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行星的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行星的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行星的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行星的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行星的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正确答案填到答案纸上)

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绕地球转动

B.太阳足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

2.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 A.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C.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3.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它们的运转周期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长轴比是( ) A.3:1 B.9:1 C.27:1 D.1:9

4.宇宙飞船围绕太阳在近似圆周的轨道运动,若其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 倍,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A.3年

B.9年

C.27年

D.81年

5.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它们绕太阳的公转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判定()

A.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B.金星的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

C.金星运动的速度小于地球运动的速度

D.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6.A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 )

A.越长

B.越短

C.相等

D.无法判断

7.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公式

3

2

R

k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

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1,周期为T1,

3 3

1

22

1

R R

T T

=

C.T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

D.T表示行星的公转周期

8.木星绕太阳运转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的12倍,则木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长轴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的( )

A.6倍B. 5倍C. 5.24倍D. 4.76倍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填在答卷纸题目中的横线上,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B木星的公转周期为12个地球年,设地球至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那么木星至太阳的距离为________天文单位。

10.A两个行星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如果m1=m2,R1=4R2,那么,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T1:T2=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写出必要的公式文字)

1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A一昼夜绕地球转动A n圈,B一昼夜绕地球转动B n圈,那么A 和B的运行轨道半径之比A R∶B R等于多少?

12.C有人发现了一个小行星,测得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八倍.问这个小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将是地球公转周期的几倍?

行星的运动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9.【解析】:地球公转周期即一个地球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33

22R R T T =木地

地木

可解)

10.答案:8:1 三、计算题 11.32

B n ∶32

A n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32)(B

A B A T T

R R =,所以先根据转速求出周期之比即可。据公式n

T 1

=

12. 22.6(【解析】:设地球公转半径为R 0,周期为T 0,由开普勒第三定律320032R T R T

=①又因为08R

R =②解得0

22.6T

T =)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在行星运动规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两节内容之间安排本节内容,是为了更突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这个科学过程。如果说上一节内容是从运动学角度描述行星运动的话,那么,本节内容是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行星运动的,研究过程是依据已有规律进行的演绎推理过程。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身于历史的背景下,经历一次“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因此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在学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之前,学生已经对力、重力、向心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有了较好的理解,并且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等运动规律,能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已经完全具备深入探究和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起点能力。所以在推导太阳与行星运动规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地运用原有已经的知识进行推导,并要求说明每一步推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师仅在难点问题上做适当的点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历程。 2、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着引力作用,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和表达式,知道牛顿定律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时的作用,领会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追寻得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中交流和独创的意义; 2、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理论分析→实验观测→验证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蕴涵其中的规律之简洁,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培育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突出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推导过程,关注学生推导细节并及时交流和反馈,总结推导步骤;教师呈现推导过程要层次分明,突出关键。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 (PPT文件) 2、行星运动数据 (excel文件)

高中物理_1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1行星的运动学案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学习开普勒三大定律,能用三大定律解决问题。 3.了解人类对行星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是来之不易的。 一.学习过程 【问题1】:第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那不同的行星太阳运行时椭圆轨道 相同吗? 【问题2】: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则行星在远日点的 速率与在近日点的速率谁大? 【问题3】:公式中 的比例系数k 可能与谁有关? 二.典题例解 【例1】 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例题2】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a 3 / T 2 = 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B 、式中的K 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C 、式中的K 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k T a 2 3

D 、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例题3】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绕某恒星运行,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到它们的运转周期之比为8:1,则 (1)它们的轨道半径的比为 ( ) A .2:1 B .4:1 C .8:1 D .1:4 (2)两行星的公转速度之比为 ( ) A .1:2 B .2:1 C .1:4 D .4:1 三、当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C .太阳是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D .“地心说”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现在看来都是不正确的 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K T R 2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B.式中的K 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C.式中的K 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必修二《行星的运动》教案

★课题 6.1 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学习开普勒三大定律,能用三大定律解决问题。 3.了解人类对行星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是来 之不易的。 (二)过程与方法: 4.体会精确的观察记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5.对过对开普勒三定律的学习了解天体运动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 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7.了解伽利略等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学习前人 对问题一丝不苟、孜孜以求的精神。 ★重难点: 掌握天体运动的演变过程; 熟记开普勒三定律.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引入: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动学\静力学及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并且用这些知识研究了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现在我们就放开视野,从今天开始我们来研究天空中的运动:天体运动。首先是太阳系行星的运动. 研究天体的运动是从古到今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关于行星的运动,历史上有两种对立的说法,这是历史上牺牲最大的科学争论。

★新课教学 一、地心说 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任何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 2、代表人物:托勒密(公元90——168年) 3、存在条件:第一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第二人们多信奉宗教神学,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 但: 随着观测精度的不断提高,地心说算出的行星位置偏离观测位置越来越大 二、日心说 1、日心说: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2、代表人物:哥白尼(1473——1543) 3、存在条件:地心说解释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许多问题都不能解释。而用日心说,许多天体运动的问题不但能解决,而且还变得特别简单。 进入高中物理的第一节课就学了参考系的选择,我们知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从表面上看,两学说只不过是参考系的改变.但大家要注意,这是一两千年前的争论,运动描述的相对性是物理学发展后,一非常现代的科学观点,它们所谓的静止是绝对静止,就像我们还没读书,没学物理时认为地面是绝对静止的,其它物体相对地面的在动叫做运动的物体,地心说的观点就是地球绝对静止,日心说的观点就是太阳绝对静止.现在看来古代的两种学说都不完善,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点:天体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因为太阳、地球等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鉴于当时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能力,日心说比地心说更先进,在太阳系中我们认为太阳是静止的 师:“日心说”所以能够战胜“地心说”是因为好多“地心说”不能解析的现象“日心说”则能说明,也就是说,“日心说”比“地心说”更科学、更接近事实.例如:若地球不动,昼夜交替是太阳绕地球运动形成的.那么,每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6.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6.1 行星的运动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中的认识历程。 2.了解观察的方法在认识行星运动规律中的作用。 3.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科学价值,了解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 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4.体会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会对描述自然追求简单和谐是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 【教学重点】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1.地心说与日心说 (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________,太阳月球及其他星体均绕_______运动,它符合人们的直接经验,后经人们观察发现是错误的。代表人物托勒密。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_________,地球和其他星体都绕________运动。代表人物哥白尼。 例题1、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说”的如下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 .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动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 .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 .与日地距离相比,其他恒星离地球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的多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简称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 运动的轨道都 是 ,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 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简称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 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 。 由此得出,同一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做变速运动时:离太阳越近, 行星运动速率越 ;离太阳越远,行星运动速率越 。近日点速 率 ,远日点速率 。

人教版高中物理总复习[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行星的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A .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 .牛顿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2、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23 T R =k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0,周期为T 0;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 为R ,周期为T ,则有232030 T R T R = 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3、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由此可求 出 ( ) A .某行星的质量 B .太阳的质量 C .某行星的密度 D .太阳的密度 4、地球半径为R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为h 处的重力加速度的 表达式是 ( ) A .g R h R )(+ B .h R Rg + C .22)(R g h R + D .22) (h R g R + 5、某行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3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6倍。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 ) A .4倍 B .6倍 C .1/4倍 D .12倍 6、一名宇航员来到某星上,此星的密度为地球的一半,半径也为地球的一半,则他受到的“重力”为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 ( ) A .1/4 B .1/2 C .2倍 D .4倍 7、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与月球中心到

6.1行星的运动(教案)

6.1 行星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指示目标:了解人类对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知道开普勒三大定律 2、能力目标:会利用地球的公转周期与公转半径计算任意一个太阳系行星半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古人在追求真理时候的执着,研究问题的任性,培养学生 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过程 ●1、学生阅读书本两分钟,从书上获取信息 提问 1.古代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哪种学说统治时间更长?为什么? 板书:一、历史回顾 板书:1、地心说 资料: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又让托勒密进一步发展成为 “地心说”。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的1000多年中,“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才带动了所有天层的运动。人类居住的地球,则静静地屹立在宇宙中心。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月亮以及其它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统治很长时间的原因: ①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 ②符合宗教地球是宇宙的 中心的说法。 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后来经托勒密(90-168)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板书:代表人物:托勒密(90-168) 板书2、日心说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转动。

【精修版】物理必修二: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精选试题第六章 单元测试题

精品文档?人教版物理 第六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表达式R3/T2=k,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B.R代表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 C.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T代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 2、一行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在由近日点到远日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星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行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C.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大 D.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势能跟动能的和保持不变 3、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天体之间才有万有引力 B.牛顿把地球表面的动力学关系应用到天体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万有引力常量G是卡文迪许第一个由实验的方法测定的,它没有单位 D.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0时,万有引力无穷大 4、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质点的质量不变,乙质点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A .F B.F/2 C.8F D.4F 5、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 A.周期越小B.线速度越小 C.角速度越小D.向心加速度越小 6、一颗小行星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的运转周期是( ) A.4年 B. 6年 C.8年 D.9年

7、已知两颗人造卫星A.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4:1 , 1:2 B. 4:1 , 2:1 C. 1:4 , 1:2 D. 1:4 , 2:1 8、假设一小型火箭在高空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如果沿其运动相反的方向喷出一部分气体,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 A.火箭一定离开原来的轨道运动; B.火箭的轨道半径一定减小; C.火箭的轨道半径一定增大; D.火箭仍沿原来的轨道运动。 9、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那么 ( ) A.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密度的9/8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9/4 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4/9 D.火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2/3 10、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面高度可任意选择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面高度一定 C.它只能在赤道正上方,但离地面高度可任意选择 D.它只能在赤道正上方,且离地面高度一定 1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 C.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靠近地球表面的圆形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D.它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要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12、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 ,角速度为ω,加速度为a ,周期为0T 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它的速度为2v B.它的运动周期为T 2

公开课教案 行星的运动

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计算推理能力;以及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经过实验验证的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建立科学的宇宙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求知热情。 【教学重点】“日心说”的建立过程和行星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对天体运动缺乏感性认识;开普勒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 【教学仪器】录像,课件,图钉,纸,线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入: 宇宙中有无数星系,与我们最密切的星系就是太阳系,首先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看一下太阳系的结构。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这是我们早就获知的一个信息。然而,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因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天体而被“逐出”行星行列,编入“矮行星”。这样的话,太阳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今后教材对这一点内容会做相应的修改。 行星重新定义一事,表明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开始进入探测太阳系的黄金时代。那么,在古时,人类是对太阳、月亮、地球等天体的运动有过什么样的看法? 新课教学 最早,人类从观察北极星常年不动,及北斗七星的回转现象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直至公元二、三世纪才对宇宙中各天体的运动形成初步的理论——地心说。公元16世纪又提出了日心说。 一、地心说 首先请地心说小组展示自己的ppt,简要介绍地心说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地心说的主要内容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做简单完美的圆周运动。 接下来有请日心说小组介绍其创立者和主要内容 二.日心说 日心说的内容:太阳是宇宙中心并且静止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并且在自转,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过渡:我们现在知道地心说是错误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它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但日心说比地心说更接近真理。但日心说的传播必然危及教会的思想统治。罗马教廷对公开支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加以迫害,把日心说视为“异端邪说”。可见,日心说最终战胜地心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三.日心说的发展过程 请日心说发展史小组介绍为日心说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参看殉道者哥白尼学说的弘扬。 过渡:虽然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否定了地心说,但仍然认为行星围绕太阳做简单的完美的圆周运动。那么是谁纠正了这个观点,使“日心说”更彻底地否定地心说.开普勒。提到开普勒我们就有必要先了解留给开普勒大量精确观测资料的人——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 有请第谷小组讲述其对天文学的贡献。参看第谷和开普勒的故事,两颗超新星——第谷和开普勒,建立万有引力的背景 过渡:第谷连续20年对750颗左右恒星进行观察并有准确记录,为开普勒革新行星运动理论,发展日心说奠定了基础,那么开普勒如何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呢?请开普勒小组介绍接下来,我们通过录像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它们的理论以及建立的宇宙体系作个总结。 看了录像和先前同学们的介绍,请大家谈谈:从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第谷、开普勒这些科学家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结合《千米的认识》教学中的部分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片段一 师: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是多少长吗? 生1:1米有这么长。(学生双手平举状) 生2:1米大约有同学们两手伸开那么长。 生3:1分米就是10厘米。 生4:1厘米大约跟我们的指甲那么宽。 …… 师:连江到福州的距离是多少? 生:40多千米。 师: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生1:连江到福州很远的。 生2:连江到福州坐公共汽车要1个小时,坐小轿车最快也要40分。 师:千米是用计量较长的距离。 [感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知“千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片段二 师:春天是个旅游的好季节。星期天,老师驾着自己的爱车出发了,在路上看到一块路牌。你知道了什么?(显示:路牌) 生1: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 公里。离丹阳还有20公里。 生2: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千米。离丹阳还有20千米。 ……

师:“km”表示什么意思? 生:千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爸爸告诉我的。 生2:我从书上知道的。 师: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 生:(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千米的长度吗?(学生茫然状)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 [感悟:《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增强数学的亲和力。“你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一句“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三 1、屏幕出示:《学生拿米尺》、《100米长的学校》、《200米跑道》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我们学校的跑道。 师:你知道它有多少长吗? 生:绕跑道一周200米。 (显示:学校跑道200米) 师:你还看到什么? 生:我们的学校。 师:你知道它至西向东是几米? 生1:100米。 (显示:至西向东长100米) 生2:我看到一位同学拿了一根米尺。 (显示:米尺长1米)

7.1行星的运动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检测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 7.1行星的运动 一、单选题 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B.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心说” 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3.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 A.2:1 B.4:1 C.8:1 D.16:1 4.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因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至这天地球离太阳最近,夏至最远。下列关于地球在这两天绕太阳公转速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变的 B.冬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C.夏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D.无法确定 5.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 1F 和2F 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 点的速率比在 B 点的速率大,则太阳是位于( ) A. 2F B. A C. 1F D. B 6.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4 1 2.010r km =,公转周

高中物理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分别以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天体运动的观点;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研究过程,知道三定律的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阅读使学生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 3、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4、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同时,也使学生懂得科学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光明大道,也要通过斗争,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对行星运动的了解,只停留在看电视科普节目、地理课程介绍或阅读科普读物的科普层次上,对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和三条规律还很陌生。本节教学主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向学生介绍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的来源,以及它们在矛盾中发展的最后结果。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及三定律的研究范畴。 (三)教学思路: 1、通过大量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力和运动的研究首先是从研究天体运动开始。 2、介绍两种学说——地心说与日心说,了解科学发现的艰辛。 3、最后引入开普勒三定律,使学生知道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及研究范畴。 (四)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在远古时期,人类生活中遇到如何测量时间、如何辨别方向等问题,从而引发人们观测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等天体的运动,创造出了古代的历法,开始了早期的天文学研究。 (1). 地心说与日心说 ①地心说 浩瀚的天空能引发人们无穷的遐想,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对天体运动运动的研究鉴于当时的观测条件和认知水平,都只能从最简单的直观现象开始。从太阳、月亮、星星全都由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得到直接的感受就是地球应是宇宙的中心。从而构建出一幅简单而完美的群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心说图景,这又恰好符合当时教会的教义,很快就被教会所利用。 地心说的主要观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②日心说 大约在公元前四~三世纪,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指出,地球和所有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而转动的,地球还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而旋转。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有关太阳系结构的所谓日心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则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书中,对日心说有了更为具体的论述和论证。 日心说的主要观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两种学说的长期斗争,一方面体现了科学旅途的艰辛,另一方面折射出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开普勒三定律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小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一个童话情景引入:小动物们举行自行车比赛,比赛结果如何呢?请大家观看屏幕。这时,画面出现了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猴、小猫、小兔和小狗,它们分别乘坐方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参加比赛(利用特写镜头的办法把不同设计的自行车车轮一一展示,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随着一声枪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由于它们乘坐的自行车的车轮不一样,尽管它们都很努力,但很快就拉开距离。接着,老师让学生根据不同车轮前进的情况预测比赛结果,究竟谁能得第一?“小狗得第一”,“为什么?”“因为小狗骑的车轮是圆的”。“小兔骑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它不得第一呢?”“因为小兔的车轮的车轴不在中间”“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中间?通过这节课学习就会明白,下面我们就学习‘圆的认识’”。设计的动画及师生对话的时间虽然很短,却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主题引发了学生对圆的应用价值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物理 1.2.1 行星的运动学案

1.2.1 行星的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凝炼
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2.知道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 3.能用开普勒三定律分析一些简单的行星运动 问题。
2 个学说——地心说、日心说 3 个定律——开普勒第一、二、三 定律
一、地心说与日心说 [观图助学]
地心说示意图
日心说示意图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2.日心说: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3.局限性: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
运动,而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
[理解概念]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地球运动。(×)
(2)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3)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太阳绕着地球运动。(×)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观图助学]

如图所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以什么样的轨道运转?其运动有什么规律?
开普勒三定律
定律
内容、公式
图示
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 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 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公式:aT32=k,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理解概念]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各颗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的速率是不变的。(×) (2)开普勒定律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 (3)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行星的周期越长。(√) (4)可近似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观察探究] (1)如图 1 所示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及四季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地球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 日和冬至日四天中哪一天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最大?哪一天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最小?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2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图1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 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 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 。 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 .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行星的运动-教案

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难点:用开普勒定律解决有关天体运动问题。 【教学过程】 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存在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对立的看法,通过人们长期的观察、置疑和刻苦计算,最终发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为人们解决行星的运动问题提供了依据,澄清了以前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天体力学的发展。 (一)地心说和日心说 1.在人类研究天体运动的漫长过程中,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两种对立的观点。由于地心说符合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所以地心说统治了人们很长时间。但是用地心说描述天体的运动不仅复杂,而且问题很多,而用日心说确能简单地描述天体的运动,而且更重要的是日心说更为科学,所以日心说最终战胜了地心说。 2.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及其他的行星都绕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3.必须认识到,每一种学说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阶段性的产物,都有其局限性。今天我们认识的太阳系也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太阳系本身也在宇宙中不停地运动着。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很接近圆,例如地球绕太阳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1.495×108km,半短轴为1.4948×108km,所以中学阶段在分析和处理天体运动问题时,地球的椭圆轨道作为圆来处理。这是一种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

《1千米有多长》教学案例及分析

《一千米有多长》教学案例及分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课标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课堂形式。 因此,在教学《一千米有多长》时,我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结合学校环形跑道,通过让学生估一估,走一走等活动感受、体验一千米的长度。再引导学生把对千米的认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案例片断】 师:“一米有多长呢,大家比比看?” 同学们边把手伸直展开,边念着“这样子大约是一米”。 师:“那10米呢?” 生:“我一个人双手平伸大约是一米,我们刚好10个人,拉起来刚好是10米。” 师:“是啊,像我们这样子1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0米,那请同学估计一下,10米你大约能走多少步?” “10步”“9步”“12步”…… 师:“现在请大家走走,并记下自己走了几步?”

“18步”“16步”“15步”…… 师:“都是16步左右,像我们这条100米的跑道你能走多少步才能到达呢?” “160步”“168步”“175步”…… 师:“谁来说说你是凭什么估计的?” 生:“10米我刚好走了16步,100米有10个10米,所以我大约走160步。” 师:“说得真好!那大家试试自己走了几步?” “155步”“164步”“178步”…… 片断二: 师:“刚才大家走了100米、200米的跑道,你能估计一千米有多长吗?” 生:“100米的得走10次,200米的得走5次,刚好都是1000米。”师:“10个100米,5个200米都是1000米。那你能不能根据今天所学的,想一想,从我们学校到哪里的距离大约是一千米呢?”生:“从我们学校到我们何家坊村委会。” 生:“学校到村委会没有一千米。”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啊?那你觉得有多少米呢?” 生:“我觉得大约200米,和我们操场跑道差不多。” 师:“好,你真是令老师佩服啊,懂得和我们学校操场比一比来估计它的长度!同学们要向她学习,根据已经知道的来估计还不知道的长度。从我们学校到村委会大约就是200米,那我们得走

2019年导学案《行星的运动》.doc

总课题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学法 指导 教学 准备 教学 设想 万有引力与航天总课时第11课时 行星的运动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 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 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 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 习. 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图钉和细绳 预习导学→学生初步了解本节内容→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例题分析→巩固知识→达标提升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补充内容或错题订正 任务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一 .“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 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 二、开普勒行量运动定律(做一做 ) 可以用一条细绳和两图钉来画椭圆.如图所示,把白纸镐在木板上,然后按上图钉.把细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用一枝铅笔紧贴着细绳滑动,使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铅笔在纸上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图钉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叫做椭圆的焦点. 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有什么关系 ?

行星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2、了解观察的方法在认识行星运动规律中的作用 3、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科学价值,了解开普勒第三定律 中k值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4、体会科学家探求真理的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开普勒三大定律内容的学习,并将三大定律的内容拓展到其他行星系统中 难点:准确认识开普勒第三定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前面一章我们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那么这一章我们将运用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来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关于这一章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行星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还有人造卫星与宇宙速度。看到这些,有些同学应该有些激动,因为在这一章我们将去认识那些遥远巨大的星球。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章的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新课:大家花30秒时间阅读一下本节第一段 …… 提问:古人关于天体的运动存在什么看法? …… 一种是托勒密的地心说,(ppt演示) 另一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ppt演示) 提问:相比之下谁的学说更加接近事实? 那么哥白尼的日心说到底是否描述了事实呢?天体的运动是否真的是完美和谐的圆周运动呢? 既然有同学提出来不是,那么你能不能拿出证据支持你的说法? ……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张表格,这是地球上四个节气的日期统计表,每个季节的天数是不是一样的?每一年的各个节气是不是发生在同一天? 如果地球是匀速圆周运动的话,四个季节时间分布应该很均匀。 丹麦科学家第谷就对行星进行了观测记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做这件事所需要的智慧和执着。最后第谷还没有能完成这项任务,最后交给他的学生开普勒,他挑灯夜战了20年时间,发现并总结得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就是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我们可以怎样得到一个椭圆呢? 老师手中现在有一些器材,大家能不能利用这些东西给我画一个椭圆。(请同学操作) 利用所得到的椭圆来指明焦点,半长轴,半短轴,近日点,远日点。 (继续利用ppt演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状态),大家找找行星运动速度有什么特点? 这个特点被开普勒隐藏在了开普勒第二定律中,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他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强调)大家看PPT上这三块橘红色的面积,若果他们的面积大小相等,那么行星扫过他们时肯定花了相等的时间。 (太阳系行星运动的演示),大家可以看到中间这些行星的椭圆轨道有一些接近圆轨道。那么我们把这些星球的运动周期,轨道半长轴的数据观测整理出来后,得到一个表格。那么从这些看似混乱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和同步卫星的数据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