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发展—以泉州百崎湖海丝文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发展—以泉州百崎湖海丝文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发展—以泉州百崎湖海丝文化国家艺术公园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18-10-15T09:29:38.850Z 来源:《知识-力量》6中作者:吕琳郑策

[导读] 一、海丝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这是中央站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海洋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天津 300134)

一、海丝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这是中央站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尤其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合纵连横的背景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无疑将大大增强中国的战略安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海自贸区,高铁战略等都是基于这个大背景下提出的。

当前,国际社会应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迎难而进的丝路精神,赋予其时代内涵,焕发其时代活力,实践其时代价值,为人类社会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次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欧大陆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也有利于亚欧国家挖掘域内和本国内需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的要求。

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一般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划分归为两条比较重要的线路:一条是东海航线,也叫“东方海上丝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的“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直至东南亚的黄金通道;另一条是南海航线,也称“南海丝路”,是西汉时始发于广东徐闻港到东南亚各国后延续到西亚直至欧洲的海上贸易黄金通道。海丝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为: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和能力的体现,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时代价值。海上丝绸之路精神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精髓,海上丝绸之路是绵延两千年的海洋航运商贸壮举,发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精神可概括为:协和万邦、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平等互助、互利共赢;开拓进取、尚新图变;刚毅无畏、百折不挠;重商务实、吃苦耐劳。传承和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精神。

三、泉州发展海丝文化旅游的优势

泉州是十到十四世纪中国海洋经济繁荣的代表,宋元时期与100多个国家商贸往来,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传播的重要窗口。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重塑“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东西宽153公里,南北长157公里,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19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泉州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541公里,大小岛屿208个,有泉州湾、湄洲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123个,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罕见的天然良港。

2015年11月8日下午,位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正式开园,成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受到中外艺术家和广大公众的高度评价。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新形势下,应该抓住时代机遇,于是国家文化部和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的建议和构想。在文化部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对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进行开展整体规划和构思,开展品牌推广和项目运营。在百崎回族乡的百崎湖畔,建设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园?亚洲园”一期用地面积1069亩,总投资5.8亿元。共设计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四个片区,布置异域风情的雕塑群,通过海丝主题表达、国际大师作品植入、环境营造及设施建设等,展现“新海丝”当代风貌。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园?亚洲园是世界上首个海丝主题公园,拥有中国首个永久性“水镜广场”,是泉州的地标性景观。

百崎湖作为泉州之眼,是海丝文化最恰当的载体。集中了泉州全市现状及规划的主要对外交通设施,是泉州对外交通条件最为便利的地区,也是外部区域进入泉州的门户,是展现泉州发展面貌的第一窗口,海丝艺术公园作为百崎湖区域的海丝文化植入的先行区,已经成为泉州城市的新的会客厅。依托百崎湖资源优势,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特色,融合科技、文化、创意、时尚等元素,开展国际高级别视觉艺术活动,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与“海丝”沿线国家信息文化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在海丝文化国家艺术公园举行的海丝文化活动取得巨大的成功,进一步扩大了泉州国际影响力。同时“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极大提升了泉州的文化影响力和城市形象,为泉州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搭建平台,成为推进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的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