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方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跟踪演练练习

【第一方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跟踪演练练习

【第一方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跟踪演练练习
【第一方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跟踪演练练习

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一、选择题(6×5分=30分)

1.(2009·天津高考)设函数f (x )=?

??

??

x 2-4x +6,x ≥0,

x +6,x <0,则不等式f (x )>f (1)的解集是

( )

A .(-3,1)∪(3,+∞)

B .(-3,1)∪(2,+∞)

C .(-1,1)∪(3,+∞)

D .(-∞,-3)∪(1,3)

解析:f (1)=12-4×1+6=3,当x ≥0时,x 2-4x +6>3,解得x >3或0≤x <1;当x <0时,

x +6>3,解得-3

答案:A

2.(2011·广州模拟)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 ) A .a +1b >b +1

a

B.b a >b +1

a +1

C .a +1a

>b +1

b

D.

2a +b a +2b >a

b

解析:∵a >b >0,∴1b >1a 又∵a >b ,∴a +1b >b +1

a

.

答案:A

3.(2010·诸城模拟)若2m

+4n

<22,则点(m ,n )必在( ) A .直线x +y =1的左下方 B .直线x +y =1的右下方 C .直线x +2y =1的左下方 D .直线x +2y =1的右上方

解析:∵2m +4n =2m +22n ≥22m +2n , ∴22

m +2n

<22,

即m +2n <1,

∴点(m ,n )必在直线x +2y =1的左下方. 答案:C

4.(2011·黄冈调研)设x 、y 均为正实数,且32+x +3

2+y =1,则xy 的最小值为( )

A .4

B .4 3

C .9

D .16

解析:由32+x +3

2+y

=1可得xy =8+x +y .

∵x ,y 均为正实数,

∴xy =8+x +y ≥8+2xy (当且仅当x =y 时等号成立), 即xy -2xy -8≥0,

可解得xy ≥4,即xy ≥16,故xy 的最小值为16. 答案:D

5.(2009·湖北高考)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 .289

B .1 024

C .1 225

D .1 378

解析:根据图形的规律可知第n 个三角形数为a n =

n n +12

,第n 个正方形数为b n =n 2,

由此可排除D(1 378不是平方数).将A 、B 、C 选项代入到三角形数表达式中检验可知,符合题意的是C 选项,故选C.

答案:C

6.(2009·山东高考)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

?

3x -y -6≤0,x -y +2≥0,

x ≥0,y ≥0,

若目标函数z =ax +

by (a >0,b >0)的最大值为12,则2a +3

b

的最小值为( )

A.256

B.83

C.113

D .4

解析: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当直线ax

+by =z (a >0,b >0)过直线x -y +2=0与直线3x -y -6=0的交点A (4,6)时,目标函数z =ax +by (a >0,b >0)取得最大值12,即

4a +6b =12,即2a +3b =6,而2a +3b =(2a +3b )·2a +3b 6=136+(b a +a b )≥1362=25

6

.

答案:A

二、填空题(3×5分=15分)

7.(2009·北京高考)若函数f (x )=?

??

??

1

x ,x <0,

????13x

,x ≥0,则不等式|f (x )|≥1

3

的解集为

________.

解析:①当x <0时,|f (x )|=????1x ≥1

3,

即1x ≤-1

3,∴-3≤x <0. ②当x ≥0时,????????13x ≥13,

即????13x ≥1

3,∴0≤x ≤1. 由①②可得-3≤x ≤1. 答案:{x |-3≤x ≤1} 8.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有a 11+a 12+…+a 2010

a 1+a 2+…+a 30

30

,则在等比数列{b n }中,会

有类似的结论:________.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

b 1b 30=b 2b 29=…=b 11b 20,

∴10

b 11b 12…b 20=

30

b 1b 2…b 30.

答案:10

b 11b 12…b 20=30

b 1b 2…b 30

9.(2011·南京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及公差d 都是整数,前n 项和为S n (n ∈N *).若a 1>1,a 4>3,S 3≤9,则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解析:由a 1>1,a 4>3,S 3≤9,

得????

?

a 1>1,

a 1+3d >3,a 1+d ≤3,

令x =a 1

,y =d 得?????

x >1,

x +3y >3,

x +y ≤3,

x ,y ∈Z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符合要求的整数点只有(2,1),即a 1=2,d =1,所以a n =2+n -1=n +1.

答案:n +1

三、解答题(共37分)

10.(12分)某学校拟建一块周长为400 m 的操场如图所示,操场的两头是半圆形,中间区域是矩形,学生做操一般安排在矩形区域,为了能让学生的做操区域尽可能大,试问如何设计矩形的长和宽?

解析:设中间矩形区域的长,宽分别为x m ,y m , 中间的矩形区域面积为S , 则半圆的周长为πy

2,

因为操场周长为400, 所以2x +2×πy

2=400,

即2x +πy =400(0

π

), ∴S =xy =

12π·(2x )·(πy )≤12π·(2x +πy 2)2=20 000π

, 由?

??

??

2x =πy ,

2x +πy =400,解得?

???

?

x =100.y =200

π.

∴当且仅当?

???

?

x =100y =200

π时等号成立,

即把矩形的长和宽分别设计为100 m 和200

π

时,矩形区域面积最大.

11.(理)(12分)已知正数数列{a n }中,前n 项和S n =12(a n +1a n

)(n ∈N *

),求a 1,a 2,a 3并推

测出{a n }的通项公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解析:由S 1=a 1=12a 1+1

a 1)且a 1>0,

解得a 1=1.

由S 2=a 1+a 2=12(a 2+1

a 2)且a 2>0,

解得a 2=2-1.

由S 3=a 1+a 2+a 3=12(a 3+1

a 3)且a 3>0,

解得a 3=3- 2. 推测a n =n -n -1.

证明:(1)当n =1时,等式成立. (2)假设n =k (k ∈N *,k ≥1)时结论成立, 即a k =k -k -1. 这时,S k =12(a k +1

a k

=12[(k -k -1)+1

k -k -1]=k . 则由S k +1=S k +a k +1=12(a k +1+1a k +1),

即k +a k +1=12(a k +1+1

a k +1

),得

a k +12+2k ·a k +1-1=0.

∵a k +1>0,

解得a k +1=k +1-k , 即n =k +1时结论也成立,

由(1),(2)可知a n =n -n -1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文)(12分)(2011·辽宁沈阳)制定投资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可能获得的盈利,而且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亏损.某投资人打算投资甲、乙两个项目,根据预测,甲、乙两个项目可能出现的最大盈利率分别为100%和50%,可能出现的最大的亏损率分别为30%和10%,投资人计划投资的金额不超过10万元.

(1)为了确保资金亏损不超过1.8万元,请你给投资人设计一个投资方案,使得投资人获得的利润最大;

(2)求投资人资金亏损不超过1万元的概率.

解析:(1)设投资人分别用x 万元、y 万元投资甲、乙两个项目,z 代表盈利金额.

则z =x +0.5y ,

由题意知????

?

x +y ≤10,0.3x +0.1y ≤1.8,

x ≥0,y ≥0.

作出可行域,如图①,

易知B 点为最优解,解方程组

?

??

??

x +y =10,

0.3x +0.1y =1.8,得B (4,6).

故z max =4+0.5×6=7,即甲项目投资4万元,乙项目投资6万元能使资金亏损不超过1.8万元的情况下盈利最大.

① ②

(2)由题意可知,此题为几何概型问题,如图②. P =S △AOC S △AOD =12×10

3×10

12

×10×10=13

.

12.(13分)(2011·广东六校联考)设f (x )=3ax 2

+2bx +c ,若a +b +c =0,f (0)>0,

f (1)>0,求证:

(1)a >0且-2

<-1;

(2)方程f (x )=0在(0,1)内有两个实根. 证明:(1)因为f (0)>0,f (1)>0, 所以c >0,3a +2b +c >0.

由条件a +b +c =0,消去b ,得a >c >0; 由条件a +b +c =0,消去c ,得

a +

b <0,2a +b >0.

故-2

<-1.

(2)抛物线f (x )=3ax 2

+2bx +c 的顶点坐标为(-b 3a ,3ac -b 23a ),在-2

a

<-1的两边乘以

-1

3

得1

3

<-

b

3a

<

2

3

.

又因为f(0)>0,f(1)>0,

而f(-b

3a

)=-

a2+c2-ac

3a

<0,

所以方程f(x)=0在区间(0,-b

3a )与(-

b

3a

,1)内分别有一实根.

故方程f(x)=0在(0,1)内有两个实根.

不等式的证明练习

不等式的证明练习 1.已知c b a >>,求证:c a c b b a ->-+-111. 2.设a 、∈b R ,求证:1)41 41(log 21 -+≤+b a b a . 3.设∈x R ,求证:23 11 2122≤+++≤x x x . 4.设∈n N *,求证: n n n 21 31 211)11(2<++++<-+ . 5.设a 、b 、c 、分别是△ABC 中∠A 、∠B 、∠C 的对边,求证: c c b b a a +>+++111. 6.若122≤+y x ,求证:2222≤-+y xy x . 7.若0<x <1,求证:22 2)(1b a x b x a +≥-+. 8.设),0(π∈x ,求证:5sin 4 sin ≥+x x . 9.已知:0>++z y x ,0>++zx yz xy ,0>xyz . 求证:0>x ,0>y ,0>z . 参考答案 1.0))()((2)()()(1 112 22>----+-+-=---+-c a c b b a a c c b a a c a c b b a . 2.12log 412log )4141 (log 122121-+=-=≤+--+b a b a b a b a . 3.用判别式法证明. 4.由)1(212 2 1 k k k k k k k -+=++>+=及

<+=k k k 2212-+k k )1(2--=k k ,再由不等式的同向可加性即得. 5.c c c b a b a b a b a b b a a b b a a +=+->++-=+++=+++++>+++111111111111. 6.换元? ??==θθsin cos r y r x ???? ??≤≤≤≤1020γπθ即可得证. 7.222222222)(211)]1([1b a ab b a b x x a x x b a x x x b x a +=++≥-+-++=-+?? ????-+. 8.532sin 3)sin 1(sin =+≥++x x x . 9.用反证法,假设结论不成立,由xyz >0知x 、y 、z 中应有两个负数,一个正数,不妨设x >0,y <0,z <0.由已知条件,得: x >-(y +x )>0, yz >-x (y +z )>0, 2)(z y x xyz +>, 即2)(z y yz +>, 亦即043)2(22<++z z y ,矛盾.

推理与证明经典练习题资料

推理与证明经典练习 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高二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4857a a a a +=+,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n b 中,有( ) A .4857b b b b +=+ B .4857b b b b ?=? C .4578b b b b ?=? D .4758b b b b ?=? 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n n a n S a 21,1== *N n ∈,试归纳猜想 出n S 的表达式为( ) A 、12+n n B 、112+-n n C 、112++n n D 、2 2+n n 3.设)()(,sin )('010x f x f x x f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则 2015()f x =( ) A.sin x B.-sin x C.cos x D.-cos x 4.平面内有n 个点(没有任何三点共线),连接两点所成的线段的条数为 ( ) A.()112n n + B.()112 n n - C.()1n n + D.()1n n - 5.已知2()(1),(1)1()2 f x f x f f x +==+,*x N ∈(),猜想(f x )的表达式为 ( ) A .4()22x f x =+ B.2()1f x x =+ C.1()1f x x =+ D.2()21 f x x =+ 6.观察数列的特点1,2,2,3,3,3,4,4,4,4,…的特点中, 其中第100项是( ) A .10 B .13 C .14 D .100 7.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 ?/平面α,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8.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推理过程是寻求使不等式成立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 9. 2+7与3+6的大小关系是( ) A.2+7≥3+6 B.2+7≤3+6 C.2+7>3+6 D.2+7<3+ 6 10.[2014·山东卷]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x 2+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

不等式典型例题之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5.3、不等式典型例题之基本不等式的证明——(6例题) 雪慕冰 一、知识导学 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两个实数大小顺序和运算性质的直接应用,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差法)和商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商法). (1)差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0a≥b;a-b≤0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差:考察不等式左右两边构成的差式,将其看作一个整体;②变形:把不等式两边的差进行变形,或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变形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变形为一个或几个平方的和等等,其中变形是求差法的关键,配方和因式分解是经常使用的变形手段;③判断: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最后肯定所求证不等式成立的结论.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分式或对数式时一般使用差值比较法. (2)商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若a,b∈R + ,a/b≥1a≥b;a/b≤1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商:将左右两端作商;②变形:化简商式到最简形式;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关系,就是判定商大于1或小于1.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 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即从已知A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结论B. 3.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用分析法证明书写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B成立,只需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B2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证明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为真.这种证题模式告诉我们,分析法证题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 4.反证法:有些不等式的证明,从正面证不好说清楚,可以从正难则反的角度考虑,即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由题设及其它性质,推出矛盾,从而肯定A>B.凡涉及到的证明不等式为否定命题、惟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不存在”、“不可能”等词语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 5.换元法:换元法是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变量较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不等式可引入一个或多个变量进行代换,以便简化原有的结构或实现某种转化与变通,给证明带来新????

证明不等式的种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13种方法 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安振平 不等式证明无论在高考、竞赛,还是其它类型的考试里,出现频率都是比较高,证明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有必要总结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为读者提供学习时的参考资料.笔者选题的标准是题目优美、简明,其证明方法基本并兼顾巧妙. 1.排序方法 对问题的里的变量不妨排出大小顺序,有时便于获得不等式的证明. 例1已知,,0a b c ≥,且1a b c ++=,求证: ()22229 1. a b c abc +++≥2.增量方法 在变量之间增设一个增量,通过增量换元的方法,便于问题的变形和处理.例2设,,a b c R + ∈,试证:2222 a b c a b c a b b c c a ++++≥+++.3.齐次化法 利用题设条件,或者其它变形手段,把原不等式转换为齐次不等式. 例3设,,0,1x y z x y z ≥++=,求证: 2222222221.16 x y y z z x x y z +++≤4.切线方法 通过研究函数在特殊点处的切线,利用切线段代替曲线段,来建立局部不等式.例4已知正数,,x y z 满足3x y z ++=,求证: 323235 x y +≤++.. 5.调整方法 局部固定,逐步调整,探究多元最值,便能获得不等式的证明. 例5已知,,a b c 为非负实数,且1a b c ++=,求证:13.4 ab bc ca abc ++-≤ 6.抽屉原理

在桌上有3个苹果,要把这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我们会发现至少会有一个抽屉里面放2个苹果.这一简单的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抽屉原理”.巧用抽屉原理,证明某些不等式,能起到比较神奇的效果. 例6(《数学通报》2010年9期1872题)证明:在任意13个实数中,一定能找到两个实数,x y ,使得0.3.10.3x y x ->+7.坐标方法 构造点坐标,应用解析几何的知识和方法证明不等式. 例7已知a b c R ∈、、,a 、b 不全为零,求证: ()()()22 22222 22.a b ac a b bc a b c a b +++++≥+++8.复数方法 构造复数,应用复数模的性质,可以快速证明一些无理不等式. 例8(数学问题1613,2006,5)设,,,0,a b c R λ+ ∈≥求证:9.向量方法 构造向量,把不等式的证明纳入到向量的知识系统当中去. 例9已知正数,,a b c 满足1a b c ++=,求证: 4 ≤. 10.放缩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关键在于恒等变形过程中的有效放大、或者缩小技巧,放和缩应当恰到好处. 例10已知数列{}n a 中,首项132 a = ,且对任意*1,n n N >∈,均有 11n n a a +=++()211332.42 n n n a -+<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习题精选精讲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中列举了不等式的性质,由这些性质是可以继续推导出其它有关性质。教材中所列举的性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对此,不仅要掌握性质的内容,还要掌握性质的证明方法,理解掌握性质成立的条件,把握性质之间的关联。只有理解好,才能牢固记忆及正确运用。 1.不等式性质成立的条件 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不等式问题,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否则将会出现一些错误。对表达不等式性质的各不等式,要注意“箭头”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每条性质是否具有可逆性。 例1:若0< B .a b a 11>- C .||||b a > D .22b a > 解:∵0<->-b a 。 由b a -< -11,b a 11>,∴(A )成立。 由0<< b a ,||||b a >,∴(C )成立。 由0>->-b a ,2 2 )()(b a ->-,2 2b a >,∴(D )成立。 ∵0<->-a b a , )(11b a a --<-,b a a ->11,∴(B )不成立。 故应选B 。 例2: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若0<c ,在2 2c b c a >两边同乘以2 c ,不等式方向不变。∴b a >。 (3)错误。b a b a 1 1,成立条件是0>ab 。 (4)错误。b a >,bd ac d c >?>,当a ,b ,c ,d 均为正数时成立。 2.不等式性质在不等式等价问题中的应用 例3:下列不等式中不等价的是( ) (1)2232 >-+x x 与0432 >-+x x (2)13 8112++ >++ x x x 与82>x (3)35 7354-+>-+x x x 与74>x (4) 023 >-+x x 与0)2)(3(>-+x x A .(2) B .(3) C .(4) D .(2)(3) 解:(1)0432232 2 >-+?>-+x x x x 。 (2)482>?>x x ,44,11 3 8112>?>-≠?++>++ x x x x x x 。

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 A .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1+1 an -1 )(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 B .某校高三(1)班有55人,高三(2)班有54人,高三(3)班有52人,由此得出高三所有班人数超过50人 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D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此若∠A ,∠B 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则∠A +∠B =180° 2.(2012·江西高考)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3.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2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4. 以下不等式(其中..0a b >>)正确的个数是( ) 1> ② ③lg 2>A .0 B .1 C .2 D .3 5.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F 为左焦点,当AB FB ⊥时,有 ()()() 2 2 2 2 2 c b b a c a +++=+ ,从而得其离心率为 ,此类椭圆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12 B .12+ C 6.如图,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 是由6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依此推断第8件首饰上应有( )颗珠宝。 第2件 第3件 第1件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山东 林 博 分析法是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但它不失为不等式证明的重要方法.下面以几道不等式证明题作为分析法的范例加以阐释. 例1 已知:a b c +∈R ,,, 求证:3223a b a b c ab abc +++????-3- ? ????? ≤. 分析:这道题从考查思维的角度来看,方法基本,只要从分析法入手———步步变形,问题极易解决. 证明:为了证明3223a b a b c ab abc +++????-3- ? ????? ≤, 只需证明323ab c abc --≤, 即证明332abc c ab c ab ab +=++≤. 而3333c ab ab c ab ab abc ++=≥成立,且以上各步均可逆, ∴32323a b a b c ab abc +++????-- ? ????? ≤. 点评:分析法是思考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2 已知关于x 的实系数方程2 0x ax b ++=有两个实根αβ,,证明: (1)如果||2α<,||2β<,那么2||4a b <+,且||4b <; (2)如果2||4a b <+,且||4b <,那么||2α<,||2β<. 分析:本题涉及参数较多,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证明:∵αβ,是方程20x ax b ++=的两个实根, ∴a αβ+=-,b αβ=. (1)欲证2||4a b <+,且||4b <. 只要证2||4αβαβ+<+,且||4αβ<, 而||2α<,||2β<,从而有||4αβ+<,40αβ+>. 故只要证224()(4)αβαβ+<+,只要证22(4)(4)0αβ-->.

推理与证明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2.结论为:n n x y +能被x y +整除,令1234n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得到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可以为( ) A.n *∈N B.n *∈N 且3n ≥ C.n 为正奇数 D.n 为正偶数 3.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C A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公差0d >,则有4637a a a a >··,类经上述性质,在等比数 列{}n b 中,若01n b q >>,,则4578b b b b ,,,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4857b b b b +>+ B.5748b b b b +>+ C.4758b b b b +>+ D.4578b b b b +>+ 5.(1)已知332p q +=,求证2p q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p q +≥, (2)已知a b ∈R ,,1a b +<,求证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的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6.观察式子:213122+ <,221151233++<,222111712344+++<,L ,则可归纳出式子为( ) A.22211111(2)2321n n n + +++<-L ≥ B.22211111(2)2321n n n + +++<+L ≥ C.222111211(2)23n n n n -+ +++,,∥.若 EF AB ∥,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比为:m n ,则可推算出: ma mb EF m m +=+.试用类比的方法,推想出下述问题的结果.在上面的梯形ABCD 中,延长梯形两腰AD BC ,相交于O 点,设OAB △, OCD △的面积分别为12S S ,,EF AB ∥且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 比为:m n ,则OEF △的面积0S 与12S S ,的关系是( ) A.120mS nS S m n +=+ B.120nS mS S m n +=+

不等式证明的常用基本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导学目标:1.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2.会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证明比较简单的不等式. [自主梳理] 1.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如果a ,b ,c>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 2.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对于n 个正数a 1,a 2,…,a n ,它们的算术平均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即a 1+a 2+…+a n n ≥n a 1·a 2·…·a n ,当且仅当__________________时等号成立. 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五种方法 (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最基本的方法,具体有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两种,其基本思想是______与0比较大小或______与1比较大小. (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______、______、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也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3)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_______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 、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法.也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4)反证法 ①反证法的定义 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我们把它称为反证法. ②反证法的特点 先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再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等矛盾. (5)放缩法 ①定义:证明不等式时,通过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________或________,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②思路:分析观察证明式的特点,适当放大或缩小是证题关键. 题型一 用比差法与比商法证明不等式 1.设t =a +2b ,s =a +b 2+1,则s 与t 的大小关系是( A ) ≥t >t ≤t 0;②a 2+b 2≥2(a -b-1);③a 2+3ab>2b 2;④,其中所 有恒成立的不等式序号是 ② . ②【解析】①a=0时不成立;②∵a 2+b 2-2(a-b-1)=(a-1)2+(b+1)2≥0,成立;③a=b=0时不成立;④a=2,b=1时不成立,故恒成立的只有②.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的证明专题练习题

课时作业74 不等式的证明 1.已知a >0,b >0,c >0,且a +b +c =1. (1)求证:a 2+b 2+c 2 ≥13 ; (2)求证:a 2b +b 2c +c 2 a ≥1. 证明:(1)∵a 2 +b 2 ≥2ab ,b 2 +c 2 ≥2bc ,c 2 +a 2 ≥2ca ,∴a 2 +b 2 +c 2 ≥ab +bc +ca , ∵(a +b +c )2 =1,∴a 2 +b 2 +c 2 +2ab +2bc +2ca =1, ∴3(a 2+b 2+c 2)≥1,即a 2+b 2+c 2 ≥13 . (2)∵a 2b +b ≥2a ,b 2c +c ≥2b ,c 2a +a ≥2c ,∴a 2b +b 2c +c 2a +(a +b +c )≥2(a +b +c ),即 a 2 b +b 2 c +c 2 a ≥a +b +c , ∵a +b +c =1,∴a 2b +b 2c +c 2 a ≥1. 2.(2019·南宁、柳州联考)已知函数f (x )=|x -1|. (1)求不等式f (x )≥3-2|x |的解集; (2)若函数g (x )=f (x )+|x +3|的最小值为m ,正数a ,b 满足a +b =m ,求证:a 2b +b 2 a ≥4. 解:(1)当x ≥1时,x -1≥3-2x , 解得x ≥43,∴x ≥4 3 ; 当0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数学《推理与证明》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比利时数学家Germinal Dandelin 发现: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且不相切的球,使得它们分别与圆锥的侧面、底面相切,用与两球都相切的平面截圆锥的侧面得到的截面曲线是椭圆.这个结论在圆柱中也适用,如图所示,在一个高为10,底面半径为2的圆柱体内放球,球与圆柱底面及侧面均相切.若一个平面与两个球均相切,则此平面截圆柱边缘所得的图形为一个椭圆,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3 B . 23 C . 6513 D . 5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图,作出圆柱的轴截面,由于AOB OCD ∠=∠,所以sin sin AOB OCD ∠=∠,而由已知可求出,,OB AB OD 的长,从而可得3a OC ==,而椭圆短轴的长就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得2b =,由此可求出离心率. 【详解】 对圆柱沿轴截面进行切割,如图所示,切点为A ,1A ,延长1AA 与圆柱面相交于C , 1C ,过点O 作OD DC ⊥,垂足为D . 在直角三角形ABO 中,2AB =,1022 32 BO -?==, 所以2sin 3AB AOB BO ∠= =,又因为22 sin sin 3 r AOB OCD OC OC ∠=∠===,

所以3a OC ==. 由平面与圆柱所截可知椭圆短轴即为圆柱底面直径的长,即24b =,则可求得 c ==, 所以c e a = = ,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的定义和椭圆的基本概念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已知点(10,3)P 在椭圆22 2:199 x y C a +=上.若点()00,N x y 在圆222:M x y r +=上,则 圆M 过点N 的切线方程为2 00x x y y r +=.由此类比得椭圆C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 ( ) A .13311x y += B . 111099 x y += C . 11133 x y += D . 199110 x y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点在椭圆上,求得2a ,再类比可得切线方程. 【详解】 因为点(10,3)P 在椭圆22 2:199 x y C a +=上, 故可得 21009 199 a +=,解得2110a =; 由类比可得椭圆C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 103111099 x y +=,整理可得11133x y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由椭圆上一点的坐标求椭圆方程,以及类比法的应用,属综合基础题. 3.用“算筹”表示数是我国古代计数方法之一,计数形式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1所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测圆海镜》中记载:用“天元术”列方程,就是用算筹来表示方程中各项的系数.所谓“天元术”,即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 意即“设x 为某某”.如图2所示的天元式表示方程1 0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其中 0a ,1a ,…,1n a -,n a 表示方程各项的系数,均为筹算数码,在常数项旁边记一“太”字或 在一次项旁边记一“元”字,“太”或“元”向上每层减少一次幂,向下每层增加一次幂.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证明

不等式证明基本方法 例1 :求证:221a b a b ab ++≥+- 分析: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是不等式证明的最基本的方法,常用作差法和作商法,此题用作差法较为简便。 证明:221()a b a b ab ++-+- 2221[()(1)(1)]02 a b a b =-+-+-≥ 评注:1.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与0的关系——结论 2.作差后的变形常用方法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有理化等,应注意结合式子的形式,适当选 用。 例2:设c b a >>,求证:b a a c c b ab ca bc 2 22222++<++ 分析:从不等式两边形式看,作差后可进行因式分解。 证明:)(222222b a a c c b ab ca bc ++-++ =)()()(a b ab c a ca b c bc -+-+- =)()]()[()(a b ab c b b a ca b c bc -+-+-+- =))()((a c c b b a --- c b a >>Θ,则,0,0,0<->->-a c c b b a ∴0))()((<---a c c b b a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评注:三元因式分解因式,可以排列成一个元的降幂形式: =++-++)(222222b a a c c b ab ca bc )())(()(2a b ab b a b a c a b c -++-+-,这样容易发现规律。 例3 :已知,,a b R +∈求证:11()()2()n n n n a b a b a b ++++≤+ 证明:11()()2()n n n n a b a b a b ++++-+ 11n n n n a b ab a b ++=+-- ()()n n a b a b a b =-+- ()()n n a b b a =--

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Word版

利用放缩法证明数列型不等式 一、常用的放缩法在数列型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1、裂项放缩法:放缩法与裂项求和的结合,用放缩法构造裂项求和,用于解决和式问题。裂项放缩法 主要有两种类型: (1)先放缩通项,然后将其裂成某个数列的相邻两项的差,在求和时消去中间的项。 例1设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1412 2333 n n n S a +=-?+,1,2,3, n =。设2n n n T S =,1,2,3, n =,证明: 1 3 2 n i i T =< ∑。 证明:易得12(21)(21),3 n n n S +=--1132311()2(21)(21)22121n n n n n n T ++= =-----, 11223 1 1 131131111 11 ()()221212212121212121 n n i i i n n i i T ++===-=-+-++ ---------∑∑ = 113113()221212 n +-<-- 点评: 此题的关键是将12(21)(21)n n n +--裂项成1 11 2121 n n +---,然后再求和,即可达到目标。 (2)先放缩通项,然后将其裂成(3)n n ≥项之和,然后再结合其余条件进行二次放缩。 例 2 已知数列{}n a 和{}n b 满足112,1(1)n n n a a a a +=-=-,1n n b a =-,数列{}n b 的前n 和为n S , 2n n n T S S =-; (I )求证:1n n T T +>; (II )求证:当2n ≥时,2n S 711 12n +≥ 。 证明:(I )111 111 1()23 2212 2n n T T n n n n n n +-= +++ -++++++++ 111 21221n n n = +- +++10(21)(22) n n =>++ ∴1n n T T +>. (II ) 112211222222,n n n n n n S S S S S S S S ---≥∴=-+-+ +-+1221122n n T T T T S --=++ +++ 由(I )可知n T 递增,从而12222n n T T T --≥≥ ≥,又11217 ,1,212T S T ===, 12211222n n n S T T T T S --∴=+++++21171711 (1)(1)112212 n n T T S n +≥-++=-++= 即当2n ≥时,2n S 711 12 n +≥。

高考理科练习(选修4-5第2节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课时提升作业(七十九) 一、选择题 1.a2+b2与2a+2b-2的大小关系是( ) (A)a2+b2>2a+2b-2 (B)a2+b2<2a+2b-2 (C)a2+b2≤2a+2b-2 (D)a2+b2≥2a+2b-2 2.已知a+b+c>0,ab+bc+ca>0,abc>0,则a,b,c的取值范围是( )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3.设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a+b>2 (B)(a-b)+≥2 (C)a2+b2+c2>ab+bc+ca (D)|a-b|≤|a-c|+|c-b| 二、填空题 4.若x+y+z=1,且x,y,z∈R,则x2+y2+z2与的大小关系为. 5.(2013·西安模拟)已知a>b>0,c>d>0,m=-,n=,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6.若x≥4,则--. 三、解答题 7.(2013·南昌检测)(1)求证:a2+b2+3≥ab+(a+b). (2)a,b分别取何值时,上面不等式取等号. 8.(2013·苏州模拟)设a≥b>0,求证:3a3+2b3≥3a2b+2ab2. 9.已知a>b>0,求证:<-<. 10.(2013·无锡模拟)设a,b,c是不全相等的正实数. 求证:lg+lg+lg>lga+lgb+lgc. 11.(2013·济宁模拟)已知a,b,c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3. 12.证明不等式:a4+b4+c4≥a2b2+b2c2+c2a2≥abc(a+b+c).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2+b2-2a-2b+2=(a-1)2+(b-1)2≥0,∴a2+b2≥2a+2b- 2. 2.【解析】选D.由abc>0,知a,b,c要么同时大于零,要么有两个负,一个正,下面利用反证法说明.不妨假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 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2?“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此推理类型属于( ) A. 演绎推理 B .类比推理 C.合情推理 D.归纳推理 3?证明不等式丄 二 ■ ■- - - " L ( a > 2)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A .综合法B.分析法C.间接证法D.合情推理法 4.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结论的否定是( ) A .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B .有三个内角是钝角 C.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D.没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5?已知2、仁2, 22X 1X 3=3X 4, 2、1 X 3X 5=4X 5X 6,…,以此类推,第 5个等式为( ) 4 5 A . 2 X 1 X 3X 5 X 7=5X 6 X 7X 8 B . 2 X 1 X 3 X 5 X 7X 9=5X 6X 7 X 8X 9 4 5 C. 24 X 1 X 3X 5X 7X 9=6X 7X 8X 9X 10 D. 25 X 1 X 3X 5X 7X 9=6X 7X 8X 9X 10 6.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 y=cosx ( x € R )是三角函数; ② 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 ③ y=cosx ( x € R )是周期函数.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3 7.演绎推理“因为f '(X o ) 0时,X 。是f (x )的极值点.而对于函数f (x ) X,f'(0) 0.所以0是函 数f (x ) X’的极值点.”所得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A.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8.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B.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性质; C.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 A 和 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 角,则 31 1,3n A .在数列3 n 中 -)(n a n 1 2) ,由此归纳数列 3n 的通项公式;

不等式的证明测试题及答案

不等式的证明 班级 _____ 姓名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a >0, b >0,则)11)((b a b a ++ 的最小值是 ?( ) A.2 B.22 C .24 D.4 2.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中所说的“执果索因”是指寻求使不等式成立的? ( ) A .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必要或充分条件 3.设a 、b为正数,且a + b≤4,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一个是 ? ( ) A. 111<+b a B. 111≥+b a C. 211<+b a ?D.21 1≥+b a 4.已知a、 b 均大于1,且log a C ·log b C=4,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a c≥b B.a b ≥c ? C.bc ≥a?D.a b ≤c 5.设a =2,b=37-,26-= c ,则a 、b 、c 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a>b>c B .b>a >c ?C.b>c>a D.a >c>b 6.已知a 、b 、m 为正实数,则不等式 b a m b m a >++?? ( ) A.当a < b时成立 B.当a > b 时成立 ? C .是否成立与m无关?D.一定成立 7.设x 为实数,P=ex +e -x ,Q=(si nx +cos x )2 ,则P 、Q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P ≥Q ?B.P≤Q ?C .P>Q ?D . P b且a + b <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1>b a B . 1≥b a C. 1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最新】数学《推理与证明》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已知数组1()1,12(,)21,123()321,,,…,121(, ,,,)121 n n n n --L ,…,记该数组为 1()a ,23(,)a a ,456(,,)a a a ,…,则200a =( ) A . 9 11 B . 1011 C . 1112 D . 9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a 200在第n 组中,则 ()()112002 2 n n n n -+≤<(n ∈N *), 由等差数列求和得:a 200在第20组中,前19组的数的个数之和为:1920 2 ?=190, 再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得:a 2001010 2010111 ==-+,得解. 【详解】 由题意有,第n 组中有数n 个,且分子由小到大且为1,2,3…n ,设a 200在第n 组中,则 ()()112002 2 n n n n -+≤<(n ∈N *), 解得:n =20, 即a 200在第20组中,前19组的数的个数之和为:1920 2 ?=190, 即a 200在第20组的第10个数,即为 1010 2010111 =-+, a 2001011=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及等差数列求和与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能力,属中档题. 2.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为( ) A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 B .猜想数列111 122334 ?????,,,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 C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 D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 2 2 2 ()()()x a y b z c r -+-+-=

4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

4、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 目标: (,0)2 a b a b +≥的证明过程,并能应用基本不等式证明其他不等式。 过程: 一、问题情境 把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在另一个盘子上放砝码使天平平衡,称得物体的质量为 a 。如果天平制造得不精确,天平的两臂长略有不同(其他因素不计) ,那么a 并非物体的实际质量。不过,我们可作第二次测量:把物体调换到天平的另一个盘上,此时称得物体的质量为b 。那么如何合理的表示物体的质量呢? 把两次称得的物体的质量“平均”一下,以2 a b A +=表示物体的质量。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设天平的两臂长分别为12,l l ,物体实际质量为M ,据力学原理有1221,l M l a l M l b == ,有2,M ab M == ,0a b >时,2 a b +叫,a b ,a b 的几何平均数 2 a b + 二、建构 一般,判断两数的大小可采用“比较法”: 02a b +-=≥ 2 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说明:当0a =或0b =时,以上不等式仍成立。 从而有 2 a b +≤(0,0)a b ≥≥(称之“基本不等式”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 a b +≤的几何解释: 如图,,2 a b OC CD OC CD +≥== 三、运用 例1 设,a b 为正数,证明:1(1)2(2)2b a a a b a +≥+≥ 注意: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应用 2,2a b a b ab +??≤+≤ ???

例2 证明: 22(1)2a b ab +≥ 此不等式以后可直接使用 1(2)1(1)1 x x x + ≥>-+ 4(3)4(0)a a a +≤-< 2 2≥ 2 2> 例3 已知,0,1a b a b >+=,求证:123a b +≥+ 四、小结 五、作业 反馈32 书P91 习题1,2,3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