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

第三节旅游诗词名篇选读

第四节旅游名联选读

第五节游记名篇选读

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

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

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此后,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后世称为宋体,及现在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规律

汉字的发展,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其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笔画的线条化;

二是字形的符号化;

三是结构的规范化;

四是字集的标准化。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

一、诗体流变

关于诗体的流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曾有“风、雅、颂既忘,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篇章都是四言句型,两字一顿,偶数句末押韵,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节奏。

一、诗体流变

诗歌形式发生第二次大的改变是楚辞,楚辞一般为七言,在句中第四字用“兮”字,确立了诗歌三字尾的节奏,为七言诗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楚辞与汉赋也有关系,《离骚》也被称为骚体赋。

汉赋的主要特点駢偶化,即上下两句对仗,讲究对仗的形式被后世的格律诗所继承并发展。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诗》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七言诗成熟晚于五

言诗,后汉张衡的《四愁诗》以及三国魏曹丕的《燕歌行》是早期七言诗的代表。五言诗、七言诗的成熟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二、诗词格律常识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成熟于唐代。唐以前的诗以及后人模仿古诗而不按今体诗的格律所写的诗统称古体诗。近体诗也就是唐代的格律诗,杜甫就是写格律诗的圣手。

律诗的基本特点:

①每首限定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②压平声韵;

③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④每篇的对仗都有规定。

绝句:也叫截句,就是在格律上截取律诗的一半。

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二、诗词格律常识

1.押韵

押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在诗歌中,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用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

近体诗用韵所依照的都是韵书,即《切韵》或《唐韵》,共206韵。韵书由朝廷颁布,所以称为官韵。宋元之际,人们把这些规定可以同用的韵合并成106韵,这就是平水韵,也称诗韵。如果写诗没有遵照诗韵来写,就叫出韵,这是写近体诗的大忌。

二、诗词格律常识

2.平仄

平仄与汉语四声有密切的关系。古汉语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汉语四声演变为现代汉语四声,基本上是:其一,古平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与阳平,一部分入声字也演变为阴平或阳平。其二,古上声字中,有一部分演变为去声,其余仍为上声,普通话上声字中,也有部分来自古入声的字。其三,古去声字在普通话中全部演变为去声。此外,古去声字和入声字在普通话中也演变为去声。

二、诗词格律常识

2.平仄

齐梁的沈约等把四声二元化,即分为平、仄两类。古平声为平,古上、去、入声为仄。

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声字没有升降,读起来语调舒缓,上去入声或升或降,读起来较为短促。

平仄两类字在诗词中交替出现,就会使声调多样化,读起来声调铿锵。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而在对句中是相反的。

二、诗词格律常识

2.平仄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相反的。

五言律诗的“对”:

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的“对”: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诗词格律常识

2.平仄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

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下联的出句与上联的对句前两字平仄一样,后三字由后往前“翻跟斗”。

如上联对句是:平平仄仄平,则下联出句为:平平平仄仄;

或者如上联对句是:仄仄平平仄,则下联出句为:仄仄仄平平。

二、诗词格律常识

3.对仗

诗词中的对仗就是对偶,即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也可以两句相对。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律诗中对偶则更为严格,它把词类细分为九类:名词、形容词、数词(数目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之、其归入虚词)。

二、诗词格律常识

3.对仗

对仗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及流水对等几种基本类型。工对就是同类的词相对。邻对就是邻近的事类相对。宽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借对就是一词有两个意思,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有时借其音。流水对,对仗的上句和下句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开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仗被称为流水对。对仗忌讳合掌与雷同。所谓合掌是指出句与对句意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三、楹联常识

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1.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的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对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明代时期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春联。

三、楹联常识

2.对联的分类

按用途分有春联、门联、堂联、贺联、挽联、赠联、自勉联、行业联、言志联、名胜古迹联。

三、楹联常识

3.楹联的特点

其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其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仄起平落。

其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其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其五,张挂对联,直写竖帖,自右而左,由上而下。

其六,对联的横批,也就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第三节旅游诗词名篇选读

本节选入31篇旅游诗词名篇。每篇作品由原文、注释和赏析三个部分组成。

1.登万里长城(康有为)

2.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3.台山杂咏(元好问)

4.长白山(吴兆骞)

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6.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7.春堤湖上(白居易)8.游山西村(陆游)

9.望海潮(柳永)10.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李白)

11.游武夷(郁达夫)12.滕王阁诗(王勃)

13.登庐山(毛泽东)14.趵突泉(赵孟頫)

15.游少林寺(沈佺期)16.黄鹤楼(崔颢)

旅游诗词名篇:

17.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8.望洞庭(刘禹锡)

19.晨登衡岳祝融峰(谭嗣同)20.游肇庆七星岩(叶剑英)

21.送桂州严大夫(韩愈)22.蝶恋花?海南岛(叶剑英)

23.夜入瞿塘峡(白居易)24.乐山大佛(乐时鸣)

25.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26.滇海曲(杨慎)

27.布达拉宫(时培建)28.华山(寇准)

29.出嘉峪关感赋(林则徐)30.苏幕遮?青海湖(乐时鸣)

31.瑶池(李商隐)

第四节旅游名联选读

本节精选25副旅游名联。每副名联由原文、注释和赏析三个部分组成。

1.题太和殿(佚名)

2.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陈谦)

3.长城山海关联(佚名)

4.应县木塔联(佚名)

5.昭君墓联(王锦)

6.吉林北山玉皇阁联(成多禄)

7.镜泊湖望湖亭联(佚名)

8.豫园三穗堂联(陶澍)

9.拙政园梧竹幽居亭联(赵之谦)

10.西湖三潭印月联(程云俶)

11.温州江心屿江心寺联(王十朋)

12.西递古民居联(佚名)

13.郑成功纪念馆联(郭沫若)

14.孔府大门联(纪昀)

15.岳麓山爱晚亭联(佚名)

16.广州镇海楼联(彭玉麟)

17.桂林独秀峰联(廖鸿熙)

18.海角天涯胜迹联(李求真)

19.白帝城联(佚名)

20.成都武侯祠联(赵藩)

21.题九寨沟联(侯正荣)

22.蝴蝶泉联(彭祜)

23.题黄帝陵两(姜园宪)

24.玉门关联(佚名)

25.六盘山萧关城楼联(佚名)

第五节游记名篇选读

本节选入10篇游记名篇。每篇作品由原文、注释和赏析三个部分组成。

1.说天寿山(龚自珍)

2.恒山记(乔宇)

3.虎丘记(袁宏道)

4.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

5.游黄山记(后)(徐宏祖)

6.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7.岳阳楼记(范仲淹)

8.游桂林诸山记(袁枚)

9.峨眉山佛光记(范大成)

10.黄果树瀑布记(徐宏祖)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错的请标注B”) 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 )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 ) 3.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用来记事() 4.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 5.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0首诗歌,分为( )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 ) 9.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 ) 10.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 11.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

1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14.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浪淘沙”是词题,“北戴河”是词牌。( )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 )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白居易《春题湖上》中的诗句。( )17.《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盛赞苏州的一首词。( )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19.“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是王十朋给温州江心屿江心() 20.“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 )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文字B.思想c.工具D.行为 2.汉字是记录( )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B.汉语C.思想D.感情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 )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了。 A.结绳B.刻痕C.图画D.筑器 4.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 A.金文B.小篆c.大篆D.甲骨文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ft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26、“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指的是八达岭。() 27、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ft居中国佛教四大名ft之首。() 28、悬挂张贴的对联必须直写竖帖,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中间有横批。() 29、长白ft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是中朝两国的界ft。() 30、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颈联是“三ft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31、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玉人是指韩绰。() 32、白居易《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两句是写景。() 33、对联沿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称为“仄起平落”。() 34、“小李白”陆游存诗9300 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35、陆游《游ft西村》的颔联是“ft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6、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中的“江”指的是长江。() 37、《滕王阁诗》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38、庐ft、莫干ft、鸡公ft、北戴河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39、“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三吴”指苏州、常州、湖州。()

第十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十章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练习题 1.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A.文字 B.思想 C.工具 D.行为 2. 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 5000 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 B.汉语 C.思想 D感情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A.结绳 B.刻痕 C.图画 D.筑器 4.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 B.小篆 C.大篆 D.甲骨文 5.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后世称为宋体,即现在我们的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A.汉 B.魏晋 C.唐 D.宋 6.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汉字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A.语言 B.汉字 C.雕刻 D.书法 7. 唐以前的诗以及后人模仿古诗而不按近体诗的格律所写的诗统称为。 A.今体诗 B.近体诗 C.古体诗 D.歌行体诗 8. 五言诗成于()代,东汉班固的《咏史》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A.秦 B.汉 C.魏晋 D.唐 9. 汉赋的主要特点是()。 A.铺陈 B.排比 C.比喻 D.骈偶化 10.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A.韵尾 B.韵头 C.韵脚 D.韵腹 11. 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A.诗经 B.乐府诗 C.汉赋 D.律诗 12. 对联的横批是对联()的高度概括。 A.主题思想 B.表现手法 C.意境 D.艺术特色 13.《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中“立马长城第一峰”,“第一峰”指的是()。A.嘉峪关 B.居庸关 C.八达岭 D.山海关 15. 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魏武挥鞭”,“魏武”指的是()。A.曹冲 B.曹植 C.曹丕 D.曹操 16.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的是曹操的() A.《观沧海》 B.《短歌行》 C.《蒿里行》 D.《陌上桑》 17.《台山杂咏》的作者是()。 A.文天祥 B.元好问 C.李冶 D.张可久 18.元好问《台山杂咏》中首句“西北天低五顶高”,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五台山的高峻。 A.比喻 B.拟人 C.衬托 D.夸张 19.《长白山》一诗的作者吴兆骞,字汉槎,苏州松陵人,是()代诗人。A.宋 B.元 C.明 D.清

旅游诗词楹联处理

趣味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国的山水文化丰富,历史文化厚重,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旅游景点有很多喜闻乐见的诗词、楹联,而遗憾的是,太多的趣味—山水之趣、人文之趣、乡音之趣—丢失在翻译之中(lost in translation)The pleasure of taking pains—Robert Frost如何将岳飞的《满江红》译得朗朗上口,又保持气势?如何让欧美游客更多欣赏到西湖天下景的“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如何翻译小吃“西施舌”中的西施?如何译出佛教中雅俗共赏的对子“大肚能容容世上之难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旅游对翻译的“辐射” 翻译永远是跨文化的,永远是讲求效果的。旅游翻译不仅要讲究文字本身漂亮,如果同时注重营销组合(market mix—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则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彩云南——Colorful Yunnan /7-ColoredYunnan/Multi-colored Yunnan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Poetic Jiangnan, Picturesque Zhejiang 福天福地福建游——A Happy Tour to a Happy City 旅游翻译的原则 以译出语或译出语文化为取向(source language orientation/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中很常见,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如:Niagara Falls, Yellow Stone Park, Merlion Park; Great Barrier Reef, Minzu Hotel, Lingyin Temple; Jiuzhaigou Valley。 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取向(target language orientation/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目的是让旅游者一看就懂,产生原文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如:望湖饭店(lakeview hotel),颐和园(Summer Palace) 以作者为取向(author orientation) 主要用于翻译名人名家的诗歌、楹联、散文、游记等,目的是“保存原作的风姿”和作者的“权威性”。E.g.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The green hill is fortunate to be the burial ground of a loyal general The white iron was innocent to be cast into the statues of traitors 以美学为取向(esthetic orientation)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26、“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指的是八达岭。() 27、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中国旅游诗词名篇

登万里长城 其二 (清)康有为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清时堡堠传峰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观沧海 (魏)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浪淘沙·北戴河 (现代)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台山杂吟 (金)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长白山 (清)吴兆骞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峰,青天泻二流。 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阴山 (元)耶律楚材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松桧丛中疏畎亩,藤罗深处有人家。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

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26、“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指的是八达岭。() 27、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28、悬挂张贴的对联必须直写竖帖,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中间有横批。()

旅游诗词楹联的处理

Poems and Couplets 趣味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国的山水文化丰富,历史文化厚重,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旅游景点有很多喜闻乐见的诗词、楹联,而遗憾的是,太多的趣味—山水之趣、人文之趣、乡音之趣—丢失在翻译之中(lost in translation) The pleasure of taking pains—Robert Frost 如何将岳飞的《满江红》译得朗朗上口,又保持气势? 如何让欧美游客更多欣赏到西湖天下景的“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如何翻译小吃“西施舌”中的西施? 如何译出佛教中雅俗共赏的对子“大肚能容容世上之难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旅游对翻译的“辐射” 翻译永远是跨文化的,永远是讲求效果的。旅游翻译不仅要讲究文字本身漂亮,如果同时注重营销组合(market mix—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则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彩云南——Colorful Yunnan /7-ColoredYunnan/Multi-colored Yunnan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Poetic Jiangnan, Picturesque Zhejiang 福天福地福建游——A Happy Tour to a Happy City 旅游翻译的原则 以译出语或译出语文化为取向(source language orientation/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中很常见,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如:Niagara Falls, Yellow Stone Park, Merlion Park; Great Barrier Reef, Minzu Hotel, Lingyin Temple; Jiuzhaigou Valley。 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取向(target language orientation/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目的是让旅游者一看就懂,产生原文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如:望湖饭店(lakeview hotel),颐和园(Summer Palace) 以作者为取向(author orientation) 主要用于翻译名人名家的诗歌、楹联、散文、游记等,目的是“保存原作的风姿”和作者的“权威性”。 E.g.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The green hill is fortunate to be the burial ground of a loyal general The white iron was innocent to be cast into the statues of traitors 以旅游者为取向(tourist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诸标准中应成为首选或主要标准,即既可以“归化”,也可“异化”。E.g.这种冬青树,你们称为“圣诞树”,我们俗称“鸟不宿”。 This holly is what you call a “Christmas tree”, and it is what locally known as “unperchable”. 以美学为取向(esthetic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主要是在观光、访问、考察时或在宣传、推广中国的山水文化时用来翻译诗词、楹联、碑文、名胜古迹、风味小吃等,使用一切翻译策略,目的是尽可能实现原文的美学价值。 E.g. 仿膳—Imperial Food 杭州煨鸡--Beggar’s Chicken 狗不理--Dogs Don’t Leave 西施舌—The Beauty’s Tongue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全国导基-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练习题-和答案.doc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练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错的请标注B” ) 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 )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 3.甲骨文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用来记事( ) 4.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 5.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 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0首诗歌,分为( )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 ) 9.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 10.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11.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1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 14.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浪淘沙”是词题,“北戴河”是词牌。() 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 16.“山重水夏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白居易《春题湖上》中的诗句。() 17.《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盛赞苏州的一首词。()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颗《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19.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是王十朋给温州江心屿江心( ) 20.“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 文字 B.思想 c.工具 D.行为 2.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 B.汉语 C.思想 D.感情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了。

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复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1.【单选题】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汉字 B.思想 C.感情 D.语言 2.【单选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A.行为 B.思想 C.文字 D.工具 3.【单选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 A.筑器 B.图画 C.刻痕 D.结绳 4.【单选题】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 A.宋代 B.魏晋 C.元代 D.唐朝 5.【单选题】下列关于汉字各种字体的艺术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篆书古朴典雅 B.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 C.金文风驰电掣,结构紧凑 D.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 6.【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 B.小篆 C.大篆 D.甲骨文 7.【单选题】诗歌的最大特点是()。 A.民族化 B.形式化 C.文字美 D.骈偶化 8.【单选题】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 A.雕刻 B.书法 C.汉字 D.语言

9.【单选题】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春秋》 B.《尚书》 C.《诗经》 D.《离骚》 10.【单选题】()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三字尾的节奏。 A.汉赋 B.诗歌 C.小说 D.楚辞 11.【单选题】()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A.《木兰诗》 B.《咏史》 C.《孔雀东南飞》 D.《四愁诗》 12.【单选题】五言诗成于()。 A.战国早期 B.秦代 C.汉代 D.唐代 13.【单选题】近体诗成熟于()。 A.秦代 B.汉代 C.三国时期 D.唐代 14.【单选题】近体诗又称为()。 A.“今体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绝句” 15.【单选题】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A.韵头 B.韵尾 C.韵脚 D.韵腹 16.【单选题】诗词中的对仗就是()。 A.骈偶 B.押韵 C.对偶 D.平仄 17.【单选题】()位于湖南岳阳,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 A.黄鹤楼 B.岳阳楼 C.鹳雀楼 D.滕王阁 18.【单选题】到了()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 第三节旅游诗词名篇选读 第四节旅游名联选读 第五节游记名篇选读 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 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 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此后,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后世称为宋体,及现在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规律 汉字的发展,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其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笔画的线条化; 二是字形的符号化; 三是结构的规范化; 四是字集的标准化。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 一、诗体流变 关于诗体的流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曾有“风、雅、颂既忘,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篇章都是四言句型,两字一顿,偶数句末押韵,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节奏。 一、诗体流变 诗歌形式发生第二次大的改变是楚辞,楚辞一般为七言,在句中第四字用“兮”字,确立了诗歌三字尾的节奏,为七言诗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楚辞与汉赋也有关系,《离骚》也被称为骚体赋。 汉赋的主要特点駢偶化,即上下两句对仗,讲究对仗的形式被后世的格律诗所继承并发展。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诗》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七言诗成熟晚于五

4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历年真题)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历年真题) 考试说明 一、判断题 1.【2019年真题·判断】香港的房地产业被称为“百业之首”。约占GDP的1/4。( B ) A.正确 B.错误 2.【2019年真题·判断】台湾四面环海,渔业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的“海洋生物牧场”。 ( A )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2016年真题·单选】楹联“听飞瀑雄声,声声震耳;浥众山彩色,色色娱人”描写的景点是( C )。 A.黄果树瀑布 B.青海湖 C.镜泊湖 D.天池 2.【2017年真题·单选】龚自珍文句“山势尊,故木之华也先;山气厚,故木之华也怒”的“山”是指( C )。 A.五台山 B.泰山 C.天寿山 D.恒山 3.【2017年真题·单选】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为( C )。 A. 36.94米 B. 35.94米 C. 37.94米 D. 38.94米 4.【2017年真题·单选】我国历史上最早用红纸代替桃木撰写春联是在( D )。 A.五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5.【2017年真题·单选】唐李商隐诗句“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中的“瑶池”是指今( D )天池。 A.青海 B.浙江 C.吉林 D.新疆 6.【2018年真题·单选】徐霞客第二篇《游黄山记》是哪个季节写的( C )。 A.春 B.夏 C.秋 D.冬 7.【2019年真题·单选】台湾的经济作物中,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的是( A )。 A.樟脑 B.烟叶 C.茶叶 D.檬胶 三、多项选择题 1.【2016年真题·多选】下列关于《苏幕遮·青海湖》说法中,正确的是(BCDE )。 A.词句“鸟语人喧,都道江山瑞”中“瑞”的是意思是“秀丽” B.词句“懒散鸬鹚礁上醉”中“鸬鹚”指的是“鱼鹰” C.词句“雁鸥来,繁子嗣”描写的是青海湖鸟岛的景色

诗词楹联

诗词 1.表达爱国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劝人珍惜时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唐)李涉《岳阳别张枯》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偶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 3.朋友送别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4.思念家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5.儿童生活情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6.含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鹤雀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幸》9.秋天的景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10.冬天的景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复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1. 【单选题】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 年文化的载体。 A. 汉字 B. 思想 C. 感情 D. 语言 2. 【单选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A.行为B.思想C.文字D. 工具 3. 【单选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 A. 筑器 B. 图画 C. 刻痕 D. 结绳 4. 【单选题】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 A. 宋代 B. 魏晋 C. 元代 D. 唐朝 5. 【单选题】下列关于汉字各种字体的艺术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篆书古朴典雅 B. 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 C. 金文风驰电掣,结构紧凑 D. 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 6.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 金文 B. 小篆 C. 大篆 D. 甲骨文 7. 【单选题】诗歌的最大特点是()。 A. 民族化 B. 形式化 C. 文字美 D. 骈偶化 8. 【单选题】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 A. 雕刻 B. 书法 C. 汉字 D. 语言

9.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A. 《春秋》 B. 《尚书》 C. 《诗经》 D. 《离骚》 10. 【单选题】( )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三字尾的 节奏。 A. 汉赋 B. 诗歌 C. 小说 D. 楚辞 11. 【单选题】( )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C. 《孔雀东南飞》 D. 《四愁 )。 C. 汉代 D. 唐代 )。 三国时期 D. 唐代 )。 C. “七言诗” D. “绝句” 15. 【单选题】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 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 置上,一般把 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 A. 韵头 B. 韵尾 C. 韵脚 D. 韵腹 16. 【单选题】诗词中的对仗就是( )。 A. 骈偶 B. 押韵 C. 对偶 D. 平仄 17. 【单选题】( )位于湖南岳阳,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 A. 黄鹤楼 B. 岳阳楼 C. 鹳雀楼 D. 滕王阁 18. 【单选题】到了( )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 A. 《木兰诗》 B. 《咏史》 诗》 12. 【单选题】五言诗成于( A. 战国早期 B. 秦代 13. 【单选题】近体诗成熟于( A. 秦代 B. 汉代 C. 14. 【单选题】近体诗又称为( A. “今体诗” B. “五言诗

旅游诗词

旅游至大连有感 出发首站到大连,行程交由旅游团。着陆接机人拥动,导游挥旗展笑颜。星海广场印百足,傅公填海建公园。政治沉浮自论断,为民善举皆有传! 旅游出行 凉风细雨伴旅行,东关聚等别离城。双飞安检皆森严,翔空入云始登程。 咸阳乘机 咸阳登机天放晴,螺旋桨鸣穿云层。窗口俯瞰物变小,越岭过海心平稳。 乘机大连 升降耳鸣目微眩,深航空乘多美艳。甜语莺音如宾归,着陆已是不同天。 乘机有感 坐拥蓝天外,俯翔云层中。 处窗闻机鸣,了悟翅展空。 舱内无全景,何处寻群峰。 空乘皆美貌,温雅笑含胸。 大连风光 脚踏海岸白玉山,旅顺码头金沙湾。更有星海大广场,依山靠海碧云天。 旅顺港 百年水师遗迹在,军港繁荣国康泰。最是大连辽宁号,航母下水震世界。 看海 风静浪涌惊拍岸,鸥翔海空闲寻伴。旅顺甲午几沧桑,港口艇驰静泊舰。

大连登船去威海 大连海港泊商船,雾笼海面寻山峦。笛鸣长空声渐去,烟台直达一夜还。 夜登甲板看景 夜行海上雾笼烟,破浪疾驰排险滩。跃登甲板观夜景,极目难达阔海宽。 游刘公岛随感 (一) 甲午闲游来威海,刘公岛弃日炮台。纵是百年硝烟去,遗迹国殇映目来。 (二) 客轮环游刘公岛,雾蒙甲板海景好。园中高耸忠魂碑,百年英灵拜祭少。 (三) 刘公岛处黄海边,要塞重地史景迁。甲午战地此时游,百年神州半月湾。 (四) 海天一色边无际,刘公岛美藏诗意。浪花崔舟声渐远,迎风挥别待寻觅。 (五) 海战失地遗古炮,甲午国殇忠魂消。绿树风光旅游地,客船环岛泛波涛。 (六) 百年岁月今又到,登临遗迹看古炮。忠魂碑侧风光美,俯瞰远眺滨海貌。 神游华夏 神游华夏工业园,巧塑蜡像五千年。千亩山地精打造,亭台楼阁近景前。天晚风清多游人,三百纹银挤游船。夜演美景叹观至,鬼斧神功喜乘传! 威海临风看雨 威海岸边听松涛,徒步街头寻夜霄。咸粘海风心微醉,急雨猛至窗棂敲。

诗词楹联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促进剂

诗词楹联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促进剂 从古至今,文学门类、体裁很多,涉及到旅游的诗联曲赋、游记传说、书画碑刻到现在的旅游资源介绍和画册等不计其数、各有千秋。其中诗词楹联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密切,旅游为士人学者提供了创作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是创作之源泉和传播之渠道;而诗词楹联又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旅游之资源和产品之文化内涵。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 诗词楹联是伴随旅游之产生而产生,在旅游中得到升华之高雅艺术。 《旅游学概论》把古代旅游者分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士人漫游,“维护统治、弘扬功绩”的帝王巡游,“取经弘法”的高僧云游,“爆竹一声除旧岁”的节会庆游等。余秋雨先生把其分为四类:一是商人、二是军人、三是僧人、四是诗人。就撰写诗词楹联的旅游者来说,主要集中在军人和诗人(士人漫游)两者身上。古代军旅诗人有岑参,王昌龄,陆游、辛弃疾、岳飞、高适等,现代军旅诗人有毛泽东、陈毅等革命家;写诗填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李商隐、杜牧、李贺、薛涛、陆龟蒙等。从先秦时期的屈原、宋玉历经两汉、魏晋、隋唐到明清时期的郑板桥等,上下五千年中,著名的诗人词人不下500多人。吟诗者必善对,善对者会吟诗,他

们都是撰写对联的个中高手。 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与诗词楹联的关系十分密切。诗词楹联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推动诗词楹联走向繁荣。在我国的诗人词人的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对就是在旅游途中撰写的。其中最著名者为“诗仙”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李白旅游的真实写照。旅行游览为他提供了题材、意境和灵感,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万里长江,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九曲黄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西北高原。他的诗,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流传千古、与世长存。如果没有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经历,他的诗只能无病呻吟,难以被世人评为“诗仙”。 山水和边塞诗人王维在军旅生活中撰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写出的边塞画面开阔、浩瀚无边、意境雄浑。居于乡间的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起句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生活在喧嚣的城市市民对平实的乡村生活产生向往。北宋词人辛弃疾的《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宝马雕车香满路”的人潮车涌,“笑语盈盈暗香去”的人物刻画,对元宵之夜繁华熙攘的赏灯景象作了惟妙惟俏的描绘。纵观古诗词,大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