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模板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模板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模板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模板

毕业论文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

蔡雅文

200730750302

指导教师张耀谋副教授

学院名称理学院专业名称材料化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11年5 月

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____

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普洱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及保护心脑血管,能清除人体内活性氧化自由基防止生物膜脂质被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而且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极大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对普洱茶提取常用的三种方法:冷浸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茶膏风味的影响。通过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普洱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指导普洱茶茶膏的制备,为普洱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研究出来的配方,该饮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普洱茶的香味,又减少沉淀,茶汤色泽呈红色,澄清透明。本文从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综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普洱茶化学成分生物功能提取

1 前言 (1)

1.1 普洱茶的历史 (1)

1.2 普洱茶的功用 (1)

1.2.1 减肥降血脂 (1)

1.2.2 抗氧化 (2)

1.2.3 清除自由基 (2)

1.2.4 抗菌及抗癌 (2)

1.2.5 健齿护牙 (3)

1.3 普洱茶的活性成分 (3)

1.3.1 茶多酚 (3)

1.3.2 茶色素 (4)

1.3.3 茶多糖 (5)

1.3.4 茶氨酸 (5)

1.3.5 生物碱 (6)

1.3.6 洛伐他汀 (6)

1.3.7 普洱茶中矿物质元素 (7)

1.4 普洱茶的研究现状 (7)

1.5 普洱茶茶膏 (8)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8)

2 实验部分 (9)

2.1 实验仪器 (9)

2.2 实验药品 (9)

2.3 茶叶的预处理 (9)

2.4 熟普茶膏、生普茶膏及混合茶膏的比较 (10)

2.4.1 生普茶膏的制作 (10)

2.4.2 熟普茶膏的制作 (10)

2.4.3 混合茶膏的制作 (10)

2.5 熟普洱茶膏的不同制作方法 (10)

2.5.1 浸提法制取普洱茶膏 (10)

2.5.2 索氏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 (10)

2.5.3 超声波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 (11)

2.6 茶水比例对普洱茶膏得率的影响 (11)

2.7 干燥方法对普洱茶茶膏风味的影响 (12)

2.7.1 常压蒸发干燥 (12)

2.7.2 真空干燥 (12)

2.7.3 冷冻干燥 (12)

2.8 普洱茶成分分析 (12)

2.8.1 可溶性糖的测定 (12)

2.8.2 咖啡因和EGCG的测定 (12)

2.8.3 茶氨酸的测定 (13)

2.9 茶膏饮品制作配方 (13)

3 结果与讨论 (14)

3.1 普洱茶茶膏原料的分析 (14)

3.2 不同方法制备出的普洱茶膏的比较 (14)

3.2.1 浸提方式 (14)

3.2.2 干燥方法 (14)

3.2.3 茶水比例 (15)

3.2 成分分析 (16)

3.2.1 可溶性糖 (16)

3.2.2 茶氨酸 (17)

3.2.3 EGCG和咖啡因 (18)

3.3 普洱茶茶膏饮品 (19)

3.3.1 健康饮品 (19)

3.3.2 美容养颜饮品 (20)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Abstract (26)

1 前言

1.1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1]。普洱茶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DB53 /T103-2003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将普洱茶定义为:“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2]。

普洱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近2000年之久。经过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直到唐朝,普洱茶才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并称之为“普茶”。之后在宋明时期,普洱茶逐渐得到中原地区的认识,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到了清朝,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这标志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描写到:“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可见当时普洱茶的贸易十分繁荣。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对普洱茶进行了大量研究,使现在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

1.2 普洱茶的功用

对于普洱茶的记载,清代赵学敏《本草纲副合遗》云:“普洱茶溥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除了和其他茶类一样具有安神、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延年益寿等功能,还在减肥降脂、抗氧化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功效[3]。

1.2.1 减肥降血脂

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受到普洱茶研究人员的很大关注,从临床等角度初步证明了普洱茶确实具有降血糖血脂功效。

张学辉等研究了普洱茶对营养型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0.83g/k g·bw、1.66g/kg·bw、2.5g/kg·bw)的普洱茶精粉溶液连续灌胃35d后,中、高剂量具有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及内脏脂肪的作用[4]。

Lin 等用仓鼠和SD大鼠为动物模型的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且能增加粪便中胆固醇的排出,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显示

了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血脂作用[5]。

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80年代以来的临床试验表明,普洱沱茶可降血脂,使20名血脂含量很高的病人,两个月内血脂下降22%[6]。

何国藩等[6]对茶叶降血脂效应的研究认为,普洱茶对高脂模型兔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的效应;此外,饮普洱茶后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故对老年人和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患者,均有良好作用。

1.2.2 抗氧化

PIN-DER DUH等[7]在2004年报道,普洱茶水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脂质(脂质体)和非脂质(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模型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铁离子具有鳌合作用,具有还原力,对有机自由基DPPH具有清除作用,另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嗜细胞里氧化氮自由基积累具有降低效果。

DUH等[8]采用TEAC(水溶性生育酚的总抗氧化能力) 指标衡量各种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普洱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一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脂质和非脂质氧化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指出一杯浓度为1%-2%的普洱茶抗氧化能力与150mg的维他命C相当。

1.2.3 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又称游离基,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在机体内能破坏许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等,而引发癌症和心血管等多种疾病[9]。自由基潜在来源包括有环境因素和内生因素[10]。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吸烟、污染、表面臭氧和紫外照射。内生因素包括酶的作用,活性氧化物与跃迁态金属的交互作用和电子传输系统。

有研究表明普洱茶的丁醇提取物可减少过氧化氢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11];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二苯基苦基苯肼)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对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PF-1 的损伤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12]。

1.2.4 抗菌及抗癌

在抗菌方面,Wu等研究表明,普洱茶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芽胞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潜在的抗菌活性[13]。普洱茶原料晒青绿毛茶叶中,

儿茶素能显著的抑制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结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对结肠弯曲菌和空肠弯曲菌具有杀灭作用[14]。

在抗癌方面,sumio Hayakawa等在2001年报道[15],通过检测普洱茶对细胞增值的抑制和对诱使凋亡体的形成和DNA阶梯形成,证明普洱茶的大分子量组分能够诱导人单核白血病U937细胞的凋亡,普洱茶的大分子量组分同样可以诱导胃癌MKN-45细胞的凋亡。

1.2.5 健齿护牙

普洱茶中氟化物及茶多酚在龋牙病预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适量的氟化物能使构成牙釉质——羟基磷灰石生成硬度更高的氟磷灰石[16]。赵燕等在1993年报道[17],茶叶中氟化物和茶多酚在龋牙病预防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亚热带地区的低氟区,适氟区,就氟化物含量而言,普洱茶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用茶品种。

1.3 普洱茶的活性成分

普洱茶主要活性成分为茶多酚、黄烷醇类、黄烷双醇、黄酮类和酚酸。由于现代普洱茶是在高温高湿的渥堆过程中,由微生物参与和作用下而生成的一类特殊的茶叶,在渥堆过程中,以黄酮、茶多酚为主的多酚类成分在湿热和微生物作用下,发生转化、酶促及非酶促氧化、降解、缩合等化学反应,形成了化学结构更为复杂的酚类成分[18]。如多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经多酚氧化酶的作用氧化并聚合,生成茶色素[19]。除了茶多酚、茶色素外,还有许多具有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如生物碱(咖啡碱)、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氨基酸、芳香物质、有机酸等,总计,普洱茶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合物。

1.3.1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类主要的化学物质, 含30多种多酚类物质。普洱茶由于其独特的后发酵工艺令茶多酚氧化,所以相比于红茶和绿茶等茶类,茶多酚在普洱茶茶叶中的含量较少,只占普洱茶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5%-20%[20]。茶多酚类(Tea polyphenols)又称“茶蹂质”、“茶单宁”等,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类化合物。普洱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包括黄烷醇类、黄酮类、黄酮醇类、酚酸及缩酚酸类等多种结构类型的酚类化合物。除酚酸及缩酚酸类外,均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为主体的基本骨架,统称为类黄酮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儿茶素及其衍生物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其含量约占多酚类的70-80%,是茶叶次生代谢的重要成分,也是普洱茶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对普洱茶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1]。

儿茶素的基本结构骨架是2-苯基苯并吡喃,根据取代基的情况,又分为酯型和非酯型。主要区别在于羟基取代的数量和位置不同[21]。其中,普洱茶的水提取物中儿茶素成分可能以EC为主,其他儿茶素,尤其是EGCG,含量极低或者HPLC基本检测不到;普洱

茶茶叶中儿茶素的四个主要单体结构如图1所示:

00

图1 儿茶素4个主要单体的结构式

儿茶素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高效的抗氧化剂和白由基清除剂,己经为世人公认。儿茶素结构中含有多个酚羟基,易溶于水,容易被氧化成醌类而提供H +,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1.3.2 茶色素[21]

茶色素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发生氧化转化而产生,可以分为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等。

茶黄素是茶汤的主要黄色色素,滋味辛辣,具有强烈的收敛性。茶黄素在1958年由Roberts E.A.H.发现,其颜色呈橙黄色,熔点237-240℃,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不溶于氯仿和苯;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水溶液呈弱酸性,pH 值约5.7,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

茶红素呈棕红色,刺激性没有茶黄素强烈,分子中有两个梭基(图2),显酸性,主要由茶黄素进一步氧化而成。茶红素是一类差异极大的异源性物质,既包括儿茶素类成分经酶促氧化产生的化合物,又有儿茶素类成分的聚合物,还有儿茶素类成分与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非酶性催化作用的产物。

O COOH

COOH

OH

O

O

HO HO HO

OH

R

R=没食子酰基或其他基团 图2 茶红素可能的结构式

茶褐素是非透析性的高聚物,溶于水,不溶于正丁醇,是儿茶素类氧化聚合而形成的复杂产物,结构式仍有待确定,是普洱茶独特的化学成分。它是普洱茶品质组成的重要因素,普洱茶在握堆发酵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化学变化,发酵过程中茶褐素的大量形成,使得汤色由原料的黄绿色变为成品的红褐色[22]。普洱茶中的茶褐素比任何茶叶都要高,茶褐素中还含有多酚类、蛋白质、氨基酸、多糖、核酸、没食子酸等物质,茶褐素连同茶黄素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癌、抗辐射、抗突变等功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3]。

1.3.3 茶多糖

茶多糖是普洱茶茶叶中一种具有防辐射、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功能,是茶叶中的一种单糖、双糖及多糖的混合物。由于单糖分子中存在多个羟基,容易被氨基、甲基、乙酰基等取代,因此茶多糖是以单糖为基本组成单位的茶叶复合多糖组成的复杂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

1987年,日本学者清水岑夫研究发现茶叶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成分为茶多糖[24]。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人员对茶多糖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防辐射、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降血压、耐缺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降血脂等作用[25]。

1.3.4 茶氨酸

茶氨酸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并且在一般植物中非常罕见的氨基酸。它是1950年由日本酒户弥二郎从玉露茶新稍中所发现,从它的发现到目前为止,只在茶、茶梅及荤等植物中发现这种特殊氨基酸。普洱茶茶叶中茶氨酸一般占茶叶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而在干茶叶中含量大约为1%-2%[26]。

茶氨酸属酞胺类化合物(图1.3),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是评价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研究人员对茶氨酸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和药物功能等各领域,许多体外模型和动物试验都证实了茶氨酸具有降血压、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作用、减肥作用、增强记忆力以及促进抗肿瘤药物疗效[27]。

HOOC

NH 2

O

图3 茶氨酸结构式

1.3.5 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杂环的碱性天然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大多数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普洱茶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因,茶碱和可可碱,其中咖啡碱含量最多,约占2-5%。

可可碱、咖啡因、茶碱是黄嘌呤甲基衍生物,它们的母体结构相同,只是甲基取代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可可碱与茶碱为同分异构体,他们分别为3,7位和1,3位的二甲基取代,而咖啡因较它们多一个甲基,为1,3,7位的三甲基取代[28]。它们的结构如图1.4所示。 N N

H 3C

CH 3O

O N H N N H

CH 3O O N N CH 3 N N H 3C

CH 3O O N

CH 3

茶碱 可可碱 咖啡因

图4 三种生物碱的结构式

这三种物质都是重要的生物小分子,在人体内能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骨骼肌,舒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和利尿等生理作用。

1.3.6 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是一类组织选择性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2CoA )还原酶抑制剂,能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致细胞内胆固醇减少,反馈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 )受体的活力,促进血浆中LDL-C 水平下降[29]。L. S. Hwang 等[30]首先在普洱茶中发现有洛伐他汀(1ovastatin )的存在并有研究指出洛伐他汀是在普洱茶中发现的唯一的他汀类化合物,普洱茶中特有的一类有效的降血脂成分。

洛伐他汀的形状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氯仿、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醇、苯、碱性水溶液,不溶于正己烷、中性及酸性水溶液,其化学名称为:1’,2’,6’,7’,8’,8a’-六氢-3,5-二羟基-2’,6’-二甲基-8’-(2’ ’-甲基-1’ ’-氧代)-1-萘-庚二酸-5-内酯、英文名为Lovastatin,化学结构:如图1.5和图1.6。

图5 内酯型洛伐他汀图6 羟酸型洛伐他汀

1.3.7 普洱茶中矿物质元素

普洱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为4-7%[31],到目前为止已发现27种矿物质元素,如磷、钾、硫、镁、锰、钼、钙、锌、氟、硒等,这些元素大多对人体有益,如硒可以帮助人体抗癌, 氟有益与牙齿。

1.4 普洱茶的研究现状

目前,人们对普洱茶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的进展:

(1)普洱茶的制作与微生物的关系:普洱茶的色、香、味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完成的。茶叶在握堆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给微生物的滋生和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中黑曲霉的生长繁殖最为旺盛,其次是青霉、根霉和酵母以及灰绿曲霉。微生物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不仅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培养优良的菌种来参与普洱茶的制作,使之达到普洱茶色、香、味的优良品质,已经成为今后研究的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原料的化学成分研究:周志宏等(2000)研究了云南临沧地区生产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毛茶的50%丙酮提取物经葡聚糖凝胶和人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邵宛芳等(1995)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了红茶、普洱茶及其二者的加工原料——蒸青叶及青毛茶的水溶性多酚类物及其氧化产物,

指出蒸青叶及青毛茶的色谱图非常相似,多酚类中的主要成份为ECG、GEGC及C。

(3)普洱茶的贮藏和握堆过科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龚淑英等(2002)研究指出,将成品普洱茶在不同条件下贮藏时,茶叶含水量和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最佳品质出现时间提前;茶多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但氨基酸与茶叶含水量相关性不大。罗龙新等(1998)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涯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指出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握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握堆结束时,茶多酚,儿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糖含量均剧烈下降,TB和水不溶性茶多酚有显增加,但水浸出物含舅井未明显下降,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合等反应己产生新的生成物,从而形成了新的色香味品质。

1.5 普洱茶茶膏

普洱茶茶膏是通过熬制普洱茶“熟茶”而制成是茶中精品、珍品,是制茶工艺的创新。茶膏饮用历史悠久,据记载,茶膏最早出现于唐代。

普洱茶茶膏保留了普洱茶大多数活性成分,具有与普洱茶相同的药理和保健功效,加上普洱茶茶膏饮用方便,将使普洱茶茶膏易于被市场认可。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传统中医亦认为,普洱茶膏同时具有清热、祛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止咳、生津解渴、祛风解表、延年益寿等保健功效。现代研究证实,普洱茶膏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和改善微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类疾病等保健功效。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普洱茶在中国已有近2000年历史,深受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被公认为绿色保健食品饮料[32]。普洱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普洱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但是研究发现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比制备普洱茶的原料晒青绿茶中的茶多酚要少很多,原因是普洱茶在经过“渥堆”的加工工序中主要生化成分发生剧烈变化,同时也产生许多普洱茶的特有成分。有研究表明各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差异明显[33],并指出茶叶的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有很强的正相关[34]。本研究通过在普洱茶茶膏中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来制备新型茶类饮品,使其在保持普洱茶的保健功效的前提下,改善普洱茶茶膏饮品的口感。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表1 实验药品列表

试剂生产厂家纯度

乙酸乙酯硫酸无水乙醇苯酚葡萄糖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

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分析纯

分析纯

分析纯

分析纯

2.2 实验仪器

表2 验主要仪器与设备列表

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

电热式恒温水浴箱

分光光度计

数显鼓风干燥箱

西门子冰箱

超声波清洗器

精密电子天平

循环水真空泵

电热套

旋转蒸发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SY-1-2

16C14

GZX-9240

BCD-188

KQ-300E

TT300

SHZ-Ⅲ

YH

RE-52AA

UV2550

天津欧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

西门子有限公司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近湖镇教学仪器厂

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

日本岛津

2.3 茶叶的预处理

用电子天平称取500g熟普洱茶叶,500g生普洱茶叶,用多功能粉碎机粉碎,置于5℃的冰箱中,待用。

2.4 熟普茶膏、生普茶膏及混合茶膏的比较

2.4.1 生普茶膏的制作

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50g普洱生茶,放进500ml的烧杯中,用600C蒸馏水浸洗两次,加入蒸馏水刚好没过茶叶,把烧杯放进水浴温度650C的水浴锅中加热2小时。在水浴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和茶叶的吸收,要不断地滴加蒸馏水,让水线保持一定的高度。将得到的产物液体倒进烧杯中,用电炉进行加热,蒸去多余水分,得到生茶膏2.4.2 熟普茶膏的制作

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50g普洱熟茶,放进500ml的烧杯中,用600C蒸馏水浸洗两次,加入蒸馏水刚好没过茶叶,把烧杯放进水浴温度650C的水浴锅中加热2小时。在水浴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和茶叶的吸收,要不断地滴加蒸馏水,让水线保持一定的高度。将得到的产物液体倒进烧杯中,用电炉进行加热,蒸去多余水分,得到熟茶膏2.4.3 混合茶膏的制作

将2.4.1得到的生茶膏前驱体和2.4.2得到的熟茶膏前驱体混合后倒入烧杯中,用电炉进行加热,蒸去多余水分,得到混合茶膏。

2.5 熟普洱茶膏的不同制作方法

2.5.1 浸提法制取普洱茶膏

浸提法制取熟普洱茶膏即2.4.2的方法。

2.5.2 索氏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

图7 索氏提取装置

按照图2.1组装索氏提取器,并检查其密封性。

称取干燥普洱茶叶粉末 2.0g,放入滤纸筒中,将开口端折叠封住,放入索氏提取筒中。在1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加入蒸馏水10ml,从提取筒中倒入蒸馏水至虹吸管上口部即可,使用电热套加热,连续提取1.5~2个小时(虹吸5~6次),提取筒中提取液颜色变浅,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后,立即停止加热。抽滤,将提取液置于烧杯中,得到的产物液体,用冷冻干燥器进行干燥。

2.5.3 超声波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

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2.00g普洱茶于烧杯中,加入60ml蒸馏水,将烧杯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温度调整到700C,加热20min后抽滤,得到的液体产物倒入圆底烧瓶,用旋转蒸发器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干燥的产物。

2.6 茶水比例对普洱茶膏得率的影响

分别称取熟茶2.00g,放入置有20ml,40ml, 60ml,80ml,100ml, 1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浸泡5min,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调节温度到70℃,浸提时间为20min,浸提一次,过滤, 置于旋转蒸发器上蒸干,得出产物,分别称重,计算得率。

2.7 干燥方法对普洱茶茶膏风味的影响

2.7.1 常压蒸发干燥

按2.5.3的方法制得熟普洱茶膏前驱液体,在常压下置于电炉上加热蒸干,得到熟普洱茶膏。

2.7.2 真空干燥

按2.5.3的方法制得熟普洱茶膏前驱液体,得到的液体产物倒入圆底烧瓶,用旋转蒸发器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干燥的产物。

2.7.3 冷冻干燥

按2.5.3的方法制得熟普洱茶膏前驱液体,将待干燥物放入冰箱中快速冻结后,放入冷冻干燥器中,将冰升华为水蒸气而去除,得到干燥的产物。

2.8 普洱茶成分分析

2.8.1 可溶性糖的测定

薛水英【35】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叶采用索式回流提取75min后,提取液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准确称取2.00g普洱茶置于索式提取器中,按液固比10∶1加入蒸馏水,常温浸提75min,样品用氯仿(1∶1)萃取2次,取水层,接着用乙酸乙酯(1∶1)萃取2次,同样取水层,定容至100ml备用。

准确称取葡萄糖标准品5mg,加水溶解,置于l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配成葡萄糖标准溶液。密封置于冰箱中贮存,备用。

葡萄糖溶液标准曲线采用薛水英的绘制方法,分别准确吸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4,0.6,0.8, 1.0, 1.2,1.4, 1.6, 1.8, 2.0mL置比色皿中,各以水补至2.0mL,依次加入6%苯酚溶液1mL,浓硫酸5.0mL。静置10min后摇匀,室温放置20min,2.0mL蒸馏水同法操作为空白对照,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从制备的茶叶样品中量取2mL置50mL比色皿中,依次加入6%苯酚溶液1mL,浓硫酸5.0mL,静置10min后摇匀,室温放置20min,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8.2 咖啡因和EGCG的测定

a. 将生普洱茶茶叶样品粉碎后,过180μm(80目)筛,准确称取110g茶叶,加入70%

乙醇50mL,超声提取45min,待其冷却后,离心10min,转速5000 r/min取上清液;在茶叶残渣中加入提取液50mL,再超声提取45min,同样离心,取上清液,合并2次上清液,混匀。将上清液经0145μm滤膜过滤,滤液纯水定容至100mL,混匀,20μL进样分析。

b. 色谱柱:Inertsil ODS-C18柱(5μm,416×250mm);流动相组成:甲醇25×10-5mol/L,KH2PO4溶液(磷酸调pH为5)(20.80);流速1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进样20μL。

c.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EGCG和咖啡因标准品,纯水溶解,配制浓度400μg/ml 的标准品溶液。

d. 保留时间的测定:准确量取一定量的EGCG和咖啡因标准溶液,按b色谱条件平

行测定EGCG和咖啡因的保留时间t EGCG和t

咖啡因

e.样品分析:将步骤a的样品按b色谱条件过柱,分析色谱图。

2.8.3 茶氨酸的测定

a. 将生普洱茶茶叶样品粉碎后,过180μm(80目)筛,准确称取110g茶叶,加入70%乙醇50mL,超声提取45min,待其冷却后,离心10min,转速5000 r/min取上清液;在茶叶残渣中加入提取液50mL,再超声提取45min,同样离心,取上清液,合并2次上清液,混匀。将上清液经0145μm滤膜过滤,滤液纯水定容至100mL,混匀,20μL进样分析。

b. 色谱柱:Inertsil ODS-C18柱(5μm,416×250mm);流动相组成:甲醇25×10-5mol/L,KH2PO4溶液(磷酸调pH为5)(20.80);流速1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进样20μL。

c.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茶氨酸标准品,纯水溶解,配制浓度400μg/mL的标准品溶液。

d. 保留时间的测定:准确量取一定量的茶氨酸标准溶液,按b色谱条件平行测定茶

氨酸的保留时间t

茶氨酸

e.样品分析:将步骤a的样品按b色谱条件过柱,分析色谱图。

2.9 茶膏饮品制作配方

按2.5.3的方法,用超声波振荡提取法得到生普洱茶提取液,并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得茶膏,置于恒温2℃的冰箱中,待用。往茶膏中添加柠檬酸、蜂蜜、香精等物质,改善普

洱茶茶膏饮品的口味。

3 结果与讨论

3.1 普洱茶茶膏原料的分析

表3 茶膏制作原料比较

原料风味

生普洱茶生茶茶水味道过淡,茶色一般香味不足

熟普洱茶香味相对于混茶有所加深,直接可以闻到淡淡的茶香味,茶色透亮混合普洱茶茶水味道过淡,茶色良好

3.2 不同方法制备出的普洱茶膏的比较

3.2.1 浸提方式

表4 不同浸提方式制备生普洱茶膏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浸提法的产率最低,且能耗最高;索氏提取法与超声波振荡法的产率接近,但索氏提取法得到的产物外观粗糙,可能在提取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破坏了部分组分;超声波振荡法得到的产物最为理想,且在三种方法中能耗最低,有利于推广。

3.2.2 干燥方法

表3.3不同干燥方式的比较

常压蒸发干燥温度过高,破坏茶叶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冷冻干燥可以保持普洱茶原风味,但是操作过程比真空干燥繁琐且能耗较高;真空干燥即可以保持普洱茶原风味,且操作简便,能耗适中,适于推广。

3.2.3 茶水比例

表5 不同茶水比例对茶膏产率的影响

茶叶重量(g)蒸馏水量(mL) 茶膏的质量(g) 产率(%)

2.00 20 0.43 21.5

2.00 40 0.52 26.0

2.00 60 0.61 30.5

2.00 80 0.65 32.5

2.00 100 0.66 3

3.0

2.00 150 0.66 3

3.0

由图3.1可以看出:当用水量为80mL时,产率与用水量最合理。我们知道每蒸发1mL 水需要能量2.26kJ能量,如果是用100mL水去提取产品,虽然产率比用80mL高,但是后续处理将多用40.52kJ能量去蒸发水却只多得到0.01g产品。实验证明,浸提时用水量越大,茶膏得率愈高,增加浸提次数茶膏得率也高。但增加水的比例和增加浸提次数,会导致浸提液浓度过稀,给浓缩工作带来负担,能耗亦大。与此同时在长时间的浓缩过程中,使茶多酚等有效成分进一步氧化,大量的芳香物质将随水分的蒸发被带走,降低了茶汤品质。因此,根据实验结果认为,浸提温度为70℃、时间为20min、茶水比1:50、浸提一次为普洱茶膏加工较为合适的工艺。

图8产率-蒸馏水量关系曲线

3.2 成分分析

3.2.1 可溶性糖

表6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编号 1 2 3 4 5 6 7 8 葡萄糖标准溶液/mL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蒸馏水/mL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6%苯酚溶液/mL 1 1 1 1 1 1 1 1 浓硫酸/mL 5 5 5 5 5 5 5 5 标准溶液浓度C/10-6·g·mL-120.4 30.6 40.8 51.0 61.2 71.4 81.6 91.8 吸光值A 0.200 0.216 0.351 0.452 0.600 0.720 0.810 0.960

普洱茶保健功效概述

普洱茶保健功效概述 赖兆祥黄国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普洱茶原厂地主要在云南的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自治州,随着大叶种的推广,四川、广东、广西也成为普洱茶生产的省份,其中广东不仅普洱茶生产量大,而且是我国普洱茶批发销售集散地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普洱茶因其滋味醇厚回甘,陈香独特的优良品质和其对人体的特殊保健功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普洱茶产销量大増,出现历史上最好的势头。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大体上有三种心理,即“求新、求质、求健”,茶叶作为饮料,求“健”是主要的,本文拟对普洱茶保健历史记载和目前普洱茶保健功效研究结果作简单介绍。 1 普洱茶功效的历史记载 普洱茶性温和,耐贮藏,适于烹用或泡饮。我国古代不少史籍有很多有关普洱茶功效的记载。 公元1765年,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木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燥,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 公元1768年,清王昶撰《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 公元1897年陈宗海撰《思茅厅采访》记载:“普洱茶,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清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云:“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由此可见,前人对普洱茶保健经验认为,普洱茶具有消食除毒,理气去胀,消热化痰,驱风醒酒,治痢抑菌等功效。 2普洱茶保健作用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到目前为止,有关普洱茶在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和健齿护牙等方面已开展了较广泛深入生理、药理功效研究,普洱茶对人体免疫功能综合效果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 pidatum siedet Zucc)的根及根茎。别名阴阳莲,花斑竹。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利尿通淋、祛痰、止咳、通经等。主要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经闭、烫伤。 虎杖中含有较多的羟基蒽醌类成分及二苯乙烯类成分。其中主要有大黄素、大黄、大黄素-6-甲醚、大黄素3-D-葡萄糖苷及β-谷甾醇、鞣质等。虎杖得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及镇咳平喘、常用来治疗急性炎症、烧烫伤、肝炎、气管炎等。 一、虎杖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1.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长针晶(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mp256-257℃。几不溶于水,对于下列溶剂的溶介度分别为:四氯化碳0.01%,氯仿 0.0718%,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5。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OH HO OH CH3 O O 2.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六角型片状结晶(丙酮中结晶)或针状结晶(乙醇中结晶)。mp 196℃,能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苯、冰乙酸、乙醇, 稍溶于甲醇,难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可溶氢氧化钠水溶液及热碳酸钠水溶液。

OH OH CH 3 O O 3.大黄素6-甲醚,(Emodinmonomethl ether ):金黄色针晶,mp207℃,能升华。可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溶解度与大黄酚相似。 OH OH CH 3O CH O O 3 4.大黄素6-甲醚6-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be A ):黄色针晶(稀甲醇中结晶)mp230-232℃。 O CH 3O OH O O CH 3glu 5.大黄素3-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de B ):浅黄色针晶(稀乙醇中结晶含1分子水mp190-191℃。 O HO CH glu O O OH 3 6.白藜芦醇(Resveratrol ):无色针状结晶,mp256-257℃,216℃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

普洱茶的功效与副作用

普洱茶的功效与副作用 普洱茶的功效: 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续以恒的喝普洱茶能降低血脂达30%(视个体而不同),在克雷泰伊的莫道尔医院给20位血脂过多的病人,一天喝3碗云南沱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几乎减少了1/4,而饮同样数量其它茶的病人血液脂肪则无明显变化。[贝纳尔贾克托教授,巴黎亨利伦多医院]。由此,可以看出普洱茶在降血脂方面的特别功效。 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人提起普洱茶减肥的功效并不明显,而又有人说功效显著。这种矛盾来自个体的差异以及对肥胖程度认识的不同。如果本来血脂就不高,喝普洱茶是不会再降血脂的。麦普认为,普洱茶以上三点功效是比较明显的。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普洱茶解油腻减肥的功效。 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这些说法姑妄听之,毕竟把茶当药还是需要一些加工过程的。现代医学对普洱茶功效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则更为夸张,即普洱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20多项功效,而其中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功效尤为突出。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功效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价值 许嘉莹广东药学院药物制剂09(2)班 摘要: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有关普洱茶的 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从其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总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茶健康、普洱茶、抗氧化、茶多酚等 云南省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境内不仅拥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而且形成了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茶叶产品,普洱茶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1.普洱茶的化学成分 1.1普洱熟茶中的水浸出物 茶叶中水浸出物是指能被热水浸泡出的物质,主要包括水溶性糖、水溶性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水化果胶等,是茶汤的主要成味物质。 1.2普洱熟茶中的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和酚酸四大类物质组成,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其在茶汤滋味中呈现苦涩味。 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其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80%。 没食子酸,即3,4,5-三羟基苯甲酸,又称五倍子酸,化学名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并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突变等生理活性。没食子酸在普洱熟茶中的含量较高,在1%~2%之间,是普洱熟茶的一个特征性、具生理活性的简单酚类化合物。。 1.3普洱熟茶中的氨基酸 氨基酸是茶叶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茶叶中的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活性肽酶和其他一些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普洱熟茶中的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嘌呤碱,学名2,6—二氧1,3,7—三甲基嘌呤,化学式 为C5H(CH3)3O2N4,成茶中咖啡碱含量随品质级别的降低而减少,咖啡碱可作为茶叶品质的理化审评的标准成分之一。 2.普洱茶功效 2.1减肥、降血脂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攀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艟休克、降血脂厦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茵、抗病毒和保肝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 美键词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和茎。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其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和葸醌苷、黄素、大黄索甲醚、犬黄酚、总苷A、慈苷B、芪类化合物(白黎芦醇苷、糖苷类氪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近年来,根据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 1 种质资源 虎杖喜温暖湿润生长环境,耐寒,不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常生于山沟、河旁、溪边、林下阴湿处。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等省[1]. RAPD[2]、ISSR[3]和SRAP[4]扩增结果表明,22个引物中l7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性。。22个引物共得到98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4.45个DNA片段,其中90.8%的片段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3—8个DNA段,平均可扩增出5.24个多态性片段,表明虎杖种质资源多态性水平较高(90.8%)。说明虎杖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2 栽培技术 2. 1繁殖育苗 在5~6月份虎杖开花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提前1 d浇足水,以确保植体内水分充足。翌日,剪取地上部粗壮主枝,去除叶片、叶柄、侧枝及顶部细弱枝条;将枝条在分枝处剪开,保留5~10节,作为繁殖用种条。 将准备好的种条,整齐横放,排列成行,行距10cm,覆沙5~8 cm,浇足水,并注意保持土壤表层湿润,直至萌芽齐全方可少浇水或不浇水。种条埋人沙中7~10 d后,自茎节处萌生新芽,萌芽率约60~70%;15 d左右自节处生根,生根率达98%以上。 2. 2 移栽定植 2. 2.1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地块,施人腐熟的饼肥后深翻一次(25- 35cm),清除草根及杂物,耙细、整平。 2. 2.2移栽与定植 种条埋人25 d左右,长出嫩芽、生根数量较多后,可挖出种条,并从芽点处剪断,每小节即一株小苗。按株行距30 cm×60 cm定植,每穴1~2株,芽点向上斜放,培上细土,浇足定根水。移栽苗的成活率可达98%以上。 2. 3栽后管理 虎杖幼苗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幼苗期要结合除草,松土。当植株长高后,可转为粗放管理。

鸭 趾 草

鸭趾草 【异名】(宣汉县俗称:竹叶菜,因叶似竹叶,并可作菜吃而故名) 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遗》),碧竹草(《本草图经》),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竹谱详录》),耳环草(《世医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蓝姑草、淡竹叶菜(《活幼全书》),竹鸡草(《濒湖集简方》),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纲目》),水竹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露草、帽子花(《植物学大辞典》),三筴子菜(《东北药植志》),竹叶兰(《贵阳民间药草》),竹鸡苋(《江西中药》),竹根菜(《四川中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辽宁经济植物志》),碧蝉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竹管草、竹节草、鸭脚草、竹剪草(《江西草药》),兰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萤火虫草、鸭脚青、挂兰青、鸦雀草、兰紫草、哥哥啼草、竹叶活血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水草、水竹叶草、竹叶青菜、鸭脚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竹夹菜、翠蝴蝶、鹅儿菜(《广西中草药》),鸡冠菜、蓝花姑娘(《江苏药材志》),鸭仔草(《福建中草药》)。【来源】 为鸭跖草种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 科名:鸭跖草科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

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花期夏季。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西藏地区使用的鸭跖草,为同属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采集】 6~7月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花瓣含鸭跖黄酮甙,系一种黄色的色素。 鸭跖草变种Commelina communis var.hortensis的花瓣含鸭跖蓝素-一种含镁的蓝色的花色甙,可能系由四个分子的p-香豆酰飞燕草甙围绕一个镁原子所组成。 飞燕草甙是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切断,晒干。 【性味】 甘,寒。 ①《本草拾遗》:苦,大寒,无毒。

普洱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普洱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拥有健康的饮茶习惯是很好的,每个地方的茶文化不尽相同,而每种茶的功效和作用也不尽相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洗好,或者根据自己的要求目的等等,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茶种类。其中普洱红茶众所周知了,普洱红茶更利于生理健康等等,下面给大家具体讲下这普洱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一.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二.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尿潴留.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三.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心肌梗塞,止咳化痰的良好辅助药物. 四.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五.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

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六.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七.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八.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普洱茶的神奇分析

普洱茶的神奇—你所不了解的秘密 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养胃,护胃,暖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续以恒的喝普洱茶能降低血脂达30%(视个体而不同),在克雷泰伊的莫道尔医院给20位血脂过多的病人,一天喝3碗云南沱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几乎减少了1/4,而饮同样数量其它茶的病人血液脂肪则无明显变化.[贝纳尔贾克托教授,巴黎亨利伦多医院].由此,可以看出普洱茶在降血脂方面的特别功效. 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人提起普洱茶减肥的功效并不明显,而又有人说功效显著.这种矛盾来自个体的差异以及对肥胖程度认识的不同.如果本来血脂就不高,喝普洱茶是不会再降血脂的. 麦普认为,普洱茶以上三点功效是比较明显的.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普洱茶解油腻减肥的功效.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红茶素(TR)、黄茶素(TF)、茶褐素(TB)、没食子酸和维生素C等。发酵熟制的普洱茶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

寡糖,发酵中,维生素C也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这些说法姑妄听之,毕竟把茶当药还是需要一些加工过程的. 现代医学对普洱茶功效的研究得出的结 论则更为夸张,即普洱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20多项功效,而其中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功效尤为突出.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用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茶对减少类脂化合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中国昆明医学院也对云南普洱沱茶治疗高脂血病作了55例临床试验,并与降脂效果较好的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2、防癌、抗癌.梁明达、胡美英教授用细胞培养及电子工业显微镜方法,对普洱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百分之一的浓度即有明显作用.饮普洱茶能防癌.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原理及产物得率的因素 演讲者:张世雄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及根茎。 +中药化学成分 + +虎杖 +根和根茎含游离蒽醌及蒽配甙,主要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1‐3],大黄酚(chrysopha-nol)[1,2],蒽甙(anthraglycside)A即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Physcion‐8-O‐β‐D‐glucoside)[4],蒽甙(anthraglycoside)B即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emodin-8-O‐β‐D‐glucoside)[3,4],迷人醇(fallacinol),6‐羟基芦荟大黄素(citreorsein),大黄素‐8‐甲醚(questin),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 (questinol)[5]等。还含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即是3,4’,5‐三羟基芪(3,4’,5-tri- +hydroxystilbene),虎杖甙(Polydatin)即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rerveratrol‐3‐O‐β‐D‐glucoside)[3,6],又含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右旋儿茶精(catechin),2,5-二甲基‐7‐羟基色酮(2,5-dimethyl‐7‐ hydroxychromone),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7‐hydroxyl‐4‐methoxy‐5‐methyl coumarin),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2-methoxy-6-acetyl-7- methyljuglone),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torachrysone-8-O‐D-glucoside)[5],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3]以及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 (rhamnose)[1],多糖[7],氨基酸12.99%和铜、铁、锰、锌、钾及钾盐[8]等。

普洱茶的功效、作用及历史发展

普洱茶的功效、作用及历史发展 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1、改善心血管显著 在用普洱茶对人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图的影响研究中,何国藩、林月蝉等认为饮普洱茶后脑血管的生理状态和脑血流动力学状态都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饮用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抗拒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由离体实验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普洱茶抽出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降低ldi不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及增加ldl生育酚的含量,以降低ldl的氧化敏感度。推论饮用普洱茶可预防动脉粥状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普洱茶减肥效果好 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肝火旺盛的人易激动或冲动,急燥易怒,适合喝生普降火气,每天4杯普洱茶就可以使容易瘙痒或易长痤疮的肌肤得到缓解,而且口干或口苦等等虚火症状会逐渐消除。 3、杀死癌细胞作用强烈 云南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教授梁明达、胡美英等人通过实验发现,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百分之一的浓度就有明显的作用。实验表明,普洱茶具有多种丰富的抗痛

微量成分,如q-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等。在普洱茶饮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保健效果,其中,咖啡碱对人体有许多积极作用。 普洱茶的历史发展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这个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

喝普洱茶的好处

喝普洱茶的好处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及其功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喝普洱茶的好处。 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其有个自然转化的过程有关,转熟后的普洱茶,经过特殊的加工程序,压裂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茶团,置于干燥处自然阴干。 了解喝普洱茶的好处可以从两面入手,第一就是历史对普洱茶功效的著述,详细介绍如下: 1、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篇《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2、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 3、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鱼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呢不管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泻。”在其卷六《未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 4、清,王昶《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 5、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6、清,阮福《普洱茶记》云:“消食散寒解毒。“ 7、清,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云:“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肃肺胃,明目解渴。

8、《思茅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9、《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倾尽出。费容斋子患此,以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 第二方面就是从现代的研究了解: 喝普洱茶的好处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所以普洱茶特别适合应酬多多的朋友。多数饮酒过度的朋友都有胃寒的毛病,普洱茶独有的暖胃功效,让家人每天饮用特别好,也可以让他感受到一份贴心关怀。 喝普洱茶的好处的这么多,人人都可以饮用吗?其不然,孕妇、哺乳期、生理周期、更年期的女性都是不宜饮用普洱茶的,你们可以记住哦!

[课外阅读]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课外阅读]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以云南特有的大叶茶[Gamellia sinensis(Linn.)var.assamica(Masters)Kitamura]为原料经非凡后发酵工艺生产而生成。从形态特征的进化程度来看,普洱茶比茶原始,至于拉丁名中的“assamica”纯属命名问题,与原产地无关。由于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逐渐被人们认知的保健功效,普洱茶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瞩目和认可。本文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角度出发,探讨普洱茶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普洱茶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 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的化学成分 普洱茶的原料不是茶鲜叶,而是由云南大叶茶的略粗老叶片加工制成的晒青毛茶。晒青毛茶与红茶加工原料的高效液相色谱图非常相似,多酚类中的主要成份为ECG、EGCG及C;周志宏等从晒青毛茶中分离鉴定出21个化合物(41个化合物如图1所示;化合物1-7;9-10;12-17;19;21-23;28;30);张雯洁等从云南“生态茶”(云南大叶茶经过常加工而制成的绿茶)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化合物1-6;16;18-19;21;30)以及1个混晶体(芦丁和山奈酚-3-芸香糖甙的混合物)。他们分离鉴定了一些共同的化合物,比如茶棓素(化合物21),小木麻黄素(化合物19),简单儿茶素(化合物1-6)等,其中茶棓素在印度产的红茶中含量甚丰富,推断阿萨姆种茶鲜叶中的茶棓素可能是大叶茶的一个特征。云南茶树

种质资源中茶多酚含量很高,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多糖等生化成分都高于一般中小叶种茶树,氧化基质十分丰富,构成了普洱茶品质形成和后发酵过程中非凡化学成分形成的最重要物质基础。 1.2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普洱茶的植物化学研究很少。我们曾从云南双江普洱茶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化合物1-3;9-11;12-14;16;20),主要有简单儿茶素,简单酚性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黄酮类配糖体等;另外周志宏等从云县普洱茶中还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化合物2-4;8;11;16;24-27;29-30),其中4个是特征性的金鸡纳素型氧化黄烷醇类内脂化合物,有两个为新化合物(两个新的8-C取代黄烷-3-醇化合物),命名为普洱茶素(puerinS)A和B(化合物24;25)。 普洱茶中化合物的检测分析方面研究相对较多。 ①简单儿茶素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普洱茶中含有非常少的儿茶素,儿茶素含量以及总量等远远低于绿茶、乌龙茶以及红茶中对应组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我们实验室对云南近五十个普洱茶的研究分析表明,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含量在1-2%之间。但相比之下,CARMEN CABRERA等的研究中没食子酸(0.04mg/g)和咖啡碱(7.5mg/g)含量偏低很多,可能是样品差异或者是检测方法的误差所致,不排检测数值除错误的可能性。 ②微量元素:CARMEN CABRERA等对普洱茶中的微量元素(Cr,

虎杖论文药理作用论文:虎杖的功效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虎杖论文药理作用论文:虎杖的功效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的干燥根茎及根。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怯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闭经,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等症。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虎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虎杖;功效;药理作用 1 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作用刘杰等[1]应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贴附式观察虎杖苷对大鼠肠系膜细动脉平滑肌细胞atp敏感钾通道(katp)的影响,发现虎杖苷具有激活katp通道的作用,可能通过使细动脉平滑肌超极化而扩张细动脉,从而改善休克动物微循环。虎杖苷对蛋白激酶c的影响呈现出双向调节特征,可能是虎杖苷改善微循环和抗休克的作用机制之一。 2 强心作用金春华等[2]发现虎杖苷可通过增加心肌 游离钙浓度而增强心肌收缩性,其作用可能与钙、钠通道开放有关。李笑宏等[3]研究发现静脉注射虎杖后,能使缺氧猪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下降,而动脉收缩压无变化,说明虎杖可降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而且对肺循环和体循环有一定的选择性。 3 降血脂作用陈晓莉等[4]研究发现虎杖片降脂疗效 与辛伐他汀相近,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且无明

显毒副作用。 4 抑制血小板释放作用王怀亮等[5]研究发现虎杖水 提液中含有能抑制血小板释放功能的成分,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的状态。刘连璞[6]等发现虎杖苷不仅对血小板的变形反应和释放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存在着量效关系。 5 保肝作用虎杖煎剂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 、ast值,增强sod活力,降低mda含量。高毅等[7]研究表明,常温下肝门阻断术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原因与氧自由基的产生及损伤作用有关,而虎杖具有抗氧化和肝功能保护作用。 6 抗菌、抗病毒作用樊小容等[8]研究表明,虎杖对绿脓杆菌、复氏痢疾杆菌和雷极一普罗维登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柔念珠菌、b群链球菌、大肠杆菌、摩根菌、表皮葡萄球菌无抗菌作用。王卫华等[9]发现虎杖对柯萨奇病毒b3有一定的直接杀灭作用,但不能阻断其吸附敏感细胞,认为虎杖是通过直接杀灭病毒和抑制病毒生物合成2个环节发挥其抗病毒作用的。蒋岩等[10]研究发现虎杖水提液可以部分抑制lp-bm5病毒导致的c57bl/6鼠的脾大、免疫抑制和病毒血症。 7 抗炎、抗氧化作用小鼠耳部涂抹或口服虎杖鞣质可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耳廓肿胀。鲜虎杖热敷、外洗治疗关

大孔吸附树脂对竹叶兰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对竹叶兰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摘要: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竹叶兰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 2.50 g/L,上样速率3.0 BV/h,洗脱剂80%乙醇,洗脱速率3.0 BV/h,洗脱剂用量4.0 BV,按此工艺条件纯化后的竹叶兰总黄酮纯度达81.58%?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竹叶兰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总黄酮;分离纯化;竹叶兰 Study 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otal Flavones from p Abstract: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otal flavones from Arundina graminifolia by AB-8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col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concentration and current velocity of the original solution was 2.50 g/L and 3.0 BV/h respectively; the eluant was 80% ethanol; the eluting velocity was 3.0 BV/h, and the consumption of eluant was 4BV respectively. The purity of total flavones reached up to 81.58%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p Key words: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s; total flavone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rundina graminifolia 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为兰科竹叶兰属植物,又名黄竹参[1],傣药名为纹尚海[2],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傣族解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根茎,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炎?利尿等作用[3-5]?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5 000多种植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6]?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黄酮具有重要意义[7]? 大孔树脂分离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继离子交换树脂后的分离新技术之一?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由于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等诸多优点[8],广泛应用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富集和中药复方制剂去除杂质等方面[9]? 近年来报道了许多大孔树脂在黄酮?皂甙等天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10,11]?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竹叶兰中总黄酮工艺进行探讨,以期得到高纯度竹叶兰总黄酮,为竹叶兰总黄酮类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普洱茶的4大功效与作用

普洱茶的4大功效与作用 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又由于普洱茶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誉为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 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 普洱茶味性温和,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后,能形成保护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因此,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 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续以恒的喝普洱茶能降低血脂达30%(视个体而不同),在医院给20位血脂过多的病人,一天喝3碗云南沱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几

乎减少了1/4,而饮同样数量其它茶的病人血液脂肪则无明显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普洱茶在降血脂方面的特别功效。 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人提起普洱茶减肥的功效并不明显,而又有人说功效显著。这种矛盾来自个体的差异以及对肥胖程度认识的不同。如果本来血脂就不高,喝普洱茶是不会再降血脂的。 专家认为,普洱茶以上三点功效是比较明显的.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普洱茶解油腻减肥的功效。 其四,普洱茶可以预防和治疗便秘,改善消化。尤其是对于习惯性迟延便秘,因普洱茶内的普洱单宁有收敛作用,可使肠的活动更活泼,普洱茶亦可强力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及通顺,故在每餐前后都要喝普洱茶,如此便可改善通便,减低便秘所带来的威胁。 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特别适合有便秘困扰的MM,借助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恢复正常功能。彻底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淑女杀手”的口臭问题。 此外,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这些说法姑妄听之,毕竟把茶当药还是需要一

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

茶叶科学 2002,22(1):51—56 Journal of Tea Science 文章编号:1000—369X(2002)01—0051—06  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 品质变化的研究 龚淑英,周树红 (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310029) 摘要:将成品普洱茶在不同条件下贮藏,分析其茶多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时茶叶含水量和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最佳品质出现时间提前,55℃/12%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45天左右,37℃/9%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135天左右,处理后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茶多酚、可溶性糖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且茶叶含水量高者下降幅度大。氨基酸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但与茶叶含水量相关性不大。 关键词:普洱茶;贮藏;品质;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 中图分类号:TS272.5+4 文献标识码:B Study on Variation of the Content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Quality of Puer-tea during Storage GONG Shu-ying, ZHOU Shu-hong (Department of Tea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and the content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n puer-tea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riod showing best quality was advanced with the rising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content during storage. The best quality of 55℃/12% treatment was formed at 45 days storage and the best quality of 37℃/9% treatment was formed at 135 days storage. The content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soluble sugar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 ing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storage. The content of amino acid reduced with the rising of temperature and time, but had no related with the water content in Puer-tea. Key words: Puer-tea; Storage condition; Quality; Tea polyphenols; Soluble sugar; Amino acid 一直以来,普洱茶有越陈越好的说法,在流通领域,越陈的普洱茶市场价格也越高,而且还出现许多收藏者,收藏年久的普洱茶[1]。 尽管民间和一些具有权威的书籍上都认为普洱茶越陈越好,但对成品普洱茶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的研究与报道几乎没有。为探索普洱茶陈化的机理,设计了不同条件贮藏普洱茶的研究,测定贮藏条件对成品普洱茶中茶多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变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1—10—11 修订日期:2002—02—26 作者简介:龚淑英(1962—),女,浙江金华人,农学硕士,浙江大学茶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加工学、食品风味化学等的教学与研究。

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 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 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我们这些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续以恒 的喝普洱茶能降低血脂达30%(视个体而不同),在克雷泰伊 的莫道尔医院给20位血脂过多的病人,一天喝3碗云南沱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几乎减少了1/4,而饮同样数量其它茶的病人血液脂肪则无明显变化.[贝纳尔贾克托 教授,巴黎亨利伦多医院].由此,可以看出普洱茶在降血脂 方面的特别功效. 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日常生 活中也经常会有人提起普洱茶减肥的功效并不明显,而又有人说功效显著.这种矛盾来自个体的差异以及对肥胖程度认识的不同.如果本来血脂就不高,喝普洱茶是不会再降血脂的. 麦普认为,普洱茶以上三点功效是比较明显的.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普洱茶解油腻减肥的功效. 此外,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

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这些说法姑妄听之,毕竟把茶当药还是需 要一些加工过程的. 现代医学对普洱茶功效的研究得出的 结论则更为夸张,即普洱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20多项功效,而其中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功效尤为突出. 普洱茶的作用: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用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茶对减少类脂化合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中国昆明医学院也对云南普洱沱茶治疗高脂血 病作了55例临床试验,并与降脂效果较好的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2、防癌、抗癌.梁明达、胡美英教授用细胞培养及电子工业显微镜方法,对普洱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模板

毕业论文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 蔡雅文 200730750302 指导教师张耀谋副教授 学院名称理学院专业名称材料化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11年5 月 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____

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普洱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及保护心脑血管,能清除人体内活性氧化自由基防止生物膜脂质被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而且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极大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对普洱茶提取常用的三种方法:冷浸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茶膏风味的影响。通过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普洱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指导普洱茶茶膏的制备,为普洱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研究出来的配方,该饮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普洱茶的香味,又减少沉淀,茶汤色泽呈红色,澄清透明。本文从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综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普洱茶化学成分生物功能提取

1 前言 (1) 1.1 普洱茶的历史 (1) 1.2 普洱茶的功用 (1) 1.2.1 减肥降血脂 (1) 1.2.2 抗氧化 (2) 1.2.3 清除自由基 (2) 1.2.4 抗菌及抗癌 (2) 1.2.5 健齿护牙 (3) 1.3 普洱茶的活性成分 (3) 1.3.1 茶多酚 (3) 1.3.2 茶色素 (4) 1.3.3 茶多糖 (5) 1.3.4 茶氨酸 (5) 1.3.5 生物碱 (6) 1.3.6 洛伐他汀 (6) 1.3.7 普洱茶中矿物质元素 (7) 1.4 普洱茶的研究现状 (7) 1.5 普洱茶茶膏 (8)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8) 2 实验部分 (9) 2.1 实验仪器 (9) 2.2 实验药品 (9) 2.3 茶叶的预处理 (9) 2.4 熟普茶膏、生普茶膏及混合茶膏的比较 (10) 2.4.1 生普茶膏的制作 (10) 2.4.2 熟普茶膏的制作 (10) 2.4.3 混合茶膏的制作 (10) 2.5 熟普洱茶膏的不同制作方法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