体而崩溃,写作者们开始用全新的西化语汇来思维。作为敏感于时代精神的先锋,青年知识分子产生了一种研究的热情,即对人生和社会的重新质疑和思索。可以说,这是一个激情和沉思的时代。而当激情和沉思开始碰撞的时候,它所诞生的文学语言方式就显得格外有意味。因为这是本质上相反的两样东西,激情是热烈浪漫的,而思考则需冷静深入;关注形而上的“问题”,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只问病源,不开药方”。周作人曾将小说分为“教训小说”和“问题小说”,认为中国传统小说多“教训小说”,少“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启示性的,告诉读者“应该如何?”,而不是训诫性的,即教会读者“如何如何”。这一点符合了“五四”的启蒙精神,因而周作人称赞它不

长篇小说创作综述(一)

长篇小说创作综述(一) 96、97年度的长篇小说除了在数量上超过以往的年份外,还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特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艺术形态的多元化。作家的创作主体性突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切入视点,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而自己也的确是有所体悟、有所发现的表现对象。长篇小说的文体开始出现一种求新同时又是彼此不同的探索与实验,在形式方面有力地冲击了传统长篇小说的观念。另外,长篇小说题材空前的丰富,社会各个层面的经验都得到了书写和表达。尽管不乏急就的不成熟之作,但却在内容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阅读视野,让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 为了便于叙述与了解,本文将试用分类的方法去描述和评点。 长篇小说形式感的加强是90年代长篇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一特点在96、97年两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也非常独特的长篇小说,诸如史铁生的《务虚笔记》、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陈染的《私人生活》、刘恪的《蓝色雨季》、东西的《耳光响亮》、林白的《说吧,房间》、海男的《坦言》、蒋韵的《栎树的囚徒》、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它们代表了96、97两年长篇小说的艺术层面所达到的新的高度。 《务虚笔记》和《马桥词典》的出现,无疑让96、97年的文坛增色不少,引起了评论界极大的兴奋和批评的欲望。特别是《马桥词典》事件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大争论,卷入人物之多,诉讼时间之长,更是轰动一时。以词典的形式写小说,韩少功并非第一人,但也不应因此抹煞《马桥词典》的独特价值。时至今日,当我们再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文本时,可以看到《马桥词典》在对民间世界的创造性的营造和小说形式的试验开拓两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马桥词典》是为一个叫马桥的湘北村寨编辑的“词典”,“马桥”不一定实有其地,但肯定是作者早年插队时非常熟悉的地方。作品通过对词条的诠释,讲述一个关于马桥和马桥人的故事。沿著书中的词条,我们不仅可以进入这个村落,而且可以进入马桥的历史和文化。《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从作者在一个古园遇见两个不谙世事的男女孩子开始展开联想,并叙述了一系列的“爱情故事”。而作者只是借助这些故事去“务虚”,即探寻人生的各种命题:关于人的存在(或处境)、人的欲望,关于人生、历史和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生与死、被忘却与被记忆等等。《务虚笔记》和《马桥词典》为我们提出了长篇小说文体方面的新概念。首先自然是关于“故事”的理解。就传统习惯而言,我们所理解的小说很难离开相对完整的故事,尤其是长篇小说。小说作者某种意义上似乎变成了讲故事者的代名词,而韩少功与史铁生即使说不上是对故事产生了怀疑,也是厌倦了故事的讲述,担心经过精心编制的故事不仅容易破坏生活与人生本身的韵味,而且难以表达、传导自己对于社会、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这样,他们不约而同撇开了故事,直接表现生活和人,但又各具特色。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比较偏重于表现具有抽象意韵的命题。而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则是通过最为实在的“事实”——人们的言语,包括发音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习惯用词,去表现一定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人之生存形态、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与故事相联系的是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与处理。两部小说都没有一般小说所常有的中心人物,这可能源于他们对两三位中心人物就可以承受丰富的社会、人生、哲理等内容的怀疑。《务虚笔记》中出现的人物基本上只是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他们甚至都没有完整的名字,而都用字母指代。而在《马桥词典》中,人物相对就要复杂得多。既有叙述学所说的指示人物——知青、我,又有像希大杆子和马疤子这样的带某种意象性的指物人物(历史人物),更多的则是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片段中反复出现的重复人物,如村支书马本义、老村长罗伯、会计马复查、善盘歌的万玉等。《马桥词典》中的许多人物,不仅比一般长篇小说中的人物更为生动成熟,而且承载的容量和包含的内蕴都比一般长篇小说的人物沉实和丰富得多。而块状的似乎是零散的描述实际上又凝成了内在的完整,从中不难看出,韩少功之所以选择如此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比较的。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通俗小说)【圣才出品】

第4章通俗小说(一) 一、填空题 1.《玉梨魂》是________派的代表作品。(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鸳鸯蝴蝶 【解析】《玉梨魂》是“鸳鸯蝴蝶派祖师”徐枕亚的代表作品。小说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 2.周作人称________创作的小说《玉梨魂》为“鸳鸯蝴蝶派祖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________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徐枕亚;《金粉世家》 【解析】徐枕亚是近现代小说家,《玉梨魂》是其代表作。其小说不仅以哀感顽艳著称,而且也以骈四俪六之文体为其显著特点,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徐枕亚成为“鸳鸯蝴蝶派祖师”;《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描写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3.________的言情小说________引发了民初文坛的言情小说热,周作人称这部小说为“鸳鸯蝴蝶派祖师”。(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徐枕亚;《玉梨魂》

【解析】徐枕亚的《玉梨魂》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周作人评价《玉梨魂》“近时流行的《玉梨魂》虽文章很是肉麻,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祖师,所记的事,却可算是一个问题”。 二、名词解释 1.鸳鸯蝴蝶派 答: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2.林译小说 答:林译小说是指清末林纾(琴南)翻译的小说。他一生译著欧美小说一百八十多种,一千二百多万字,其中三十多种为世界名著,其余小说也多有精彩之处。其翻译作品都是与精通外语者合作,译笔传神还是靠他达到各有特色,既有《迦因小传》这样译笔哀婉的作品,也有《块肉余生记》等译笔的质朴古劲风格。除了对西方写实方法的肯定,林纾的文学观念仍是中国的,他将狄更斯比作司马迁、班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哀婉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